回覆列表
  • 1 # 讀史聞天下

    武則天(624—705),祖籍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其父武士彠出身地方豪族,本為商人,在隋朝末年的動亂中結交投靠了李淵,並資助其錢糧衣物,在攻佔隋朝都城的過程中也發揮過重要作用,成為唐朝初年的建國功臣。武則天之母楊氏出身於隋朝皇室。武則天大概在14歲時被選入宮中,成為唐太宗的五品“才人”(皇宮中級別比較低的妃嬪),賜號“武媚”(後世習慣稱之為“武媚娘”)。也許是因為年齡差距較大,武才人侍奉太宗十多年,地位基本沒有得到提升,而她卻與太宗第九子李治產生了感情。貞觀二十三年(649),太宗去世,李治即位為唐高宗。這時武才人已經按照後宮的慣例,和其他沒有子女的妃嬪一起到長安感業寺出家為尼。沒過多久,高宗的王皇后為了打壓情敵蕭淑妃,主動請求將武則天接入宮中。她產下一子後,被封為二品“昭儀”,位列九嬪之首。

    武昭儀工於心計,善使權謀。她入宮之後,先卑躬屈膝侍奉王皇后,又百般弄計,令高宗對皇后失去信任,逐漸產生廢王立武的想法。由於皇后出身於關隴貴族世家,這一想法遭到該方利益代表,尤其是高宗的親舅舅、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的顧命大臣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當時朝中的政治權力為長孫無忌所壟斷,高宗廢后的計劃難以實現。但高宗很想利用這次機會,從朝中老臣手上奪回自己的權力,所以在永徽六年(655)強行下詔,將王皇后與蕭淑妃貶為庶人,並將反對最激烈的宰相褚遂良貶官外放;幾年後,又把長孫無忌等人削官,貶出京師。由此武皇后的地位得到確立,高宗也將皇權成功收回手中。

    奪回權力之後,高宗卻因受頭痛風疾的困擾而長期不能主理政務,武皇后漸漸把持了權柄,甚至有人將她與高宗並稱為“二聖”。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太子李顯即位,為唐中宗,武皇后臨朝稱制,次年即廢中宗而立睿宗李旦。此時武氏代唐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各地的反武勢力也紛紛開始起兵,但在武則天的強勢打壓下被消滅殆盡。公元690年(武則天天授元年),武皇后正式篡位為帝,改國號為“周”,年號“天授”,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曌”(“照”字的異體寫法),取日月當空、改朝換代之意。武曌登基後,採取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洛陽被定為“神都”,成為實際的政治中心。在鞏固政權的過程中,她不可避免地任用了酷吏,鼓勵告發不軌陰謀,並鎮壓李唐勢力。但從歷史上看,武曌的執政能力與決策水平絕不遜色於任何一位男性帝王,在武周政權時期,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戶籍人口穩步上升,吏治也能選賢舉能,重用瞭如狄仁傑、張柬之、姚崇等一批中興名臣。

    武曌極度崇信佛教,自認為是“彌勒下生”、“轉輪聖王”,但後來還是在宮廷政變中被迫退位下臺。中宗李顯奪位復辟成功後,為他的母親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這也是“武則天”這個名字的由來。退位時,武則天已病重臥床,當年年底便去世,享年82歲。她生前立下遺詔將自己的帝號省去,改稱“則天大聖皇后”,死後與高宗合葬乾陵。在她與高宗的陵墓前,矗立著兩塊巨大的石碑:西側的叫做《述聖碑》,上面刻有武則天生前為紀念高宗而撰寫的長達5000餘字的頌聖碑文;但東側,在武則天自己的石碑上,無論正面、背面都沒有鐫刻一個字。至於武則天為什麼要為自己立一塊“無字碑”,後人眾說紛紜:有人說,因為武則天覺得自己一生的豐功偉績簡直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描述,所以乾脆不寫;也有人說,是因為她自知一生罪孽深重,死前愧悔交加而無顏為自己樹碑立傳;還有人說,這正是她的智慧之處,留下一塊空碑,千秋功罪任由後人評說。無論是上述的哪一種原因,武則天作為一代傳奇人物,她的傳奇人生至今還不斷為後人所傳說;這塊無字碑,也一直無言無聲地矗立於天地間,任憑遊人駐足評點(今天我們看到的無字碑上的字跡,是後人為了彌補碑上無字的“遺憾”而題刻的)。

  • 2 # 已重置

    漢長安遺址感業寺是中國女皇武則天出家禪悟人生唸佛侈成正果聖賢靜悟禪佛心善得道,成為皇帝一統天下,造漢字,傳承中華書法藝術鉅作傳世古今,武則天無字碑,功大於過古韻味濃,讓後人平說,漢長安遺址區老年人傳說,武則天了好色不亂朝庭,用人有神韻才人才登基坐江山才成中國女皇帝

  • 3 # 龍井茶葉虎跑水

    老公死在老婆前面是福氣,她能處理後事,包括樹碑立傳。但是老婆死後,立碑只能靠後人了,後人怎麼立是後人在權衡,人好了給寫些,五味雜陳的沒法寫的,就乾脆僅立個石碑,以志其陵。

    武則天是能折騰的人,她想當皇帝,就改唐為周,對自己孩子也不咋樣,武周傳不下去了,賴在皇位不走,最終被人攆下來了,死前去帝號,以則天皇后歸葬乾陵,也即武周把大唐又交還給了李家。

    兒皇帝能立那麼大的石碑,也有敬畏母親的意思,碑石也刻畫了方格,只待刻字了。但是後來沒刻,也說不清。有說是讓後人評說,碑上連字都沒有,讓人怎麼評說呢?猜測都頗費腦子,亦費時間,只有待以後發掘挖出了墓誌,就有了權威解釋,現在是說不清,亦說不準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的觀點都有,莫衷一是。

  • 4 # 梅媒工作室

    武則天可不是一個凡人,她剛出生不滿月,有個算掛看到她,那人不知道是個女孩,五觀長的像男孩,順口說了聲,這個男孩將來當天孑。

    她十四歲進宮,李世民招官女武則天第一夜,天下起了大雨,天空一陣闢雷飛到李世民房間,武則天也沒害怕,把李世民推一邊去了,為這事唐太宗大為感動,沒有侍寢封為武則天才人。

    還有多少官兵扒武則天墓,幾十萬官兵被大風颳回去,我眼晴不好,下一回好好寫吧。

  • 5 # 紀元的尾聲

    因為武則天不敢開口,不敢評價自己,也不希望別人評價自己。她知道,她死後,連她的兒子都不會給她好評語,所以乾脆無字碑,這不是“功過留給人說”,而是“無功也無過”

    對於古人來講,碑實在是太重要了。

    人生而為名,死而為碑,一塊碑就等同於皇帝的諡號,你仁慈愛民,勵精圖治你就是“神”,你平平無奇,但你也優待百官和百姓,你就是“仁”,但你暴戾,你生靈塗炭,那你就是“煬”,是“戾”

    武則天從出道,再到當後宮當歪了方向。她其實是大唐的異類,是因為李唐超乎常人的“包容”和沒心沒肺才讓她成為了“則天皇帝”,她自己本人可能都想不到,史書對於她沒有抹黑。

    其實“無字碑”,也是武則天的一種驕傲。對比第一任丈夫李世民,其實武則天一生都在以李世民為榜樣的,明明聽不得“重話”,但是要忍著“虛心納諫”,明明聽不得詆譭,卻又要反誇駱賓王是個人才。她不想暴露出小氣的一面,她想超越“女人”本身,但很可惜,不可能。

    借用始皇帝的一句話來講武則天,我想再合適不過:

    “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作為自三皇五帝到唐代歷史上,唯一一位登基的女帝,武則天可能什麼都超不過李世民,但她以女身稱帝,本身就是一種超越了。她是女性世界裡的“始皇帝”,她也如始皇帝一般想。

    不可說之一:一段“亂倫”的情誼‬

    說起武則天出道,這裡不得不說一個人,他就是李世民的“好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楊氏。

    玄武門之變後,楊氏作為後宮也是很慘的,為什麼說慘呢?因為她的丈夫和家人被李世民清洗了,然後還被李世民收進後宮,後來她給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名為李明。

    李子明同學...哦,不好意思,是李明同學。

    他後來還被李世民過繼給了李元吉當兒子。這什麼操作?殺人誅心啊,自己砍了弟弟,還讓自己和弟媳生的兒子過繼給了弟弟,這可謂是太宗皇帝的人生的黑點。

    但這不重要,貞觀十年,李世民一生最愛的長孫無垢逝世,其悲痛不已。楊妃在貞觀十一年時,給太宗皇帝推薦了同族人楊氏的女兒,她剛好就是武士彠的女兒,就是武則天。

    細心的人可能就發現了,這個楊氏...

    是的,這個楊氏就是著名的《武則天他媽在欽州》裡的武則天他媽,榮國夫人。她和楊妃是同族人(榮國夫人的老爸是楊達,楊達有個親兄弟是楊雄,而楊妃是楊雄的侄孫女)。

    初,則天十四歲時,太宗聞其美容止,召入宮,立為才人。‬

    其實回到事實本身,武士彠(武則天之父)本來也是對李唐有大功績的,但後來因為太宗清洗高祖的政治殘留,於是武士彠被貶職,最後死了,如此一來,或許是一種補償。所以,李世民看到武曌第一眼,就給她一個好聽的小名:武媚娘。

    時間到了李世民將死之際,武媚娘也在後宮待了十二年了。這個時候,她被分管為照顧李世民的起居,因為後宮都是有“掌職”的。就是這樣,與他爸感情極好的李治也經常跑來照顧李世民,一來二去,兩人就對上眼了。

    後來武則天也逃脫了餘生當尼姑的悲劇,被李治納入後宮。

    可是武則天也很慘,李治當皇帝那麼久,一直被長孫無忌控制著,而且李治的老婆王皇后還不能生育,脾氣也很不好。武則天作為“先帝才人”,自然好不到哪裡去,直到李治想出辦法,把武則天推到臺前,廢王氏,鬥關隴。

    是的,天才的高宗皇帝想出了把女人拉出去擋槍的辦法,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愛,是他對武則天的愛呀!

    公元655年,廢王立武這件事鬧得很兇。武則天直接就被嘲諷了,所以說李唐皇室亂,不是開玩笑的,李世民娶了弟媳,兒子更猛,要立“小媽”(唐代沒有這個說法)為後。

    幸好那個年代沒有程朱這派人,不然兩父子就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可最終還是給唐高宗贏了,武則天成為皇后,長孫無忌的關隴集團也瞬間失去大勢。這個時候,經歷重重磨難的工具人武則天還不能放假,因為她還繼續給李治當槍,李治這個時候開始,身體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這就是武則天,從後宮轉變為“女帝”的第一步,這是悲哀的。

    不可說之二:臨朝稱制,取締李唐‬

    公元659年,繼諸遂良之後,長孫無忌也走完既偉大又憋屈的一生了。

    唐高宗這個時候才迎來真正的政治自由,不過他習慣了,喜歡上了這種“操縱傀儡”的感覺,於是武則天繼續幫他打理朝政,走動人脈。

    不過變數就在這裡,但凡是個豬,天天拱,都得學會上樹,更何況聰明的武則天。當年如果不夠聰明,那麼武則天就天天敲著木魚呢,所以李治讓武則天當“女皇帝”,她就學會了,當真的。

    後既專寵與政,乃數上書言天下利害,務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後益用事,遂不能制。‬——《新唐書》

    公元674年,高宗當朝宣佈,武則天獲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幫他處理朝政,說透點,就是等於立了個女皇帝,攝政王。這比楊堅和獨孤皇后更高一個等級。

    於是他們是真的被稱為“二聖”。

    失去了控制,高宗很苦惱,但也不至於惶恐。他認為武則天只是攝政,也不能再做別的事了,比舅舅長孫無忌可能會弄死他的風險要低得多,而且他倆還有五個子女(李弘死了),是有愛情結晶的,李治做那麼多,不就是為太子鋪路嘛,他相信武則天也是一樣的,而且武則天攝政,還能保證他生命安全。

    公元683年末,李治走完他的一生。

    本來按照原計劃,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李賢登基才對,但是,武則天變了。她扶持李顯上位,李顯很典型和二哥李賢比就是個不咋地的皇帝,沒有兩個月,就被廢了,廢了李顯,又立李旦,而李賢就在清洗唐中宗李顯的政治勢力的時候被一同弄死。

    弄死他的人是丘神勣,後來被武則天提拔重用。

    為什麼李賢會死,因為他不願意被太后管制,而武則天還沒殺過兒子,李賢就成為犧牲品被她開了這個先頭。

    唐睿宗李旦比哥哥聽話得很多,可是武則天依舊不滿足,到了公元688年,武則天就瘋狂了,後來還立她為聖母神皇,又不是皇帝卻又高於皇帝的奇怪的東西,就是這樣,把李唐皇室的反對勢力全部引了出來。

    屠戮李唐,是她登基前的主題。是她和武家的一場狂歡。

    李淵的兒子她殺了,李世民的兒子也殺了,她丈夫的兒子也殺了。

    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舒王李元名、虢王李鳳等處死!

    高祖之孫:長樂王李修琦、武陽王李皎,范陽王李‬藹、豫章王李亶、江都王李緒、徐王李茂等處死!

    太宗之子:如越王李貞,曹王李明,紀王李慎等處‬死!

    太宗‬之孫:琅邪王李衝,蔣王李煒,蜀王李璠,濮王李欣等處死!

    而高宗李治的一些兒子,不是他和武則天生的:燕王李忠,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也全部領了盒飯

    而公元690年,武則天更瘋狂地用一個辦法,穩定這個格局,那就是登基為帝,這個行為,是為了把李唐的官員全部繫結在一起。

    這一年,武周確立,李唐暫時下課。

    折磨親子,破壞綱常,謀權篡位,武則天的罵名太多,她自己或許都曾失控過。但是,為君者,為政也,而不是再去想這些有的沒的,太宗皇帝經歷過玄武門之變,一樣有了貞觀之治,當年誇獎過武則天的李世民,其實就是她的政治榜樣,她決定勵精圖治,挽救名聲。

    不可說之三:貞觀遺風,有過有功‬

    天后階段,武則天有過著名的“建言十二事”,這是她熟悉政治以來,對於利國利民的政治主張。

    在生產上,武則天提出“田疇墾闢,家有餘糧”,其實這種主張,就是貞觀治世的主張,修養生息,注重民本。對於地方官員,武則天也提出了驅逐暴政官員,政治吏風,時而天下民心所向。

    在公元685年,武則天提出了她這一生最偉大的政治主張之一:

    制內外九品以上及百姓,鹹令自舉‬

    意思就是“舉官”,但是這種舉官失去了地主壟斷的隔閡,開放為天下。雖然後世對此的政治解讀是,更深層次地去掉關隴勢力的包裹,但始終是一件好事,利國利民。

    在公元686年,武則天在洛陽放置了“銅匭”,這個就相當於今天的“舉報箱”,不管任何人,都能往裡面放舉報素材。

    所以不得不說,武則天成為女帝,她前後都在以緊密的行政頻率和努力來淡化她的罵名,也以此來實現政治上的野望。在科技上,武則天進行了一次極大的完善,開創了殿試、武科,這已經十分接近完整版的科舉,後世一直沿用。

    公元705年,決意還政李唐的武則天被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被迫下臺。因為等到武則天死後,李顯再繼承皇位,實則是意味著李唐無法奪回江山,因此才有了這一出。

    武則天是聰明的,要求死後與李治合葬,這意味著她仍舊是李家人,而且也不要立字碑,而立無字碑。她這一生做了這麼多,她自己都說不清,更何況別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寸智慧電視要支援wifi網路,超高畫質4K,選哪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