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他她情感社
-
2 # 水說心理話
我們為什麼不喜歡別人和我們唱反調?
我個人以前也是如此,當我認為一件事情就是對的時候,別人唱反調會讓我產生憤怒、焦慮的情緒狀態,但是,我能夠比較清晰地感知到這個心理過程的發生並且進行及時地調整,在一定時間和總結之後,目前可以較好地控制這種情緒的發生。
我想,憤怒的情緒表面是來自別人的否認,但心理根源上來說,其實也是缺乏客觀的認知,這個認知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應,一個則是對我認知的定位。因為我們對自身有著不客觀的定位,所以,當接收到不同意見的反饋時,這就打破了我們原有的心理平衡,自然就會激發這種情緒狀態。
你的憤怒可能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於朋友對板繪並不專業、也不客觀的評價給你帶來的衝擊,另一個則是你自身定位帶來的思維偏差帶來不平衡狀態。我可以理解你的情緒,一個並不懂得你這個行業的人,可能會用一套不同水平的作品來去衡量你的能力,就像是客戶想用5萬元買一輛和賓士同樣水平的汽車一般,這個在不同的行業當中都十分常見。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需要給自己一個形成一種客觀的思維方式,一個就是我們需要認可,可能我們自身的確缺乏某些能力,這是需要我們透過學習他人進行提升的,如果我們對自身的能力是處於較高的內部評價狀態,那麼,當我們收到一點不同的意見時,這種情緒狀態就會出現,也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同時,我們也要認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客觀評價他人的,大部分人只能透過表面來去衡量某些事情,我們需要做的其實並不是反駁,這種反駁其實就是在給予自己一個憤怒的出口;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給予自己一個客觀的理由來去平衡心理狀態,就像是你說畫日式動漫人物可能和畫風景花鳥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工序,所以耗費的時間、精力也是不同的,雖然你也明白但就是控制不住,所以,我們需要讓這種認知進入到內部,形成一種客觀的評價,我們只需要給朋友說清楚這中間的一些緣由即可,至於他人是否能夠理解,我想並不用太過爭論。
其實,這種平靜、平和心態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是需要我們對客觀世界、對自我進行一定程度的修煉和總結之後才能達到的。但是,我們首先要意識到這個心理過程形成的原因,在這之後,我們便有可能會不斷進步。
-
3 # 自辯火火烽
對人憤怒、發火,按照心理學研究的認知、情緒、行為、生理感受等四個角度來分別說明。
從認知上來說:既不自知也不知人;從情緒上來說自我與情緒融合一體且不能覺察;行為上來講,被自己內在的慣性牽引不自覺當然也就無能為力;從生理感受來說,緊張心跳加速等。
認知上看:不自知亦不知人人人都著急的渴望著被人認同、被人讚許!
自己瞭解自己亦是如此,你就不必去爭取別人的認同,不會去爭辯,而只是描述自己的角度的觀點看法,亦不需要說服別人。
倘若瞭解他人如此,你內心會不渴求說服對方,也會聽取別人的看法觀點而不看作對自己的一種不認同。知道別人想說服自己,因而不會與之辯解或者爭辯這等無意義的事。
情緒上看:自我與情緒融合且不覺察情緒,本來是人的情緒。但當一個人與情緒融合時,我就是情緒,情緒就是我,在憤怒等情緒來臨時,就會被情緒淹沒而失去了自己。
從而自己不是體驗感覺到情緒,而變成了情緒本身,讓自己深深的沉浸在情緒裡,悲傷憤怒失望慼慼不安。
一個人可以學會將自己與情緒拉開一點距離,可以看一下自己情緒的時候,你才能真的感覺、體驗情緒,然後你自己才能擁有“理智”,才可以不讓情緒拖著你走,讓你被自己擁有的情緒給擺佈的不知所向。
行為上看:慣性方式牽引行為,是反覆練習的結果。就像一個警察面對危急情況時,瞬間就會把手摸向放手槍的位置,即使他沒有帶槍,這都是反覆強化練習而成的快速反應——不是本能。
我們每一個情境下的憤怒所對應的舉止、面部表情,同樣也是單獨鍛鍊的結果。在一個情景下,在條件滿足時,所有對應的行為都會第一時間出現。
除非,你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然後按照應該做的方式去做,否則沒有意識的行為就是一種慣性對自己的拖拽。
生理上:是對應反應生理上講,是對應認知、情緒、行為的一種生理反應,因為難以直接調整自己,不需直接關注。
我,不是我正是基於以上狹隘認知、情緒不自覺、慣性行為三個方面的彼此影響,最終在一定情景下,讓一個人表現出“自己”的外在形象。
這種一樣是一個解釋,真正可調整的,就是自己在覺察到相應的認知、情緒、行為時,按照自己所渴望方向的情緒感受、行為作為指引,讓自己走向自己追求的人生路上,克服掉慣性的自己。
我不是我!此刻的我不是“本性”的我,此刻的我,是一個歷經時間、過往精力而構造出的我!
我可以成為我!從此刻開始的我,可以做有覺察意識的、渴望成為的我!
-
4 # 鵜鶘心理
日常生活中,的確有一些人為了一點點小事或者與人交談時,因為些許意見相左就與人鬥氣,反應輕者反唇相譏,反應重者甚至還會大打出手。這樣的情景有如此的反應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更不能解釋理解。現今社會,隨著生活工作的壓力一日緊似一日,這種奇怪過激的現象和背後隱藏的心理秘密,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其實,在心理學上稱這部分人為膽汁質人群。
膽汁質是人的四種氣質型別之一,其他三種分別為: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膽汁質又被稱為戰鬥的人群,其行為特點是外向性、行動性和直覺性,屬於興奮而熱情如火的一類人。現實生活中,膽汁質的人常常精力充沛,不易退縮和妥協,他們倔強衝動、直爽熱情、意志堅強、急躁多動等等,而且種種行為表現都顯得快速而有力。
據說,四種性格型別最早是由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來。他認為人身上流淌著四種液體,即黃膽汁、黑膽汁、血液和粘液。四種液體又對應於人的四種氣質,按順序分別為膽汁質、抑鬱質、多血質和粘液質。希波克拉底提出的體液氣質學說能夠詮釋一些心理行為表現,但這個距今2500年的學說不能完全說明和解釋人的氣質好壞或適應性,也不能以此來判斷事業、人生和社會地位的高低,只能作為參考應用於氣質型別的劃分之中。
希波克拉底還說過許多名言,如“人生短促,技藝長存”“機遇誠難得,試驗有風險,決斷更可貴”“暴食傷身”“無故睏倦是疾病的前兆”“簡陋而可口的飲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飲食更有益”等等。這些至理名言至今還能給人以啟發。
-
5 # 遇見孔明讀書
意見不和就變得憤怒,這個現象生活中還是比較多的。當然也要看具體的情況了,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有以下2點:
【1】人本能的不喜歡被他人否定,如果對方的意見否定了你,一定程度上會引起不高興。
兩個人爭辯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不同的觀點,站的立場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你認為對的別人不一定也同意,甚至反對,這個時候,人感覺自尊心收到了衝擊,被否定自然就不爽了。
【2】一有意見就不和,可能是一方的情緒控制能力較差。
有不同的意見,非常正常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怎麼可能都和你一樣啊,聽不進去別人不同的意見,一下子就情緒失控變得憤怒,這個只能說明自我管理能力還不夠。
再說了,每個人看問題都有個人認知侷限性,你的看法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確啊!當然,如果你明顯是對的,對方明顯是錯的,比如對方讓你幹一些不是人乾的事,甚至是違法的勾當,偶爾發怒也很正常。但如果不分情況,不分青紅皂白,一聽到不同意見就憤怒,那心裡素質確實需要提高了。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回覆列表
上半年,表姐生下侄女,因為母乳不足,只能餵奶粉。但每一個去她家的“過來人”,都語重心長地勸導,孩子還是得喝母乳。
“可沒有母乳,那有什麼辦法?”
“找人疏通啊按摩啊,一切辦法都要試試。”
“確實努力嘗試過,再說了,奶粉已經做得和母乳接近了,喝奶粉也沒事。”
“那不是,喝母乳的孩子聰明,身體也好。”
……
這樣的對話,月子期每天都在上演。
雙方都從自己生活經驗出發,各執一派,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
有人說,真理愈辯愈明。但爭辯有個重要前提:參與的人要處於同一個維度。
和認知不同的人爭辯, 絕大多數都是在浪費時間。
無理爭論惹人煩惱
雙十一在某寶買了件衣服,線頭多到剪不完,顏色和圖片嚴重不符,質量差價錢幾倍遠,氣壞了,拍了照片找賣家理論。
你說線頭多,賣家說,新衣服都是這樣的,幾千上萬的衣服都有線頭。
你說顏色和圖片嚴重不符,賣家說手機和電腦顏色本就有差異。
你說這質量完全和價格不符,賣家說兩百多的衣服,這個質量算好的。
真不是存心找茬,但賣家是誠心抵賴。
爭論了半天,賣家還是不退。
轉念一想,這種店鋪,大概工作重心就是和賣家吵架,既然是做一次性買賣,想來也發展不好,走不長久,你沒法叫醒一個故意裝蒜的人,說上幾句,發現對方是無賴,索性截圖保留證據,直接投訴。
有句大白話說得好,“寧與聰明人打架,不與傻逼說話。”
數天前作家蕎麥寫了篇文章“我為什麼不愛南京了”,不僅公號後臺被髒話攻陷,微博也是連著幾天被噴成篩子。
而蕎麥也對不少謾罵的網友,進行了反駁。
一邊是蕎麥不甘示弱的還擊,一邊是網友從討伐上升到人身攻擊再到人肉搜尋。
之後她寫了篇《2017年末網路被罵指南》總結這次爭辯,“有些人想來罵你,理由並不那麼重要。只是一個情緒點被激起了,憤怒變成了最輕易簡單的事情。有人心裡不舒服,來講道理,也很正常。抓住個別詞句,沒完沒了地發揮和爭論,也是正常的。但跑過來罵人的,絕大多數都不太正常。”
和把自身觀點奉為圭臬,聽不進任何話的人,爭辯就像雞同鴨講,辯到最後反是自己損失一身元氣。
口不擇言後果嚴重
爭辯時,最容易口不擇言,放出的話就像冷箭,傷人、卻收不回。
有個網友曾發博檢討自己,她自己工作相當努力,從不滿足於現狀,但姐姐卻知足常樂,在競爭激烈的上海也享受自己的小日子。
本是兩種生活觀,但她和姐姐吵架,數落其十年裡生活也沒什麼變化,呆在上海毫無意義。在姐姐反駁時,她說出了刻薄至極的言論。
遇到行事衝動的人,爭辯的後果更是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最近看了一則新聞,媽媽下班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字寫得難看,說了幾遍沒學會,開始大聲斥責,爸爸回來看見女兒哭,便和媽媽爭吵起來。一個認為教育要好好說,不能動武,一個說好好說根本沒用,一來二去,吵架進入白熱化階段。
吵著吵著,爸爸跑進了雜物間,拿起農藥就往嘴裡倒。
在搜尋引擎輸入“吵架自殺”,類似的新聞頻繁發生。
有人和父母吵架自殺,有人和戀人吵架跳樓,有人吵完架,拿刀捅向了和自己觀點不合的人。
避免本就沒有標準答案的爭辯,是保全自己和他人的最優選擇。
認知不同不必相融
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故事:一位思想家走在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一個不喜歡自己作品的人。這個人傲慢地說:“我從不給傻子讓路。”
但思想家緩緩摘掉帽子,笑意盈盈地撤到一邊,說“而我恰恰相反”。
發生矛盾,難免會有如鯁在喉的感覺。
找一個點開始反擊,牽出一條線都是歪的,進而牽涉一個面,最後筋疲力竭,發現這種不合,是三觀的不合。爭辯無用,倒不如直接喊停。
讀讀孔子“三季人”的故事就知道。
某天早上有人求訪孔子,問到學生子貢:“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笑答。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
接著爭論不止,一直到中午也沒消停。
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來人聽此,欣然離去。
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生秋亡,一生只經歷過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
2009年,臺灣大學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說:“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我會生氣,現在我不會了,我心裡這樣想,(他是)三季人,我就沒事了。任何事情當你要發脾氣,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想到他是)三季人,你就心平氣和了。”
基本觀點沒有共識,盲目的爭論就像對牛彈琴。這時相信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才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
湖北女詩人餘秀華,出生時因為缺氧得了腦癱,行動不便,只讀到高二就賦閒在家。19歲被家人嫁給一個大她12歲的男人。
隨之而來的就是生育、家暴,和沒有人情味的日子。
她不甘於此。2014年,作品集出版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甩給丈夫15萬,離了婚。
《搖搖晃晃在人間》裡有個鏡頭,她和前夫笑得都很滿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多年的兩人,卻早已走在兩個世界。
離婚後,她得到了自由,他拿到了錢。結局的達成跳過無謂的撕扯,不相看也不相厭。
她用自己的人生證明:認知層次的差距是解放自我的訊號,而不是陷入僵持的開端。
認清現實放棄執著
哲學家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每個人都愛把別人看作地獄,殊不知,自己也可能在扮演地獄的角色。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懷孕的文佳佳在快生的時候暈了過去。Frank根據自己的醫學知識判斷:她是少見的、患有妊高症的初產婦。
他拿著資料質問主管的華裔女醫師,這個醫生的第一反應卻是,自己比Frank更有地位,所以不想理會他的詰責,對工作中的失職不以為意。
Frank沒有過多糾纏,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最終文佳佳和孩子都得救了。
劇中的Frank待人淳厚,不計小節。為了女兒能更好地生活,人到中年屢屢受挫,卻還是不斷嘗試,想得到美國醫學界的認可。
華裔女醫生與他的差距,是一條不可磨滅的鴻溝——認清重點的能力和寶貴的自知之明。
這種層次的差距,與錢、地位、出身都毫無關係。
古人用“夏天的蟲子理解不了冰雪的意義”作比,說明人見識的侷限。
現在的我們,翻看幾年前自己的個性簽名,尚且不能理解那時幼稚可笑的宣洩,那麼與認知不同的他人,又何苦爭辯?
網友說:那這樣的話,教師簡直是沒法做的職業!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的偉大之處是塑造靈魂,而不是嫌棄它的幼稚。引導和爭論,終究是兩碼事。
所以,避免爭辯的方法很清晰:覺知層次差距,雙贏解決問題,不強求理解。
陌生人如此,朋友如此,夫妻亦如此。
賈平凹說,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兒,釘子,螺絲帽和小別針,只要願意,從俗世上的任何塵土裡都能吸來。
別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些人你吸不動也斥不走,那就別執著,它們可能還只是塊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