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毫千娛

    事件回顧:

    不久前楊先生的母親病了,老人家翻遍全家,不經意間發現了60年前楊先生的爺爺留下來的一張存單,據說是爺爺當年指定作為“傳家寶”留給孫子。

    楊先生大喜過望,以為這個“傳家寶存單”是一筆“橫財”,沒想到,看到存單上面的金額時,頓時慌了,上面的金額是265塊5毛7。

    原來是爺爺楊雲祥在1956年11月27日在“高階農業生產社”的整存整付儲蓄存款存單,不過年代久遠,楊先生找到經辦人,經辦人表示單位早就解體了,當時存的並非現金,而是將牲口、傢俱等合理估價存入社內,並且當年單位解體時,已經通知到戶了。

    現在楊先生很糾結這張存單的錢能不能取出,並且也想了解這張存單是否具有收藏價值?

    事件進展和反思:

    目前楊先生正在透過法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網友不淡定了,1956年的265.57元,不是小數字,那時候幾分錢也是錢,有人認為這些錢在當時能買車買房,有人認為這是一筆鉅款。

    不過,還有網友調侃:“你還想佔銀行便宜?可能嗎?可以存錢,但是取錢就呵呵了。”更多網友表示:“看來錢確實越來越不值錢了,存款不靠譜,還是購置房產靠譜,不然我孫子幾十年以後也會面臨楊先生的問題。”

    不管怎樣,畢竟年代久遠,並且當時楊先生的爺爺也沒有交代好,到時後人無法繼承這筆財產,不過,這些錢對楊先生家人的生活影響不大,建議楊先生不要懊惱。

  • 2 # 何知了

    近日,楊先生的母親拿出一張60年前的“傳家寶”存單,說是爺爺去世前專門留給孫子的,然而楊先生看到上面的數字後慌了,整存“265.57元”,時隔64年,該存單值多少錢嗎?

    如今,楊先生母親正在住院,家裡也也缺錢,楊先生特別想知道這“265.57”如今時值多少錢,還沒有儲存的價值。

    (1956年的265.57元現在值多少錢)

    但陳大爺解釋說:“當時的存款單位都已經解體了,現存單早就作廢了,我都不工作了,怎麼給你出手續。”

    楊先生疑問:當時解體為什麼我們家沒有收到通知?

    陳大爺急了,說:當時家家戶戶都知道解體了,那個時候還沒有你呢,你怎麼可能會收到通知。你爺爺當時應該知道的。你爺爺雖然沒有交代給你父母,但是他肯定是知道解體的事情。

    對於存款單位,高階社又是怎麼回事呢?

    陳大爺解釋:這265元錢並不一定是現金,當時入社自由退社自由,家裡有牲口、農具等都可以合理的折算為價格,入社的時候出具的這個手續。當時沒有存根,這些原始材料都被各個合作社管理局給帶走了。

    經辦人處無法解決問題,隨後,楊先生找到鎮政府詢問情況,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沒有見過這個存單,也不瞭解情況,只能先去找一些老同志詢問一下,在找相關部門詢問具體政策。

    結語

    該存單歷史久遠,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先不說這265.57如今能兌換回多少錢,收藏價值肯定是有的。

    即使這存單有效,銀行也承認這筆錢還可以取,甚至可以算上這64年的利息。

    但64年前的265元可是大額資金,如今的265元勉強夠一頓飯錢。

    按照現在的利率來算,銀行能支付的64年的利息也不多,不如把它留下來當紀念,繼續當“傳家寶”傳給下一代,這樣反而有價值。

    你覺得呢?如果你手上也有一張上了年代的存款單,你會選擇取出來,還是留作紀念,傳給下一代嗎?

  • 3 # 使用者關心群眾生活

    首先告訴你,高階農業生產合作社不是銀行!其次,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成立互助組,後來互助組合併成初級社,1956年由數個初級社合併成立了高階社,多數高階社當年年底就解體了!1958年又開始成立人民公社,農村合作化程序很複雜,並無相互傳承關係,也無擋案可查。當時的所謂存款,多數是由生產資料折算而來,並非是存在銀行的現金,高階社解體時,那些生產資料都被重新分配到了各家各戶,這種存單不可能兌現!

  • 4 # 雨過有晴天

    事件導讀:5月23日,一則“老人去世留下一張’傳家寶存單’孫子看到上面的數字慌了"的新聞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

    事情是這樣的,深圳楊先生的母親住院了,於是楊先生的母親交給楊先生一樣東西,看看能不能“兌現”。

    這個東西就是楊先生爺爺在1956年的一張存單,一共有256.57元。

    當然,經過多方聯絡,楊先生得到的答案是,這張存單“無法兌現”。

    為什麼無法兌現呢?

    主要是年代過於久遠,而且當時存錢的叫做高階農業生產社,記者找到了當時的經辦人陳先生,陳先生現在已經是一把年紀了,他說高階農業生產社現在早就解體了,也沒有留下什麼底,所以這個存摺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沒法核實,找他也沒什麼用。

    事情的幾個疑點

    根據楊先生自己描述,這張存單爺爺早就交給母親了,那為什麼現在才拿出來呢?

    如果說楊先生一家早就知道這個存單值錢,那麼早拿出來才對啊,免得夜長夢多。如果說遲遲不拿出來,估計家裡人多多少少也知道,這個單子不值錢。這次生病了,拿出來不過是碰碰運氣罷了。

    60年前的256.57元,換算到現在等於多少錢?

    1956年,那個時候剛剛建國不足10年,人均收入一個月,也就是20塊錢左右。現在,全國平均收入按5000來算,也就是250比1的比例,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一塊錢等於現在的250塊錢。那麼256塊錢摺合到現在的市值,相當於五萬人民幣左右。

    這張存單,就像多年前的糧票,雖然今天,它已經不能再購買糧食,但是,卻在向後代講述一個時代的故事。

    希望楊先生好好儲存。

  • 5 # 壹刀令

    小楊手裡1956年的“存摺”,放到如今其價值有幾何?為何再瞭解之後,小楊是一臉無奈了?

    就在前不久,河南鄭州一位姓楊的男子,因為自己的母親生病住院了,急需用錢之時,母親告訴他,爺爺給你留了張存單,你看看能不能值幾個錢。於是楊先生就找出了上一輩老人留給孩子的東西。你還別說,楊先生的這個傳家寶還真不一般,這是一張1956年的存單,存款人是楊先生的爺爺,存單上有多少錢了?265塊5毛7。六十四年前的兩百多塊,那絕對是大富人家了,那個時候,一斤肉才幾分錢,這筆存款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看到這裡,楊先生心裡也是非常高興,他認為現在單據的價值可能會更高了。

    不過馬上問題就來了,原來這個單據並不是銀行開的,而是高階農村合作社。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說白了,高階社是當時歷史的特定產物,一種合作組織。看到這裡,楊先生心裡也是非常高興,她他覺得這張存單應該擁有很大的價值,但很快他又遇上麻煩了。如今早已沒有了合作社,沒有誰能夠鑑定或者證明它價值。

    後來,楊先生就把這件事前去求助了媒體。我們透過存單可以看到,時間的確很早,1956年,存款200多元。放到現在,物價翻了…n倍。

    缺錢的楊先生,那是迫切想要知道這張存單在現在這個時代的價值。很快他就透過這張存單,找到了當初給楊先生爺爺開具存單的人陳大爺。大爺果然還是大爺,陳大爺就表示,這個的確是他開具的,但就價值而言,或者是要他為存單負責的話,那沒辦法。為什麼呢?

    陳大爺就說,高階社在當時並不只是存錢這樣子,就是說即便上面寫的是兩百多元,楊先生的爺爺也不一定存的就是錢。因為很多人都會拿家裡的有價值的東西,提供給高階社,然後高階社就會估價,然後就會開一張這樣的存款證明。所以其實說,關於楊先生的爺爺到底存的是錢或者是物品,已經是不可能考證的了。

    說的更直接些,這張存單就沒有意義了。這樣的後果,楊先生心裡是不能接受,他就讓陳大爺給開個證明,但你大爺就是你大爺,這遭到了陳大爺的拒絕。其實我們也能理解陳大爺,因為此時已經都沒有高階社這張產業了,陳大爺也不再是高階社的工作人員,他以什麼樣的身份開具證明呢?而且,陳大爺也沒有義務更沒有權利。

    不過話雖說到如此,楊先生依然不甘心就此作罷,他還是希望陳大爺給個說法,這個時候,陳大爺就怒了,他表示當時高階社解體的時候都沒有你,那我該怎麼通知你?聽到大爺的反問,小樣楊顯得有些無語。大家你們覺得糾結這個存單還有意義嗎?歡迎你的看法。

  • 6 # 大嘴李子

    60年前爺爺留下來的傳家寶存單,上面顯示在1956年存了256塊5毛7。這在當時可以買一套房子,但是現在按整存整付的儲存利息來算300元左右。

    前不久因為楊先生的母親生病住院了,母親就找出他爺爺留下的一張存單,這個存單上面顯示的時間是1956年,金額是256塊5毛7。這筆錢在當時應該算是一個鉅款了,因為那是兩分錢就可以買到很多糖果。

    為什麼當時沒有取出來?

    楊先生去問了當時經辦人,陳大爺,陳大爺說這個存款的單位已經解體了,存單也已經作廢了。當時這個事情已經通知了家家戶戶,楊先生的爺爺應該知道,可能只是沒有告訴他的父母。而且這筆錢陳大爺說不一定是現金,因為當時可以用牲口,農具都可以折算成錢。

    存單可以當做文物。

    陳大爺說這個存單作廢已經一文不值,銀行方面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就算銀行認了這筆存單,預計也拿不了多少錢。

    這個存款是1956年,當時建國才不到10年。記得我媽他們有很多糧票、油票、布票都會留存下來做紀念。建議楊先生也可以這樣,拿個東西把它裱起來留給下一代。

    小夥伴們,如果家裡面也有這樣的存單,也可以把它當作紀念品儲存下來,畢竟這種存單或者是糧票是一個時代的映記。

    回家問問父母看有沒有,萬一有呢,祝大家都有“傳家寶”!!

  • 7 # 梧桐果果

    爺爺去世留下一張“傳家寶存單”,楊先生的這個傳家寶很是特別,一張1956年的存單,落款高階農業生產社,存款人楊先生的爺爺,金額265塊5毛7。看到存單的楊先生卻是滿臉愁容,這張1956年的存單就是一張“空頭支票”,無法兌現的白紙。

    前段時間,鄭州滎陽,楊先生的母親病重住院,為解決燃眉之急楊先生拿出了家裡的傳家寶。楊先生急於想知道這張“1956年265塊5毛7”的存單到底市值多少錢?心裡沒底的他便找到了媒體求助。媒體順道採訪了幾位市民,大家紛紛表示那個年代的200塊錢,基本上就是一套房。

    楊先生:為何家裡沒有收到單位的解體通知?

    楊大爺:當時家家戶戶都知道解體的事情,那個時候還沒有你呢,你怎麼可能會收到通知。你爺爺雖然沒有交待給你父母,但你爺爺肯定是知道的。

    楊大爺:高階農業生產社是當時響應政府號召成立的,是農民經濟合作的高階組織,和當時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楊大爺:存單上的265元並不一定是現金,當時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有可能家裡有牲口、農具等都可以合理的折算為價格,入社的時候出具的這個手續,原始材料都被各個合作社管理局帶走了。

    60多年前的265塊5毛7,當時確實是一筆鉅款,正如大家所說當值一套房。

    放到現在,單位已經解體,存單可能無法兌現,估計只有收藏了。假若真要兌現,放到現在加上本金利息亂七八糟的也沒有多少錢,問題是找誰受理呢?

    存單放太久看來也不靠譜,還是形成固定資產更保險,這樣保值增值更有保障。

    60年前爺爺留下的“傳家寶存單”,就問你慌不慌?

  • 8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如題目所描述,楊先生拿出爺爺留給下的“傳家寶存單”,是一份在1956年楊老先生存的一筆錢,金額是265.57元。雖然這筆錢的數目在今天看來不大,一件好的鞋子錢都不夠,但是對於楊先生一家這是一份傳家寶,因為他本身的意義非同尋常,雖然放在今天這筆錢的數值很小,但我們要放在當時他存錢的那個時代去考量。

    1956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也正處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發展階段,國民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絕大多數群眾過上了家家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生活,溫飽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當時一把掛麵0.175元,一斤豬肉0.32元,一斤豬油0.48元,一斤0.22元,一斤食鹽0.18元,一斤芽菜0.31元,一斤蔥0.045元,一斤筍子0.2元,一根油條0.03元,一碗淡豆漿0.03元,一碗陽春麵0.3元。

    1957年農村居民家庭年純收入為73元,城鎮居民收入為254元,農村居民人均日用品及其他消費開支不到5元。

    透過這樣的一對比,我們就能看出這265.57元的能量有多大了吧?它能購買830斤的豬肉,而現在也就夠買7至8斤的豬肉,265.57相當於條件好的城鎮職工整個一年的收入,還得不吃不喝才能存下來。足可見這二百多元的威力了吧。

    楊先生的爺爺能夠在1956年存下這比鉅款,足可見他的經濟能力還是非常不一般的,因為除了畢竟生活工作各種開支在當時也是不少的,能夠在去除家庭開支之外攢下這麼多錢,真的非常不容易。所以說,老爺子在當時是一把過日子的好手,有能力。

    另外一方面,在1956年存下的265.57元錢,如果他的這個存單加入一直有效的話,經過幾十年的社會變遷,我們會認為這比在但是算是小鉅款的錢,經過幾十年的滾雪球,它自身的利息增長也不知道翻了多少倍,那將是一筆鉅款,如果到現在依舊有效的話,那豈不是發了。但是實際上未必如此,即便他的存單一直到現在有效,他現在取出來的錢也不會高到哪去,更不可能成為鉅款,這有現成的例子來證明。

    據某新聞報道:一位男子拿著存款憑證去取50年前在銀行存的1400元,最終拿到了2900元現金,存了50年,1000元也就漲到2071元,剛剛翻倍。而另外一則報道中:廈門一位女士1973年存了1200元,結果在44年後連本帶利從銀行取出了2684元,按照這個標準1000元經過44年也就漲到2684元,也就剛剛翻了一倍。

    所以楊先生爺爺的這張存單,即便現在依舊有效,頂多翻個一兩倍,不會有太多的收益。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在當時存下的錢算是很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你存在銀行的錢在當時是值錢的,但是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實際上是一直在貶值的。只可惜楊先生的爺爺在當時存下了這麼多錢,到現在因為原單位已沒有了,也就無從取現,白白浪費了當時一小筆鉅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法考透過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