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守仁
-
2 # 伯虎42
七國之亂,指的是漢景帝前三年(不是前元三年,而是前三年,漢景帝在位時三次改元,但是沒有建立年號,稱前、中、後某年)正月,因漢景帝採用御史大夫晁錯之策,對國內諸侯王實行“削藩策”,導致漢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七國諸侯王起兵,號稱“清君側、誅晁錯”,舉兵西向,反叛作亂的事件。
因本題的中心思想是詢問七個叛亂的諸侯王最後的下場,而不是七國之亂前後事情經過,所以這裡不再對於漢室平定七國之亂經過加以詳細敘述,而著重介紹七王身份,以及最後的下場,及諸王國的結局。
一:吳王劉濞;劉濞,是高皇帝劉邦次兄合陽侯(代頃王)劉仲(喜)次子,二十歲就跟隨叔父劉邦出征叛亂的淮南王英布,立有功勳。
擊滅英布的叛亂,是高帝劉邦最後一次親自率軍出征。此時的高帝已垂垂老矣,而且傷病纏身,自知命不久矣,又加上在平定淮南叛亂時,親眼所見吳地人強悍好勇、輕佻不服管教,如果沒有成年藩王鎮守吳地,恐怕日後變亂再起。
高帝本來想立自己的兒子為王,駐守吳地,但是最大的兒子劉肥已經封齊王,就封更加重要的齊地;次子劉盈為太子,不可能前來;三子劉如意以下,都是未成年的少年,強行封藩吳地,也不能壓服吳人。其餘諸子侄後輩,只有劉濞年紀適合,而且立有戰功,於是高帝決定立劉濞為吳王。
但是在授予劉濞吳王印冊時,高帝觀察劉濞有掩飾不住的驕橫之氣,並隱隱顯露反色,心裡十分後悔。
但是冊禮已成,無法收回,無奈之下,高帝只得令劉濞跪在自己面前,手撫其背,告誡說:“勿使反!”劉濞驚懼不已,汗流浹背,叩首回答:“不敢!”一語成讖,四十二年後,因長期以來吳國與漢室朝廷的矛盾愈積愈深,在“削藩令”之下終於徹底破裂,吳王劉濞釋出詔令:
“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諸年與寡人比,下與少子等者,皆發!”聚集吳國男丁二十萬,舉兵作亂,反叛漢室。而後,漢軍在周亞夫率領下出徵,又有漢景帝親弟梁王劉武全力協助配合,最終三個月就擊敗作亂的吳楚叛軍。吳王劉濞軍隊喪失殆盡,只帶了數千親衛倉惶逃走,退往東越國駐紮,企圖尋求東越幫助,整頓殘軍,再次作亂。
漢室聞報劉濞逃亡東越,於是暗地裡以重利誘惑東越王,要求其誅殺劉濞。於是東越王以勞軍、商議軍事的名義,騙劉濞出營,趁機斬殺劉濞,並盡殺其殘軍,事後獻劉濞首級於漢。
平定叛亂後,朝廷廢除吳國,分其地為丹陽、豫章、會稽三郡。
吳王劉濞出處心積慮,積蓄力量,自以為準備了三十餘年,萬事俱備,所以敢於首先作亂。沒想到還是大敗虧輸,身死國滅,致使後人恥笑。二、楚王劉戊;劉戊,高皇帝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遊)嫡孫,楚夷王劉郢客之子。為人輕薄無禮,喜好淫樂。
漢景帝前二年(前155年),太皇太后薄氏去世,天下諸郡國都要服國喪,而身為楚王的劉戊卻絲毫不把國喪放在心上,飲酒作樂,導致被人告發。
御史大夫晁錯按漢律建議景帝誅殺劉戊,以正國法。景帝考慮到親戚情面,沒有殺劉戊,只是削楚國東海郡作為懲罰。
劉戊被削土後,非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加怨恨朝廷,遂與吳王劉濞勾結通謀,準備作亂。劉濞起兵後,劉戊殺害規勸其不要反叛的楚相張尚、楚太傅越夷吾,響應劉濞,起兵反叛。劉戊出兵後,聯合吳軍進攻梁王劉武封地,被梁軍與後續趕到的漢軍阻擋,無法取得進展,長達三個月,叛軍銳氣大失。此後漢將周亞夫斷絕叛軍糧道,使得吳楚聯軍疲勞飢餓,士氣低落,被漢軍趁機突襲,大敗潰逃。
劉濞見無法挽回敗局,於是丟棄軍隊,率數千人潛逃。劉戊志大才疏、不能收集潰軍,見大勢已去,絕望之下於軍中自殺。
平叛後,景帝鑑於楚國是楚元王劉交的封國,而楚元王、楚夷王父子皆是好文有禮之人,謙遜平和,楚國不應為不孝子孫劉戊所累而廢封。於是改立楚元王第三子平陸侯劉禮為楚王,延續楚元王的祭祀血食。
楚王劉戊賴父祖餘蔭,得以成為尊貴的諸侯王,但是志大才疏,又貪圖享樂,利令智昏之下起兵作亂,最終喪命。幸好楚國宗廟有兩代賢王護佑,才能血食不絕,不然劉戊罪過更大。三、趙王劉遂;劉遂,是高皇帝劉邦第六子趙幽王劉友的長子。高後七年(前181年),趙王妃呂氏嫉妒趙王劉友寵愛其他姬妾,慢待自己,因此向呂太后誣告趙王謀反。呂太后大怒,把趙王劉友召進京,軟禁並斷絕食物,導致劉友餓死,死後諡號“幽”。
劉友死後,呂太后將趙國封給自己的侄子呂祿,而趙幽王的兒子劉遂則勉強偷生,於趙地生活。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太后去世,諸呂被誅滅,代王劉恆被迎立為皇帝。死裡逃生的劉遂被封為趙王。
漢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劉遂因為犯法,導致趙國常山郡被削去,所以氣憤難平。正好此時吳楚聯軍起兵反叛,於是劉遂立即響應,並殺死勸阻的趙相建德、趙內史王悍,封鎖趙國邊境,遣使聯絡匈奴,意圖引匈奴內犯,以待吳楚聯軍擊敗漢軍後,南下內地。
劉遂起兵後,漢朝廷立即以曲周侯酈寄率軍出征趙國,攻擊叛亂的趙軍。趙軍被漢軍擊敗,於是放棄邊界退保國都邯鄲,依仗地利與漢軍相持七月之久。
即使在吳楚兵敗梁地、匈奴獲知叛軍兵敗也放棄入寇、趙國內外援全部斷絕的情況下,劉遂也不肯投降,繼續頑抗。
漢軍大將欒布在攻破齊地四國叛軍後,回師趙國,與酈寄合兵一處,圍困趙都邯鄲,並引水淹灌邯鄲城。邯鄲最終被洪水塌壞城破,漢軍入城,叛軍再也不能堅持,紛紛投降,劉遂自知不能倖免,於是自殺。
戰後,朝廷分趙國為邯鄲、清河兩郡。漢景帝前五年(前152年),以皇子劉彭祖為趙王,將邯鄲郡轄地改為趙地,重建趙國。
劉遂幼年坎坷,大難不死後得以封王,本應對漢室朝廷感恩戴德。但其自私刻薄,為私利不顧國家,悍然起兵反叛,並意圖勾結匈奴入寇,最後陰謀破裂,死有餘辜。四、齊地諸王: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闢光、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王劉賢;齊地四王,都是高皇帝劉邦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膠西王劉卬為第八子、濟南王劉闢光為第六子、膠東王劉熊渠為第九子、甾川王劉賢為第七子。
因為叛亂四王都是封在齊地,都是親兄弟,又是同時出兵,攻擊同為親兄弟、但是沒有響應作亂反而堅守國都的齊悼惠王劉肥第四子齊王劉將閭,所以在這裡合為一篇,加以介紹。
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太后去世後,諸呂被誅滅,其中時任齊王劉襄出了大力,功勞顯赫,本以為自己可以以高帝長孫的身份,名正言順地繼承帝位。
但是諸老臣經過謀劃,認為齊王為人輕浮,而外戚家狠辣,如果立齊王,則呂氏之禍難免不會再現。而高帝第四子代王劉恆,在高帝目前所存諸子中最長,性格溫和謙厚,母家也沒有勢力,選他繼位則大臣們十分放心。
於是代王劉恆幸運地越過侄子齊王劉襄,繼承皇位,即漢文帝。
沒有得到皇位的齊王劉襄悻然撤兵,迴歸齊國,並因此抑鬱成疾。雖然漢文帝將呂后時期自齊國割走的琅琊、城陽、濟南三郡歸還劉襄,也沒有能夠減輕劉襄的心病。
漢文帝前元年(前179年),齊王劉襄鬱鬱而終,諡號“哀”,即齊哀王。子劉則繼位。
漢文帝前十六年(前164年),齊王劉則去世,諡“文”,稱齊文王。因劉則無子,所以漢文帝將齊悼惠王諸子中當時尚在世的六人同日封王,以齊地諸郡封諸王。這也是齊、膠西、膠東、濟南、甾川諸國的由來(還有濟北國,濟北王劉志為齊悼惠王第五子,因不牽扯到作亂諸國,所以在本篇中略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漢朝廷削吳、楚、趙諸國封土,引發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舉兵作亂。
而膠西王劉卬,因為過失,也在此次削藩中被削膠西國六縣,所以暗地裡心懷怨望、有謀反之心。此時聞聽吳楚趙諸國舉兵叛亂,膠西王劉卬大喜過望,主動聯絡吳楚叛軍,與之同謀,並去信約濟南、膠東、菑川、齊、濟北諸王,同時起兵作亂。
齊地諸王,雖然被漢文帝封王授土,成為諸侯,但是一直以來,對於齊哀王劉襄未能繼承帝位始終耿耿於懷,認為以齊悼惠王、齊哀王高皇帝長子長孫身份,卻被漢文帝以庶四子的倫序搶去皇位,導致齊地諸王不能成為帝系,損失利益極大。
而齊地諸王就封藩土,均是割原齊國所轄郡縣而來,實際上齊國已經被“削藩”、“裂土”,這也是以膠西王劉卬為首的齊地諸王所不能忍受的。
於是,漢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在吳楚趙起兵後,按捺不住的膠西王劉卬主動牽頭,聯絡齊地其餘五國,約定一起舉兵,配合吳楚趙三國,西向攻擊漢軍。
但在約定舉兵後,之前原定參與作亂、後發覺事情不妙、於是退出反叛計劃的齊王劉將閭拒不出兵,並堅守齊都臨淄,阻礙其餘諸國進兵。而濟北王劉志則被忠於漢朝廷的濟北國郎中令謊稱徵集軍隊,趁機獲得濟北國調兵虎符,掌握兵權後軟禁濟北王,約束濟北國軍隊,使得濟北國未能參與作亂。
剩餘四國:膠西、膠東、濟南、甾川,見計劃還沒有發動就幾乎失敗,惱羞成怒之下,顧不上配合吳楚聯軍,聯合起來,發兵臨淄,攻擊“背信棄義”的齊國。
面對四國聯軍,齊王劉將閭首鼠兩端,一面派人向漢廷求救,一面暗中與叛軍聯絡。諸王因念齊王也是親兄弟,所以沒有下死手,導致臨淄三月也沒有被攻克。
而漢軍這邊,已經擊破吳楚聯軍,劉濞潛逃,劉戊自殺。於是漢將欒布率領漢軍,東進齊地,與漢將弓高侯韓頹當所率後繼援兵會合,攻擊四國叛軍,在臨淄城下大破叛軍,解圍齊國。而四國叛軍得知吳楚已經失敗,希望破滅,只得被迫撤回本國。
膠西王劉卬退兵回國後,才開始後悔,懊惱不應為吳楚叛亂所蠱惑而起兵作亂,但為時已晚。膠西太子劉德,心猶不甘,還想繼續再戰,對父親建議偷襲漢軍,如果不成,再逃到海上去。
劉卬心會意冷,對戰勝漢軍已不報任何希望,所以拒絕了劉德的建議。
在漢軍尾隨而至膠西國後,準備發起進攻後,劉卬出城向漢軍投降。漢軍主將韓頹當向膠西王出示漢景帝的詔書:“王其自圖。”膠西王嘆息著說:“如卬等死有餘罪。”隨後自殺而死,而膠西太后、太子、王室諸人等皆因謀反而死,膠西國被平定。一同作亂的濟南王劉闢光、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王劉賢,在撤軍回國後,對於追至國內、堅決平亂的漢軍,採取了頑抗到底,拒不投降的死硬對策,從而被佔據絕對優勢的漢軍各個擊破,劉闢光、劉雄渠、劉賢都被漢軍斬殺,齊地叛亂被徹底平定。
平定齊地後,漢景帝廢黜作亂四王封爵,以膠西國改封皇子劉端,為膠西王;改膠東國為膠東、東萊兩郡,封皇子劉徹(即日後的漢武帝)為膠東王;廢濟南國為濟南郡,收歸朝廷;改封沒有參與叛亂的濟北王劉志為甾川王,移封甾川國。
透過一系列調整,漢朝廷終於完全掌控了齊地,齊悼惠王一系徹底被邊緣化,再也無法興風作浪。
齊地四王,因為不滿足於現狀,對於皇位沒有落在自己一系而怨恨數十年,絲毫沒有感恩於漢文帝的寬宏,主動授予諸兄弟王爵的恩德,在吳楚趙起兵時,鋌而走險,意圖獲取更大利益,結果雞飛蛋打,竹籃打水一場空,齊悼惠王后裔因此損失大半,實在是得不償失。 -
3 # 大國布衣
七王之亂是發生在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王叛亂,漢景帝起用周亞夫平叛,僅三個月便平定叛亂,七王或被殺或自殺,下場都比較慘。
劉邦分封宗室為王,最初是因為早期分封的異姓王擁兵自重,專制一方,成為朝廷尾大不掉的心頭之患,雖然最後劉邦竭盡全力消滅了這些異姓王,但同時他又總結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宗室子弟為王,於是他吸取教訓,在原異姓王的封地上陸續分封了九個劉姓宗室子弟為王,史稱“同姓九王”。
然而這些王在漢高祖死後,在封國的實力卻迅速膨脹起來,成為威脅漢朝中央政權的一大隱患。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於公元前154年解釋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趙、楚等諸侯王的封地。削藩之舉很快讓其他諸侯王感動了恐慌,諸王中實力最強,威望最大的吳王劉濞首先站起來反抗,因景帝當太子時曾誤殺劉濞的王世子劉賢,劉濞早就懷恨在心,借這個機會聯合了楚王劉戊、濟南王劉闢光、趙王劉遂、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共七大諸侯王,以“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起兵叛亂。
叛亂之初,叛軍進展順利,面對步步逼近的叛軍,晁錯建議景帝親征,而當過吳相的袁盎卻建議景帝誅殺晁錯以換取諸王退兵,於是提出削藩之策的晁錯反被景帝拋棄,被腰斬於東市,並夷滅三族。
然而景帝雖然誅晁錯,下詔停止削藩,但這並不能阻止七國軍隊停下進攻的步伐,相反的景帝這種退讓妥協的做法還被諸王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表現。結果是袁盎出使吳國吃了閉門羹,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朝廷分庭抗禮,見求和無果,景帝知道非武力不能解決,於是以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平叛。
在正面,吳楚聯軍遭到了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拼死抵抗,聯軍久攻不下樑國,轉而攻打周亞夫,但周亞夫堅守壁壘避門不戰,兩軍對峙之下,周亞夫私下以輕騎南下,截斷叛軍糧道,吳軍飢餓難忍,決定乘夜偷襲周亞夫的營寨,不料周亞夫早有防備,吳軍不僅沒拿能攻破,反而在漢軍的衝殺下損兵折將遭到大敗,周亞夫率領大軍追擊,又大破吳、楚聯軍。周亞夫朝廷大軍經過三個月的征戰,七國之亂順利平定,七王或被殺或自殺,結局都很慘。
吳王劉濞大敗於周亞夫後,率領殘餘數千人乘夜逃走,南渡淮河至吳境丹徒(今江蘇鎮江),後又退守東越收集軍馬準備徐圖恢復 景帝不給劉濞以喘息機會,重金厚爵誘惑東越王,於是東越王騙劉濞出去慰勞軍事,持矛戟刺死了劉濞,獻其頭於景帝。
吳王死後,吳楚聯軍土崩瓦解,走投無路的楚王劉戊絕望之中自殺而死。
另外一邊,淄川王、膠東王、膠西王連攻三個月齊都臨淄而不下,反而被漢將欒布擊退,三王退兵回到封國,為了求自保,膠西王劉昂親自到漢營投降,遭到韓頹當斥責陰謀叛亂,罪無可恕,並宣讀詔書,膠西王羞憤自殺。膠東王劉雄渠、淄川劉賢、濟南王劉闢光也很快被抓伏誅。
在趙地,漢將酈寄遭到趙王劉遂的頑強抵抗,趙都邯鄲久攻不下,欒布在平定齊地之亂後,率軍與酈寄會合,漢軍聲威大震,以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絕望的趙王劉遂自殺。
七王之亂的間接參與者齊王劉將閭雖然堅守臨淄有功,但他被人告發陰謀奪取帝位,且又與膠西王等藩王通謀,同樣罪無可恕,被逼自殺。諸王之中只有濟北王劉志得到赦免沒有被殺,七王之亂時劉志被脅迫參與叛亂,但他固守封地不出一兵一卒,沒有實際參與叛亂,所以得到朝廷赦免。
七國之亂諸王的結局可謂是殊途同歸,只是可惜了晁錯,成了景帝與諸王妥協的犧牲品,遭到了腰斬的酷刑,實際上歷朝歷代的叛亂,很少能透過談判來解決,西漢七國之亂,不過是地方藩王為了爭取利益與中央朝廷進行的一次武力較量,漢景帝既然志在削藩,就應該從一開始就下定決心以武力討之,而非錯殺晁錯後還幻想著與諸王妥協。
-
4 # 鹹魚閒聊
七國之亂是西漢景帝期間發生的一次諸侯國的聯合叛亂,起因是漢景帝採納御史大夫晁錯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建議,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趁機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七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最後在梁王劉武的堅守和周亞夫,欒布,酈寄等將領的迎擊之下,叛亂僅持續了三個月便被平定。七國大部分也都被漢景帝順勢廢除,諸侯王的勢力由此受到極大削弱,中央集權得到極大加強,從此諸侯國不再具備對抗中央的實力,為日後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打下了基礎。
七國之亂大體介紹一下後,下面我們便來看看參加叛亂的這七國國王其結果都是如何。
1,吳王劉濞。劉濞是劉邦二哥劉仲之子,劉邦的侄子。性情剽悍勇猛,早期跟隨劉邦破英布,立下戰功。後來封其為吳王,鎮守江東,也是七國之亂的發起者。公元前154年,劉濞起兵後,率軍攻打梁國,結果梁王劉武憑藉堅城防守不出,無奈只好撤軍,決定與周亞夫決戰,但是周亞夫避其鋒芒,堅壁清野也不肯應戰,並派部隊截斷吳,楚兩國糧道,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吳軍因糧食不足而士氣大落後,周亞夫全軍出擊,一戰便擊潰吳軍,劉濞逃走後,在東越被設計斬殺,首級被送往長安。
2,楚王劉戊。劉戊是劉邦四弟劉交之孫,當年漢景帝因劉戊在薄太后喪期間飲酒作樂,淫亂後宮而下旨削其封地,引起劉戊的不滿,而聯合劉濞等起兵,七國之亂就屬他和吳王劉濞鬧的動靜最大,後來兩國聯軍被周亞夫所敗,吳王被殺後,他也被迫自殺。
3,趙王劉遂。劉遂是劉邦六子劉友之子,劉邦之孫。起兵後,朝廷派酈寄攻打劉遂,而劉遂固守都城邯鄲,等待吳楚聯軍,與吳楚聯軍合兵解邯鄲之圍,並向長安進發,當吳楚聯軍兵敗梁國,不能西進後,負責平定齊地的欒布勝利回師先與酈寄合兵水淹邯鄲,邯鄲城破,劉遂自殺。
4,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之所以把他們寫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是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劉邦的孫子,封地都在齊地。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連造反這種事情也是兄弟同上,看來他們一定是勝券在握,信心滿滿。可是叛亂髮生後,四王合兵圍攻齊都臨淄,三月而不下,更可笑的是他們圍攻的是他們的另一個親兄弟,齊王劉將閭,一邊是兄弟同心另一邊又是兄弟相殘,真是諷刺。而劉將閭也不是真心為大漢守城,他一面守城一面又派人和圍城的兄弟聯絡,隨時準備反水。幸虧朝廷及時派欒布率軍入齊地平叛,四王因此而退兵,否則齊地形勢不容樂觀。最後劉闢光,劉賢,劉雄渠兵敗被殺,劉卬自殺。
可見,發動七國之亂的這七個國王無一例外全部身亡。
-
5 # 劉一千五
西漢七王叛亂。結果是他殺和自殺。幹這項造逆的大事,首先要有"視死如歸”或成事後人上人的血性和野心。
吳王劉濞,蓄謀日久,拳養亡命遊俠,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兵強國富。更兼王太子死在皇太子棋盤之下,懷恨日久。又聞朝庭削藩割罰諸侯土地,及至削自己的豫章郡和會稽二郡。大為惱怒。便藉口"清君側,誅晁錯"而倡議造反,得到其他六王響應。於是叛亂開始。
楚王劉戊,因在國喪期間不遵漢儀,肆意淫亂後宮,飲酒作樂,因此被朝廷削去東海郡。
趙王遂,削去河間郡。
膠西王劉卬,賣官違法,削去六縣。
於是,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七國聯合造反。
漢朝廷派周亞夫將三十六將軍,進攻吳楚主力;派酈寄進攻趙國;欒布平定齊國;竇嬰屯兵滎陽,策應各路人馬;粱孝王堅守梁國,派張羽韓安國等奮戰,死死拖住吳楚主力,使其不能逼近滎陽,關中。
三個月後。吳楚等潰敗。
吳王潰走東越,東越殺吳王劉濞,割頭裝匣送給朝廷。
楚王劉戊,兵敗,自殺。
膠西王劉卬,謝罪後自殺。
膠東王劉闢光,自殺。
濟南王劉雄渠,自殺。
淄川王 劉賢,自殺。
叛亂禍國殃民,罪有應得!
-
6 # 林屋公子
所謂七國之亂,指的是漢景帝時期,因為御史大夫晁錯主持“削藩”,導致分封在東方的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七人叛亂,後被大將軍周亞夫、梁王劉武等人平定。吳王是漢高祖二哥代王劉喜的兒子;楚王是漢高祖弟弟楚王劉交的孫子;趙王是漢高祖兒子趙王劉友的兒子;濟南、淄川、膠西、膠東四王都是漢高祖兒子齊王劉肥的兒子。都和漢景帝血緣較疏。
吳王戰敗後逃到丹徒,並且依附東越勢力期望自保。但是漢朝政府收買了東越勢力,東越酋長就把劉濞騙出來,在酒宴上刺殺了他。楚王在吳楚聯軍戰敗時即自殺而亡。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當時在圍攻齊國都城臨淄,被欒布、曹襄等人打敗,四王撤回國都投降,膠西王自殺,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被處死。而齊王劉將閭也因為曾與四國暗中勾結,畏罪自殺而死。
還有一個濟北王劉志,也是齊王、濟南王、淄川王、膠西王、膠東王等人的兄弟,都是齊王劉肥的兒子。當初本來也想響應濟南、淄川、膠西、膠東四王造反,但卻開始就被自己的郎中令劫持。在七國之亂平定後又主動認罪,所以被赦免一死,還被改封為淄川王。
-
7 # 師明禮
七王之亂的幾個主事者最後或者自殺,或者被誅殺,無一倖免。
(1)七王之亂為什麼亂?
漢景帝繼位的時候,由於劉姓諸侯國勢力過大,中央難以控制,於是實行削藩政策,引起一些諸侯國不滿,繼而發生叛亂。
(2)七王之亂都是哪七王?
七王,其實更像是劉姓皇室外圍大聯盟,因為有6個都算得上是外圍皇室。
【吳王劉濞】:其父親乃是劉邦的哥哥,到了他這一輩,和劉邦的孫子漢景帝血緣關係就更遠了。
【楚王劉戊】:其爺爺乃是劉邦的弟弟,那關係就更遠了。
【趙王劉遂】:他和漢景帝是一個爺爺(劉邦),這個還算近。
【其餘四王】:其父親劉肥乃是劉邦未發跡時情婦所生之子,地位尷尬,劉肥的兒子劉章在誅滅呂后一族上立了大功,但是當時他有意立他的哥哥劉襄做皇帝,被漢文帝知道後,非常不高興。
(3)七王之亂的結局?
自殺的:膠西王劉卬,趙王劉遂,楚王劉戊。
平定被殺的: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
被東越誅殺的:吳王劉濞兵敗逃到東越,西漢朝廷派密使聯絡東越王,讓他殺掉吳王,以免窩藏之罪,於是吳王劉濞被殺。
-
8 # 遺產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了各諸侯國,首次實現了大一統,實行了中央集權,劉邦接手後為了穩固權力,又繼續實行分封制,把他當兄弟子侄分封到各個諸侯國,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到了漢景帝時又不得不採取削藩的政策,於是就爆發了“七王之亂”。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為了籠絡忠臣,迫於形勢,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劉邦稱帝后,江山逐漸穩固,他陸續消滅了除去長沙王吳芮以外的六人 ,在異姓王的故土上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為王,並立下異姓不得為王的誓約。
漢初的同姓諸王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相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到了漢文帝后期時都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地方諸侯各自為政,排擠中央,幹弱枝強的問題逐漸突出。
漢文帝劉恆以近似苛刻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對他人卻又非常寬容,致使地方諸侯實力發展壯大;景帝繼位後,劉姓諸侯王勢力龐大,中央已經難以控制,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加強中央集權,實行削藩,他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少;不削,反遲,禍大”。
漢景帝劉啟非常贊同晁錯的提議,全面推行削藩,劍指勢力強大的吳王劉濞,這就引起了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們的不滿。
劉濞是高祖劉邦的侄子,在平定漢初異姓王謀反是作戰中屢力戰功,受到高祖的賞識,被封到吳國為王。吳國地域遼闊,統轄三郡五十三城,都城設在廣陵(今揚州),吳國有一個大銅礦,又靠海,吳王劉濞在封國內大力推行鍊銅鑄錢,圍海煮鹽,發展生產,因此吳國國力雄厚,富甲一方,也使得劉濞權傾東南,威勢顯赫,在各諸侯國中很有號召力,中央朝廷的許多政令在他這裡都是行不通的,劉濞早就有不臣之心,逐漸開始與朝廷作對。
漢景帝的削藩令削去吳王劉濞豫章郡、會稽郡,削去趙王劉遂的常山郡,削去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
削藩令一下,無異於是往這些諸侯王身上割肉,刀已架在脖子上了,劉濞別無選擇,只能走上對抗中央的“謀反”險途。
劉濞首先與已故齊王劉肥諸子中勢力最強大的膠西王劉昂聯絡,約定反漢,事成後吳王劉濞與膠西王劉昂分天下而治之,膠西王劉昂又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
劉濞誅殺了朝廷派遣在吳國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員,然後振臂一揮,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等六王公開反叛,成為造反大軍中的“帶頭大哥”。
在劉濞的影響和策劃下爆發的這次叛亂,遍及整個關東地區,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勢,震動很大。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漢景帝劉啟派遣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前去攻打吳楚叛軍,周亞夫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鉅野),又帶領輕兵南下,截斷吳楚軍的糧道,致使吳楚軍陷入斷糧的困境,結果吳軍一敗塗地,漢軍又派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這些東越人用矛戟刺死了吳王劉濞,並將劉濞的頭割下獻給朝廷。
劉濞一死就大勢已去,其他的反王們也無路可逃,趙王劉遂、楚王劉戊膠西王劉昂都自殺而亡,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都伏法被誅。
-
9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都被殺了。
七國之亂是西漢分封制跟中央集權制矛盾的一次爆發,這次爆發不是一時的,在此之前,矛盾已經長期積累,出現爆發只是時間問題,漢景帝的削藩不過是導火索而已。
劉邦建立漢朝時,吸取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兩種制度的經驗,玩了一把郡國並行制,他放心不下異姓諸侯王,就在生前把他們都解決了,把諸侯王全部換成劉氏宗室,但這並不保險。
在呂后去世後,中央跟地方諸侯王出現了第一次矛盾,齊王劉襄引兵西向,宣稱要剷除呂氏,不過他還沒進關中,諸呂就被周勃等大臣誅滅,功臣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會立兵權在手的劉襄為帝,而是選擇看起來人畜無害的代王劉恆繼位,也就是漢文帝。
沒想到漢文帝的手段更加高超,三下五除二一番人事調動,功臣集團被治得服服帖帖,漢文帝大權在握,但作為藩王繼位的他,與諸侯王的矛盾更為明顯,同時郡國並行制已經實行數十年了,諸侯王擁有了一定的實力,足夠對中央發起挑戰,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中央跟地方的摩擦。
漢文帝時期,漢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劉長就想造反,漢文帝想保持自己的仁君形象,沒殺劉長,把他流放了,結果劉長餓死在了流放路上。當時也有大臣提出削藩建議,比如賈誼和晁錯等,漢文帝對他們都加以任用,從這點可以看出,漢文帝對諸侯王絕不是毫無防範的,他已經在做準備了。
漢文帝沒有自己動手,但給兒子漢景帝鋪了很多路,比如晁錯,按照《史記·晁錯列傳》的記載,他出場就是太常,位列九卿之首,之後被任命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家令已經是太子家的總管了,而且在這個位置上,晁錯向文帝提出“宜削諸侯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文帝的態度是“上雖不盡聽,然奇其材”。
文帝器重晁錯,又讓他擔任太子家令,目的很明確了,以後你就好好輔佐太子搞,我給你們鋪路。
在駕崩前,文帝還給漢景帝推薦了主帥人選:“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武都給兒子備齊了,文帝可以閉眼了。
漢景帝繼位後,晁錯被任命為內史,然後是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削藩大策,也要擺上檯面了。
可諸侯王都是漢景帝的親戚啊,怎麼能不顧親情主動出手呢?景帝很煩惱,作為景帝最貼心的人,晁錯想解決景帝的煩惱,所以他站出來了。
在某天的朝堂之上,晁錯發表了他生平最為著名的《削藩策》,語驚四座,震驚朝堂。不出意外,削藩策遭到了眾多大臣和諸侯們的反對,但景帝同意了,於是開始實施。
怎麼實施呢?先找那些有實力、有問題的諸侯王,當然,只要想找,沒有問題也能找出問題。
比如吳王劉濞,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吳王太子入朝跟他下棋,結果兩人都是跋扈囂張的主,很快就吵了起來,漢景帝抄起棋盤就是砸,把吳王太子砸死了,劉濞從此不再朝見皇帝。
這種態度,使得晁錯在文帝時就多次上書說“吳王於古法當誅”,現在景帝上位,自然不必多說,直接搞就是了,劉濞也不是傻子,景帝一上位,他也蠢蠢欲動了。
可單憑一個吳國,是剛不過漢朝的,還得多找點盟友,那些同樣被削藩策盯上或者已經被削的諸侯自然是首選,比如楚王劉戊,在薄太后喪期間飲酒作樂,被削了一個郡;趙王劉遂被削去一個郡;膠西王劉昂被削減六個縣,都是苦主,很快就跟劉濞聯合。
還有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這三位是劉昂的兄弟,造反也要一起上嘛,所以七國組成聯軍,一起反叛漢朝。
七國聯軍聲勢非常浩大,僅吳國就徵調了十四歲到六十二歲的男丁,多達二十餘萬人,漢朝中央震動,對漢景帝削藩非常不滿。
關鍵時刻,削藩建議的提出者晁錯建議漢景帝親征,他留守長安,漢景帝想了想,把晁錯砍了,一來可以讓七國的“誅晁錯,清君側”旗號落空;二來可以平息大臣們的反對情緒;三來可以掩蓋自己殘殺親戚的殘忍,真可謂萬全之策。
這個後果晁錯不知道預料到沒有,反正他爹是預料到了,晁錯上削藩策的時候,“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
晁父這番話後十餘天,晁錯被殺,大臣立馬歸心,七國聯軍造反也沒了合法性,皇帝的帝王權術得到了充分體現。
而另一方面,從叛亂一開始,漢景帝派兵就井井有條,“周亞夫為太尉,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遣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復召竇嬰,拜為大將軍,使屯滎陽監齊、趙兵。”
從後來的戰事進展可以看出,這波人事安排非常正確,聲勢浩大的叛軍三個月就被解決了,漢景帝殺晁錯不過是自己搞諸侯的藉口罷了,他準備的非常充分。
在漢軍和梁軍(漢景帝弟弟梁王的軍隊)聯合打擊下,叛軍迅速崩潰,七王也迎來了造反失敗者應有的命運——死亡。
吳王劉濞戰敗後逃往東越,被東越人殺死,首級送往長安,吳國廢除。
楚王劉戊在劉濞死後自殺,楚軍降漢,楚國保留,劉戊被葬進楚王陵。
趙王劉遂在吳楚敗亡後固守邯鄲,直到被漢軍水淹破城,劉遂自殺,趙國廢除。
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沒有進攻漢朝,而是去打他們的另一個兄弟齊王劉將閭。五人都是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封地都是從原來齊地分出來的,可五兄弟打得挺歡,最終四王被漢軍擊破,劉闢光,劉賢,劉雄渠兵敗被殺,劉昂自殺,四國全被廢除。
-
10 # 君山話史
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可以分為三個戰場,參加叛亂的有七個王,他們的下場無一善終,分述如下:
第一,吳王劉濞與楚王劉戊吳、楚是叛亂的主力,吳王劉濞與楚王劉戊聯手進攻梁國下不,在昌邑之戰中被周亞夫打得大敗,損失的兵力,超過十萬人。在關鍵時刻,吳王劉濞自己先動搖了,他脫離大部隊,帶著數千名逃往丹徒,而楚王劉戊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自殺身亡。
在劉濞棄軍而逃後,吳、楚殘兵只得向漢軍投降,最大的諸侯國軍隊基本瓦解。劉濞最後逃到東越,漢朝派人賄賂東越人,最後東越人誘殺劉濞,將他的首級送到長安城。
第二,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七國之亂另一個戰場是齊國戰場。膠西、菑川、膠東、濟南四個叛國圍攻齊國之臨淄城,久攻不下。漢景帝派將軍欒布率軍增援齊國,欒布大軍趕到後,解了臨淄城之圍。
參加叛亂的諸齊四王,深知朝廷必然要追究,與其被殺,還不如死得體面點。膠西王劉卬、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闢光先後自殺,四國之亂告結束。
第三,趙王劉遂七國之亂的第三個戰場是趙國戰場。
趙王劉遂原本屯兵西境,等待與吳楚兵團會師,不料吳楚聯軍竟然才三個月便被周亞夫打得大敗。漢景帝派將軍酈商率軍討伐趙國,趙王將兵力撤回到邯鄲,據城固守。酈商圍攻七個月,仍然沒能攻下邯鄲,此時欒布已經取得伐齊的勝利,回師協助酈商攻趙。欒布採取引水灌城的戰術,終於摧毀邯鄲城的堅固城牆。趙王在漢軍殺進城之前,畏罪自殺。
-
11 # 公子皇羽
簡而言之參與參與叛亂的七王都以死亡結局。
七王分別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昂、膠西王劉雄渠。
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和楚王為首的七國之亂爆發,他們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向大漢中央政府發動進攻,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僅僅歷時三個多月,七國之亂就被鎮壓下去。
七王之中,吳王劉濞兵敗後帶著一千多殘兵逃亡東越,想要東山再起,然而東越王被漢朝朝廷誘之以利,將吳王誘騙殺死,並將頭顱送往中央朝廷;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雄渠三王兵敗自殺;膠東王劉昂、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闢光三王兵敗被殺。
對於七王的死,在我看來是不可避免的,這在他們發動叛亂之前都已經有過預料的,所謂“不成功便成仁”,你要搶別人的江山,別人怎麼會對你手軟?
-
12 # 使用者67724358697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陝西多叛亂。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明末西安人張獻忠,屠川作《七殺詩》: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清末入川的,只有張獻忠一批人馬,和吳三桂所部清軍。
吳三桂雖然降清,但卻是“復君父之仇”(崇禎死於李自成),誓對南明政權“不忍一矢相加遺”。
張獻忠試圖“堅壁清野”倒是極有可能。
回覆列表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七國之亂雖然聲勢浩大,看起來漢朝的半壁江山都炸鍋了,實際上對於漢朝的統治並沒有很大的威脅。
首先造反的七國遍佈河北、山東、江浙,無法第一時間聚成一股繩,非常容易被朝廷軍隊各個擊破。他們聚起來或許能和朝廷軍隊打一打,但是分散開來絕對不是朝廷軍隊的對手。
其次不得民心,造反的雖然有七個國家,但是在漢王朝的諸侯國裡仍然不佔多數,大部分諸侯王選擇了兩不相幫,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朝廷的支持者。
再者戰略決策上有誤,七國決定造反後,就應該集結所有力量直撲關中,但是在齊地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三王在那跟齊國槓上了,死戰數月,吳楚聯軍也選擇先打梁國。只有趙國一國選擇直接攻擊中央政權,但是孤掌難鳴。這樣一來給了朝廷充足的反應時間去集結軍隊,造反諸國卻拼了個死傷慘重,被周亞夫一擊擊潰。
七個自以為是的人抱團造反,結果水平不到位被朝廷給收拾了。
吳王劉濞戰敗後帶著數千親兵連夜逃竄,路過東越王的地界,東越王要出來犒軍,吳王劉濞大大方方的接受了,結果被東越王一槍刺死,拿著他的人頭去邀功了。楚王在軍隊潰敗後自殺而亡。
在齊國,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久攻不下,漢軍進逼他們就退了。膠西王降漢被殺,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被漢朝傳檄而定,三王被殺。
堅持到最後的是趙王劉遂,吳楚兵敗,山東四王也紛紛被殺,劉遂死守邯鄲,最後漢軍掘水淹城,城破後劉遂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