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棣tandy

    一、漢武帝滅衛氏北韓,立四郡

    1.衛滿北韓的歷史

    《史記·北韓傳》載:“燕王盧綰反,入匈奴,(衛)滿亡命,聚黨千餘人,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鄲。稍役屬真番、北韓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

    衛滿“亡命”北韓,“魑結蠻夷服”,一改中原漢人髮式、服裝,完全同於箕氏北韓的風俗,以此,贏得了箕準的信任,而他帶去的“千餘人”隊伍,又受到了箕準的重視。

    於是,衛滿“說準求居西界,收中國亡命為北韓藩屏”。箕准將其拜為博士,賜以圭,封之百里”,為之防守西部邊界。

    衛滿對先他而來的中原流民,招誘安撫,結為黨羽,尤其是他的漢人身份,贏得了更多人的信任與支援。衛滿以其居西界的便利條件,以準王對他的誠信不疑,發展自己勢力。不只中原流民傾心衛滿,而且“真番、北韓、蠻夷”服從了衛滿,我們完全可以作這樣的推斷,即箕氏北韓統治集團中的一些人也屬意於衛滿。

    當衛滿羽翼漸豐,實力增強,就詐稱漢兵來攻,請求回都“宿衛”。箕準中計,衛滿率眾回都城。衛滿攻準,準倉促應戰,“不敵,遂將左右宮人走入海,自號韓王”。箕準倉皇出逃,與之同行者只是極少數人,連其子都未來得及與之同行。

    《魏略》雲:“其子及其親留在國者,因冒姓韓氏。準王海中,不與北韓相往來。”北韓在政權嬗遞過程中,似乎沒遇到什麼阻力。這說明,衛滿成功地解決了他與箕氏北韓統治集團的關係

    衛滿滅了箕氏北韓,自立為王,都王險(今平壤),史稱衛氏北韓。其立國時間,史無明載,但據有關資料分析,約在衛滿亡命北韓的次年,即漢惠帝元年(前194年)。

    在殷周之世,北韓就是東北地區之一部。箕氏北韓作為周分封的諸侯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衛滿以武力趕走了箕準,在箕氏北韓故地建國稱王,接受西漢政府的約法,為漢“保塞外蠻夷使無盜",如春秋時燕之地位。衛氏北韓“屬漢人統治故地,自應是中國的一部分”。

    2.漢武帝滅衛氏北韓

    衛氏北韓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領土的擴大,逐漸地不受“約法二章”的約束,招誘西漢逃亡之人,阻擋北韓半島上的小國家與西漢政府的往來。史載,衛氏北韓招“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見,真番旁眾國欲上書見天子,又擁閼不通”。

    在此形勢下,漢武帝希望透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於是在公元前107年派涉何為使,前去北韓,希望北韓王右渠改變態度,但無論涉何怎樣“誘諭右渠,終不肯奉詔”。

    事態在發展,甚至出現朝鮮公然殺死西漢遼東東部都尉的事件。這使西漢與衛氏北韓的矛盾空前尖銳。

    在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西漢王朝結束了紛擾混亂局面,使國家重新走向統一。到漢武帝時,西漢政權經過60餘年的休養生息,國家實力大為增強。

    面對衛氏北韓的惡劣態度,武帝下決心解決這一邊患,鑑於此時已擊退匈奴進犯,遂可全力以赴,解決衛氏北韓的問題。

    元封二年(前109年),由樓船將軍楊僕、大將軍荀彘率領大軍水陸並進,一路直取王險,一路趨水(今清川江),但由於將領意見不一,不相統屬,遂致失敗。武帝又派衛山為使,去北韓勸降,北韓王右渠表示願降,由於衛山措置不當,又叛。

    二將包圍王險城,攻數月未下,北韓“陰間使人私約降樓船”,苟彘疑楊僕“有反計”。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派濟南太守公孫遂“往正之”。公孫遂聽荀彘一面之詞,“執捕樓船將軍,並其軍”,改由荀彘統一指揮,日夜猛攻。

    在西漢軍隊的強大攻勢下,衛氏北韓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分裂,北韓相路人、韓陰,將軍王咴降。同年夏,尼溪相參“乃使人殺北韓王右麋來降”,衛氏北韓亡。

    二、漢置四郡情況

    漢武帝滅北韓後,佔有大半北韓半島,包括衛氏北韓和東部臨屯、南部真番、北部沃沮及鴨綠江上游地區,共設四郡。

    史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夏,北韓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

    樂浪郡,在今北韓大同江流域。據《漢書·地理志》記,轄縣25個,其首縣北韓(今北韓平壤)即為郡治。樂浪郡設於公元前108年,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罷臨屯、真番,以並樂浪、玄菟。以上為合併後的縣數,即“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涉貊悉屬樂浪”,東以下七縣為嶺東七縣,設都尉領之。在此前,東原為臨屯郡治,夫租原為玄菟郡治,可見元封三年(前108年)始置之樂浪郡,當不包括嶺東七縣之地。

    臨屯郡,亦設於公元前108年,但僅存26年即廢。據《漢書·武帝紀》引《茂陵書》:“臨屯郡治東暆縣,去長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十五縣。”可知,東暆(今北韓元山)為15縣之一。又據楊守敬《前漢地理圖》認為,不而、邪頭昧、蠶臺、前莫皆屬臨屯郡。即嶺東七縣大都為臨屯舊轄者。臨屯在樂浪之東,北為玄菟,南為三韓地,其東為海。

    玄菟郡,置於元封四年(前107年)。《後漢書·東沃沮傳》:“武帝滅北韓,以沃沮地為玄菟郡。”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長白山及南入今北韓境內狼林山脈)之東,東接大海,南與濊貊通。地在今鹹境南道及咸鏡北道南部與平安南道北部。初立郡時,群治設於沃沮(今北韓鹹境北道境城附近)。

    同書又載:“武帝滅北韓,以沃沮地為玄菟郡,後為夷貊所侵,徙郡於高句麗西北,更以沃沮為縣,屬樂浪東部都尉。”講的是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的再次遷郡治,由沃沮城向西遷至高句麗西北的高句麗城(遼寧新賓永陵鎮)即“所謂玄菟故府是也”。這就是第二玄菟郡。

    據《漢書·地理志》記,玄菟郡領有三縣:高句麗、上殷臺(今吉林市附近)、西蓋馬(今吉林省集安附近)。東漢時,又有一次郡治的遷徙,將其遷至今瀋陽市東30裡的上柏官屯。第二玄菟郡轄縣在漢代所置四郡中領縣最少,領地最小,轄境約當今鴨綠江上游和渾河中游及蘇子河和渾河上游一帶。但此時邊境四至仍較第一、三玄菟郡為大,戶口也多,是漢代玄菟郡的最盛時期。

    真番郡,有關其地理位置,頗多爭論。楊守敬在考察樂浪郡轄縣時,發現樂浪25縣中,“以晉志昭之,疑帶方、列口、吞列、長岑、提奚、含資、海冥七縣亦真番故縣也”。

    此說為精當之論,即真番在始元五年(前82年)改屬樂浪,所以當在北韓之南,相當於今之京畿道、忠清道。

    西漢除設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外,於元朔元年(128年)又增設了蒼海郡。《後漢書•穢傳》記載:“元朔元年,東夷穢君南閭等畔右渠,率二十八萬口詣遼東內屬,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其地大約包括今松花江流域、圖們江流域以及北韓江原道的廣闊地域後由於衛右渠叛漢,無法管轄,遂於元朔三年(前126年)廢止。

    由此可見到了西漢晚期,漢武帝所設的四郡,經過裁併後僅剩樂浪和玄菟兩郡。

    三、高句麗的崛起與“漢四郡”的最終覆滅

    四郡並存的情況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到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南部地區被併入樂浪郡,玄菟郡的治所仍然在夫租縣。公元2年,樂浪郡的東部和南部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從夫租縣向西遷至吉林的東部高句驪縣。之後的東漢、曹魏與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

    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析出樂浪郡南部都尉(原真番郡轄地)設立帶方郡,併為魏、西晉所承繼。

    1.高句麗的崛起

    高句麗是東北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肇興於渾江、富爾江流域,這裡最早是東北夷之——高夷的居住區。早在商周之時,高夷就已載入史籍。《逸周書·王會篇》雲:“高夷嗛羊。”孔穎達疏雲:“高夷,東北夷高句麗。”高夷即高句麗前身。

    在戰國及西漢初年,高夷已有了相當發達的青銅文化,並輸人了燕、漢先進的鐵器文化,經濟有了一定發展。戰國晚期,高夷歸屬燕遼東郡,而橫跨太子河的燕北長城又把梁貊、大小水貊和高夷限隔於塞外,因此,它們既未與燕漢民族融合,彼此也未融合。

    漢代,在渾江、富爾江流域存在許多互不統屬的部落。漢武帝時,在這裡設定高句麗縣,屬於玄菟郡。漢昭帝時,高句麗“常從玄菟郡受朝服衣幘”,表明高句麗立國前,今遼寧新賓附近已有高句麗這一地名,居於此地的貊人被稱之為高句麗。

    經過幾代人至百餘年的兼併戰爭,高句麗統一了三貊及高夷諸部,又有一部分夫餘人加入,最後形成高句麗族。所以,高句麗民族從形成時起,就是中國東北的古老民族,高句麗政權,則是中原王朝轄下的地方民族政權。

    高句麗出自夫餘,史有明載。《魏書》記高句麗開國君主朱蒙其父為夫餘王,母為夫餘王侍婢。由於朱蒙有智謀,善騎射,遭到嫉恨,被迫南逃避禍,來到沸流谷卒本(忽本)川之地建國稱王,即卒本夫餘。卒本川即今渾江與富爾江交匯地帶(今遼寧桓仁一帶)。據考古發掘,在渾江中游、富爾江下游陸續發現了3750座高句麗早期古墓,考古學家認為,這裡是“早期高句麗族長期居住過的中心地區之一”。

    朱蒙立國後,首先以武力驅逐了北部的肅慎。之後,溯渾江而上,進行統一戰爭。朱蒙立國前,這裡已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力量最強大的當屬消奴部,國主松讓,自立為王,建國名沸流,統領其他部落。朱蒙剛立國時,松讓甚至要求朱蒙做他的附庸。朱蒙以武力征服沸流國,取代了他的地位。沸流國雖亡,但力量仍較諸部強大,朱蒙給其酋長古鄒加稱號,加以籠絡。

    同時自領桂婁部,並以聯姻形式,與絕奴部世代為婚姻。朱蒙採用打、拉兩手,穩定了內部,為其日後向外擴張奠定了基礎。

    朱蒙雖統一五部,但其勢力範圍總不出渾江、鴨綠江地域。漢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攻荇人國,“取其地為城邑”。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朱蒙又向東發展,襲擊與之毗鄰的北沃沮,滅其國,仍將其地劃歸高句麗,納入自己管轄之下。沃沮地肥美,多良田沃土,盛產五穀。

    高句麗得其地,實力大為增強。此時,高句麗政權已初具規模。其後世稱朱蒙為始祖東明聖王,高句麗歷史由此開始。

    高句麗立國後,從西漢迄隋唐,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據《後漢書·百官志》所載:“四夷國王、率眾王歸義侯、邑君、邑長,皆有丞,比郡縣。”高句麗是漢代“比郡縣”的一種建置,這表明,高句麗已正式列入漢代版圖,設立建置。

    高句麗建國後,一直致力於開疆拓土,向四境擴充套件。這種行動逐漸引起北鄰夫餘的不安。但是平心而論,高句麗此時的力量相對於夫餘來說,還是比較弱小,不足以與之抗衡。因此,高句麗一度要以太子為質,以求安寧;也不得不放棄紇升骨城,遷都國內城,避開夫餘兵鋒;不得不忍辱負屈,向夫餘表示臣服。

    新莽天鳳五年(18年),高句麗第三世太武神王無恤即位,這是高句麗前期的一個重要時期。在他統治的26年中,國力增強,聲威大振,高句麗實力不斷增長。他首先對在臥榻之側的夫餘發動攻勢,這一戰,夫餘王被生擒斬首,雖末亡國,但已是元氣大傷,不能再為高句麗之患了。

    建武二年(26年),太武神王親征蓋馬國,殺掉蓋馬國王,把蓋馬國作為高句麗的郡縣。懾於太武神王的武力,句荼王不待去征討,就舉國來降,高句麗仍將其地作為郡縣。高句麗地盤已擴大到鴨綠江以南半島地區,為後世向北韓半島擴張奠定了基礎。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太武神王竟然向東漢樂浪郡發起攻擊,謀求向西擴充套件,迫使光武帝不得不採取軍事行動,派兵渡海收復樂浪,同時在北韓半島上以薩水(今北北韓清川江)為界,薩水南歸東漢管轄,北歸高句麗統領。

    2.高句麗對“漢四郡”的爭奪

    到六世太祖王宮時,這不僅是高句麗前期的重要階段,也是整個高句麗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先取南沃沮,拓境到海,又向遼東發起進攻。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和帝永元十七年(105年),高句麗“復入遼東,寇掠六縣”。元初五年(118年),高句麗攻玄菟華麗城,屢犯漢境,殺掠吏民,遼東不安。建光三年(121年),漢幽州刺吏馮煥、玄菟太守姚光、遼東太守蔡諷反擊高句麗,初戰告捷。但被高句麗偷襲玄菟、遼東,焚燒城郭,殺掠2000人。

    同年夏,高句麗與鮮卑8000多人進攻遼東,蔡諷戰死。同年秋,又圍攻玄菟郡。本初三年(146年),又“遣將襲漢遼東西安平縣,殺帶方令,掠得樂浪太守妻子”。這連串的戰爭,給遼東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滅公孫氏後,曹魏開始在東北地區重新設定行政機構。曹魏在此置平州,下轄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由護東夷校尉統管之。不久,將平州並人幽州遼東五郡皆隸屬於幽州。

    正始六年(245年),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東征高句麗,百濟乘機“襲取樂浪西縣”。不久,高句麗乘機謀求向北韓半島發展。正始八年(247年)進入(氵貝)水流域(今大同江),佔據平壤。

    在此期間高句麗奪佔樂浪、帶方二郡大部分領士。前燕政權不得不於建興元年(313年)將二郡郡治遷置於遼水以西。遺留在二郡的部分居民歸附了新羅。

    西晉永嘉之亂後,鮮卑慕容氏成為遼東新的主人。曹魏時期毋丘儉曾征伐過高句麗,高句麗一度衰落下去。至西晉初,高句麗的實力又開始回升,併入侵玄菟、遼東地區。

    晉武帝時,高句麗進入小遼水(今渾河)地區,佔據新城(今撫順城北高爾山山城),繼而又進入大梁水(今太子河)上游地帶。高句麗的西進,對慕容鮮卑構成了威脅。慕容鮮卑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

    元康三年(293年),慕容廆發兵進攻高句麗,圍新城,在新城宰北部小足高奴子督軍狙擊下,慕容庾敗退。元康六年(296年),慕容再攻新城,又遭失敗。高句麗乘勝西進。太安元年(302年),高句麗美川王“率兵三萬侵玄菟郡,虜獲八千人,移之平壤”。永嘉五年(311年),美川王又“遣將襲取遼東西安平”。永嘉七年(313年),高句麗再侵入樂浪郡,虜獲男女2000餘口。建興三年(315年),又“攻破玄菟城,殺獲基眾”。

    東晉大興二年(319年)高句麗又數次侵遼東,慕容廆派慕容翰、慕容仁率兵反擊,連敗高句麗軍。高句麗請求結盟,雙方罷兵。大興三年(320年),高句麗再次侵遼東,慕容仁迎戰,“大破之,由是不敢犯仁境”。

    為了徹底解決高句麗的侵擾,慕容皝於鹹康八年(342年),大舉進攻高句麗。當時進攻高句麗有南北兩條路,“其北道平闊,南道路狹”。前燕將領皆以為應從北道進攻。慕容翰認為,“虜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所以“宜帥銳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

    慕容皝採納了他的建議。當年十一月,慕容皝親自率兵4萬從南道(約在蘇子河上游)進發,另派長史王寓率兵1.5萬從北道(約在今輝發河上游)出發。高句麗王果然派其弟武以精兵5萬拒守北道,而由高句麗王釗率領羸弱兵防守南道。

    燕軍主力在南道與高句麗軍戰於木底(今蘇子河北岸木奇村),將高句麗軍打敗,“遂入丸都”。高句麗王“單騎走”,燕軍“追獲其母周氏及(釗)妻而還”。王寓北道軍因遇上高句麗重兵,寡不敵眾;遭到全軍覆沒。

    經這次戰役,高句麗對前燕的威脅已告解除,自此,臣服於前燕。建元元年(343年),高句麗王釗派其弟到前燕,嚮慕容皝稱臣並朝貢。慕容皝歸還釗父屍體,仍扣留其母為人質。永和二年(346年),慕容皝派慕容儁率大軍進攻夫餘,“遂拔夫餘,虜其王玄及部落五萬餘口而還”。

    永和十一年(355年),高句麗王釗再派使臣到前燕納貢並留人質,以換取其母歸國。世子慕容儁已繼為燕王,答應了高句麗王釗的請求,派殿中將軍刁龕護送釗母回國。同時封釗為“徵東大將軍、營州刺史”,“樂浪公,王如故”。

    終前燕之世,高句麗一直臣屬於燕。高句麗問題之解決,使前燕排除了來自東方的威脅,解除了後顧之憂。同時,也確立了前燕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地位。

    前燕在東北的統治中心為平州,治所襄平,領有遼東、遼西、玄菟、昌黎、樂浪帶方、冀陽、成周、營丘、唐國10郡。

    前燕亡後,東北地區轉入前秦的統治之下。它的統治,十分短暫,前後不過15年。隨後崛起的後燕,經數年戰爭,已佔領了黃河中下游及黃河以南部分地區,北據幽州、平州。至此,後燕轄境西至河套以東,東至海,南至黃河以南的梁郡、琅邪郡,北至漁陽郡、東北至遼東、玄菟郡。

    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乘中原大亂之機,佔領玄菟郡,設玄菟城管領。

    自此,名義上的漢四郡,全部被高句麗吞併,直到高句麗滅亡,及至唐高宗與新羅聯軍滅高句麗,漢四郡全境才又盡歸唐朝,原境被改編成安東都護府。

    (正文完)

  • 2 # 歷史研習社

    公元前108年夏天,西漢大軍兵臨王儉城(衛滿北韓都城,今平壤),衛滿北韓政權土崩瓦解,國王與忠臣遭到背叛紛紛被殺,餘者開城投降。漢武帝在北韓半島設立了後世著名的“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這四郡一度囊括了北韓中北部的大量土地。然而,漢朝在北韓的統治卻在短時間內快速崩潰,這又是為何呢?

    漢四郡的構成

    漢四郡設有漢的太守及其他官吏,郡下設縣(如樂浪郡有二十五縣)。各縣不僅有漢人官吏,而且有北韓土著出身的官吏,他們被漢政權封為“侯”爵,參與了統治。四郡中,樂浪郡是漢統治者控制北韓半島的政治經濟中心。漢朝上層透過封賞古北韓貴族構建了當地的基層統治體系。然而,漢王朝對北韓地區基層管理的羈縻形式使得當地居民受到了雙層剝削,因而造成了難以緩和的矛盾。

    漢四郡的淪陷

    漢四郡設立僅僅二十六年之後,漢王朝便於公元前82年撤掉了位於今天南韓漢江流域附近的真番郡,當時的漢朝經過了武帝時期的南征北戰,國庫極度空虛,繼位之初的漢昭帝為了在邊疆區域減少軍費靡耗,因而將長期屯兵駐守卻叛亂不斷的真番郡放棄。

    七年之後,位於單單大嶺以東的北韓半島東部高原地區的臨屯郡同樣被放棄,這次的原因大致是由於臨屯郡轄地為北韓半島東部高原山地地帶,穢人流竄期間難以鎮服,因而被迫放棄,部分土地併入樂浪郡。因此,到宣帝時期,漢朝在北韓半島南部地區已經全部喪失。

    圖/宣帝時期的北韓半島

    後漢時期,高句麗崛起於東北,逐步蠶食位於北韓半島東北部的玄菟郡轄地,迫使其遷入內地,隨後又不斷向僅存的樂浪郡施壓,終於在西晉末年的中原大亂中攻佔了樂浪郡以及從其中分離的帶方郡,從而使中原王朝在北韓的統治最終以失敗告終。

    圖/三國時期的北韓半島

    參考文獻:1. 樸真奭 姜孟山 樸文一 金光洙 高敬洙,北韓簡史,延邊大學出版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大有為之君,提起他開疆拓土的歷史功業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談論北伐匈奴、開拓西域,可能有一部分人還會想起開拓西南夷,然而除此之外漢武帝還曾在帝國東北方向的北韓半島開疆拓土,當然也有不少人知道這一歷史功業,但比起北伐匈奴、開拓西域來這實在不算耀眼。

    秦末漢初劉邦在滅秦滅項的過程中曾冊封過不少異姓王,可劉邦坐穩江山後就大力削弱異姓王勢力,燕王盧綰見朝廷執意削藩,於是索性起兵造反。盧綰兵敗後其部下一個名叫衛滿的軍官逃到北韓半島滅掉箕子北韓,開創衛氏族北韓。衛滿死後王位傳給兒子,兒子又傳給孫子。衛滿的孫子名叫衛右渠。被衛滿滅掉的箕子北韓的後裔逃到半島南部建立辰國。衛右渠時代辰國和北韓半島上另一個小國真番同時上書漢朝表示希望遣使前去中國朝見。衛右渠擔心這兩個國家投靠中國後會打擊自己,所以極力阻撓。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此時雖集中精力打擊北方的匈奴,但對這種外邦慕名來朝之事是不會加以拒絕的,而衛右渠的阻撓行為就令漢武帝異常不滿。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遣的使節涉何抵達北韓首都王險城,與衛右渠就辰國、真番遣使朝見一事進行談判。衛右渠心想:要是我同意讓真番、辰國這些小國朝見中國皇帝,那我這個北韓半島的霸主還當得成嗎?所以衛右渠對中國使者採取強硬的態度,堅決拒絕漢使者的要求。

    儘管談判破裂,作為中國藩屬的衛右渠還是派出一位裨王護送中國使團到達漢、朝邊境清川江。就在這個時候涉何突然發難——擊殺護送的北韓裨王。自從張騫立功於絕域以來,大凡出使外國的中國使者,都渴望能立功於異域,博取功名。涉何遠涉萬里出使北韓,結果卻兩手空空,無功而返,心情很是鬱悶,所以心裡想道:不如擊殺北韓裨王,也好回朝領賞。涉何殺死北韓裨王后帶著首級返回長安,向武帝劉徹回稟。當然涉何編了一套故事,吹噓自己殺死北韓的大將。劉徹聽了很高興,認為涉何是個果斷勇敢可用之才,便拜涉何為遼東東部都尉。遼東與北韓接壤,涉何無故殺死護送漢使團的裨王,令衛右渠大為震怒,便發兵攻打遼東。涉何打仗卻是外行,面對北韓的軍隊抵擋不住,最後被北韓軍斬殺。

    北韓軍隊公然越境進犯遼東並擊殺漢帝國的遼東東部都尉自然引起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的勃然大怒,於是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秋季漢武帝劉徹將全國被判處死罪的囚犯赦免,編入遠征軍。曾在南越戰場與東越戰場立下戰功的樓船將軍楊僕,擔任遠征軍的海軍司令,率領龐大的戰船,下轄五萬名士兵,從封國齊國出發,出渤海,直趨北韓。陸軍司令由左將軍荀彘擔任,從遼東出發,直逼清川江。

    楊僕立功心切,帶領七千人的先頭艦隊,率先抵達北韓首都王險城(平壤),這七千人是封國齊國計程車兵,在王險城附近強行登陸。北韓國王衛右渠已經做好迎戰的準備,據偵察兵發回的報告,漢軍在王險城登陸計程車兵不過六七千人,衛右渠聽了大喜:先把這七千人的漢軍吃掉。數萬名北韓兵向楊僕的灘頭陣地發起了強攻,這些齊國來計程車兵,看來作戰經驗比較不足,抵擋不住北韓軍隊的一波接一波的攻擊,便逃竄到山裡。楊僕制止不住,一轉眼的功夫,楊僕發現自己快成為光桿司令了,不行,也得快跑。楊僕也逃進山裡,在山裡頭躲了十幾天,等到北韓軍隊退走之後,才慢慢找回他失散的部分部隊。看來出師不利,有點過於輕敵了,楊僕頗為狼狽。

    海軍出師不利,陸軍呢?也很不順利:陸軍司令、左將軍荀彘率由遼東士兵為主力的漢軍先鋒,向漢、朝邊境挺進,後續部隊是由強悍的燕國、代國計程車兵組成,尚未到達前線。北韓國王衛右渠在清川江佈置要塞,加派軍隊固守,加強防禦工事。荀彘的先鋒部隊抵達清川江後,與北韓軍隊激戰,戰鬥陷入膠著狀態,荀彘一時無法突破朝軍的防線。遼東士兵的戰鬥力差,北韓軍隊一反攻,不少人轉頭便逃,荀彘氣死了,以軍法論罪,處死了不少逃兵。

    衛山聽了非常高興,Superb人快馬飛報武帝。衛右渠於是準備了五千匹上好的馬作為呈獻給皇帝的禮物,由太子率一萬名士兵,準備渡過清川江,前往中國長安,朝見皇帝。到了清川江畔,對岸的荀彘已經得知北韓太子準備入中國,但看到一萬名護送太子的北韓兵才手執兵器,心裡暗暗想到:“既然要到中國晉見皇帝,還帶這麼多軍隊,兵戈在手,這是幹嘛?這象投降的樣子嗎?難道是……想對我發動襲擊?”於是荀彘派人前往傳話:“你們既然已經投降,那就不要持兵器進入中國了。”涉何擊殺裨王的前車之鑑令北韓太子不寒而慄,他帶上一萬名士兵帶著武器就是怕漢使者及將軍重演涉何擊殺裨王的一幕。現在荀彘要求一萬名士兵放下武器過江,萬一漢軍翻臉不認人,這一萬人過了河,豈不被殺得片甲不留?雙方都對對方極度不信任,北韓太子遲疑了許久:不行,決不能冒這個風險。在他眼中漢朝將軍的信譽是靠不住的。他堅持要允許護衛隊保留武器。荀彘拒絕了。

    北韓太子一怒之下決定不渡過清川江,返回首都王險城。這意味著漢、朝之間的談判破裂了。和談未果,戰爭繼續進行:悍勇無比的燕國與代國兵團陸續抵達北韓戰場。荀彘的大軍兵力充足,武器精良,對清川江再度發動強攻,終於突破北韓的清川江防線,北韓軍隊退守王險城。荀彘兵臨王險城下。此時樓船將軍楊僕的主力艦隊也在北韓登陸,楊僕率領大軍也打到王險城。荀彘從西北方向進攻,楊僕從南面進攻。鮮朝軍隊的戰鬥力頗強,拼死抵抗,衛右渠堅守王險城,王險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城中糧食充足。荀彘、楊僕圍城數個月,仍然無法攻破王險城。此時漢軍的指揮中樞的缺點暴露出來了。當時武帝劉徹任命荀彘為遠征軍陸軍總司令,楊僕為遠征軍海軍總司令,相互不受對方節制,沒有一個明確的統帥,這導致了前線上協同進攻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楊僕對攻堅戰態度消極,主張與北韓和談,逼迫衛右渠投降。所以楊僕時不時派出使者進王險城,與衛右渠見面,要求衛右渠投降。荀彘則是個主戰派將領,他憑藉燕、代的悍兵,對王險城展開一波接一波的猛烈進攻。但南線的楊僕卻總是按兵不動,荀彘很惱火,便派人前往楊僕軍中,要求與楊僕約定總攻日期,在南、北兩面同時發起。楊僕每次都答應了,但荀彘發起總攻時,楊僕還是按兵不動。楊僕之所以屢屢毀約,是因為北韓國王衛右渠秘密派出使者,與楊僕談判投降的條件,並聲稱準備向楊僕投降。楊僕自以為勝券在握,等待衛右渠將王險城拱手相讓,好搶下北韓之戰的首功。其實衛右渠根本就不打算投降,只是以派出使者,羈縻楊僕,耍了一個計謀罷了。

    衛右渠打探到漢軍的兩位將軍互相猜忌,就故意離間兩人。有一次荀彘也派出使者以強硬的態度要求衛右渠投降,衛右渠故意說:“我打算向楊僕將軍投降。”荀彘一聽氣死了。人一旦到了猜忌的地步,什麼樣的想法都冒出來了。荀彘細細一琢磨,這北韓國王對楊僕十分的友善,但卻不投降,這葫蘆裡賣的倒底是什麼藥?荀彘又聯想到,楊僕曾經被衛右渠擊敗,還逃到山裡躲了十幾天,莫非……楊僕與衛右渠有勾結?楊僕想叛變?荀彘越想越起疑心,對自己的判斷相當的佩服,楊僕如是不是想叛變,怎麼打起仗來那麼消極?每次約好發動攻擊的日期到了,他總是按兵不動?荀彘只差一件事沒做,逮捕楊僕。因為他知道自己沒那個許可權。兩位陣前大將互相不服的事報到劉徹那兒,劉徹心裡很不高興了。這倒底是怎麼回事?得派個人去察一下。

    濟南太守公孫遂接受了這項使命,臨行前武帝劉徹密授他:“有便宜得以從事”——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有當機立斷的權力,不必事先請示朝廷。公孫遂到了左將軍荀彘軍中,荀彘抱怨說:“王險城這麼久攻不下來,都是因為楊僕每次到了約定總攻日期,總是按兵不動。”荀彘遲疑了一下,接著說:“根據我的判斷啊,楊僕有可能叛變,現在如果不搞定他,恐怕將是心腹之患,否則樓船兵團將與北韓軍隊一起消滅我們了。”公孫遂點點頭,楊僕的所作所為,確實有不少疑點,荀彘說法不無道理。公孫遂就說:“這樣吧,我派人持符節,前往樓船兵團大營,召楊僕前來參加軍事會議,等他來了,咱們就將他綁了,你看怎麼樣?”荀彘聽了大喜,連說:“好計謀。”楊僕一腳剛進左將軍荀彘的帳營,就被埋伏的甲士一擁而上,用繩子綁得結結實實的。楊僕大罵道:“奶奶的,你們竟然敢把老子綁起來,造反啊?”荀彘冷笑道:“我看要造反的人是你。”手一揮,讓甲士們把楊僕帶下去。

    公孫遂自作主張將楊僕的樓船兵團交給荀彘,荀彘於是成為遠征軍的惟一統帥。荀彘在合併了楊僕的兵團之後,實力大增,重新開始對王險城進行強攻,攻擊的猛烈程度遠遠超過以前。王險城的防禦頻頻告急。衛右渠堅決不投降。但是王險城已經危在旦夕,北韓的宰相路人、韓陶、尼溪相參(尼溪估計是個小王的封地,尼溪的宰相參,有名無姓)、王唊等,揹著衛右渠商議:“我們本來準備向樓船將軍楊僕投降,但樓船將軍被逮捕了,現在漢軍左將軍荀彘吞併了楊僕的軍隊,這戰打得更猛烈,王險城恐怕是守不住了,而大王又不肯投降,看來我們得為自己找個退路才行啊。”路人、韓陶、王唊逃出王險城,向荀彘的漢軍投降,但在逃亡途中北韓宰相路人死於路上,估計是捱了一記冷箭。尼溪相參沒有跟著逃,他潛伏在王險城內。此時衛右渠仍然幻想可以堅守,但政要們紛紛逃出城,向荀彘的漢軍投降,同時堅固的王險城業已被漢軍開啟幾個缺口,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了。尼溪相參決心要挽救王險城的命運。於是前線吃緊,衛右渠將自己的親兵也調到前線,王宮的守衛薄弱,尼溪相參收買了部分王宮中的近衛軍,又派出刺客潛入宮中,將國王衛右渠刺死,控制王宮,然後正式向漢軍投降。

    衛滿北韓滅亡後漢武帝在其故地設立了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個郡,合稱漢四郡,統治北韓半島漢江以北地區。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北韓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北韓咸興),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餘、高句麗等族。東漢、曹魏和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併為魏晉所承繼。

    漢王朝滅亡後中國曆經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持續分裂動盪,一時間各路割據政權群雄逐鹿,對他們而言:遠在天邊的漢四郡實在是有心餘而力不足的鞭長莫及之地,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原王朝對漢四郡的管轄力度被大幅削弱。當中原王朝的勢力日漸退出這一地區之際玄菟郡治下一個名叫高句麗的部族正日漸崛起。漢朝政府將高句麗部族納入漢朝郡縣管轄後仍給予其一定自治許可權——高句麗部族的首領同時在漢朝地方政府擔任官職,不過擔任的是當時漢朝地方政府中最低階的主簿職務。

    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於是南下建立了高句麗國。不過關於高句麗國的早期歷史大多出自神話傳說,並無明確文字記載。根據中國史籍的記載:兩漢更迭之際中央政府對東北地區的管控力度有所下降,高句麗部族的首領高宮正式稱王,被後世尊為高句麗太祖王。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光武中興後漢朝逐漸開始恢復對這一地區的管控,這就導致雙方矛盾的日益加劇,在漢朝的軍事壓力逼迫下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

    漢朝滅亡後遼東郡的公孫家族建立了一方割據政權,公孫家族曾向東討伐高句麗。高句麗則選擇和新興的曹魏政權合作攻打遼東公孫家。公元238年魏將司馬懿平定遼東公孫家,至此曹魏與高句麗直接接壤。然而高句麗和曹魏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在公孫家滅亡後奪取遼東地區,可司馬懿直接將遼東併入了魏國版圖,一無所得的高句麗發兵襲擊了遼東。高句麗也不想想:自己連割據一方的公孫家都打不過,何況是面對佔據整個北中國的曹魏呢?

    正始五年(244年)魏將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討伐高句麗,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高句麗東川王,將號稱有二萬人的高句麗軍誅滅一萬八千餘人,東川王偕同妻子及千餘騎逃竄往東沃沮(又稱南沃沮),守堅固的丸都城。毌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計程車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但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正始六年(245年)毌丘儉再徵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注:今北韓鹹北會寧)。隨後毌丘儉自在丸都一帶坐鎮,毌丘儉又派玄菟太守王頎追擊到沃沮,另一路由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於高句麗的不耐等濊貊種落。王頎的軍隊追至竹嶺,再度大破東川王餘部。隨後,魏軍殺至沃沮境內,將協助高句麗的邑落一併攻破,斬殺三千餘人。東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內,魏軍進一步追討。但高句麗王終於在部下的忠誠保衛下擊殺一小隊魏軍而得以隱匿。王頎軍主力則進一步向東北行,一直抵達北沃沮與肅慎的邊境地帶。而劉茂、弓遵也成功擊潰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舉邑降,將東漢初廢棄的臨屯郡故地再次納入版圖。整個征剿行動至正始六年(245年)年初基本結束,最終毌丘儉等刻石紀功並於正始六年(245年)五月回師凱旋。(注:1906年毌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集安市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不久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注: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應為其吹噓之語)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毌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北韓半島嶺東濊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過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隨之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後中原大地重新陷入戰亂,緩過氣來的高句麗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公元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北韓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北韓半島北方的統治。漢四郡就在這一過程中隨著中原王朝管控力度的削弱和高句麗的日益擴張而逐漸被高句麗征服吞併。

  • 4 # 麻雀的自由

    鞭長莫及。漢朝想要到達北韓半島,有兩條路:其一為出山海關進入今天吉林境內、然後翻越長白山,其二是渡過渤海。從地理來說,管理北韓半島就很難。而且,漢朝時期,長城以北為遊牧民族區域,漢朝對北韓猶如“隔山打牛”,更難練。

  • 5 # 甲乙丙丁戊

    準確來說是唐朝以後以後才逐漸丟失的,之前一直被地方割據政權掌控,漢武帝時期消滅了北韓半島的衛滿北韓,設郡縣,將其納入漢朝領土,一直持續到西晉王朝,隨著西晉王朝崩潰,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割據分裂,位於遼東地區的高句麗政權逐漸吞併漢四郡,同時也依附於中原政權,擔任中原政權的地方官員,到了隋朝開始一統南北,只有高句麗沒有統一進來,高句麗害怕隋朝會把他也統一進來,便聯合突厥制衡隋朝,隋朝面對這樣的局勢先降服突厥再滅高句麗,但幾次失敗,也就放棄了,到隋煬帝繼位後,心有不甘,隨著大運河的完工,水路暢通,解決交通問題,隋煬帝便不顧群臣反對,國內民怨沸騰,執意三徵高句麗,因為國內農民起義和貴族造反,結果都沒能解決,直接導致隋朝的滅亡,唐太宗繼位後,唐朝休養生息,經濟復甦,唐太宗也決定除掉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攻到平壤城下還是鎩羽而歸,只好暫時作罷,直到唐高宗時期,派遣蘇定方,薛仁貴,水陸並進,和新羅聯合起來才滅掉高句麗政權,剪除對中原最大的威脅,重新收回漢四郡,但同時西部的吐蕃逐漸崛起,對唐構成嚴重威脅,只好將一部分軍力調到西部,新羅趁此便不斷北進擴張,將勢力擴張到大同江一帶,到了遼代新羅改朝換代變成高麗政權,趁著遼朝向南擴張,將勢力擴張到鴨綠江一帶,為此遼朝與高麗發生幾次大規模戰爭,收復一些失地,高麗臣服,遼朝便不予計較,也預設放棄大同江以北的地區,一直持續到明代,明初朱元璋不斷的北進收復失地,將遼東地區納入明朝版圖,高麗大將李成桂率軍與明朝抵抗,李成桂走到鐵嶺便發動政變,上演了黃袍加身的故事,逼迫高麗王退位,改朝換代,臣服於明朝,事實上也佔領了鴨綠江以東的土地,朱元璋也只好將此地封給李成桂,並賜國號北韓,至此原來的漢四郡徹底丟失。

  • 6 # 歷史地理雜學

    高句麗民族起源不定,一般認為是扶余人建立了高句麗國,在當時得到了漢政權的認可。高句麗先後征服了周邊小國,於公元1世紀初發展為一個有漢式官僚體制的穩定國家。

    在公元前的東北亞,森林密佈,沼澤從生,高句麗所處地區不能適應農業生產。建國初期的高句麗只能透過漁獵來維持生計,只能對農耕國家發動襲擊,搶奪俘虜和糧食來彌補本國的不足。俘虜就是勞動力,掠奪來的俘虜和先進技術促進了高句麗的經濟發展。東漢政府不得不從高句麗贖回自己的百姓,當時的價格是一名俘虜40匹綢緞。

    到了三國時代,魏國北伐公孫氏,吞併了遼東數郡。魏軍主要精力在跟吳蜀對抗,沒有在遼東佈置重兵。高句麗攻打遼東幾個小城後招來了魏軍主力。魏軍兩次征討高句麗,俘獲人口後遷入內地。高句麗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後,向魏稱臣,服服帖帖的過上了一段安穩日子。

    391年登上王位的廣開土王對高句麗進行改革,並展開了大範圍的征服活動。把新羅、百濟、肅慎和東扶余,都變成了高句麗的屬國。此時中原到了西晉末年,高句麗又一次蠢蠢欲動,並先後蠶食吞併了北韓半島上的樂浪和帶方二郡。而不曾想到,一個漢化的鮮卑慕容氏政權在遼西崛起,高句麗不敵燕軍,丸都被焚燬。又過了十幾年,前燕被前秦所滅。高句麗向苻堅稱臣。

    前燕到前秦的那段時間裡,高句麗反覆叛亂,只要中原一亂,他們就開始打四郡的主意,只要中原統一強大,他們就俯首稱臣。這套鬼名堂終於在隋朝的時候被看透,精貴隋唐兩代征伐,高句麗終於亡國。而高句麗的知識分子又進入了遼和金的官僚體系,為東北亞的下一次擴張做好了準備。

  • 7 # 象棋微學堂

    漢四郡是漢武帝在征服衛滿北韓後在約前108年於北韓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但是四郡並存的情況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到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地區被併入樂浪郡,玄菟郡治西遷至高句驪縣。之後的東漢、曹魏與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樂浪郡南部原真番郡轄地為帶方郡,併為魏、西晉所承繼。 313年,高句麗吞併樂浪郡,漢四郡滅亡。而原真番郡轄地帶方郡由於成為中原王朝的飛地,受到了孤立,於次年被百濟國吞併。 在四郡設立之前,武帝元朔年間曾於北韓半島東部的穢貃地區設立蒼海郡,由於記載簡略,其建制情況尚未得到確切考定。 中國王朝漢朝、公孫氏、曹魏和西晉對這一地區的先後統治,一直持續到公元四世紀初晉朝陷於內亂,才被高句麗和百濟所取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時期,為什麼關羽和張飛至始至終只認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