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諾似霧如雨

    每個華人的心裡都有一座長安城,那裡有高大巍峨的宮殿,也有繁忙熱鬧的街市,有狂放不羈的李白,也有低頭沉吟的杜甫,有來自西域的商人,也有來自東瀛的使者,它是帝國的首都,也是世界的中心。這就是長安,一個讓無數人魂牽夢繞的名字。而在這個名字背後則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那就是隋唐帝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段輝煌歷史的開端,北魏的分裂與隋朝皇室的發家史。

    一、北魏漢化使六鎮地位降低,又因糧食問題,最終導致六鎮起義

    1500年以前,武川縣是北魏對抗北方強敵柔然的重要前線——武川鎮。北魏前期,柔然部落活躍在東至遼東,西到敦煌,北至貝加爾湖,南到陰山的大片廣袤區域,他們的鐵騎來無影去無蹤常常是搶完東西就跑。北魏為了防範柔然,在北方設立了六個軍事據點,為六鎮,它們是北魏的國防線,對於保衛北魏的安全很重要。

    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時候,北魏的重心發生了南移,洛陽變成了都城,且拓跋宏於公元494年進行非常大力度的漢化改革。孝文帝的漢化遭到了非常大的阻力,比如當時的太子遷都以後非常不適應,常常私下裡穿著鮮卑人的衣服,孝文帝發現以後把太子狠狠打了一頓,然而太子實在是太懷念北方,於是就準備偷偷跑回去。事情洩露後,孝文帝大怒把太子直接廢掉了。

    太子被廢以後依然不死心,試圖謀反自己當皇帝,結果被孝文帝殺了。一場改革竟然引得父子反目,互相殘殺,可見當時的孝文帝面對的是何等艱難的局面。不過皇帝畢竟是皇帝,皇帝想做的事情臣子再反對也沒有用。到孝文帝的孫子孝明帝元詡在位時,北魏皇室已經非常漢化了,但是漢化的只是洛陽的那批人,北方的六鎮還保留著當年的鮮卑特色。事實上,隨著北魏漢化措施的深入,北方六鎮的存在感一天不如一天。在拓跋燾那個時候,在六鎮當兵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如果建立軍功,很快就能得到提拔,獲得政治上的升遷,可是北魏遷都洛陽以後,鮮卑居然成了野蠻落後的代表。

    再往後,六鎮成了發配犯人的地方,這就讓興鎮軍民的地位進一步地降低,從國家的保衛者變成了奴役和僕人。到523年,終於爆發了六鎮起義。引爆六鎮起義的導火索是糧食問題。公元523年,柔然侵犯懷荒鎮,被柔然人搶掠一空以後,當地鎮民沒糧食吃了,於是去找鎮將於景,要求他開倉放糧,但是於景不願意,於是鎮民憤怒之下殺掉了於景,正式反叛北魏。很快,沃野鎮的破六韓拔陵也起兵反魏。起義軍先後攻克了兩鎮,聲勢浩大。北魏一時無法招架,於是求救於柔然的阿那瑰。在阿那瑰的的屢次進攻下,破六韓拔陵的部隊被迫離開六鎮,渡過黃河,先後有二十多萬起義軍投降了北魏。

    二、起義軍越來越多,內政動盪,朝廷不斷被權臣把控

    北魏把起義軍們安放在了瀛洲、定州和冀州,就在北魏朝廷以為這場動亂就要結束的時候,更大的風波到了。公元525年,鮮于修禮在定州帶領興鎮流民起義,很快,元洪業殺掉了鮮于修禮向北魏投降,但是不久元洪業又被葛榮殺掉。南北朝時期政治的動盪可見一般。葛榮殺掉元洪業以後,佔據了河北數州。與此同時,高平一帶,万俟醜奴聚眾起義,秦州一帶還有莫折大提、莫折念孫的起義軍。北魏外部已經風雨飄搖,而在內部,孝明帝和胡太后卻還在為權力進行著激烈的鬥爭,這種內外情形真的像極了東漢末年。

    爾朱榮的崛起是透過鎮壓六鎮起義來的。在孝明帝和胡太后爭權的時候,孝明帝下旨召爾朱榮入京,胡太后知道後搶先一步毒死了孝明帝,爾朱榮進入洛陽之後又殺掉了胡太后和2000多朝臣,但他沒有選擇代魏自立,而是另外立了一個傀儡孝莊帝,自己則返回晉陽遙控指揮。公元528年,爾朱榮打敗了葛榮,山東的六鎮起義基本被平定。六鎮的軍民後來被爾朱榮收編遷徙到幷州和肆州。

    不久,爾朱榮平定了六鎮起義,他的權勢達到頂峰。在這個過程中,他和孝莊帝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別看孝莊帝是個傀儡,但是他卻想法殺掉了爾朱榮,不過很快就被爾朱兆殺害。爾朱兆不是一個雄主,他的一個部下高歡逐漸崛起,在歷年的征戰中,高歡取得了爾朱兆的信任,因此得以把原六鎮的軍民從山西又拉到了山東,這部分人就成為後來東魏北齊的立國之本。高歡正是靠著這批人打敗了爾朱兆,消滅了爾朱家的勢力,進而控制了北魏的朝廷。

    三、北魏分裂後,西魏滅亡,北周開始,楊堅發家了

    高歡控制朝政後,他和孝武帝之間的矛盾又逐漸激化,不過孝武帝沒有能力條掉高歡,最後實在沒辦法了,他跑到了關中,投奔宇文泰去了。此時,北魏實際上已經分裂了,東面是高歡,西面是宇文泰,宇文泰是此時六鎮軍民的首領。宇文泰帶著這批人殺掉了侯莫陳悅,又先後平定了夏州、靈州等地,掌控了關隴地區。在這個過程中,隋皇室的先祖開始展露頭角。

    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叫楊忠,楊忠是跟著孝武帝一起到關中投奔宇文泰的,之後,楊忠在宇文泰這裡,打了不少仗也立了不少軍功。後來宇文泰從物理上消滅了孝武帝,另立新帝,這就是西魏。與此同時,高歡在東面也立了一個皇帝,這就是東魏,這倆都是傀儡政權。公元557年,西魏皇帝禪位給宇文覺,自此北周開始。同年,楊忠被封為隨國公。再之後就是楊堅滅掉北周,自個上位了。

    結束語

    北魏的漢化在漢族人看來是落後民族對於高等文明的追求,是一件好事,可放在當時,對沒有處在王朝中心的鮮卑人來說卻是一個災難,他們在短暫的時間裡被處於中心的鮮卑族人視為落後的野蠻人,駐守邊疆的榮耀不再,甚至糧食也得不到保障,於是起義爆發了。

    外部的軍事爆亂再加上朝廷內部的爭權奪利,這基本上是每個王朝滅亡或分裂的徵兆。而又在此時出現了爾朱榮這樣的人物,他既像董卓一樣,入京殺掉當權者,趁機把持朝政,又像曹操一樣,搖控天子,開啟了亂世的序幕。

    而隋朝皇室楊家的發家史亦有些像西晉的司馬家,都是一開始透過建功立業做到高位,然後透過兩代人的經營,把持朝政再改朝換代。而隋朝和西晉一樣,都是短命的王朝,都是被人詬病的王朝。看來歷史總是會重演,就像是一個環。

  • 2 # 風光藝境

    強盛的北魏(386—534),自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499—515在位)時起,國勢便開始有些走下坡路了。及至其幼子即位、妻胡太后秉國政,頹勢便益發加劇了。

    515年正月,宣武帝駕崩,六歲的皇太子元詡嗣位,是為孝明帝。新君年幼,無法親政,其生母胡太后遂走上前臺,臨朝稱制,行使起皇帝的權力,執掌國政了。胡太后才智不錯,心思卻未用於治國上,不重邊備恤民,卻耗費巨資大興寺塔石窟,國庫遂空,國力益衰,民心懷怨。

    523年夏,魏懷荒鎮(今河北張北縣)兵民因請發糧餉而不得,憤而殺鎮將起義,爆發了“六鎮之亂”,並由此引發了全國性的大暴亂。一時間,烽煙四起,扯旗造反,割據一方,稱帝稱王者遍地,鬧得朝廷手忙腳亂,剿不勝剿。

    正當朝廷被遍地烽火搞得有些焦頭爛額之時,宮廷內母子又產生了極深的矛盾。胡太后性貪淫,幸寵臣,淫亂後宮。孝明帝將及弱冠,有些察覺母后的宮闈醜行,甚為羞憤,有心除掉母后身邊那幾個“相好”的,但礙於母親又不便親自動手,決意藉助外力。528年二月,孝明帝下密詔令駐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營)的車騎將軍、並肆汾唐恆左六州大都督爾朱榮率軍入京,以武力脅迫母后除奸。過後孝明帝有些後悔自己的莽撞,忙下詔中止爾朱榮入京。然成命難收,嚴重的後果就此發生了。

    528年三月二十五日,胡太后毒死親生兒子孝明帝,倉促間以一後宮剛出生五十天的女嬰冒充皇子立為帝。次日,胡太后見局勢平穩,遂立三歲的宗室元釗為帝。爾朱榮自晉陽起兵,四月,兵抵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立宗室元子攸為帝,是為孝莊帝。十三日,爾朱榮命部下將胡太后、幼帝元釗自宮中押送至河陰(河南孟津縣東),沉入滾滾黃河溺死,復屠戮魏王公大臣二千餘人,史稱“河陰之變”。

    爾朱榮擁衛孝莊帝入京師洛陽,自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兼尚書令、領軍將軍,自封太原王,成了北魏的主宰。爾朱榮讓孝莊帝娶了自己的女兒(孝明帝妃子),並立為皇后。爾朱榮仍駐晉陽,但樹置親黨於朝堂,遙控朝政。

    爾朱榮為秀容川(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人,契胡族(古族名,分佈於今山西西北部)部落酋長。爾朱榮神機明決,且極具軍事才能,因參與鎮壓六鎮起義有功,累遷車騎將軍、六州大都督。

    爾朱榮掌控朝政,便出手不凡。親自平定了河北齊帝葛榮、洛陽魏帝元顥兩大政權;指揮平定了魯地漢王邢杲、幽燕葛榮餘部、隴地神獸皇帝万俟醜奴、隴右稱帝的王慶雲等割據勢力,國內大的造反勢力悉數翦滅,天下終於歸安寧。爾朱榮以一己之力扶危定傾,功不可沒,封天柱大將軍。

    權力大、能耐大、功勞大,修養不足的人自然就容易發飄。爾朱榮有再造魏室之偉功,益發飛揚跋扈,對孝莊帝亦不甚尊重。“莊帝外迫於(爾朱)榮,恆怏怏不悅,兼懲(接受教訓而警惕)榮河陰之事,恐終難保。”故孝莊帝遂萌除掉爾朱榮之意。

    530年九月二十五日,孝莊帝於明光殿成功刺殺爾朱榮。

    殺死權臣,滅身滅國之災也隨之臨頭了。爾朱榮雖驕橫跋扈,但畢竟是北魏的擎天巨柱、鎮山猛虎。如今柱折虎死,天下頓時大亂了。

    十月,驃騎大將軍爾朱兆(榮侄)立魏宗室常廣王元曄為帝;臘月,入洛陽,囚殺孝莊帝。轉年二月,爾朱氏廢長廣王元曄,立廣陵王元恭為帝,是為節閔帝。

    六月,晉州刺史高歡於信都(今河北冀州市)起兵,討爾朱氏。十月,高歡立勃海太守元朗為帝,與洛陽爾朱氏分庭抗禮。532年春,高歡大破爾朱氏;四月,高歡兵入洛陽,盡殺爾朱氏黨羽,廢元朗與節閔帝,另立平陽王元修為帝,是為孝武帝。高歡自任大丞相,掌控朝政。七月,高歡兵入晉陽;旋滅爾朱氏。

    高歡趁亂崛起於關東之後,夏州刺史宇文泰亦於關中勃興。534年二月,魏關西大帥、名將賀拔嶽遭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暗算遇害,關西諸將群龍無首,遂共同擁戴夏州刺史宇文泰為大帥。宇文泰攻殺侯莫陳悅,威鎮秦隴。孝武帝欲籠絡宇文泰以制衡權臣高歡,遂不吝封賞,拜宇文泰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關西大都督,封略陽縣公;並許諾與之聯姻。宇文泰傳檄方鎮,誓除大丞相高歡。

    有了關中宇文泰的聲援支援,素向不滿高歡專權的孝武帝腰桿頓硬,遂集結軍隊,準備討伐高歡於晉陽。六月,高歡舉兵反,揮師南下洛陽。孝武帝懼,於七月西奔關中入長安,投了宇文泰(閏臘月中旬,宇文泰毒殺孝武帝,立魏宗室南陽王元寶炬為帝;翌年正月初一,南陽王登基,是為文帝)。高歡取洛陽,十月,立魏宗室元善見為帝,是為東魏孝靜帝。旋即高歡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東)。

    孝武帝在長安,孝靜帝在鄴都,東、西兩個魏帝;自此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歷十四帝、一百四十九年的北魏滅亡。

    550年五月,東魏丞相高洋(高歡次子)廢東魏孝靜帝,自稱皇帝,建立北齊政權;東魏亡。

    556年十月,西魏太師宇文泰去世,子宇文覺嗣位,封周公。轉年正月初一,宇文覺廢西魏恭帝,稱天王,建立北周政權;西魏亡。

    577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統一北方。578年六月,三十六歲的北周武帝駕崩,太子宇文贇即位,是為北周宣帝。宣帝立妃楊麗華為皇后,楊皇后為隋國公楊堅之長女。

    楊堅出身勳貴之門,父親楊忠武藝絕倫,南征北戰,功勳卓著,為西魏、北周名將,位至柱國大將軍、大司空,進爵隋國公。554年,西魏恭帝賜姓“普六如氏”,皇帝賜姓,乃莫大榮耀。

    楊堅少時便憑父蔭步入仕途,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累遷至大將軍,爵郡公。武帝聘楊堅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對其益加禮重。568年,父親楊忠逝世,楊堅襲爵隋國公。575年,楊堅率領水軍三萬,破北齊軍於河橋。翌年,隨武帝平北齊,進位柱國;復與齊王宇文憲(宇文泰五子)破北齊任城王高湝於冀州,受定州總管。宣帝即位,拜上柱國、大司馬。宣帝每巡行,常讓楊堅留守京師,可見信任倚重之深。

    宣帝是個荒淫怠政的無道之君,精神有些不正常。居父喪時期間,他便縱情聲色歌舞,正宮娘娘楊皇后之外,又破天荒地一下子立了四個寵姬為皇后,坐擁五位皇后。大臣樂運拉著棺木到朝堂死諫,面陳宣帝“八大過失”。隨著楊堅的地位、威望日高日隆,宣帝對這位岳父頗有些猜忌,曾動有殺心。

    579年二月,剛剛二十歲、即位大半年的宣帝又創“記錄”,傳皇位於皇太子宇文闡,是為北周靜帝;自稱天元皇帝。靜帝年方六歲,非楊皇后所出。

    580年五月初十日夜,天元皇帝臨幸天興宮;次日忽得重病,趕忙起駕回正陽宮。天元皇帝已口啞不能言,無法囑託後事。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劉昉等近臣合謀,因隋國公楊堅為皇后之父,素有重名於天下,眾望所歸,可堪輔政重任,遂急召楊堅入宮侍疾。幾位政治投機者請隋國公輔政,楊堅再三拒絕,後推辭不過,這才應允總理朝政。

    當晚,天元皇帝(宣帝)過世,秘不發喪。鄭譯、劉昉矯詔,命楊堅總掌朝廷內外兵馬、軍事。楊堅首先掌握了兵權,抓住兵權,後面的一切就都好辦了。

    周靜帝尊楊皇后為皇太后;以楊堅為假黃鉞、左大丞相,總國政,詔令文武百官悉聽命於左大丞相。自此,北周朝政盡歸楊堅。

    天元皇帝時,“刑政苛酷,群心崩駭,莫有固志”。楊堅執政,大行惠政,法令清簡,自身力行節儉,甚得民心,天下悅之。

    楊堅無顯功卻憑藉外戚身份輔政專權,驟然得勢,北周宗室與鮮卑老臣,以及漢族官員久與宇文氏沾親帶故、利益攸關者,當然是不服不忿,於是紛紛起兵反抗楊堅。

    六月,相州總管尉遲迥率先起兵反楊堅;七月,青州總管尉遲勤、鄖州總管司馬消難起兵響應尉遲迥;八月,益州總管王謙起兵反楊堅。一時間掀起洶湧澎湃“反楊”浪潮。楊堅遣將發兵迅速平定叛亂,鞏固了統治。

    北周宗室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五王,於六月被從各藩鎮騙至長安,不久皆以謀反罪先後遇害;其他宗王亦多被殺。

    楊堅翦除了內外異己分子,掃清障礙,權勢益固,受禪代周的道路益加平坦。十二月,靜帝拜楊堅為相國,總統百官,進爵隋王,以安陸等二十郡為隋國,並賜九錫之禮。楊堅只接受隋王爵、十郡封地。楊堅僅以七個月的時間,便基本鋪平了受禪的道路。

    581年二月初四,隋王楊堅始接受相國、總揆百官和九錫等任命和賞賜,隋國開始建臺省,置百官。初六,周靜帝進封隋王妃獨孤氏為王后,隋王世子楊勇為王太子。

    有大臣進言隋王,稱本月甲乙日(十四日)為黃道吉日,隋王

    應順應天命,接受皇位。靜帝聞知,趕忙知趣地下詔讓位,並遷居別宮,讓出正殿。

    十四日,北周靜帝命大臣手捧冊書、玉璽,禪讓帝位於隋王楊堅。楊堅接受冊書、玉璽,即皇帝位,是為隋高祖文皇帝(女兒楊太后悅父親輔政,卻甚憤惋其篡位,為周守節,令人敬佩)。隋文帝頒詔大赦天下,改元“開皇”,大隋朝正式建立了。楊堅稱帝,以漢人天子取代了長期統治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統治政權,從而結束了北方近三百年的“亂華”歷史。

    英主北周武帝於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即位的又是不成器的敗家兒子宣帝,這些因素成就了楊堅。

    楊堅得國甚易,得位有些不正,有“竊國”之嫌,然其確具傑出的治國才幹,文治武功兼備,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587年九月,隋文帝滅立國三十三年的蕭氏後梁;589年正月,滅立國三十三年的南陳。隋文帝滅陳,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大分裂局面,統一全國,實現了秦、漢、晉後的第四次大一統。

    隋文帝力除前弊,厲行改革。改革官制,建立三部六省,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二級制,簡化地方行政機構,收州郡自選僚佐權於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的選舉制,頒行《開皇曆》。繼續推行均田制,減輕賦稅徭役,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開鑿廣通渠(富民渠),增加漕運能力,興修水利治水患。推行“輸籍法”與“大索貌閱”,以整頓戶籍。改革府兵制,以期兵農合一。隋文帝統治期間,國勢強盛,府庫充盈,經濟繁榮,人丁大增,其繁榮程度超越兩漢,將歷史推進了一大步,併為日後唐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隋文帝創隋制,為唐以後各朝所遵循,歷史貢獻著實不小。

    隋文帝習性節儉,勤於政事,惜兵愛民,堪稱“賢主”。然其天性猜忌,其開國元勳及有功諸將,罕有存者;廢除學校,崇信佛教,大建寺塔;晚年持法尤峻,社會矛盾加劇,缺點也很明顯。

    中國曆代數百位皇帝中,隋文帝應該是一位頗有作為與建樹的政治家,具有開創性的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學的就業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