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任玩堂
-
2 # 土逗公社
馬克·吐溫曾打趣說,“買地吧——因為土地已經停產了。”而這對於大富翁遊戲裡的你來說,當然是一則好用的格言。因為這款暢銷的桌面遊戲,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兒童,去囤積地產、大建賓館,然後對那些意外踏足其產業的遊戲玩伴徵收極高的租金。
這個遊戲鮮為人知的發明者伊麗莎白·瑪姬,要是知道今天她的遊戲被扭曲了後,如此具有影響力,那她肯定要去自首。為什麼?因為這個遊戲鼓勵玩家去讚頌的,恰恰是她發明這個遊戲所要反對的。
瑪姬生於1866年,是個直率的時代規範反對者和政治叛逆者。她一直到四十多歲都獨立未婚,且以此為豪,並以公開作秀的方式宣揚自己的觀點。她在報紙上登了則廣告,說自己是“年輕的美洲女奴”(young woman American slave),競價最高者可得之。她告訴瞠目結舌的讀者們,做這些是要強調女性在社會中所處的次屬地位。她說“我們不是機器……姑娘們也有想法,有慾望,有希望和抱負。”
除了直面性別政治外,瑪姬決心與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體系作一番較量,而這回鬥爭,不是透過公開作秀,而是以桌面遊戲的形式進行。靈感始於她的父親詹姆斯·瑪姬,這位反壟斷政治家曾給過她一本書——亨利·喬治的經典《進步與貧困》(1879) (Progress and Poverty)。在這本書中,亨利·喬治認為“所有人使用土地的權利平等,就像他們平等地呼吸空氣一樣——這是宣告他們存在的權利。”
喬治在19世紀70年代周遊美洲時,見證了財富增長中所存在的長久貧困,他認為,把貧困與進步這兩股力量綁在一起的,是土地所有制的不平等。因此,與馬克·吐溫鼓勵人們買地相反,他號召國家對土地徵稅。因為土地的價值,大多來自地表下的水或礦藏等自然恩賜,或是來自其周圍環境所創造的公共價值,比如附近的公路和鐵路;蓬勃的經濟,安全的街區;地方學校和醫院,而不是來自地皮上所建造的東西。他也提出,由此徵收的稅收應該花在相應的地方。
瑪姬決心要證明喬治的提議值得被採納,於是發明了她所稱的地主遊戲(Landlord’s Game),並於1904年申請了專利。該遊戲在一個繪有迴路的桌板上進行,上面佈滿了等待出售的街道和地標,這在當時還很新鮮。然而該遊戲主要的創新之處在於,她為之設定的兩組規則。
根據“景氣”(Prosperity)規則,每個玩家在有人買入新地的時候都會獲益(這個設計反映了喬治的土地價值徵稅政策),當一開始錢最少的玩家資金翻倍時,遊戲結束,玩家(所有玩家!)獲勝。相對地,根據“壟斷”(Monopolist)規則,玩家透過買地和從向其他玩家(他們倒黴地停在那裡)徵稅來獲得成功,最終使其他玩家破產的玩家,將作為唯一的獲勝者取得勝利(聽起來有些熟悉?)。
瑪姬說設定兩套規則的目的,是為了讓玩家體驗“當下土地掠奪體系及其常見的結果和後果”,繼而理解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如何導致截然不同的社會後果。“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遊戲叫做‘生命遊戲’”,瑪姬評論道,“因為它包含了真實世界中所有的成敗要素,而且總體而言,遊戲中的目標也和人類的目標一樣,即積累財富。”
這個遊戲很快受到左翼知識分子的歡迎,並且走紅大學校園,包括沃頓學院、哈佛和哥倫比亞大學等。在貴格會(編輯注:維基百科上解釋,貴格會又稱公誼會或者教友派(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派別,主張任何人之間要像兄弟一樣,主張和平主義和宗教自由。由於賓西法尼亞州有大量貴格會教徒聚居,習慣上以“Quaker City”作為費城(Philadelphia)的別名。)中,遊戲規則被調整,並用取自大西洋城的街道名重繪了桌板。在由貴格會改版的遊戲玩家中,有個名叫查爾斯·達羅的無業遊民,把修訂版的遊戲據為己有,後又賣給了一家叫派克兄弟的遊戲公司。
當遊戲的真實起源水落石出時,派克兄弟便直接買斷了瑪姬的專利,然後重新發布了這個遊戲——把它簡單化,包裝成“大富翁”,而且只向玩家們提供一套規則,即讚頌一人勝過所有人。更糟糕的是,在營銷的時候,遊戲的發明者依然被聲稱是查爾斯·達羅,他在上世紀30年代想出這個遊戲,並賣給派克兄弟,成為百萬富翁。諷刺的是,這個編織出來的白手起家的神話,正是“大富翁”潛在價值理念的例證:追逐財富,為了出人頭地而碾壓對手。
所以,下一次有人邀請你一起玩大富翁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麼做:在設定機會卡和福利卡的同時,也設定一堆地價稅卡,讓每個玩家在對其他玩家收取租金時,都必須抽取一張地價稅卡。地稅該有多高呢?由此而來的稅收應該如何分配呢?這些問題無疑將引起大富翁玩家的激烈辯論——但這恰恰就是瑪姬希望看到的。
回覆列表
1930 年代的某個夜晚,一個失業男子在餐桌上時,無意在桌布上寫下了一些大西洋城的街道名。然後他靈機一動,想到為什麼不設計一個桌遊,可以讓人藉助地點、街道做地圖,以錢為籌碼,然後用擲骰子的方式來進行遊戲呢?於是他把這個遊戲告訴了自己的老婆和身邊的朋友,並表示這遊戲最終會讓他發財,讓他有錢去環遊世界、做個瀟灑的農場主。最後他實現了這個“白日夢”,這個失業男子就是查爾斯·達洛(Charles Darrow),他發明的遊戲就是現在聞名全球的《大富翁(Monopoly)》(又名地產大亨)。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故事就是人們所認可的《大富翁》來源,很多人玩《大富翁》的美華人都知道它是由查爾斯·達洛發明,後來這個人將版權賣給了Parker Brothers,並且於 1935 年上市,一夜爆紅。原本失業在家混日子的查爾斯·達洛靠著幾百萬美元的遊戲版權過上了富足的日子,鹹魚翻身。這個故事聽起來雖然很勵志,然而經過了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發明《大富翁》的人,並沒有因為它而成為大富翁。
1970 年代,舊金山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拉爾夫·安斯波(Ralph Anspach)受兒子啟發,設計並推出《反大富翁(Anti-Monopoly)》遊戲,和 Parker Brothers 產生版權糾紛。於是他和律師對 Parker Brothers 往期的訴訟案件進行了調查,結果意外地發現:大富翁遊戲的誕生,其實是來自 Elizabeth J·Magie 的《大地主遊戲(The Landlord’s Game)》,這遊戲甚至在 Parker Brothers 發售《大富翁》的 30 多年前就已經被髮明出來了。
首先讓我們回到 1858 年,Magie 出生的 8 年前。那時候 Magie 的父親 James Magie 作為律師跟著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總統)、以及《芝加哥論壇報》的約瑟·梅迪爾(當時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新聞記者之一,林肯的好友)在伊利諾斯州遊走,與史蒂芬·阿諾·道格拉斯進行政治辯論。後來 James Magie 轉去做了新聞編輯,發表了他在共和黨成立早期與林肯總統共事的演講。Magie 也深受父親影響,自小學懂了很多政治知識,對政治、經濟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在 1902-1903 年期間,為了反映當時資本主義家壟斷市場的現象和危害,Magie 根據喬治主義的經濟原則設計出了《大地主遊戲》,用遊戲這種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人們演示富足的地主如何透過租賃變得更富有,而租客則變得更貧窮。她特別希望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能夠對社會經濟有所瞭解,感受到資本主義繁榮背後隱藏的社會不公,對這種現象保持質疑,長大後有所作為。
1903 年,Magie 在特拉華州的雅頓測試了《大地主遊戲》,制定了一套規則,隨後遞交申請,於 1904 年獲批遊戲專利。之後她和幾位合夥人一起組建了公司 Economic Game Company,於 1906 年在紐約正式釋出了這款遊戲。
1909 年,Magie 尋求與 Parker Brothers 合作,想要發行《大地主遊戲》和另外一款遊戲,結果另外一款遊戲的合作請求通過了,而《大地主遊戲》卻因為玩法複雜而被拒之門外。當時的《大地主遊戲》一共有兩套規則,反壟斷和壟斷。反壟斷規則下,玩家的目標為創造財富的同時得到各種獎勵,而壟斷規則下,玩家則需要碾壓所有對手,最終成為單一贏家。在當時經濟動盪的社會條件下,也許 Parker Brothers 對這種遊戲主題有所顧忌,所以才沒想透過吧。
1913 年《大地主遊戲》首度在英國發布,發行公司 Newbie Game Company 是由來自鄧弗里斯的一個自由委員會組成,專業度並不高,所以當時遊戲名還被收入 Brer Fox an’Brer Rabbit(動畫)的條目下。儘管名字被改了,但明眼人也能看得出它與《大地主遊戲》是同一款作品,有趣的是遊戲在英國東北地區賣得還不錯,很受左翼知識分子的歡迎,反而 Brer 是以失敗收場。
不過遊戲的人氣其實並不全靠發行公司的推廣,民間的流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Scott Nearing 於 1906 年-1915 年間擔任賓大沃頓商學院經濟學科的社會主義教授,他也曾住在 Magie 發明遊戲的雅頓地區,鄰里相傳,所以他也對這個遊戲略知一二。於是他把這個遊戲又教給了他的學生們,學生們照著 Magie 制訂的規則自己做了一套卡牌,很快把這種玩法傳播開來,特別是“壟斷”規則的玩法更受歡迎。
不過學生們自己製作的卡牌畢竟比較粗糙,沒有統一的道具和內容,很容易出現誤解規則、錯誤操作等問題。於是在 1916 年,Paul Sherk、Charlie Muhlenberg、Jerry Boyer 等人組成的小團隊就開始手工製作各種遊戲道具,制定統一的名稱、圖版,讓民間版的遊戲也成了型。
當 Magie 的首版遊戲專利到期後,Nearing 便在 1923 年推出了他自己的一個版本,不過後來有人問起的時候,他也表示過他並不是第一發明人,只是學來之後自己改進了。在 1924 年 9 月 23 日,Magie 為《大地主遊戲》拿下了第二個專利,隨後在 1932 年,Adgame Company 借用這個專利權釋出了遊戲《大地主遊戲與繁榮(Landlord’s Game and Prosperity)》,並且獲得了成功。
另外也有些個人和公司在沒有獲得專利授權的情況下自己釋出了類似玩法的遊戲,比如 1927 年哥倫比亞大學的 Roy Stryker 教授自己定製了一套規則,推出了桌遊《地主遊戲(Landlord Game)》;1932年,Electronic Labortories 與 Knapp Electric都推出了《金融(Finance)》,也同樣都制定了一套詳細的規則和新手玩法介紹。
眼見 Charles 後來居上靠著版權賺了幾百萬,Magie 心裡自然不好受,在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和《華盛頓明星報(The Washington Star)》採訪的時候就闡明瞭這款桌遊的設計由來,並表示 Charles 並不是這種遊戲的發明者。Magie 在採訪中表示如果 Charles 推出的遊戲有涉及單一稅概念的傳播,那麼她創作這個遊戲的心血就不算白費,被冒認了版權也罷。然而當時大多數玩商業版《大富翁》的玩家對單一稅概念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都不懂這是什麼東西。改了人家的遊戲、拿了人家的版權、卻少了人家最想傳播的核心理念,也難怪人家原創者要出來為自己發聲了。
這個事實後來 Paul Sherk 等人也說明過,在 Charles 發明《大富翁》之前他們早就玩上了這遊戲,只是 Charles 還是一口咬定自己在發明《大富翁》之前沒有玩過任何類似的遊戲,風頭過了,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還是被當成預設的遊戲創始人。有不少人說在當時,對於 Charles 這樣一個失業的男人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了,所以當他發現有一個毫不費力獲得版權賺錢的機會,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哪怕千夫所指也不會放手,說白了他其實也就只是個資本主義弊端的受害者。
在 Magie 發明了《大地主遊戲》之後的 30 年間,Monopoly、Finance、Carnival、Auction、Inflation 等不同版本不同名字的遊戲相繼出現,其實都是和《大地主遊戲》差不多的作品。它們在大西洋城(亞特蘭大)和費城地區都很受歡迎,教會教徒還用家居道具替換了遊戲的棋子,改動了遊戲裡頭的財產物設定。這種替換道具的創意在後來誕生的遊戲中頻頻被利用,也因此衍生了很多完全不同的主題。
現在《大富翁》已經成為了孩之寶(Hasbro)集團旗下的產品,在全球享譽盛名,至今已經推出了將近千個版本,被翻譯成 47 種語言,在 114 個國家和地區發售。不過早期它只在英美地區發行,後來才走向了亞洲,面向全球,而由於地域差異性,針對不同地區釋出的遊戲版本內容往往也大不相同。
歷史上第一代中文版《大富翁》是在 1965 年由英國 John Waddington Limited 出品(該公司後期被孩之寶收購)、Parker Brothers 於香港推出,中文名稱為“財源廣進”。遊戲由香港 A.F Tompson &Son LTD 承印遊戲及包裝,並且是在香港製造,當年的售價為 $17.5 元一套,在桌遊裡也算比較貴的。遊戲的棋子採用了傳統的《大富翁》膠質移動標記,並以香港的街道名稱作為遊戲版圖,不過這個中文版屬於試賣性質,設計簡陋,所以產量並不多,也沒留下太多詳細資料。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本一開始也是從香港版改過來的,只不過那時候版圖上用的不是地名,而是童話故事人物,後來才改成了地名。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在華文地區並沒有正版授權的《大富翁》,自然也沒有“大富翁”這個名字,所以許多當地遊戲公司將 Monopoly 中文化,才有了“大富翁”這個說法。之後該名一直被沿用,最終也被孩之寶採用,孩之寶推出官方臺灣版叫《地產大亨》、香港就叫《大富翁》。
2008 年 9 月,孩之寶推出了《大富翁》全球版,棋盤也改成了以全球 22 個城市作為版圖,棋子也改成了代表六大洲特色的 24 枚棋子,比如美國西部的牛仔帽(北美洲)、復活島的摩艾石像(南美洲)、倫敦計程車(歐洲)、法老陪葬面具(非洲)、皇帝之龍(亞洲)、袋鼠(澳洲)等。
此外孩之寶還推出了《大富翁》經典版、超級富豪版、帝國版等多種主題,已經足以讓人玩得眼花繚亂。但無論推出的是哪種版本,玩法規則其實沿用的都是差不多的套路。
遊戲開始時每位玩家都會持有相同的資產,透過投骰子在棋盤上移動自己的棋子,棋盤上會有地皮、監獄、獎勵等不同的格子,透過不同的投擲結果、不同的移動路徑、不同的策略方式,玩家在棋盤上所能進行的買賣交易、盈虧情況也會大不相同。順利的玩家可以不斷累積財富,不順利的玩家可能面臨破產危機,只要你能堅持到最後不破產,或者累計總資產最高,就算獲得勝利。
實體版《大富翁》在全球已經是老少咸宜的桌遊,不過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它也走上了電子化的道路,先後推出了 SFC 版、Flash 版、PC 版、手遊版。
在推出《大富翁》遊戲的公司中,大宇資訊可以說是首當其衝、遙遙領先。大宇於 1989 年 11 月 28 日在 PC 端上發行了大富翁系列的首款遊戲,至今推出了多款 PC 遊戲和手機遊戲,包括PC版《大富翁》1-8代、線上版《大富翁WEB》《大富翁Online》、手機版《大富翁夢境歷險》《大富翁4 fun》《大富翁9》等。每一代的遊戲地圖、道具、系統等內容都在不斷最佳化升級,既打下了自己的品牌、也極大地推廣了大富翁的玩法。
比如大宇的第一代《大富翁》是以傳統的紙上大富翁棋盤作為遊戲地圖的基礎,除了基本的土地、房屋、機會以及命運設定外,還加入了股票、黃金、期貨以及投資公司等另類的賺錢途徑。整個遊戲在保留了桌遊版大富翁精華的基礎上還添加了一些趣味設定,不過作為系列作的首次嘗試,遊戲在互動性方面還是有些不足,在不斷累積經驗和嘗試後,大富翁系列作品也越來越成熟。
《大富翁》玩法的盛行,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遊戲作品,它們或遵循經典玩法,以買賣地皮、收租拼資產、金錢交易為核心;有的不走尋常路,把大富翁和其它遊戲元素結合起來,簡化了資產買賣的交易系統,把擲骰子的玩法創新化,內容趣味化。
有時候在綜藝節目的遊戲環節中,也常常會出現規則更加簡單的大富翁棋盤玩法,擲骰子,然後直接讓嘉賓接受各種獎勵和處罰。在國外也常在購物中心、廣場上舉辦真人大富翁遊戲,全民參與,老少同樂。
大富翁遊戲從發明至今已經 113 年,經歷了各種改版、各種風波,從《大地主遊戲》走到了今天《大富翁》,它成功了,但它也變了。它的主題不再是以單純的經濟、金融為中心,也不是傳播什麼單一稅的概念、批判資本主義,消遣娛樂成了它的新目標。現在面對花樣百出的大富翁遊戲,誰還能想起來它當初竟然是個為了批判資本主義弊端、諷刺壟斷的教育型遊戲?誰又知道它的風光背後,真正發明者卻只拿了 500 美元的創作費,而一個盜版的失業人士卻拿走了《大富翁》創下的大多數收益和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