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聚焦渦陽

    興奮劑的英文為Dope,一說原為南非黑人方言中一種有強壯功能的酒,一說起源於荷蘭語Dop。該詞彙1889年首次被列入英語詞典,釋義為“供賽馬使用的一種鴉片麻醉混合劑”。

    興奮劑在醫學中原指能刺激人體神經系統,使人產生興奮從而提高機能狀態的藥物。後在體育界泛指可作用於人體機能,有助於運動員提高成績的藥物,亦稱禁用藥物。

    由於運動員為提高成績而最早服用的藥物大多屬於興奮劑藥物——刺激劑類,所以儘管後來被禁用的其他型別藥物並不都具有興奮性(如利尿劑),甚至有的還具有抑制性(如b-阻斷劑),國際上對禁用藥物仍習慣沿用興奮劑的稱謂。因此,如今通常所說的興奮劑不再是單指那些起興奮作用的藥物,而實際上是對禁用藥物的統稱。

    興奮劑的種類不同,其功用也不相同。有的可抑制和減輕疼痛,從而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有的可以增加心率、肌肉血流量、肺通氣量,從而提高迴圈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加強能量代謝;有的可以增加肌肉塊頭和力量,有助於增加訓練強度和時間,從而提高速度和耐力;等等。

  • 2 # 途中ky

    興奮劑英語稱為"Dope",由於運動員為提高成績而最早服用的藥物大多屬於興奮劑藥物刺激類,所以儘管後來被禁用的其他型別物並不都是具有興奮性,甚至有的還具有抑制性,國際上對禁用藥物一直稱為興奮劑。​

    使用興奮劑,會合成類固醇。類固醇可以觸發蛋白質的合成,刺激肌肉的增長。但類固醇會永久破壞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導致男性不育和女性聲帶變粗等後果。使用興奮劑,對於人的傷害特別大,會使人對藥物產生依賴、產生過敏反應、同時也有心理危害。

    可為什麼還是有人依舊服用興奮劑呢?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會促進紅細胞生成素。促紅細胞生成素在提高運動員耐力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它可以提高攜帶氧氣的紅細胞數量,即提高自身的供氧量,而這些大概可以使運動員的耐力提升34%。而且我們也知道,體育競技是需要很大的耐力的,所以,為了比賽結果,有些運動員會服用興奮劑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 3 # 三甲醫院網

    北京奧運中國三枚金牌被剝奪 "興奮劑"究竟是何方神聖?

    興奮劑作為奧運精神的“汙點”,各國代表隊都羞於提起。這一次國際奧委會剝奪北京奧運中國三枚金牌的事件讓興奮劑再一次進入了公眾視野,成了一個熱點話題。

    國際奧委會今晨(13日)宣佈,由於藥檢陽性,取消北京奧運會女子75公斤級金牌得主曹磊(33歲)、女子48公斤級金牌得主陳燮霞(34歲)、女子69公斤級金牌得主劉春紅(31歲)的金牌。

    早在2016年8月,在國際奧委會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運動員檢驗樣本重新測試中,15名舉重運動員的藥檢結果呈陽性。其中中國的三名舉重金牌得主陳燮霞、劉春紅、曹磊出現在國際舉聯公佈的複檢陽性名單中。

    早在里約奧運會的時候,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釋出“獨立個人報告”指控俄羅斯的興奮劑問題是“政府行為”,多方施壓國際奧組委要求全面禁止全體俄羅斯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最後俄羅斯奧運代表團中原定的387名運動員名單“縮水”近三分之一。

    興奮劑會讓使用者產生藥物依賴性,造成器官和細胞功能的異常,並導致精神狀態的改變。服用禁藥會讓運動員患上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肝病,腎衰竭,性功能障礙等許多疾病,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讓人猝死,給自身健康狀況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東德政府曾讓本國運動員有組織大規模的使用興奮劑,而這一舉動的效果也非常明顯,1972年到1988年,人口僅1600萬的東德在4屆奧運會上獲得144枚金牌,在獎牌榜上成功超越美國,僅次於蘇聯。但至少有1萬名東德運動員當年在東德國家安全域性的指使下長期服用各類禁藥,造成至少100名運動員死亡。

    拜興奮劑所賜,運動員們噩夢連連:心率不齊、多次流產、乳腺癌、睪丸癌、胰腺癌、後代先天性畸形、抑鬱症。女運動員海蒂.克利格,她曾奪獲得過歐錦賽的鉛球冠軍,但是由於長期使用興奮劑,結果導致其聲音變粗、肌肉增生、多毛,甚至長出了鬍子,最後不得不做了變性手術,徹底成為男性。

    既然興奮劑有這麼大的危害,為什麼一到大型體育賽事,很多運動員都想玩火試一試?興奮劑究竟是有什麼樣特別的功效讓那麼多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去嘗試?

    什麼是興奮劑?

    興奮劑原義為"供賽馬使用的一種鴉片麻醉混合劑"。由於運動員為提高成績而最早服用的藥物大多屬於興奮劑藥物刺激劑類,所以儘管後來被禁用的其他型別藥物並不都具有興奮性(如利尿劑),甚至有的還具有抑制性(如b-阻斷劑),國際上對禁用藥物仍習慣沿用興奮劑的稱謂。因此,如今通常所說的興奮劑不再是單指那些起興奮作用的藥物,而實際上是對禁用藥物的統稱。

    常用興奮劑及其原理

    常見的興奮劑有刺激劑、麻醉止痛劑、合成類固醇類、利尿劑、β-阻斷劑、內源性肽類激素、血液興奮劑。

    興奮劑的種類不同,其功用也不相同。有的可抑制和減輕疼痛,從而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有的可以增加心率、肌肉血流量、肺通氣量,從而提高迴圈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加強能量代謝;有的可以增加肌肉塊頭和力量,有助於增加訓練強度和時間,從而提高速度和耐力

    1. 刺激劑

    刺激劑是最早使用,也最早禁用的一類興奮劑,只有這類藥物是名副其實的“興奮”劑。如苯丙胺可以刺激中樞神經興奮,消除疲勞感,增強人的活動能力;也可以刺激延髓呼吸中樞,使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都得到加強,增強人體供氧能力,使運動員的體能更上一層樓。

    20世紀70年代以前,運動員所使用的興奮劑主要都屬於這一類。1960年羅馬奧運會和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所查出來的使用興奮劑有苯丙胺、麻黃素、去甲偽麻黃鹼和尼可剎米。

    副作用:效果過於卓越,讓人在自己無法察覺的狀態下,進入過度疲勞,引發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很多運動員的屍體都證明了這一點。

    2. 合成類固醇(包括天然類固醇)

    目前使用範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一類。此類興奮劑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肌肉面積的增大和肌肉力量的增強,減少蛋白質的損耗。除此之外,還能促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提高攜氧能力。由於我們身體裡的氧氣是由血紅細胞負責運送的,所以它能夠顯著提升服用者的有氧能力和耐力,這對於耐力型專案選手無疑是一種誘惑。

    副作用:這類藥物具有雄性激素,會抑制垂體釋放促性激素釋放激素,導致男性運動員睪丸萎縮,自身睪酮分泌的減少以及精子數量的減少,攻擊性增強。女運動員會月經不調或者閉經,出現男性特徵。

    合成類固醇對肝臟也有相當大的毒性,長期服用會導致肝紫癜,血管異常。BBC的紀錄片《興奮劑》中有記錄健美愛好者服用14年類固醇用於肌肉增長後雙腎腎衰竭摘除的例子。

    3. 麻醉鎮痛劑

    鴉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嗎啡就是這類藥物的傑出代表。它可以假冒我們體內的鎮痛物質腦啡呔,啟用中樞神經的阿片受體,讓運動員產生快感,精神亢奮,擁有超越體能的幻覺,肌肉疼痛再也不能阻擋他們瘋一樣的速度。

    副作用:成癮,就如毒品成癮一樣。

    4. 鎮靜劑

    典型藥物為普萘洛爾。就是治療心臟病和高血壓的常見藥物。它可以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和運動耐力,那些需要保持鎮靜的運動專案,如射擊、射箭、跳水、花樣游泳等運動員多使用這類藥物。

    副作用:沒病瞎吃藥的後果就是,失眠、抑鬱、血壓低,長期服用後突然停藥,可能心肌梗死、猝死。

    5. 利尿劑

    顧名思義,有利於排尿的藥物。以呋噻米為例,作用於腎小管,抑制對水的重吸收,從而使大量的水分排出體外。這就有兩個用處:一是“減肥”,賽前快速減輕體重,進入較低體重級別的分組,以取得較好的成績。二是逃避尿檢,儘快排尿可以降低尿液中其他興奮劑的濃度。

    副作用:濫用利尿劑,很容易造成人體嚴重脫水,腎衰竭,電解質紊亂,甚至死亡。

    6. 肽類激素

    促紅細胞生成素是典型代表,人體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由腎臟和肝臟分泌的一種激素樣物質,能夠促進紅細胞生成。服用紅細胞生成素可以增加血液中紅細胞百分比。人體缺氧時,此種激素生成增加,並導致紅細胞增生。EPO興奮劑正是根據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原理人工合成,它能促進氧氣生成,從而提升耐力型專案的競技成績。

    副作用:這種興奮劑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大,隨著運動中脫水量的增大,會引發血栓等症狀,可能引發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死亡。據英國一項調查,僅1987至1990年間,就有19名荷蘭和丹麥運動員因為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死亡。

    7. 血液興奮劑

    又稱為血液紅細胞回輸技術,20世紀40年代開始使用,原來是用異體同型輸血,來達到短期內增加血紅細胞數量,從而達到增強血液載氧能力。進入20世紀80年代,發明了血液回輸術。從運動員本人體內抽出一定量的血液,經處理後儲存備用,賽前再將血細胞隨生理鹽水輸入該運動員體內。這樣就可以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數,提高運動員的最大吸氧量。

    副作用:輸血使人體內的血量突然增加,加重了血液迴圈,可能會引起高血壓、心力衰竭,甚至代謝性休克。

    8.生長激素(hGH)

    生長激素是一種刺激人體生長和發育的主要激素。最初,用於治療的生長激素是從死人和動物的腦垂體中提取的,主要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的侏儒症、骨質疏鬆、肥胖症和嚴重燒傷等,價格十分昂貴,並且曾因造成使用者死亡事故而被停用。由於基因技術合成生長激素成功,使其價格下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於是有些運動員把它作為合成類固醇的替代品而使用,主要目的是逃避藥物檢查,因為生長激素的檢測方法尚未建立。

    副作用:大量攝入外源性的生長激素,會降低自身內分泌水平,損害身體健康,同時它的藥理副作用很大,致人以多種疾病,特別是對心臟的不良影響。其潛在的長期副作用是不可逆的,甚至是致命的。

    興奮劑的檢測有哪些困難?

    前國際反興奮劑組織主席迪克·龐德表示:在奧運會中使用興奮劑的運動員只有10%能被檢測出來。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有很多新型的興奮劑無法依靠現有的裝置和技術檢測出來。興奮劑檢測是一項難度很高,責任十分重大的工作。其難度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藥物及其代謝物的種類多,變化大,禁用的百餘種藥物以原體或一個或多個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與人體體液中,因此,需要檢測和確證的化合物多達幾百種。除此以外,用藥後的不同時間,這些化合物的濃度不斷的發生變化,直到排出體外。

    2.藥物在人體體液中的濃度很低,藥物在人體體液中的濃度常常是毫微克(即十億分之一克)或更低的水平,因此對檢測的靈敏度要求很高。打一個比方,如果在一個25*50m的標準游泳池中加入一勺糖,要求在池子的任何一處都可以測到糖的存在。

    3.要求準確的定性和定量,不能有絲毫的疏漏和差錯。興奮劑的檢測工作對運動員的運動壽命負有法律責任。檢測者要對每一種藥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及光普分析有全面嫻熟的瞭解及足夠的分析參考資料。所以,要準確的定量及判斷是否超出了允許的水平,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

    由於國際體育組織堅定了反興奮劑的立場,並不斷加大反興奮劑的力度,這就使服用興奮劑的人轉而使用不會被查獲的其它類藥物。今天的興奮劑也許並不比20年前興奮劑能更好的提高成績,但卻更能隱蔽自己。因此檢測專家們使用了更先進、更精密的儀器。在某種意義上說興奮劑和檢測手段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鬥法已經更加嚴峻,以至於不能僅僅用傳統的尿檢來證明運動員是否使用了違禁藥物。

    面對新型興奮劑時,檢測方法會越發難以奏效,另一方面,世界反興奮劑組織也越發不堪重負。迄今為止,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花費超過5400萬美元專門用於研究可能被用於提高運動成績的新藥。在倫敦奧運會上,組織者計劃實施5000次興奮劑檢測—這一數量是史無前例的。參加比賽的1.4萬名運動員中有近一半會被抽查,其中包括全部獎牌獲得者,檢測將排查超過240種違禁藥物,其中包括人體生長激素、哮喘藥物和尚未正式開始銷售的實驗藥物。就算通過了這些,運動員的血檢和尿檢樣本還要被儲存8年,方便以後在發現新型興奮劑時可以重複查驗。

    使用興奮劑不但對運動員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還破壞了體育比賽的公平和公正,令奧林匹克運動蒙羞。

  • 4 # SME科技故事

    興奮劑的歷史遠比我們想想的悠久,在北歐神話神,描繪了一位英雄巴薩卡斯,他在每次戰鬥前都會喝下一種名為“不頭疼”(音譯)的飲料,就像大力水手每次戰鬥前都要吃下菠菜罐頭一樣,這可以看作是興奮劑的一種古老記載。

    在現代奧運誕生之前,興奮劑就已經是運動賽場上很重要的一種奪冠手段了。

    1807年,在英國的一項傳統耐力跑比賽中,一位選手連續奔跑了6天時間,最終以836公里的驚人成績拿下冠軍。賽後選手坦言自己的秘訣,每當自己感覺快要力竭時就來上一口鴉片。之後的幾十年裡,鴉片風靡這項耐力賽賽場,記錄頻頻被打破。

    服用興奮劑或者藥物,曾幾何時並不是什麼醜聞,甚至被認為是新技術的大膽嘗試。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開幕,選手們帶著五花八門的興奮劑走上賽場,有可卡因、咖啡因、士的寧,還有多種混合藥劑,那時興奮劑才是教練組最重視的舞臺。

    到了第三屆奧運會,終於傳出了興奮劑“喜報”。當時一位美國的馬拉松運動員托馬斯·希克斯信心滿滿地在場地上奔跑著。他的教練一路拿著注射器跟著他,每當希克斯筋疲力盡時就給他來一針士的寧,再喝下一大杯威士忌,就又重新能量滿滿。靠著強大的“後勤補給”,希克斯最終成為了首位興奮劑奧運冠軍。

    四年後,又一屆奧運會開幕了,興奮劑的濫用情況變得更加的糟糕。一位義大利馬拉松運動員在終點前踉踉蹌蹌,像一個醉漢一樣,幾度跌倒但依舊堅持爬起。他堅持不屑的精神感染了全場的觀眾。在巨大的歡呼聲中,這名瘦小的運動員最終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第一個走過了終點。

    雖然義大利人因為接受幫助而被取消了成績,但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賞。聖保羅大教堂的主教還因此說出了一句不朽的名言:“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取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後來做了點小修改,“參與比取勝更重要”就成為了奧林匹克的核心精神之一。

    然而,誰能想到那位義大利人是因為服用了過量計程車的寧藥酒才會在終點前倒下的。

    直到近代,奧委會才開始打擊興奮劑,但又因為美蘇爭霸,體育賽場還是成了犧牲品。蘇聯和東德頻繁爆發多次大規模興奮劑事件。

    安德里格斯·克里格就是興奮劑的受害者之一。1979年,克里格還是一位14歲的女孩子,當時剛剛進入東德的一所青少年運動學校練鉛球。兩年後,教練開始讓她開始服用一種藍色包裝的藥丸,稱其是一種葡萄糖,能夠提高力量和耐力。實際上那是一種名叫Oral-Turinabol的類固醇激素,為了平衡副作用,克里格同時服下的還有避孕藥。

    很快藥物就讓克里格的體重飆升到了100公斤,同時她的嗓音開始便的低沉,體毛濃密。因為這些男性化的體徵,克里格被看作是通訊連皮條客,還被當成男扮女的異裝癖。克里格逐漸變得暴躁、易怒,除了因為生活上打擊,也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那個時候唯一能讓她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突飛猛進的成績。

    1986年,20歲的克里格成為了歐洲鉛球冠軍,成績是19.96米。1986年,20歲的克里格成為了歐洲鉛球冠軍,成績是19.96米。5年之後,超量的訓練損害了克里格的關節和骨骼系統,她只能以25歲的低齡退役。退役後克里格備受煎熬,最終選擇了變性,被迫成為了一個男人。

    如今,成為男性的克里格不再會跟他人提及鉛球比賽。但一旦聽說有女子鉛球運動員的成績超過19米,他都會流露出同情。因為他很清楚,這成績是不可能靠喝白開水練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海經中十大神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