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正故事會
-
2 # 茶舍表妹
山海經中十大神樹有哪些?
一、沙棠樹;
《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日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傳說吃了這種仙樹的果實,能讓不會游泳的人可以不溺水。
二、琅玕樹;
《山海經·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神話傳說中的仙樹,現今一指美玉,二指珠樹。
三、三株樹;
《山海經·海外南經》: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日,其為樹若慧。三株樹在厭火國的北面,生長在赤水岸邊,那裡的樹與普通的柏樹相似,葉子都是珍珠。另一種說法認為那裡的樹像彗星的樣子。
四、建木樹;
《海經·海外南經》㝣窳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日建木。在窳西弱水上。氏人國在建木西。
五、不死樹;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 阿姓,甘木是食”。《山海經·大荒南經》晉 郭璞 注:“甘木即不死樹,食之不老。”《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開明北有“不死樹”。不死松又名龍血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樹,人食之可得長生。
六、扶桑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扶桑與太陽的聯絡是觀測太陽時建立起來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說“十日”(十天干)依次經過,與羲和生十日相合。傳說在東方的大海上,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太陽女神羲和大神為她的兒子金烏(三足烏鴉,太陽之靈)從此處駕車升起。也說是神界,人間,冥界的連通大門。
七、若木樹;
《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青葉紅花,名字叫若木。這是什麼樹呢?元代官修的《農桑輯要》記載: “苧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苧麻藝於河南,木棉種於陝右。(但其中所說“木棉亦西域所產”是不對的)”應該是木棉最早出自陝西,中國西北地區雖然氣候較寒冷,然而上古時並不算冷,適合作物生長,而符合山海經裡“若木”特徵的唯有木棉。自不周山倒了之後,朔風吹來,地球環境滄桑鉅變,木棉樹樹種隨風飄散到中國溫暖的南方地區落腳紮根。
八、迷殼樹
《南山經》: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迷榖樹,又稱迷谷樹。實為梧桐樹之“白梧”。白梧就是白色的梧桐。其樹白皮白質,黑色紋理如構樹。既不是泡桐,也不是法國梧桐,實為中國梧桐。現實中已經絕跡或尚未發現。白梧原地青藏高原,西招搖山在青海玉樹之地。迷榖樹也是山海經裡的“文玉樹”,是鳳凰棲息之神樹。
九、帝休樹;
《山海經·中山經》“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亦稱“不愁木”。傳說中異木名。食其實可解除憂愁。也可作‘食之可以平復情緒,不易發怒。
十、帝屋樹;
《山海經·中山經》:“又北三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御兇。”據說這棵樹有巨大神奇能量,可以抵禦敵人的進攻。
-
3 # 紅色文化故事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有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它影響之大,也頗受國際漢學界的重視,不過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經》裡面儲存了大量的神話故事,這些傳說除了都很熟悉的精衛填海、羿射九日等,當然還有十大神樹,這十大神樹是:
一、沙棠樹。傳說吃了這類樹的果實,螚讓人不會泅水的人能夠不溺水。
二、琅玕樹。《山海經》說“常服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神話傳說中的仙樹,當令一指美玉,二脂珠樹。
三、三株樹。《山海經》:三株樹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也為珠。一曰,其為樹若慧。”意思是,三株樹在厭火國的北面,發展在赤水岸邊,那邊的樹與平凡的柏樹類似,葉子都是珍珠。
四、建木樹。《山海經》裡介紹說,建木是相同寰宇人神的橋樑。
五、不死樹。《山海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意為,不死松別名龍血樹,神話傳說的一種神樹,人食之可用生。
六、扶桑樹。《山海經》:湯谷上有扶桑,十天所浴,在黑齒北。扶桑於太陽的接洽是觀察太陽時成立起來的。意為,在西方的大海上,扶桑樹是由兩棵彼此攙扶的大桑樹構成的。太陽女神義和大神為她的兒子金烏今後處駕車升起,也就是說,神界,人世,冥界的連同大門。
七、若木樹。傳說在東南海內,黑水之北,有衡石山、九陰山,上有赤樹,青葉赤化,名曰,赤木 青葉紅花。
八、迷轂樹。迷轂樹,又叫迷谷樹,實為梧桐樹之“白梧”。迷轂樹也是山海經裡的“文玉樹”,是鳳凰棲息的神樹。
九、帝休樹。也叫不愁樹。傳說中異木名。食實在可排除哀怨。也可作“食之能夠平復感情,不易發怒。”
十、帝屋樹。傳說這課樹有宏大奇妙的力量,能夠抵擋仇敵的打擊。
簡要的介紹了十大神樹,記住都是傳說啊!中國神話故事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否存在,也是人們的一種嬌空的的遐想和尋求。
-
4 # 有你民宿
《山海經》裡不止十大神樹!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山海經》內容十分豐富,它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飽含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等方面的只是,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山海經》的分卷目錄,從山經南、西、北、東到中,海外經從南、西、北到東,海內經方位順序一致,大荒經從東、南、西到北,最後以海內經結束。
山海經中的神樹不止十數,而是數十。只是以下十種具名,常被提及。但是本人並未從《山海經》中確認到5.6.10三種樹,後續涉及會更新。
十大神樹:迷榖樹——《南山經》: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佩戴它在身上就不會迷失方向。沙棠樹——《西山經》: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吃了它能漂浮不沉。帝休樹——《中山經》:其上有木焉,其名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吃了它會心平氣和,不會發怒。帝屋樹——《中山經》: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御兇。吃了它可以抵禦兇獸的侵襲。三株樹——《海外南經》: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慧。”建木樹——《海外南經》:“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氐人國在建木西。”扶桑樹——《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十個太陽洗浴的地方,九個太陽在書的下枝上,一個在上面的樹枝上。不死樹——《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 阿姓,甘木是食。吃了它能長生不老。若木樹——《海內經》: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在南海、黑水和青水之間,有種樹明教若木,若水便自那兒發源。琅玕樹——《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其他神樹:下面是從書中查到的其他神樹,實際上還有很多,粗略看來以《中山經》為最多。因古文輸入慢,將持續不定時更新。
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聾。吃了可以治療耳聾。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吃了可以使人多子多孫。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飢。吃了可以使人不受飢餓。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吃了能使人解除憂愁。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5 # niushu生活視角
«山海經»記載的十大上古神樹分別是沙棠樹、琅玕樹、三株樹、建木樹、不死樹、扶桑樹、若木樹、迷榖樹、帝休樹、帝屋樹。
1、沙棠樹
《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 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傳說吃了這種仙樹的果實,能讓不會游泳的人可以不溺水。
2、琅玕樹
《山海經·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神話傳說中的仙樹,現今一指美玉,二指珠樹。
3、三株樹
《山海經·海外南經》:“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慧。”三珠樹在厭火國的北面,生長在赤水岸邊,那裡的樹與普通的柏樹相似,葉子都是珍珠。另一種說法認為那裡的樹像彗星的樣子。
4、建木樹
《海經·海外南經》:“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氐人國在建木西。”
傳說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樑。由於伏羲、黃帝等眾帝都是透過這一神聖的梯子上下往來於人間天庭。在廣漢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神樹上,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
5、不死樹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 阿姓,甘木是食”。《山海經·大荒南經》晉 郭璞 注:“甘木即不死樹,食之不老。”《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開明北有“不死樹”。不死松又名龍血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樹,人食之可得長生。
6、扶桑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扶桑與太陽的聯絡是觀測太陽時建立起來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說“十日”(十天干)依次經過,與羲和生十日相合。
傳說在東方的大海上,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太陽女神羲和大神為她的兒子金烏(三足烏鴉,太陽之靈)從此處駕車升起。也說是神界,人間,冥界的連通大門。
7、若木樹
《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青葉紅花,名字叫若木。這是什麼樹呢?
元代官修的《農桑輯要》記載: “苧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苧麻藝於河南,木棉種於陝右。
應該是木棉最早出自陝西,中國西北地區雖然氣候較寒冷,然而上古時並不算冷,適合作物生長,而符合山海經裡“若木”特徵的唯有木棉。自不周山倒了之後,朔風吹來,地球環境滄桑鉅變,木棉樹樹種隨風飄散到中國溫暖的南方地區落腳紮根。
8、迷榖樹
迷榖樹,又稱迷谷樹。實為梧桐樹之“白梧”。白梧就是白色的梧桐。其樹白皮白質,黑色紋理如構樹。既不是泡桐,也不是法國梧桐,實為中國梧桐。
現實中已經絕跡或尚未發現。白梧原地青藏高原,西招搖山在青海玉樹之地。迷榖樹也是山海經裡的“文玉樹”,是鳳凰棲息之神樹。
9、帝休樹
《山海經·中山經》“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亦稱“不愁木”。
傳說中異木名。食其實可解除憂愁。也可作‘食之可以平復情緒,不易發怒。
10、帝屋樹
《山海經·中山經》:“又北三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御兇。”據說這棵樹有巨大神奇能量,可以抵禦敵人的進攻。
-
6 # 檸檬味山楂
朱槿、迷榖樹、不死樹、沙棠樹、建木樹、琅玕樹、三株樹、帝休樹、、若木樹、帝屋樹。
朱槿樹:
中國對朱槿(扶桑)的栽培觀賞歷史悠久,將其視為神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雲:“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郭璞注:“扶桑,木也。”
沙棠樹:
《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 ﹞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傳說吃了這種仙樹的果實,能讓不會游泳的人可以不溺水
不死樹: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 阿姓,甘木是食”。《山海經·大荒南經》晉 郭璞 注:“甘木即不死樹,食之不老。”《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開明北有“不死樹”。
不死松又名龍血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樹,人食之可得長生。
帝屋樹:
《山海經·中山經》:“又北三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御兇。”據說這棵樹有巨大神奇能量,可以抵禦敵人的進攻。
建木樹:
《海內經》:“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日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 大暤爰過,黃帝所為。”
建木樹傳說是能夠溝通天地的神樹。建木樹上能夠長出各種珍奇異寶奇珍異獸包括飛龍、猛虎、神鈴和神果等。
回覆列表
根據殘留的資料
山海經中有如下十大神樹:
1、沙棠樹
《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 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傳說吃了這種仙樹的果實,能讓不會游泳的人可以不溺水。
2、琅玕樹
《山海經·海內西經》:“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琅玕樹。”神話傳說中的仙樹。琅玕樹上生長美玉,是鳳凰和鸞鳥的食物。
3、三株樹
《山海經·海外南經》:“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慧。”三珠樹在厭火國的北面,生長在赤水岸邊,那裡的樹與普通的柏樹相似,葉子都是珍珠。另一種說法認為那裡的樹像彗星的樣子。
4、建木樹
《海經·海外南經》:“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氐人國在建木西。”
傳說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樑。由於伏羲、黃帝等眾帝都是透過這一神聖的梯子上下往來於人間天庭。在廣漢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神樹上,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
5、不死樹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 阿姓,甘木是食”。《山海經·大荒南經》晉 郭璞 注:“甘木即不死樹,食之不老。”《山海經·海外南經》崑崙開明北有“不死樹”。不死松又名龍血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樹,人食之可長生不死。
6、扶桑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扶桑與太陽的聯絡是觀測太陽時建立起來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說“十日”(十天干)依次經過,與羲和生十日相合。
傳說在東方的大海上,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太陽女神羲和大神為她的兒子金烏(三足烏鴉,太陽之靈)從此處駕車升起。也說是神界,人間,冥界的連通大門。
7、若木樹
《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青葉紅花,名字叫若木。這是什麼樹呢?
元代官修的《農桑輯要》記載: “苧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苧麻藝於河南,木棉種於陝右。
應該是木棉最早出自陝西,中國西北地區雖然氣候較寒冷,然而上古時並不算冷,適合作物生長,而符合山海經裡“若木”特徵的唯有木棉。自不周山倒了之後,朔風吹來,地球環境滄桑鉅變,木棉樹樹種隨風飄散到中國溫暖的南方地區落腳紮根。
8、迷榖樹
迷榖樹,又稱迷谷樹。實為梧桐樹之“白梧”。白梧就是白色的梧桐。其樹白皮白質,黑色紋理如構樹,有黑色的紋理,它的花光華照耀四方,據說人佩戴它的花果在身上不會迷路。晉·郭璞《山海經圖讃·迷榖》“爰有奇樹,產自招搖。厥華流光,上映垂霄。佩之不惑,潛有靈標。”今認為既不是泡桐,也不是法國梧桐,實為中國梧桐。
現實中已經絕跡或尚未發現。白梧原地青藏高原,西招搖山在青海玉樹之地。迷榖樹也是山海經裡的“文玉樹”,是鳳凰棲息之神樹。
9、帝休樹
《山海經·中山經》“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亦稱“不愁木”。
傳說中異木名。食其實可解除憂愁。也可作‘食之可以平復情緒,不易發怒。
10、帝屋樹
《山海經·中山經》:“又北三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御兇,據說這棵樹有巨大神奇能量,可以抵禦敵人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