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QX888

    我知道柳編是臨沐的民俗文化。

    柳編是古老又現代的手工技藝,不僅在傳統社會服務於人們的生活,在現代社會也依然保持著活力。編筐、編簍,家家都有”是在臨沭流傳的一句俗語,說明了柳編在當地的普及程度。可以說,在臨沭柳編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融入到生活之中成為一

    種生活的藝術。更因其自身在材料、工藝、功能上的特點,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

  • 2 # 九不搭八

    傳統節日

    春節 夏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被重視、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進入臘月中旬,家家戶戶即開始碾米磨面,宰豬殺雞,購買魚、肉、煙、酒、糖、果、茶、鞭炮,增購傢俱,縫製新衣,以備過年。節前數天,各家都要蒸饃饃,做豆腐,熬豬頭糕,烙煎餅,添購新碗筷,灑掃庭院,洗刷器皿,人人理髮,以示辭舊迎新。據說做豆腐是因為“豆腐”諧音“都福”,意在希求或慶祝閤家幸福;熬豬頭糕是因“糕”諧音“高”,預示家庭生活年年高。過年儘量要吃魚,是因為“魚”諧音“餘”,希求新年伊始,日子越過越有餘。而過年時不管碗筷缺與不缺,都要添置,寓意家中增添人口,人丁興旺。正月初一,晨起放“高升”(即“二起腳”),謂“開門炮”,男女換新裝,待餃子下熟以後,焚香燒紙放鞭炮,全家跪拜天地、先祖,稍後小輩跪拜長輩。此為“發紙”。大年黎明前後,千家萬戶爆竹聲聲,極為熱鬧。“發紙”畢,全家人用頭一天備好的酒餚喝酒,吃水餃、湯圓(即元宵)。湯圓寓全家團圓之意。飯後,男女分頭出動,到宗族親鄰互賀新年,謂之“拜年”。每家對前來拜年,年長者以菸酒相待;年小的兒童以糖果、花生、葵花子相待,也有給壓歲錢的。拜年以當日午前為度,中午前後,集鎮上有踩高蹺、玩龍、玩獅子、走竹馬旱船和說書唱戲的,人們在酒足飯飽,互賀新年之後,多去“看景”。是日不準挑水掃地,忌動刀剪,如有違犯,則認為一年不吉利。

    元宵、叫親節 夏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家家吃湯圓、蒸燈。晚上放煙花,孩子們放“滴滴錦”,打著燈籠外出玩耍。夏曆正月十六日,臨沭地方有將已出嫁的女子叫回孃家吃頓飯或過上幾日的習俗,雖不是什麼大節,但家家比較重視,人們稱為“叫親節”或“走親節”。

    二月二 夏曆二月初二,俗稱“二月二,龍抬頭”。臨沭農村有“炒蟲”之習:把黃豆放在鍋中炒熟,意思是炒蟲吃,把莊稼的害蟲炒死,保證豐收。

    清明節 此節為祭祀節。節前為先祖添土圓墳,意為其修繕房屋。節日這天,人們帶著供品,到祖墳或去世親人墳前燒紙祭奠。以表示對故去親人的紀念。每逢清明,縣裡各界人士、在校學生到濱海烈士陵園集會,為烈士掃墓,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緬懷烈士光輝業績,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端午節 夏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節。此日家家戶戶吃粽子,並在門前插艾蒿。據說插艾可以辟邪,吃棕子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半年 臨沭各地過半年時間不同。蛟龍、玉山一帶以夏曆六月初一為半年;臨沭、南古、石門、大興等地,以夏曆六月十五為半年。多數農家為夏收後改善生活。家有小孩種牛痘的,也在這天舉行“發紅子”、“退盤子”儀式,燒紙花,放鞭炮,祈祝孩子平安。

    七月七 相傳夏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日子。會面必流淚,即天必下雨,故又稱雨節。

    中秋節 夏曆八月十五日,又稱團圓節。時值秋高氣爽,花好月圓,節前親朋好友互送禮品,以加深友誼。晚間,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月圓時分吃月餅賞明月。此節被臨沭地方視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

    重陽(老人節)夏曆九月初九。古代文人名士比較注重此節,多於此日登高觀望,飲酒賞菊,抒發雅興。一般農民多把此日視為“雨節”,遇旱年盼此節老天下雨解旱。改革開放後,國家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將此日定為老人節,開展形式多樣敬老活動。

    臘八節 夏曆臘月初八。人們用五穀雜糧和乾果煮成臘八粥,慶賀一年來的五穀豐登。臨沭地方臘八粥多用小米、大棗、核桃、栗子、銀杏等原料,分葷的、鹹的、甜的幾種。臘八粥營養豐富,是冬令食療佳品。

    辭灶 夏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稱小年。這一天,家家都將鍋臺、几案、鍋碗飄盆收拾乾淨,準備設供祭灶。要事先買好糖瓜、點心、灶老爺像之類。晚飯後祭灶時,首先將牆上的舊灶老爺像揭下來,在香爐前焚化,表示灶老爺上天了;然後貼上新的灶老爺像,有的在像旁還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再在祭桌上擺供品,供品主要是糖瓜,據說糖瓜粘而甜,灶老爺吃了它,可以封住嘴,上天以後就不說人們的壞話了。設祭之後,全家參加祭禮,由長者燒紙燒香,送糖,送酒併為灶老爺的坐騎撒馬料,最後,全家給灶老爺磕頭,祭灶儀式完成。

    除夕 夏曆十二月最後一天晚上為除夕。是日黎明前,要舉行“接灶”儀式,即拿一把麥稂或數張火紙在糞堆上一燒,放幾個鞭,意為把灶老爺從天上接到家中過年。過年即換桃符,貼春聯、門箋(俗名叫過門箋子)、年畫,打掃院落,在各門檻處安設攔門棍,意謂別跑了“金馬駒子”。同時長輩要率全家上祖墳。本日早餐從粗從簡,晚餐從精從豐,要閤家聚餐,並把晚餐剩餘的餃子、米飯、豆腐之類放在鍋裡“壓鍋”,寓意明年富有。晚餐後,全家圍爐團坐,說啦家常熬夜,謂之“熬歲”。據說越撐熬活的歲數越大。是夕,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錢多少不定。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電視已經普及,多數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過年守歲。

    婚嫁

    提親:由介紹人(媒人)分別到男女兩方家介紹對方情況。相親:男女雙方隨其親屬到介紹人約定地點見面。雙方同意後,由男方招待女方吃頓飯。定親:雙方同意結親,女方由親屬陪著去男方“看家”,男方用毛巾包上現金(幾十元或上萬元不等),加上禮品,由介紹人交與女方,作為定親禮。遞小柬:男方買部分常用衣物,由介紹人送與女方。傳大啟:即要年命,寫明男女雙方生辰年月和屬相,互相遞交,以便選擇婚期。男方送女方鍋餅、豬肉、雞、魚等六樣禮物(稱六色禮)和九身衣服。傳大啟後多在一百天內完婚。也有在一年內完婚的。嫁女:姑娘出嫁前,要去祖塋上墳辭祖,孃家擺酒席招待賓客,稱“約客”。出嫁時無論冬夏都要身穿紅襖(紅乃五色之祖,襖為厚實),大興鎮一帶還流傳租用老人壽衣之習。有些地方,嫁女在屋裡坐上椅子,由長輩人抬著上轎,由紅氈鋪地或撒麥穰鋪路。花轎前貼“青龍”字貼,意為青龍鎮妖驅邪。舉燈盞或火把繞轎一週,名為照轎。如今,轎車取代了過去的花轎。然後,放鞭炮起轎,由送親人伴送,嫁妝隨行。沿途有一人在前撒“青龍貼”,直到男方家。迎親:新娘隊伍來到之前,婆婆手提線砣,又名“隨手轉”(意為叫媳婦聽話),接連到村頭張望三次。本縣南部地區新娘嫁妝到家時,婆婆上前把鎖一一鎖好,謂之“捏鎖”,意為媳婦過門後,家中的一切權力由婆婆執掌。北部地區新娘進村時,把鎖放開,進家後由婆婆看櫃,並拿出兩包點心,分給大家嘗喜。新娘下轎時,先燃放“二起腳”,後放鞭炮,此時嗩吶喇叭齊鳴,向新娘頭上撒麩(福),地撒麥穰(示銀條)。在音樂聲中,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後入洞房。第二天,新婚夫婦給近親長輩磕頭,長輩給錢,名曰“磕頭錢”。現各類習俗也有所簡化。

    生育

    婦女生小孩3日掛紅報喜,即在門前掛塊紅布,附弓箭、蒜頭以示生孩子,同時有希望孩子將來“能打會算”,能文能武之意,區別只在生女孩箭上無箭頭。是日,男方要煮熟雞蛋,以紅、綠顏色染之,送往女方孃家報喜。女孩生後第九天,男孩第十天,姥娘及姑妗兩姨等主要親戚要帶著米、面、雞蛋、油條、紅糖、童衣童帽等物以及“見面錢”前往賀喜,叫“送米糖”。送米糖之前,四鄰好友亦攜帶禮物或禮金等前往祝賀,待“送米糖”儀式完後,當事人要分贈紅、綠雞蛋和油條等東西以回禮。有些家庭生孩子後襬設酒宴,請客誌喜。

    生日 壽辰

    臨沭地方過去一般無給小孩子和青年人過生日的習慣。近年有少數人學外地做法,小孩子和青年人也過生日。祝壽多在60歲之後,但真正實行的也不多。俗語說:“六十整,七十整,吃他(她)閨女大圓餅”;“六十六,吃他(她)閨女的一刀肉”;“七十一,吃他(她)閨女的老母雞”。意為人到60歲、70歲,女兒家要送鍋餅之類孝敬;66歲,女兒家要送一塊豬肉孝敬;71歲,女兒家要送一隻母雞孝敬。這些禮俗,均含人到年老之時,女兒應盡孝順之道的寓意。此地老人,有的忌生命過程中的73歲、84歲這兩個年歲。認為73在旬頭,84在旬尾,多有不測風雲。“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雖為無稽之談,農村老人多有信之。

    天赦

    在立秋之後第五個戊日,外祖母家給外孫(學齡前兒童)做馬褂穿。馬褂前後心部寫有“交天大赦”、“長命富貴”等字樣,意為祈求老天赦免孩子的罪過,使其多福得貴。現穿此馬褂的已很少。

    喪葬

    舊俗 人老年邁,下輩要為其預製壽衣壽材。彌留之際,兒女要為其淨面,著壽衣;嚥氣前,兒女一定要守護身邊。氣斷,全家舉哀。入殮時,死者臉蒙黃表紙,曰“蒙臉紙”;口含一銅錢,曰“噙口錢”;背墊一銅錢,曰“墊背錢”;手中拿線穿小麵餅,曰“打狗餅”,小餅個數要與死者年歲相等。棺頭點一黑瓷燈,曰“引魂燈”;放一陶盆,以供停靈期間子女親朋燒紙弔孝之用,曰“牢盆”,靈房門口搭棚,曰“靈棚”,棚內設供桌,供舉行弔孝儀式用;大門外懸白紙條做成的幡,曰“指魂紙”,紙條數與死者歲數相等。孝服白色。父母死亡,兒子要戴斜角孝帽,帽釘麻匹,謂之“披麻”;著孝服,腰束苘繩,舉喪期一端拖地,謂之“拉腰繩”;赤足穿草鞋,手執柳木哀杖,杖用白紙條裹纏。兒媳頂褡頭,著孝衣,束苘繩,白襪草鞋,長媳手執湯壺。女兒基本同兒媳。侄、孫輩依輩份戴孝,區別多在孝帽式樣。夫亡,妻需穿白戴孝;妻亡,夫不戴孝。弔客一律平角孝帽。人死後,喪主派人紛至親友報告死訊殯期,謂之“報喪”;親友需攜紙、燭、香箔前往弔喪,謂之“奔喪”、“弔紙”。至安葬前,喪家一般搞“報廟”、“指路”、“送湯”(又叫“潑湯”、“送盤纏”) 、“請靈”(如夫婦先死一方,要“請”回家來過宿相聚)、“出殯”等儀式,繁瑣至極。每次儀式舉行,兒女需痛哭流涕,大哭大慟為孝,不哭不淚被視為不孝。親朋弔唁行磕頭禮,喪者之子要磕頭回禮。老殯多請“喇叭匠子”數人吹奏。吹奏得越“熱鬧”,圍觀者越多,喪主家越覺得“要臉”。喪後停欞,一般三天,富者五、七、九天以致更長,貧者亦有當日葬者。出殯時,要在路口處停欞,把“牢盆”放在長子頭上繞一圈摔碎,謂之“摔牢盆”,已婚女兒花錢用彩紙所扎“金山”、“銀山”、“童男童女”、“車馬樓宇”也在這時燒燬。下葬時,死者鄉鄰多持鍁前往墳上培土,以表生前相處之誼,事畢,喪家要酒飯相待。此地禮俗,死後三日上“三日墳”,逢第一個七日上“頭七墳”,其後逢“七”上墳,一般至“五七” 而止。 其中以頭七和五七最被看重。五七之後還有“百日墳”、“週年墳”、“三年周”、“十年周”等。人死後,死者兒女侄孫等要在停欞房內集體居住,謂之“守靈”。一般五七日為限。

    新風 喪葬舊俗,儀式繁瑣,迷信色彩濃重,依次施行,需大事鋪張,一般人家多搞不起。解放後數十年來,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搞封建迷信的諸種葬儀多已廢除。有的即使按舊俗辦喪事,也大量進行了簡化,而且許多新的喪葬儀式已被人們接受和實施。(1)追悼會 人死之後,親屬改披麻戴孝為臂帶黑紗,弔唁者改送燒紙香燭為送花圈,改燒紙磕頭諸種葬儀為開追悼會,由領導或親友鄉鄰中年長者致悼詞,行鞠躬禮以悼念死者,寄託哀思。本縣20世紀60年代起有些村莊就是這樣舉行葬禮的。人們覺得時新、文明。現在城鎮機關人員去世,大都開追悼會,儀式簡單、莊嚴。(2)火化 1975年5月, 臨沭縣火化場建成,縣委作出《關於開展喪葬改革實行火化的決定》。透過不斷地宣傳教育,人死屍體火化,骨灰盛於骨灰盒,逐步變為本縣多數群眾的自覺行動。(3)厚養薄葬 由於黨的多年教育,本縣廣大民眾封建迷信思想漸少,孝敬老人之風漸濃。一些精神文明帶頭戶,對老人在生前多多孝敬,從吃飯,穿衣到一擔水一筐柴,均時時想到老年人的難處,作出周到安排。老人有病,及時就醫,每有好吃的東西,一定奉送老人。但老人去世殯葬時,不搞迷信,不大操大辦,一切從簡。這樣做,深合老人心願。有的說:“生前不孝敬,拿著老的不當人,死後大擺花架子,以顯‘孝心’,眾人不服,這樣的兒女也問心有愧。”在這些帶頭戶的帶動下,許多過去不孝敬老人的,對老人亦在生前多方照顧贍養,死後實行薄葬,不再在老人死後用大操大辦來顯示孝敬。但至今縣境之內喪葬習俗仍是新舊並存,且舊俗有漸長之勢。人死後,披麻戴孝者有之,燒香磕頭者有之,請魂送靈者有之,鋪張浪費大擺場面誇耀於人者亦有之。

  • 3 # 溫暖臨沂

    “世代沿襲謂之風,群居相染謂之俗”。

    千百年來,勤勞、勇敢、淳樸、智慧的沂蒙人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民間文化,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今天讓我們深入生活的源頭,感受沂蒙地區古樸的民風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吧。

    1、 樂舞

    自春秋的“夷狄之樂”、漢代“百戲”、唐代“樂舞”、宋代“舞隊”、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與風格的民間舞蹈,經歷數十個朝代風雨的洗滌和衝篩,保留下來的已成為民間傳統舞蹈的精髓。2、 撲蝴蝶

    撲蝴蝶是沂蒙地區另一種極具特色的廣場舞蹈。在烽火硝煙的戰爭歲月裡,撲蝴蝶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推動“減租減息”、“土地改革”、“動員參軍”、“交送公糧支援前線”等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3、 柳琴戲

    柳琴戲舊稱拉魂腔,唱詞通俗生動、善於鋪陳,尤其長於敘事和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柳琴戲的唱腔音樂,源於臨沂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調,並受到柳子戲的影響,其唱腔以多彩的花腔、獨特的拖腔為主。劇目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表演樸實、生活化。特別是小丑的表演,詼諧又不流於庸俗。4、 剪紙

    沂蒙地區是著名的剪紙之鄉,剪紙是民情民俗的載體。在剪紙創作中,吸收了民間傳統文化豐富的形象內涵,在造型和刀法上大刀闊斧、得意出神,從有法到無法,把民間藝術的傳統魅力轉化為新的剪紙語言符號。

    5、 印染

    沂蒙地區的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名聞遐邇。那些散落在山野村閒的古樸草屋,散發著久遠的芳香,以一種懷舊的情懷支撐著這項藝術,將藍印花布的美深深地播種在沂蒙大地上。藍印花布的顏料為靛青,是從一種叫藍草的植物中提取的,物理效能穩定,色澤素雅。藍印花布的圖案多以七點花鳥基調,結構用小點、短線、小塊面組成,形似貓爪,又似梅花;有的採用“軲轆線”等傳統紋樣。彩印花布多以大紅、綠、桃紅、紫、黃五色套印,結構豐滿,色彩絢麗。6、 捏麵人

    7、 老虎鞋帽

    穿虎鞋戴虎帽可追溯到遠古時代。老虎鞋帽是適應人們崇尚和傳承中華民族虎文化的心理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表示著人們質樸的生活信念。虎頭鞋帽主要由絨布、棉花、五彩線等材料經縫、繡、納等十多道工序做成。

    8、書畫

    沂蒙是“書聖”王羲之的故里,著名的書畫之鄉。受書聖的影響,這裡自古就有研習書法的風尚。千萬年來,臨沂書畫之風不衰,小至幾歲垂髫幼童,上至八十白髮老翁,多有揮毫潑墨,紙上生花者。近年來,書法熱已逐漸成為具有濃郁地方風情的地域性文化。9、 特色小吃

    物產的豐富、食俗的久遠、使沂蒙人民流傳下來許多獨具特色的食品,如:糝、八寶豆鼓、民間伏醬、六姐妹煎餅、莒南鍋餅、沂水豐糕、郯城挎包火燒等都是沂蒙獨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雞、蒜泥魚、蒙山全蠍、莒南爐肉等都是土生土長的民間特色菜。

  • 4 # 濰坊同城

    柳編技術

    柳編技術是臨沭縣的傳統柳編,屬於民間的手工技藝,它是由主要原料白柳條,經剝皮、晾乾、加工後編織而成的手工藝術品。以各類動植物、文物、人物等題材為參照編織而出的藝術品,如今柳編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成為文化產業,臨沭縣先後譽為“中國杞柳之鄉”和“中國柳編之都”。

    魯南五大調

    魯南五大調是一種民間曲子,它的伴奏也是非常的獨特,是由民間管絃樂器和瓷碟、瓷碗、瓷酒盅、竹筷等物品,打擊出節拍伴奏。其中五大調還包括《淮調》、《大調》、《玲玲調》、《滿江紅》和《大寄生草》等五個曲牌。現在儲存下來的共有130首。

    木鏇玩具

    木鏇玩具起自明代,歷史比較久遠到現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木鏇玩具共有10大系列,500多個品種。產品流佈日本、美國、歐洲等地,由於現在的時代進步原因,導致木鏇玩具現在已到了十分瀕危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Xbox Series X效能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