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心人社
-
2 #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中人為什麼比老人,在職稱和工齡相同的因素下,晚退休幾年,那麼就比老人會多幾百塊錢呢?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在養老金計算方式方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它的變化主要是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上面採用了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取高保低,所以說事業單位的中人為了能夠不影響他退休金的待遇,往往很多地區採用這樣的方式,那麼最終是否會比老人的退休金高,這個是根據你的具體計算辦法來決定的。
當然作為事業單位中人,也很有可能會出現比企事業單位老人,多幾百塊錢養老金待遇的可能性。 即便是按照相同的辦法也就是按照老辦法來計算退休金,那麼多幾百塊錢也實屬正常,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年所對應的它的這個計算條件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每一年都是在不斷的增長,幾乎是按照5%~10%的比例來遞增,所以說你晚退休幾年,那麼首先這個條件發生了變化。
但其實對於我們任何一個退休人群來說都是公平合理的,雖然說二者之間相比初始退休金的待遇不太一樣,但總之而言,早退休的那個人是不是可以經歷養老金的正常增長,如果說在經歷了若干年養老金增長之後,基本上可以達到和事業單位中人初始退休金相一致的水平,甚至來說超過事業單位中人初始退休金的待遇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說沒有必要去糾結這個問題,因為你哪一年退休,第一時間辦理退休對自己來說才是更加有利的選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3 # 幫兄愛唱歌
中人為什麼比老人(職稱工齡相同),晚退幾年就比老人多幾百?這個多幾百在我看來是正常的,主要還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每年增長,加上中人和老人養老金計算方式不一樣形成的,在改革過程中有一個統籌兼顧的問題,改革的目的並不是要減少個人的收益,而是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個人收益也會不斷增加。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從2014年10月開始執行,即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要開始繳納社會保險,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才能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這個改革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同時阻力也是很大的。在改革之前,很多中人都會擔心自己的養老金會比老人減少,所以很多人想方設法選擇在2014年10月之前提前辦理退休,都想要爭搭這最後一班末班車,但後來看到中人退休後,養老金並沒有減少,反而比老人有所提高,於是這些人又開始為當初的選擇後悔了,但是世界上從來都是沒有後悔藥賣的。
按照國發(2015)2號檔案精神,在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以後,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的退休政策,老人退休還是按照過去的方式計算,即按照本人退休前的工資總額,結合本人的工作年限來計算養老金的比例。但中人處於老制度與新制度的過渡期,為了保障中人的養老金待遇不會低於老人的待遇,所以在養老金計算時採取“保低限高”的原則,即採取新老兩種辦法進行對比計算的方式。如果按照新制度計算低於老制度的,按照老制度執行,這就是“保低”;如果按照新制度計算高於老制度計算的,按照新制度計算的執行,但是對於高出的部分要採取十年過渡期,按年度比例計發,這就是“限高”。
按照這個原則無論採取哪種方式計算,退休中人都是不會吃虧的,最起碼有一個保低的措施在哪裡做保障。由於按照新制度計算,既要考慮歷年的繳費基數,也要考慮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也要考慮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在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時,還要考慮計算視同繳費年限的係數和繳費指數工資,還要和自己以前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掛鉤,所以綜合計算的結果都會高於按照老制度計算的水平,而且高出的比例還非常大,那麼怎麼辦呢?為了和老制度順利銜接,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採取限高的辦法。這個限高的措施就是十年過渡期,即第一年高出部分,按照10%的比例計發,第二年按照20%的比例計發,以此類推,到2024年9月30全部計發到位。
綜上所述,退休老人和中人,在技術職稱和工齡相同的情況下,中人晚幾年退休,養老金高几百元的主要原因,既有退休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長的因素,更主要的是養老金計算方式不同而產生的,晚幾年退休每月多幾百元這完全屬於正常的水平,沒有必要去計較,去比較。
-
4 # 睿思天下
正常。
一般來說,越晚退休,那麼退休金可能就越高。中人晚退休個幾年,退休金比早退幾年的老人多一些,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多繳多得,長繳長得中國退休金實行的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原則。也就是說,中國養老保險政策對於繳納時間長,繳納金額多的退休人員,可能到退休的時候退休金就會更高一些,這個也是鼓勵大家繳納養老保險時間更長一些,繳納金額更多一些。
如果中人退休晚幾年,那麼繳納的退休金就會更多一些,而且繳納的時間也會長几年,個人賬戶中的錢就會越高,這樣中人退休的時候,可能退休金就可能高一些。
因此,中人晚退休幾年,退休金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2、晚退休幾年,平均工資也會漲如果晚退休幾年,社會平均工資也會漲,這樣晚退休的人員可能退休工資就會更高一些的。
現在中國每年在崗平均工資都會有所上漲,而中國養老金計算公式也是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有關係的。
那麼越晚退休,那麼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就上漲的越多,那麼退休養老金可能就會越高。
因此,晚退休幾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也會上漲,那麼退休的時候,養老金也會有所上漲。
3、結論綜上所述,一般來說,退休越晚,養老保險繳納的越多,個人賬戶中積累的也越多,而退休時職工平均工資可能也越高,那麼退休時候養老金可能就會越高,這樣中人退休金就有可能超過老人了。
-
5 # 社保當家
是這樣的,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跟退休老人確實存在變化,尤其是處在10年過渡期內的退休中人,養老金是採取新老辦法結合的方式,保低限高的,也就是說無論是新辦法還是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對於退休中人來說是有保低的,這一點上退休中人的養老金要比退休老人高,這也是很正常的。
我們可以假設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採取老辦法計算的居多,那麼退休中人就會以這個養老金來發放,而老辦法計算養老金,是跟個人的工齡、職務等掛鉤的,同樣的工齡和職務,晚退休的人員,由於工資水平的變化,那麼在養老金計算上就有可能要多一些。
而如果採取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多,那麼根據退休年限的不同,會按照不同比例發放新辦法高出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部分,比如說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5000元,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6000元,又是2018年退休,那麼就會多發放400元的養老金,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就要多400元。
不過,很多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核算工作仍在進行中,其實很多人並沒有拿到最終的養老金,不像退休老人可以退休就可以拿到足額的退休工資,而且在以後的養老金調整過程中,都是可以參與每年的上漲,平均每年上漲一兩百塊錢也是很正常的,那麼這樣算下來,退休老人相比晚退休的中人,其實並不吃虧。
-
6 # 豫宛菊
有人說:很多人對於退休待遇的思維還停留在大鍋飯時代,總認為大家退休的職務一樣、工齡一樣,養老金就應該一樣。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後,我們的退休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
我認為上面的說法絕對不對。因為,2014年10月以前,事業單位老人沒有繳養老保險一說,所以當然也不存在多繳多得的問題。同樣,也不存在長繳多得的問題。那你中人只在繳得長與繳得短的比。更談不上晚退多得,因為,你也是到齡即退,並沒有開始執行延長退休年齡。
至於說“很多人對於退休待遇的思維還停留在大鍋飯時代”,這更不成立,因為,有職稱級別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也有依附於這二者的提高百分之十、績效工資、物業補貼、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河南省還發有每任教一年10元的教齡工資和年終第十三月獎等的區別。
中人比老人(職稱工齡相同),晚退休幾年,就比老人多幾百元。這主要是由目前的在職工資增長和退休金逐年增長機制不同造成的。下面咱就用近些年的資料說話。
2006年中小學中級職稱九級:
崗位工資730元,
薪級30年工資703元,
二者提高10%是143.3元,
三項合計1576.3元。
2014年中小學中級職稱九級:
崗位工資1470元,
薪級30年工資1512元,
二者提高10%是298.2元
三項合計3282元。
2016年中小學中級職稱九級:
崗位工資1710元,
薪級30年工資1860元,
二者提高10%是357元
三項合計3927元。
2018年中小學中級職稱九級:
崗位工資1960元,
薪級30年工資1979元,
二者提高10%是393.9元
三項合計4332.9元。
從上述四次增資資料,可以看出在職職工的工資增長增幅隨國民經濟增長而增長,而且,遠遠大於退休老人,而退休老人基數低,每年僅增退休金5%的比例,就更低了。
本人河南省南陽市西部縣農村教師,2013年9月退休,當時,退休金2300多元,經過7年的逐年上漲,達到目前的3700多元。7年一共漲1400元,總增漲幅度僅60%。
而在職職工,中小學一級職稱九級,30年工齡,單算基礎工資,就從2006年的1576.3元,增長到2018年的4332.9元,共增長2756.6元,總增長幅度高達174%。
當然,中人現在多地仍按2014年9月工資發退休金,我們相信最終會按政策兌現所有。至於為什麼到現在沒有兌現,大概與問題所指有關係。因為在職職工工資增長幅度大,當然退休金也就多,遠大於退休老人,所以原方案不易操作,實質上也不需操。
應清楚,中人過渡辦法以及退休中人十年過渡期的政策規定,也就是新、老計發辦法,同時算帳相比較,按照保低限高規矩計算與核定退休中人的“全額養老金”所得,這才是目前實施養老並軌改革,退休中人養老金重新核定的焦點與痛點問題之所在。
我的建議是,適當提高退休老人退休金,中人退休金也好,職業年金也好,按每個人現在的工資,計算退休金,該發多少發多少,要不,幾年後,新人新辦法咋搞。
總不能坑了老人,再坑中人,新人照舊究結。
-
7 # 懂社保
樓主你好。中人為什麼比老人。職稱工齡相同就是晚退休了,幾年就比老人會多幾百塊錢呢。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僅僅只多了幾年的工齡,那麼就會增加幾百塊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作為事業單位的中人,除了最基本社保養老金的待遇之外,他還能夠獲得一部分職業年金,也就是補充養老金的待遇。所以透過擁有補充養老金的待遇,其實這樣一來的話,多幾百塊錢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作為事業單位的老人來講,那麼從2014年9月份之前退休的老人,其實在當時是沒有建立我們的職業年金待遇的,所以說那個時候退休的事業單位老人,那麼是不存在職業年金,所以他少了這樣的一塊待遇,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作為事業單位的中人,不但可以獲得職業年金的待遇,同時它還可以獲得過渡性的補償養老金的待遇,這個補償的標準根據自己退休年限的不同,那麼補償的比例也是有所不同的,第1年補償10%,每一年增加10%,以此類推,到第10年最終可以獲得100%的補償比例。
所以說中人的退休金,比起老人退休金要高几百塊錢,這確實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說對於我們來講,那麼我們就應該從他們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上面,包括過渡性的補償養老金方面,還包括職業年金方面去考慮和看待這個問題,也就比較能夠清晰的瞭解到這個問題的原因所在了。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群來講,那麼無論你是什麼時候退休,基本上對於你個人所能夠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沒有任何的影響,自己該獲得多少錢的養老金,都可以獲得多少錢的養老金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8 # 思之想之
為什麼職稱工齡相同,中人比老人晚退幾年,卻比老人多幾百塊錢的養老金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是中人十年過渡期政策,第二養老金是晚退多得。
第一,中人養老金實行保低限高。所謂老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1號機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已經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他們沒有趕上繳費的時代,適用的是養老金的老辦法。
所謂中人,就是趕上了2014年10月1號繳費。他們是在2014年10月1號之前參加工作,然後在之後退休的人。
中人的養老金的政策是比較特殊的,為了確保他們的待遇不降低,養老金待遇實行新老辦法對比。
如果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待遇高,就按照老辦法來發養老金。
如果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待遇高,一般情況下都是新辦法的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那麼並不是說全發,是保底限高,實行了十年的過渡期政策。
在過渡期的第一年,發放高出養老金的10%。在過渡期的第二年,發放高出養老金的20%,每年遞增10%。
所以退休中人比老人晚退休幾年,他們的養老金補發的比例會更高一些,補發的錢會更高一些。
比如說老人退休的養老金是6000元,中人晚退休幾年,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7000元,不過他是在過渡期第三年退休,所以補發比例30%,也就是補發高出養老金1000元的30%,也就是補發300元,拿到手的養老金就是6300元。
第二,養老金是晚退多得。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養老金是晚退多得。
因為按照養老金計算的新辦法,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是影響養老金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條件。
基礎養老金計發公式
退休時上年度平均工資×(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而社會平均工資,會隨著每年經濟的增長而上調,所以你的退休時間越晚,退休年份越晚,意味著社會平均工資越高。
比如說老人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是6000元,三年之後,社會平均工資就漲到了6800元。按照6800元來計算養老金,那自然要比早退休的人拿到的養老金要高。
所以社會平均工資的上漲,是導致晚退休的養老金更高的重要原因。
-
9 # 夏冷
對於公務員的退休工資情況我不懂,在職稱工齡相同的情況下,晚退休的工人,退休工資比早退休的工資要高几百元,這也是事實。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原因如下:早退休的工人,他們是在未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參加工作的,他們的這一段工齡叫做視同繳費。視同繳費的工資演算法是很低的,即使在社保制度建立後,工人的工資還是處在低段位,沒有後來的工資那麼高,同樣按百分之八的工資水平繳納社保,退休早的工人一個月只繳納一百多元左右,而後退休的工人後來工資都提高了,按工資百分之八繳納社保每個月就達到了二百以上甚至三百以上,比早退休的繳納的多,退休時退休工資自然就高。這是時代造成的結果。
-
10 # 楊德福8086
中人比老人(職稱工齡相同),晚退幾年養老金就多幾百元,是因為養老金賬戶上的繳費多,退休後的養老金就高。
2014年,我們國家實行養老制度改革,要求在行政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執行退休政策,退休後領取養老金。
執行新的退休政策後,在崗的工作人員每月要向社保交納養老金,而退休的老人沒有繳納養老金。這就致使養老金政策的不平衡。於是國家設定2014年10月1日以前退休的為老人,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之間退休的為中人,2024年9月30日以後退休的為新人。在養老金髮放過程中,老人採用老辦法,中人採用中辦法,新人採用新辦法,中人退休後領的是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與你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社會的平均工資,與你的職級工資,薪級工資和你養老金賬戶上的交費餘額有關。
晚退休的工作人員在崗時,每年工資定期調整一級,每年還要交納養老金。這就是說晚退休時工資增長了一級,養老金交費也多交了幾年,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就高。
退休人員早退休,養老金賬戶上的繳費餘額就少,退休後的養老金就低。
-
11 # 陳陳99939
我認為是這樣的,1.因為老人那個年代工資比較低,所以退休也肯定少,中年人的年代工資比較高,所以退休也就比老人高,我認為是這樣的。
-
12 # 冰紅茶m
個人理解是,老人退休時還沒有事業年金,從2014年後,事業單位開始為職工繳了事業年金,到退休時可能一月能多拿幾百塊錢吧
-
13 # 樹林158503706
職稱工齡相同的情況下,退休中人比老人多幾百塊錢很正常。
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是以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來計算的,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在增加,所以職稱工齡相同的情況下,中人肯定要比老人多幾百甚至還要多。
我是退休中人,我的退休金就比前幾年相同條件退休的中人要多,相比老人還要多。
-
14 # 葉公來幫忙
在職稱和工齡都相同的情況下,由於“中人"比“老人"退休時間更晚,那麼他們退休後每個月會比“老人"多幾百元甚至一千多元的退休金,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主要是因為:
一、退休金的計算方法不同。“老人"退休金的計算辦法是用退休前一個月的基本工資標準乘以退休時總工資確定的計發比例,再加上退休時職務所決定的退休生活補貼數額。而“中人"退休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根據本人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繳費工資丶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地社平工資、計發月數等條件,套進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一項一項計算出來。另外,國家為了不讓“中人"在退休時養老金待遇減少,不但把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的正式工齡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還對10年過渡期內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採取新辦法和老辦法對比計算,限高保低。
二、繳費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在職人員的工資收入每年都以8%~10%的幅度在增加。也就是說,“中人"每晚退休一年,他的工資都在逐年增長。養老保險的繳費是以本人的月工資總額來確定繳費基數和繳費額的,工資越高,養老保險繳得也越多,那麼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
三、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在增加。在養老金的計算中,退休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資會起很大的作用,社平工資越高,計算的養老金也越多。“中人“比“老人"每晚退休一年,退休地的社平工資都要增加8%左右,“中人"的退休金也跟著相應增加。
由此可見,在職稱工齡都相同的情況下,由於“中人”比“老人"晚退休幾年,就意味著“中人"的繳費工資也上漲了幾年、個人賬戶儲存額增加了幾年、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增長了幾年,所以退休時的養老金也自然要比“老人"多幾百甚至一千多元。這都屬於很正常的情況。
-
15 # 鼎格
主要是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上漲造成的這種情況。
先退休的老人那時候工資水平低於後來退休人的工資,這是現在社會退休後的普遍現象,物價水平一直保持著大趨勢的上漲,與之對應的工資水平也就水漲船高,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額相應提高,因此幾年後退休的那批人退休工作肯定要高於以前相同工齡和職稱的退休老人。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也就沒有什麼可比較和遺憾的了,保持良好心態,有個健康的身體,比多拿多少工資都強。
回覆列表
很多人對於退休待遇的思維還停留在大鍋飯時代,總認為大家退休的職務一樣、工齡一樣,養老金就應該一樣。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後,我們的退休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
過去的退休制度,是由國家負擔養老待遇模式的國家保險模式。這樣的待遇模式雖然不需要個人繳費和國家籌集養老保險資金,但實際上有很多缺點。
首先,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負擔會越來越重。退休費待遇是跟退休前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相掛鉤,比例由工齡確定。由於生活條件的變好,我們最初設定的退休年齡制度早已經過時,退休老人會越來越多,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供養壓力。
而且退休老人的待遇,是跟在職職工工資待遇相掛鉤的,很多待遇在職職工漲、老人也會漲,而且很多老人由於退休時的職務高、工齡長,退休待遇比在職職工高得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輕人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第二,形成了體制人才流動障礙。國家直接發放退休費待遇,形成了體制內外人才流動的嚴重障礙。大多數在體制內工作的人員,由於有穩定的工資收入,老年以後也會有高高的退休待遇,肯定不願意向體制外流動,即使是到國企中工作也普遍缺少積極性。
為了保障體制內工作人員的利益,還會形成能進不能出的現象,只會造成機構編制內人員越來越臃腫,年輕工作人員越來越少,只能大量使用編外人員。
第三,論資排輩兒現象嚴重。由於退休時的生活補貼待遇,直接跟退休前的職務級別相關。一個單位由於編制限制,都是的高等崗位數量不多,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退休待遇,大家會盡量避免讓一個人長期佔據高等崗位的情況。也就是說年輕人如果比老年人早一步晉升高階崗位,老年人退休以前就沒有機會再晉升了,為了讓整個單位利益最大化,多數人的選擇是論資排輩。
因此,過去退休制度太多的弊端,導致了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後,一方面退休待遇要和企業退休人員計算方式過渡,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另一方面,透過實施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待遇模式,重點突出工作年限的作用,弱化職務級別的優勢。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為了保障待遇新老計算方法的平穩過渡,國家設定了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進行新老辦法退休待遇比較。其中,老辦法退休待遇實際上就相當於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的同級別老人的退休待遇。新辦法退休待遇高,則在發放退休老辦法基礎之上,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新辦法退休待遇由於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而且社會平均工資增速很快,所以一般來說,中人的退休待遇要比老人高一些。而且,未來退休的中人養老金待遇會更高。
不管怎樣,退休老人的退休費待遇其實也不低,只不過相對於中人的退休待遇低了一些而已。退休以後,國家會透過養老金的調整,慢慢縮小大家的退休待遇比例差距,而且會對高齡老人傾斜照顧,這樣大家的待遇差額也會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