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淺憶深
-
2 # 愛妮品歷史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的事,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從哇哇墜地到撥出最後一口氣,才結束了精彩而又漫長的一生。
人死亡後,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葬禮習俗,而且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規矩,都是為了死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裡能生活的更好。讓活著的人多一份心安,今天和大家說說我們這裡的葬禮習俗。
1.穿壽衣
家人會在人死前或著死後給穿上一件新的壽衣,讓死者乾乾淨淨的上路,到另一個世界能更體面一些。
2.通知親屬到場
人去世前會想見很多親人,尤其是子女孫兒等,一定要陪在身邊,這樣死者會走的安詳一些,如果死者一直惦念的人沒到場,就會走的不安心
3.找支賓
我們這兒這樣叫,就是找懂得操辦葬禮的人來按習俗準備一些東西。找喇叭將,安排村裡人幫忙操辦跑腿等雜事。
4.安置死者
在農村都是三間房,東西倆屋住人,中間是廚房,找兩個板凳放在廚房,然後在上面放上門板,鋪上褥子然後把死者放到上面,再蓋上被子。
安置好死者後,還要找三塊瓦片放在死者的肚子上,
找一根扁擔放在牆邊,是為了防止死者詐屍,詐屍的時候用扁擔把人壓住,以防失去控制發生危險。
5.點長明燈燒紙錢
用高粱杆做一個三角形的架子,兩個面用黃紙糊起來,用碟子放上油再用棉花攆成線點燃,長明燈不能滅,一定要注意防風。
6.縫孝
找會縫孝的婦女給家屬縫製孝衣,按性別和輩分縫製的孝衣各不相同,兒子要披麻戴孝,所以兒子的孝衣規律最多,需要有經驗的人才能做完整套。
7.購置棺材
一般家庭棺木都以楊木松木為主,早些年代都是死亡後就開始找棺材匠製作,如今都是直接買現成的,而且木質種類繁多,雕龍刻鳳樣式好看
8.選擇墓地
9.入殮
家屬親友跪在外面,抬死者進棺木,親屬們要放聲大哭,這樣死者會看到親屬們的不捨,自己也會安心上路。
蓋棺蓋後釘釘子的時候,釘左面親屬要喊著向右面躲躲,意思告訴死者小心點別傷到了,釘右面同樣往左面躲。
10.接祭品
就是親屬為死者準備的各種食物,一般人家都是花錢讓專門做祭品的師傅給做,用面做出各種動物和水果的形狀,在有幫忙的人抬著桌子從一個路口抬回家裡,這些祭品出來排在第一位的不 能搶,其它的上完香可以被村民拿去吃
11.出殯
一般都是16人抬,找32個壯漢16人一組輪換,因為要在村裡遊行,讓死者在看一眼村子和鄉親們告別。棺材抬起來不能落地,休息的時候要在下面墊上磚頭或者石頭。
12.下葬
喇叭將開始吹起,親屬跪地磕頭大哭。燒花圈插上領花,填墳的過程中要向上拔三次。幫忙的填完墳後要用高粱杆在四周圍一個框,意思是給墳蓋房,再用黃紙把墳鋪滿,然後點燃。
葬禮就算是完畢了,大概就是這樣,地區不同習俗也不盡相同。
-
3 # 蓋蓋油
“人生自古誰無死?”所以說,從古至今,嚴格來說,自有生命以來,死亡就隨之而存在,所謂有生必有死。但是在萬物中,人類作為高階動物,對待死亡的態度卻跟其它生物是不同的。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透過經驗積累和不斷探索,創造了人類的文明,這大概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最值得紀念的活動了。於是,有了文明的人,對待死亡的看法和認識,甚至處理方式也是極為不同的,這種不同在於,動物死了任其腐爛或被其它獵物當做食物,但人類不同,人類在死亡之後,會有一套體現文明的儀式和處理方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古代史上,人們是如何處理死後之事的,古人處理死後之事講究非常多,總體大概有以下幾條。
第一條:將死。根據《禮記-喪大記》記載,人在快死的時候,不叫將死,而叫“屬纊”,(在古文中,這兩個字念zhu kuang)。那麼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什麼呢?分開來看:“屬”在此處是安放或放置的意思,而“纊”則是指蠶吐出來的新的絲綿。那麼這到底是幹什麼用呢?這個用處可是非常重大的,關係到了一個人的生死。古時候,一個人將死之前,或者說臨終之際,要把新的蠶絲放在人的口鼻之上,以確定看他是否徹底斷氣。因為新蠶絲很輕,能測試一個人是否還在呼吸,免得造成誤會或傷害。
第二條:初死。在古代,一個人剛剛死去的時候,家裡要安排人爬上梯子,來到屋頂,面朝北方為逝者招魂。古人把這個儀式用一個字概括:復。意思是先為逝者招魂,如果能夠把逝者的靈魂叫回來的話,那麼死者就能復生,如果反覆叫了,還沒叫回來,那麼就得開始準備辦理喪事了。
第三條:沐浴。在《禮記 喪大記》中記載,一個人死後,確定要辦理喪事的時候,首先要跟逝者進行沐浴,通俗一點就是洗澡,當然沐浴聽起來儀式感更強一些。這個習俗在歷史上延續了很久,以至於到今天。但是在晉代有個人叫王祥,他可能生平不喜歡洗澡,所以在臨終前只好特別進行了一番交代,在《晉書 王祥傳》中有記載,他告誡兒子說:“我死後只洗一下手和腳就行了,不要給我洗澡。”其實這個事例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般情況下,古人在死後都是要進行洗澡的。
第四條:斂。斂這個儀式也非常講究,斂分大斂和小斂。小斂就是給逝者穿上衣服,普通老百姓穿三套,窮困者甚至一套,但是貴族則會穿很多,而且是地位越高,穿的衣服也越多,大概都能穿成一個衣櫃。而大斂則是把逝者放進棺材裡,而且在裝進棺材中嘴巴里必須得含有東西,最早一般都是稻米之類。《戰國策》有一則記載為“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可見含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不含東西,死後大概就是要做餓死鬼的吧。在清末有一個女人叫慈禧,她死的時候,入殮時嘴裡就含著東西,是一顆無價的夜明珠。古人也有把玉含在逝者嘴裡的。
第五條:殯。逝者沐浴、小斂、大斂後,等著埋葬叫殯。《論語 鄉黨》有這麼一句話,叫“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這句話翻譯出來就是,有個朋友去世了,但是在埋葬之前,或墳墓沒有挖好之前,卻沒地方安放他的屍體,或裝著逝者的棺材,於是孔子就說,就停放在我家裡吧。
第六條:出殯。等墓穴選好挖好之後,就緊接著開始下一道程式:出殯。出殯就是把靈柩或把逝者送往目的地進行埋葬。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程式,尤其在中國的農村,今天的人們已經不再重視這個程式,但是在古代傳統社會人們非常看重。如果是望族,出殯的場面就會非常隆中。如果是德高望重之人,連普通老百姓都會自動去送行。如果是皇帝,那場面就更是大到驚天動地了。當然皇帝、貴族出殯的具體程式恐怕得列一本小冊子出來,其中繁瑣細節,恐怕今天的人想都想不到。
第七條:送葬(送葬其實是包含在出殯整個程式之中的,單列只為分開來說而已)。古人繁縟禮節太多,送葬也有很多講究,這裡舉兩個例子,一是送葬的規矩,各有不同。二是輓歌,這個輓歌是在歷史記載中顯示,最早是挽柩之人唱的歌,走在靈柩旁走一路唱一路,算是唱給逝者的歌,但其實也是唱給生者的。關於這類歌曲,比較有名的比如曹植的《薤露行》,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再比如陶淵明的三首《輓歌》,比較有代表的句子如“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看到古人的送葬唱歌,似乎更悲壯、更真誠、更有對生和死的敬畏感。
第八條:埋葬。在歷史的早期,殉葬制度很可怕,一個貴族或諸侯去世,都會讓大量的奴隸進行陪葬。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人們漸漸認識到了人力資源的可貴,就把活人殉葬制度進行了改進,用土傭等物做代替。除此之外,還會在墓葬中放置大量的金銀玉器等等,地位越高,陪葬品越是奢華。比較有代表的比如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中不僅有代替千軍萬馬的兵馬俑,還有大量的奇珍異寶。再比如海昏侯墓,被考古專家發掘後,光文物都有1萬多件,可見其陪葬的規模之宏大、物品之富足。
當然這是皇帝或貴族的埋葬,擱在普通老百姓,那就簡單多了,主要因為喪葬是一項開銷很大的事情,一般老百姓多半是沒有經濟能力支撐的,所以都是以節儉方式埋葬。這還好,如果遇上災年,連節儉安葬都無法實現,只能挖溝壑埋掉就行。
結語:看了歷史上古人的死後處理方式,雖然講究很多,但卻揭示了另一個真相,那就是死後是一個儀式,其實人活著的時候,也不過天天是在儀式中殘喘。
-
4 # 向德而生
古人死之後的禮制,就稱為喪(sāng)禮。(即身後事)
喪禮又大體分為三種,喪禮、葬禮以及祭禮。
今天主要回答喪禮中下葬前的儀式。也就是死者的身後事是怎樣辦理的,其他不做贅述。
喪禮步驟
喪禮的步驟是這樣的:
初喪→復→ 設奠立帷堂→ 訃告,為位,為銘→ 弔喪贈禭 → 沐浴→ 飯含→襲→ 設重→ 小斂→ 大斂→ 成服
當人初喪以後,死者家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復”。復,即招魂。古時人們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人死之後,其靈魂就被稱為鬼。因此,在人初喪後,為了驗證死者是否真正死去,也為了安慰未亡人,會進行招魂儀式。
招魂儀式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拿著死者最重要的衣服(若死者生前為官員,就拿朝服),站在最高的屋頂(方便鬼魂看到)的西北角(西北方是一個很特殊的方位,也是易學中主宰命卦的首卦,所以建築風水學中,西北這個方位為乾,為天),連呼三聲死者的名字,然後將衣服扔入院中,此時院中有人用箱接衣,再將衣鋪在屍體之上。若死者並非真正死去,而是暫時魂魄離體,成為生魂,那麼他就會因為受到驚嚇從而回歸。
若是死者沒有回魂,那麼就進行下一步,設奠帷。這一步驟和現代的葬禮相似,就是佈置靈堂,立奠。
再之後就是訃告。訃,也同赴,就是由死者家人告訴旁人死者已逝,並告知憑弔的日期,讓他們做好前來弔喪的準備。同時,也要做好死者的牌位,這就是為位。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刻在器物,碑碣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為銘就是做好墓碑。
第五步就是弔喪贈禭。贈禭是向死者贈送衣衾的意思。
第六步是沐浴,就是將死者清理乾淨。有些地方會增加洗口願環節。請法師替死者誦經,用溼紙替死者擦拭嘴唇,這就是洗口願的意思。
第七步是飯含。飯含就是把珠、玉、穀物或錢幣放入死者口中。飯含有兩個原因,一是不忍死者虛其口,不能再吃到美食,二是讓臉頰豐滿,顯得好看:人死後臉頰會逐漸消瘦,而飯含可以讓人臉頰充實。根據死者的身份地位,飯含有不同的材質。
第八步是襲。看字形我們也可以知道,這一步是給死者穿內衣、裹腳布等。總共要穿三套衣服,內衣不算在其中。
第九步是設重。設重在事實上等於為銘。
第十步是小斂。小斂亦作小殮,就是為死者穿上一層又一層的衣服。再用布將死者裹上。
第十一步是大斂。大斂是在人死之後的第三天,給死者栓繩結,防止衣服散開,再將死者放入棺中。
最後就是成服。成服也是在第三日,死者的親屬換上喪服,此前衣服髮飾等並不改變。
居喪:在死者下葬以後,親屬要居喪,也就是守喪,但守喪與守孝不同。守孝,亦稱丁憂。只有父母死後,子女需守孝三年,其間不得婚嫁,不得參加慶典,且為官者並須離職,但儒家的實際守孝時間為27個月,因為母親用母乳哺育孩子要27個月。而守喪的時間按與死者關係而定。
-
5 # 顏幫主
古人的後事就涉及到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
在遙遠的荒古時代,早期原始人沒有安葬死者的習慣。《孟子·滕文公》記載:“蓋世上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即原始社會初期的人們並不掩埋同類的屍體,而是棄之於原野山谷。但這樣屍體會遭受野獸昆蟲的蠶食。大約從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人們已經對死者進行有意的埋葬了。這一方面是出於對自己集團的成員的關懷,眷戀死去的親人,更重要的是同靈魂觀念和原始宗教的產生有關。靈魂不死,就成為鬼魂,人們想象鬼魂在陰間即另一個世界,也象活人一樣生活而且能自由來往各地,具有活人不具備的神秘力量。尤其是氏族首領和家長的鬼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著威權,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禍。基於對鬼魂的敬畏和對陰間生活的幻想,人們自然而然形成了對死人的崇拜,也就有必要對屍體進行一定的處置,加以保護,以討好死者的鬼魂,由此產生了各種葬法和葬禮。把死者埋入地下,如果墓地沒有標誌,年代久遠,就會難以確認,因而需要堆土成墳,便於後人前往憑弔、祭奠。土丘墳就漸漸隨著墓祭的流行而得到普及。
中國傳統的葬式是土葬,實施土葬,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然後把棺木埋入土穴,在埋棺之處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做墳,也叫做冢。春秋戰國之際,諸侯紛爭,以各國國君為首的統治者們在生前窮奢極欲, 幻想死後到了另一個世界, 不僅可以照舊享受原先享受的一切, 而且仍能向世人顯示自己的赫赫權威, 於是紛紛建立高大的墳丘,作為自己統治權的象徵。
秦漢後,隨著集權的君王政權的建立,新的爵位等級制度的推行, 幾乎可以說是無墓不墳了。墳墓等級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墳頭越高。帝王的墳墓規模最為宏大,稱為“陵”。這一方面固然因為它佔地之廣、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另一方面也有以崇高的山陵比喻至高無上的帝王的意思。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在今陝西臨潼, 前後修建了40 年, 曾徵發70 多萬人從事這一浩大的工程。
唐代全國統一,隨著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宗族力量的加強,喪葬制度得以不斷擴大,陵寢制度開始確立,為帝王修築宏偉的陵墓,以體現封建皇權的做法,被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墳墓的高低大小就成為死者身份貴賤的象徵。
古代喪葬習俗特點
(一)事死如事生
受靈魂不死觀念的支配,古人的心目中有兩個世界,即活人生存的現實和靈魂活動的陰曹地府,人死猶如搬家,衣食住行應該與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後總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習性來安排後事,強調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譬如:把
死者裝進棺材時,為其準備足夠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築墳墓時,仿照人間房屋的樣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時的居室;殯葬和祭祀時,大量焚錢燒紙,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貨幣等。
在中國古代社會, 人們普遍認為既然有靈魂的存在, 死者就必然到另一個世界像生者一樣進行生活, 需要生前所必需的一切, 所以在喪葬過程中, 親人要為死者創造儘可能如其生前一樣的環境條件。秦始皇陵中那陣容龐大的兵馬俑驚世駭俗;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地下宮殿富麗堂皇; 河北遵化、易縣的清東陵、清西陵氣勢恢宏, 所有這些均是帝王們欲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其在人間統治的代表作。
史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其實,這一特點在中國古代喪禮習俗中不乏反映。“事死如事生”是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的基本特點之一。
(二)奉行儒家禮儀
儒家提倡孝道,對送終之禮尤為重視。在儒家經典《禮儀》中的《喪服》、《土葬禮》、《既餐禮》、《土虛禮》等篇,都是專門記述喪葬禮儀的。《儀禮》、《禮記》為後代的喪葬禮制奠定了基礎,秦漢以來,無論是朝廷典禮還是民間家禮,喪葬禮儀中的葬前喪儀、五服制度、居喪守孝、祭祀亡靈等基本程式,都是根據《禮記》、《儀禮》制定的,從而使中國傳統的喪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孟子說“大孝終身慕父母”,“事死如事生”。所以陪伴靈柩的時間越長,喪葬的安排越周到,便越是盡孝。為父母或祖父母喪三年,服喪期間叫做丁憂或丁艱,不許作官,不許應考,不許結婚,不許生育子女,違反者都成為禮教的罪人,要受政府懲罰。大殮以前,守靈要鋪草枕土塊,喪服期內全要穿另一種衣服,不赴宴,不慶賀,不禮拜,要素食,不許形銷骨立,卻要作出營養不良狀。熱喪百天之內,理髮剃鬚也不許。前人形容“以毀卒”,就是居喪以哀毀致命。
(三)等級色彩鮮明
在古代中國,如果人們在生前的社會地位不同,其死後喪葬待遇也會有別,例如:墳墓的高度大小、隨葬品之多寡、碑誌的規格等,都依據相應等級而有所不同。清朝禮制規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墳高二丈,圍牆高一丈;一品墓地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圍牆周圍三十五丈;二品墓地八十步,墳高一丈四尺,圍牆周圍三十五丈;三品墓地七十步,墳高一丈二尺,圍牆周圍三十丈……七品以下墓地為二十步,墳高六尺,圍牆周圍十二丈;庶人墓地九步,墳高四尺,圍牆周圍八丈。”
同時,喪服制度也體現了古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居喪者與死者的喪服由重至輕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個等級, 叫做五服。在父權、夫權的社會中,對父系親屬的服喪範圍十分寬泛, 並且比母系、妻系重得多, 如對曾祖父母是第二等的齊衰, 而對外祖父母是第五等的緦麻。夫妻之間,妻為夫服最重之孝斬衰三年, 夫為妻則只服齊衰。喪服制度既是宗法制度的表現形式, 又反過來使宗法制度更加嚴密, 二者不可分割。受傳統倫理思想的支配, 強調尊卑等級, 不容犯上僭越。
不僅如此,同樣是死,不同社會身份的人死了,對其死的稱謂也完全不同。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死者稱謂尊卑不同,可見社會等級昭然。在死者的用飯方面,“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 天子飯九貝, 諸侯十, 大夫五, 士三。”在死者殮衣方面,“士三十套, 大夫五十套, 君百套。”對棺槨重數規定,“天子棺槨四重, 諸侯三重, 大夫二重, 士一重。”對墳墓的稱謂及修造規定,“帝之葬地曰陵, 顯貴者賜葬陵旁曰陪陵, 餘曰塋、冢、墳、墓。”以上種種,不難看出,森嚴的等級制度成為中國喪葬文化的一大突出特徵。
-
6 # 小王和你講道理
第一條:將死。根據《禮記-喪大記》記載,人在快死的時候,不叫將死,而叫“屬纊”,(在古文中,這兩個字念zhu kuang)。那麼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什麼呢?分開來看:“屬”在此處是安放或放置的意思,而“纊”則是指蠶吐出來的新的絲綿。那麼這到底是幹什麼用呢?這個用處可是非常重大的,關係到了一個人的生死。古時候,一個人將死之前,或者說臨終之際,要把新的蠶絲放在人的口鼻之上,以確定看他是否徹底斷氣。因為新蠶絲很輕,能測試一個人是否還在呼吸,免得造成誤會或傷害。
第二條:初死。在古代,一個人剛剛死去的時候,家裡要安排人爬上梯子,來到屋頂,面朝北方為逝者招魂。古人把這個儀式用一個字概括:復。意思是先為逝者招魂,如果能夠把逝者的靈魂叫回來的話,那麼死者就能復生,如果反覆叫了,還沒叫回來,那麼就得開始準備辦理喪事了。
第三條:沐浴。在《禮記 喪大記》中記載,一個人死後,確定要辦理喪事的時候,首先要跟逝者進行沐浴,通俗一點就是洗澡,當然沐浴聽起來儀式感更強一些。這個習俗在歷史上延續了很久,以至於到今天。但是在晉代有個人叫王祥,他可能生平不喜歡洗澡,所以在臨終前只好特別進行了一番交代,在《晉書 王祥傳》中有記載,他告誡兒子說:“我死後只洗一下手和腳就行了,不要給我洗澡。”其實這個事例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般情況下,古人在死後都是要進行洗澡的。
第四條:斂。斂這個儀式也非常講究,斂分大斂和小斂。小斂就是給逝者穿上衣服,普通老百姓穿三套,窮困者甚至一套,但是貴族則會穿很多,而且是地位越高,穿的衣服也越多,大概都能穿成一個衣櫃。而大斂則是把逝者放進棺材裡,而且在裝進棺材中嘴巴里必須得含有東西,最早一般都是稻米之類。《戰國策》有一則記載為“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可見含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不含東西,死後大概就是要做餓死鬼的吧。在清末有一個女人叫慈禧,她死的時候,入殮時嘴裡就含著東西,是一顆無價的夜明珠。古人也有把玉含在逝者嘴裡的。
第五條:殯。逝者沐浴、小斂、大斂後,等著埋葬叫殯。《論語 鄉黨》有這麼一句話,叫“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這句話翻譯出來就是,有個朋友去世了,但是在埋葬之前,或墳墓沒有挖好之前,卻沒地方安放他的屍體,或裝著逝者的棺材,於是孔子就說,就停放在我家裡吧。
第六條:出殯。等墓穴選好挖好之後,就緊接著開始下一道程式:出殯。出殯就是把靈柩或把逝者送往目的地進行埋葬。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程式,尤其在中國的農村,今天的人們已經不再重視這個程式,但是在古代傳統社會人們非常看重。如果是望族,出殯的場面就會非常隆中。如果是德高望重之人,連普通老百姓都會自動去送行。如果是皇帝,那場面就更是大到驚天動地了。當然皇帝、貴族出殯的具體程式恐怕得列一本小冊子出來,其中繁瑣細節,恐怕今天的人想都想不到。第七條:送葬(送葬其實是包含在出殯整個程式之中的,單列只為分開來說而已)。古人繁縟禮節太多,送葬也有很多講究,這裡舉兩個例子,一是送葬的規矩,各有不同。二是輓歌,這個輓歌是在歷史記載中顯示,最早是挽柩之人唱的歌,走在靈柩旁走一路唱一路,算是唱給逝者的歌,但其實也是唱給生者的。關於這類歌曲,比較有名的比如曹植的《薤露行》,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再比如陶淵明的三首《輓歌》,比較有代表的句子如“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看到古人的送葬唱歌,似乎更悲壯、更真誠、更有對生和死的敬畏感。
第八條:埋葬。在歷史的早期,殉葬制度很可怕,一個貴族或諸侯去世,都會讓大量的奴隸進行陪葬。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人們漸漸認識到了人力資源的可貴,就把活人殉葬制度進行了改進,用土傭等物做代替。除此之外,還會在墓葬中放置大量的金銀玉器等等,地位越高,陪葬品越是奢華。比較有代表的比如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中不僅有代替千軍萬馬的兵馬俑,還有大量的奇珍異寶。再比如海昏侯墓,被考古專家發掘後,光文物都有1萬多件,可見其陪葬的規模之宏大、物品之富足。
當然這是皇帝或貴族的埋葬,擱在普通老百姓,那就簡單多了,主要因為喪葬是一項開銷很大的事情,一般老百姓多半是沒有經濟能力支撐的,所以都是以節儉方式埋葬。這還好,如果遇上災年,連節儉安葬都無法實現,只能挖溝壑埋掉就行。
-
7 # 漣泓國學
古人為什麼生許多孩子?因為在古代,孩子多不代表養不起,而是孩子多可以在老人去世去才能送葬的起,花的錢是海量的!不明白請參照《大宅門》白老太太送葬場面!
回覆列表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為死者招魂,這叫做“復”復而不醒,然後辦理喪事。古人死後,要給他沐浴,這個風俗一直持續到後世。
死後有殮的儀式,分為小殮和大殮。小殮使給死者裹上一衾,越是貴族,衣衾越多。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此時死者口中需飯含。
入殮後要停喪待葬,叫做“殯”,等待送葬。
送葬時的規矩是穿白衣,並且親友幫忙拉靈車,但後世出殯,演化成在送殯人兩旁拉兩根帶子。
貴族墓裡大多有槨,槨是外棺用來保護棺材免受腐蝕,多的可達四層。普通百姓死了最多隻能稿葬。至於合葬的流行也是西漢中葉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