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吐槽君

    所謂山洞機庫,其實就是透過掘開山體,在山體內部開掘出停放飛機的山洞,然後再進行相應加固措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後所形成的一種機庫,由於這類機庫其實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山洞工事,因此也常被稱為山洞機庫。山洞機庫通常處於人跡罕至的大山之中,並且還擁有厚實的山體進行防禦,因此其抗打擊能力比之公開的軍用機場機庫有了飛躍性的提高。在冷戰期間,國際形勢十分緊張,各大國都做好了打核大戰的準備,因此在那時建設了許多的山洞機庫。伊朗近年來受到西方的多方面軍事高壓威脅,而自身的空中力量又處於劣勢,因此也利用多山地的地形修建了不少山洞機庫和地下導彈發射基地。 ▲冷戰期間阿爾巴尼亞修建的山洞機庫,裡面存放了很多殲6和殲7戰鬥機

    為了保證山洞機庫具備強大的抗核彈和鑽地彈能力,山洞機庫一般都會選擇花崗岩、大理石等堅硬岩層聚集的山體進行開掘,除此之外,山洞機庫在修建完成後還要使用鋼筋混凝土進行多層澆築加固,其防禦力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山洞機庫實際上還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獨立完成作戰任務的大系統單位,因為除了機庫之外,山洞工事內還會修建配套的機修廠、油庫、宿舍、醫院、食堂等等後勤保障設施,一旦開戰,就可以將暴露在外的飛機全部轉移進來,最大限度的減少第一輪空中打擊所遭遇的損失。 山洞機庫一般都會設定一道鐵門,這些鐵門通常重達數噸,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一些山洞機庫大門甚至能夠抵禦數十萬噸熱核武器的近距離轟炸!而在機庫外側會修建專屬的高規格道路,這些道路除了通行運送物資的卡車外,還連線一些野戰機場,飛機從機庫出來,可以直接滑行到機場跑道起飛,最大限度提高隱蔽性,也能出其不意的對敵人進行反擊。▲山洞機庫外寬敞的道路

    但是矛與盾總是競爭式發展的,正是因為類似於山洞機庫這樣的高防禦工事越來越多,專門用於摧毀這類工事的武器也不斷湧現。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報廢的火炮身管改造出著名的GBU-28“堡壘摧毀者”鑽地炸彈,一舉摧毀了伊拉克厚達數7米的混凝土機庫,其大部分飛機沒有起飛就完全失去了戰鬥力!這為美軍後來風捲殘雲般的地面行動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海灣戰爭中被美軍炸塌的伊拉克混凝土機庫

    美軍目前最新的MOP巨型鑽地彈,其採用了堅硬的鎳鈷鋼合金彈頭和智慧可程式設計引信,最大可以穿透60米的加固混凝土層,即使是堅硬的花崗岩層也能穿透40米,配合重達2.7噸的高能炸藥殺傷部,一枚MOP巨型鑽地彈就能夠將一組規模龐大的山洞機庫完全炸塌!也正是因為MOP炸彈堪比核武器的威力,目前只有美軍最先進的B2隱形轟炸機具備投擲的資格和能力! 不過鑽地彈能力雖然強,相對於戰略型山洞機庫動輒上百米甚至幾百米的山體而言,仍然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伊朗有些依山而建的地下工事,針對鑽地彈專門進行了最佳化,其頂部鋪設有數米後的沙石層,可以利用強大的摩擦力減緩鑽地彈的速度,而在沙石層下面還有厚度超過1米的鋼板,鑽地彈雖然強,面對這樣的層層防禦,也只能望洋興嘆!就現在而言,山洞機庫依舊依舊是弱國面對強國空中打擊最有效的防禦手段之一! ▲伊朗地下導彈基地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山中的洞庫一般作為秘密基地使用,用於儲存各種物資,甚至建造有導彈基地和航空基地,因此有山洞機庫一說。

    山洞機庫的優勢其實只有兩點,1.隱蔽性高 2.防禦出眾。曾經的冷戰時代,山洞機庫被認為是一種為大規模核戰爭準備的方案,他們隱藏在深山中,不易被偵測和暴露,即便遭遇了核彈攻擊,也能具備極強的生存力,是國防不可或缺的部分。還有一些國家會選擇製造地下機庫的方式保護戰機,如瑞典和以色列都是如此。

    但冷戰結束後,山洞機庫就漸漸式微了,一般有條件的國家僅在庫內儲存一些封存戰機,或較低限度的利用這些機庫,很少再高強度的正常使用它們。

    畢竟現代的戰略形式不一樣了,人們沒必要做到冷戰那樣如臨大敵的軍備運轉,要維持這些山中機庫的運作,需要消耗的成本遠高於普通軍事機場,效率還不高,山區也不適合戰機的起降和快速部署。

    一座軍用機場的運轉並非一個山洞就能解決,它需要完備的跑道、後勤、淨空和光學、電子觀測條件,山區雖隱蔽,那些山崖、林木也會成為己方的阻礙,遇到緊急情況飛機連迫降都做不到,己方的空中指揮也會受到極大影響。

    而且現代戰爭的武器精度越來越先進,洞庫很難再作為出色的防禦體使用,十幾年前的技術都能做到兩枚導彈攻入同一個洞口,鑽地彈等裝備如今也變得司空見慣,如果遭遇敵方有目的的打擊,僅需封堵洞口就能造成整個基地的癱瘓。

    不過話雖如此,洞庫依然還是個比較堅固的防禦工事,山洞機庫很長時間內都依然會存在。尤其是那些對防空不那麼自信的國家,或者未雨綢繆留一手的國家,都會繼續保持一定程度的山洞機庫。

  • 3 # 兵說

    在冷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修建了秘密的軍用機庫,他們大部分隱藏在深山老林裡,或者是地形複雜的環境內。這類機庫都俗稱“山洞機庫”,這些隱蔽空間不僅能隱藏飛機,還能隱藏坦克和導彈,以及後勤保障物資。在遇到規模較大的戰爭時,山洞也經是軍團指揮部的所在地。山洞機庫利用天然的優勢,以較小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軍事價值。山洞機庫比普通機庫的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

    普通機庫大部分在機場或者城市周邊,在偵查衛星技術成熟的時代裡,別說是確認一個機場的位置,確定一輛車的位置都可以辦到。前些年俄羅斯舉行軍演活動時,美國的民用商業衛星就拍到了軍演衛星畫面,並公開在媒體上。從照片裡完全可以看清楚坦克和各種其他車輛的位置情況,這還只是普通衛星,如果是高精度軍用偵查衛星,看得會更清楚。

    由於太空偵查手段的進步,地表的任何機場都不再安全。此時山洞機庫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只有隱藏在地下和山體內,才能規避衛星的偵查監控。

    隨著現代戰爭形態的改變,空軍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果發生軍事衝突,機場會成為首先受到攻擊的目標。高階防空導彈成本較高,且難以對付隱身飛機,無論是大國,還是軍事能力較弱的小國,都不敢把寶全押在防空系統上。

    山洞機庫雖然隱蔽,但維護成本不低,需要有專門的人員長期值守,負責機庫的執勤,衛生,保養等。因此在和平時期,山洞機庫的使用率都不高。只有在形勢緊張的時候,才會緊急啟用。

    為了破解山洞機庫,很多特殊武器也應運而生。有專門鑽山洞的導彈,美國襲擊伊拉克採用的GBU28就是代表,它曾經一舉摧毀了伊拉克空軍的山洞機庫,讓伊拉克徹底喪失了空中戰力。現在美軍還裝備了一種MOP巨型鑽地彈,它一般搭載於B2隱身轟炸機上,是突破大國山洞機庫的主要武器。這種鑽地彈理論上可以突破60米厚的混凝土層,或者突破40米厚的天然岩石層。但這種鑽地彈也有缺點,遇到“複合材料”就威力大減,因此現代山洞機庫普遍都進行了多種材料的複合施工,多層次包裹機庫。

    現在雖然出現了很多威脅山洞機庫安全的武器,但山洞機庫的地位依然重要。即使未來人類技術達到了研製星際戰艦的能力,山洞機庫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 4 # 暮陽雨桐文

    大家都知道,冷戰是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基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尤其是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對世界權利的爭奪而掀起的軍備競賽更為激烈,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蘇聯為首的華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相互軍事威懾,龐大的常規軍力和能毀滅地球多次的核武器,讓世界神經緊繃,引發世界各國為求生存,自保。不得不修建大量地下掩體防禦戰爭威脅!於是以山體,花崗岩為依託的防禦掩體在哪個冷戰背景下大量修建。

  • 5 # 南閣水哥

    答: 山洞機庫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掘開式機庫。是一種全地下或半地下式防護機庫。修建方式為在機場內適宜地點掘開地表面,用鋼筋混凝土構築成形,復以回填土作防護層。飛機進出通道可修成隧道式或升降式。

    機庫是為了停放飛機和維護保養使用,而山洞機庫由於本身比較堅固,並且有足夠的隱蔽性,一般是作為戰備的一部分去修建的。那麼這一機庫它究竟有什麼樣的重要戰略意義呢?它一般修建在隱蔽的大山裡,利用天然的植被和山體進行隱蔽。實際上,在冷戰時期,蘇美兩國也進行了大量修建,以保證在對方第一輪核打擊後有二次核反擊能力。

    在冷戰時代。美蘇兩大陣營都想著如何毀掉對方,於是拼命的發展核武器。而事實上沒有空優的話,原子彈就沒有啥用處。根據測算150米海拔高度的山體就可以抗5000 磅“鑽地彈”的打擊,並且不會對洞口內的飛機造成任何損毀。所以如何保護好我方的飛機,在承受第一波的攻擊之後還可以展開反擊,這就是山洞機庫出現的原因。

    由於大多修建在人煙稀少的大山深處,擁有山體和密林的隱藏,當時的高空偵察機和衛星也很難去發現。除了很強的隱蔽性之外, 它的抗打擊能力也是它很大的一個優點。因為他一般選在堅硬的花崗岩山體進行修建,開挖完成後還會使用混凝土在內部進行加固,洞口還會使用鐵門層層封閉。

    它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已經不算是機庫了,實際上算是一個戰略堡壘。它的修建極為不易,一般會把山體掏空,在內部造出一個很大的空間,能夠容納幾百架戰機和一個常規機場所應該有的所有東西。油料庫、維修廠以及足量的零件等後勤物資儲存。在機庫後還會修建配套的跑道,直通戰備機場,甚至有些機庫會有能夠直接起飛的跑道。

    由於山洞機庫都是軍事機密,現在我們不得而已,現存還有多少類似的機庫。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已經廢棄的備戰機場看一些端倪。

    比如湖北荊門市所轄縣級市鍾祥,有那麼一座備戰機場。冷水機場建於1968年8月,1973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冷水機場建有很多山洞機庫。原為空軍二級隱備洞式作戰機場。1977年12月,空27師移駐空軍鍾祥場站,歸武漢軍區空軍建制。1985年8月,空27師轉歸廣州軍區空軍建制。 1988年,冷水機場成為廣州軍區空軍航空兵訓練基地。後來,駐守部隊遷往老河口軍用機場,留下了空軍鍾祥機場維護隊。

    再後來給為民用機場。1994年7月開通“荊門—北京”航線。1999年4月,因飛機使用年限到期等原因停航,機場被關閉。從他現存的規模上我們能見到許多山洞機庫。當然最新的規劃是2019年開始重建鍾祥冷水機場,作為民用機場。可以想見,不遠的將來這座二戰時代的優秀的備戰機場將以全新的樣子見人。

    二戰時代的山洞機庫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但是他還可以讓後人借鑑,我們為了和平所付出的代價。

  • 6 # 龍角大將軍

    山洞機庫相比於普通機庫的優勢——山洞機庫,顧名思義就是挖山,在挖大的山洞裡存放飛機,只要在挖洞的過程中處理適當,山洞機庫可以距離出口很遠,也可以距離山腳很近(就是往前挖到一定程度上再往下挖)。上凍機庫可以直接在山洞裡鋪設跑道,一定意義上讓飛機可以在山洞內預跑,出了山洞直接起飛。而普通機庫因為飛機的特殊性,必須建在開闊地帶,這樣才方便飛機的存放,機庫要靠近跑道,這樣才方便飛機的起降。

    山洞機庫建在山裡,外表地勢複雜,敵人比較難偵測,而普通機庫卻因為必須有開闊地帶的特性,敵人在一個制高點或者飛機上很容易就發現,這種在戰時,普通機庫很容易暴露目標。

    一般情況下,普通機庫的建造材料並沒有防禦敵人大威力武器的能力,敵人只要導彈一類的大威力武器命中機庫,機庫一般都是要炸出一個大洞的,裡面的飛機也自然會被炸燬炸傷,再難有作戰能力。而山洞機庫呢?機庫表面有厚厚的石頭層和土層做掩護,一般的炸彈和導彈很難擊穿十幾米乃至幾十米的石頭層和土層的防禦層,對於機庫內部很難有有效的傷害,裡面的飛機會有一定的安全性。

    戰爭時期,開闊的普通機庫的可用性有效,尤其是劣勢方,優勢方還好。做做機庫、庫房等,而山洞機庫呢?卻可以做防空洞,利用裡面開闊的空間做兵工廠、指揮部、彈藥庫房、糧食庫房、平民避難所等等,戰時的山洞機庫的功能性可大大增加,並不侷限於一種兩種,而是可以很多種。

    在一定特殊情況下,山洞機庫甚至可以封閉洞口,利用山洞內的設施,一定時間內自給自足,避免和外界接觸,每天只是極少的時間和外界接觸,來接收命令和一些外部的寶貴資訊,減少暴露的機率,等到了時候,突然出現,給敵人致命一擊,普通機場就沒有這個功能。

  • 7 # 魑魅涅磐

    可能很多人覺得現階段山洞機庫已經成為歷史,比如包括重慶在內的國內很多城市都開放了很多原來的山洞用於商業活動,或者作為酷暑休閒娛樂場地。但是山洞機庫的軍事價值在今天依然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們大家知道山洞機庫和普通機庫一樣都是用於存放戰機或者其他戰略武器裝備的,但是隨著空防一體等軍事戰略的發展部署,全球很多國家都捨棄了山洞機庫,民眾對於山洞機庫的軍事價值也只停留在冷戰時期,畢竟山洞機庫雖然相比普通的機庫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軍事價值,但是相比現階段很多先進的全封閉恆溫恆溼機庫而言,山洞機庫的冬暖夏涼還是差一點的,但是從軍事角度來說山洞機庫相比普通機庫還是有更多軍事上的優勢存在的。第一點:隨著空天衛星等偵查裝置的技術發展,比如很多衛星、戰略偵察機或者軍事偵查衛星的解析度已經達到1米甚至釐米級別,所以普通的機庫不管是再怎麼隱蔽,但是這種後天故意設計的隱蔽外觀相比大自然形成的天然外觀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有些光學偵查衛星會透過季節性的四季交替中自然植物的生長交替來判斷其地底下是否正常,因為有些人工修建的機庫外觀再怎麼設計,但是因為其地表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層,所以就算上層種植了花草,但是因為這些花草不能和周圍植被一樣生長病死,所以在和周圍的植被外觀上還是會有一些差距。更別說那些加固層沒有植被或者故意種植了人工只有綠色的植被覆蓋層四季常青的明顯差異了。第二點:天然機庫在戰時的生存性上要遠遠優於普通抗打擊機庫,因為不管是對付天然的山洞機庫還是對付後天的加固型機庫,都需要用到鑽地彈,但是從鑽地彈的串聯式結構來說,普通的加固型機庫就算在混凝土抗打擊加固層的設計上額外設計有多層結構,依然會存在一些天然結構上的缺點,而且這類機庫再怎麼設計也是人設計的,那麼對於也是人設計的鑽地彈而言,知己知彼肯定會從中找到細微的缺點出來,並針對這些缺點專門改進鑽地彈。但是天然形成的山洞機庫就不一樣了,因為大自然環境形成的自然結構不同,光是在山體架構的組成上就有很大差距,比如有些山體石頭密度特別大,很難破開,所以想要依靠普通的鑽地彈打擊的話,顯然是不可能成功穿透的。領別說山洞機庫在藉助大自然的優勢前提下,額外還會對整個機庫內壁進行額外的加固設計了。而且大部分山洞機庫的選擇上都會有針對性設計,比如會選擇特別高、特別複雜的群山結構,而且山洞機庫都是斜著朝下設計的,所以光是上百米的山體就形成了天然不可穿透的壁壘,那麼就算是美華人研製的世界上最強的鑽地彈也無可奈何。第三點:戰爭的最終殘酷性遠不是我們今天看新聞能夠了解到的,如果從真實世界末日型的戰爭來說,未來的地表肯定和電影中的一樣已經無法適應人類生存,所以及時的轉移到地底下是最好的選擇,那麼這個時候山洞機庫相比普通機庫而言,可以為軍隊和普通民眾提供一個長久的戰略生存地點,而且山洞機庫內部空間很大,能夠適應人類長期生存和生產軍民用裝置,所以這也是山洞機庫相比普通機庫所沒有的優勢。總結來說,山洞機庫在今天依然是極具戰略價值的,我們今天雖然能夠進到很多冷戰時期的機庫內休閒,但是全新結構、抗摧毀能力的山洞機庫依然在修建中,這也是各國在戰略生存上的發展之道。而且山洞機庫相比普通機庫的抗摧毀性有多強我們可以舉例來說,當年美國及北約軍隊只用了十幾天就全面佔領了阿富汗地區,但是後面幾年時間美軍空軍戰機和地面裝甲部隊面對躲藏在多山地形的阿富汗恐怖分子和游擊隊時,縱使美軍裝備有F22隱身戰機、游擊隊只拿AK47這種技術上的巨大差距下,游擊隊單憑躲在多山地形的山洞中依然能夠逍遙快活,但是美軍卻掌握了全球很多先進武器卻無可奈何,只能連續多年後被迫撤軍。

  • 8 # 九品侍衛

    山洞機庫相比普通機庫的優勢可以大致分為三點,堅固、隱蔽、抗打擊能力強。首先就是堅固,山洞機庫不同於傳統機庫那樣是建在露天的,山洞機庫一般都是建造在山體內部。這種機庫的建造模式類似於城市地下的地鐵隧道,基本上都是用大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澆築,這樣可以有效地抗擊各種外來不可抗力風險。

    其次就是隱蔽,這一點就自不必多說,畢竟如今是衛星的時代,那些露天機場基本上無時無刻不在敵人衛星的監控之下,不要說是那些重點監控區域,就連邊境前線機場都顯露無疑,而這個時候為了隱藏自己真實的實力,山洞機庫就能發揮獨特的作用。例如某型飛機生產了一百多架,但放在露天機場的只有十幾架,剩下的全都放進山洞機庫,這樣敵人就不知道你究竟擁有多少架這類先進飛機。

    最後就是抗打擊能力強,要知道常規炸彈甚至是核彈,在轟炸山體的時候,基本上就等同於蛋糕表面削奶油,根本就碰即不到核心。即便是美國天天吹噓的鑽地彈在鑽地深度也是有極限的,即便鑽到了山體內部,山洞機庫頂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也能夠很好的進行防禦。

    所以山洞機庫相較於普通機庫有哪些優勢,堅固、隱蔽、抗打擊能力強。在山洞機庫面前普通機庫的生存能力根本就沒得比,但為什麼山洞機庫那麼好,不多建造一些呢?因為太貴了!建在一座山洞機庫毫不誇張的說都能夠建造十座傳統機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法律碩士(非法學)應該如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