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4641885508807甜心
-
2 # 隔夜的粥
我對王倫有八個字的看法:膽小謹慎、下場可悲。
話說天王晁蓋一眾劫了生辰綱,殺了官兵,為躲避追捕逃到了水泊梁山,想要入夥。可王倫卻容不下他們,最終吳用使激將法,與林沖來了個火併小王倫。這個故事自不用細說,凡是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反過來問一句,王倫心胸狹隘就是他的錯嗎?就該殺了他。很多朋友估計沒考慮過這一點,多數人一見林教頭殺了王倫,大聲叫好,心中喜道:“如此小氣之人,該殺,殺的好!”。試問,如果你家來了一夥人,想要住在你家,你會怎麼樣?
王倫的當時的心情也是一樣,他本是個落第的秀才,聽諢號“白衣秀士”就聽得出這人並不是打打殺殺的武行出身。也就是仗著手裡有倆閒錢,找了幾個過命的兄弟,如杜遷、宋萬、朱貴,湊了幾百弟兄,上了山,拉起山大王的旗子在這水泊一窪做了個世外的小皇帝。平日也不招惹官府,也不做太出格的事情,沒幾年光景,這水泊梁山倒也太平,足吃足喝舒舒服服過一輩子還是可以的。
但不巧有一天先是來個林沖,王倫一開始也是好招待,但一聽林沖得罪的是高太尉,心裡打鼓七上八下,高太尉那是什麼人啊,嚇死王倫也不敢得罪。固然在他心中要排擠林沖,這是人之常情。再者他跟林沖又沒有什麼交情,單單就是聽過此人名號,換做誰也不能讓個名氣比自己大,武藝比自己高的陌生人在身邊。萬一哪天不聽話,自己這點能耐豈是人家對手,再者犯不著為了一個陌生人,得罪高太尉。但最終好歹林沖最終也是留下了,還做了個頭目交椅,這說明王倫夠意思。
但晁蓋一夥就不一樣了,林沖來的時候就一個人。你晁蓋來了一夥子,還全是殺人不眨眼的主,換做誰誰也害怕。書中講到,王倫一聽晁天王到此,忙於眾頭領出寨遠迎,在寨中又殺了兩頭牛、三隻羊、五頭豬來款待眾人。可王倫一聽是晁蓋一夥因為劫了生辰綱,又殺了五百官兵才至此,心中犯難,這是什麼罪過?這叫彌天大罪,這事朝廷完不了,若是知曉他一夥在梁山,天兵一到,非踏平自己辛辛苦苦興起的這塊地盤不可。
王倫也算仁義,讓人取來金銀送於他們做盤纏,讓他們走人。可幾人賴著不走,沒辦法,也只好讓他們住下。看到這裡大夥有沒有細想過,王倫確實夠意思。並沒有為難這些人,只是想好好打發走就是了。跟老百姓過日子一樣,家裡來了一夥人,想住在你家,你管吃管喝還給錢,他們非賴著不走,你說你怕不怕。再說,王倫這時手裡有七百嘍囉兵,又有杜遷、宋萬,林沖這時候還多少聽點話。就算晁蓋一夥再厲害,七百多人加幾個頭目打不過你這幾個人,非給你剁成肉糜不可。可王倫並沒有這麼幹,反倒一個勁的想法好生把這些人打發走。
可你無傷虎意,虎有吃人心。這夥人來了就沒打算走,還起了殺心,吳用使用小計唬住了林沖,先把第一好手唬住,再想法出其不意宰了王倫。這就是晁蓋一夥不地道了,你到了人家家裡,人家管你們吃喝,收留你們,你們還想宰了主人,自己做主人。這是哪門子道理啊?可偏偏有人看到此處就喜歡的不得了,說什麼大英雄才這樣。我呸,這算什麼大英雄,大壞蛋還差不多。
於是最後一幕發生了,先是激將,最後惹得林沖這個二百五一怒手刃了收留自己的恩人。人家收留你,你還殺了人家,他沒事,可對王倫來說這難道不是一場悲劇嗎?
所以我說王倫行事膽小謹慎,這就好比自己做公司開買賣,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好不容易買賣做大了。心裡肯定不願意自己的事業沒了,所以做事不免膽小,再加謹慎,防止被人搶了自己的家業。但好賴沒躲過去,來了一夥自稱好漢的人,到了你公司就死活不走了,非要入股,你當然不能答應,但你不答應最後要你命。這也就是下場可悲的道理了。
所以我這八個字“膽小謹慎、下場可悲”,一點都沒錯啊。
就說這些,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哦。
-
3 # 尋人參果者
梁山第一代寨主王倫,是個不得第的秀才,因為在正常社會過得不舒心,在柴進的資助下攏了七百多個小嘍囉和杜千、宋萬、朱貴幾個本事不大的頭領,依仗梁山水泊得天獨厚的環境,靠打劫過往客商過活。
正是因為梁山有八百里水泊,中間有宛子城,易守難攻,因此晁蓋劫生辰綱事發之後不得不落草為寇,首選就是梁山泊這塊風水寶地。
晁蓋等人投梁山去入夥,人才濟濟,王倫一聽晁蓋講了劫生辰綱的經過就知道自己不是這夥人的對手,此時王倫如果腦子轉得快點,來個脫袍讓位,晁蓋必然感恩戴德,讓他當個名譽寨主逍遙快活,卸下權的王倫也就沒人惦記殺他了,王倫昏就昏在他能力不行又不肯讓位,落了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推故不納”之名,在吳用的挑撥下慘遭林沖手刃。
-
4 # 貳柒柒玖
只怪王倫命裡該絕,攤上了二代梁山組織這夥強人。
王倫遠比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和白虎山的孔明孔亮兄弟要強,他更懂得如何與官府保持最平衡的生態關係。一代梁山的環境從總體上看是一個非常世俗化和常態化的山賊組織,以王倫為首的一夥強人基本上不會去觸犯對自己不利的江湖規則。另外,當地官府也心知肚明,只要王倫這夥人不捅出什麼過分的婁子,別有事沒事就給他們上眼藥的話,地方政府就會勉強預設他們的存在,所謂井水不犯河水。而王倫也確實做到了,以他的心胸和能力,就算讓他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估計也夠嗆,與其這樣還不如夾著尾巴好好在梁山做自己的摳門老大。以王倫的境界,頻繁拒絕能力超群的江湖好漢也是可以理解的。誰會接納自己完全控制不住又能力遠超過自己手下的人呢,雖然王倫團伙的能力都不怎麼樣,但好歹也是江湖上的人物字號,面子絕對不沒丟!所以為了保住最後的尊嚴,王倫只能冒險排擠林沖,又宛然拒絕晁蓋團伙。說到王倫的結局,只能說命裡該然,偏偏他頭頂上的雲彩風雨大作。王倫守住了自己狹隘小人物的原則,卻因為缺乏遠見而嚴重低估了晁蓋團伙和林沖這些江湖亡命徒們的手段。雖然二代梁山好漢都看不上他,鄙視他的江湖作風,但王倫罪不至死!哪怕把他趕下山也好的,可惜他不知道林沖在上梁山之前都經歷過什麼,便霎時間成為刀下之鬼…… -
5 # 自說文史
晁蓋、宋江都曾做過樑山寨主,但說起來,他們只能算第二、三任寨主,第一任寨主是白衣秀士王倫。準確來說,王倫和杜遷等人開闢了梁山,他們還打造三大關、修建房舍等,為梁山的發展打好了基礎。另外,當時所有山頭中梁山實力最強,有王倫、杜遷、宋萬和朱貴四位頭領,以及五七百小嘍囉。
後來,晁蓋、吳用等人上梁山,王倫拒絕,林沖憤怒之下殺了王倫。
關於“林沖火併王倫”之事,讀者們向來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林沖做得對,有人認為王倫沒做錯。今天從王倫的角度,分析一下他的處世之道和結局。
王倫忘恩負義在先
王倫本是個不及第秀才,因為生活不如意,考功名又不成功,所以同杜遷一起到梁山落草。但是,王倫當初沒有錢,他能活著並且做梁山寨主,完全是靠柴進的幫忙。這一點,柴進說過,朱貴說過“柴大官人自來與山上有恩”,杜遷也說過“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的我們忘恩背義,日前多曾虧了他”。連王倫自己都認為,如果拒絕林沖,會讓“柴進面上卻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
到底為什麼呢?作者有交代。
原來王倫當初不得地之時,與杜遷投奔柴進,多得柴進留在莊子上住了幾時;臨起身又齎發盤纏銀兩,因此有恩。
這些都充分說明,柴進對王倫有恩情,這種恩情很大,大到王倫不能拒絕柴進的推薦信。一旦拒絕,就是忘恩負義。可以說,沒有柴進就沒有王倫的今天。
所以,這一層面上來看,王倫不收林沖,本身就是忘恩負義了。若論對錯,也是王倫背恩忘義在先。
王倫處世之道問題
當然,很多讀者認為,防人之心不可無,王倫害怕林沖搶他寨主之位,情有可原,何況從後面來看王倫的擔心是對的。
這話乍一看很對,但實際上顛倒了因果。
一方面王倫不容林沖,屬於忘恩負義;一方面,林沖從沒有奪位之心,即便後來火併王倫,他也沒有做寨主。還有,林沖本來從沒想過殺王倫,他最後也是因為實在看不慣王倫嫉賢妒能,所以才動手殺之。
換句話說,如果王倫一開始就接納林沖,尊重林沖,信任林沖,林沖必然會全心全意輔助他。林沖的初衷,就是有個落腳點,僅此而已,他對寨主之位壓根沒有興趣。這一點,林沖上山時,朱貴就看出來了,他還勸諫王倫“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來出氣力”。
所以,不是林沖要奪王倫的位子,是王倫認為林沖會奪他位子。為此,王倫還想留下楊志,以制衡林沖。究其根源,還是因為王倫的“被迫害恐懼症”,與林沖無關。
打個比方來說,也許更好理解一些。
假如某位大臣很忠心,但是皇帝卻懷疑他要造反。為此皇帝不斷敲打大臣,派人監視大臣,甚至找各種理由刁難大臣,一心要誅其三族。其他人不斷勸誡,皇帝卻不聽。大臣實在受不了,也為了全家人性命考慮,最終反出國都,甚至到其他國家了(比如伍子胥)。結果皇帝對眾人說:你們看,我就說他有造反之心,現在應驗了吧?
咱們能據此說,這位大臣不對嗎?當然不能,因為本質還是皇帝的問題。沒有他的多疑,大臣不僅不會造反,反而會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我們再看看晁蓋和宋江。晁蓋有一定的本領,但武藝難擋林沖,謀略遜於吳用,道法不如公孫,水性也比不上三阮,他統治梁山時,懷疑這些人了嗎?沒有。宋江只是有魅力,名聲好聽,武藝、謀略和道法也不高,御下高手更多,他也沒有懷疑甚至排斥其他好漢。
所以,王倫的處世之道本就有問題。
梁山不是王倫的家
還有人說,梁山是王倫的,他不想得罪官府,只想安心過個小日子,所以他拒絕、接納別人,都是自己的權力。實際上,這又是一種錯誤的論調。因為,梁山從來不屬於王倫。
從朝廷角度來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土地都是朝廷的;從江湖角度來看,誰有本事誰有能力,誰就能佔據山寨。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梁山泊都不是王倫的,否則,好漢們都去畫地自治了,還要朝廷幹嗎?
我們看看其他山頭好漢的做法,也能明白王倫錯了。
桃花山,周通與李忠交手戰敗,結果他主動讓位李忠做大寨主;飲馬川,鄧飛救下鐵面孔目裴宣之後,也主動讓裴宣做大寨主;對影山,本來呂方是寨主,後來郭盛前來,公然要分一一座山,呂方不允許,兩人就較量武藝;還有二龍山,鄧龍佔住後拒絕魯智深加入,還因此被魯智深踢傷小腹,後來在曹正建議下,魯智深、楊志等人殺了鄧龍,奪了二龍山;最後還有房山,王慶、李助欲入夥房山,廖立和王倫一樣忌憚他們,不允許他們加入,結果被王慶、段三娘殺了。
可以說,亂世之中,佔山為王就是看拳頭、看能力,而不是看誰先佔地方,這是江湖規矩。所以,有自知之明的人會主動讓位。王倫沒有自知之明,本領低微,還猜忌別人,下場很慘也是早晚的事了。
別忘了,落草為寇就是與朝廷作對,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招納賢才,壯大規模,如果只想小富即安,安心做個小寨主,是不會長久的。
一句話,要有大量大才,才能做寨主,才能在亂世生存。這個道理,林沖都知道,他罵王倫時就說過。
林沖拿住王倫罵道:“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賙給盤纏,與你相交……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林沖的話字字珠璣,王倫的問題都被說出來了。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王倫的處世之道就有問題。所以,作者多次在旁白即詩中,批評王倫心胸狹隘,“嫉賢傲士少寬柔”“秀士自來多嫉妒”“可恨王倫忒弄乖”“只恐身難作主人”“胸懷褊狹真堪恨”,並多次誇讚林沖、晁蓋等人是“英雄”“豪傑”“賢士”“群英”等。
總結王倫
綜上可知,王倫先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害怕林沖奪位,所以處處排擠、打壓林沖,雖然接納但毫無恩義可言。他不明白亂世中紮根山寨需要度量和才能,又因為佔據好地方而排斥群雄,所以才會落得如此結局。
倘若王倫能看透這一點,主動讓位,讓晁蓋來做寨主。這樣的話,即便他排名不靠前,至少也能活得自由自在;即便不在天星之列,起碼也是梁山耆老,若是不願意招安,可以領銀子回家娶妻生子;若是願意招安,說不定還能當官,光宗耀祖。
最後一點,有人說王倫該死,但不應該由林沖殺,畢竟王倫接納了他,算他主子。
其實,這也不對,從原著來看,林沖殺王倫最合適。一方面,林沖被王倫逼著殺人納投名狀,差點被王倫趕下山,他太瞭解王倫的德行,對王倫怨恨也大;一方面,王倫背恩在前,刁難在後,於林沖而言根本沒有恩義,林沖從不覺得王倫是寨主,也從沒有把他當主子看;還有,若是晁蓋、吳用等人殺王倫,那才是不合適,畢竟王倫對他們不算過分。
所以,林沖來殺王倫,推晁蓋為寨主再合適不過。
-
6 # 十三哥喂
王倫最大的缺點就是完全沒有識人之術,而且也有點過河拆橋的性格。
林沖雖然名為豹子頭、小張飛,其實是個性格比較懦弱的人,並且胸無大志,火燒草料場之後,他唯一的奢望就是能找到一個容身之地。
但是王倫看不出來這些,他看到的只是林沖的一身武藝,他們哥兒幾個綁在一起也比不上,天長日久自己露了底,被反客為主了怎麼辦?
而最後的結局也印證了墨菲定律,你擔心什麼,就會發生什麼,最終被林沖火拼。
另外林沖來的時候是帶著柴進的介紹信來的,柴進的面子大家都會給,但偏偏王倫不給,經朱貴幾兄弟好說歹說,才弄了個投名狀的由頭。
但王倫也有他的優點,那就是知足常樂,小富即安,佔領一山一水之地,打家劫舍,豐衣足食即可,不把山寨做大,也有好處,那就是引不起朝廷注意,大軍不回來,小股的差役廂軍又打不過他們,運氣好,也可以平安一生。
所以,王倫要想扭轉命運,依照他原本的個性幾乎不可能,這種人只會朋友越來越少,路子越走越窄。
-
7 # 老黑雜談
我個人對王倫的評價是,謹慎有餘,魄力不足。適合於守業,不適合於創業。
《水滸傳》原著中,王倫本是落第秀才,後來受到柴進的資助,才在梁山上創辦下了基業。
但是,誰都看的出來,王倫其實只是柴進的白手套,梁山真正的主人還是柴進。
正因為如此,王倫行事難免小心翼翼,生怕別人取代他的位置。
所以,柴進讓林沖上梁山時,王倫才會推三阻四,寧可揹負著忘恩負義之名。
因為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生怕被別人來代替了自己。
這種想法,並不是杞人憂天,因為後來林沖真的砍了他。
由此可見,王倫的優勢就是謹慎,但劣勢就是魄力不足,名聲不好。
但是王倫想扭轉命運,也不是不可能。
做到以下兩點,他就算最終做不成梁山頭把交椅,但是前幾位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一條,就是籠絡林沖林沖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自身利益,可以出賣一切。但是林沖心中有一條執念,就是殺高俅。
只要對林沖表明,我王倫並不是梁山真正的主人,我只是柴進的白手套,梁山真正的主人是他。
但是,只要我王倫還是梁山的寨主,就肯定想方設法的幫你復仇。
這樣一來,哪怕林沖再不要臉,也不敢豁上全部臉皮殺王倫,還得處處維護。
而且,王倫為人俠肝義膽的名聲也傳了出去。
第二條,就是殺了晁蓋等人原著中,晁蓋等人上山投奔王倫。王倫處於謹慎沒敢讓他們入夥,但也好心收留,送他們走時,更送上了金銀。
王倫做法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但晁蓋等人還是挑撥林沖殺了王倫,併到處宣揚王倫心胸狹隘,可見他們是早有奪山的想法。
因此,只要暗下殺手,把晁蓋等人全部殺了,奪取生辰綱,王倫就可免去一劫。
同時,到處宣傳,自己好心收留晁蓋,他們卻忘恩負義,想殺人奪山,自己無奈之下,才殺了他們。
所得金銀自己一分不收,全部分給附近窮苦百姓,和江湖中落難的好漢。
這樣做,保住了性命,獲得了好名聲,收買了江湖中的好漢,一舉三得。
小結以上只是我腦洞大開的想法,如有不同意見,請隨便拍磚。
-
8 # 不懂球愛聊球
在我看來王倫是沒有可能成功的。
第一:作為一個學生來說,他是個失敗者。
雖然號稱白衣秀才,但實際上王倫是一個落第的秀才,所謂落第,也就是沒有考上,在當時的社會中來說就是連第一關的考試都沒有過。
作為一個讀書人,參加高考落榜了,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偏偏要去落草為寇,這說明什麼?至少說明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任何的自信。我們撇開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不說,就討論王倫這個人的話,在讀書這個一方面可以說是太失敗了,連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爬起來的勇氣都沒有。
第二:作為一個領導者來說,他好像更失敗
1.沒有野心
一個不想做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王倫一直都沒有很大的野心,只認為自己佔據著梁山水泊就可以苟安一世。
要知道,這個是不可能的,你既然要反抗朝廷,就要有作為,而不是想做婊子還想要立貞潔牌坊。
2.沒有心胸
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就是林沖上山和晁蓋等人上山王倫的所作所為,看他那一副醜陋的嘴臉,讓人不恥。
一個讀書人心胸狹隘到這種程度,活該你考不上秀才的。
3.忘恩負義
王倫上山是誰在提攜他?是小旋風柴進的大力提攜才有了他王倫的落腳處,而當柴進再次推薦豹子頭林沖上山的時候,王倫早已經把小旋風柴進的恩情忘記的一乾二淨了,對林沖是百般阻擾。
好不容易留下了林沖,到晁蓋等人上山的時候,王倫的老毛病又犯了,最終林沖忍無可忍拔刀相向,王倫人頭落地。
我們可以看的出來,王倫無論他從那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側頭側尾的失敗者,那麼他的成功又從何談起呢?
回覆列表
王倫一般被認為是心胸狹窄,忌賢妒能的典型,後世常用來比喻各種嫉賢妒能、求賢若渴、但又是沒有胸懷的人。笑裡藏刀,妒忌才能,十分的虛假,是一個不能同患難的人,曾經想過迫害林沖,想保住地位,驅離晁蓋等人。
他本來是一個落榜的書生,因為得了小旋風柴進的資助,在水泊梁山紮根,成為梁山泊的首任寨主。
後來的林沖就是柴進介紹去的,但是他嫉妒林沖的才能又害怕得罪柴進,就想出投名狀的法子,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當上梁山的首任寨主,是因為柴進的幫助。
麾下有杜遷、宋萬、朱貴等頭領。但其為人心胸狹窄,難以容忍能力比他大的人,屢次刁難前來投奔的林沖、晁蓋等人,後來在晁蓋的送行宴上,被林沖火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