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老白字太白

    對於一部直指春節檔,立志加入票房廝殺的電影,作為觀眾的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期待?

    回望2014年7月登陸院線的韓寒導演處女作《後會無期》,不難發現他在“商業”與“文藝”、“電影”與“小說”這兩組標籤之間的糾結。誠然,商業與文藝並非對立,電影與小說也不見得沒有兼具二者優點的“混血兒”,但就韓寒在《後會無期》中的嘗試來說,影片不尷不尬地卡在這兩組詞語之間,尤其是影片整體電影感的缺失,直接給韓寒的導演能力打了個大問號。

    韓寒的第二部作品《乘風破浪》2016年下半年開拍,12月14日剛剛殺青便立即放出1月28日大年初一上映的訊息,如此“快槍手”的拍攝方式令人難免質疑影片的質量與誠意。然而,在觀看了《乘風破浪》的超前點映後,筆者似乎立刻明白了韓寒這樣做的道理:韓寒想明白了——這次,他想明白了自己的電影應該是什麼樣的,也想明白了他的目標觀眾。偏要趕在大年初一這個時間點上映,他決心與春節檔上一大批商業片較勁,而事實上,他的確做好了較勁到底的準備。

    《乘風破浪》海報

    《乘風破浪》裡的男主角徐太浪(鄧超 飾演)是一名事業蒸蒸日上的賽車手,也是一位與自己父親(彭于晏 飾演)看似永遠無法和解的兒子。他無法理解幼年時父親的狂躁與暴力,而另一方面,父親同樣無法理解和尊重他作為賽車手的職業選擇。透過一種頗具奇幻色彩的方式,徐太浪與二十多歲時的父親相見,在一條條錯綜迂迴的街巷和一排排低矮房屋之間,一同闖蕩了一把青春,那是一段徐太浪不曾理解過的,充斥著錄影店、傳呼機和周潤發的揮霍時光。

    彭于晏片中形象

    《乘風破浪》中的賽車主題讓人自然聯想到了2015年林超賢導演的運動題材青春片《破風》,後者中一段段刺激的腳踏車令觀眾血脈噴張,青春熱血,富有張力。然而反過來看,華語電影中過於冷門的運動題材也令《破風》的受眾受限,票房止步1.4億。韓寒顯然意識到了國內院線上運動題材的侷限性,因此聰明地做出了取捨:《乘風破浪》以一場專業賽車比賽開篇,但很快規避了過於專業的賽車話題,反而將對速度和動作的表達從賽車運動本身抽離了出來,轉化為了高潮部分從狹窄小巷間疾馳而過的飛車、以及幫派間熱血澎湃的打鬥。

    換句話說,“運動”更像是一個扳機,令《乘風破浪》這顆子彈在出膛瞬間便繼承了運動題材中緊張的動作銜接,以及對速度的極富感染力的視聽表達,卻在隨後變線,以一種大眾都可以接受的通俗方式,穿透觀眾的感官並調動著影片的速度感與活力。

    劇照

    躲在熱血青春片的外殼之下,《乘風破浪》試圖找尋父母輩與孩子之間和解的方法。現實生活中,韓寒逐漸也從公眾眼中那個放蕩不羈的少年、作家、賽車手,一步步成為了丈夫和父親。《乘風破浪》中,韓寒借賽車手徐太浪之身,傳達著對於自己職業選擇與家庭關係的反思。對於”和解“這個命題,張艾嘉導演透過《念念》(2015)給出了自己答案,她的敘事也是從兩個年輕人的私人經歷出發,借一對兄妹之眼,反覆尋覓成長傷痛的根源所在,企圖理解父母輩的選擇,反思家庭建構與代際關係。

    面對同樣的命題,《乘風破浪》給出的答案更為直白:與你的父母一同經歷一次他們的青春。與《念念》相對寡淡的攝影風格和沉重的基調相反,《乘風破浪》動用花襯衫、喇叭褲和閃爍著熒光燈的KTV,以一種相對輕鬆調侃的方式尋找著代際之間理解與被理解的方式。而其中所表達的情感之所以能夠被共同解讀,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無法脫離這些身份所帶來的繁複的感情牽絆。片中,當徐太浪終於有機會感受他父親的青蔥年代,也就從年輕的父親身上看到了現實中的自己:同樣追求速度、渴望認可。當我們在抱怨著自己的選擇無法被父母理解時,我們有是否曾試圖理解,他們自己生命中的凱旋時刻?

    劇照

    現在回想起《後會無期》,似乎最先跳入腦海的不是某一個具體的畫面或場景,而是朴樹《平凡之路》的旋律。彼時朴樹沉寂十年,卻因《後會無期》出山,影片上映前韓寒在其微博上釋出電影主題曲《平凡之路》,一炮而紅,瞬間勾起了無數文藝愛好者的好奇與期待,統統轉化成了院線上6.5億的票房成績。

    另外,同名主題曲也是對美國鄉村民謠《The End of the World》的中文版翻唱。韓寒對old school和民謠的迷戀都延續到了《乘風破浪》,在兩首插曲中表露了出來:一是1985年劉家昌作曲並與尤雅共同演唱的《在雨中》,另一首則是根據美國民謠《500 miles》改編、重新填詞的歌曲。後者作為許多人的英文歌曲啟蒙(至少對於筆者是的……暴露年齡咯?),原英文詞曲本身就帶著強烈的年代痕跡,訴說著火車將遊子帶到無名的遠方。

    片中,當董子健飾演的初代程式設計師小馬離開小鎮出門闖蕩,他也不知道未來怎樣,只知道那也許是一個不屬於傳呼機和錄影廳的年代,只知道此刻綠皮火車轟隆,掠過窗外的一朵雲,兩朵雲……自始至終,影片一邊揮霍著相聚重逢、把酒言歡的喜悅,也在一邊吐露著一次次離別的傷痛。《乘風破浪》的英文名名“Duckweed”(中文“浮萍”的意思),大概也就是在暗示著青春日子裡這些沒有緣由甚至莫名其妙的聚首與別離吧。

    在雨中韓寒;亭東小夥伴 - 在雨中

    劇照

    在《乘風破浪》中,韓寒精確找準了自己電影的定位,徹底甩掉了“文藝”的尾巴,踏踏實實地拍了一部商業型別片。雖然從敘事角度來看,細節雕琢得並不夠精緻,不少高潮的推進也都仍欠火候,但總體上還算吸取了《後會無期》劇作上的教訓,透過偶爾閃出的金句、笑點、飛車和溫情,賦予了影片更舒服的節奏感。你可以把它當懷舊青春片來看,也可以把它當作一部賀歲喜劇來看,從親情、友情和愛情三個維度,你都可以找到解讀它的方式。

  • 2 # 李燻鵝

    韓寒是適合拍電影的。只是他拍的電影不是適合所有人看的。換句話說,他的電影的受眾群體是特定的,並不是老少皆宜或者大眾化的。

    所以他的電影放到不同群體的觀眾來看,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了。見仁見智。

  • 3 # 秦視點

    前二天,我正悶頭寫稿,朋友發簡訊問我怎麼看待韓寒拍電影?此時我正和起點的xx編輯商議準備買斷小說的事。新的世界,不一樣的我們。

    夜涼如水,長夏逝去。我嘆了一口氣,眾知周知目前中國的電影市場不太景氣,且國外也難逃厄運。充斥著太多爛片的年代,老謀子陳凱歌他們也是好久沒什麼新作了,拍不出來好的藝術大片,好萊屋也是0ut了。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更是日暮西山、劉鎮偉的表現差強人意。當下社會有一個現象,是一個拼爹的年代,各方面趨向於娛樂化,爺高興就行。意識形態,解構、反諷,寓言式的教人,好東西都被拋棄了。電影開始流向於媚俗與媚雅。老前輩都下海去經商了,剩下海上岸邊的一些年輕人,有好的劇本,沒投資啊審查通不過。伏爾泰、叔本華他們說過電影應該是藝術的一種,不該是賺錢的工具。由於信仰崩壞,英雄倒塌,謊言代表了真相。電影這個娛樂大眾的玩意還能走多遠?這個時候一些新鮮的血液流淌了進來,空氣溼潤,九把刀的《那些年》一股小清新小文藝吹過太平洋的風,在大陸風靡一時。趁錢打鐵 ,隨之趙薇郭敬明小時代致青春也火了起來,周杰倫的盛筵在時代的命脈上歡樂跳起舞來。反叛的年代來臨,本來一張電影票也就一雙鞋一件牛仔褲一本書的價,無可厚非。可是投資拍一部電影,千萬上個億,拍電影就是一個燒錢的玩意,當然也是一個牟取暴利的一種途徑。

    當下生活不如詩,我走過許多地方,看過一些風景,彈過吉他,喝過冰鎮啤酒,在最好的年華里還要被她虐得死去活來。算是真正活過了,我還年輕,路還長。你看全球變暖,森林沙漠化,空氣汙染、樹木砍掉,虐殺動物,恐怖主義肆虐,人類很壞。這是大的環境。個人呢?上班擠公交,裝孫子,不奮鬥不勞碌,老婆媳兒你管不管。莫得吃、莫得穿,有什麼閒情雅緻談電影!大學生年輕的一代是未來的希望,自殺的自殺,跳樓的跳樓,霜冷長河、伊人何在?吊兒郎當,迷失在網路的腦殘非主流們,尋芳清崗,幽遠清涼!這樣看來,電影實在應該被禁掉,電視劇也禁了,音樂也該禁。半本《論語》治天下,人人一本爽翻了活。這也禁那也禁,反正我自有法子會養活自已。搞藝術的會沒有女孩子喜歡?作家會餓死?扛大包,胸口碎大石行不行?

    歷史上,風化的城牆自然會刻下這無解的一代,外星人會笑話人類的落後與愚昧。可見,教育上實在存在很大問題,鳥搶換大炮也不是個法子,積壓到一定程度、讓你半死不活著,反正生活是溫水煮青蛙。我開的一劑良方是,錢花在該花的地方行不行?老祖宗的文化被破壞差不多了,破壞容易,建設難。讓大家生活有保障,福利製造完美。這當然需要一個很長時間。法冶社會,掃黃,嚴打嫖娼,罰快播2.6億,都是當下進步的一個階段表現,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保護正版,打壓盜版山寨文化。韓寒其實並不適合拍電影、為什麼這樣說?老導演們坐吃山空,尸位素餐。新晉導演一個個冒了出來,趙薇九把刀郭敬明周杰倫,明星拍電影有的是錢,使勁往裡面砸。口碑票房是檢驗一部電影好壞的不二法門。周杰倫六分、赴薇六分,郭敬明七分、九把刀八分(百分制)。在導演這一份,他們有的人及格,有的人沒及格。明星拍電影除了弄一場華麗的舞會,實質蒼白無力,劇情拖旮,雜亂無章,都是他們個人電影意淫之作,乃是一個夢。韓寒的電影怎麼說呢?我彷彿嗅到了一種洿誇的味道,從預告片中沒觀過世界哪來世界硯,有些人連窗戶也懶得看一眼,你們偶像是明星,我的是衛星、甚至於閉嘴。等等臺詞,玩文字遊戲暴露了韓導本人的浮躁。據他自已說、這是一部不鬧騰的電影,馮紹峰真遜啊王珞丹也會性感迷離,操、陳柏霖髮型真土,陳喬恩穿上旗袍漂亮,鍾漢良像從民國跑出來的,袁泉真醜。據說這是一部公路喜劇片,有許多段子,不要拍成話劇就好。一路從上海拍到四川西昌,內蒙古赤峰,浙江舟山普陀,東極島兩地相隔半個中國的距離,圍繞地球一圈。以現有的預告片海報來看韓寒是一個有野心的導演,音樂方面也請來了日本的大師小林武史,這是要趕拍武林外史嗎?

    說偏了,跑回正題。

    以韓寒一貫風格,寫書出唱片,賽車拍電影。雖然成名於寫作,但他小說的確沒雜文寫的好,賽車十年才有所獲,唱片水準一般,不專業。說到專業,更加暴露了韓寒本人的缺陷。無疑韓寒是一個有真性情的人,他可愛善良,幽默正直。但這不能成為人們對他沒有一個要求的標準。因為他是一個公眾人物。韓寒的問題一直在於一個態度問題上,他不務正業,玩世不恭、他曾說想做一輩子的老頑童。電影這個事情可是要嚴肅的,玩笑不得。以前用他自已辛苦之作心血《三重門》版裞,二百萬去賽車,不用說敗家子,讓人惋惜,本來是一個極有天賦的文學少年。他不同於王小波,王小波雖然得不到學術的承認,好歹他有實力,長存我心。韓寒拿得出手的就是雜文,幽默犀利解氣,他當然沒必要走餘傑的道路,不是我看到的。

    《後會無期》,我奉勸去電影的朋友,帶好爆米花,這部電影肯定很好笑,以免你們笑出一片肺,震出一片肝出來,牙齒也不要飛得七上八下。那些衛道士,有探究意義的就不要去看了。

    大膽推測一下,《後會無期》上映後票房肯定會很高。投資方說,趕超郭敬明八個億之類。這個時候,韓寒笑得很尷尬,說這是於總說的。我覺得《後會無期》雖然票房會火,但趕超小時代一二三,無疑是個笑話。

    獨唱團出一期被斃,《後會無期》,但願不要成為韓導此生唯一一部電影!我覺得韓寒對於取名字之類的,實在不在行,《後會有期》多好聽。

    一直以來,我很欣賞韓寒,愛屋及屋,拍電影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我給此片打五分,這個是百分制的。對於此片,期望不要大高。

    最後說一句,此片上映的時候我決定去電影院支援一下正版,希望自已不食言。此不負經年,相聚有時,後會有期。不復流年,煙消雲散,後會無期。

    ps;旅行,自由、科幻有點像此片的風格。手誤把標題弄成了後會有期,那就電影院見吧。

    郭敬明的沒有看過,但韓寒的《後會無期》,昨天看的首映。

    編劇水平太差。

    我記得不止一個老師對我說過,要破除心中的執念,也就是我執。別太把自己當回事。編劇是藏在故事後面的人,要學會藏。埋得越深,長的越好。韓寒在《後會無期》中則自以為是的抖機靈似的講自己的“反雞湯”似的人生感悟強加在人物口中。這不是人物想說的話而是導演自己自作聰明。曾拿羅丹所做的“巴爾扎克”雕塑做比較,藝術作品強調的是整體而不是區域性。

    看完這部電影,也不知道韓寒想表達什麼。故事很簡單就是我在路上,見過很多人,遇到過很多事,那些男孩,那些女孩,教會我很多事情。

    韓寒自己說:我不喜歡跌宕起伏的電影。可是,他也沒有能力拍好小情節的電影啊。幾個故事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絡。都說韓寒是作家拍電影,韓寒根本不懂劇作,戲劇性動作和小說是不一樣的啊。況且韓寒好意思說自己是作家的話。

    不過是韓寒拍的,我同學問:這麼無聊,我是不是沒看懂啊。

    韓寒小聰明全用在了營銷上面,比起早期的彭浩翔差遠了。彭浩翔當年也是想做斯科塞斯的。韓寒的電影品味比郭敬明高不了哪裡去。某老師的話:韓寒微博裡電影的推薦簡直是小縣城應付藝考的編導生的水平。

    配樂用的太多,妄圖透過音樂來敘事,一會小女孩的夢想,一會女兒情,一會東極島,一會成了迷。這真的不是MV大混剪嗎?朴樹的那首歌跟這電影有什麼關係啊。

    還有那隻狗都有自己的微博了,天天賣萌賣蠢我還以為作用多大呢,完全就是個裝飾品呀。對劇情完全沒有發展。

    ————————————————————————————————————

    客觀的分析一下:(當然藝術作品不是科學計算,比如前幾天分析《一代宗師》,故事講散了,但依舊很喜歡這個電影。這個是導演魅力。)

    主題/主題思想:主題就是兩個人送一個人去最西的大陸去教書。主題思想我是在不知道韓寒要教給我們什麼大道理。 開始以胡生為講述人,走到一會兒,胡生沒了。韓寒當然可以俏皮的解釋,我想寫一個故事,主角不到一半就消失。

    情節/人物:人物孤零零的站在螢幕上。我不知道怎麼敘述一種感覺。不說人話也就算了,想著法的給你抖機靈。sun of beach怕你不知道,還在字幕上做文章。有人說,沒有情節,追求一種散文化。可是你看看侯孝賢的《童年往事》,看看《天水圍的日與夜》。看看小津,那才是生活化,散文化啊。你不能說沒有起伏就是散文化啊。幾個故事幾乎沒有聯絡,完全可以拆分成微電影。電影根本拆不出起承轉合。

    微博上@閃靈愛說:歸根結底,電影劇作是透過動作來視覺化揭示一切的,劇本是需要放置在戲劇化的情境結構中,運用畫面、對白及描寫所講述的故事。近來中國產片,“段子電影”多現,實質是劇作技術含量過低,依賴語言講述,而無法建構合適的場景和環境來展現人物動作,整體欠缺視覺化思維。長此以往,百害而無一利。

    結局:本來以為兩個人告個別,平凡之路唱一下就結束了。結果幾多年後一人是作家,一人成演員。這就是平凡就是唯一的答案嗎?

    應該來找陳老師唱主題曲: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

    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你迷失在.................(腦洞大開就腦補。)

  • 4 # 我的瀟灑歐巴

    韓寒的小說要拍成電影了,而且一拍就是三部,分別是《他的國》、《長安亂》和《光榮日》,其中《他的國》已經進入籌拍階段,由關錦鵬擔任導演,剩下兩部也會在年內啟動拍攝計劃。2011年度的電影市場,突然殺進貼著韓寒標籤的電影,讓人有點不可思議的感覺,這三部電影,會不會成為中國產電影的“新型別”?   韓寒會以什麼樣的身份出現在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周邊,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從報道看,“韓寒在出售電影改編版權時已經強調,自己不會擔任主演、客串,甚至是劇本改編”,這種拒絕的姿態,大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勢。但避免不了的,隨著影片的進展,韓寒的名字會如影追隨,很有可能,這個名字會大過電影本身,成為焦點。   韓寒出道以來,以小說、雜文、部落格、雜誌營造了一個“時代青年”的個性形象,媒體和公眾對他超乎尋常的興趣,使他成為脫離所從事的職業本身,成為年輕人的代言人和一個文化符號。或是出於對這個符號的自重,韓寒一直在努力保持身份的單純性,但商業從來都沒放棄把他拉下水。   中國電影市場盯上韓寒是早晚的事,在前段時間郭敬明的作品要拍電影的訊息傳出後,就有人發出“韓寒還會遠嗎”的聲音。這已經是韓寒和郭敬明繼雜誌出版、廣告...韓寒的小說要拍成電影了,而且一拍就是三部,分別是《他的國》、《長安亂》和《光榮日》,其中《他的國》已經進入籌拍階段,由關錦鵬擔任導演,剩下兩部也會在年內啟動拍攝計劃。2011年度的電影市場,突然殺進貼著韓寒標籤的電影,讓人有點不可思議的感覺,這三部電影,會不會成為中國產電影的“新型別”?   韓寒會以什麼樣的身份出現在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周邊,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從報道看,“韓寒在出售電影改編版權時已經強調,自己不會擔任主演、客串,甚至是劇本改編”,這種拒絕的姿態,大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勢。但避免不了的,隨著影片的進展,韓寒的名字會如影追隨,很有可能,這個名字會大過電影本身,成為焦點。   韓寒出道以來,以小說、雜文、部落格、雜誌營造了一個“時代青年”的個性形象,媒體和公眾對他超乎尋常的興趣,使他成為脫離所從事的職業本身,成為年輕人的代言人和一個文化符號。或是出於對這個符號的自重,韓寒一直在努力保持身份的單純性,但商業從來都沒放棄把他拉下水。   中國電影市場盯上韓寒是早晚的事,在前段時間郭敬明的作品要拍電影的訊息傳出後,就有人發出“韓寒還會遠嗎”的聲音。這已經是韓寒和郭敬明繼雜誌出版、廣告代言後的第三次會師。這兩個人的戰爭,或會這樣一輩子持續下去,而他們的作品所傳遞出的價值觀,將會在不同領域極大地影響同代人以及下一代人。   只出版一期的《獨唱團》夭折了,可《最小說》依然暢銷,這是韓寒和郭敬明的區別,也給未來在電影的比拼中,誰會佔領上風增加了懸念。根據韓寒作品改編的電影,不會缺乏關注,也不會缺乏觀眾,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電影充滿了未知,包括導演的改編力度。“順韓寒化”和“去韓寒化”給電影風格帶來的影響是不可預測的,影片的命運亦是不可預測的。   韓寒小說拍成電影會是什麼樣?一種比較理想的結果是,韓寒提供故事,導演和編劇根據韓寒的精神氣質進行再創作,拍攝出一部獨特的青春電影或公路電影。一種比較不理想的結果是,韓寒只提供名字,電影創作團隊對小說進行大換血,拍出一部幾乎和韓寒無關的電影。這兩者之間,沒有多餘的選擇。   弱勢的中國產電影需要強有力的原創力量注入,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郭敬明還是韓寒的小說介入電影,都為豐富本土電影的內容提供了支援。而想要一睹兩股新鮮力量在銀幕上一較高低,我們要放棄固有的傲慢與偏見,做一次自由的選擇。

  • 5 # 七月國

    對他那部《後會無期》印象很深。

    朴樹的那首《平凡之路》也是迴圈了N遍的,裡面其他配曲也十分合心意。

    現在還記得那句臺詞:喜歡就是放肆,愛就是剋制。裡面各種梗拋的也是十分自然,令人忍俊不禁。

    可以說是非常適合青年人觀看的電影了……尤其是文藝青年。

  • 6 # 峰峰的二奢情感

    韓寒不得不說創作的每部電影都有很好的收視率,以及票房的增長幅度。我也喜歡看韓寒的電影。 個人認為韓寒老師的電影挺好的。值得觀看也值得期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遊戲都怎麼發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