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養蜂怎樣去防胡蜂?

    胡蜂是蜜蜂的重要敵害,特別是在山區、丘陵地區養蜂,外勤蜂常遭受胡蜂為害,受胡蜂為害嚴重的蜂群棄巢飛逃。在中國農區胡蜂約有100多種,危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大胡蜂、小胡蜂、蜂狼,金環胡蜂、墨胸胡蜂和黃蜂。

    1.危害情況

    大胡蜂體大而兇猛,危害蜜蜂的時間集中在8~10月,在蜜粉源缺乏時,大胡蜂除在空中追逐捕食蜜蜂外,還在蜂場巢門前等候,捕食進出的工蜂,並將嚼碎的蜂屍殘渣棄置於巢門處。群勢較弱的蜂群,巢門較大時,胡蜂可成批攻入,蜂群被迫棄巢遷逃或被毀滅。小胡蜂體小,行動敏捷,捕捉蜜蜂較大胡蜂靈巧。小胡蜂攻擊巢門口的工蜂時,以俯衝形式捕捉,守衛工蜂擺尾發出訊號,招引大批工蜂湧出,聚集巢門前,嚴陣以待。小胡蜂由於行動敏捷,捕捉1個工蜂后即飛往樹枝上,吃後又飛回繼續攻擊。因此,在巢門外守衛的工蜂沒有能力對其群起而攻之,只有當個別小胡蜂鑽入蜂群內或落入巢脾上時,大量蜜蜂包圍胡蜂螫咬致死。小胡蜂直接捕食的蜜蜂數量雖然不多,但由於干擾破壞蜂群的正常採集活動,給養蜂生產造成一定損失。

    2.生物學特性

    胡蜂與蜜蜂都是營群居性生活的社會性昆蟲,群體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與蜜蜂不同之處是一群胡蜂中多隻蜂王可同巢。胡蜂在秋季交尾受精後便進入越冬期,翌年3~4月開始產卵繁殖。 ①蜂王 越冬後的蜂王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和補充營養後,各自尋找避風向陽的場所營巢,邊築巢邊產卵,一般產20粒卵,當第一代工蜂羽化並參加內外勤活動後,蜂王產下第二代卵,一般產95~150粒卵。胡蜂蜂王卵巢管僅有12~16條,是義大利蜂蜂王的4%,可是胡蜂蜂王可多王同巢,彌補了產卵量少的缺陷。 ②雄蜂 是由第三代工蜂中未經交尾受精的工蜂產的卵發育而成。它們可與同巢或異巢的工蜂交尾,交尾後不久死亡。雄蜂最多時,可佔工蜂總數的20%。 ③工蜂 從事飼餵、清巢、保溫、築巢、捕獵食物、採集、禦敵和護巢等活動。工蜂有卵巢管10~12條,發育較均勻。工蜂性情兇狠,蟄針明顯,排毒量大,攻擊力強。工蜂和蜂王無形態區別。 ④營巢常在隱蔽的山洞或大樹洞內建巢,洞內保持適宜的溫溼度,有利於禦敵、護巢。蜂巢呈球形,單脾 ⑤群勢 種類不同,群勢差異較大,一般由100~1000只胡蜂組成,最大者可達4000~5000只。 ⑥食性 捕食昆蟲為食,多為蠅類、虻類。在其他昆蟲飼料短缺時捕殺蜜蜂,將捕捉的蜜蜂帶到附近的樹枝上,混以蜜囊裡的蜜汁,井將咬碎的肌肉擰成團,帶回巢內哺餵其幼蟲。

    3.幾種胡蜂的形態特徵和特性 ①大胡蜂體長30毫米,頭部黃色,中胸背板黑色,腹部棕褐色並有黃色環紋。群居,常營巢於樹洞內或建築物下。 夏末秋初,常盤旋於蜂場上空或守候在巢門前,捕捉蜜蜂。 ②蜂狼 蜂狼又叫大頭泥蜂。體長15毫米,頭大,胸部黑色,腹部鮮黃色。在土洞裡營巢,是一種營獨棲生活的胡蜂。雄蜂無螫針,不捕食蜜蜂,能採蜜,工蜂具螫針,能採蜜,同時又捕食蜜蜂。它除吸食蜜蜂蜜囊裡的蜜汁外,還將蜂屍運回蜂巢飼餵幼蟲。1只蜂狼在幼蟲發育期,要吃掉4~6只蜜蜂。 ③墨胸胡蜂 體呈黑褐色。蜂王卵巢管為12~16條,工蜂為10~12條,每天有二次出勤高峰。卵期5天,幼蟲期9天,蛹期13天,成蜂壽命可達3個月以上。在福州地區越冬兩個月左右。是福建地區夏季蜜蜂的主要敵害 ④黃蜂全身黃色,頭部具黑色斑點,腹部基腳有黑色帶,尾部有螫針。個體較小,行動迅速,性情較兇猛,食量較大,對蜜蜂危害較重。 ⑤小蜜蜂全身黑褐色,有細小黃色環帶。身體瘦小,體重只相當於大胡蜂的1/4~1/3,行動敏捷,飛行迅速,較大胡蜂數量少,危害也較大胡蜂輕。

    4.防治方法

    ⑴敷藥法 要根除胡蜂的危害,必須摧毀養蜂場周圍的胡蜂巢,但許多胡蜂營巢隱蔽不易發現,或蜂巢高空懸掛,無法舉巢殲滅。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養蜂場上捕擒來犯的胡蜂,給其敷藥處理後再縱其歸巢,最終達到毀其全巢的目的。其具體方法: ①“毀巢靈”人工敷藥法用人工敷藥器進行。敷藥器由白色透明塑膠製成.分誘入腔、出口通道和驅蜂閥3個部分。通道直徑約為蜂體的2倍,但不容胡蜂有鉤腹行繭的餘地。誘人腔直徑30~40 mm ,附有誘入腔蓋和通道棉塞。在養蜂場網捕到胡蜂後,開啟誘入腔蓋順勢把網內的胡蜂誘人腔內,覆上腔蓋,推動驅蜂閥,當胡蜂進入出口通道時,取出棉塞,胡蜂沿通道伸出頭胸部(腹部仍在通道內)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側部按住蜂體,右手取棉籤或小柴梗沾蘸“毀巢靈”粉劑少許(約2~3 mg)敷散在胡蜂胸部背板絨毛間,後即鬆手放蜂,讓其歸巢,汙染全巢。 ②“毀巢靈”自動敷藥法同上法網捕到胡蜂後,誘入100~150 ml的廣口普通瓶子內,立即罩上瓶蓋。因瓶內預置“毀巢靈”粉劑1g左右,這時瓶內的藥物借胡蜂掙脫振翅的氣流,自動地均勻地敷散到蜂體各部分,旋即掀蓋放蜂歸巢,可更快地汙染全巢,達到毀除全巢的目的。 敷藥後放蜂歸巢,蜂場距離胡蜂巢越近,敷藥蜂回巢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少。在蜂場上網捕到的胡蜂,因不明其胡蜂巢遠近,最宜2法兼用,才能保證有一定數量的敷藥蜂回巢,確保毀其全巢的防除效果。

    ⑵毒餌誘殺法用1%的硫酸亞鉈或砷化鉛或有機磷農藥拌入水、滑石粉和剁碎的肉團裡(1:1:2),盛於盤內,放在蜂場附近誘殺。

    ⑶巢穴毒殺法對地上築巢的胡蜂巢穴,在夜間可用棉花沾敵敵畏塞入巢穴,可以毀掉整群胡蜂。

    ⑷防護法在蜂巢口安上金屬隔王板或金屬片,以防胡蜂咬入。 ⑸人工撲打法透過人工用木片或竹片在蜂群巢門口撲打滅除在蜂箱前捕食蜜蜂的胡蜂。

  • 2 # 毛氏部落

    你好,胡蜂是蜜蜂的重要敵害,對定地養蜂的蜂農來說是一大危害,特別對在山區、丘陵地區養的蜂,外勤蜂常遭受胡蜂危害,受胡蜂危害嚴重的蜂群棄巢飛逃。值得養蜂人重視。瞭解胡蜂的習性有助與我們更好的防防禦獵殺。

    一、胡蜂分類

    胡蜂,俗稱馬蜂、黃蜂,屬社會性昆蟲。該蜂體大而兇猛,體長約19~27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髮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見的大胡蜂(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屬〔Vespula〕)。

    胡蜂是黃蜂的一種,是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中胡蜂總科的統稱。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種,中國記載的有200餘種,在中國分佈甚廣。

    二、胡蜂外形特徵

    卵:呈橢圓形、白色、光滑, 卵端部形成胡蜂未來的頭部, 基部形成腹部。

    幼蟲:體粗胖, 兩端略尖, 梭形、白色, 無足, 幼蟲消化道不與排洩孔相通, 而於中腸部由圍食膜形成一封閉的囊, 排洩物被貯存在這囊中,化蛹後此囊乾硬變黑,隨蛻掉的皮一起脫出;蛹為黃白色, 隨老熟程度逐漸加深, 頭、胸、腹分明, 主要器官均明顯可見, 蛹不食, 在蜂室內羽化成蜂后, 以上顎咬破室口鑽出。

    成蟲:頭部前後略平,大型複眼位於頭上部兩側, 呈腎形, 胸部近似圓柱形,端部略細,胸部分3節, 每節生有1對足, 中、後胸上各生有1對膜質的翅,即為前、後翅。成蟲3對足均靈活有力, 有抓捕昆蟲、輔助取食、修築蜂巢之用。

    雌、雄蜂主要差別為:雄蜂腹節和觸角均較雌性多1節, 很多種的觸角端部節常彎成鉤狀;雄蜂腹部末端有一雄性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基部為1對粗壯的生殖突基節,端部為較細而突出的生殖刺突,有握抱作用;雌蜂腹部末端有能伸縮的蟄針,可排出毒液,故僅雌蜂蟄人。

    三、胡蜂的習性

    1、繁殖習性

    胡蜂屬於完全變態的動物,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胡蜂1年常可繁殖3代,有的品種繁殖1-2代,喜群居生活。進入秋季,氣溫降低,受精雌蜂離巢,遷居至石洞、草堆、牆縫、樹洞等比較避風、恆溫處越冬。次年春季氣溫回暖至14-15度時,開始重新活躍,並選擇在樹木、屋簷等通風透氣的地方築巢入居。

    2、生活習性

    胡蜂活動與風力關係密切,風力在3級以上時,胡蜂停止外出活動。胡蜂有喜光性,在夜晚停止活動。胡蜂嗜食糖性物質,危害成熟果實。胡蜂是色盲,能辨別活動的物體。胡蜂翅縱折,遇水後易沾住打不開,雨天不活動,連陰雨時會吃自己的孩子。對胡蜂的侵害、驚擾,會引起群蜂追蟄,導致傷亡。

    3、胡蜂群習性

    蜂群組成:·每群均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三型蜂的發生及其作用。

    蜂王: 越冬後的蜂王經過一段時間活動和補充營養後,各自尋找相對向陽避風的場所營巢,邊築巢邊產下第一代卵,還擔負禦敵捕獵食物,飼育第一代幼蟲和羽化不久的蜂等內外勤一切工作,它是這時巢內唯一的成年蜂。從第二代羽化後的雌蜂中少數個體與雄蜂交尾成功成為當年正常產卵的首批新王,接著越冬蜂王被交替了。雄蜂: 墨胸胡蜂第三代就出現雄蜂10多隻,它是第二代雌蜂中未經交尾授精的個體產卵繁育而來的,它們可與同巢或異巢的少數雌蜂交尾,亦可與同代或母一代雌蜂交尾,交尾後不久陸續死亡,而最後一代雄蜂數量多佔總蜂數1/6~15/。可見,墨胸胡蜂一年中雄蜂至少發生2代以上。工蜂 :專司擴大蜂巢的建築、飼餵、清巢、保溫、捕獵食物、採集、禦敵和 護巢等內外勤活動。這些工蜂性情暴烈兇狠,鰲針明顯,排毒量大,有攻擊力,第一代的成蜂全為擔任內外勤工作的工蜂。第二代雌蜂中除少數交尾成功成新蜂王和個別個體未經交尾產雄性卵的雌蜂外,餘下大部分是工蜂。

    4、胡蜂群勢

    胡蜂因種類不同有很大差異,最後一代的墨胸胡蜂三型蜂總蜂數有的可達4000只以上,其成蜂數約為同期基胡蜂29 倍左右。而同一種類群勢最大多出現在越冬代的前一代。

    5、胡蜂營巢

    黑盾胡蜂或墨胸胡蜂順利越冬的授精雌蜂,最早3 月中旬開始活動,4 月上旬單獨覓尋屋簷下或避風向陽的小灌木叢中第一次築巢並開始產下第一代卵,這時蜂巢單脾懸掛,巢房口向下,巢房數僅20 ~ 30個。整個巢脾邊緣開始有巢殼,但仍自然可見巢內蜂王逐房飼餵幼蟲的情況。

    第二代出現第二片巢脾(有的還築成第3 片巢脾),總巢房數10 一150 個,這時巢脾已被巢殼所包裹,蜂巢呈球狀,僅留直徑約2 釐米的巢口出入,因此,巢內生物學習性觀察困難。胡蜂一般都選在冬暖夏涼、溫溼度適宜的場所營巢,它們在隱蔽的大樹洞內營巢,洞內能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又有利於禦敵、護巢。但不同種類選擇營巢場所頗有差異。

    6、胡蜂出勤、食性、越冬

    夏、秋兩季胡蜂每天出勤通常都有明顯的兩個高峰,夏季5時30 分和16 時30 分前後,而秋季均推遲1 小時左右。馬蜂是肉食性昆蟲,撲食多種昆蟲,但山區的蜜蜂為主要的捕食物件,特別在食物短缺季節,更集中捕殺蜜蜂。

    閩東、閩南黑盾胡蜂、墨胸胡蜂和基胡蜂越冬代交尾成功授精的工蜂均於1 月中旬至2 月初分批逐漸棄巢遷飛到暖和、氣溫較穩定又幹燥避風的山村屋簷下、牆洞裂縫、腐蛀的樹洞孔隙、蜜蜂土蜂箱蓋下和墓洞裂縫等處,通常集結越冬,越冬期50~70天。

    四、胡蜂危害

    1、對人危害

    胡蜂尾部長有螯針,人被蟄傷後,傷口往往腫起小水泡,並迅速化膿,受傷嚴重者出現無尿,或者尿呈濃茶色、醬油色的症狀,特別嚴重的在3個小時內就可以因中毒性心肌炎死亡。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經毒2類,可引起人肝、腎等臟器的功能衰竭,特別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憂,過敏體質的人危險。胡蜂毒刺上無毒腺蓋,可對人發動多次襲擊或蜇人。

    2、胡蜂食各種昆蟲胡蜂食食肉性昆蟲,很多的有害蟲是其美餐,同時也危害到蔬果及蜜蜂蠶的有益昆蟲。

    五、胡蜂控制原則

    1、胡蜂是有益昆蟲,是農林害蟲的天敵,林內的馬蜂應加以保護。

    2、對出現在村鎮、學校、道路等人為活動頻繁的地方,並且對人、畜產生危害的,應該進行控制。

    六、胡蜂的防法

    1.防護法

    在蜂巢口安上金屬隔王板或金屬片,以防胡蜂咬入。

    2、 人工撲打這是一種常見的擊退胡蜂危害蜂群的方法, 當蜂場有蜜蜂危害時,可用寬 6 cm 長 80 cm 的木塊或其他較好的工具進行人工撲打,來一打一,整天守候在蜂場裡,效果較好,能減輕或制住胡蜂的危害,但勞動強度大而麻煩,這種原始的簡單撲滅法只能在胡蜂較少的年份使用七、胡蜂捕殺法1、 攜毒殺滅法用廢了的舊羽毛球拍剪去網線或用 8 號鐵絲做一個網圈 (網兜可用尼龍紗窗製作) 用來捕捉胡蜂, 網著胡蜂後用鑷子輕輕地隔著網兜夾住胡蜂,從網兜取出後再用左手從上往下捉住胡蜂的頭部,這樣胡蜂就無法傷人。立即再用右手將鑷子夾住胡蜂的胸部,胡蜂的足就不能動彈了,隨後用事先準備好的白色棉線活套,從尾部向上套進胡蜂腰的最細處,將活套輕輕拉緊,以不傷害胡蜂為度,留 4 5 cm 剪斷,在棉線末端 1 cm 處塗上 90% 的敵敵畏,不能塗得過長,否則胡蜂返巢時在路途就會死亡,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胡蜂帶著帶毒的棉線鑽進蜂巢,到處亂爬亂串,企圖擺脫線套。有毒的氣體在蜂巢中散開,致使蜂巢中的胡蜂和幼蟲中毒身亡,如果多有幾隻帶毒的胡蜂返巢,就可把整群毒死 據觀察,胡蜂的覓食範圍 1 km 左右,只要養蜂者花一定的時間,可在 10-15 d 把蜂場周圍的大部分胡蜂毒死 ,這種方法的全部過程只需一人操作此方法雖然不能徹底滅絕胡蜂,但最大限度地制約了胡蜂在蜂場的危害 。2、 搗毀巢穴法掌握了胡蜂在一定範圍內覓食的特性,養蜂人只要設法毀掉胡蜂活動範圍內的蜂巢,養蜂場就安全無事了, 用一根小竹竿或小樹枝,長 1 m 左右,尖端系一隻小蝗蟲 蜜蜂或其幼蟲,也可用一小點豬肝或豬肺等作為誘餌,然後把帶餌的竹竿伸向花叢中或蜂箱前覓食的胡蜂,胡蜂憑藉敏銳的目光,很快就會撲向竹竿取食,這時立即將其逮住,在胡蜂的腰部最細處繫上一根 4 5 cm長的白色棉線,或用食品保鮮袋剪成寬 3 m m 長 50m m 的細條,設法粘在胡蜂的背上或 足上,隨機放飛帶有白色標記的胡蜂在空中飛行,其標記隨風動,十分醒目耀眼,這樣就可順著胡蜂飛行的方向跟蹤很遠,如有條件也可用望遠鏡追蹤更遠。3、用高壓水槍除蜂、火攻建在高處人員難以達到的蜂巢

    用高壓水槍瞄準蜂巢猛噴,將蜂巢打碎。也可在長竹竿一端紮上浸過燃油的廢舊棉花,點燃後伸到蜂巢邊燒燬蜂巢。事先需疏散周圍群眾,注意防火。4、 焚燬蜂群深秋季節,當氣溫降低至15度時馬蜂就開始離巢,遷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較溫暖處去避寒,常數百隻聚攏抱成一團,抵禦寒冷。發現蜂群可用火焚燒。

    5、 引誘捕殺馬蜂有造巢取水的特點,於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農藥,當馬蜂吸水時即會中毒死亡。同時要注意人畜飲水安全。

    6、屍體捕殺馬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類的屍體,利用這一習性,在它撲食屍體時,用木拍消滅。拍打時一定要對準,否則打馬蜂一拍不中就會反衝蟄人。

    八、人受胡蜂攻擊後的緊急處理辦法胡蜂蜇傷後緊急救治方法

    胡蜂腹部毒針刺入面板即注入毒液。中毒後引起區域性組織壞死,過敏性體質的人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肝功能衰竭。馬蜂蜇傷後,要立即檢查蜇傷處,擠出毒液,塗抹食醋中和毒液,還可塗皮炎平、南通蛇藥、七葉一枝花、半邊蓮、紫花地丁搗爛外敷,重傷可用0.1%腎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過敏藥物;區域性劇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魯卡因區域性封閉。重症在傷口近心端扎止血帶,每隔15分鐘放鬆一次,結紮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儘快到醫院就診。

  • 3 # 手機使用者52337032331

    圖中你所拍的胡蜂不會影響蜜蜂的,影響蜜蜂的胡蜂是在地洞的個頭最大那個才是,那個好治,只.要.你拿個網套著它搞一此慢性毒殺農藥放上它身上讓它帶回巢中即可,套三至五個放飛即收效了。.

  • 4 # 宇宙之場

    胡蜂捉蜜蜂時主要是在蜜蜂巢邊。蜜蜂停止飛行時或飛行速度降低時。可以做一個網在蜂巢前面50公分左右位置,網眼的大小是關鍵,讓蜜蜂能順利飛過,而胡蜂則不能,當蜜蜂回巢時保持一定速度,胡蜂就捉不到蜜蜂了。

  • 5 # 湘鄉彭曉軍

    本人養殖了差不多200群中華蜜蜂,分散放置在很多個場地,以前最頭疼的是每年7月份開始的胡蜂騷擾問題,用過很多的方法:防護罩、圍網、粘鼠板、誘蜂器、上標、塗藥·····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塗藥,嘗試了很多種du藥,可效果並不滿意,透過自己摸索層層篩選實驗,今年終於找到了一種用來dusha胡蜂的特效藥,並經全國各地眾多蜂友使用,收到了非常不錯的反饋。因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所以命名湘鄉彭氏特效胡蜂~藥。

    本特效藥可以即塗即放,不需要等天黑,這是本特效藥優越於其他胡蜂~藥需要等傍晚才放飛的第一大優勢!——塗藥後立馬放回巢,塗藥後基本不會再在蜂場騷擾,但是假金環例外,需要遠離蜂場放飛,經本人實驗,遠離蜂場大約50米外沒有發現返回蜂場的。

    如果蜂場只一群胡蜂,塗藥5只以上一般當天見效,次日立竿見影!——這是區別於其他胡蜂藥需要等待多日後見效的第二大優勢!已經本人及眾多蜂友實驗,有效率達到99.99%!

    一群胡蜂,用藥5只,一勞永逸,節省的是時間和精力!同樣有因為胡蜂問題頭疼的蜂友可以找我!【注意】本特效藥yanjin在胡蜂養殖區域使用!

    下面影片為特效~藥的使用方法和被~藥後的金環巢慘狀。【注】影片無法透過稽核。

  • 6 # 在城市裡的農村人

    說到胡蜂是養蜂人最頭痛的事情每天都要抓但是這樣是治標不治本我們都是都到他們的老巢一起端掉大家看到沒有很大的一窩胡蜂蜜蜂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一般離放蜂處不遠如果不把他消滅一天不知道給它咬死多少蜜蜂這是我一個早上抓的胡蜂就有這麼多

    如果給它近到蜂箱裡面後果不堪設想。

  • 7 # 梅州石扇金柚

    一、胡峰對蜜蜂的危害

    胡蜂在中國南方、北方均有分佈,以南方山區、半山區較多,是夏秋季節蜜蜂的主要敵害。

    胡蜂是由早春一個受精雌性蜂產卵發育為三種個體:蜂后、工蜂蜂和雄蜂的半社會性生活昆蟲,其中以工蜂數量最多,它們群居於樹洞、樹枝、屋簷下及土穴中。在繁殖期,胡蜂飛進蜂場襲擊蜂群,有時堵在蜂群門口,捕捉蜜蜂 ,吸食蜜襄中的蜂蜜,並將蜜蜂運回巢穴飼餵自己的幼蟲,一隻小胡蜂在其發育期 要吃掉4~ 6 只蜜蜂 。

    南方各省山區危害中蜂的胡蜂主要有金環胡蜂(又名大胡蜂)黃邊胡蜂、黑盾胡蜂等

    金環胡蜂

    黃邊胡蜂

    黑盾胡蜂

    二、胡峰的蜂巢

    胡蜂蜂巢為紙質、單層或多層圓盤狀結構,頂端有一牢固的柄,由中央向四周擴充套件增大,有的種類將層間空隙用紙質封固,形成一個大包,只留一個巢門出口,這有利於保溫、育子。秋末,蜂后產生雌蜂,雌蜂個體比職蜂大,雌蜂與雄蜂交配,雌蜂受精後離巢尋找越冬場所,來年早春再築新巢。幾乎乎全部胡蜂種類都在白天活動,晚間回巢護子。

    胡蜂蜂巢

    三、胡蜂的特點

    胡蜂群體內有蜂王、雄蜂和工蜂。冬天雄蜂和工蜂均會凍死,惟有蜂王能潛伏越冬,越冬後的蜂王經過一段時間活動和補充營養後,開始尋找地方產卵,通常每隻蜂王只產約 20 粒卵, 當第一代工蜂羽化和參加內外勤活動後,蜂王產下第二代卵,卵粒數量增加到 95~ 150粒,從第二代起,新羽化的工蜂與異巢的雄蜂交尾,可進入同巢產卵,形成同巢多王產卵現象,這是胡蜂的繁殖優勢。

    雄蜂是由第二代雌蜂中未經交尾授精的個體產卵繁育而成的,它們可與同巢或異巢的少數雌蜂交尾,亦可與同代或母一代雌蜂交尾,交尾後不久陸續死亡,最後一代雄蜂數量佔總蜂數的1/ 6~ 1/ 5,工蜂與蜂王無形態區別,但工蜂性情兇悍惡毒,整針明顯,排毒量大,攻擊力強。它的主要職責是築巢、喂飼、清巢、保溫、捕獵食物、採集禦敵和護巢,一群胡蜂一般有 100~ 1000 只, 越冬前數量最多, 可 達4000到5000只。

    胡蜂蜂巢內部

    四、胡蜂的防治方法 :

    1、人工撲滅法:蜂場發現胡蜂為害時,可用蒼蠅拍撲打驅趕

    2、誘殺法:可用毒餌誘殺法和攜帶誘殺法。 (1)毒餌誘殺是用敵百蟲粉拌於切碎的牛肉、豬肉內然後盛裝在盤碟內置於蜂場附近,當胡蜂取食後即可將其毒死

    (2)攜帶誘殺是用捕蟲網將胡烽捕捉後,用攝子將其夾住,將混有劇毒農藥的糖漿或其他有毒糖漿塗抹在它的胸部和腹部,放其歸入巢中 (胡蜂生命力較強 ,塗了毒漿後仍可慌忙返巢),其他胡蜂吸食有毒漿後,引起全巢中毒而群體死亡,或將一裹有劇毒的塑膠包,用一細線懸掛在被捉胡蜂的胸部放其歸巢,進入巢中必定驚慌亂跑,使小包散開,施放出藥液 ,致全群中毒很快死去

    3、巢穴毒殺法。當發現胡蜂巢穴後, 可用敵百蟲粉撒在巢穴上巢穴毒殺,1天后即可將整群胡蜂殺死 ,這是最好的辦法。

    4、將蜂箱的巢門改為圓形巢門或安放隔王板

  • 8 # 蜂部落

    到了秋季以後,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胡蜂越來越多,對於我們沿海地區來說,在每年的8、9月份胡蜂開始猖獗,山區稍微晚一點,可以說給我們的養蜂事業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我們光是花在胡蜂上的時間就佔用了大量的養蜂時間,增加了我們的勞動不說,稍不留神還會給我們的蜂群造成損失。那麼在秋季我們該如何來預防和殺滅胡蜂呢?

    在我們打死胡蜂以後不要直接將胡蜂丟棄,也不用完全打死,可以在蜂場中找一個空的蜂箱,然後將被我們打得半死的胡蜂放在蜂箱蓋上,通常很快就會有胡蜂來救這隻半死的胡蜂,我們接著打死,後續的胡蜂會越來越多,都會奔著這裡來,一點可以打死很多。

    第二:下毒。這種方法在網路上介紹比較多,方法就是活捉胡蜂,然後在胡蜂的腰上栓一根細線,然後在線上沾一些農藥,讓胡蜂帶回巢裡將其它胡蜂毒死。這也是一種辦法,但是這種方法在我們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盯住胡蜂,因為有的胡蜂你栓了線以後它不一定就回巢了,而是再次來侵害我們的蜂群,一旦被它們入侵蜂群,很顯然我們沒有毒死胡蜂,會先將我們的蜜蜂毒死,最後還是得不償失。

    另外,從生態平衡的角度考慮,雖然說胡蜂對我們養蜂有危害,但是胡蜂畢竟是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對於我們當地的生態平衡必然有著其重要作用,所以如果我們當地的胡蜂還沒有達到氾濫的地步,建議還是使用簡單的方式,不要將其滅絕。

    第三:火燒。這種方法其實與下毒差不多,方法就是找到胡蜂的巢穴,一般胡蜂會在一些荒廢的建築物屋簷下、懸崖峭壁上、大樹上築巢,在的位置通常都比較高,我們可以選擇使用長竹竿在夜裡綁上澆了汽油或者沒有的碎布,然後用長毛線引到地上,將碎布接觸到胡蜂蜂巢,然後點燃地下的毛線,讓碎布燃燒燒掉胡蜂蜂巢。

    好了,以上大致就是一些我們在秋季使用來殺滅胡蜂的常見方法,你是否在殺滅胡蜂的過程中找到了新的又有效果的方法呢?別忘了向網友們分享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楚雄州名師名校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