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色歸讀

    魯迅,祖籍浙江紹興,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他1904年初入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以此改變國民被麻木的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石,後與《阿Q正傳》、《藥》、《故鄉》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毛澤東主席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小說集《吶喊》收錄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這些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吶喊》裡彙集了魯迅先生的名篇佳句,列舉如下:

    1、不在沉默沉靜中爆發,就在沉默沉靜中滅亡 ;

    2、但願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實在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吶喊 (故鄉)

    3、 辱罵和嚇唬毫不是戰鬥。 ——吶喊 (狂人日記)

    4、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做孺子牛。 ——吶喊

    5、然而說到但願,卻是不能扼殺的,由於但願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實,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 《吶喊》

    6 但凡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認為不幸的。—— 魯迅,《吶喊》

    7、 阿Q與人家打架吃了虧,心裡就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 吶喊(阿Q正傳)

    8、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9、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10、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11、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12、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13、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14、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15、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16、“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 2 # 桃源居士45

    謝謝各位朋友的邀請!關於魯迅先生的《吶喊》裡面的好詞好句,山色歸農友已經說的不少了,我在此不再多說。我只想說幾句,要想更好的理解這些好詞好句,必須認真的閱讀《吶喊》全書,否則只記住這些句子,也沒多大用處,而且理解的也不會很深。魯迅先生的小說正是白話小說的初始階段,也可以說是嘗試階段,有些字和詞可以說是以前沒有的,語法和句式也和現在略有出入,因此以現在的眼光看他的小說,有些字現在是錯的,而那時是通假字,而且民國時期的各位名人還造了不少字,像魯迅先生《故鄉》裡的“猹”字,以前是沒有的。還有劉半農先生造的”她“字,也是以前沒有的。有些人說魯迅是噴子,不知道這些人在說魯迅的時候,他有沒有想想他自己是什麼人,在嘲笑別人的時候是感覺不到自己的聲音是多麼的刺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噴魯迅先生,還是先讀讀先生的作品吧,連先生的作品都看不懂,可以說連噴的資格也沒有!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文人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3 # 阿才說聊齋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特地重溫了魯迅先生的吶喊。魯迅的文章在讀者有了一定的閱歷之後會更愛讀。以下是個人摘錄的覺得較好的詞句斷落:

    1. 《吶喊》自序:

    1.1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

    1.2.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

    1.3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1.4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

    1.5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裡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這段讀了後更能理解《吶喊》這本小說集的含義)

    2、《一件小事》: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並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3、《狂人日記》:

    3.1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3.2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

    3.3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3.4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

    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3.5我曉得他們的方法,直捷殺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禍祟。所以他們大家連絡,佈滿了羅網,逼我自戕。

    3.6最可憐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夥吃我呢?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

    3.7不能想了。

    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裡,暗暗給我們吃。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4、《端午節》:譬如看見老輩威壓青年,在先是要憤憤的,但現在卻就轉念道,將來這少年有了兒孫時,大抵也要擺這架子的罷,便再沒有什麼不平了。又如看見兵士打車伕,在先也要憤憤的,但現在也就轉念道,倘使這車伕當了兵,這兵拉了車,大抵也就這麼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他這樣想著的時候,有時也疑心是因為自己沒有和惡社會奮鬥的勇氣,所以瞞心昧己的故意造出來的一條逃路,很近於“無是非之心”,遠不如改正了好。然而這意見總反而在他腦裡生長起來。

    5、《故鄉》:

    5.2“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母親和宏兒都睡著了。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孔乙己》: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其實整篇都很經典,正是因為經典,網上很多惡搞改編這篇的文章)

    7、《藥》:

    7.1西關外靠著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塊官地;中間歪歪斜斜一條細路,是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卻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邊,都埋著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兩面都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闊人家裡祝壽時的饅頭。(這段的比喻相當經典)

    7.2華大媽跟了他指頭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墳,這墳上草根還沒有全合,露出一塊一塊的黃土,煞是難看。再往上仔細看時,卻不覺也吃一驚;——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著那尖圓的墳頂。

    他們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這紅白的花,卻還能明白看見。花也不很多,圓圓的排成一個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齊。華大媽忙看他兒子和別人的墳,卻只有不怕冷的幾點青白小花,零星開著;便覺得心裡忽然感到一種不足和空虛,不願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幾步,細看了一遍,自言自語的說,“這沒有根,不像自己開的。——這地方有誰來呢?孩子不會來玩;——親戚本家早不來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淚來,大聲說道:

    “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你還是忘不了,傷心不過,今天特意顯點靈,要我知道麼?”

    8、《阿Q正傳》:(整篇都是非常經典,對華人劣根性的刻畫非常深刻,這篇可以讀一輩子的。)

    9、《社戲》:

    9.1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9.2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裡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9.3月還沒有落,彷彿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9.4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楫,笑道,“請客?——這是應該的。”於是對我說,“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麼?”

    我點一點頭,說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點一點頭,說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這真是大市鎮裡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給我們的姑奶奶嚐嚐去……”他於是打著楫子過去了。

    待到母親叫我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羅漢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給母親和我吃的。聽說他還對母親極口誇獎我,說“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10、《風波》: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搖著大芭蕉扇閒談,孩子飛也似的跑,或者蹲在烏桕樹下賭玩石子。女人端出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冒煙。河裡駛過文人的酒船,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但文豪的話有些不合事實,就因為他們沒有聽到九斤老太的話。這時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著凳腳說:

    “我活到七十九歲了,活夠了,不願意眼見這些敗家相,——還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飯了,還吃炒豆子,吃窮了一家子!”

    伊的曾孫女兒六斤捏著一把豆,正從對面跑來,見這情形,便直奔河邊,藏在烏桕樹後,伸出雙丫角的小頭,大聲說,“這老不死的!”

    九斤老太雖然高壽,耳朵卻還不很聾,但也沒有聽到孩子的話,仍舊自己說,“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11、《頭髮的故事》:我一到上海,便買定一條假辮子,那時是二元的市價,帶著回家。我的母親倒也不說什麼,然而旁人一見面,便都首先研究這辮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聲冷笑,將我擬為殺頭的罪名;有一位本家,還預備去告官,但後來因為恐怕革命黨的造反或者要成功,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廢了假辮子,穿著西裝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罵的聲音,有的還跟在後面罵:‘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於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們罵得更利害。

    “在這日暮途窮的時候,我的手裡才添出一支手杖來,拚命的打了幾回,他們漸漸的不罵了。只是走到沒有打過的生地方還是罵。

    12、《明天》:

    12.1單四嫂子是一個粗笨女人,不明白這“但”字的可怕:許多壞事固然幸虧有了他才變好,許多好事卻也因為有了他都弄糟。

    12.2單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彷彿平穩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睜開眼叫一聲“媽!”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額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單四嫂子輕輕一摸,膠水般粘著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嗚咽起來。寶兒的呼吸從平穩到沒有,單四嫂子的聲音也就從嗚咽變成號啕。

    12.3單四嫂子終於朦朦朧朧的走入睡鄉,全屋子都很靜。這時紅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經唱完;蹌蹌踉踉出了咸亨,卻又提尖了喉嚨,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憐你,——孤另另的……”

    藍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頭,兩個人七歪八斜的笑著擠著走去。

    單四嫂子早睡著了,老拱們也走了,咸亨也關上門了。這時的魯鎮,便完全落在寂靜裡。只有那暗夜為想變成明天,卻仍在這寂靜裡奔波;另有幾條狗,也躲在暗地裡嗚嗚的叫。

    13、《明天》:

    13.1涼風雖然拂拂的吹動他斑白的短髮,初冬的太陽卻還是很溫和的來曬他。但他似乎被太陽曬得頭暈了,臉色越加變成灰白,從勞乏的紅腫的兩眼裡,發出古怪的閃光。這時他其實早已不看到什麼牆上的榜文了,只見有許多烏黑的圓圈,在眼前泛泛的遊走。

    13.2 “這回又完了!”

    他忽而舉起一隻手來,屈指計數著想,十一,十三回,連今年是十六回,竟沒有一個考官懂得文章,有眼無珠,也是可憐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憤然了,驀地從書包布底下抽出謄真的制藝和試帖⑶來,拿著往外走,剛近房門,卻看見滿眼都明亮,連一群雞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頭突突的狂跳,只好縮回裡面了。

    他又就了坐,眼光格外的閃爍;他目睹著許多東西,然而很模胡,——是倒塌了的糖塔一般的前程躺在他面前,這前程又只是廣大起來,阻住了他的一切路。

    13.3陳士成心裡彷彿覺得空虛了,渾身流汗,急躁的只爬搔;這其間,心在空中一抖動,又觸著一種古怪的小東西了,這似乎約略有些馬掌形的,但觸手很鬆脆。他又聚精會神的挖起那東西來,謹慎的撮著,就燈光下仔細看時,那東西斑斑剝剝的像是爛骨頭,上面還帶著一排零落不全的牙齒。他已經誤到這許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裡索索的動彈起來,而且笑吟吟的顯出笑影,終於聽得他開口道:

    “這回又完了!”

  • 4 # 半五近三

    魯迅先生因敢說,敢罵,敢寫而不朽,被稱之為社會的脊樑,也因為這鬥士形象,被胡適調侃,他除了不罵自己,其他人都要罵。

    其《吶喊》中,不乏一些富含哲理又見解獨到的話語:

    1.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迫切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了,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2.然而我雖然自由無端的悲哀,卻也並不憤懣,因為這經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絕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

    3.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4.我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事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5.凡是精神愚昧的國民縱使體格如何強健,也只能淪為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無知的看客罷了。

    6.所為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卻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掛著以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

    7.日暮客愁集,煙深人語喧。

    8.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

    9.所謂學洋務,社會上便以為是一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

  • 5 # 四季的人

    還有[潤土],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又何不是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閏土,只是所經歷的不一樣而以。

    我最喜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可能這句詩,可能更符合我的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威ERX5和比亞迪宋EV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