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亮841

    周天子分封時期,車未同軌,貨幣,思想等等都沒有統一,國與國之間相對獨立。周天子作為君王更確切得說是共主,更多的是作為精神領袖,是禮制下的一種天子和諸侯王的相互認同的默契。

    作為天子,依存於自己的土地,對諸侯王物質的索取也比較有限(事實上交通不方便,運輸也不容易),諸侯王從精神上和能力上都很難取代,反而更多得看中相鄰國的土地,道義上說得清(鬼知道以前國界在哪裡),軍事上也觸手可即。

    因此周天子的地位,只有在諸侯王兼併統一後,才有意義去替代。所以周天子也大多比較苟,安安穩穩過日子,就看著諸侯王們打來打去,直到秦統一天下,他就交付天子使命。

    而漢朝開始,經過始皇帝的文化清洗和郡縣交通改革升級,全國開始一盤棋,華人對統一國家的認同度提升。這個時候的分封,雖然也稱為國,實際上無論是軍事還是文化,都與周朝有天壤之別。得益於文化認同和交通升級,皇帝的權力也實至名歸,使得皇帝名分更有吸引力。

    而且同姓分封,甚至天生每個諸侯都有當皇帝的權力。所以一旦中央皇權有一點點變數,諸侯王就開始活躍起來。有機會誰不想做這個實至名歸的皇帝!!

  • 2 # 閱感思嘆

    個人感覺有兩個原因。

    一,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秦國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廢除了之前的分封建立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秦朝以嚴刑峻法來控制老百姓,從此老百姓有了統一國家的概念。後來楚漢相爭,項羽搞之前的分封,而劉邦搞秦始皇的那一套,最後劉邦贏了。這就是歷史的潮流,這證明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周朝的分封制已經被時代淘汰,東周後期的亂世給老百姓帶來了太多痛苦,老百姓沒辦法安居樂業,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那麼多胸懷天下的思想家最求的目標。所以統一是民願,是不可阻擋的。

    二,後面搞分封為什麼會出問題?可能與陳勝說的一句話有關,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了權利有了慾望就不會安於現狀。有機會的時候,這些分封的諸侯王們就會起兵造反。但是結果還是會統一結束。

  • 3 # 靜夜思160519196

    周朝那個時代還沒有大一統的思想,後世諸侯造反,直接帶兵入京,就是要推翻皇帝,然後自己來坐江山。周朝的時候,各諸侯都是獨立的,相互之間鬧矛盾,大家就需要天子這個家長來主持公道,後來天子勢力衰弱,起不到“家長”的作用,有實力的諸侯就站出來承擔這個“家長”的責任,比如齊桓公。但是周朝的諸侯都沒想過統一天下,只是想割據一方。最後只有秦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完成一統。那是因為天下已經不存在制約它的力量,如果齊緡王不作死,國家實力不受損,秦國不敢東顧。

  • 4 # 黑眼歷史觀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低,各國也沒有到擴充套件極限。前期資源充足,後期資源分完了就禮崩樂壞了

    生產力水平低,所以各國還可以在國內開荒補充自身。

    而且周朝,是一個團結的圈子,建立之初,一起對外打非周朝文化圈的國家,一起搶別人的資源。因為當時的科技原因,速度比較慢。

    到了戰國前期,抵達了那個時代擴張的極限,非周朝文化圈的國家基本被吞噬殆盡。北到如今的陰山山脈、燕山山脈、長城一代,南抵達東南丘陵,東是大海,西有山脈阻隔。

    基本沒有其他人可以搶了,所以就開始搶自己人了,也就是禮崩樂壞階段。

    ————

    其實周朝,和之後其他封建王朝一樣,只是因為科技水平、探索水平等,延緩了內部分裂的速度而已。

  • 5 # 包山種樹

    周朝實行封建制可以興旺幾百年,而後世實現封建必亂的原因如下(我以為本問題中的封建制改成封分制更確切一些):

    第一、周朝實行封建制興旺幾百年的原因是:封建制不但符合當時的統治需要更符合當時的生產關係需要。

    分封制在商朝就產生了,到周朝時正式推行,充分體現出它在當時的先進性。我們都知道,周朝當時的封地在西岐,就是今天的山西岐山,周王朝建立後,因其國都遠在西北,不利於控制幅員遼闊的疆土和統治商代後裔,便大規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裔,讓這些王室子弟和功臣在自己的封地建立諸侯國。各諸侯又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形成了貴族統治階層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在這種層層分封中,土地和人民都是周天子的,諸侯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他們要承擔為天子進貢,隨同天子征伐,負有保衛天子的義務。所以在周朝時,封建制是符合統治需要的。

    周朝時實行的是土地國有制度~井田制,朝廷將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所有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諸侯們使用,各諸侯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諸侯們強迫奴隸集體耕種井田。在井田制這種土地制度下,諸侯們大規模地利用奴隸的簡單勞動協作,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發展了生產力。所以,周朝的封建制符合當時的生產關係。

    第二、後世封建必亂的原因是:封建制離開了土地國有制後,已然成為落後的政治制度,再實行封建制,就相當於開歷史的倒車,亂則必矣。

    西周和東周前期時期,封建制的優勢十分明顯,使周朝得以興旺幾百年。但到了東周後期,土地私有現象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私有土地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興階層~地主,他們把土地租佃給無地的農民,由農民自由開發和耕種,然後給他們繳納地租。農民擁有了名義上的自由,具有了自我封閉性和獨立性,對耕種的積極性也有大的提高,促進了社會發展,這種新的生產關係比井田制下的生產關係更先進。

    新的生產關係必然需要新的政治制度,當時一些諸侯國為了加強管理而置郡縣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襲的官員為地方官,這些地方官由國君直接任免,這種制度使分散的權力層層集歸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導致分裂,於是郡縣制就出現了。春秋時楚國率先將被自己吞併的國力衰弱但物資豐富的權國改為權縣,直接任命管理人員,而郡制起源於春秋時的秦國,後來秦國統一六國後,正式在全國範圍推行郡縣制,完成了中央集權,從制度上替代了封建制。

    歷史的車輪滾滾先前,任何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持續,都需要其生長的土壤和必然條件,當一種制度過時或者落後之後,雖然在小範圍或者短時間內可能存續執行,但這種存在只是偶然,不是必然。封建制在周朝的土地制下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當土地私有制出現之後,它退出歷史舞臺已是必然,後世再去實行封建制就是倒行逆施,怎能不亂?

    圖片選自網路

  • 6 # 經史小白

    實力不夠。周朝分瘋了上百個諸侯國,導致各國相對實力比較弱,對中央無法形成有效的威脅。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也能適應當時的封建制度,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周朝後期,封建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生產力水平,所以戰事頻發。導致周朝滅國。

  • 7 # 國病

    這其實是一個社會學和意識形態學問題,穩定平衡的社會更能長遠。

    很多人一定以為自由、民主的社會才能讓社會長治久安,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一個社會長治久安必然是經濟平衡和人心穩定。

    西周的封建是全面等級制,同時也是奴隸制和半奴隸制。這種制度存在剝削和壓迫,但是他的好處在於穩定二字。《周禮》詳細規定了各階層的權力、禮樂和配享標準,階層沒有上升通道可言,這樣就杜絕了競爭人心的想入非非。各階層在心理上和經濟上都是穩定的,底層的奴隸和自由民也一樣,當生存來源是穩定的,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波瀾。由於社會整體不存在太大的權力爭奪,上層也就不太需要防備前後左右,不需要擔心失去自己的權力和利益丟失,這樣就沒有額外增加的惡,所以主子和奴僕也會達成一個雙方能接受的穩定關係。

    西周是分封制度和全面等級制度的開創者,分封親屬和各民系貴族到各地,這就打破了原有的血親族群集中生活的局面。統治群體為了維護自己剛獲得的利益,就使得社會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統治集團,大家的目標就是推行這個制度和維護這個社會制度的穩定,所以整個意識形態和權力都是維護周禮的。周禮既是道德又是法律,很好的規範了各階層,所以社會也就達成了穩定。

    西周之初的內亂其實是新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與舊制之間的博弈,因為殷商的方國是血親集中生活的模式,血親族群內部是相對平等的。所以不服新制的民系和群體要麼被滅,要麼就是被迫離開了。比如楚人裡的泰族民系主體和白種以掃族南支(斯拉夫南支)在周初時就南遷了,後來形成了泰國、寮國、高棉和緬甸。楚人裡的苗瑤則是到了西漢才南遷,因為楚國內部的苗瑤體系是保持著血親族群集中生活模式的,楚人的家國情懷是建立在有平等和血親關懷基礎上的。而且苗瑤與羌系北三苗是近親民系,而畲族是楚國先羌與苗瑤融合出來的。所以當漢朝繼承秦制後就使得不願意接受中原等級制社會的苗瑤最後也選擇了離開。漢朝抹黑蚩尤也是因為雙方的這個矛盾。正因為如此,西周建立推行全面等級制、分封了統治階層,必然就會使得這些統治階層拼命維護這個制度,大家的心和力量是往一處使的。所以周制在擊潰了不服的民系之後必然就是穩定的。

    西周的滅亡史書上說是亡於紅顏禍水,實際上是亡於新的羌系迴歸,也就是犬戎秦人。也是亡於闡截兩派意識形態之爭,羌系闡教體系要走世俗哲學道路,而鬼方截教體系要走宗教哲學道路。這個意識形態之爭是原有薩滿巫文化沒落後道統路線的爭執。西戎和斯基泰很可能是在古希臘遭受了鬼方體系打擊而被迫返回的分支,另外一支去了亞平寧後來建立了古羅馬。同樣都是羌系和掃帚星斯拉夫的組合。

    西周滅亡對周制和周禮最大的破壞是周天子的權威沒了,於是諸侯層面的博弈和競爭就開啟了。所以春秋一方面陷入到戰亂,另一方面各諸侯需要大量的智力人才幫助治理和發展。這就導致階層有了一定的上升通道,大批能人異士開動腦筋拼命思考,於是有了百家爭鳴。這種可以上升和競爭的意識形態到了秦國則演變為普及全民的競爭,就是底層勞力者也可以參與其中,也可以透過軍功獲得封賞。這一方面開啟了全面競爭,包括准許土地買賣,另一方面壓制貴族利益,把利益資源分給參與競爭的群體。而且用約束到王公貴族的秦法制去保證制度的公正執行。這個方式推動的意識形態轉變是十分巨大的。六國為何被滅,原因就在於六國貴族們不願意斷腕。但是西周以來形成的禮樂道德和尊卑觀念還沒有發展到底層也可以稱王稱帝的地步,各階層還是遵循本分和禮法的,所以到了漢代之後才出現人心不古的說法,才慢慢變成沒人遵道的局面。這種意識形態的轉變既有標誌性的轉折時期,也有慢慢改變人心的漫長曆史程序。

    到了後世,每當出現天下不穩定,各軍閥、豪強內部乃至底層軍士都會鼓動主公自立,有的還會挾持主公自立。而秦之前是不可能的。蒙恬手握重兵,別說他自己沒有造反的心,他想造反他的軍士也未必會跟隨他。這種古風時代的觀念是不能用後世社會唯利是圖的思維去理解的。古代王朝末期最怕天災和不正常的天象。因為這會讓多數人認為是王朝無道,明朝滅亡前的天啟大爆炸和連年的自然災害便是從實際生存到人心都不利於明朝統治。所以不要忽視了歷史程序中人們的意識形態影響。不同時代的意識形態表現出的結果會完全不同。

    劉邦稱帝為何沒有馬上施行全面郡縣制,因為不敢啊。滅秦的目標就是要恢復舊制,就是要恢復楚國。項羽分封模式的失敗已經證明了分封必然是重回戰國,而不可能回到西周。所以漢朝採用的是折中辦法,而且還把有威望和實力的功臣給殺了。這不僅是因為當時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不能直接實施秦制。漢代逐漸壓縮分封制,施行郡縣制,但是並沒有繼承被舊貴族反秦復辟集團潑汙的秦法制。所以這個殘廢版的秦制也就導致了後世中國嚴重的社會問題,上層貴族和官僚可以截胡,更由於上層集團不是穩定的世襲權力利益,上位者就會瘋狂的掠奪造成民間疾苦和社會失衡,因為有權不用過期就作廢了。競爭開啟是好事,但必須要有公平公正的規則,現實太不堪就會讓遵道自律也變成笑話。

    漢代之後還出現了皇權的不穩定問題,因為意識形態已經發展到可以僭越皇權的地步了。勝者為王敗者寇思維逐漸成了認知主流,所以無論是同姓王還是異姓王,只要是手握權力和擁有實力的人都會威脅到皇權。這在先秦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也做不到僭越王權。項羽時代還有古風、周禮遺風的時代分封都會必然失敗,後世完全形成了全民皆會僭越的意識形態,分封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司馬炎這樣的才會是最大的昏君。劉邦和朱元璋分封是為了保衛皇權不得已做出的小操作,而司馬炎則是在沒必要分封的情況下異想天開,以為曹丕的做法完全錯了,於是恢復了分封制。其實曹丕是因為兄弟相爭過度防備而虛封了王親,沒有采取足夠制衡司馬家的操作。如果不存在重用司馬家,那曹丕的辦法無疑是對的。後世的帝王之術其實就是平衡權力,左右制衡。無論你放任哪一頭的實力做大,都會帶來問題。漢代之後保衛皇權用外戚、用宦官,都是平衡術。皇權受威脅的問題直到明代發明新制度才得以解決,內閣制、太監參政、錦衣衛等等,互相制衡,誰也做不大。明朝的權力制度模式完美的解決了自漢代之後威脅皇權的問題。有人詬病太監是閹人,實際上孔孟門徒出生的大臣也未必就是好人,未必就有治國才華。以太監參政詬病明朝其實是低智力的歷史觀。

    總結一下,競爭社會如果要夭長治久安,那必須有一個相對公平或者是各方面都能相對良性迴圈的環境。惡性競爭或者是一部分人可以踐踏規則法律截胡、插隊都會導致社會失衡和社會戾氣升高。當基本的生活、生存穩定都受到衝擊時,一旦到達極限,必然是要引發動盪的。歷朝的農民起義都是因為上層集團掠奪使得國家財政和民眾基本生存都吃緊的情況下導致的。什麼是穩定,就是我有那麼點基本的財富,你不能讓我的這個生存底線和心理底線也失去。人不怕艱苦,怕的是一年不如一年,怕的是原有的僅有的東西也搖搖欲墜。歐洲社會是高福利,一旦高福利沒有了,那社會會如何動盪可想而知。金融尤其關鍵,一旦紙幣化、數字化的財富安全不保,那引發的社會動盪就會非常大。就是原有的東西不能無端失去,這就叫穩定。西周奴隸和底層自由民雖然地位低下,但他們的生存來源整體上是穩定的,所以就不容易爆發事變。當所有人都有資格去競爭,但又因為不公平而獲得不了,甚至發展到可以截胡、掠奪的地步,那社會經濟和大眾心理必然會全面失衡,失去穩定的狀態。

  • 8 # 老威觀史

    其實原因就在於一點,周朝的分封制下,諸侯如果要造反他們動員不了自己領地的全部資源,而到了秦朝之後分封的諸侯如果要造反,他們能夠動員自己領地的全部資源。

    確切地說,周朝是一個邦聯制的國家,而秦朝之後的中國是一個帝國制的國家。

    周朝的分封制註定了諸侯動員能力有限

    周朝是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諸侯到地方成立諸侯國,整個國家分為了大大小小數百個諸侯國。周天子等於是諸侯國當中實力最強的諸侯,根據當時的記載,天子有六軍(一軍為13500人左右),大的諸侯有三軍,小的諸侯可能一個軍都沒有。

    遇到周天子要出戰的時候,除了周天子本身出兵,各諸侯國也要派兵過來輔助周天子作戰。平時來說,各諸侯國要向周天子進貢,而周天子下的命令,諸侯國一般是要執行的,如果不執行的話周天子便可以率軍討伐諸侯,這是當時基本的政治形態。

    周天子在分封了數百個諸侯後,諸侯國內部也有分封,諸侯會把自己的領地分封給自己的大夫們,只不過類似於周天子的體制,諸侯國內最好的一塊地是諸侯的,其他的地就分給了手下的大夫。到了大夫階層還有分封,大夫們會把自己的領地分封給自己的家臣,類似於諸侯,最好的一塊地是自己的,其他的地分給家臣。

    如此以來,如果諸侯要造反周天子,那麼就需要足夠的動員能力,而且不是一個大諸侯就能造反的了周天子的,必須要至少幾個大諸侯聯合起來才能起到效果,畢竟周天子是實力最強的諸侯。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但一個諸侯要造反的時候他就要動員他手下的大夫們,如果說一個大諸侯手下有三個軍,那麼往往大夫們就掌握了兩個軍,如果大夫們不同意造反周天子,那麼這個大諸侯也只能帶上一個軍去對抗周天子了。即便是大夫們同意了,大夫們還要回去動員自己手下的家臣,家臣們不同意,大夫們的動員能力也是有限的,這樣對於一個大諸侯來說,雖然表面上他有三個軍,但實際真的造反的話,可能他只能動員一個軍參戰。而且對抗周天子的幾個大諸侯如果彼此之間行動不一致,不能一同出兵,也起不到效果,也很可能會被周天子各個擊破,還必須諸侯之間行動也能協調。

    所以在周天子時代要造反周天子,需要造反的幾個諸侯能協同一致,諸侯內部的大夫們能協同一致,大夫手下的家臣們能協同一致,才有造反成功的可能。因此在周朝時期,周朝能延續800多年,雖然分封,但長時間來說還是非常穩定的。

    秦朝之後的帝國體制下分封必然造反

    秦朝之後中國的情況就與周朝截然不同了,秦朝以後,中國由官僚體制代替了貴族體制,之前地方都是由分封的貴族來統治,秦朝之後,中國的地方就由中央任命的官僚來統治了。

    由於是中央任命的官僚,在地方上往往沒什麼根基,所以他們必須要堅決執行中央的命令,否則中央是可以隨時撤換委派的官僚的。這就造成了中國在古代的中央大一統的集權模式下,整個國家動員能力空前的局面。

    在帝國體制下的分封,比如分封一個諸侯到地方,那麼這個地方上所有的官員也是這個諸侯王委派的,這個模式與帝國中央集權類似,只是分出了一個獨立於中央的小王國而已。如果一個諸侯要造反,他就能夠動員自己領地內的所有資源,因為他不需要與官員們商量,只要他個人決心造反,官員就只能服從於諸侯,否則就會被撤換,換一個能服從諸侯的官僚來統治地方。

    我們可以看到在帝國體制下只要有分封就必然會出現地方造反的情況,比如漢初的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亂等等,都是因為諸侯對地方如中央的統治模式是一樣的,都有絕對的控制和動員能力。

    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央與分封的地方實際上存在著必然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中央只有實現對所有地方的強有力控制才能維護中央大一統的集權王朝模式,而地方上的分封實際上就是削弱了這種大一統的中央集權。

    帝國制度下分封的特點就是,實行分封的往往是王朝的開國君主,他們對地方的諸侯自然有絕對的控制能力,但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以至於後來的皇帝來說,他們對地方的控制力就不如開國皇帝那麼強了。

    比如說漢朝,劉邦分封的都是劉姓子弟,這些子弟基本都是劉邦的晚輩或是劉邦的兄弟之類的,從感情以及道義上以及震懾力來說,這些劉姓子弟都反不了劉邦。再如朱元璋時代的分封,朱元璋分封的都是自己的兒子,這些兒子如果反朱元璋,名義上就根本說不過去,根本也發動不起來。而當第一代君王死後,繼任的皇帝也控制不住地方的諸侯,這樣中央皇帝的必然選擇就是削藩,而地方的諸侯要保住自己的王國和地位就必然要造反。如果中央皇帝鎮壓成功,分封制結束。如果地方諸侯造反成功,如朱棣的情況,那麼在他當上中央皇帝之後也要削藩,所以在帝國制度下,分封制必然會瓦解。

    以上就是為什麼周朝的分封制能穩定,而秦朝之後的分封制必然會造成動亂的原因。

  • 9 # 鳳凰花兒開

    真正的封建,只是西周,東周的時候,周天子已經沒有什麼存在感了,淪為諸侯爭霸。

    西周的封建,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大封建,有很多的諸侯,周天子相當於武林盟主,周天子對諸侯的威脅不大,至少對強大諸侯的威脅不大,只要守規矩,大家都相安無事。而後世的封建完全不一樣,一是朝廷絕度強大,二是朝廷老想著削番,封建諸侯缺乏安全感,朝不保夕,只能起來反抗,不然只能坐等滅亡。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均衡與不均衡理論。周朝的封建是均衡的,可以保持穩定,後世的封建是不均衡的,則不能保持穩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退位後,為什麼武氏家族還能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