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傾戀之城
-
2 # 子屠龍
本篇我來講講秦始皇帝的公子公主們,他們的結局很慘很血腥,事情前因後果我來講下這件事情
1、沙丘之謀
始皇帝一共五次巡遊天下
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開始第五次巡遊天下。這次他帶上幼子胡亥隨行,往年巡遊訂的往返票都很正常,這次有了意外,始皇帝沒有回來。他的車駕在回咸陽的途中,在平原津(今山東平原)停住了,因為始皇帝染上重病。占卜的結果是說北方的山鬼作祟,始皇帝派出他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蒙毅前往代縣(今河北蔚縣)一帶,替自己祭祀名山大神,祈求早日康復。
是不是跟成龍、金喜善演的《神話》有些相像?電影中蒙毅替始皇帝去拿不死藥,歷史中蒙毅給始皇帝辦的是祭祀大事,不管怎麼說蒙毅是個關鍵角兒,他往常都跟始皇帝形影不離,這次偶爾離開卻導致嚴重後果。因為他的離開,電影中他是死,歷史中他也是死。歷史顯得更為嚴重一些,因為他的未返直接導致“沙丘之謀”的發生。
歷史不可更改,話說蒙毅接了始皇帝的命令,帶著一隊人馬不停蹄地前去代縣。這邊秦始皇的車架又開始繼續向前緩慢行進,渡過黃河抵達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車駕又被迫停下,因為秦始皇已經感覺自己撐不過去了,病情極度惡化,緊急在榻前口授遺照,安排帝國後事。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重,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極度厭惡談死,也沒有臣下敢在他面前談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向死神認慫了。
他從不死的妄想中回神,決定安排自己的身後事,讓皇長子扶蘇從蒙恬軍中回咸陽,主持一切事宜。在秦始皇口授遺詔的時候,現場本來應該有四位重要人物,蒙毅苦哈哈走後,剩下就只有皇幼子胡亥、丞相李斯、胡亥老師趙高。趙高這時的官職是中車府兼行璽符令事,這位置也很重要,遺詔筆錄下來,要由他加蓋皇帝璽印,封好口子送出。
蒙毅不在啊,他就有了小九九。因為蒙毅是秦始皇帶在身邊最信任的大將,而且是北部軍團司令蒙恬的兄弟,與皇長子扶蘇交好,此時扶蘇又正在蒙恬軍中為監軍之職。趙高要做的就是害死扶蘇,讓胡亥上位。於是,他扣住遺詔,說動胡亥和李斯,銷燬遺詔原本,偽造一份新的遺詔,令扶蘇自殺,立幼子胡亥為繼承人。這就是史稱的“沙丘之謀”。
2、皇長子扶蘇有些“二”的自刎而死
扶蘇自刎雕像
假的詔書發出之後,胡亥、丞李斯、趙高三人組也不是很有把握,因為畢竟他們要扶蘇、蒙恬馬上接詔自殺。而這時候扶蘇二人正統領著三十萬的大軍在帝國北疆,那實力可是妥妥的,而且素來扶蘇仁厚極得朝野之心。對於這二點,三人組是很心虛的,在各自利益驅動下的媾和,本來就在下一招險棋。只要扶蘇一拒絕,三人組完全沒實力對抗的。
於是為配合演戲,他們有意製造秦始皇未死之假象,繼續裝出車駕巡視北疆的舉動,一來安慰北部軍將士,二來也是威懾在上郡的扶蘇和蒙恬,告訴他們皇帝正在前來的路上。皇長子扶蘇接到假的詔書後,蒙恬就很懷疑詔書的真偽。這時候只要扶蘇有一絲絲的疑心,或者聽從蒙恬的勸告驗證一下詔書,也就是說你只要等那麼點時間。是真的你就自殺,是假的就該幹嘛幹嘛去。
先來捋一捋蒙恬的疑點:一是北部軍鎮守邊疆,關係國家安危之大事,皇帝突然讓兩個最高將領自殺說不通;二是有前車之鑑,當時的人都知道魏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殺大將晉鄙奪取軍權的事情,信陵君用的正是詐託王命的招數。
另外,驗證詔書的真偽,可不叫人撫膺長嘆,真的是很容易啊。只要請求複核就可以了。因為涉及軍國大師,又不是始皇帝親筆詔,要求複核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只要請求複核,三人組就兜不住了。並且還有一個特別關鍵人物蒙毅啊,蒙毅只要祭祀一回來,秦始皇已死的訊息就無法隱瞞,假裝皇帝北巡的假象就暴露在Sunny下。
事實就是這麼“二”,扶蘇沒有選擇複核,拔劍自刎而死。打怪遊戲就沒得玩了,假詔書倒成了真現實,蒙恬自殺,蒙毅自盡。扶蘇之死,讓人極度難以理解,一個繼承皇位的熱門人選在面臨重大政治危機前,缺乏一位政治家的基本素養。過去很多人認為是扶蘇出於仁孝,有人認為他軟弱。
真的是這樣的嗎,難道僅僅是性格缺陷嗎,何況他是不是有這樣的缺陷也只是從表象的推測,就算有會這麼頭腦簡單的直接脖子一抹嗎,畢竟關係帝國前途走向?一個皇位熱門人選這麼LOW,我是很奇怪怎麼會成舉國期望的未來之帝。
關於扶蘇為什麼這麼幹脆就死,我會在最後的揭秘篇中有推演。現在,始皇帝的皇長子第一個出場,結局自刎,最先去伴隨先帝去了。
3、中間的公子公主們也只有一個字——“死”
行刑
最大的皇位絆腳石扶蘇死後,胡亥順利的在趙高、李斯的幫襯下登上皇位,是為秦二世。由於心虛,還有能力不行,他就開始擔心哥哥、姐姐們起來,皇家的親情有時候很可怕,他最後的決定是自己要成為始皇帝的唯一在世子女,把其他人全部弄死。
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公子公主,除去扶蘇、胡亥外,還所有中間的公子將閭、公子高,其他人的名字已經沒人知道了。在秦二世的淫威下,公子公主們的死法分成以下幾種:
公子將閭共兄弟三人,被軟禁在宮中,最終被定以“不臣”之罪判處死刑。所謂“不臣”就是有失臣下禮義,大點就是對主上不敬,再大點就是妄圖謀反。最終,迫使三人學大哥扶蘇的樣子,拿把劍自殺而死。
公子高本打算潛逃,但是擔心逃走而牽連家族,可惜上天無門、入地無縫。他就主動上訴秦二世,讓自己為先帝殉葬。二世很高興,二世對爸爸感情超級好的,下面講胡亥的時候會講到。這時候,胡亥就給公子高賜錢十萬築墓,陪在先帝陵園內,並且沒有動公子高的家族。
其他人就更慘了,根據史書記載,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陽,陳屍受辱;公主十人矺死於杜縣,死的很痛苦,全部是分裂肢體而死。並且二世政府對他們的財產一律充公,親近多被株連。
4、幼子胡亥(秦二世)——皇位候選人、皇爸爸的愛子
秦二世
(1)始皇曾有意立胡亥為帝
之前,我們提了一下,胡亥是很愛他爸爸的。而爸爸秦始皇也十分愛護這個小兒子,一度考慮接納他為自己的王位繼承人。在最後一次巡遊天下的時候,就帶著胡亥在身邊,始皇還把百官分成兩套班子,左丞相李斯帶著一套一起出行,右丞相馮去疾帶著一套留守咸陽。
始皇帶上胡亥的意義很重大,要跟當時的具體場景結合在一起看。第一個場景是,始皇已經50歲了,在繁忙的軍國政務處理中身體日漸孱弱,隨時都可能撒手不管人世,選立繼承人已經顯得刻不容緩。第二個場景是,一年多前皇長子扶蘇被貶斥出京,在蒙恬軍中任建軍。因此,胡亥伴隨始皇同巡天下,有著強烈的政治寓意,昭示天下胡亥的政治地位。或許是這樣的一個舉動,導致後來始皇病死後,胡亥、趙高、李斯有膽氣去矯詔。
推理要有史料的支撐才可靠,在史書中有兩個證據。現在請證人胡亥、蒙毅出席。
蒙毅死前,胡亥曾經派御史傳令指責他說:“先帝曾經打算立朕為太子,而你從中作難。如今丞相參劾你不忠,罪當誅滅宗族。朕不忍,賜你一死,也算恩遇有幸,你自己決斷吧。”
蒙毅申辯說:“如今指責臣下不能得先帝之意,然而臣下年少就仕宦於先帝,多年蒙恩,幸得信任,直到先帝去世,未曾有所忤逆,可以說是知曉先帝之意了。又指責臣下不知太子之能,然而,先帝巡遊天下,獨有太子跟從,先帝親愛太子之情,遠較諸位公子深厚絕遠,臣下是盡知而無所懷疑。先帝舉用太子,不是一時之轉念而是多年之積慮,臣下何曾敢有過勸諫,何曾有過謀慮!臣下絕不敢巧飾言辭、強辯奪理以避死,只是擔心事實不實而羞累先帝之名罷了。懇願逝者能夠有所考慮,使臣下死得明白。”
無論是胡亥,還是蒙毅,這兩位始皇親近之人都表達出始皇有立胡亥為繼承人的想法。但是始皇帝對於賢明的長子扶蘇還是下不了決心,一直在心裡估量著立誰好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扶蘇之所以讓始皇糾結不是個人能力和品德上,而是有更深沉的政治顧慮;胡亥之所以讓始皇帶上第五次巡遊天下的班車,是始皇要用這幾個月對他進行最後的考察。
最終,顯然胡亥的政治能力讓始皇帝失望了,雖然他疼愛這個小兒子,但是在關係大秦帝國千秋萬業上,他還是清醒的,在病重將死之刻,天平砝碼最終壓在扶蘇身上。但是,一切都玩了,身邊的權臣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背叛了這位他們一直效忠的皇帝,害死了帝國的繼承者扶蘇。一位沒有政治能力的兒子——胡亥坐上帝國大位。
胡亥即位後,稱為秦二世。他的暴政很快激發全國的反抗,他也被最信任的老師趙高所殺……
-
3 # 風雨無阻128155263
秦始皇有33個子女,其中23個兒子,20名女兒。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並未立過太子,所以對其子女沒有詳細的記載。秦始皇的長子為扶蘇,二子為胡亥,就是秦二世。秦皇在世的時候,他們很少露面,在秦始皇南巡死在途中後,李斯和趙高為了篡位,偽造了一紙假詔書,立胡亥為太子,讓其登上皇位,!在李斯的策劃下,胡亥殘忍地害死了長兄扶蘇。李斯和趙高為了篡位,削弱反對力量,讓胡亥把其兄弟姊妹一個一個地害死。而且都是殘死。最後胡亥因為沒有實力,而且荒淫,也被趙高殘殺於刀下,這就是秦始皇33個子女的下場,秦始皇千古一帝,可他的子孫沒有保住他打下的江山,是秦始皇一大疑憾。
回覆列表
秦始皇的33個子女下落何處?竟然屍骨無存。秦始皇在位時,後宮美女眾多,膝下兒女大約有33位,但是在史書中除了秦二世胡亥外,並沒有著33位子女的下落,秦始皇的這些兒女下落何處?又遭遇了什麼? 始皇有多少子女,死後這些子女下落如何,幾千年來,一直沒有人能說清楚,見於史書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長子扶蘇,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四人。有史書說秦始皇有12個兒子,史書中還有秦始皇第10個女兒被殺的記載,這樣看來,秦始皇至少有兒女二三十人。據專家考證,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趙高、李斯合謀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餘32人皆死於非命。 長子扶蘇被篡改的遺詔賜死,胡複稱帝后,怕其兄長不滿而殘酷殺戮他們,史書記載的有,將"六公子戮死於杜\",將十二公子殺戮於咸陽市。 公子高準備逃跑,又恐家屬被族,只好上書,請求為秦始皇殉葬,胡亥準其請求,公子將閭昆弟3人,被迫"拔劍自則,胡亥不僅處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對其姐妹也不放過,史書記載:胡亥將\"十公主戮死於杜\"。 就這樣,胡亥為保住自己的皇垃,殘酷地殺害了自己眾多的兄長姐妹。 近年來,秦陵考古的新發現,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線索。1976午10月,在秦陵東側上焦村附近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停;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內只有一把青銅劍,未有人骨。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棺中屍骨非常零亂,有的軀體與四肢相分離,有的頭骨與軀幹相分離,有的頭骨上有箭頭,這些現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 但同時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墓中的隨葬品非常豐富,計有金、銀、銅、鐵、陶、玉、蚌、貝、骨、漆器及絲綢殘片二百餘件,這種規格說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殘酷殺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園附近,說明他們必然與陵園陪葬有關。 這使人聯想到被殘酷殺害的秦始皇子女。在發掘過程中,人們在墓坑裡還發現了挖墓人烤火的遺蹟。這說明當時天氣很冷,這與胡亥誅殺諸公子的時令相吻合。因此,專家分析,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兒女,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兩枚私印,一枚“榮祿”,出土於男性墓中;一枚印文為“陽滋”,出土於女姓墓中。如果惟斷正確,則“榮祿”是秦始皇兒子的名字,“陽滋”是秦始皇女兒的名字。隨著挖掘深人,人們將取得更多的證據,到時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謎有可能被徹底解開。 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竟然因母親亂倫。 4月19日訊,秦始皇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傳奇,雖然大秦帝國只保持了短短30多年,卻留下了無數的謎團。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中國唯一一個沒有立皇后的皇帝,但秦始皇后宮無數,為何不立皇后呢?這始終都是一個謎。 這就要從秦始皇的身世說起,秦始皇的母親是當時的名妓趙姬,呂不韋是當時的一個十分富有的珠寶商人,買下趙姬做自己的姬妾。當時,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異人雖為長子卻不得勢,生母不受寵愛又是庶出,被送往趙國做質子,趙國當然不會對人質以禮相待,這位太子在異國受盡苦難。這時,呂不韋決心幫助他,呂不韋深知,從商不如從政,一旦異人得勢自己也可一世榮華,不僅花費巨資為他打通秦國的關係,還把趙姬送給他。當時異人承諾,將來若為帝王必封趙姬為王后,後趙姬懷了秦始皇,異人當上國君後將趙姬迎進宮,封王后。 但在異人登基之前,年幼的秦始皇並沒有得到秦國認可,秦華人覺得他不過是一個妓女生下的孩子,當時有傳言說嬴政的生父是呂不韋,這讓嬴政很受打擊。年幼的嬴政跟隨母親趙姬四處奔波,受盡苦難。 在這段時期,嬴政的整個童年都只有母親趙姬,趙姬對自己的孩子自然是無微不至的,更何況還是個能讓她當上皇后的孩子。也因此,嬴政對母親十分依賴。 慢慢的人們發現秦始皇對母親趙姬的感情不只是依賴那麼簡單,這種感情超越了親情。 秦始皇登基後,坊間有傳言說呂不韋和太后有私情,於是秦始皇弄死了呂不韋,在他執政期間,趙姬闖了無數次禍,秦始皇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趙姬與情人私通,秦始皇還幫她瞞著。趙姬犯下了如此多的過錯,但並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秦始皇心狠手辣,十分有手段,僅僅用顧忌母子之情解釋未免有點牽強。人們傳言秦始皇對生母擁有特殊的感情,但趙姬心裡不糊塗,她始終遠離自己的兒子。 秦始皇征戰六國,搶掠美女無數,但始終沒有一位合他心意,直至死去,他陪葬的嬪妃無數,但皇陵地宮中,他身邊的位置始終是空的。 揭開隱藏千年驚世謎團:秦始皇竟是被嚇死的? 秦始皇死前發生的三大怪事 第一件事是“熒惑守心”天象 中國歷史上的歷代帝王對天象都極為重視,因為他們都認為天象表達了天意。在眾多天象中有兩種備受關注:一是五星連珠,二是熒惑守心。 最不吉利的天象是什麼?熒惑守心。什麼叫“熒惑守心”呢?中國古代把“火星”稱作“熒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簡稱為“心”。 “心宿”就是現代天文學中的“天蠍座”,主要由三顆星組成。當火星執行到天蠍座三顆星的附近,並在那個地方停留一段時間,就出現了中國古人常說的“熒惑守心”的天象。 這種天象為皇權做出的解釋是,天蠍座的三顆星中間最亮的一顆代表皇帝,旁邊兩顆,一顆代表太子,一顆代表庶子。 這種天象為什麼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呢?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叫做星占學。星占學最重要的任務是為皇權服務,皇帝設立了占星官,設此官位只是為皇帝服務的。 “熒惑守心”的出現在古人看來就意味著,輕者天子要失位,嚴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連發生了三起讓秦始皇非常鬱悶的事件。第一件事就是“熒惑守心”。《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是“三十六年熒惑守心”。秦始皇得知這個訊息甭提多噁心了! 第二件事是隕石事件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顆流星墜落到了東郡。東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呂不韋主政時攻打下來的,當時此郡是齊、秦兩國的交界地。現在已是大秦帝國的一個東方大郡。隕石落地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隕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七個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預示著秦始皇將死,同時也預告了大秦帝國將亡。 出現了這種事情,地方官哪敢怠慢?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當震驚不已,立即派御史到隕石落地處,逐戶排查刻字之人,結果一無所獲。 憤怒的秦始皇下令:處死這塊隕石旁所有的人家,並立即焚燬這塊刻字的隕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人死了,石焚了,但是,秦始皇心中的陰影並沒有隨之而去。 第三件事是沉璧事件 這年秋天,又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從東經過華陰,突然有一個人手持玉璧將其攔住。他對使者說,請你替我把這塊玉璧送給浩池君,還對使者說:“今年祖龍死。”使者莫名其妙,急問他是什麼意思。但是,這個奇怪的人留下玉璧,沒做任何解釋,轉眼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了。稀裡糊塗但也感覺不妙的使者帶著玉璧回到咸陽,立即向秦始皇做了彙報。秦始皇聽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句話中的“祖龍”指的是自己,他沉默了好大一會兒,才說,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 退朝之後,秦始皇對別人說,“祖龍”是指人的祖先。聽起來似乎口氣很硬,其實已有無可奈何之感了。 然後,他派人將使者捎回來的玉璧送御府去察驗,鑑定的結果是,這塊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巡遊渡江之時,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塊。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麼又被一個不明身份的人給送回來了呢? 最怕禍不單行。一年之中連續發生三件怪事鬧得秦始皇心裡非常鬱悶。他為這些事專門舉行了占卜,得出的結果是出巡和遷徙百姓才能避凶趨吉。於是,秦始皇下令遷移三萬戶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區,並且給每位遷徙戶贈了爵位。這三件事都明明白白記錄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之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的龐大車隊從北邊(今內蒙古包頭)沿著直道快速向南邊的咸陽前進。這個車隊有兩大特點:一是車隊中有數十輛外形上完全一樣的豪華車,二是這數十輛豪華車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 原來,這些車輛中有幾輛裝滿了發臭的鮑魚,另外一輛豪華車裝載著一具已經發臭的屍體。屍臭和魚臭相互混合,瀰漫在整個車隊之中。隨行人員中只有幾個人知道這具屍體是誰,多數大臣和眾多隨行人員對這個車隊的秘密完全不知曉,還以為秦始皇想吃臭鮑魚呢! 誰都沒有想到,這具已經腐爛發臭的屍體,就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秦始皇的屍體。秦始皇生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的人生閉幕式竟然是為幾車臭鮑魚所伴隨!本想借巡遊化兇為吉,卻不料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