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臭蟲

    很多人,一旦看到成功的故事,就總以為是一路凱歌的走向勝利,其實創業的過程,誰都有困難的時候,哪怕是像李世民這樣的富二代。

    李淵起兵之後的確相當困難。

    局勢上從遠處看,河北有竇建德,河東有隋朝猛將屈突通,關外有突厥,關東有李密,從近處看,李唐的老巢太原周圍也非常不安定,北有突厥虎視眈眈,背後有劉武周心懷叵測,還有薛舉在金城、李軌在武威分別起兵,關西局勢一片混亂。

    在這種混亂的局勢下,李淵沒有選擇穩定河西,伺機而動,而是置太原與不顧,直取長安。

    兵,李淵只有三萬人,這三萬人之中很多還是臨時招募。

    將,幾乎無將,最大的將就是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父子,連裴寂這種國有高階賓館的經理都成了大將,後來的戰神李靖此時還在長安、李勣(徐世績)此時還在李密營中。

    李淵厲害就厲害在能抓住複雜形勢下的主要矛盾,他說他的眼裡只有長安。

    很多時候,眼界決定命運。

    但是李淵是一個好的戰略家,卻不是一個好的行動家。

    人性就是這樣,即使你想的好好的,你決心,你發誓,一遇到困難挫折阻力,原來被你否定的想法就馬上抬頭,猶豫退縮不決。

    唐軍逼進霍邑時,遇到隋朝明將宋老生的頑強抵抗,又趕上連雨,軍隊缺乏糧食,李淵就想,這李密寫了封信也不知道打的什麼主意?劉武週會不會抄我的老巢?長安攻不下怎麼辦?還是先回去,穩定後方再說吧。於是打了退堂鼓。

    英雄總是在關鍵的時候站出來,李世民一聽,急了,對李淵說:“本興大義以救蒼生,當須先入咸陽,號令天下;遇小敵即班師,將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此為賊耳,何以自全!”李淵不聽,促令引發。李世民於是在李淵帳前大哭,李淵問他為什麼哭,李世民說:“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必克,退還則必散。眾散於前,敵乘於後,死亡須臾而至,是以悲耳。”

    “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必克,退還則必散。眾散於前,敵乘於後,死亡須臾而至”。

    這句話一不小心講出了實在理,事實上,所謂義兵,基本上都是烏合之眾,靠什麼來凝結戰鬥力,勝利!只有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才能激發士氣,才能掩蓋矛盾,才能不斷髮展壯大,不斷的裹挾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強。一段鬆懈回頭猶豫,很可能引起矛盾的爆發,恐懼的加深,人心散了,隊伍也就散了。

    於是,李世民向霍邑發起猛攻,消滅了宋老生。

    然而,新的關口又來了。

    攻克霍邑之後,李淵率兵圍攻河東,隋將屈突通固守,久攻不克。此時唐軍又限於兩難的境地,如果不消滅屈突通而直接入關,那麼前面有長安隋軍,後面有屈突通援兵,唐軍會腹背受敵;如果老是疲兵圍攻河東,關中隋軍就有充分時間組織有效抵抗,會失去戰機。裴寂認為應不惜任何代價攻下河東,然後再進入關中,李世民則認為兵貴神速,應該直搗關中。

    最終李世民的意見被採納,李淵率軍迅速渡過黃河,李世民自渭北進入三輔,關中各支武裝紛紛投降李唐,形成了對長安的合圍,此時唐軍已擁有20萬之眾。長安城破之後,屈突通則不佔而降。李世民的決策實現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效果。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隋朝末年,群雄紛起。李淵和他的兒子們也在太原成功解決了效忠隋朝的王威、高君雅起兵進軍長安。

    進軍之初,李淵與突厥結盟,穩固了後方,並提出遵隋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的口號,然後任命李建成為左領大都督,李世民為右領大都督,李元吉留守太原,率領三萬大軍向長安進發。

    進軍長安的第一戰發生在霍邑。隋朝大將是宋老生,已經佈下防線靜待李淵到來。當時,連日大雨,糧草不繼,道路泥濘,李淵不得已只得下令就地紮營,等待雨過天晴。不想軍中傳來謠言,突厥撕毀盟約,進攻太原。李淵恐怕後方有失,想要放棄進攻關中,撤回太原。但這個決定遭到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兩人的堅決反對,他們跪在雨中勸諫李淵改變主意。最終李淵收回了命令。雨過天晴之後,李淵發起向夥邑進攻,他採取誘敵之計,將宋老生誘出城外,設下埋伏,一舉殲滅宋老生部,順利佔領霍邑。

    進軍長安的第二戰發生河東。防守河東的是隋朝名將屈突通。河東位於黃河東岸,城牆堅固,地勢險要,李淵組織幾次渡河,都被屈突通擊潰。李淵包圍城池,奪取河東,怎奈屈突通守得固若金湯,只能白白損兵折將。這是,李世民、裴寂獻計,主力繞過河東,從梁山、龍門渡河,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包圍屈突通。在進攻河東這段時間,關中豪傑每天投奔李淵的數以千計,讓李淵的勢力不斷增長。屈突通兵力有限,自保有餘,進攻不足,也只能看著李淵繞道進入關中。

    進軍長安的第三戰發生在長安。李淵進入關中平原的時候,他的女兒平陽公主李秀寧已經起兵拉起了一支幾萬人的隊伍。她帶領著她的娘子軍已經佔領了關中的戶縣、周至、武功等一大片地方。李淵與李秀寧會師後,便開始對長安進行包圍。此時,李淵的部隊已經從3萬發展到了20萬,可以說有著絕對的軍事優勢。李淵從當年的十月二十七日攻城,到十一月初九軍頭雷永吉第一個登上長安城,十幾天時間攻下長安城,確實不算花費的時間太長。李淵進入長安後,見到代王楊侑自然要有一番表演,痛哭流涕,表示自己起兵反對自己的表哥也是不得已為之。隨後,他與百姓約法十二條,廢除隋朝苛政。

    之後,李淵按照起兵前的口號,擁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大都督,掌握隋朝大政。沒有幾個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弒的訊息傳來,李淵於是接受楊侑禪讓,登上帝位,建立了唐朝。當然,大唐建國只是第一步,關中尚有薛舉、李軌等政權,關外有李密、王世充、竇建德、蕭銑等群雄並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經歷了長達七年的統一之戰,大唐才終於得到了鞏固。

  • 3 # 北涼縣令

    公元617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李淵父子的晉陽起兵了。

    它就像一道劈裂天空的絢麗閃電,一舉刺破隨帝國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束穿越濃雲的曙光,瞬間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早晨。

    這個令天地為之色變,令歷史為之改轍的大事件有諸多人物參加,這些人後來成為大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

    隋大業十三年七月初四,李淵任命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留守,把軍政大權全部交給這個小兒子,讓他鎮守後方根據地。初五,李淵在晉陽誓師,釋出了聲討隋煬帝楊廣的檄文,同時傳檄四方郡縣。最後李淵宣佈,自己身為“典驍衛之禁兵、受封唐之大宇”的社稷忠臣,目睹“四海波振而涼泮,五嶽塵飛而土崩”的危亡之局,不得不“舉勤王之師”,廢昏立明,擁立楊廣的孫子,時年十三歲的代王楊侑為帝。

    同日,李淵親率三萬精兵從晉陽出發,正式踏上帝業的征程。

    李淵於初八抵達西河郡,一到西河,李淵馬上就做了一件他認為最重要的事。收買人心

    他一邊慰勞百姓,一邊給老百姓大舉封官。據史書記載,李淵這天總共封了一千多個官。

    這一天,李淵首先給當地所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封了散官,亦即有官稱五官權的榮譽官職。

    接下來又不辭辛苦地給所有蜂擁而來的青年才俊一一封官。

    所以這一天西河城的氣氛熱鬧非常。用一千多張紙條就收買了西河全城的心,李淵此舉可謂高明。

    不久後義軍相繼佔領霍邑、臨汾等郡,每到一處李淵皆如法炮製。

    七月十四日,李淵率軍進駐賈胡堡(今山西汾縣北)。此堡南面五十里處,就是隋虎牙郎將宋老生重兵據守的霍邑(今山西霍州市),在霍邑後面,則有隋朝名將、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於黃河東岸的河東郡(今山西永濟市)嚴陣以待,並與宋老生遙相呼應。

    李淵父子和將士們都很清楚,擺在面前的將是一場真正的考驗。

    正巧連續多日天降大雨,不利於攻城作戰,李淵就趁這個間隙補給,命人回太原押運一個月的糧草過來,在等待雨停的這些日子,李淵拜訪了一個牛人,一個當時割據群雄中風頭最健的義軍首領—李密。

    李淵知道自己如果要順利的西進關中,就必須穩住潼關東面的李密,為此李淵試探性的給李密寫了一封信。經過一番糖衣炮彈,表面上基本達成協議。

    七月二十八日,太原糧草運到。

    八月初一,天空放晴。

    八月初二,李淵命全軍在太陽下暴曬鎧甲、武器及其他衣服裝備‘

    八月初三,天色剛亮,李淵率全軍開拔,沿著東南山麓的小道直插霍邑。

    經過一番激鬥,有勇無謀的宋老生被斬首,霍邑攻克。

    攻克霍邑之後,李淵迅速南下,一路勢如破竹。

    八月八日,佔據臨汾郡(今山西臨汾市)。

    八月十三日,攻克絳郡(今山西新絳縣)。

    八月十五日,進軍黃河東岸的龍門(今山西河津市),就在這一天,劉文靜也帶著士兵和戰馬趕到,李淵大喜。

    終於站到黃河岸邊了,望著奔騰咆哮的黃河水,李淵心中感慨萬千,只要一步跨過黃河,就能進入關中直取長安了。

    夢想中的帝業似乎已經原來越清晰的呈現在李淵面前。

    就在這個時候,關於下一步的進軍路線,軍隊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剛剛投奔義軍的河東戶曹任瑰等人認為,不要攻擊屈突通重兵駐守的河東,應該從龍門直接渡過黃河,招降當地義軍,同時奪取潼關北面的永豐倉,如此一來,在攻克長安之前就可以把整個關中掌握手中,李淵本人也傾向這個意見。

    但是他手下的多數將領卻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應該先把河東郡這個釘子拔掉,在渡河入關,以免後患。

    八月十八日,李淵給當時關中勢力最強的義軍首領孫華寫信進行安撫,六日後安撫成功,孫華渡河前來晉見。

    九月十日,李淵見時機成熟,率大軍將河東城團團圍住。

    李淵命令將領留下來繼續圍攻河東,而他則與李建成、李世民親率主力渡河入關。

    九月十二日,李淵一進入關中,各地隋朝官吏立刻望風而降,紛紛獻出所轄郡縣,其中華陰縣令李孝常獻出永豐倉,極大的滿足了義軍的糧草和物資需求,此外京兆府所屬各縣也紛紛派遣使者向李淵投降。

    九月十六日,李淵抵達朝邑(今陝西大荔縣東)。

    九月十八日,李淵命李建成、劉文靜等各軍進駐永豐倉,並扼守潼關,同時又命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等各軍進攻渭水以北的涇陽、雲陽、武功、盩厔諸縣,從北面對長安包抄。

    九月二十七日,駐守永豐倉的李建成也奉李淵之命,率部從新豐(今陝西臨潼縣)直取長安。

    同日。延安郡(今陝西延安市)、上郡(今陝西西富縣)、雕陰郡(今陝西綏德縣)全部投降李淵。

    九月二十八日,李淵率大軍從馮翊郡(今陝西大荔縣)西進,沿途凡是隋政府興建的離宮別苑一律拆毀,所有宮女全部放歸。

    十月四日,李淵抵達長安,在春明門外紮營,各路人馬全部集結,共計二十餘萬,李淵不斷向隋朝廷表明自己“匡扶社稷”的立場,可衛文升不予理睬。

    十月十四日,李淵下令軍隊開始圍城,

    十月二十七日,李淵大軍開始攻城。

    十一月九日,李淵的軍隊攻克長安。

    李淵下令任何人不準侵犯隋朝宗廟以及代王楊侑和所有皇室成員,違者誅滅三族。

    到了這一步,姚思廉為了保住代王楊侑的小命,也只好代表朝廷陪李淵玩一場“匡扶帝室”的政治秀了。

    十一月十一日,李淵逮捕了西京留守陰世師等十多人,宣佈他們罪狀,隨後將其斬首,安撫百官,對長安百姓也是秋毫不犯。

    十一月十五日,李淵奉代王楊侑即皇帝位,是為隋恭帝。

    十七日,新天子楊侑授予李淵黃鉞,符節,任命他為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

    十八日,各郡縣皆派使者入京,尊奉新天子和新朝廷,實際上家說歸附李淵。

    十九日,楊侑下詔,帝國所有政治、軍事,全部官職任免,一切法令刑賞全部交給丞相管轄。

    二十二日,李建成被封為唐王世子,李世民認京兆尹封秦公、李元吉封齊公。

    一場“匡扶帝室”的政治秀就這麼轟轟烈烈的開演了!

  • 4 # 白龍赤子

    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人)。李淵作為唐朝的建立者,在唐代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當我們提起唐代政治家的時候,一般不會提李淵,而是以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武則天為代表,這是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或許這三個人是唐代帝王的典型吧!但無論如何,李淵都是唐代政治史繞不過去的第一人,作為這樣的一個人物,接著我們就來看看他從617年太原起兵,直到攻陷長安這一時期所經歷的事情,以求對李淵有更深入的認識。

    太原起兵

    眾所周知,李淵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後代。617年,李淵被任命了太原留守。讓隋煬帝想不到的是,李淵在太原留守期間卻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使太原成為了自己的“賊窩”。

    此時的隋王朝已經到了統治的邊緣,內部面臨著楊玄感起義,同時外部也危機四伏。中原翟讓和李密的瓦崗軍已經有了迅速的發展,河北的竇建德也屢戰屢勝,江淮的杜伏威佔據了一定的地盤。617年5月,李淵看到這些軍閥勢力的崛起,覺得隋王朝的統治已經沒法維持了,所以他決定發動起義,也就是著名的“太原起兵”。

    剷除瓦崗軍

    在看電視劇《隋唐英雄傳》的時候,李密給我的印象非常差,感覺他就是一個貪財好色之徒。但透過閱讀史籍之後,我覺得沒那麼簡單,李密是一個厲害的政治人物。從他幹掉翟讓的手段種就可以看出來,他置辦酒席請翟讓及其隨從吃飯,當場就處理掉了翟讓,這是項羽都不具備的果斷與膽量。同時李密在打敗張須陀、奪取洛口倉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其高超的政治軍事才能,是一個牛人。

    瓦崗軍是隋末農民起義軍中最強大的一支力量。李淵太原起兵後,李密為瓦崗軍的領導人。李密靠著自己實力的強大,不把李淵等其他勢力放在眼裡,要封自己為反隋盟主。李淵並不注重這些虛名,於是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密成為反隋盟主後,隨即發動了對中原的戰役。李密在中原大戰的時候敗於洛陽殘餘勢力王世充之手,其實也損耗了中原軍的力量,導致兩敗俱傷。戰敗之後,李密去河陽找了此地瓦崗軍的將領王伯當,想東山再起,但因損傷太大而放棄,走上了投奔李淵的道路,瓦崗軍退出了歷史舞臺。於是,李淵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拿下霍邑

    太原起兵後,李淵勢力的崛起得到了隋朝的重視,之前山西的大部分地盤都是隋朝代王侑所控制的,威脅到了代王的利益,所以他派宋老生帶兩萬精兵駐守霍邑(今山西霍縣),還派屈突通駐守河東(今山西永濟)。這樣一來,阻擋了李淵南下的步伐,更不利於西進。

    在太原起兵剛開始的時候,李淵就有了長遠的打算,決定幹一番大事。這時,李淵就派劉文靜去聯絡了突厥的始畢可汗,為的是解除劉武周突厥對太原的威脅,因為此時劉武周因為通姦的事情而臣服於突厥。

    但是,中間出現了一個插曲,當他向霍邑發起總攻時,忽然有劉武周勾結突厥南進的訊息,一時軍心大振。在這個過程中,李建成李世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認為劉武周和突厥有著各自的弱點,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會走上聯合的道路。李淵認同了他們的觀點,下定了進攻霍邑的決心,拿下了霍邑,後來也沒有等到聯合軍的到來。

    霍邑的拿下,為進軍關中準備了充足的條件。

    奪取長安

    想要攻取長安,河東(今山西永濟)是一個關鍵的地方。當時的河東守將為著名的屈突通,對隋王朝保持著一片忠心。但是,李淵得到了河東縣戶曹任瓌的幫助,任瓌建議李淵進軍關中,關中豪傑都在等著義兵的來臨,希望李淵重視關中豪傑——孫華孫華為當時關中一支實力比較強大的農民軍,李淵在汾陽的時候,就聯絡了孫華,孫華情願歸順李淵。這樣一來,河東的壓力就化解了。

    進軍關中後,李淵又派李建成駐守永倉,觀察關東河西的動向;同時又命李世民率軍從渭河以北西進,為拿下長安準備了條件。等到這兩隻軍隊會師後,李淵順勢拿下了長安。618年5月,李淵稱帝,建立了世界性的帝國——唐。

    結語

    唐高祖李淵是從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優秀政治家和軍事家,從617年5月太原起兵到618年5月唐朝的建立,只用了一年,令人不得不佩服!在這個過程中,李淵始終處於最高領導人的地位之上,做出了智取李密、拿下霍邑和奪取長安的層層部署,每一步都充滿著智慧,值得稱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二十世紀以來狀元,榜眼誰更強?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