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hezi
-
2 # 世界說
因為他的音樂和文學是緊密結合的,這一點在鮑勃迪倫的獲獎致辭中也有提到。
以下是鮑勃迪倫獲諾獎的致辭全文翻譯:
剛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我就在想,我的歌究竟和文學有什麼關係。我想認真思考這件事,找出其中的聯絡。今天我打算把我的思考結果說給你們聽,可能會比較繞,但是我希望我將要說的這些是有價值的、有明確含義的。
如果要回到一切的開始,那我可能會從巴迪·霍利(注:美國當代著名搖滾樂歌星、搖滾樂壇最早的“青春偶像”之一)說起。巴迪死的時候22歲,我那時18歲。我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就覺得無比親切,心有慼慼,好像他是我的一個大哥哥。我甚至覺得自己很像他。我愛巴迪演奏的音樂——那是我成長的源泉:鄉村音樂、搖滾、節奏布魯斯。他將這三類音樂雜糅、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派。巴迪會自己寫歌——充滿著美妙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詞。他唱得也很棒——他不止用一種聲線歌唱。他是典範,擁有我當時所沒有並且想成為的一切。我只見過他一次,幾天後他就過世了。我當時去了一百多里開外的地方看他的演出,我沒有失望。
他充滿力量,令人振奮,氣勢鎮住全場。我離他只有六英尺遠,他實在是令人著迷。我看著他的面容、他的雙手、他的舞步、他的大框黑色眼鏡,還有鏡片背後的目光,他抱著吉他的方式,他的站姿,他整潔的西裝。有關他的一切。他看起來不止22歲。他身上有某種永恆的東西,為我注入了信念。接著,完全沒有預兆的、最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突然死死地盯住了我,好像在傳達什麼資訊。我不知道那是什麼,這讓我渾身戰慄。
差不多一兩天後,他的飛機失事了。之後,我以前從未見過的某人交給我一盤萊德貝利(注:美國民歌和藍調歌手、吉他演奏家)的磁帶,上面有歌曲“棉花田”。那盤磁帶從那一刻起改變了我的一生。將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那種感覺是爆炸性的。就好像我一直走在黑暗中,突然間黑暗消逝、一片光明。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找到了我。那盤磁帶我起碼聽了一百遍。
出這卷磁帶的唱片公司我從沒聽過,公司小冊子的廣告裡有其他的藝術家:薩尼·特里和布朗尼·麥基,新迷城漫步者,琴·芮特旭,藍草樂隊。我從未聽說過他們,但是我想要是他們和萊德貝利同屬一個唱片公司,肯定也很好,所以我得聽聽他們的音樂。我想知道這個世界的一切,想要彈奏那樣的音樂。直到那時,我還忘不了伴隨我成長的那些樂曲,但從那一刻起,我就把它們拋之腦後,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直到現在,它們已經消失了很久很久。
當時我還沒有離開家,但我已經迫不及待。我想要學習這種音樂,想要認識表演音樂的人們。我最終離開了,也學會了去彈奏這些音樂。它們和我一直以來聽到的電臺音樂不同,它們充滿生氣,直面生活。在電臺音樂裡,一個表演者想要又節奏擊中人心,就像擲出想要的點數或抽出指定的卡牌一樣困難,但是民謠裡則不是這樣,因為處處都能擊中你的心靈。你需要做的就是嫻熟地彈奏。有些歌很簡單,有些很難。我對古民謠和鄉村布魯斯有天然的感覺,其他的則需要從頭學起。我當時只做非常小型的演出,一般是在一個房間裡或者在街角,聽眾不超過四五個人。你得有很多保留曲目,知道什麼時候該表演什麼。有些歌曲娓娓道來,有些則需要聲嘶力竭。
聽著那些早期的民謠歌手,唱著他們的歌,你逐漸學會了這裡面的行話。它們成為了你的一部分。你用拉格泰姆藍調、勞動號子、佐治亞船伕號子、阿巴拉契亞民謠和牛仔歌去演唱。你能聽到所有的細微之處,並且學習它們。
你知道了它的全部含義。掏出手槍,又放回口袋;來往快速穿梭,在黑暗中發聲。你知道斯泰克·李是個壞人,而弗蘭基是個好女孩。你知道華盛頓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的城市,你聽過“拔摩島的約翰”低沉的嗓音,你看見泰坦尼克在沼澤裡沉沒。你同愛爾蘭的漂泊者和殖民地的男孩結伴,你聽見沉悶的鼓聲和低沉的橫笛聲。你看見健碩的唐納德爵士用刀捅了他的妻子,你的許多同志被裹進了白色的亞麻布。
我記下了這些術語。我瞭解這種修辭。沒有什麼是我不能理解的- 樂器、技巧、所有的秘密和神秘- 我認識歌曲裡出現的每一條無人問津的小路。我可以。當我開始自己寫歌的時候,我唯一知道的辭藻就是民謠的語言,我也就使用這樣的語言。
但我也有些其他的東西。我有我的主題,我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認知。我一度有過這些東西,全都是在文法學校學到的:《唐吉坷德》《艾凡赫》《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雙城記》,等等- 文法學校的典型閱讀清單,教給你一種看待生活的方式,一種對人類本性的理解,和度量世間萬物的尺度。當我開始寫歌的時候,這些東西都陪伴著我,它們的思想以各種有意無意的方式走進我的歌裡。我想要寫的歌同以往任何歌曲都不一樣,而這些書的主題是至關重要的。
我在文法學校讀過的書裡面,有些書對我影響至深- 我想專門提出其中的三本:《白鯨記》《西線無戰事》和《ODYSSEY》。
一
《白鯨記》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其中充滿了生動劇情和戲劇性的對話。這本書對你有很強的要求。它的情節非常直接,跛腳船長神秘莫測,彷彿一個活在自我世界的狂人。亞哈船長駕駛著他的裴廓德號捕鯨船追捕他的宿敵--讓他失去了一條腿的大白鯨莫比·迪克。他從大西洋非洲的一段追到了印度洋,這場航程橫跨了地球兩側。他似乎是在追尋一個虛無飄渺的目標,沒有任何確定和實在的終點。他把白鯨稱作“海魔王”,視作是邪惡的化身。亞哈船長不時追憶他在楠塔基特島的妻子和孩子。你可以想象之後會發生什麼了。
船員們來自不同種族,只要誰看見了白鯨,都會得到一個金幣的獎賞。他們身上代表了許多星座、宗教寓言和刻板印象。亞哈船長一遇到其他的捕鯨船,也要從其他船長那兒得到關於莫比的資訊。有沒有人看見它?他還在其中一艘船上遇到了一個瘋狂的預言家加百列,說亞哈必死。加百列還告訴亞哈船長莫比是震教神的化身,如果他們惹它將會招致災禍。另一艘船的布默船長被莫比咬掉了一條胳膊,但是他忍氣吞聲,慶幸自己還是活下來了。他無法接受亞哈狂熱的復仇欲。
這本書也講述了在同樣的境遇下不同的人是如何有不同方式的反應。許多《舊約》和聖經中的寓言都浮現文中:加百列、比勒達,耶羅波安,比爾達,以利亞。還有異教徒的名字:塔斯蒂哥,弗拉斯克,達古,弗里斯,斯塔巴克,斯塔布,馬薩葡萄園島這些異教徒都是偶像崇拜者:有人崇拜蠟像,有人崇拜木雕像,有人崇拜火,而“裴廓德號”的名字來源於一個印第安部落。
《白鯨記》是一個關於航海的故事。其中一個船員,也就是敘述者說:“我叫以實馬利。”有人問他它來自哪裡,他回答道,“那裡在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真實的地方都是這樣。”斯塔博認為任何事都是沒有意義的,都是上天註定的。以實馬利的終生都在船上度過,他把航船看作是他自己的哈佛和耶魯。他與其他人保持距離。
一場颱風襲擊了裴廓德號。亞哈船長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斯塔博克認為這是一個凶兆,甚至想著要除掉亞哈。風暴一結束,有一個船員就從船的桅杆上掉下來,溺水了,這也隱約預示著接下來的悲劇。一個桂格派和平主義神甫、實際上是嗜血成性的生意人,告訴弗拉斯克,“有些受傷的人會被帶到上帝跟前,有的卻只會走向憤恨。”
所有的事情都交織在一起。所有的傳說:關於猶太基督聖經、印度神話、英國傳奇、聖喬治、珀爾修斯和赫拉克利斯的傳說--他們都是捕鯨人。希臘神話中早有關於捕鯨的血腥營生。《白鯨記》中多有記敘,其中有地理知識和關於鯨油的事實。貴族也和捕鯨難脫干係,皇家加冕時皇帝塗抹的聖油就是鯨油。鯨的歷史,顱相學,古典哲學,偽科學理論和為這種歧視的辯護,凡此種種書中皆有,但幾乎沒有一樣是理性的。不管是高雅還是通俗,追求幻想還是追求死亡,這大白鯨,白如北極熊,白如白人,這是“海魔王”,這是死敵,這是邪惡化身。數年前痛失一條腿的亞哈船長已經精神錯亂,想要用一把刀屠殺莫比。
我們能看到的僅僅是事物的表面。我們可以用我們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解讀。船員在甲板上四處活動,想要從船上聽到美人魚、鯊魚和禿鷹的聲音。去研讀頭骨和臉孔,就像讀一本書。這裡有一張臉,我就把它放在你面前。試著讀讀吧,如果你可以。
塔斯蒂哥說他死了,然後又重生了。所以餘留之日都是恩賜。他並非被上帝所救,他說他是被一個異教徒所救,一個像他一樣的凡人。所以這是一場對耶穌重生的滑稽模仿。
斯塔巴克告訴亞哈讓過去隨風而去,亞哈船長嗆聲道,“不要跟我說什麼褻瀆神明,夥計。如果太陽羞辱我,我也一定會反擊。”亞哈也是舌燦蓮花的詩人。他說:“我的目標之路鋪滿鐵軌,我的靈魂也將順此軌跡而奔。”他還說道,“所有可見的事物只不過是紙糊的面具”。他有太多絕妙的詩意言語,我們是難以勝過的。
最後,亞哈船長終於見到了莫比,亮出了魚槍。他放下小船。亞哈船長的魚槍在血中受洗。而莫比也襲擊了亞哈的小船並且撞沉了它。第二天,亞哈又看到了莫比。他又放下小船,又遭到莫比的襲擊。第三天,另一艘小船再次上陣。這又是宗教寓言。他升起來了。而莫比又一次攻擊了他,猛撞了裴廓德號並撞沉了它。亞哈被漁槍線纏住了,被掀出了小船落水,掉進了水中的墳墓。
以實瑪利活下來了。他掉進了大海浮在一口棺材上。這就是《白鯨記》的故事,這就是全部的故事。這個主題和它所有的隱喻,我的許多歌中都有它們的影子。
二
《西線無戰事》是另一本能使我魂牽夢縈的書。《西線無戰事》是一本恐怖小說。這本書就是你迷失童年、在意義紛繁世界中丟失信仰、失去對人類關注之所。你被噩夢所擾,無法逃離,被吸入死亡與疼痛的神秘漩渦。你在消亡中守衛著自己的存在。你正在地圖表面上被清除。很久很久以前,你曾是一個純真的年少人,有著像成為鋼琴演奏家一般的偉大夢想。你曾愛過生命與世界,而今將這一切轟炸成碎片。日復一日,黃蜂叮咬你,蠕蟲蠶食你的鮮血。你成為一頭困獸,沒有任何容身之所。降落的雨水千篇一律。這裡有無盡的攻擊,毒氣、神經瓦斯、嗎啡、燃燒的石油管道、拾荒者、流行病、傷寒、痢疾。生活分崩離析而貝殼吹響號角。這裡是地獄的偏遠地帶。泥濘,裸露的電線,盡是老鼠的壕溝,它們啃食死人內臟,戰壕滿是汙穢與排洩物。有人嘶喊著:“喂,就是你,站起來,去戰鬥。”
沒人知道這場混亂會持續多久。戰爭沒有終點。你正被毀滅,並且你的腿已經流失太多鮮血。昨日,你殺死一人,並對屍體私語。你告訴他當這一切結束,你會用餘下的人生來幫他照顧家人。在這裡,有誰真正得益?首領將軍得名,其餘眾人贏財,但你卻做著骯髒的勾當。在你的諸位將領中,其中一個說道“等等,你要去哪?”然後你答道“讓我獨處,我很快就會回來。”接著你步入死亡叢林,為獵食一片火腿。你覺得文明社會里的所有人都漫無目的。他們的一切憂慮與慾望,你無從理解。
更多機關槍蜂鳴作響,人體軀肢懸於電線之下,散碎的四肢與骨骼就似蝴蝶棲息牙齒之上,醜陋可憎的傷口,膿水從每處氣口流出,肺部受傷,此身體無法承受之重,吹氣的死屍,製造作嘔的噪音。目之所及盡是死亡,毫無希望。有人會殺了你並用你的屍體做目標訓練。靴子的下場也一樣。它們是你寶貴的財產。但不久之後,它們會在別人的腳上。
法國佬們正穿過樹林,那些無情的混蛋。你的軀殼正在消亡,你說:“這不公平,這麼快就再次襲擊。”一位同伴躺在塵土裡,你想帶他去野戰醫院。旁人說道“還是免了吧。” “這是什麼意思?”“把他翻過來看看後背,你就會明白。”
你等著聽新聞。你不能理解為什麼戰爭還沒結束。軍隊深陷人員缺乏的困境中,他們不斷把沒有經驗的年輕小夥子招來,只是因為人手太不夠了。病痛和羞辱讓你心碎。你遭到了背叛,他們是你的父母、校長、官員,甚至政府。
那個緩慢抽著雪茄的將軍也背叛了你——他把你變成了一個暴徒、謀殺犯。如果可以,你想朝他臉上來一槍。你也想朝你的指揮官臉上來一槍。你幻想著等自己有錢了,你會懸賞任何願意不擇手段殺了他的人。如果殺手因此丟了命,賞金留給他的後代。吃魚子醬、喝咖啡的上校,他是另一個你想殺掉的人。他把時間都泡在軍官的妓院裡,你希望看到他的死屍。還有那些美國佬和英國佬,手裡拎著瓶威士忌。殺了他們二十個,還會有二十個。你覺得臭不可聞。
你開始怨恨上一輩,將你推入瘋狂之中,遭受這樣的折磨。周邊,戰士們都在死去,死於腹部的傷、雙腿截肢、髖骨骨折,而你想的是,“我只有二十歲,但是我有能力殺死任何人,甚至是我的親生父親,如果他向我衝來的話。”
昨天,你試著去救一條受傷的通訊犬,有人朝你大喊,“別傻了”。一個法國佬躺在你腳邊呻吟,你拿著匕首朝他肚子上給了一刀,但是這人還活著。你知道你應該結束他的生命,但是你做不到。你像被綁在鐵十字架上,有個羅馬士兵拿海綿沾滿了醋送到你的嘴邊(出自《約翰福音》19:29)。
幾個月過去了,你請假回家。你無法跟父親溝通,他說:“如果你不參軍,你就是個膽小鬼。”你的母親也是,在你臨出門前,她說:“現在你要小心那些法國姑娘。”簡直是瘋了。奮戰了一週還是一月,你們也只推進了十碼地。下個月,這塊地又被奪走了。
傳承自千年前的文化、哲學和智慧——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發生了什麼?本來應該阻止這樣的事發生。你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又一次,你是那個走在高高的白楊樹之間的男學生,那是令人喜悅的記憶。越來越多炸彈從飛艇扔向你。你根本無法直視一個人,因為擔心有什麼不測會發生在他們身上。被所有人共享的墳墓,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接著,你注意到了盛開的櫻花,你看到大自然完全未受任何影響。白楊樹、紅蝴蝶,花朵的脆弱的美麗,太陽——你看到大自然是如此的漠視。這所有的暴力和人類遭受的罪難,大自然根本未曾注意。
你是如此孤單,然後一塊榴彈片從你腦袋一邊射進去,然後,你死了。
你被排除了,被劃掉,被消滅了。我把書放下,關上它。我再也不想看戰爭主題的小說了。之後我也再沒有看過。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查理·普爾(Charlie Poole)有首歌與此相關。歌名叫做《你不和我說話了》,歌詞是這樣寫的:
一天,我走在鎮上,在一塊窗戶上看到一個告示。
參軍吧,看看這個世界,它上面寫著。
你將和一幫讓人愉悅的小夥伴們,一起去到令人激動的地方
你會遇到有趣的人們,並且學會殺掉他們
哦,你不和我說話了,你不和我說話了
我也許是瘋了,但是你看,我是個有良知的人的
你不和我說話了,你不和我說話了
用槍殺人聽起來並不好玩
你不和我說話了
三
《ODYSSEY》是一本偉大的書。許多作曲家在歌裡引用它的主題。“返航”,“故鄉的青草地”,“牧場是我家”等等。《ODYSSEY》也出現在我的歌裡。
《ODYSSEY》是一個奇怪的冒險故事,講一個成年人戰場廝殺之後想要回家。回家的道路漫長,又充滿陷阱和誘惑。他受了詛咒,四處徘徊。他總會被帶到大海上,又總是虎口脫險。巨石撞擊他的船隻,他惹怒不該得罪的人。隊伍裡有人搗亂,背叛。他的船員被變成了豬,然後又變成更為年輕英俊的男人。他總是想去幫助別人。他是一個旅人,卻常常駐足。
他在荒島擱淺。他躲進了廢棄的山洞,在那兒遇見一個巨人,對他說,“我會把你吃得渣都不剩。”他從巨人手中逃脫,試圖回家,可因為大風而輾轉難眠。不停歇的風,冷冰冰的風,充滿敵意的風。他行至遠方,又被風吹回。
他總能得到預示不詳的警告,但還是會去碰被告知不該碰的東西。有兩條路可以選,兩條路都不好,都很危險。走其中一條你會溺水,另一條則會捱餓。他駛進窄窄的海峽,泡沫橫飛的旋渦要吞沒他。他見到了六個腦袋、牙齒鋒利的怪物。閃電擊中他。他猛躍一下夠到斜出的樹枝才免於被咆哮的河流吞噬。有一些神保護他,另一些想要他死。他不停地變換身份,疲憊不堪,他沉沉睡去,被笑聲驚醒。他向陌生人傾訴自己的故事:遠走二十年,在別處被綁架,又被丟在另一個地方。有人在他的酒裡下毒。真是條辛苦的路。
很多同樣的事,透過很多方式,也曾發生在你的身上。也許有人曾在你的酒裡下毒。你也會和錯誤的女人上床。你也曾被那些伴隨著奇妙旋律的、充滿魔力的、甜甜的聲音迷惑。你一路行來走了很遠,又被吹回原地。你也曾千鈞一髮。你也惹怒過不該得罪的人。你也在這個國家到處遊蕩。你也能感受到那些充滿敵意的風,沒有帶給你任何幫助。而這些也不是全部。
ODYSSEY回家後,事情仍沒有好轉。惡棍搬進來,利用他妻子的好客,死攪蠻纏。他們人數太多,儘管ODYSSEY勝過他們所有,精通一切事物——最好的木匠、獵人、動物專家和水手——他的勇氣救不了他,可他的計謀會。
這些惡棍要為褻瀆他的宮殿付出代價。他假扮成骯髒的乞丐,一個下等僕人,傲慢而愚蠢地把他從臺階上踢下去。這僕人的自大讓他噁心,但他控制住了憤怒。他是以一敵百,但他們都倒下了,包括最強壯的。他只是無名小卒。當一切落定,當他終於到家,他和妻子坐在一起,告訴了她所有的故事。
四
所以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我和其他許多作曲者都曾被這相同的主題影響過。它們可能意味著許多不同的事。如果一首歌打動了你,那就夠了,我不需要知道這首歌是什麼意思。我在歌裡寫過很多東西,我也不去想——想它們的含義。當梅爾維爾(注:十九世紀美國浪漫主義作家)把舊約、聖經、科學理論、新教教義,以及所有那些關於航海和鯨的知識,寫進同一個故事的時候,我想他也不會去擔心這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麼。
約翰·多恩,莎士比亞時期的詩人、牧師,同樣也是如此。他寫下了“塞斯托斯與阿卑多斯是她的雙峰 裡面寓居的不是兩位愛人 而是兩段愛”。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但聽起來很美。而你希望你的歌也是一樣的。
《ODYSSEY》裡,奧德修斯在冥府拜訪了久負盛名的戰士阿喀琉斯——後者犧牲了平靜美滿的長壽人生,換來了短暫的榮光——他告訴奧德修斯自己的生涯是個錯誤。“我只是死去,如此而已。”沒有榮耀。沒有不朽。如果可以的話,他會選擇從頭再來,做凡間佃農的一個下奴,也好過他如今的角色——陰間的王——無論活著有多麼辛苦,也好過在這死亡之地。
歌曲也是同理。我們的歌活在生命的大地上。可是歌和文學不同。它們應該被歌唱,而不是被閱讀。莎士比亞的戲劇應該演出來,就好像歌曲中的歌詞也是應該被唱出來,而不是印在紙上讀。我希望你們當中一些人,可以在歌中聽出創作者寫下這些歌詞的本意:無論是在音樂會上。還是在唱片裡,還是現在任何一種聽歌方式。我得再一次引用荷馬:“在我的體內歌唱吧,繆斯!讓故事從這裡生髮。”
-
3 # 談科論普
頒獎詞是這樣說的: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1996年8月,戈登·鮑爾代表競選委員會為鮑勃·迪倫正式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向媒體宣讀的金斯堡的推薦信:“雖然他(迪倫)作為一個音樂家而聞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學上非凡的成就,那麼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事實上,音樂和詩是聯絡著的,迪倫先生的作品異常重要地幫助我們恢復了這至關重要的聯絡。”
-
4 # 一往文學1、 鮑勃·迪倫是何許人也?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露,村上春樹再次"淪為"陪跑者,而名不見經傳的民謠音樂家鮑勃·迪倫卻成為一匹黑馬,將文學獎收入囊中。面對眾人的質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給出迴應——"鮑勃·迪倫在美式歌謠的傳統下,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以一句話堵住悠悠眾口,並且在頒獎詞中,明確表示"歌手和詞曲作者來領取諾貝爾文學獎,不應該是令人驚訝之事。"、"在過去,所有的詩歌都是用來演唱或配樂吟誦,詩人又被稱為史詩吟誦者、民謠歌手和吟遊詩人。""他(鮑勃)淘出了詩歌中的金子"。認為鮑勃是一位詩人,其音樂作品實際上是詩歌。
鮑勃的名字更多是出現在音樂作品的獲獎名單上,他多次獲得"最佳搖滾歌手"獎,專輯更是斬獲美國多項音樂獎項——"最佳原創歌曲獎"、"最佳當代民謠專輯"等。鮑勃是猶太人,1941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在猶太人家庭中長大,1961年,從明尼蘇達大學輟學,開始專心於歌唱工作。第二年,發表第一張專輯《BobDylan》,1965年,發行專輯《重訪61號公路》,71年,出版超現實小說《塔蘭圖拉》,此後,陸續發表專輯。2001年,出版自傳《編年史》。2011年,首次在中國的臺北、北京和上海舉辦演唱會。
鮑勃·迪倫的音樂史,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美國,諸如"女權運動"、"反越戰運動"、"黑人運動"、刺殺等此起彼伏,基督教的信仰搖搖欲墜,青年人需要尋找一個代言人來代替他們發出吶喊、抗議社會,由一曲《在風中飄蕩》,鮑勃·迪倫被所有人當成了"話筒、發言人,甚至一代人的良心"。而鮑勃卻似乎並不這樣認為,他只是把他自己定義為一個民謠音樂家,"用噙著淚水的眼睛注視灰色的迷霧,寫一些在朦朧光亮中漂浮的歌謠"。用民謠來反映生活的真相。試圖讓自己的民謠更接近生活、更有力、更豐富。鮑勃曾受業於被譽為"美國真正的精神代言人"——伍迪·格斯里,繼承了伍迪歌中的堅硬感以及詩意,同時又吸取貝托爾特·布萊希特的歌曲《海盜詹妮》中的長處,開啟了他的自由與死亡世界。
二、鮑勃歌中的世界1、充滿自由與追求的聖殿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年輕人的反叛剛剛萌芽,且無序、毫無理由,這使得鮑勃非常反感。年輕人認為 "資產階級的傳統、社會的矯揉造作和穿著灰色法蘭絨套裝的男人就是魔鬼"。但是鮑勃所唱的民謠與這些東西格格不入,他需要一個地方,給他自由的追求,容納一切,《重返61號公路》所表達的就是容納所有、擁有自由的主題,61號公路在歌中也被視為聖地,解決問題的場所。
在歌中,不同身份的人因為不同的原因紛紛前往61號公路。上帝要求亞伯在61號公路上給他獻祭;貧窮的喬治亞·山姆因逃命而前往61號公路;路易國王的兒子麥克為了處理他的雜物而去61號公路;本應該在家勞作的母親也帶著她的兒子出外去61號公路。初衷不一樣,但是他們的目的地卻無一例外的都是61號公路。世界已經窮困不堪、混亂不已時,61號公路也一定可以收留你。在鮑勃的心中,他需要找尋一個這樣的61號公路,有光明、有答案、有自由。
鮑勃在追求自由世界的時候,並不把自己獨立出來,做為特殊的人群去追求理想的世界,他把自己定義為普通人,用普通人的聲音來發出吶喊。鮑勃採用了最簡單的方式來構造自由世界,他描繪世界時,只給出了大致的線條,其他的枝蔓,則全憑聽者自己的想象與理解,把主動權交給聽眾,並不是演唱者在用盡力氣調動聽眾的熱情。在不知不覺中,聽眾就主動變成了參與者甚至是締造者,參與締造他們自己的理想世界。沒有規定,沒有強迫,一切全憑自己的理解,因想法、經歷不同,可能一千個人聽了,就會造出來一千種世界,全憑各自對自由、對追求不同的理解。
2、充滿死亡的絕望世界
鮑勃的歌曲聽來絕不會叫人覺得輕鬆,他的詞涉及的那些事都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混亂、暴動、暗殺隨處可見,所謂的法律、真理、理智被無情的埋葬在社會的底層,連氣味都無法嗅到。《海盜詹妮》,又稱《黑色貨輪》席捲了鮑勃的大腦,以它的惡毒,以它的黑暗力量。鮑勃認為是魔鬼在演唱這首惡毒的歌,令人窒息,歌裡面完全斷絕了對人類的愛。歌曲的每一部分背後都隱藏著一隻拳擊手的手,不經意間就給你一拳,直讓你眼冒金星,暈頭轉向。一個清潔女工以陰暗冷漠的口吻娓娓道來。她主宰了紳士們的命運,"ask me kill them now or later"重複兩遍,彷彿可以看見一個瘦小的老太太正在自吟自唱,而她面前,跪著一群不久前還在指使她做活的紳士。鮑勃把這首歌拆解開來,尋找歌中的力量來源,發現這首歌裡"詩句的聯結、結構,漠然已知的、確定的旋律形式,都給它一種鋒芒,直入人心"。
在鮑勃的歌曲《媽媽,一切都好(我只是在流血)》中可以看到《海盜詹妮》的風格對鮑勃的影響。這是一首毀滅一切的歌曲。這首歌裡面的世界,充滿了黑暗,規則被當作遊戲,嘗試、希望、夢想統統被毀滅,甚至於對世界控訴的哭泣,都是徒勞的。歌曲一開始就營造了黑暗——"Darkness at the break of noon.Shadows even the silver spoon",最光明的午間,閃光的銀勺,都蒙上了黑暗的陰影。緊接著,區域性的黑暗已經擴散,帶給人類的太陽發生了日食,整個世界變得黑暗。源頭都已經熄滅,那其他的嘗試又有什麼意義呢?"There is no sense in trying",直接的否定了嘗試。試著證明自己價值的人其實都是在自尋死路,環顧世界,身處的地方是戰場,一切都已經改變,哭泣都徒勞無益。
緊接著,開始對一切的事物都進行了否定,世界的一切美好,鮑勃統統不留情面的否定。毀滅神聖,毀滅規則,毀滅自由,毀滅夢醒,這是一個造出來的只有死亡的世界。死亡已經充滿了這個世界大大小小所有的角落,沒有多餘的空間與位置再留給其他的東西。鮑勃在歌中展現他自己的個性,大大方方的毀滅,毫無隱瞞。直言告訴你"我就是在毀滅,這些東西,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But even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sometimes must have to stand naked",毀滅的任務,都是人們心中可尊敬的,有一定地位的。"Although the rules of the road have been lodged,it is only people's games",主宰世界執行的規則變成了人類的遊戲。所謂遊戲,就是可以隨時變換、隨時更改。依據喜好來決定規則,規則喪失了它應有的嚴肅與嚴謹,充滿了隨意,這種規則下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所有的這一切就是一首長長的葬禮歌曲",一切東西都被否定、埋葬,只剩下死亡。
而六十年代的美國,報紙上的新聞全都是"改革運動,反賭博聯盟,上升的犯罪率,童工問題,禁酒,奴隸週薪工廠,效忠誓言和宗教復興",鮑勃歌中的世界,就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複製。這種壓抑、黑暗的世界,帶給人唯一的感覺就是死亡,毫無生存下去的希望。鮑勃在現實世界中的最真實感覺是死亡,他再把這一份死亡帶入他的歌曲,不是他怪異,而是這整個世界已經混亂,讓人看不到一點希望,而鮑勃,他希望用民謠來歌唱真正的生活。
回覆列表
首先先要了解一下他的地位,他在搖滾界地位和披頭士,貓王一樣,是改變搖滾的人之一。而且,他是給搖滾注入更多思想的人,他首先是個詩人,思想的載體更多的是文學,是他的歌詞,這麼有影響的人,能獲得文學獎也就不奇怪了。這就和崔健的歌詞能被北大還是清華當做教材選用一樣,搖滾不僅僅是種音樂形式,它的文字方面所體現的社會和文學價值也是非常大的。最後,用一句萬青的詞結束: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