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來讀史

    提到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因為沒有八旗制度,就沒有清朝的建立,或者說沒有清朝的入主中原。相信在大多數朋友眼中,八旗除了兩黃旗以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都是不重要的。畢竟,在中國古代是以黃色為尊,且只有皇室才能掌握並擁有黃色。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清朝的八旗制度分為上三旗下五旗,其中上三旗為正黃旗,鑲黃旗以及今天的主角兒,正白旗

    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為何正白旗能與兩黃旗並稱為上三旗,而其他五旗就只能名列末尾。

    一,八旗制度的起源

    清朝(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而女真族有個傳統,那就是全民皆兵,以家族為紐帶,或外出狩獵或對外征戰。女真族最基礎的團隊劃分為十人,一人為牛錄額真(女真語,首領的意思),九人為附從。

    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吞併女真烏拉部後實力達到了短暫的巔峰,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手下的人馬,他便對所有人進行了改編,即八旗制度的雛形,大概是300人設一牛錄(八旗核心的重中之重),以牛錄額真統領,並以黃,白,紅,藍四色為旗幟顏色,每一旗設一旗主(全部為自己的直系親屬),且每一旗的牛錄數不盡相同。

    明朝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的實力更進一步,因此他又增設甲喇這個量級,其中每五牛錄為一甲喇,並設甲喇額真一名。就當時而言,除了努爾哈赤親自統領的正黃旗以外,其他三旗的人員數量配備基本都是五甲喇。

    同年年底,努爾哈赤因為見剩餘青年丁壯過多,便下令再增加四旗,即後來的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與此同時,他又在八旗制度上增設了前鋒,驍騎,護軍三營,八旗制度的基礎框架就此正式確立,再往後,雖然清朝歷代統治者都在這個框架上有所增減,但核心基礎一直如此。

    二,正白旗的地位起伏

    清朝入關之前,其實沒有所謂上三旗與下五旗之分,即使是兩黃旗,也不過是人數多了一些,鎧甲顏色亮麗了一些。那為什麼後來會出現這種劃分,而且還是正白旗異軍突起呢?這個其實要提到兩個人,或者說兩股勢力,他們分別是以多爾袞為首的白旗勢力(阿濟格,多鐸),以皇太極為首的黃旗勢力(皇太極與其他三大貝勒)。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史料記載是非常受努爾哈赤的喜愛,甚至生前有將大汗之位(當時清朝未立國,名為後金)傳給他的想法。但皇太極此時站了出來,因為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也是當時清朝核心統治層的四大貝勒之首。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以超乎所有人的心計先是整合四大貝勒,然後又逼死多爾袞的靠山即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並以此成功取得後金大汗的寶座。成為大汗後,皇太極又透過各種手段讓自己掌握兩白旗(他是正白旗,鑲白旗透過手段得來),並以此力壓其他六旗,成為後金說一不二的主人。

    再往後,努爾哈赤先後除掉四大貝勒,自己獨立統治整個後金,並藉機將努爾哈赤賜給多爾袞勢力的兩黃旗與自己的兩白旗互換(衣換人不換),且以此最終確定了當時後金的政治形態。然而,皇太極再強也強不過歲月,最終還是在清朝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逝世於盛京後宮之中。

    按理說即使皇太極去世了,也會有兒子繼承他的位置,因為當時清朝已經改奴隸制為封建制,所有能者居之的汗位也變成了嫡系傳承的皇位。可問題在於,皇太極死後沒有明確地表明由誰繼位,所以儘管他的長子豪格手握正藍旗,且得到了兩黃旗的支援,卻還是不能順利繼位。原因在於,當時的多爾袞一夥也手握兩白旗,且透過威逼利誘迫使其他三旗不敢明確表明態度。

    經過長時間的撕扯後,清朝內部達成協定,由年僅6歲的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即後來的清世祖順治皇帝。順治繼位後,多爾袞被任命為兩位輔政大臣之一,而此時的多爾袞也立刻開始清算所有不支援他的人,其中首當其中的就是皇太極長子,正藍旗旗主肅親王豪格。經過五六年的時間流逝,多爾袞在把持朝政的過程中不僅將另一位輔政大臣罷免,還同時將朝堂上所有的非嫡系官員全部清除,並在各個要處安插自己正白旗的人員。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終身無子的多爾袞逝世,此時此刻的順治帝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親政之路。但儘管多爾袞已經逝世,順治帝卻還是無法擺脫正白旗的控制,因為經過長年累月的侵蝕,朝堂上大半官員和崗位都有正白旗的身影,如果全部撤換那勢必會引起劇烈動盪。因此,順治帝便下令,將正白旗與兩黃旗收歸皇帝所有,由皇帝擔任旗主,並下令只有這三旗才能駐守京城及附近(上三旗正式確立)。

    最後,在清朝八旗中,正白旗之所以能和兩黃旗平起平坐,並被稱為上三旗。就是因為上文提到的這兩個原因,其一是多爾袞的大力扶持,其二是正白旗的前身太過特殊,即努爾哈赤時代的正黃旗人員配備。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

  • 2 # 達摩說

    在清朝,上三旗的說法,從順治帝掌權後才開始出現。正是他,把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定為上三旗,並一統上三旗之權。那麼,為什麼正白旗能與兩黃旗平起平坐,並列為上三旗呢?

    這與八旗制度的演變有很大關係。

    簡單來說,旗是一種兵農合一的組織,平時生產,戰時參戰。旗的基本生產作戰單位是牛錄,每個牛錄大概300人,由牛錄額真統領,每旗設一旗主。旗的地位高低,除了看旗主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要看每一旗之下牛錄的多寡,牛錄越多,人就越多,兵力就越多,地位也就越高。

    努爾哈赤最初起兵時,還沒有八旗,也沒有白旗,只有一旗,也就是黑旗。隨著實力的增強,他又擴充了兩旗,一個是黃旗,一個就是白旗。努爾哈赤自己掌黃旗,把白旗給了褚英,黑旗則給了舒爾哈齊。

    後來,褚英被殺,白旗遭到拆分,從中析出了正白、鑲白和正藍三旗,旗主依次是皇太極、杜度和莽古爾泰;而黑旗因舒爾哈齊被殺,也被拆分,從中析出了正紅、鑲紅、鑲藍,旗主依次是代善,嶽託,阿敏。努爾哈赤親掌兩黃旗,這就是最初的八旗。

    之後,努爾哈赤開始思索後事。他的兩黃旗一共65個牛錄,他想讓多鐸、阿濟格和多爾袞平均分配45個,一人15個,剩下的牛錄自己留著用,作為親軍,同時指示多鐸為正黃旗主,阿濟格為鑲黃旗主,而自己的親軍交給多鐸,多爾袞沒做具體交待,但努爾哈赤許諾,未來將會交給他15個牛錄。

    結果,努爾哈赤死時,並沒有顧得上交代後事,皇太極一舉奪得汗位,然後就開始著手鞏固權力。他把屬於自己的正白旗改色為正黃,所以多鐸的正黃就變成了正白,阿濟格的鑲黃就變成了鑲白。但是,多爾袞的15個牛錄掛靠到了多鐸的正白旗下,所以實力最強的其實是多鐸。於是,皇太極就又把原來的鑲白奪過來,改色為鑲黃,由其子豪格來掌握,用以擴充自己的權力。

    接著,正藍旗的莽古爾泰敗落,皇太極把正藍旗揉到自己的正黃旗裡,重組為正黃和鑲黃二旗,又從中拿出8個牛錄給豪格,與他原來的鑲黃旗合併,改色為正藍旗。不久皇太極又廢掉阿濟格的旗主之位,把鑲白旗交給多爾袞,然後又把正白旗鑲白旗重新混編,由多爾袞掌正白旗,多鐸掌鑲白旗。

    這樣,皇太極父子就佔有了正黃鑲黃正藍三旗,從實力上壓過了多爾袞、多鐸兩兄弟。

    後來,皇太極去世,多爾袞亂中奪權,另立福臨為帝,是為順治帝,又把豪格整倒,奪其正藍旗,編入自己的正白旗中,組成正白鑲白二旗,然後多鐸的原鑲白旗改色為正藍旗,正白旗的實力達到了最強。

    但隨著多爾袞死去,順治帝掌權,他先是清算了多爾袞,將其開棺戮屍,又想清算多爾袞的正白旗。但順治帝卻發現,由於多爾袞掌權日久,朝堂上下到處都少不了正白旗的痕跡在,所以順治帝只好做出妥協,對正白旗不做清算,但要將正白旗、鑲黃旗和正黃旗收歸自己所有,自任旗主,並定這三旗為上三旗,而隸屬於這三旗的旗兵只能駐紮在京畿一帶。

    實際上,直到康熙年間,正白旗的勢力仍然存在。康熙帝年幼時,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蘇克薩哈就是正白旗,但很快,鰲拜就參倒了蘇克薩哈,正白旗由此一蹶不振,但仍保有上三旗之尊。

  • 3 # 雍親王府

    清朝時期的八旗分為“四正四鑲”,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在這八旗之中,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被稱為“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統領;而剩餘的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則被稱為“下五旗”,由宗室王公統領。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將黃色作為是隻有帝王才能使用的專屬顏色,因而鑲黃旗、正黃旗,這兩個以黃色為旗幟與裝束主要顏色的旗劃歸皇帝親領,本無可厚非。那麼,以白色作為旗幟主色調的正白旗,為何也能位居“上三旗”之列。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和介紹。

    努爾哈赤時期的正白旗,其實地位是非常低的。

    “八旗”制度的最終形成,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此時的努爾哈赤以黑旗作為軍隊標誌,故稱“黑旗軍”,這就是最初的“一旗”階段。

    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後,另外設立了“紅旗軍”,並由他親自統領,而此前的“黑旗軍”則交由他的弟弟舒爾哈齊統領,這一時期被稱為“兩旗”階段。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對所屬部眾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整編,以純色為辨,建立黃、白、紅、藍四個旗,此為“四旗”階段。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又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調整,在此前“純色四旗”的基礎上,增加了“鑲色四旗”,“八旗”制度就此確立。

    緊跟著,到了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政權,開始與明朝分庭抗禮,而“八旗”制度的“優勢”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成為了日後大清王朝能夠最終一統天下、定鼎中原的重要基石。

    努爾哈赤時期,八旗之中各旗的統領以及勢力分佈情況如下所示。

    正黃旗,4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親領;

    鑲黃旗,20個牛錄,也是由努爾哈赤親領;

    正紅旗,2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的次子、“四大貝勒”之中的大貝勒代善統領;

    鑲紅旗,26個牛錄,由代善的長子嶽託統領;

    正藍旗,21個牛錄,由努爾哈赤的五子、“四大貝勒”之中的三貝勒莽古爾泰統領;

    鑲藍旗,33個牛錄,由“四大貝勒”之中的二貝勒阿敏統領,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是前文中提到的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次子;

    正白旗,2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的八子、“四大貝勒”之中的四貝勒皇太極統領;

    鑲白旗,1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之孫、其長子褚英之子杜度統領。

    儘管努爾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的時候,並沒有就八個旗的地位高低做出過任何指示和安排,名義上,八旗之中各旗的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努爾哈赤畢竟位居大汗之位,是後金政權的實際統治者,並且滿洲人歷來是“以黃色為尊”,所以由努爾哈赤統領的兩黃旗自然地位也就是最高的。

    而到了努爾哈赤晚年,他又從自己統領的正黃旗、鑲黃旗之中,分別授予由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牛錄,剩餘的20個牛錄則作為了努爾哈赤統帥的親軍。與此同時,努爾哈赤還明確表示阿濟格將繼任鑲黃旗旗主,多鐸則是會統領正黃旗,在他去世後所統帥的親軍也全部交給多鐸。

    此時,努爾哈赤所統領的親軍以及心腹將領大多都出身於鑲黃旗,再加上努爾哈赤之後也一直都是直接統領鑲黃旗作戰,這就使得鑲黃旗成為了八旗之中名義上的“頭旗”。

    至於此時由皇太極統領的正白旗,以及在這之後被他從杜度手中奪下的鑲白旗,地位卻是最低的。

    一方面,按照八旗圍獵和駐防位置次序,皇太極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分別被安排在了左右翼之末的位置,這是對其地位非常明顯的暗示;而另一方面,此時的皇太極在“四大貝勒”中,也是排在最後一位。所以,無論是從駐防位置,還是其旗主皇太極在後金朝堂上的地位來看,正白旗在八旗之中,排名都是屬於末流的。

    皇太極時期的“上三旗”中,並沒有正白旗的位置。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成為新任後金大汗。

    登基後的皇太極隨即進行了“黃白互換”,即將原本由自己統領的正白旗,以及由其長子豪格統領的鑲白旗,與由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統領的兩黃旗進行旗幟互換。至此開始,皇太極親領正黃旗,豪格統領鑲黃旗,而阿濟格成為了鑲白旗旗主,多鐸則是正白旗旗主。與此同時,原本處於左右翼之末的兩白旗,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被排在了左翼之中的位置。

    這個時候的多鐸統領的正白旗坐擁35個牛錄,是八旗中實力最強的一旗,而阿濟格和多爾袞共領的鑲白旗,也有著30個牛錄,實力僅次於正白旗和鑲藍旗,排在八旗之中的第三位,這便引起了皇太極的巨大不安。

    於是乎,皇太極先是廢黜了阿濟格的鑲白旗旗主之位,改由多爾袞擔任,以藉此拉攏多爾袞,並在他們兄弟之間製造間隙。在這之後,皇太極又對兩白旗進行了一次拆分重組,讓多爾袞統領正白旗,多鐸改為統領鑲白旗,藉此進一步限制兩白旗的發展。

    不僅如此,皇太極為了實現“南面獨坐”,加強中央集權,先後扳倒了統領鑲藍旗的二貝勒阿敏,以及統領正藍旗的三貝勒莽古爾泰,同時極力打壓大貝勒代善,尤其是對於莽古爾泰和他的正藍旗,皇太極進行了極為徹底的清算,甚至還一度吞併了正藍旗,使得“八旗”短暫進入到了“七旗”時期。

    緊跟著皇太極又對兩黃旗進行了大規模重組,成立了新的正藍旗,並讓自己的長子豪格統領,而他自己則統領新的鑲黃旗和正黃旗。

    這樣一來,皇太極時期鑲黃旗、正黃旗、正藍旗的“上三旗”地位就此確立。

    然而,按照努爾哈赤在天命七年(1622年)確立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度”,各旗要平均分配戰利品以及新增的人口和部眾,這就使得正白旗與鑲白旗因為其坐擁的豐厚“家底”,實力始終都是難以被撼動的,尤其是多鐸,他統領哪個旗,那麼哪個旗就是八旗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

    而為了能在絕對的硬實力上超過兩白旗,皇太極也不斷擴充著自己的勢力,同時將新建的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劃歸為皇帝直接統領。經過皇太極的不懈努力,到了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之前,由他與豪格統領牛錄數量達到了117個,就此超過了由多爾袞三兄弟統領的兩白旗的98個牛錄。

    順治朝時期,八旗之中的“上三旗”與“下五旗”最終確定。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年僅5歲的順治皇帝“出人意料”的繼承了皇位,只不過這一時期的大權掌握在多爾袞手中。此時的多爾袞在不斷排除異己,加強對於朝堂掌控能力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充著自己所統領的正白旗的勢力。

    順治五年(1648年),多爾袞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將豪格折磨致死,還奪下了其手中的正藍旗。之後,多爾袞又將兩白旗和正藍旗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組,由他自己統領正白旗和鑲白旗,他的弟弟多鐸則改為統領新的正藍旗。

    而多爾袞也在這一時期,將正藍旗踢出了“上三旗”的序列,讓自己的正白旗加入其中,至此,正白旗的“上三旗”地位就此得以確立。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去世,親政後的順治皇帝在對多爾袞及其黨羽進行清算的同時,還奪下其統領的正白旗與鑲白旗,其中,正白旗改由皇帝親領,鑲白旗則是交還給了被遭到多爾袞迫害的豪格家族。

    至此,八旗之中“上三旗”與“下五旗”的格局劃分與家族世系正式確立,即“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由皇帝本人親領;“下五旗”中,鑲白旗隸屬於肅親王豪格家族世系,正紅旗隸屬於禮親王代善世系,鑲紅旗隸屬於克勤郡王嶽託世系,正藍旗隸屬於豫親王多鐸世系,鑲藍旗隸屬於鄭親王濟爾哈朗世系。而這一個格局也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滅亡。

  • 4 # 洛克笑笑

    雖正白旗能與兩黃旗平起平坐,並稱為上三旗,但真正尊貴的還是鑲黃旗,滿洲的八大貴族世家,比如福察,瓜爾佳等都屬於鑲黃旗。許多人以為正黃旗更尊貴,是想當然的。

    認為皇族屬於正黃旗,所以它就最尊貴。其實正黃旗裡面有好多是皇族的包衣奴才,地位很低,只是因為八旗依附關係,他們只能屬於正黃旗。

    還有就是許多人誤以為皇子們也肯定都是正黃旗,但其實許多皇子成年後被分旗,做了哪個旗的都統,或者稱旗主,該皇子及其後代就屬於這個旗了。

    比如道光帝第五子敦親王奕倧,就被道光帝分到正藍旗,雖然其後來做了宗人府的宗令,成為整個愛新覺羅皇族的族長,地位非常尊貴。但他和他的後人也算是正藍旗的。

    有研究者認為,“八旗”這種制度的雛形,很可能來自於女真這個漁獵民族獲取生活資料的組織方式,比如他們通常每十來個人組成一個小隊進行群體圍獵,獵物按照大家的表現集體分配。

    這樣的小組稱為“牛錄”,女真語意為“箭”,眾人選取出來組長稱為“牛錄額真”。而當大規模圍獵時,多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女真語意為“段、節”,總指揮稱為“甲喇額真”——女真語裡,“額真”是“主”的意思。

    到了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爾哈赤將“牛錄”與“甲喇”的編制固化下來,每三百人組成一個牛錄,每五個牛錄也就是一千五百人組成一個甲喇。

    不僅如此,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他還在甲喇之上新增了更大規模的組織,五個甲喇也就是七千五百人組成一個 “固山”,意為“旗”, 長官稱“固山額真”。努爾哈赤當時一共編成了四個“固山”,用不同顏色的旗幟來做標識,即黃、白、紅、藍四旗。

    連年的戰爭,使這支戰鬥力極強的八旗子弟獲得了不少利益。他們在統一女真各部落,以及同明朝統治者爭奪天下的戰爭中,獲得了上百萬人口、牲畜、甲仗、兵器,以及大量的金銀財寶。

    努爾哈赤當時仿照明朝的官職,對作戰有功之臣分別授與不同的官銜,統兵轄民,並根據貢獻的大小,賜與大量的人畜財帛,供其享用。不少官將還領受敕書,子孫後代永遠襲職。這樣,就使滿洲的八旗子弟在進關之前即已形成了一個貴族階層,享受著特殊待遇。

    清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為名正言順及鞏固權力,將多鐸、阿濟格二人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色為正白旗與鑲白旗,而將自己親領的原正白旗改色為正黃旗,又奪取杜度的原鑲白旗主之位,交由長子豪格擔任,改色為鑲黃旗。

    皇太極就是皇太極,透過高超的謀略和狠辣的手段,一點點慢慢的把各大貝勒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原來的老大代善伏地稱臣,阿敏、芒古爾泰乾脆性命不保。

    因為原來各大貝勒兼任各旗旗主,造成旗主權力過大,威脅皇權,皇太極掌權後,開始逐漸削弱旗主權力。採取了諸多手段,比如讓各旗換旗、從別的旗強奪牛錄等手段,以自己的心腹為各旗固山額真,掌握實際權力。以前的四大貝勒分掌權力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順治初,多爾袞病死之後,順治皇帝將多爾袞掌握的正白旗收歸自己名下,與兩黃旗並稱為上三旗,這以後就了定製。

    正白旗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朝末代皇后婉容也是正白旗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盤點童星出道的女演員,她們現在近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