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眨眼213440279

    客家人肯定是漢族人啦,跟我們潮汕民系一樣,都屬於漢族分支,漢族分支有很多,像廣府系,閩南系,潮汕民系,客家系,川系等等都是漢族,至於是那裡移居就不大清楚,大概是中原地區,詳細就不知道了?

  • 2 # 大美客家

    客家人,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南方古代漢族移民群體,客家人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歷史上,幾乎所有的中國族群都是經歷過歷朝歷代的遷徙而發展至今的,今天的北京、上海等地的原住民都是以幾百年前的移民為主體,廣東、福建、臺灣的幾大族群更是如此。因此,客家人在上千年的遷徙歷史中,已經和其他遷徙族群一樣成了很多地方的原住民。

    客家的源流始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等發展,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族群——客家人。

    據估計,全球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佈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等19個省的 180多個市縣,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佔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佈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佈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惠州、梅州、深圳、贛州、龍巖、河源、韶關、賀州、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贛州、汀州被譽為“客家四州”。

    客家人在各個領域表現突出,如李光耀、李顯龍、葉劍英、曾生、賴恩爵、蔡蒙吉、陳寅恪、葉挺、陳寶箴、張弼士、薛嶽、他信·西那瓦、英拉·西那瓦、李河君、張國榮、胡文虎、林丹、范文芳、何雯娜、鄧麗欣、劉惜君、王心凌、陳煙橋等。

    客家人的歷史

    客家人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居住有兩千多年曆史的一個重要群體,是廣東本地的主要族群(廣府、客家、潮汕、粵西高涼、四邑、海陸豐、粵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廣東的幾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嶺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諸族而最終形成的。客家民系並不比廣東其他民系形成的時間晚。因為客家語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後吸收了一些土著語言,但其主體仍是中古雅韻。客家人也並不比其他族群晚來於廣東,在廣東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有五次大遷移

    第一次大遷徙: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中原發生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羌、氐、羯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攻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覆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陽,沿漢水入長江向東遷往湖北、安徽、江蘇一帶;向南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抵達今梅州的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定了義招縣。這時,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客家人各時期遷移線路圖

    第二次大遷徙: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轉戰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佈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南和粵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九江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粵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次南遷,延續到唐以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遷徙:公元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北宋都城開封被金兵攻佔。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稱帝,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金人入主中原後,強佔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在後來,蒙古滅金,入主中原。由於蒙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參軍,“男執幹,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第四次客家大遷徙: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和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到臺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殖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轉戰南方十餘年。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去謀生。

    客家人向海外遷徙:自南宋末年以來,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透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衝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透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僱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起源諸說

    ▪ 有關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土著說。

    ▪ 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

    ▪ 但歷史學家似乎更贊成“中原說”,認為客家人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的眷戀,自稱“河洛郎”。

    ▪ 客家人的南遷,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代,彼時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 如此,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

    ▪ 客家先祖源於中原和南方百越地區,經長期相互融合,聚居於贛、粵、閩、湘、臺、瓊諸省,並逐漸散及國外,漫布全球。贛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數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客家”這一稱謂的來歷是與客家先民的遷徙相關聯的。對其居住地而言,這些人是從別處搬遷過來的“客”,可以說,離開了遷徙就不會有“客家”這一稱謂。

    ▪ 客家人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早期則主要是源於災害的脅迫。諸如殘酷的戰爭、水、旱、蟲等特大自然災害的打擊及瘟疫的流行。中國歷史上每次大規模的戰亂,幾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遷徙。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就有過客家先民的大遷徙。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特殊方式的遷徙。據說秦始皇為了建造阿房宮,驅趕數萬中原百姓“木客”往贛南興國伐木,沒累死的後來就留在了當地,這大概便是贛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多次遷移

    客家圍龍屋

    客家四州

    一般認為客家大本營是指“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贛州、汀州。

    客家州府於清代而言是指:惠州府、韶州府、贛州府、汀州府、南安府(虔)、寧都州(虔)、嘉應州(梅)、龍巖州(漳)、南雄州(韶)、連陽州(韶)(合計十州)。

    客家州府於宋代而言是指:循州、梅州、汀州、虔州、惠州、韶州、英州、廣州(合計八州)。

    在清代十個客家居住的州、府之中,以惠州府、贛州府、汀州府、嘉應府(今梅州)四處為客家大本營,也就是“客家四州”。

    客家人口分佈綜述

    在中國,客家人主要分佈在廣東、江西、廣西、福建、四川、臺灣、湖南、海南、浙江、香港、澳門、陝西、江蘇(約2萬)、安徽(約2萬)、湖北、貴州、新疆(約0.5萬)等地區,總人口達5000萬以上,佔漢族人口的5%。其中,香港(約125萬)與澳門(約10萬)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佔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

    此外,客家人還主要分佈在以下各洲各國:

    亞洲:印度尼西亞(800萬)、馬來西亞(150萬)、泰國(100餘萬)、新加坡(40萬)、越南(30萬)、 緬甸(5.5萬)、印度(2.5萬)、南韓(2萬)、日本(1.5萬)、高棉(1萬)、汶萊(0.9萬)、菲律賓、寮國、尼泊爾、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北韓、土耳其、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科威特等21個國家;

    美洲:美國(30萬)、秘魯(20萬)、加拿大(10萬)、牙買加(8萬)、古巴、蓋亞那、阿根廷、蘇利南、巴西、委內瑞拉、厄瓜多、智利、多明尼加、墨西哥、瓜地馬拉、玻利維亞等16個國家;

    歐洲:英國(18萬)、荷蘭(8萬)、法國(5萬)、德國(1.2萬)、葡萄牙、瑞典、前南斯拉夫地區、比利時、西班牙、盧森堡、俄羅斯、丹麥、義大利、瑞士、奧地利、挪威、捷克、冰島等18個國家;

    非洲:模里西斯(3.5萬)、南非(2.5萬)、 留尼旺(1.8萬)、塞昔耳、莫三鼻克、奈及利亞、馬拉加西、迦納、民主剛果、安哥拉、肯亞、獅子山、尚比亞等13個國家;

    大洋洲: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約12萬人,分佈在1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澳洲約8萬人,主要居住在墨爾本、悉尼、新威爾士、維多利亞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亞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譯作塔希堤屬於法國海外省約有2.5萬客屬)、斐濟、紐西蘭、所羅門、馬紹爾群島、巴巴新幾內亞、瑞魯、薩摩亞也有客家人聚居。海外超過1000萬之眾。

    七星

    當今屬於客家大本營的城市是指廣東省梅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深圳市、韶關市,江西省贛州市和福建省的龍巖市,以上合共七個城市。

    當今與客家大本營接壤,曾被提議歸入客家大本營的城市主要是指廣東省清遠市、福建省三明市。其它與客家大本營接壤,並且客家文化在當地形成較大影響力的城市有廣東省東莞市、廣州市、汕尾市、揭陽市,福建省漳州市,江西省吉安市;其中汕尾市是臺灣省客家的主要原籍原鄉,東莞市是拉丁美洲客家的主要原籍原鄉。遠離客家大本營,而客家文化佔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是臺灣的高雄市、臺北市、廣西賀州市、玉林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海南省儋州市,廣東省茂名市、雲浮市、湛江市,以及馬來西亞的沙巴州。沙巴州更是客家海外一個純客家州份。

    文化藝術

    廣東客家漢劇

    廣東客家漢劇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語、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人文、飲食等方面。

    客家文化是漢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支系,是中國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客家文化遍佈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臺灣等省份,海外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

    客家建築

    客家圍屋

    廣東最美客家古村落

    客家建築分為: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圍龍屋、客家土樓

    中國民居郵票裡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張便是客家的土樓。

    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圍龍屋、土樓。其中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華夏民族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華北中原地區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客家語言

    一個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語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語言即客家語。從分佈上看,客家語主要分佈於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臺灣、湖南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也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口。依據語言內部差異,客家語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型別:以長汀話為代表的閩西客家語,以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州話為代表的粵東客家語,以贛縣蟠龍話為代表的贛南客家語。進一步可以分為如下八片:汀北片(又稱閩西片)、粵臺片、粵中片、惠州片、粵北片、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

    客家人的飲食

    客家食譜:客家菜、客家飲食、客家美食

    客家人的飲和食,與漢族其他地區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於本民系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歷史背景等等,飲食文化也別具特色。

    客家菜特點的形成,與客家人的生活環境、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區,地溼霧重,食物宜溫熱,忌寒涼,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為突出,菜餚有“鮮潤、濃香、醇厚”的特色。出門即須爬山,生產條件艱苦,勞動時間長、強度大,需要較多脂肪和鹽分補充大量消耗的熱能,飲食以烹調山珍野味見長,略偏“鹹、油”。 長期的遷徙流離及聚居地區經濟發展滯後,客家人艱苦度日,就地取材,製備鹹菜、菜乾、蘿蔔乾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飯並抑脹氣,出門可配野菜充飢,這便形成了“鹹、熟、陳”的特點。從上述特點的形成,也可見客家人適應環境能力特強,並創造了有特色的飲食文化。

    另方面,客家人既傳承祖居地傳統,又能吸取遷徙所經之地諸多飲食特色,更善於與聚居地的土著相融合,這便形成了客家飲食的豐富性。客家人的食譜,既有吳越地區的酸甜菜餚,也有巴蜀湖廣地區的辛辣食品,更有閩粵地區的醬醃味菜。又由於客家人雖則平日粗茶淡飯,但甚好客,崇尚祭祖及重視節令喜慶飲食,因人、因事、因時而有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飲食習俗,飲食文化更形多姿多采。

    客家比較有特色得菜有梅州釀豆腐,肉丸,東坡肉,釀香菇,釀春捲,白切雞,醬鴨等。

    當然客家的釀豆腐同樣也是很有名的,梅州客家釀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後兩個只能算是小菜小吃,唯有客家人把豆腐上升為大菜、主菜。甚至他們鬧新房的歌曲裡都有豆腐。

  • 3 # 無風即風

    先宣告一下,本人就是客家人,廣東韶關籍。關於客家的起源目前有7種說法:

    一、秦始皇“木客”說:《贛州府志》也載:”上洛山有木客,自雲秦時造阿房宮,避隱於此”。

    這是唯一關於“木客”的最純粹的說法,其餘的有唐張祜的《送韋整尉長沙》和宋葉適的 《祭劉酌甫文》都是把“木客”說成是伐木工。而《太平御覽》裡則把“木客”說成是鬼怪。

    除此之外,並無他說,可見除《贛州府志》其他幾個不足為信,完全有可能是我們望文生義。

    而記載了“木客”的《贛州府志》出自北宋,如今能看到的客家族譜少量來自唐、北宋,大多數來自南宋之後,因此,《贛州府志》的“木客”和客家顯然也沒有太多關係——其實,“木客”為客家的這種提法都是近十幾年為了研究客家起源而提出來的,以前從未有之。

    這就說明這個說法完全不可取。

    二、晉朝起源說

    這種說法也不可取,就算是,也因為時間太久遠了,無法準確確認,有些人指出那時候東晉與後來的宋齊梁陳都曾經用力經略南方,包括現在廣東境內的“純客4縣”——可問題是,那時候還有沒有客家文化的誕生?

    這是個問題,須知“客家文化”作為一支獨特的南方文化,是近代才出現的事,正如我前面引述的客家《族譜》一樣,南宋前並無大量記載,那就無法判斷客家族群是不是已經形成。

    但是,客家與晉代,卻確實是能找到一種遺存!

    那就是“擂茶”:

    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廣東是喝茶大省,三大民系無一不是愛茶族,而唯獨客家的擂茶是與別不同的!簡直可以說是奇葩!

    眾所周知,廣府與潮汕都是“飲茶”——就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用水泡的工夫茶!但是客家的擂茶卻是“吃茶”!

    而自中國開始食用茶葉後,自唐宋以前,一直就不是單純的泡水喝,而是吃、煮的多,如秦漢的“茶羹”,而擂茶恰恰就是興盛在晉代:

    《南齊.武帝本紀》提到:“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僅此一條史料,就可以證實這是“擂茶”,而且還能得知擂茶在南北朝南齊裡,是可以作為祭祀上品(比牛羊肉還高階——慎勿以牲為祭)。另外還有兩條相關記載:《晉書》記載:“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茶經.七之事》中引東晉劉琨一封家信曰:“前得安州早茶二斤,姜一片,桂一斤,黃苓一斤,皆所須也。”

    注:此處的吳人”是指普通民眾。

    長沙馬王堆出土《黃帝內經》等醫書簡記載有用茶、姜、米等原料製作的茶飲併成為宮廷貢品,這說明漢代時的“擂茶”配料相對比較簡單(既然是貢品),那就有力地說明了晉代擂茶是興盛期。

    儘管如今仍然保留擂茶習慣的不止客家,如湖南的土家族,和雲南的部分吃法比較簡陋,但仍然屬於擂茶類的習俗,然而,這並不妨礙客家今日的擂茶可能很久遠,並且與晉代有關的可能性,也就是客家先民中(並不能代表全部)應該有部分晉代的孑遺。

    三、唐代安史之亂遷徙說

    這個幾乎是成了定論的,因為目前客家擁有的所有姓氏裡,有人統計過,有20%都是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另外的80%裡面也有相當一部分和那20%有密切聯絡。而查據各地方誌,廣東境內的客家地區,也是安史之亂後出現明顯的人口增長。

    毫無疑問,客家族群在南方開始出現肯定是唐朝。

    四、南宋起源說

    這個就更無疑問了,除了我前面說到的80%的客家姓氏都起源於兩宋(大多數是南宋),有一條更直接的證據,那就是古漢語泰斗鄭張尚芳老師的研究

    鄭張尚芳老師指出:客家話形成於靖康恥後中原漢人南下,帶去了中原官話、中原各地的方言(缺一不可,不要孤立地看)與南方的苗瑤語結合而來。

    這,就是客家人有自己的民系服裝由來的重要證據。

    就是說:這是發生在南方的民族融合——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只看到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帶來的民族融合,卻忽視了北人南渡帶去的民族融合。

    今天的廣府民系(珠三角)的母系與南方本土的百越族有密切關係,這就是客家與潮汕等廣東民系同樣是民族融合而來的有力旁證——客家的基因與父系母系到底如何,我們後面再說。

    但是,語言是族群的第一特徵,其次才是外貌,既然語言學家得出了客家話形成於南宋,那麼,毫無疑問,客家族群就是興盛於此時期。

    五、明末清初

    這個就更不用多說,歷史上的兩次“湖廣填川”,以明末清初為大,今日四川地區的客家人操的方言就是客家話,我們共和國的元帥朱德就是典型例子。

    根據歷史記載,親民的朱老總,在井岡山與贛州客家人用客家話溝通毫無壓力——這就有力地表面:明末清初時,客家人(民系)、客家文化已經是鐵板釘釘的史實。

    六、本土(南方)苗瑤蠻說七、“客畲(族)一體”說

    後兩種一起說: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論點有幾個,如“客家”一詞出現於清末、客家人的服裝和苗族、瑤族沒啥兩樣、客家婦女不纏小腳、清代廣府、潮汕在“土客械鬥”中稱客家人為“客蠻”、“客賊”等等諸如此類。

    羅香林的“正宗中原人”說法顯然是不對的,但是這些“客夷說”也同樣不對,首先第一個站不住腳的,就是他們無法證實客家話不是漢語方言,鄭張尚芳、潘梧雲等古漢語大家都認為客家話就是漢語方言,只是底層受到了苗瑤的影響。另外,客家的服裝和苗瑤接近並沒什麼不可理解的,民族融合——不是隻有“夷入夏”。同樣有“夏入夷”。

    比如今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那裡的漢族人就有自己的服裝,和彝族就沒啥兩樣。雲南的許多自治地方就更多(多數為明軍的漢人後裔)。再往大了說,北方的漢人現在普遍不重宗祠、不修族譜,普通話還有許多胡語詞彙,被胡語消滅了入聲、尖團音、濁音等等(這些,南方方言則普遍還有保留)。

    以上都是民族融合、互相接納溶解的例證。客家族群因主要聚居在山區,“土客械鬥”後就更甚,所以,客家身上有苗瑤化的文化烙印一點都不奇怪。

    那麼,客家人到底是不是漢人?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廣府人一直長期被認為是百越族,但是今天的分子人類學卻證實了他們的父系,還是以漢人O123為主,只是母系的侗壯基因多一些而已。

    客家人同樣是這種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國明成了作家有了名氣,為什麼在旁人眼中仍舊算不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