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意的回眸976

    那是因為在春秋時代,諸侯挾持天子,大夫放逐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瘋狂地追逐著權力,又都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喪 失了權力。所以才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這象徵著“周文”的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此時已經幻為美好的回憶,取而代之的是霍布士所說的“人與人爭”的可怕的自然狀態。那是一個“文明”退位、“偽文明”得道的時代,人心中原始的動物本能獲得瞭解放,披著“文明”外衣不動聲色地將人類召回文明創闢之前的黑暗世界。

  • 2 # 南朝居士

    這個道理其實很好理解的,當時是分封制,諸侯相當於大股東,卿大夫相當於小股東,小股東聯合起來就可以推翻大股東了嘛。

    天子把封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分封給卿大夫,也就是說在諸侯國內,諸侯王的領地,實際上只有都城周圍的土地,其他的都分封給卿大夫了,卿大夫擁有土地內的人口、財富、軍隊,就是一個獨立王國。

    如下圖是晉國的國土,晉國公室的封地,只有國都周圍的那麼一小塊,其他的都是六卿的土地。

    而六卿組成晉國的管理層,國君制約臣子,無非是賞罰而已,然而,春秋國君上無可賞,罰無可罰,軍隊都在六卿手裡,

    這種政治結構變相的說就是,六卿推舉國君,實權在六卿手裡,六卿支援國君,國君就有權力,因為軍權才是最大的權力,六卿手裡有軍隊和封地,而國君都沒有。

  • 3 # 遊歷往事

    春秋時期戰爭有多慘烈,號稱無義戰,“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

    春秋時代,是指中國古代東周前半期的一段歷史階段,始於公元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遷東周那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那段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混戰十分頻繁,僅僅記在《魯史》的242年裡,列國間發生的軍事戰爭就有483次,朝聘盟會凡450次,總計933次。

    除了戰爭這種公開形式的掠奪,大的諸侯國還要求弱小一些的諸侯國參與盟會,這種盟會不是去吃吃喝喝,而是要繳納鉅額物資的,所以叫朝聘盟會。

    朝聘必需的貢品,是當時比較貴重的麋鹿皮、虎豹皮、絲織物、馬和玉,並附獻珍異物。看起來這些貢品似乎對一個諸侯國也沒什麼,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

    以晉文公重耳稱霸為例,各諸侯要向晉國三年一聘,五年一朝,這還不算頻繁。到後來有的霸主甚至娶個妾,各諸侯也去大賀。這每次往來,自然貢禮不菲。獻一次貢禮,要用一百輛貨車運送,一千人護送。即便如此,實力弱小的諸侯國還要看人臉色,還要給一些權臣賄賂,才能讓霸主直到自己盡心盡力來朝賀。小國對非霸主的鄰近大國,也同樣納貢求得和平。

    倘若朝貢不和霸主國心意,或許就要遭受可怕的無妄之災,輕者割納城池,重者就是滅國之虞,舉國男女老幼都要淪為奴隸。

    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來形容一下。晉楚城濮之戰,晉國大勝,楚國慘敗,晉文公獻給周天子楚俘兵車一百乘(每乘馬四匹),步兵一千人;晉滅赤狄潞氏,晉君賞大夫荀林父狄臣一千家;吳、齊郊之戰,齊兵大敗,吳送魯國齊俘兵車八百乘,甲首三千。這些戰爭中的損失,自然是要由諸侯國轄內的百姓承擔。

    透過戰爭和盟會,對弱小諸侯肆意薅羊毛,於是強大的諸侯更加強大,弱小的諸侯更加弱小。為了利益,這些諸侯間常常撕破臉皮,不擇手段地進行血戰。終春秋時期,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掉。孟子稱這些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為“春秋無義戰”,諸侯君主尚且難以平安度日,黔首布衣更是朝不保夕。

    我們再來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有多悲慘。因受人口限制,當被敵人圍城時,從來沒有“戰爭讓女人走開”等說法,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與守城。

    據守城法,不重要的城防區,每50步置壯男10人,壯女20人,老小10人。城上守兵每一步一人。那些重要地方,每500步置壯男1000人,壯女2000人,老小100。男兵六成用弩,四成用矛戟盾等器械,女兵和老小兵全用矛。民間糧食、布帛、牛馬畜產一切可用物資,要悉數歸守軍統一調配。糧食也要配給治,精銳戰兵或許可以得到充足糧食,普通百姓既要作戰,又要忍飢挨餓。史書上不乏寫守城之民甚至窮困到“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慘況。

    因為連年戰亂,春秋時期人民不得不服極重的兵役。那時一般是用車戰。每兵車乘,馬四匹,甲士10人,步兵15人。甲士是穿戴盔甲的,三人立車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馭馬。這三人通稱甲首。其餘甲士7人,在車旁守護。步兵15人在車後,另有步兵五人保護輜重車。兵車一乘,共有30人。輜重車有火夫十人,看守五人,馬伕五人,打柴挑水五人,共25人,都是不能作戰的老弱者。每兵車五乘,配有輜重車一乘(用牛駕車)。衛國被狄攻破,剩下人民共5000人,有兵車30乘。約略計算,五人中有一人服兵役。其他國家,大概相同,有的比例甚至更高。如宋與夷曾十年間發生十一次大戰,晉國還記載有73歲耄耋老人遠往杞國築城的記錄。百姓貧無立錐之地,經濟飽受剝削,生命也無法保證,從出生開始承擔各種無情無盡的賦稅、徭役,到死都無法擺脫。

    為什麼會發生“弒君三十六”的慘劇?

    “鄭伯克段於鄢”是《左傳》第一個重要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平王東遷將近五十年後。當然,前戲的鋪墊要稍微久一些,鄭國第一位君主鄭桓公王子多父是周幽王的叔父,周宣王的異母兄弟。公元前818年,宣王短暫居住過成周洛邑,然後就把王子多父派往洛邑,後來還把鄭國封給了他。所以鄭國不像陳國、宋國那樣,是古老國家的後裔,也不像齊國、魯國那樣是周文王、武王時就有的封國。從東周的角度看,鄭國很年輕。鄭國最初的封地據說是陝西渭水中游,在“平王東遷”同時,遷到了洛邑以東的滎陽一帶,這裡原本是東虢國和鄶國的地域。按《國語•鄭語》的說法,鄭國“以周難役之故”、“以成周之眾”憑武力取了二邑。當然,從周宣王派遣鄭桓公早先經營洛邑來看,周人對自己的退路,不是沒有準備的,這個地址和路線也早就預設好了。

    不管怎樣,周平王在東遷時,是由鄭國充作先鋒,直插黃淮平原。同時,周王攜帶西虢國一起東遷,讓西虢扼守河南陝縣(三門峽),防止渭河平原的犬戎、西戎繼續尾隨。由於鄭國基本上佔據了過去的東虢國位置,也可以這麼說,基本上是東(鄭)、西虢國共同夾衛周王室於南嵩山、北黃河之間的安全位置,鄭國和虢國君主都在周王室中擔任輔弼重任。

    那麼問題出現了,西虢國、成周、鄭國現在的位置,原先只有東虢和鄶國這樣的小國。東虢的北面隔著黃河到太行山都是衛國的土地,這是周公旦的弟弟康叔的封國。鄶國東邊是宋國,這是商朝後裔的國家,宋國東邊就是魯國和齊國(意思是,周公和康叔把宋國夾在中間)。東虢國南面的蔡國是過去商人“三監”之一蔡叔的國家,也是周公弟弟的封國。東南面是淮水上的陳國,是個不大不小的古國。雖說這四個國家之間總有些虛虛實實的空地,對於東虢這樣無慾無求的小國也就罷了,但現在一下東來了三個超級大國,顯然是不夠的。

    尤其是對於周天子的肱股鄭國來說,虢、鄶的寸土明顯與其大國地位不相吻合。年輕的鄭國控制著“成周之眾”,又夾縫在衛國、宋國、蔡國和陳國的腰腹之間,別國的封地是數百年前就已基本穩定的。周王自己的土地也不夠,鄭國只有靠自己,這就是《左傳》第一個故事的背景。

    鄭國與周邊國家格局圖

    被弒的君主們

    第一代鄭伯桓公和幽王一起在鎬京死於犬戎之難,第二代鄭伯武公護送平王到了洛邑。鄭國在“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上是最高的,但《左傳》認為他在道義上缺乏表率作用,就給他降了兩級,表示鄙視,這被稱作“春秋筆法”。鄭武公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寤生、大叔段,後來寤生即位為鄭莊公,這是第三代鄭伯。莊公的弟弟大叔段謀反(故事裡涉及到兩人的母親武姜喜歡大叔,所以支援大叔反對寤生),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莊公。鄭莊公在鄢地擊敗了大叔段,後者逃亡到黃河以北衛國境內的共地,於是被稱為“共叔段”,整個事情就叫“鄭伯克段於鄢”。故事還有一個插曲,因為母親支援主張分裂的弟弟,莊公發誓與母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後來在大夫穎考叔的建議下,挖了一條能滲出地下水的隧道,就和武姜重見了,後來變成一個關於“孝道”的故事。

    鄭伯克段的插曲

    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再後來,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去衛國討救兵,“衛人為之伐鄭,取廩延”。但鄭國不甘心被衛國所敗,於是又“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左傳》沒有記錄這一仗的結果,在王師、虢師的威加之下,衛國應該是沒有太大勝算的,鄭國在衛國的南部可能拓地不少。

    當時衛國君主是衛桓公,桓公有個異母兄弟州籲流亡在外,曾與共叔段結盟。他在鄭國“伐衛南鄙”之後殺死了衛桓公,自立為衛君。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州籲殺衛桓公,是第一例成功弒君的個案。州籲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為兩年前鄭國伐衛的事情,聯合“宋公、陳侯、蔡侯”共同伐鄭,在鄭國的東門外圍了五天而還。這年秋天,州籲又率上述諸侯討伐鄭國,這次成績稍微好一點,打敗了鄭國的步兵,割了鄭國的穀子就回來了。

    “大義滅親”的由來:石碏殺子及州籲

    州籲兩次討伐鄭國,既可以說是為了衛國本身,從長遠說,也算是替共叔段父子出氣。但州籲為朋友出力太過賣命,搞得衛國不得安寧,國內重臣石碏趁他去陳國時,把他殺了,另立新君衛宣公,州籲連諡號也沒一個。後面的故事還很長,一年後鄭國又去衛國尋仇,這次衛國從其東北面拉來燕國的軍隊助戰,但被鄭國打敗。之後鄭國又和宋國、陳國打過,都打了勝仗,每次都用了王師。直到前715年,在齊國的主持下,鄭國和衛國終於講和。“鄭伯克段於鄢”這一事件引發的結果告一段落,鄭國也不是全部獲勝,因為他們一直免費動用“王師”打仗,讓周王很不高興,決定取消鄭莊公輔佐王室的資格,也間接停用他對“王師”的使用權,這是後話。

    左丘明不愧是古典寫作的高手,用一個故事就點出了春秋的主線,套用《詩經•大東》中的句子:“大東小東,都在往東。”周王帶領鄭國向東遷移到了黃河中游,王室有成周洛邑可以住下,但鄭國需要自己來找地盤。首先,周代講究分封,過去地方廣大,文王、武王的兒子們都有封地,後來諸王封國不夠,封地還是有的,比如鄭作為厲王之子,宣王兄弟就有封地,加上鄭桓公自己努力,還有國於成周以東。但鄭國本來就不大,莊公分給大叔一半,就實力減半,所以莊公不願和大叔分享國土,“鄭伯克段”實際反映了春秋初期鄭國狹小的狀況。

    這樣,鄭國要拓地,自然就要向與其相鄰的衛、宋、陳、蔡損地,這幾個國家肯定不情願。一方面接納與鄭有隙的共叔段父子,試圖分裂、削弱鄭國,打擊其拓地企圖。另一方面,又組織起四國聯軍,主動攻打鄭國,從衛國“伐鄭,取廩延”來看,各國也想透過這種方式拿回被鄭佔據的土地,維持西周末年的舊疆。

    但這架不住鄭國操縱王師,代天子主征伐,此時周就是鄭,鄭就是周。周天子已經東遷,要讓鄭國把佔據的土地退還給四國,是不可能了。

    大東小東,都在往東

    周人東遷的影響,以多個層面施加到了太行山以東,黃河下游平原人群的身上。衛桓公組織了對鄭國的抵抗,這需要衛地的“華人”提供戰爭所需的補給和徭役支援,於是不願為此拼命的華人支援流亡的州籲殺死桓公。而州籲同樣主張對鄭作戰,《左傳》稱他“未能和其民”就是這個意思。這和西周厲王遭遇“華人暴動”的情況非常相似。

    鄭國導致的諸侯國變動不限於衛國,同樣發生在宋國身上,和衛國一起進攻鄭國的是宋殤公。為殤公主戰的是司馬孔父嘉,宋國太宰華督先殺孔父嘉,後殺殤公,然後迎回了受鄭國支援的公子馮為宋莊公。雖然左丘明給華督弒君按上的罪名是,貪圖孔父嘉妻子的美色——當然,《左傳》的特色之一,是給大部分諸侯國內的結構性變化,都按上了放縱性慾的解釋——但從與衛國發生的相似結果來看,倏然東擴的鄭國,讓猝不及防的宋國民眾,將好戰、濫徵的罪責都推到了君主的身上,讓宋殤公成為“春秋三十六弒”之三。

    孔父嘉有一個幼子,名叫木金父,與家人逃命到魯國,他是魯華人孔子的六世祖。從宋國到魯國,這是一條沿著黃河繼續向東的路線。

    鄭國的東進造成了衛、宋、陳、蔡等國的政局波動(後來的陳厲公也是鄭國所立),而鄭國的優勢在於“王師”。前707年,由於“鄭伯不朝”,周王和鄭國開戰,深層原因還可能在於鄭伯擅用王師,必然加劇了周王畿“華人”的負擔。雖然鄭國大將祝聃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取得此役的勝利,但鄭國再也沒有機會使用王師了。很快,在宋國背地支援下,鄭國的兩位公子——公子忽(鄭昭公)和公子突(鄭厲公),競逐鄭莊公留下的位置,鄭國東擴的勢頭就此偃息。許多年後,鄭昭公難逃被弒的命運,已經數不清他排行第幾了。

    倒是黃淮平原的諸侯國開始習慣了君主被弒與公子爭位的刺激劇情。在鄭國突然“空降”到黃河下游的時候,與其接壤的衛、宋、陳、蔡諸國不讓寸土,首先組織抵抗,但戰爭立即加重了國民的負擔,民眾將其歸咎於諸侯,這種外部壓力下,諸侯國內脆弱的關係,是大部分諸侯被弒的主因。在鄭國的威懾下即位的繼承者通常要“服軟”一些,他們通常都選擇犧牲土地換取和平的策略,以維持政局的穩定。然而,失之西域,收之東隅,當宋、陳等國位於西部的領土受鄭國削弱時,他們更東面外圍的小國,就難免受到大國政治的犧牲,比如邾、紀等魯東小邑。

    與這些過程保持一致的是,諸侯國內弒君內戰中的犧牲者一方,也選擇到相對更安全的國度定居,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一族,就因此流入了魯國。而在陳國內亂中逃亡的陳厲公次子公子完,則進入齊國避難,這位後來改名“田完”的陳國公子,就是日後“田氏代齊”故事主角的祖先。無論是孔父嘉還是田完家族的遷移路線,都無獨有偶地和周、鄭遷移的方向保持一致:周、鄭向東,宋、陳亦東。

    另一方面,領土戰爭威脅下的諸侯紛紛拉起盟友,將原本無涉的國家拉入這場“壓力傳遞”的“爆炸試驗”中來。衛國向燕國求助,宋國和陳國向更東部的魯國、齊國引援,而蔡國則將要拉開楚國的登場。當然,將要被弒的諸侯們,差不多還有三打。

  • 4 #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一款遊戲,就是開局一個城池,然後抽將卡帶兵去打地,一塊一塊的打。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各自發展,不用幾天就開始鬧矛盾起衝突了,你搶我的地我搶你的地,惹急眼了還叫一夥兒人來把人家的城給輪了。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還是不說遊戲名字了。春秋時代“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太史公說諸侯忘其本也,其實跟這遊戲的道理是一樣的,說白了就是大家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互相接壤了,利益有衝突了,於是開始拼武力了。

    上古時代,人少地多,到處都是渺無人煙的廣闊土地。西周分封諸侯,公候一類的諸侯,地方不過百里,人口不過數萬。西周也有將近三百年時間,史書上鮮有記載諸侯之間有徵伐滅國之事,各國的國君也都能安安穩穩壽終正寢。本質原因就是大家離的太遠了,土地根本不是什麼稀缺資源,就像Sunny空氣一樣,不需要爭也不需要搶。最重要的是,還有個周天子居中調停,就算有點小矛盾也能及時化解。

    西周初期的諸侯國星羅棋佈,大多數都不會比現在的鄉長更威風。

    周天子的威嚴被周天子自己給慢慢毀掉了。周懿王聽信紀國的讒言烹殺齊哀公,直接導致諸侯對周天子失去了信任。到了周宣王時候又憑自己喜好乾涉魯國的太子人選,自己把周禮給破壞了,大家更加看不上週王室。周平王東遷後,開始猜忌立了大功的鄭國,要削鄭莊公的權,被鄭莊公一頓數落,嚇得他把太子都送到鄭國做人質,周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後來周桓王繼位,討伐鄭莊公報仇,卻被莊公打敗,還被一箭射在胳膊上,從此諸侯再也不把周王室當回事兒了。

    鄭莊公一家子。

    既然天子不管事兒了,大家自己玩吧!春秋第一位被弒的君主就是鄭莊公的對頭衛桓公。我們都學過“鄭伯克段於鄢”的課文,後來共叔段失敗後,逃到了共地,派他的兒子公叔滑去忽悠衛桓公為他出兵討伐鄭國,衛桓公還真同意了,兩國你來我往打了好幾年。衛桓公有個弟弟叫州籲,寵而好兵,被衛桓公驅逐出衛國,州籲跑到共地和共叔段做了朋友。大概是在共叔段的支援下吧,州籲招降納叛的組織了一批人殺回衛國弒了衛桓公,自立為君,為了報答共叔段,聯合其他諸侯攻打鄭國,將鄭國東門圍困了五天。衛桓公是春秋第一位被弒殺的君主,表面上看是兄弟篡位,實際上就是鄭衛兩國利益衝突的必然結果,兩國接壤,鄭強衛弱,即使沒有州籲,衛桓公的下場也好不了。有意思的是,自立為君的州籲很快也被臣下殺了,成為第二位被弒殺的君主。

    上面說的是大國欺負小國,還有大國自己內訌的,本質上也是利益衝突。春秋大國晉國有過一段跟“鄭伯克段於鄢”幾乎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故事,不過晉國的正經國君失敗了。晉文侯有個弟弟叫成師,受封曲沃,號稱曲沃桓叔。曲沃也是大過晉國的國都翼城,桓叔漸得人心。沒幾年,有個大臣叫潘父就把晉昭侯弒殺了,準備迎立曲沃桓叔,結果晉華人不同意,暫時作罷。但是曲沃一族處心積慮,祖孫三代隱忍六十多年,先後殺害晉國五位國君,最終滅掉晉國正宗,由他們取而代之,史稱“曲沃代晉”。

    魯國也是這樣,魯國也強勝過,魯桓公時期幾乎可以與齊國並駕齊驅(對了,這個魯桓公也是弒君而立的,他聽信讒言殺害了一心一意愛護他的哥哥魯隱公,而他自己則是被大舅哥齊襄公派人暗殺的),但是魯桓公留下了三支後代,史稱“三桓”,第一桓就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慶父,這傢伙殺了一個太子,一個國君,自立為君後又被逼自殺,總之好亂的。後來三桓自己增設三軍,把魯國民眾和土地瓜分,留給魯國國君的寥寥無幾了。再後來魯昭公攻打三桓之一的季氏,反而被三桓聯合趕出了魯國,成了流浪狗,到死也沒回到魯國。魯定公繼位後重用孔子準備重振Regal,結果最後孔子被趕跑,定公鬱郁而亡。魯哀公更可憐了,他在街上見到三桓之一的孟孫氏,於是問到:“請有問於子,餘及死乎?”,我問問在你的手下,我能好好的活到死嗎?一個國君混到這步田地,也是可悲可嘆。

  • 5 # 其血玄黃讀歷史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裡面有關於一句描述春秋時期的話,其原文如下(春秋)“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那麼為什麼在春秋時期會發生這麼多次弒君事件呢?

    其實我們說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過渡期,當時天下的共主名義上還是周天子,但是實際上當時各國諸侯國都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個時期被我們稱之為“禮樂崩壞”的時代,這是因為周王室的衰弱導致的,天下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失去了一個統一的領導人,由此可見那必然會引起暴亂的。

    在周王室強盛的時候,各個諸侯國的諸侯必須首先得到周天子的承認,他才能安然的成為一方諸侯,不過到了後來周王室衰弱之後各國的諸侯都是由其自己國家內定或者由士大夫擁立了,這就說明了他們自己擁有了宗主權,這個雖然說是好事但也是禍亂開始的徵兆。

    以前按照周禮的規定,諸侯國的繼承人一般都是內定好的,這周禮裡有一套完整的諸侯繼承系統。後來隨著周王室的衰弱,能嚴格遵守周禮的國家也就沒有多少了,諸侯國君憑藉著自己的喜好選定繼承人,士大夫們由此也分成了各派系,在當時由於爭奪君位而弒殺君主的事件著實不在少數。

    除了上述說的周禮的衰落意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諸侯權力是很不集中的,我們說在春秋時期天下是由個個諸侯國組成,而各個諸侯國裡真正擁有權力的是各個士大夫,這些士大夫支配著整個諸侯國的經濟和軍隊,所以嚴格來講每個士大夫都是小諸侯。由於當時的君權分散所以一個國家的諸侯往往要看一些有權勢計程車大夫的臉色,這些士大夫可以輕易的換下國家的君主,影響國家的外交。可以說在一個國家在當時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是諸侯,實際上掌權的卻是這些士大夫們,由此也就可知為什麼在當時會發生那麼多的弒君事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都有什麼什麼體,分別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