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道長存
-
2 # 聖陽文化藝術組織者
書法字型按傳統分類可以分為五個大類:行書字型、草書字型、隸書字型、篆書字型和楷書字型五種,在每一大類中又細分若干小的門類,如篆書按小的門類刻分為大篆、小篆,楷書有魏碑唐楷之分,草書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等。
行書
行書源於隸書,其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完善,行書作為一種特殊字型,其介於楷書、草書之間,行書的書寫速度比楷書快,又不如草書那麼難於辨認,有其特殊的優點。“行”是“行走”的意思,其介於楷書、草書之間體現在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其有兩種型別:行楷與行草。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它比楷書放縱比草書收斂流暢率意生動活潑。
特點:
一、行書的體勢特徵決定了它自身的獨特筆法。“數畫並施,其形各異”行書筆法多變
行書用筆貴在中鋒,同時大量運用側鋒。行書用筆一般比楷書快,為表現字的動勢和適應快節奏,多采用露鋒起筆,順勢放鋒收筆的方法,點畫兩端減少了運筆的往復動作。露鋒起筆常採用凌空取勢,逆入折轉,簡潔連貫,加強了書寫速度。
藏鋒與露鋒各有用處,各有所長,前者凝重含蓄,後者活潑生動。為豐富筆調變化,加強厚重感,行書也偶用藏鋒。在起筆、行筆、收筆的全過程,儘量避免雷同,要求多變化。以起筆為例,不僅要區別中側、藏露,在露鋒中,還要分出是順入還是逆入,是翻折逆入還是圓轉逆入,是直露還是側露。都是側鋒,角度、粗細也不相同。
如《蘭亭序》中的‘此’、‘欣’、‘盡’等字,僅從起筆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數畫並施,其形各異”行書筆法多變的特點。
折以成方,轉以成圓。行書多將方折之筆變為圓筆盤轉,減少停頓,行筆自然輕快流暢。但是,只用圓筆盤轉纏繞,必然缺少峭拔精神,也就失去了行書的特徵。“行草無方筆,則無雄強之神”。所以,還必須採用折筆以出方、方圓並用,才能神采外耀。
二、行書的用筆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追求虛實變化。
虛實有機的結合,點畫才有節奏韻律感,具有美的吸引力。筆法虛實主要表現在輕重、連斷上。輕為虛,重為實,斷為虛,連為實。筆不虛則欠圓活,筆不實則欠沉著,只用虛筆則漂浮,只用實筆則板滯,所以,用筆應有虛有實,妙在虛實之間。虛與實相比較,虛筆比實筆更難於表現,有云“實寫易,虛寫難”,應多留意於虛筆。虛實用筆關鍵在提按,提按控制得好,行筆就能虛能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實而不板,虛而不浮。行書還常將斷筆連成一筆,將一筆分成兩筆,該連反斷,該斷反連,欲斷不斷,斷而意連,用筆別具趣味。
草書
草書形成於漢代,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來。草書屬於漢字的一種字型,其具有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特點。草書具有書寫簡便的特點。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內容為:一是,草書是筆畫省略,結構簡便的書體。二是,草書是以點畫作為基本符號來代替偏旁和字的某個部分,是最具有符號化特徵的書體。三是,草書的筆劃之間字與字之間相互連帶呼應,是便於快捷書寫和便於表達書者情感的書體。
隸書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因為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所以隸書的書寫速度更快。
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點等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隸書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源於秦朝,由書法家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結構特點
隸書是從篆書發展而來的,隸書是篆書的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隸字一反篆字縱向取勢的常態,而改以橫向(左右)取勢,造成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
2、起筆蠶頭收筆燕尾
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逆)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一種近似蠶頭的形狀。“收筆燕尾”,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
3、化圓為方化弧為直
這是隸書簡化篆書的兩條基本路子。不過如果不瞭解篆書的圓,就不易掌握好隸書的方。因為隸筆中的直畫或方折,還無不包藏著篆字的弧勢,所以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富於生命力。實際上隸書的筆意,是建立在筆畫運動方式基礎上的。
4、變畫為點變連為斷
我們知道篆字不用點,即使用點也只是一種渾圓點。而隸書中點已獨立了出來,不再依附於畫,而且點法也日益豐富,有平點、豎點、左右點、三連點(水旁)、四連點(火旁)等等。
此外,隸書還將篆字中許多一筆盤旋連綿寫成的筆畫斷開來寫,大開了書寫的方便之門,後來楷書更發揮了這種方式,更允許筆與筆間出現銜接痕跡,甚至筆斷意連。
5、強化提按粗細變化
寫篆書時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跡,而隸書則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跡顯著的粗細、轉承變化,起、行、收用筆的三過程都有了明確的體現。這與後來的楷書已很相近。
篆書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
篆書筆法瘦勁挺拔,曲線較多,直線較少。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收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書法印章最常使用的字型為篆書書體。篆書書體適用範圍廣。篆書是一種書體,其有兩種:為大篆(即:金文)和小篆,大篆和小篆的書寫風格並不完全相同。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楷書又稱真書、正書,漢代已具雛形,魏晉盛行,至隋唐乃集大成。
楷書的筆法特點,大致可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點畫齊備:
楷書的點畫有點、橫、豎、撇、捺、提(挑)、折、鉤八種。楷書筆畫工整、規矩有法度。楷書筆劃有規律的發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筆法。一切楷書的筆劃,都概括於八法之中。每一點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筆劃互相呼應的。
(二)結字方整:
1.一般認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在篆、隸、楷、行、草諸體中,應該說楷書是最具方塊字形的。楷書中,雖然嚴格意義上的方形字極少,但都以方塊為其基本字型。楷書要求在結字的“平正、勻稱、飛動、參差”中字形方整。
2.依字取勢,因字立形,比例協調。從結構上分析漢字,大致有單獨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及綜合結構。在具體的字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使之協調。一般來說,左右結構的字偏寬,上下結構的字偏長,包圍結構的字偏方,單獨結構的字偏緊且略小,綜合結構的字略大。
3.橫斜豎彎,整字平正。一般人讀起楷書,總認為是“橫平豎直”,而我們真正寫起楷書來,卻是橫不平、豎亦不直,橫畫多是向右上傾斜,豎也是略含曲勢的。也正因如此,才說楷書的結字“平正”是指整個字的平正,而非指具體筆畫的平正。整個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穩定,各部分均衡協調、左右相應。
4.“計白當黑”、靜中寓動。楷書的結字基本上是勻稱的、協調的。結字時,“計白當黑”非常重要。點畫對空間的分割要勻稱,不可粗細、長短、疏密過於懸殊,但同時又要追求勻稱中的生動之美。優秀的楷書字跡是結構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是平正而不呆板。
(三)章法和諧:
章法也稱佈局。結眾畫為一字,曰結體;結眾字為一體,則為佈局。可見,楷書結字以方形為主,字的大小差別不大,故而方正規整。具體到某個書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各具匠心:或將字距、行距拉大,顯得空靈疏朗;或將格內字寫得飽滿、充實,字距、行距縮緊,顯得豐茂雄強。
-
3 # 致淵閣
所謂書法字型,也就是書法風格的分類。傳統來講,中國書法字型大致分為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這五大類。不過在每一大類裡面又分為若干細小門類,比如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楷書又有魏碑唐楷之分,還有二王體、瘦金體等之說。
【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代表碑帖有《華山碑》《禮器碑》《曹全碑》等。
【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採》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
【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
4 # 篆書說文創始人李振興
流行各書體,本是起源於秦朝漢字統一便於人們學習交流的產物,是框架規範寫字工具,喪失了漢字象形表意生命結構思想藝術,如同後期拼音字母注音。中國成為人類社會四大文明古國,並且唯一成為具有幾千年歷史文化記載的國家,在於承載古漢字文明文化出土破譯。
古漢字書法藝術性,古漢字起源於先聖繪畫記事,書畫同源,象形表意,一字多寫多意,同一漢字不同文字環境不同狀態意義體現,博大精深,如詩如畫,道法自然,一棵樹上沒有兩片絕對相同的樹葉。
漢字書法不是技術工具,書協不能成為鼓勵人們心猿意馬、東施效顰的造美作坊。書法家不是囫圇吞棗、鸚鵡學舌、複製臨摹的寫字匠,當是對自己書作每個漢字說文解字表明每個漢字書寫狀態藝術性表意的漢字藝術畫家。
-
5 # 黑夜440
書法,又稱“中國書法”,另分為“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書法分真、 草、 隸 、篆四種格式,"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這種字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型且為世人所喜愛。楷書有一種穩重而衍生出寧靜之感;文字因個人書寫的方式、性格之異,而有不同風格的同一字型。書法書體:楷、行、隸、草、篆五大書體。另:魏碑、章草等。【書體的演變】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幾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型,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1、古文古文包含甲骨文與金文;其中,前者被人們視為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為商朝後期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2、篆書: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小篆的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3、隸書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角變成有角。到了西漢,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磔:用筆向右下斜 )更加明顯。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4、楷書"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這種字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型且為世人所喜愛。楷書有一種穩重而衍生出寧靜之感;文字因個人書寫的方式、性格之異,而有不同風格的同一字型。5、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行書表現出浪漫唯美的氣息,流利而不草率,工整而不拘束。"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草書最能體現書法藝術的線條美,字形相連、筆劃飛舞、生動簡約,最能充分抒發藝術家的豪邁情緒,體現創作者的個性風格。隸書是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角變成有角。到了西漢,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磔:用筆向右下斜 )更加明顯。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小篆的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
僅供參考!!!
-
6 # 素清雲
書法有五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它們各自都有本身明顯的特點,下面就以書法五體為例,分別對其進行解釋說明。
篆書篆書是比較好辨認的,在五體之中,篆書具有獨特的風格特點,我們如今所說的篆書大多是指大篆和小篆。目前很多人也是對這兩個篆書類別分辨不清,其實要辨認這兩類篆書不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大篆與小篆如何區分。
甲骨文
大篆是篆書的一種類別,其包含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比較好辨認,因為其有特殊的載體:龜甲和獸骨。單從載體上就可以輕鬆區分,那麼甲骨文有什麼特點呢?我們可以從它的筆法、結構和章法中來分析,這樣甲骨文的特點就能十分清楚明瞭。
用筆上,甲骨文多長直筆畫,少有短筆也是接刻而成,且多瘦勁。結構上,多長方形結體,同時也有一些矩形結構。章法上來說,其已有後世類似行書的佈局,不僅字字有大小、粗細而且每一行都氣息貫通,字字分離卻有呼應。
再來說說金文,金文也稱鐘鼎文,是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相比與甲骨文,金文顯得更為靈活豐富,表現在筆畫已多有曲線,字形結構更趨飽滿圓潤,最主要一個特點就是金文筆畫更為粗肥,已少瘦勁之意。
金文
以上就是大篆,再來看看小篆。
清錢泳在《書學·小篆》中說:"學篆書者,當以秦相李斯為正宗,所謂小篆是也。”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小篆就是指秦“書同文”之後的書體,以李斯開端。小篆有哪些特點呢?首先,小篆從大篆中來,為了滿足日常工作生活需要,便將大篆刪去煩褥的筆畫,簡化結構寫法。其次小篆結構皆為修長的字形,筆畫停勻,講究對稱,體勢比較優美。
由以上便可以知道小篆與大篆的區別了,一是大篆較為煩褥,二是小篆講究對稱修長。
對於辨認來說,隸書和草書還是很好區分的,一個是字形規整,另一個是筆畫精簡、連綴不斷。為什麼說隸書和草書關聯最大呢?因為在隸書的使用發展中,人們為了適應工作需求,不得不加快隸書的書寫,這個過程中就有筆畫精簡和連綴的現象,這樣的字稱之為“章草”,如:
唐張懷瓘說:“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這就是說章草是隸書的快寫,打破它既定的規則,而加以保留字的感覺。
華山廟碑
在章草之後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草書“今草”,今草的出現是從章草中而來,漢張芝天才式的打破章草字字分隔的規律,從而將其上下相連,這樣就有了一種稱為“一筆書”的書法形式,而這就是“今草”。
透過它們先後的產生順序,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草書與隸書之間的關係,下面再來說說他它們有哪些特點。
隸書在結構上有著十分明顯的秩序,這種秩序即是筆畫的排列,如橫畫常常像排隊一樣,次序分明。隸書的筆畫形態也有鮮明的特點,比如“蠶頭雁尾”,就是說它的筆畫形態,就像“蠶頭”和“雁尾”。
張芝草書
楷書和行書首先要理清的一點是,楷書也是從隸書中而來,在漢代楷書也叫“隸楷”、“八分書”,後面楷書筆畫慢慢以隸書有了區別後,就開始稱其為正書。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
楷書有“正書”之名,因此從這個名稱中就可以得知它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整齊方正,有這樣的特點,很大部分原因是其結構所定的,如:
清代書法家宋曹說:"蓋作楷先須令字內間架明稱,得其字形,再會以法,自然合度。”
從宋曹這段話中就可以知道楷書最大的特點是結構上的“明稱”,那麼這個“明稱”怎麼理解呢?
其實“明稱”就是指楷書結構安排得當,嚴正,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從魏碑和唐楷上找到。
魏碑帶有濃厚的隸書味道,但是在結構上明顯與隸書有了區別,觀察魏碑,不難發現其具有明顯中宮收緊的特點。這一點上唐楷也繼承了起來,除了中宮收緊外還有內斂外拓的結構特點,如顏真卿,這些都是楷書結構“明稱”的特點。
張猛龍碑
其次來看看楷書的筆畫特點,楷書在五體書法中有最為規範的筆法內容,比如“永字八法”中總結的橫、豎、撇、捺、點、鉤等寫法,這些就是楷書筆畫最大的一個特點。
最後說說行書的特點,行書在結構上比之於楷書顯得更為的自由,變化更為豐富。比如在用筆上來說,行書八面出鋒,配合點畫提按勾連,形成輕重、緩急、粗細、大小各樣的變化。往往這些富於變化的筆法組成了體勢不一,跌宕起伏的字形字勢。
顏真卿行書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
7 # 曾榆涵
書法字型按傳統分類可以分為五個大類:行書字型、草書字型、隸書字型、篆書字型和楷書字型五種,在每一大類中又細分若干小的門類,如篆書按小的門類刻分為大篆、小篆,楷書有魏碑唐楷之分,草書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等。
1、行書
行書源於隸書,其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完善,行書作為一種特殊字型,其介於楷書、草書之間,行書的書寫速度比楷書快,又不如草書那麼難於辨認,有其特殊的優點。“行”是“行走”的意思,其介於楷書、草書之間體現在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其有兩種型別:行楷與行草。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2、草書
草書的出現也意味著文字不僅僅再停留在內涵層面,而是更在乎它的美觀,是五種書法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種。
草書形成於漢代,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來。草書屬於漢字的一種字型,其具有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特點。草書具有書寫簡便的特點。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3、隸書
隸書,又名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體和篆體相比,書寫效果隸更加穩重、秀麗。結構扁平,筆法奇縱,有自然渾厚之風,也有古樸感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源於秦朝,由書法家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在篆書之後開始被大眾接受的字型。隸書的最大特點還是它有自己獨有的思想性,透過柔美的筆畫與嚴謹的章法下,體現出來的是有思想與內涵的文字。
4、篆書
篆書是傳世最早的書法表現方式。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書法印章最常使用的字型為篆書書體。篆書書體適用範圍廣。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兩種。大篆和小篆的書寫風格並不完全相同。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對篆書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它卻是這麼多書法種類中最有內涵的一種。
用篆書刻制印章的好處有:篆書作為一種文字具有較強的裝飾性,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有一定的藝術觀賞性,歷史悠久,是一種沿襲古人的做法。因此書法家和畫家的書畫作品上,絕大多數印章都選用篆書書體。
5、楷書
楷書是由隸書慢慢演變來的,分為正楷、真書、正書。楷書是中國發展時間最悠久的書體,而且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型,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
8 # 貴陽國鋒練字—薛春生
書法有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現代的書法愛好者多以練習行書和草書來表達自己性情的比較普片,學習篆,隸的人較少,楷書是初學書法者的首選,入門相對容易,接觸楷書的地方也多,為廣大朋友認識。
五種書體都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風格,自古以來都是各自有各自的貢獻和風格。學習書法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研究書法就要懂得每個流派的特點和發展歷史。
回覆列表
書法分為篆,隸,草,行,楷五種字型。
一、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李斯小篆《泰山刻石》
二、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乙瑛碑》
三、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張旭、張芝、懷素等等都是草書大家。
⬆️張旭《肚痛帖》
四、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王羲之《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五、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型,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唐·顏真卿《多寶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