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放魚的小二
-
2 # 燕趙節度使
窮兵黷武,毫無戰果。
據《三國志》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十一次北伐,進攻曹魏。
但從戰績來看,姜維北伐基本上沒什麼戰果,許多佔領的城池根本無法固守,魏軍一反攻就丟失了,而且和諸葛亮一樣,姜維北伐很多次都是因為缺糧被迫撤退。
缺糧的問題蜀軍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但姜維仍然在缺糧的情況下北方,怎麼能不失敗呢?
到了最後劉禪和諸葛亮兒子諸葛瞻以及蜀漢的許多大臣都對姜維北伐極為反感,要求停止北伐休養生息。
當時魏國在隴西前線的大將軍事才能不亞於甚至超過姜維,如郭淮、鄧艾等人。
以諸葛亮的本領,北伐尚且勞而無功,更何可是遠不如諸葛亮的姜維?
姜維北伐的結果是消耗了蜀漢大量的國力,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下面我們就看看姜維歷次北伐的“戰果”!
第1次北伐240年,姜維出兵隴西,魏軍郭淮遂反攻,追至強中,兩軍並未交戰,姜維便撤退。姜維是來打規模旅遊的嗎?
《三國志·郭淮傳》:正始元年,蜀將羌維出隴西。淮遂進軍,追至強中,維退
郭淮討伐蜀漢的盟友,羌人部落羌迷當等,並把他們遷徙關中地區,削弱了蜀漢的盟友。
第2次北伐247年姜維再度出隴西,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維遁退。郭淮進討羌人,斬餓何、燒戈,降服者萬餘落,姜維無奈退兵回漢中。
這次,姜維是被郭淮和夏侯霸聯軍擊敗,並且魏軍再次討伐羌部落,削弱蜀漢的盟友。
第3次北伐248年,羌人打算降蜀,姜維出兵前往接應,與曹魏大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於洮西。最後姜維成功大部分羌人遷往蜀地,達到了目的。
第4次北伐249年,魏國發生高平陵之變,魏國右將軍夏侯霸投降蜀漢。姜維以夏侯霸為嚮導,出攻雍州。
姜維依傍曲山築城,稱曲城,並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此地,然後再與羌胡人一起進攻雍州郡縣。魏軍都督郭淮與雍州刺史陳泰統兵抵抗。
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進兵把曲城包圍,切斷了水源,截斷了糧道,並且修建堡壘拒絕出戰,一心圍困。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無援,最終降魏。
姜維率重兵奔襲洮城(今甘肅臨潭西南),但被鄧艾所識破,當夜搶佔洮城,姜維只得撤軍退走。
姜維的智謀在鄧艾之下。
第5次北伐250年姜維西平出兵,與曹魏大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都各有勝負。由於糧草不繼,姜維退兵。
餓回去了……
第6次北伐253年姜維率數萬人出石營,包圍南安。曹魏雍州刺史陳泰率兵解圍,但走到半路及聽到,姜維軍糧草用盡,早已退兵回漢中。
魏軍躺贏。姜維是來旅遊的嗎!?
第7次北伐254年姜維出隴西狄道,狄道守將李簡舉城降漢。繼續進兵圍攻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
隨後姜維撤軍,將將河關、狄道、臨洮三個縣的居民遷往蜀地。
總算贏了一場,雖然沒佔領地盤,但擄掠了不少人口。
第8次北伐255年姜維出兵奇襲狄道,於洮西大破魏將王經,魏軍死傷數萬人。王經退到狄道城,被姜維包圍。
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蜀軍糧草用盡,姜維退兵回漢中。
這次姜維開局大勝,但可以糧食是致命傷,不能擴大戰果。
第9次北伐256年姜維再次出兵,,被魏將鄧艾在段谷擊敗姜維,蜀漢軍隊死傷慘重,姜維退兵回漢中。因為姜維的指揮失誤,蜀軍將士多對姜維有所怨恨,
姜維上表自貶為後將軍,一樣行使大將軍權力。
鄧艾第二次擊敗姜維,成了他一生的剋星。
第10次北伐257年,魏國諸葛誕叛亂,姜維趁機出兵秦川,想要趁火打劫,但魏軍堅守不戰。
隔年(258年)諸葛誕兵敗被殺,魏軍捲土重來,姜維退兵漢中,再次復任為大將軍。
又是一場勞而無功的武裝大遊行。
第11次北伐262年姜維再次出兵,與魏將鄧艾戰於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只好率軍前住沓中屯田,這是姜維最後一次北伐。
再次被鄧艾擊敗。
由以上的戰例可見,姜維敗多勝少,勞而無功,11次北伐,只贏了2次。
只是因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影響,讓人覺得姜維百戰百勝,其實真實的歷史剝掉了演義的畫皮。
-
3 # 帝國五千年
姜維北伐是諸葛亮政策的延續,姜維一共進行過十一次北伐總得來說是勝多敗少,十一次北伐大勝兩次,小勝三次,與魏軍打平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諸葛亮死後先後有蔣琬,費禕董允主政,前期姜維受三人節制北伐,不過戰果還是不錯姜維的前五次北伐都是發生在這個時期,而戰果也是四聲一平並無敗績。
五次北伐,四勝一平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蔣琬開府治事,當時魏國在平定遼東叛亂,所以劉禪讓蔣琬和姜維駐紮漢中。當時蔣琬想趁著魏國在遼東平叛之際攻打涼州,所以蔣琬讓姜維率軍進入涼州作戰,都屬於小勝利。在公元240年,姜維又出擊隴右但是由於郭淮的進駐,姜維最後撤軍。
第三次是公元247年,姜維出隴西與郭淮和夏侯霸作戰,最後大敗兩人。而且當時涼州的羌人首領治無戴等人反叛曹魏,治無戴派人通知蜀漢方面相約一起攻打魏國。而姜維在蔣琬死之前封他為涼州刺史和胡羌聯合,所以此次作戰是胡人和姜維共同的結果。姜維大敗魏軍之後把胡人內遷入蜀國,此時姜維是較少的兵力下取得勝利。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姜維雖然擁有假節的權利但是兵力還是較少。自從費禕主政之後他覺得能力不如諸葛亮所以對姜維在涼州的軍事行動一直剋制,姜維所能調動的兵力一般都低於萬人。
公元249年,姜維出西平讓廖化攻打洮城,所以有了後來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因為姜維常年在涼州行動又熟知涼州的形式所以想聯合羌胡佔領涼州,但是兵力過少姜維打的也很吃力,最後雙方互有勝負姜維由於兵力太少撤兵。
第二年,姜維聯合羌胡作戰出擊西平與郭淮作戰,不過最後姜維破獲魏將郭循後退軍。郭循就是後來刺殺費禕的刺客,所以也有人說費禕之死是由姜維主使。總得來講前期姜維雖然兵力少但是勝多敗少還是有錯的戰果。
主政北伐費禕遇刺身亡後劉禪讓姜維主軍事,陳袛主政兩人合力主持朝政,此時姜維開始主政北伐大事。就是費禕死後姜維率數萬軍隊圍攻南安, 此時姜維已經不在是萬人小部隊了,所以姜維希望透過延續諸葛亮的戰略佔領涼州。不久魏將陳泰救援南安但是姜維由於糧盡而退軍。
公元254年,姜維率軍出隴西狄道,魏將狄道長李簡投降姜維。姜維隨後又進軍襄武,斬殺徐質大破魏軍,姜維趁著大勢全軍出擊追擊魏軍。隨後又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把當地的百姓遷入漢中退軍,這次行動大勝而歸。
公元255年,姜維和之前來投靠蜀漢的夏侯霸一起出狄道,大破洮西王經,魏軍死傷數萬人。王經只能退守狄道城,隨後魏將陳泰來援救,姜維設伏想打敗陳泰結果沒有成功,最後只能退守鍾題。
第九次北伐是姜維被加封大將軍也就是第二年,姜維整頓兵馬與胡濟約好兵分兩路出擊魏國,與胡濟在上邽匯合。但是由於胡濟沒有按照約定而來,姜維一人獨擋魏軍,被鄧艾設伏大敗。此戰姜維率軍死傷慘重,而老百姓也多有怨言,隴西也是躁動不安。姜維為了平息眾怒只能自貶為後將軍依然行大將軍事。
公元257年,由於高平陵之變的後續魏將諸葛誕起兵反叛曹魏,姜維趁此機會率數萬大軍出駱谷,希望趁虛而入。但是魏將司馬望和鄧艾依山紮營拒不出戰,姜維多次挑釁無果後來又聽到諸葛誕叛亂平息被殺,只能撤軍回到成都。
姜維的之後一次北伐,劉禪從新加封姜維為大將軍。公元262年姜維再次率軍攻打魏國,與鄧艾戰於侯和但是被鄧艾大敗,只能退守沓中。此戰之後黃皓希望害死姜維,而姜維為了避禍屯田沓中並上書處死黃皓,但是後主以黃皓並沒有幹什麼壞事為由拒絕。第二年鄧艾率軍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城下,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姜維北伐是諸葛亮政策的延續,希望襲擾魏國致使蜀漢能夠保住國土,如果魏國發生內亂蜀漢就可以奪取涼州進而進軍中原。但是由於蜀漢國力弱小曹魏雖然有動亂但是每次很快就被平叛,所以蜀漢最終也沒有成功,縱使有諸葛亮之才和姜維之力也無法扭轉天下大勢。
-
4 # 秋150552295
首先回答問題,姜維是蜀漢後期唯一能攻能守帥才,也算鞠躬盡萃了,勝多於敗,有這個戰績不錯的。
開始我要先說一點,打仗雖和國力有重大關係,但也不是不能打,像很多人說的蜀漢失去荊州就失去了爭霸天下的資格我認為是不正確的,滿清一開始能出動的精兵也就10萬頂天,大明號稱人口上億(幾千萬應該有的),雙方國力差距巨大,滿清入關以前也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入關後平定天下也是靠的漢奸。
回到正題,蜀漢在戰略及政治上是錯誤的,從武侯開始就一直以漢中為根據地北伐,失敗的原因大多是糧草不夠,所以基本只求速勝,諸葛亮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準備把根據地外移,在曹魏土地上開闢了一塊地來屯田,司馬懿即使兵多將廣也不敢出城決戰,看著武侯在門口種田,也要在家當烏龜,可惜到一半武侯歸天,到了姜維時代,雖然勝利是多於失敗的,可惜沒有設法立足隴右,沒有一塊便於運輸糧草的根據地,而是在沒法的情況下打贏以後把百姓遷回漢中,治標不治本。如果能在雍州或涼州立足,調個守城大將(比如羅憲)率三萬守漢中(這地方我打出去難,你要打進來更難),然後和司馬家打游擊,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思想,我認為是可以僵持住的。
在政治上,在曹魏時期,北方內部鐵板一塊,到了司馬家族時代,內部其實矛盾重重,因為司馬家竄位,北方受曹氏三代重恩的人還有很多地方軍閥是掌握實權的,這些人只是為了保全自己,都不敢當出頭鳥,因為劉禪和夏侯家的關係,導致司馬家清算時,曾經的生死仇敵夏侯家也來投蜀,有這層關係卻沒有利用好,劉禪只要打出“承認曹魏政權,或為兄弟之邦,或稱臣於曹魏,救出大侄子”的稱號,打著救出曹睿兒子脫離司馬這個亂臣賊子的口號,只要有一個小勝就無限吹自己,時間長了鬼話說多也就變神話(這點上劉備就做得很好),之前的牆頭草(大家都心知肚明,有實力的軍伐如果坐以待斃即使打敗蜀漢,東吳,下一個就輪到自己)只要有人帶頭投降姜維,則司馬家蹭達不了幾天的。所以這個時候蜀漢還打出興復漢室的旗號其實已經過時了,天下人心在曹,早不在漢,興復漢室的口號過時了,沒有隨時代靈活改變。
-
5 # 跪射俑
姜維在諸葛亮死後,於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這二十多年之間,曾參與主持了十一次北伐。
第一次是在公元238年,姜維跟隨蔣琬駐紮漢中,之後率偏師出隴右,於南安與魏軍相持不下,不久退兵,不過此戰蔣琬也只是騷擾而已,並不是真的要拉開陣勢打,沒多久退兵屬正常。南安當時屬於涼州的一個郡,如今屬於今甘肅隴西、武山縣一帶。
第二次是在公元244年,當時曹爽為建功立業,興大軍伐蜀,蜀漢大將王平在漢中抵禦,姜維跟隨費禕率軍前去支援王平,最終打的曹爽大敗。由於這場仗屬於蜀漢防禦之戰,也就並沒有打到那之說。
第三次北伐在公元247年,當時羌胡人打算降蜀,姜維為了策應他們的投降,率兵出隴右接應,與曹魏大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於洮西,之後成功胡族首領白虎文等部大部分人遷往蜀地,達到了要完成的目的。此戰是掩護胡人遷蜀,遷蜀受到了魏軍阻攔,並戰於洮西,洮西在如今甘肅洮水之西。
第四次是在公元249年,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並依傍曲山築城,稱曲城,並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此地,以此為後方再與羌胡人一起進攻雍州郡縣。魏軍都督郭淮與雍州刺史陳泰統兵抵抗,不過後來被鄧艾切斷了退路,曲城也淪陷,姜維於是率重兵奔襲洮城,不過又為鄧艾所所破,姜維只好撤軍。姜維最後打到了洮城,洮城是在今甘肅臨潭西南處。
第五次是在公元250年,姜維又是以羌人為輔助,與曹魏大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都各有勝負,洮西並未被攻克,但姜維俘虜了魏中郎將郭修。洮西如今在甘肅洮水之西。
第六次北伐是在公元253年,當時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後,姜維沒有了制約,於是立馬出兵北伐,幷包圍南安,不過由於糧盡而退。南安屬今甘肅隴西、武山縣一帶。
第七次北伐是在公元254年,當時司馬師殺夏侯玄、李豐等人使得曹魏內亂動盪,魏狄道長李簡甚至密書向蜀漢請降。姜維看到機會於是再次出征。姜維佔據狄道,進圍襄武,最終擊敗魏軍,斬殺大將徐質,姜維乘勝進擊,破河關、臨洮等縣,並遷縣民入川,之後率軍撤回。河關、臨洮在今甘肅臨夏與甘肅岷縣一帶。
第八次是在公元255年,姜維乘司馬師病亡與夏侯霸、張翼再次北伐,率數萬人攻魏,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王經退守狄道城,姜維則乘勝圍狄道城。之後司馬昭調整過來,派鄧艾與陳泰併力抗擊蜀軍,並司馬孚為後援,姜維被擊退。狄道城在今甘肅臨洮縣。
第九次是在公元256年,姜維率兵再次北伐,想乘機進取上邽,並與鎮西將軍胡濟約定在上邽會合。姜維與魏軍交戰於段谷,但胡濟卻失期未至,蜀軍大敗,姜維也因此戰自請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段谷在今甘肅天水西南。
第十次在公元257年,諸葛誕聯合東吳起兵反抗司馬昭,司馬昭調走了關中兵力,關中空虛。於是姜維乘機再出兵,攻魏秦川。姜維率兵數萬出駱谷,到達沈嶺。當時魏在此防守薄弱,姜維十分有可能拿下,可惜司馬望與鄧艾合力死守,姜維軍進至芒水不得下,姜維多次挑戰,魏軍都不出。諸葛誕敗亡後,姜維撤兵。這次姜維進軍到的芒水在今陝西周至附近。
第十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62年,姜維再次出兵北伐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北伐,因為再過一年蜀漢就沒了,姜維率軍攻入洮陽境內,並與鄧艾戰於侯和,由於姜維遠征補給困難,最終為鄧艾所打敗,損失慘重,實力大減,姜維戰敗後退往沓中。侯和在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
縱觀姜維的十一次北伐,有不少次是相持不定,敗過兩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於敗,但勝也和諸葛亮一樣似乎沒有取得實質性戰果,敗的兩次則都與鄧艾有關。而且也可以看出在大將軍費禕死後,姜維沒了限制,幾乎每年都有進行北伐,只有最後一次北伐過了五年之久。
姜維北伐大多打的是甘肅附近的地方,個人感覺打到最遠應該是在第八次北伐之時,當時姜維打敗王經,一路打到了狄道城這,狄道城在今甘肅臨洮縣。
-
6 # 信陵小司徒
蜀漢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元月初一,歲首大會上,時任蜀漢大將軍、開府治事的費禕在宴席上,被時任蜀漢左將軍的魏國降將郭脩當場刺殺,此事,轟動整個三國。
費禕遇刺後,在蜀漢朝廷內部,直接受到影響的,有四個人,一個是姜維、一個是黃皓、一個是陳祗,另一個,便是劉禪。
而論者歷來所說的姜維北伐,也應該從延熙十六年正式開始,因為,在此之前,姜維雖然已經升任衛將軍,可是屢次北伐卻是受制於大將軍費禕,所率領的軍隊“不過萬人”。
基本構不成所謂的北伐,充其量算是某種軍事行動而已,而費禕遇刺後,在當時的蜀漢軍方,姜維的地位、資歷、官職,自然成為了第一人,所以,姜維真正的北伐,應該從此時開始。
從此時開始,一直到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的十年裡,姜維一共進行六次北伐,六次北伐的作戰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抓住曹魏的變機,從隴右、隴西一帶出發,實施聯結羌胡、截斷隴西、蠶食、吞併曹魏涼州的戰略要義。
(二)六次北伐 功過相當延熙十六年夏六月,費禕剛剛遇刺半年,姜維直接率領數萬人從石營出發,圍攻曹魏南安郡,此時,曹魏雍州刺史乃是陳群之子陳泰,聞訊的陳泰立刻趕來救援,可是兩軍尚未接觸,姜維便是因為糧食耗盡,而不得不退兵,所以,姜維的第一次正式北伐,並沒有達成戰略目的。
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劉禪加封姜維都督內外諸軍事,姜維再次率軍數萬進攻隴西一帶,曹魏狄道縣長李簡舉城降。
姜維趁機進圍襄武,斬首魏將徐質,一路高歌猛進至河間、河關、臨洮等地,魏軍不能抵擋,姜維將當地的百姓就此全部遷回蜀地,可以說,第二次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夏,時任衛將軍的姜維再次率軍數萬北伐,此次,蜀漢車騎將軍夏侯霸、徵西大將軍張翼等人隨從,大軍從狄道出發,在洮西大戰裡,曹魏雍州刺史王經大敗,曹魏損失數萬人!
此時,曹魏徵西將軍陳泰急忙率軍前來增援,廖化設伏不成,王經保守狄道,加之姜維糧道出現問題,所以,姜維只得暫時退軍,第三次北伐就此結束,但是,取得的戰果,卻是相當的豐厚,這也是姜維六次北伐裡,戰果最大的一次!
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春,費禕遇刺三年後,姜維正式從衛將軍升任大將軍,成為蜀漢軍方一把手,此後,姜維整頓大軍,再次劍指涼州!
此時,姜維打算兵分兩路進攻,一路由自己率領主力數萬人從隴西一帶出發,一路由時任漢中都督、徵西大將軍胡濟率領的漢中蜀軍從漢中出發,雙方約定在上邽會合,可是,最終胡濟卻根本就沒有出現,導致姜維孤軍深入,在段谷一帶被鄧艾打得大敗,蜀軍傷亡甚重!
第四次北伐,就此宣告失敗,蜀中的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一直受到蜀漢影響的隴西地區的百姓也是因此躁動不安,蜀漢對隴西的影響,從這一刻起,逐漸的消失了!
此次戰敗,也是姜維北伐的一個轉折點,剛剛當上大將軍,便是遭逢大敗,朝中自然非議較多,雖然有尚書令陳祗等人支援,但是姜維也是效法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時,自貶為右將軍,行大將軍事!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舉兵,反抗司馬氏,這也是淮南三叛的最後一叛,姜維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再次出兵,開啟第五次北伐!
姜維首先率軍數萬人出兵秦川,而後自己親自率領萬人作為先鋒,出秦嶺道駱谷,但是,魏軍料到姜維會趁機來犯,鄧艾據守不出,就這樣,雙方一直對峙,景耀元年(公元258年),淮南諸葛誕兵敗身亡,無奈之下,姜維只得退回成都,第五次北伐,徒勞無功。
回到成都後,姜維也是恢復了大將軍的職位,但是此時,蜀漢朝堂已然發生了鉅變,支援姜維的尚書令陳祗同年九月病逝,樊建與諸葛瞻開始逐漸掌管朝政,黃皓在朝堂的勢力也是愈發的壯大,姜維由於常年不掌握朝政,雖然是大將軍,權力卻是受到了相當的轄制。
因此,在第五次北伐無功而返五年後,姜維才打算再次出兵北伐,可是,這一次,軍方重將左右車騎將軍廖化、張翼都是比較反對,廖化更是認為,連年北伐無功,不知道節制,只能勞民傷財,把自己搭進去,可是,姜維沒有聽取,再次於同年六月北伐,九月,在漢、侯和之戰中,姜維再次被鄧艾擊敗,傷亡慘重!
第六次北伐,再度迎來大敗,此戰過後,黃皓、樊建、諸葛瞻竟然在針對姜維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那就是培養原庲降都督、永安都督、右將軍閻宇來代替姜維,此時,姜維政治上的不成熟突顯了出來,他竟然直接上書劉禪,請求殺掉黃皓!
卻不成想,換來的卻是劉禪的一句話:
“黃皓不過是個小人,你跟他計較什麼!”
這一次,姜維害怕了,於是,大敗之後的他,乾脆不回成都,直接帶著蜀軍主力四五萬人前往陰平郡沓中一帶屯田避禍,而廖化、張翼等人則是返回了成都。
就這樣,直到一年以後,蜀漢滅亡,姜維再也沒有北伐,所以,總體來看,姜維的六次北伐,敗多勝少,敗的很慘,勝的戰果實在不足以抵消敗的結局、改變不了蜀漢的國勢。
-
7 # 行象象形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201-263)。本是魏將,後降蜀(有點類似以後的夏候霸),孔明死後,成為蜀軍實際上的最高指揮者,是蜀漢後期爭議最大的一個人物。
志載,姜維“父冏,維少時沒於戰場,與母居,好鄭氏學。仕郡上計掾,州闢為從事。”沒有點才學,以姜維之小小年紀,又無官場背景,恐怕是不行吧?下面說說姜維北伐是怎麼打的。
第一次是在公元238年,姜維跟隨蔣琬駐紮漢中,之後率偏師出隴右,於南安與魏軍相持不下,不久退兵,不過此戰蔣琬也只是騷擾而已,並不是真的要拉開陣勢打,沒多久退兵屬正常。南安當時屬於涼州的一個郡,如今屬於今甘肅隴西、武山縣一帶。
第二次是在公元244年,當時曹爽為建功立業,興大軍伐蜀,蜀漢大將王平在漢中抵禦,姜維跟隨費禕率軍前去支援王平,最終打的曹爽大敗。由於這場仗屬於蜀漢防禦之戰,也就並沒有打到那之說。
第三次北伐在公元247年,當時羌胡人打算降蜀,姜維為了策應他們的投降,率兵出隴右接應,與曹魏大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於洮西,之後成功胡族首領白虎文等部大部分人遷往蜀地,達到了要完成的目的。此戰是掩護胡人遷蜀,遷蜀受到了魏軍阻攔,並戰於洮西,洮西在如今甘肅洮水之西。
第四次是在公元249年,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並依傍曲山築城,稱曲城,並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此地,以此為後方再與羌胡人一起進攻雍州郡縣。魏軍都督郭淮與雍州刺史陳泰統兵抵抗,不過後來被鄧艾切斷了退路,曲城也淪陷,姜維於是率重兵奔襲洮城,不過又為鄧艾所所破,姜維只好撤軍。姜維最後打到了洮城,洮城是在今甘肅臨潭西南處。
第五次是在公元250年,姜維又是以羌人為輔助,與曹魏大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都各有勝負,洮西並未被攻克,但姜維俘虜了魏中郎將郭修。洮西如今在甘肅洮水之西。
第六次北伐是在公元253年,當時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後,姜維沒有了制約,於是立馬出兵北伐,幷包圍南安,不過由於糧盡而退。南安屬今甘肅隴西、武山縣一帶。
第七次北伐是在公元254年,當時司馬師殺夏侯玄、李豐等人使得曹魏內亂動盪,魏狄道長李簡甚至密書向蜀漢請降。姜維看到機會於是再次出征。姜維佔據狄道,進圍襄武,最終擊敗魏軍,斬殺大將徐質,姜維乘勝進擊,破河關、臨洮等縣,並遷縣民入川,之後率軍撤回。河關、臨洮在今甘肅臨夏與甘肅岷縣一帶。
第八次是在公元255年,姜維乘司馬師病亡與夏侯霸、張翼再次北伐,率數萬人攻魏,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王經退守狄道城,姜維則乘勝圍狄道城。之後司馬昭調整過來,派鄧艾與陳泰併力抗擊蜀軍,並司馬孚為後援,姜維被擊退。狄道城在今甘肅臨洮縣。
第九次是在公元256年,姜維率兵再次北伐,想乘機進取上邽,並與鎮西將軍胡濟約定在上邽會合。姜維與魏軍交戰於段谷,但胡濟卻失期未至,蜀軍大敗,姜維也因此戰自請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段谷在今甘肅天水西南。第十次在公元257年,諸葛誕聯合東吳起兵反抗司馬昭,司馬昭調走了關中兵力,關中空虛。於是姜維乘機再出兵,攻魏秦川。姜維率兵數萬出駱谷,到達沈嶺。當時魏在此防守薄弱,姜維十分有可能拿下,可惜司馬望與鄧艾合力死守,姜維軍進至芒水不得下,姜維多次挑戰,魏軍都不出。諸葛誕敗亡後,姜維撤兵。這次姜維進軍到的芒水在今陝西周至附近。
第十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62年,姜維再次出兵北伐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北伐,因為再過一年蜀漢就沒了,姜維率軍攻入洮陽境內,並與鄧艾戰於侯和,由於姜維遠征補給困難,最終為鄧艾所打敗,損失慘重,實力大減,姜維戰敗後退往沓中中。
多次北伐實際只佔領了人口稀少的武都、陰平兩郡。耗費國力,事倍功半,並沒有對魏中國產生實質性的削弱。
-
8 # 蟄伏者基金交流群
姜維北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結果不盡如人意。
1.公元253年夏,姜維率兵數萬,圍攻魏國南安,未克,糧草耗盡退兵。
2.公元254年,姜維率軍出隴西,魏國將領李簡投降。姜維接著兵圍襄武城,斬首魏國將領徐質。魏軍敗退,姜維乘勝追擊,攻克河間、河關等地。
3.公元255年,姜維率領軍隊出狄道,大坡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退守狄道城,姜維大軍圍城,魏國徵西將軍陳泰率軍解圍,姜維退守鍾題城。
4.公元256年,姜維與蜀國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相約在上珪匯合,但胡濟兵未到,姜維被鄧艾擊敗。
5.公元257年,魏國徵東將軍諸葛誕舉兵反抗司馬氏,姜維趁機出兵秦川,又率萬人出駱谷,魏國將領鄧艾據守長城,姜維挑戰數次,鄧艾不出戰,姜維無奈駐兵芒水。
6.公元262年,姜維率軍出侯和,被鄧艾擊敗,退守沓中。
以上是姜維六次北伐的戰況,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攻克了幾處城池,但是敗多勝少,空耗國力。
-
9 # 木月先森
姜維北伐11次,有人說正是姜維的北伐,導致蜀漢國內空虛,最終走向滅亡,姜維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成了蜀漢滅亡的罪人。本人認為其實不能如此武斷,姜維確實在蜀漢後期,戰術方面有很大的失誤,但是在整個大局勢上,其實在前期蔣琬、費褘執政時期,就已經埋下隱患。今天就具體分析一下姜維11次北伐,到底怎麼打的,姜維北伐對蜀漢的具體影響。
背景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蜀漢開國功臣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姜維披裝上陣,劉禪封他為右監軍、輔漢將軍。這裡要說明一點,姜維是武將,其實在朝內把持朝政的是蔣琬。
第一次出征
姜維於公元240年率兵出征隴西,魏軍郭淮迎戰,郭淮將姜維趕至強中。姜維討伐羌人迷當,並把他的部族遷往漢中。
第二次出征
247年姜維再次率兵出隴西,這次先逼胡王治無戴部族投降,姜維和夏侯霸、郭淮戰於洮西,姜維敗,退守關中。
第三次出征
248年姜維出兵石營,兵分兩路,一路命陰平太守廖化駐守成重山,一路由姜維率領,攻羌人,郭淮趁其不備,攻廖化,姜維轉而戰郭淮,前後戰線拉的太長,被郭淮打敗。
第四次出征
249年一月,這一年魏國發生內亂,大將軍曹爽被滅族,魏國右將軍夏侯霸投降蜀漢。姜維出兵雍州,郭淮斷了姜維運糧後路,姜維遁走。
第五、六次出征
250年,出兵西平,糧草不濟,退兵。
253年,率軍出石營,圍南安,魏軍雍州刺史陳泰解圍,姜維於洛門糧草用盡,只能撤回。其實這一階段已經出現國內糧草供應問題,但是在此後的十年,姜維仍然窮兵黷武,最終將蜀漢的一絲力氣用盡。
第七、八次出征
254年出兵狄道,這次打敗魏將徐質,將河關、狄道、林洮三地百姓遷往蜀地,退兵。
255年又出兵狄道,大敗魏將王經數萬人,後陳泰來解圍,姜維糧草用盡,退回。
第九次出征
256年,姜維先率兵出征,與胡濟約定會合,胡濟未按時到,姜維被魏將鄧艾擊敗,部隊裡怨聲載道,士兵們都已經厭戰。
第十次出征
257年,魏將諸葛誕叛亂,姜維趁機出兵秦川,但是沒撈到好處,諸葛誕被殺,姜維退回。
第十一次出征
262年,姜維最後一次率兵出征,與鄧艾戰於侯和,被鄧艾打敗,後於沓中屯軍,不再出戰。
在這後十年基本蜀漢大權在姜維手裡,姜維連年的征戰不僅耗空了國力,而且士兵上下已經厭戰,根本形不成強大的戰鬥力,姜維總體來說他的出戰都是失敗的,雖然取得了一些小規模勝利,但是在大的局勢方面認識不足。
但是並不是說姜維的出兵並無作用,三國後第二十一年至四十一年,在這二十年間魏國也是多事之秋,司馬家族和魏國皇室權力之爭,在這一階段用兵機會甚好,但是在前期朝內由蔣琬把持朝政十二年,費褘把持朝政七年,到姜維掌大權時,魏國權力爭鬥已經接近末尾,司馬家族司馬昭、司馬師,多次取得大規模戰爭勝利,在魏國權力蒸蒸日上,曹魏一族基本被架空。到姜維手裡已經失去了最佳戰機。姜維又不顧及修養生息。最終導致蜀漢毫無招架之力,最終滅亡。
-
10 # 微點觀
姜維降蜀漢後,深受諸葛亮器重,封候拜將,並讓其統領軍隊。諸葛亮病故後,姜維逐漸掌握蜀漢軍權,開始謀劃北伐,先後伐魏凡十一次。
一、初期北伐
姜維初期北伐,是蔣琬、費禕掌權時,因蜀漢疆域所限,姜維每次都是兵進隴西攻打曹魏,但因兵力不足,只略有小勝,或不勝不敗,主要因為此時蜀漢,國家財力不足,掌權的費禕深感北伐勞民傷財,以偏安的蜀漢,攻擊雄踞中原的曹魏,無異於以卵擊石徒勞無功,所以對其多有限制。
二、主持伐魏
費禕身亡後,姜維開始統領蜀漢軍權,每次領兵都有幾萬人。因和曹魏國力對比懸殊,多是在曹魏有內亂,或是蜀漢有外助,乘勢率兵攻打。姜維伐魏多是在甘肅一帶,勝敗均有,更多的是相持不下。戰果最輝煌的一次是,兵圍襄武,破河間、河關、臨洮,使得曹魏損兵折將。
雖然北伐勝多敗少,但是還沒有威脅到曹魏國本,所以並沒有太多實質性戰果。
-
11 # 閒將西話
諸葛亮評價姜維:“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諸葛亮認為馬良、李邵之才能,都不如姜維。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逐漸獨掌軍權,先後九次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洮西爭奪
公元247年,隴右地區的羌胡叛魏降蜀,姜維出兵接應,與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在洮西展開搏殺。胡人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人率部投降姜維,姜維把他們遷徙到蜀國境內,充實了蜀漢的實力。
第二次北伐:麴山圍戰
公元249年,姜維進伐雍州,依傍麴山修築城池,搶佔有利地理形勢,誘引魏軍作戰。在魏軍郭淮、陳泰、鄧艾三員帥將的窮於應付下,姜維被迫撤軍。此戰鞏固了蜀漢西北屏障,實踐了諸葛亮以攻為守的戰略思想。
第三次北伐:西平之襲
公元250年,姜維聯合羌人,率軍襲擊西平郡,俘獲了魏將郭修。從此,洮西羌地在蜀漢的控制下,為後來的多次北伐提供了保障。
第四次北伐:南安之戰
公元253年,吳太傅諸葛恪興師伐魏,發兵二十萬進攻淮南。姜維乘機率數萬人,包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率軍解圍,姜維因久攻南安不克,糧盡而退。此伐配合了東吳的伐魏,鞏固了蜀吳聯盟。
第五次北伐:隴西之戰
公元254年,魏國爆發了李豐、夏侯玄和司馬師之爭,國內陷入混亂。魏狄道長李簡密向蜀漢請降。六月,姜維乘機率軍攻魏,李簡獻城投降,姜維佔領狄道。十月,姜維率軍進攻襄武,擊敗魏軍,斬殺徐質。姜維乘勝破河關、臨洮等地,拔當地吏民凱旋而歸。
第六次北伐:洮西大戰
公元255年,姜維抓住司馬師病亡之際,率夏侯霸、張翼等數萬人攻魏。兩軍大戰於洮西,姜維大破魏軍,雍州刺史王經狼狽退守狄道,魏軍損兵折將數萬。這是姜維屢次北伐以來建樹的最輝煌戰果。
第七次北伐:斷谷之戰
公元256年,姜維與鎮西將軍胡濟約定在上邽會和。鄧艾據武城山阻擋姜維,姜維力戰,不能得手,遂連夜渡渭水,進取上邽。兩軍戰於斷谷。因胡濟失期未到,姜維交戰不利,士卒敗散,死傷無數。姜維收拾殘眾,退保沓中。
第八次北伐:關中之戰
公元257年,諸葛誕起兵淮南,姜維聽說魏國分兵關中去支援淮南,便乘虛攻入關中地區。姜維率軍出駱谷,與司馬望、鄧艾相持,多次挑戰魏軍,而司馬望、鄧艾堅守不出。第二年,姜維獲悉諸葛誕失敗,便退守成都。
第九次北伐:洮陽大戰。
公元262年冬十月姜維出兵北伐,這是他第九次北伐,也是他最後一次北伐。姜維企圖重新在洮西立足,因而進攻洮陽。鄧艾迎頭攔擊,雙方互有爭鬥。姜維撤兵駐紮沓中。
姜維北伐,從247年開始,到262年結束,前後9次,歷時16年。與魏國相比蜀漢弱小,與強國拼消耗對弱國十分不利。
但姜維大都是抓住了魏國多事之秋,諸葛誕叛亂、司馬師之死、諸葛恪伐魏、夏侯玄之爭。如果趁機北伐,或許還是有機會的。
姜維的北伐戰果也是不錯的。一是趁敵內亂,賺取資源,進一步充實蜀漢國力。二是建立軍事據點,形成北伐的地利,鞏固蜀漢北邊屏障。三是聯合羌氐等少數民族,擴大蜀漢的勢力,開發邊疆。四是有利的配合了東吳對魏國的進攻,穩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五是鍛鍊了隊伍,繼承了諸葛武侯以攻為守的戰略思想,發現了蜀漢不同層次的人才。
那麼姜維北伐為何不能成功呢?就不在這個問題裡了。
-
12 # 品點歷史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北伐中原。從公元238年-262年這24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比諸葛亮的六出祁山還多了5次。在這十一次北伐中,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無功而返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勝多敗少。
姜維的北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蔣琬執政期,費禕執政期以及費禕被刺後這個時期。
一蔣琬執政期諸葛亮病逝後,蔣琬被任命為為尚書令,不久又加行都護,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成為蜀國百官之首。延熙元年(238年),後主劉禪正式命蔣琬開府治事,加大司馬,處理蜀國政務。蔣琬加大司馬後,隨即任命姜維為司馬,開始重拾諸葛亮的北伐大業。
史書記載:“延熙元年(238年),隨大將軍蔣琬住漢中。琬既遷大司馬,以維為司馬,數率偏軍西入。”此戰,姜維令廖化帶少數兵力攻擊歸附魏國的羌人,引誘魏軍來戰,然後以精銳將其擊破,大敗魏國的雍州刺史郭淮。
延熙二年(240年),姜維再次率軍出隴西,魏書記載:“正始元年(240年),蜀將姜維出隴西。淮遂進軍,追至羌中,維退,遂討羌迷當等,按撫柔氐三千餘落,拔徙以實關中。遷左將軍。”根據魏書記載,魏蜀兩軍並未交鋒,原因可能是姜維兵力較少,不可能在魏國的控制區待太久,只是擊退了羌人,不等雍州刺史郭淮援軍趕來就撤退了,順手還打了一把秋風,把三千戶少數民族遷到關中,充實人口。
延熙七年(244年),漢中都督王平興兵據勢,姜維和費禕等率軍前去支援,曹爽大敗。
不過,到246年,蔣琬去世,費禕接任蔣琬成為大司馬。需要說明的是,在演義中,諸葛亮死後指明姜維為接班人,但是在正史中並不是這樣,正史中諸葛亮的接班人只指定了兩人,就是蔣琬和費禕,完全沒姜維什麼事。真正讓姜維快速晉升是蔣琬,當然,蔣琬如此信任、提拔姜維也是因為老長官諸葛亮十分看重姜維,諸葛亮曾對姜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
二費禕執政期費禕接任後,趨向於保守政策,認為北伐勞民傷財,徒勞無功,因此反對北伐,實行休養生息。對於姜維的北伐主張,“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徵調兵力,不足萬人。”並對姜維說:“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這一時期姜維的兵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只能領幾千人的兵馬,面對魏國強大的雍凉軍團,幾千人馬能幹什麼呢?也就是騷擾騷擾而已。
延熙九年(246年),魏國的涼州羌人發生叛亂,並叫來蜀國幫忙。姜維一看,打秋風的時候又到了,這忙不幫白不幫,於是率軍入涼,攻擊魏軍比較薄弱的夏侯霸部,不過等雍州刺史郭淮回身趕來,姜維又撤走了。
第二年,即延熙十年(247年),魏國和反叛的羌人還在幹仗,姜維又待不住了,讓廖化在魏蜀邊界築城,專門收留被魏軍打散的羌人。郭淮則讓夏侯霸去追擊姜維,自己進攻廖化“(姜維)又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胡王治無戴等舉部落降,維將還安處之。”史書之說姜維與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至於勝敗如何沒有記載,不過從結果來看,姜維接收了羌人部落,那應該是打贏了魏軍。
延熙十二年(249年),魏國發生高平陵事變,司馬氏掌握政權,姜維的老對手夏侯霸降蜀。姜維認為時機已到,乘機聯合雍州羌、胡等部落,出兵攻打周邊多個郡縣,並派牙將句安、李歆在麴山築城作為根據地,打算大幹一場。但是魏軍反應很迅速,雍州刺史陳泰、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圍攻麴山城,姜維只得放棄圍攻各郡縣,率軍來救援,陳泰據守不戰,郭淮又側後迂迴,姜維只得撤走,句安、李歆投降。不過損失也不大,跟著句安、李歆的蜀軍只有幾百人。
延熙十三年(250年),姜維一口氣跑到了青藏高原門口的涼州西平郡,不過沒打下來,只俘虜了魏國降將郭循。此後兩年姜維沒有出兵,可能是麴山城丟失,句安、李歆投降一事讓姜維受到了來自費禕的壓力。但是,兩年後,再一次宴會上,就是這個降將郭循突然暴起,刺殺了費禕。至於其中真相,就是一筆糊塗賬了。總之,費禕遇刺後,姜維徹底沒了掣肘,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三陳衹執政時期費禕死後,陳衹成為主要執政大臣,當時雖然姜維在官職上高於陳衹,但是由於姜維長年領兵在外,朝中事物基本上都由陳衹負責,所以,在實際權力上,陳衹是高於姜維的。但是與費禕不同,陳衹支援姜維北伐,並且給了姜維更多的兵力。
就在費禕死的那一年,東吳丞相諸葛恪以二十萬大軍進攻合肥,姜維乘魏、吳交戰之機,率數萬人進攻南安郡,這次出兵過於倉促,魏國援軍都還沒有趕到,自己就因沒打糧草耗盡撤軍。
第二年,魏國隴西郡狄道縣長李簡率眾投降,姜維出兵接應,進圍郡城襄武,大敗魏軍,斬殺討蜀護軍徐質,但姜維未能打下襄武,只得班師,將河關、狄道、臨洮三縣居民全部遷移入蜀,這次北伐,姜維幾乎打下大半個隴西郡。這是姜維在獲得足夠大的權力下,第一次率蜀軍主力北伐,收穫比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的多。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維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北伐行動。率夏侯霸等人再次進攻隴西郡,於洮西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俘虜數萬人,剩下王經萬餘人逃回狄道城。
姜維進兵追擊,包圍狄道。魏國安西將軍鄧艾派陳泰率軍救援,姜維在隴西山道設下埋伏,準備截擊陳泰,但是陳泰繞開伏兵,出現在狄道城附近。當時,魏國在雍凉地區以無多於兵力了,陳泰率領的只是一支偏師,人數並不多,但是姜維並不知情,加上陳泰故意大張旗鼓,高舉火把,使得姜維更加疑心,為了避免兩面夾擊,最後選擇撤軍。其實此時王經在城中已經“糧不至旬”了,要是姜維能在堅持一下,很有可能就攻破狄道城,一舉將雍州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此戰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戰殲滅數萬魏軍,連奪數城,不僅當年劉備、諸葛亮北伐從未打成過如此大的殲滅戰,放眼整段三國曆史,一次能消滅數萬人的野戰也是很少見的。不過隨後姜維又被鄧艾擊敗,退回蜀中。
延熙二十年(257年),諸葛誕在淮南叛亂、關中空虛,姜維再率數萬人,從駱谷進軍,攻克沈嶺,兵力推進至渭河畔。司馬望、鄧艾在當地長城斂軍據守,兩軍相持整整半年之久,後至諸葛誕兵敗,姜維撤回。
不久,陳衹去世,接任的諸葛瞻等反對北伐,因此中間四五年姜維都沒有出兵。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再度出兵進攻洮陽。但是此時蜀國內部已經是十分厭倦北伐了,連跟隨姜維多年的老將廖化也反對,勸姜維休整軍隊,認為"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閒之輩",建議勿"強欲行難為之事"。 此戰姜維和鄧艾打了一仗,兩邊都沒討好。此後,姜維因得罪權宦黃皓,只得遠避沓中。第二年,鍾會,鄧艾領大軍徵蜀,蜀亡。
對於姜維不遺餘力的北伐,歷來是褒貶不一,但總的來說是貶多褒少,連年征戰,耗損國力至巨。其實,這樣說有失偏頗,蜀漢後期,優秀的將領所剩無幾,稱得上的有王平,廖化,張翼,以及後來的降將夏侯霸,即便如此,姜維仍然能在戰術上不斷取得勝利,這也能看出姜維的軍事才能確實不凡,雖然國力消耗巨大,但是長年的戰爭,魏國也在消耗,而且作為戰敗方的魏國損耗遠比蜀國來得大,可以說正是姜維的積極北伐才縮小了蜀魏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延緩了蜀國覆滅的時間。
-
13 # 歷史都付笑談中
姜維一共進行了11次北伐,如下:
238年,姜維多次帶領偏師,入羌作戰,戰果未知;
240年,姜維出隴西,郭淮來救,姜維主動退走;
247年,姜維出隴西,和郭淮、夏侯霸戰於洮西,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歸降;
249年,姜維被授予假節,攻打雍州,無功而返;
250年,姜維攻打西平,不克;
253年,姜維包圍南安,對陣陳泰,糧盡退兵;
254年,姜維出隴西,斬殺徐質,並遷徙三縣百姓;
255年,姜維出狄道,大勝王經,斬殺數萬,史稱“洮西大捷”;
256年,姜維和胡濟約定在上邦會師,胡濟失約,姜維被鄧艾大破於段谷,傷亡慘重;
257年,姜維出駱谷,對陣鄧艾、司馬望,平手;
262年,姜維在漢城、侯和對陣鄧艾,戰敗。
姜維北伐,他的優勢在於熟悉涼州的羌胡,可以結為外援,同時姜維自身才武卓絕。這麼多次北伐,收降白虎文、治無戴所部,斬殺徐質,以及大破王經,算是比較大的戰果,重創魏軍,並且給季漢增添了不少人口;被鄧艾在段谷、侯和擊敗,是比較明顯的敗績。整體上看,取得的戰果大於損失,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已經很容不易了。
另外,是從253年的南安之戰開始,姜維才能帶領數萬兵馬作戰。此前,費禕擔任大將軍,姜維只能帶領不足萬人的部隊作戰,很難取得戰果,正是從253年姜維掌權開始,他連續取得大捷,可惜魏華人才無窮,鄧艾堪稱姜維的一生之敵。
段谷失利後,益州元氣大傷,這就是小國的無奈,一次慘敗基本就玩完了,後面就很難有作為了。
-
14 # 布氣333
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北伐魏國。姜維北伐,依然採用諸葛亮的穩紮穩打,最為穩當,穩操勝矣的,就象運作推土機一樣的~~遇山推平,遇坑添平,遇水架橋,遇荊開路,,,一步一步的推進魏國的腹地。這種戰略戰術,雖然取勝速度不夠快,但是,也是穩紮穩打,只贏不輸,穩操勝矣,最為穩當的好計謀,,,,,後三國時代,姜維可是文武全才,天下無敵的,,,,,論鬥陣,鬥法,,,司馬懿,鄧艾,鍾會,,,,,誰也鬥不過姜維,,,,,論武術,打架,,,,誰也打不過姜維,,,,,,正因為姜維有文武全才的獨特優勢,所以,姜維就採用~~~~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打法,按班就部,一步一步的向魏國的腹地,慢慢的推進,一步一步的擴大戰果,一步一步的擠壓魏國的戰區範圍,,,,,,,,魏國的戰區範圍,一年一年的被蠶食,一年一年的被殖民,一年一年的被壓縮,,,,,北伐勝利在望,,,,,可惜,蜀主昏君<親小人,遠賢臣>,奸臣當道,,,,,首都失守,蜀主投降,蜀主剝奪姜維軍事指揮權,導致北伐失利,失敗。
-
15 # 人者仁義也
蔣琬,費禕當政期間,姜維只有小規模的北伐。這主要是蔣琬和費禕當時制定了保守的執政方針,費禕甚至批評姜維的當時小規模北伐,他說當年諸葛丞相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這些人怎麼可能做到,最好的辦法就是保境安民,敬守社稷。費禕的說的話就是蔣琬和費禕執政時期的政策。這一階段姜維的北伐主要是小規模的北伐,主要目的是維持北伐的聲勢,僅此而已。
諸葛亮去世於公元234年,這一直到238年,大將軍蔣琬前往漢中郡駐守,姜維作為偏將才有機會出戰,不過這個時候姜維帶兵北征都是偏師西入隴西,牽制一下魏軍而已,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進攻。
公元246年,蔣琬去世之後。在公元247年,費禕執政,姜維雖然當時和費禕同是錄尚書事,也就是執政,但是還是處在費禕之下,在這一年,姜維出兵隴西、南安、金城的地界,同曹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作戰。胡族首領治無戴等人帶著部落投降姜維,姜維把他們帶回蜀漢地界,公元249年,姜維再出西平出征曹魏,結果無功而返。其實當時的姜維自認為自己文武全才,而且姜維出生的姜姓是涼州的大姓,而涼州的羌人和胡人是比較配合涼州的大姓的,姜維認為可以把羌人和胡人收為羽翼,這樣可以攻佔隴西,但是費禕反對,給予姜維的軍隊通常只有一萬多人。
在公元250年,姜維出征涼州,再次率軍攻打西平,俘虜魏將郭循,郭循被俘虜之後送到了成都,要知道蜀漢政權一直想要郭循投降成為一個官方宣傳的正面案列,郭循此後被受封為左將軍,但是他內心不願意投降,反而想要暗殺劉禪。之後在公元253年,費禕在自己的駐地漢壽開辦歲首大會,郭脩身為左將軍在場,他趁著費禕酒醉之時刺殺了費禕。郭循也被當場的蜀漢官吏所殺。費禕去世後,姜維成為蜀漢的執政。
姜維在成為執政之後,沒有像蔣琬費禕一樣選擇保守,而是開啟了大規模的北伐,但是姜維的地位沒有蔣琬和費禕那麼穩固,這主要是他是曹魏的降人,此外重要的是他沒有取得像諸葛亮時代那樣對於曹魏的壓制力,這使得姜維的北伐時間雖然很長,但是戰果不大。253年,姜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過董亭,圍攻南安,曹魏雍州刺史陳泰為了解圍來到洛門,姜維軍糧吃完後退兵。
254年,姜維再次率軍出隴西,狄道長李簡舉城投降,繼而姜維進圍襄武,攻殺魏將徐質,姜維乘勝追擊,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此後姜維把這些縣的民眾遷徙到蜀地。
255年,姜維隨同曹魏降將夏侯霸、徵西大將軍張翼等人從狄道出兵,在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死傷數萬,退保狄道城,姜維圍攻狄道城,曹魏徵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姜維最後退軍駐紮鍾題。這一戰之前張翼就已經在朝堂之上反對姜維北征,最後姜維強迫張翼和自己一起進兵。
256年,姜維再次北伐,姜維當時和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胡濟卻沒有按照時間到來,導致姜維在段谷被魏將鄧艾擊敗,姜維死傷甚多,只好上書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257年,淮南三叛爆發,諸葛誕引兵造反,司馬昭派大軍前去鎮壓,當時曹魏的關中軍力也被調發。姜維趁著這個機會前去進攻關中,他出駱谷棧道來到沈嶺,當時曹魏在關中修建長城蜀漢,駐守長城計程車兵聽聞姜維來攻打,驚慌失措,最後是司馬望和鄧艾帶兵來到長城,姜維見狀只好前往芒水依靠大山修建營寨,雙方形成對峙,最後第二年諸葛誕被鎮壓,姜維只好退兵,無功而返。
262年,姜維進行了最後一次北伐,他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最後退駐沓中。這個時候姜維多年征戰,但是沒有建立功勳,朝廷和士人都對於姜維不滿,同時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當時興風作浪,姜維曾經勸說劉禪除掉黃皓,但是劉禪不同意,而且黃皓還和閻宇相勾結,意圖廢掉姜維,立閻宇為大將軍。最後姜維只好躲在沓中種田。只是所有人都在明爭暗鬥時,蜀漢在第二年已經進入亡國的狀態。
姜維北伐的成果並不是很大,只要兩次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是一戰被鄧艾所敗導致自己不得不自貶。 -
16 # Mer86
姜維一共北伐十一次,五勝四平兩負,前期受蔣琬、費禕節制,用兵規模受限制,但游擊戰術出神入化,亮點頗多。後期任大將軍後,不再受節制,卻反而打不好了,兩次大敗都出現在北伐後期。
第一、二次北伐:兩次小勝由於姜維前兩次北伐時,地位不高,作用也都不大,這裡就不細說了。簡單的說,就是姜維奉蔣琬之命到隴西打游擊,小敗郭淮一次,這是第一次北伐。公元244年,曹爽伐蜀漢,姜維奉命增援漢中,並逼退曹爽,這是第二次北伐。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三國演義》中沒有這兩次北伐,所以在演義中,就是“姜維九伐中原”,而不是“姜維十一伐中原”。
第三、四、五次北伐:一小勝,兩平公元247年,姜維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成為蜀漢高層領導。不過由於費禕仍然是一把手,姜維只是二把手,所以姜維仍然受費禕節制。
姜維高升的同一年,魏國涼州羌胡族人起兵造反,並派人通知蜀漢方面,尋求接應。魏國雍州刺史郭淮聞訊後,率軍在狄道設陣攔截。姜維聞訊後,也率兵出隴右迎接。
郭淮見姜維出動後,立即分兵攔截,姜維看郭淮分兵了,就遊擊佯動,吸引郭淮,為羌胡族人歸蜀創造了條件。
其實這個時候,胡人如果直接就往南走,進入蜀境,姜維的任務就完成了。但胡人走了一陣後,發現後面居然沒有魏兵追擊,於是這幫人的首領治無戴就突然起了邪念,他覺得現在郭淮和姜維交戰,河西必然空虛,然後他就帶人又折返了回去。
在把部落族人的家眷安置半路上後,治無戴氣勢洶洶的帶著部落的青壯勇士殺向了河西走廊上的武威郡。
郭淮見胡人明明已經走了,而現在居然又莫名其妙折返了回來,跑去打武威,當即就樂開了花,他當時也不去救武威,而是圍魏救趙,先突襲了胡人的家眷營地,逼治無戴回師,待治無戴回師救家眷時,他再在中途設伏,把這群羌胡族人打得全軍崩潰。
姜維聽說胡人被打崩了,就趕緊去救,他當時率蜀漢最精銳的虎步軍反覆攻擊郭淮,胡人見姜維殺到後,也以殘兵出擊,連續衝擊郭淮的防線。
最終,郭淮被擊潰,姜維不僅護送了不少胡人入蜀,而且還全身而退。(胡人也不是全部撤到了蜀境,夏侯霸率援軍趕到後,一部分胡人沒來得及撤,被魏國鎮壓了)
兩年後,即公元249年,魏國發生著名的高平陵政變,曹氏淪為司馬氏傀儡。姜維聽說此事後,與費禕商量,他認為魏國內亂,乃北伐良機,希望費禕撥給他大軍。但費禕認為北伐只是勞民傷財,不願意給姜維過多的兵力,最終還是隻給了他一萬人。
姜維出漢中後,率軍突襲隴右,行軍路線和第一次北伐相同。魏國當時確實受到了高平陵政變影響,但影響還沒來的這麼快,地方上還沒有反應(姜維來早了),所以姜維出擊後,很快就被魏將鄧艾、郭淮、陳泰三部夾擊了。
陳泰這個人是新面孔,姜維對他不熟,但恰恰是陳泰,讓姜維吃了大苦頭。因為姜維擅長遊擊,而郭淮又是個沉不住性子的人,每次姜維出擊,郭淮必然也要出擊,結果每次都讓姜維遛著打,所以姜維打郭淮,打出了心得體會。
而陳泰來了之後,情況就不同了。他的打法與司馬懿類似,就是擺烏龜王八陣,任憑你如何挑釁,我就是不出戰,而且他還特別擅守,這導致姜維的游擊戰失去了意義。所以姜維遇到陳泰後,實在沒什麼好辦法突破魏軍防線,最終只好退回漢中。
這一次,雙方打平了。
又過了一年,夏侯玄被司馬懿調回洛陽,夏侯霸聞訊,戰戰兢兢,逃亡蜀漢避禍,雍涼魏軍高層人事變動頻繁,高平陵政變的影響終於來了。於是姜維再次請求出擊,不過這一次費禕仍然只給了他一萬人。
此次北伐,姜維想出奇制勝,所以他在出漢中後,便把攻擊目標定為了西平郡。(現在的青海省西寧市)
前面說了,由於當時魏國確實有內亂,因而姜維殺入魏境後,一路渾水摸魚,並且還得到了羌胡人的配合,最終殺到了西平城下。
不過殺至西平後,受限於兵力少,姜維沒有攻克西平,最終草草收兵。這一次北伐也是相持不克,平局收場。
另外有兩點值得拿來說的就是,這次北伐是姜維歷次北伐深入魏境最遠的一次,大約有1500多里。姜維在撤軍途中還俘虜了一個叫郭修的魏將。由於後來費禕就是被郭修刺殺的,所以關於費禕之死,一直有人懷疑是姜維暗中指使的。
第六、七次北伐:一平,一大勝公元253年,蜀漢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姜維終於放開手腳。當時恰好東吳太傅諸葛恪興師攻魏,發兵20萬進攻淮南。姜維得知訊息後,便也乘機率數萬人出擊石營(甘肅西和縣),經董亭(甘肅天水),包圍了魏國南安郡。
後來,因為陳泰又擺出烏龜陣,而且姜維一直都是打游擊,從來沒帶過這麼多兵馬,所以圍攻南安,久攻不克。最後蜀漢軍糧草耗盡,姜維只得撤圍,以平局收場。
一年後,由於司馬師專權,魏帝曹芳密謀誅殺司馬師,司馬師憤而廢黜曹芳,殺掉了夏侯玄等人,導致魏國頓時又陷於混亂。
當時魏國狄道縣長李簡擔心受牽連,便派人向蜀漢秘密請降。姜維也不知道魏國朝廷內亂跟他一個區區狄道長有什麼關係,就不想去,但蜀漢大將張嶷認為李簡可信,極力主張去,於是姜維也就帶著大軍去了,此乃第七次北伐。
當年六月,姜維率軍攻魏,狄道縣長李簡果然獻城投降,姜維遂佔狄道。(狄道就是現在的甘肅臨洮,當時的臨洮是現在的岷縣)
在狄道休整了四個月後,姜維繼續率軍進圍襄武(甘肅隴西南),魏國守將徐質率軍發動反擊,姜維遣張嶷出擊攔截,但張嶷很不幸,在戰場上直接戰死了。姜維聽說後,趕緊率軍增援,在擊敗魏軍後,斬殺了徐質。
魏軍大將陣亡,餘部自然撤退,姜維遂即乘勝進擊,攻破了河關縣(甘肅臨夏)。
後來由於魏軍增援,姜維為保險起見,率軍退回,臨走前將河關、狄道、臨洮三縣百姓全部遷回漢中。第七次北伐自此結束,漢軍大勝。
這一次北伐是姜維歷次北伐中,第一次取得大勝。不過蜀漢軍大將張嶷戰死,也是很大的損失。(張嶷在南中殺得南蠻叫爹,結果北上第一戰就犧牲了)
第八、九次北伐:先大勝,後大敗公元255年,由於司馬師暴亡,司馬昭尚未完全繼承司馬師權力,魏國再次內訌。姜維請旨北伐,後主劉禪准奏,於是蜀漢大軍再次兵入隴右。
這次北伐,姜維與夏侯霸聯手出擊狄道,打出了蜀漢歷史上最大的勝利——洮西大捷。
此次大捷,姜維殲滅魏國精銳數萬,隴西魏軍被打得只剩下不到一萬人。當時連鄧艾都無計可施,主張放棄隴西,避其鋒芒。是陳泰堅持支援隴西,再加上司馬昭也穩定了局勢,派魏軍主力及時增援,姜維才不得不再次引兵退回漢中。
次年,後主劉禪因第八次北伐有功,封姜維為大將軍,當時姜維的威望空前強大。為了乘勝追擊,姜維在當年下半年便又策劃了一次大規模北伐。
這一次姜維與蜀國鎮西大將軍胡濟約定在上邽會和,發動強攻。但由於胡濟未能如期到達戰場,姜維又被鄧艾擊敗,死傷上萬,所以這次北伐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慘敗。
這是姜維北伐第一次慘敗。
姜維回師之後,蜀漢朝內的一幫小人就開始瘋狂噴他,讓他自覺一點,寫認罪書,全然忘了這次北伐前是如何吹捧姜維的。姜維後來被逼無奈,只好自認有罪,且自請貶官三級,仿效當年諸葛亮一伐失利自貶之舉。
後主劉禪接受了姜維的認罪申請,將它貶為後將軍,但並沒有剝奪姜維權力,仍然讓他負責大將軍的工作。(其實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劉禪很會做人,他辦事從不把人往絕路上逼)
第九次北伐是姜維人生的轉折點,自這次北伐後,蜀漢朝內對姜維的評價越來越低,姜維開始走下坡路。
第十次北伐:平手公元257年,魏國大將諸葛誕聯合東吳在淮南起兵反叛司馬昭。由於叛軍勢大,東線魏軍兵力不夠,於是司馬昭調雍涼魏軍東下討伐諸葛誕和東吳,導致西線兵力空虛。
姜維聞訊後,認為長安此時必然空虛,便決定改變北伐路線,不再攻隴右,而是直攻長安。這一次是姜維唯一一次直攻關中。
照理來說,這一次北伐,姜維是佔了很大便宜的,因為魏國確實兵力空虛,而且聽說姜維大軍來伐後,關中的魏軍諸將也是嚇得要死,人心惶惶。但是鄧艾卻不怕,他學到了陳泰打仗的精髓,任你如何挑戰,我就是堅守不出,跟姜維打起了陣地戰。
前面說了,姜維不擅長陣地站,所以鄧艾靠烏龜陣拖了五個月,拖到公元258年四月諸葛誕敗亡,魏軍主力西調後,姜維便不得不見再次退兵而還。
這次北伐後,姜維再次被任命為大將軍。但是朝內對他的非議更大,紛紛罵他屢次北伐不見成效,弄得民困兵疲。姜維抵擋不住輿論對他的非議,此後連續五年不再北伐。
第十一次北伐:小敗公元261年,由於黃皓、諸葛瞻等反姜維派多次上書後主劉禪,要求罷免姜維兵權。姜維為了保住兵權,便只好以北伐的方式保兵權。
第二年,姜維起兵攻魏,攻入雍州。鄧艾聞訊後率兵迎戰,在洮陽截住姜維。這一次鄧艾又看破了姜維的戰略,他抓住姜維懸師遠征,戰線過長,給養困難,難以持久的弱點。搶佔有利地勢,在洮陽以東的侯和(甘肅省卓尼縣)設陣,以逸待勞,阻擊蜀軍。
像這種情況,若是諸葛亮或此前的姜維,必然不會血拼,因為魏軍已有準備,蜀漢那點兵力賠不起。但是這次因為是被迫北伐,不能無功而返,於是姜維就發動了賭博式的攻擊,結果被鄧艾擊敗。
姜維敗退後,鄧艾順勢發起反擊,姜維再次大敗,損失嚴重。
前面說了,由於姜維此次北伐只許勝,不能徒勞無功,戰敗就更不能了,如果敗了,他就完蛋了,所以他在此戰之後,既不敢回成都,也不敢回漢中,只得帶兵退往沓中躲避非議。(甘肅舟曲)
姜維在沓中避禍期間,司馬昭以十八萬大軍,兵分三路攻蜀。這一戰就不用多說了,漢軍抵抗數月後,後主劉禪開城投降。立國43年的蜀漢政權自此滅亡。
通觀姜維歷次北伐可以發現,其實他的戰績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也已經從諸葛亮時的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他的戰績其實是比諸葛亮要略好一點的。正是因為姜維多次挫敗魏軍,才使得魏軍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
不過蜀漢到了後期,優秀將領和優秀的治國之才都是所剩無幾,後主也是昏庸之輩,蜀漢在國力上已被魏國遠遠甩在了身後。在這種條件下,姜維在戰術上的勝利,對大局而言,無濟於事,蜀漢的滅亡只能是必然的。
回覆列表
先不論姜維北伐的對錯。
作為一個降將,能和諸葛亮一樣,報知遇之恩,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就值得後世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