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丹心俠骨

    有些時候書上說的都是故事,

    也就是所說紙上談兵。

    有句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道理都懂,做起來很難。

  • 2 # 小竹柒的故事城堡

    把“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往自己身上套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

    越是用這句話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就越覺得說得對。但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的是,這話最可怕的一點不是“過不好這一生”,這個世界上的悽慘人生數不勝數,這沒什麼可怕的,真正可怕在於他會讓你產生“學習沒卵用”的虛無感,進而放棄學習和進步,把你牢牢鎖死在原地,原本有機會達到的高處再無力到達,我實在很難想象有什麼比讓人無法去到他原本可以去到的美好地方更殘酷的事情了。

    而這樣的結果還會一次次反過來加深印象,讓人更加覺得這話說得真他麼對,接著陷入“相信過不好—頹廢喪氣—真的沒過好—更加相信過不好”的惡性迴圈。

    你不能進這個迴圈,你不應該信這句話。

    有沒有所謂的“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的人呢?有的。但知道為什麼最近這幾年知識付費火了嗎?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些能夠讓人付費的人真的比常人更有東西,所以聽完課你真的會覺得“臥槽牛逼!原來還可以怎麼看!他們的想法果然和我們不一樣!難怪他們能賺那麼多錢過上了那麼好的生活呢!”

    這說明就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國家、同一個社會里的確有人因為懂得了更多的東西過好了自己的生活,那些東西里面最大比例的就是所謂的“道理”。

    所以不要再被“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種喪文化產物洗腦成為“人間不值得”。

    懂得更多的道理當然不能保證你過好一生,但至上能讓你有更大的機率過好一生。

    “我懂這個道理但我選擇不用”和“我壓根不懂這個道理想用也用不了”之間的差距是明顯的,其中思考角度、廣度和深度的差異早已鑄就了令人咂舌的人生差異。

    “思考質量幾乎決定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懂得更多道理才有更豐富的思考角度進而有更高的思考質量,更進一步提高選擇的質量。人生本質上就是由各種各樣的選擇構成,那懂得道理的正面作用已經不言自明。但前面說了,正面影響的確存在但並不給你過好一生的保證,而是提高了你過好生活的機率,所以聽了很多道理只是過好一生的重要條件絕非充分條件。

    既然是更大機率,那就有部分人實實在在正面對著“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困境,恰逢近來我真實地感覺到因為自己懂得的一些道理正一點點把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所以我想聊聊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以及更重要的,怎麼樣才能在聽過了很多道理之後把人生過好。

    我是王振宇,一名生活駭客,我相信“但凡有規律,凡事皆可hack”,學習如此,人生也如此,自我改變是我需要探索的話題。

    全文共8105字,預計閱讀需要19分鐘,用19分鐘也許就不用再翻看其他答案我相信是值得的。

    01.聽過了但沒聽進去

    比聽過重要得多的是聽懂,比聽懂重要得多的是理解,比理解重要得多的是篤信。

    這是對道理 逐層遞進的三個接受層次,聽過僅僅是知道,聽懂卻意味著嘗試,理解標誌著踐行,只有篤信才預示著改變。

    但正如“身邊有80%的人從來不思考,15%的人以為自己在思考,而只有5%的人真正在思考”一樣,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僅僅只做到了聽過的層次,少部分人做到了理解,只有極少數人做到了篤信。

    但現實的殘酷在於聽過的道理哪怕已經能夠原話背誦,只要沒有深入的思考和篤信的魄力,道理依然是懸在空中的格言警句。左耳進右耳出的“聽過”,除了能幫你在飯桌上增加談資實在沒有其他用處。

    其實無法深入地聽進去道理這事兒倒也不怪我們,真正要怪還得怪我們所處的這個“格言橫飛雞湯盛行”的教育環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變成了“格言式教育”。

    當我們遇到任何問題時都會聽到師長拋來一句“至理名言”—

    堅持不住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自由散漫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得意忘形時,“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乍一聽真的很有道理甚至會產生豁然開朗的錯覺,但這背後其實有大問題:

    師長不知是為了裝逼還是為了體現留白的藝術,丟擲一句“至理名言”後往往從不多做任何解釋,針對一個道理背後的適用物件、適用條件、適用場景以及如何應用到生活中等等具有指導意義的資訊隻字不提,也不知道是他們也不知道還是他們覺得把這個句子丟擲來讓我們自己去琢磨才好,總之不說就是不說。

    但據我觀察到的情況是,這些對於用好一個道理最重要的資訊一旦不被提及,大多數人壓根兒就沒有自己把他們琢磨清楚的能力。琢磨不清楚又沒人指路,好好應用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比如說初中文言文賣油翁有過一句“無他,唯手熟爾”,初次聽聞覺得“這說得太對了!”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老師不會告訴你這句話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到底有怎樣的建設意義更不會告訴你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把這個道理用在具體的情景當中。

    但仔細想想,賣油翁那句話和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刻意練習”、和格拉德威爾《異類》一書中提出的網紅理論“一萬小時定律”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在我看來壓根兒就是一回事兒,說的都是“熟能生巧”的終極道理,都是極其鋒利的方法論。

    本子雖然想通但稍作對比就會發現僅僅用格言呈現的“無他,唯手熟爾”已經淪為了雖被傳頌但卻很很少被用來指導生活的“金句”,而“一萬小時定律”因為披上了定律的外衣再加上一整本書關於適用條件、適用物件、使用建議的擴充,無數人便把他當成了指導人生髮展的金科玉律。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從小到大我們無意中忽略掉了大量原本可以發揮巨大價值的道理,鋒利的寶劍原本就稀少,好不容易遇到卻如此浪費掉實在可惜。

    不僅如此,考慮到這種教育持續的時間之長,幾乎每個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把那些極其簡單但是極其正確的道理翻來覆去地聽了無數遍。

    次數雖多卻沒有一次讓我們真正感受過用道理解決問題改善生活的美好體驗,結果是我們好像對“道理”普遍產生了群體免疫,“道理雖好但全都沒卵用”的認知開始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隨著我們漸漸長大,在“過去那麼多道理都不曾幫到我,這一個也不例外”的路徑依賴之下,我們都逐漸變成了聽不進道理的人,“聽懂”“理解”“篤信”無從談起,“聽過”成了可能卻也是唯一可能的狀態。

    要想“過好這一生”,打破這個僵局刻不容緩。

    既然我們缺的指導道理使用的資訊而師長又幫不了我們,那沒得選

    我們自救吧!

    首先,聽到道理得具體化。

    精闢的道理往往精煉且帶有一些哲學意味,如果僅僅停留在“聽過”那常常就會受困於“預設沒用”或者“好像有用但不知道怎麼用”的處境。可前面的例子已經讓我們看到一個道理延伸開有了適用物件,有了適用場景,一切就會變得清晰可見且具有操作性。

    好比一個遊戲氪金玩家神器滿身但不知道怎麼用於是依然戰績平平,但如果有高人給他一份操作指南,告訴他什麼時候該用什麼神器以及每件神器怎麼用,那你覺得還有人能攔得住他嗎?

    把學到的道理具體化就是自己當自己的“高人”,而這裡的具體化就是前面提到的:聽見-聽懂-理解-篤信 的資訊接收流程

    “聽見”僅僅浮於表面,耳朵正常的人都能做到。

    那怎樣才叫聽懂呢?這一步聚焦於道理本身,你不僅需要去體會道理本身的含義還需要體會說話人表達這個道理的情境和目的,並揣測說話人希望聽到這個道理的人用他去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

    至於“理解”,除了需要去思考這個道理背後的適用場景、適用條件以及適用物件等等要素外,更進一步,還要跳出這個道理本身去進行延伸和拓展,這個道理用得好會是什麼結果?用得差會是什麼結果?他和其他道理有什麼相似之處?什麼不同之處?他能和什麼其他道理聯合使用以發揮最好的效果等等。

    最後一步是“篤信”,注意!這裡說的不是相信而是篤信,是無條件的相信,無條件地相信“這個道理真的能夠改變你的生活”。

    人是個很有意思的物種,“一件事情能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往往取決於我們相信他能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所謂“心理暗示”和“自證預言”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就拿“時間就是金錢”舉例,篤信這句話的人會更加珍惜自己的時間,長期堅持做提升自己價值的事,結果就是他的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值錢;而不相信這個道理的人,依然像以前那樣揮霍時間、毫無積累,結果就是他的時間真的就分文不值。

    所以學會主動去“篤信”一個道理然後用順著這份篤信去影響自己的行為的確非常重要的。

    四個步驟都思考到位,才算是真正把一個道理聽進去了,讓一個道理全方位的資訊都存在於腦子中是讓道理髮揮作用的基礎,也是真正改變生活的第一步。

    那怎麼檢驗一個道理自己是否已經聽進去了呢?用自己的“行為衝動”去檢驗。

    “如果你覺得一件事情重要但卻遲遲沒去做,那就意味著你還沒有意識到他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你真的把一個道理聽進了心坎裡,並且篤信他是對的,你自然會有一種強烈的無法抑制的慾望想要立馬把他應用到你的生活中,這是種什麼感覺呢?

    僅僅“聽見”道理你只會感覺“好像說的有道理”,然後拋之腦後就沒有然後了…

    而一旦你真的把道理聽進去並且“篤信”,那麼你的強烈感受將是

    “臥槽!這類事情居然可以這麼思考!這種想法真的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啊!不行!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傻逼了!我一定要儘快把這個道理在後面生活裡用起來!刻不容緩!”

    明知道有更好的選擇卻不那麼做就是擺明了放棄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很少有人能承受這種“吃虧”的感覺,如果你沒有這種“行動衝動”說明你目前還沒有真正把這個道理聽進去,或者說沒有做好靠他改變生活的準備。

    02.道理別聽那麼多

    平日裡我們早就被各種“名言警句”包圍,但細看會發現大多都不過是相通的道理在不同場景下的闡釋而已,真正本質的東西並沒有那麼五花八門。

    面對如此繁多的“道理”,不要一次性奢望去聽太多,也不要一條條記錄太多。

    “重點太多就等於沒有重點”

    聽懂道理改變生活從來都不是“集中收集、一股腦全用、最後一步到位的過程”的全線作戰,這樣只會讓你在大量的道理之中無所適從;而該是“一次專心一條,當一條道理融入生活後再考慮下一條。”的單點突破。

    真正有用的道理絕不是可以批次學習的雞湯,而是涉及到價值觀改變的重大沖擊。

    短時間大量的思想衝擊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不僅不會帶來“煥然一新”的重生,甚至會讓人陷入迷茫無助寸步難行的自我懷疑。這就好像高三的孩子常常進入的一個誤區是花過多的時間收集過多的學習方法,總想著一步到位更新自己的學習系統,但結果就是知道的方法太多,反而不知道真正在聽課和做題時應該如何自處,不僅期待中的逆風翻盤沒有出現甚至還會陷入“東施效顰”的尷尬局面。

    其實在道理上下猛藥不僅萬千普通人做不到,就連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也同樣做不到。

    巴菲特一個“價值投資”的理念琢磨了近70年,過程中還在不停修正和更新,到如今才有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傲人戰績;雷 · 達利奧一套“原則”系統,打磨了近40年才把“橋水資本”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馬斯克一心踐行“第一性原理”大半輩子終於有了“SpaceX”和“Tesla”的今日成就。

    你不會看到他們在“道理”層面“朝令夕改”,而是在一條路上不停探索不停增補和修正直到形成一套完善的價值體系,幫助從長時間尺度來看做出最優的決策。

    所謂“欲速則不達”便是如此。

    道理不必聽那麼多,一段時間之內把一個道理琢磨清楚思考明白,好好踐行,收穫反饋再加以增補和修訂,你就已經超過了“聽了許多道理卻從沒聽懂過任何一條道理”的普通人很多,甚至直接就在“吸收道理”這件事情上和世界上最厲害的人處在了同一水平上。

    都聽說過“21天養成一個新習慣”,我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下最佳化改良,搞出了一個“21天道理養成法”,踏實而有效,這裡也推薦給大家:

    簡言之就是每21天只琢磨一個“道理”。

    過程中不僅要把第一部分提到的關於道理的思考完善,同時21天裡你就只關注這一個道理,其他的所有指引都暫時不顧。

    儘可能用這個道理去思考分析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情景,去幫助自己做出所有決策,讓這個道理成為自己思維和價值觀自然而然的輔助工具。

    直到你習慣他的存在,直到你21天之後不再刻意強迫自己這個道理也可以在潛意識裡幫助你增加一個思考角度為止。

    完成一個道理的內化之後再考慮下一個。

    不要覺得21天只考慮一個效率太低,再次重申,充分把握一個道理不是兒戲,因為這是會讓你成為一個不同的人的重大決定,不僅要謹慎而且要踏實。

    與其遍地開花卻沒收穫倒不如一步一個腳印讓自己漸漸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03.人至踐則無敵

    李笑來雖被人看成是雞湯作家但嚴格來說他的思維方法論是極其硬核且鋒利的。

    他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至踐則無敵”,這裡的踐是踐行的踐。

    這話道出了“道理”改變生活的本質,正如我常在自己文章的末尾附上的那句話:我能說的就這麼多,到底怎麼做看你自己了。關鍵就在於這個“做”字

    人生由選擇構成,每一個選擇背後都對應著行為,你所有行為的總和塑造甚至決定了你的生活,無論是好還是壞。想想我們平時究竟怎樣定義一個人的呢?靠性格和行為對吧?那我們又是怎樣評價一個人的性格的呢?還是看他過往做的事情對吧。

    所以嚴格來說除了行為,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決定你自己;換言之,不是你聽了什麼而是你做了什麼才真正決定你的生活。

    道理聽過後僅僅被放在腦子裡是不會直接影響你的生活的,只有把你聽過的道理踏踏實實地應用在生活中,融入到行動裡,所謂的道理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那現在我們再來理解一下為什麼“聽過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因為他們只是聽了但從來沒去好好做過。

    聽很簡單,每個人都聽過許多道理,如果僅僅聽就能改變生活過好一生,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應該再有任何悲慘的人生不是嗎?但放眼望去,對自己人生感到滿意的人著實少之又少。這也反向論證了僅僅是聽遠遠不夠。

    所以問題不是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

    “僅僅是聽了很多道理,的確就應該過不好這一生”

    問題的關鍵在於“踐行”,要想聽過道理把生活過好

    不要光聽你得去做!

    不要光聽你的去做!

    不要光聽你得去做!

    達利奧在自己《原則》一書中把一個人理想的做事流程分為了五步

    1.選擇目標

    2.看看你距離目標有什麼障礙,有什麼問題

    3.診斷,發現這些問題根本原因是什麼

    4.設計一個計劃去解決問題

    5.去做

    稍加修改可以得出一套指導“道理應用”的流程

    1.確定一個你想深入貫徹的道理

    2.強行要求自己把這個道理放在心上

    3.透過“聽過-聽懂-理解-篤信”的流程完成基本的心理建設

    4.診斷,發現生活中能夠應用這個道理去思考和分析的具體場景

    5.去做

    這一套流程很重要,因為他給了我們做事情完成閉環的可能,有了閉環我們就有了反思和最佳化的可能,每完成一次流程都可以在覆盤中加深對“道理”本身的理解,然後根據實際的反饋進一步調優如何在具體場景中進行應用。

    改變生活是個龐大的議題,不能奢望一步到位,“行動-反饋-最佳化-再行動”的螺旋式上升才是正解。恰如扎克伯格在自己創立Facebook初期貼在辦公位上的那一句“把事情做完比做好更重要”,不是不追求好的結果只是不追求一步到位的奢望而已。

    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不僅適用於創業也同樣適用於我們今天的話題。

    所以不管道理是否已經理解得足夠深刻,也不道理本身是否足夠優秀,只要你篤信他對你有用就請毫不猶豫地把他應用在生活當中。完全不用怕結果不好,沒有誰一上手就能做得好,但我們有了閉環最佳化的思維,反覆覆盤和最佳化之後,用好一個道理去指導更好的生活常常只能是必然的結果。

    查理 · 芒格在《窮查理寶典》當中提到一個常見的思維誤區

    “手裡有錘子看什麼都像釘子”

    說的是人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掌握的道理或者知識的適用範圍進行不合理外推以致於在不應該使用的場合也強行套用最終導致不好的結果。

    但我想說的卻是,在踐行道理的初期,“有了錘子全當釘子”其實是個不錯的策略,一旦確定你想貫徹某個道理之後,完全可以用這個道理去思考生活中所有的場景,去套用所有你面臨的決策和問題,能夠用上你就用上,這能幫你更好地養成用這個道理思考的思維習慣,不能用上也能讓你在這一輪反思總結的過程中明確這個道理的適用邊界,前後不虧,值得一試。

    準備一個筆記本,每一頁開頭寫下你想貫徹的道理,然後在下面分條目寫下你覺得生活中可以用上這個道理的具體場景或者問題

    然後一旦生活中遇到了你記錄下的場景和問題都強迫自己用上這個道理完成思考和分析

    如果生活中遇到了沒有記錄但實則可以應用那個道理的場景和問題也請補充記錄在筆記本當中

    搭配前面提到的“21道理養成法”,21天一個道理下至少也會有10條以上的具體使用場景,把文字留為存檔,日後時常翻看,然後就可以放心轉戰下一個道理了。

    一年以後有的人儼然已經重生,有的人仍在原地抱怨時運不濟,差別看似很大但可能僅僅在於前者當初不由分說地行動了而後者卻沒有。

    04.長期的力量

    人總是習慣性地高估短期的作用又低估長期的力量。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品我們能等百年為啥改善人生我們總是急於求成呢?

    這其實也像我常對高三的孩子說的:“如果你選定了一個學習方法,就請長期堅持使用他知道他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常常不是方法不好或者沒用,而是你沒有堅持使用這個方法到他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

    高考是一次公平的考試,短時間能保證提升高分的方法原本就不應該存在。因為如果存在,那對於不知道這個方法都學生而言,高考就變得不再公平了不是嗎。

    高考尚且如此,人生自然更甚。

    基於時間的價值是很難逾越的護城河,所以任何有價值的改變都無一例外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若是短時間便有顯著回報,勢必讓眾人趨之若鶩,人一多價值便會下降,所以踏踏實實做好積累和成長讓時間成為保護自己的護城河而非阻斷自己的護城河的確是普通人最好的選擇。

    對於踐行道理改變生活這件事,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個認知

    “只要我們正在做出比以往更好的選擇,那麼我們的生活的確就正在比以往變得更好,但這種變化我們並不一定能夠立馬體會到。”

    比如說你篤信“生命可貴”這個樸素的道理,選擇從今天開始戒菸,你是無法立刻感受到這個選擇帶給你的益處的,但如果我們思考一年後、五年後、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呢?最終多出來的十年壽命就是你當初篤信“生命可貴”這個道理的獎勵,只不過這份獎勵遲到了六十年而已。

    你踐行的道理並非沒有回報, 他只是在用一種你不那麼容易察覺的方式改變你的生活。給道理一點時間,給習慣一點時間,當然也要給你自己一點時間,“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同時因為人生不能重來,關於選擇的影響其實存在一個悖論:

    當你選擇了一個選項你將會變成某一個樣子,但你卻再也沒有機會回到當初做選擇的那個時間點選擇另一個選項,所以你永遠無法知道如果當初你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你將會變成什麼樣,於是你永遠無法客觀地透過對比知曉對於當初的自己來說到底哪一個選擇更好。

    雖然面對無法客觀評價的悖論,但我們也並非束手無策,我們能做的是:從成長的角度出發,在任何時候都做出讓當時的自己不後悔的選擇。

    達成這個目標我們靠的不是覆盤和比較,因為壓根做不到,而是邏輯和價值觀。

    每次吸收一個道理都是對價值觀的重塑,我們需要慎重,所以每次選擇關頭都請努力選出更好的選項。哪怕我們並不能知道事後再看這個選擇是否最好,但至少可以是當前的自己不後悔的更好選項。

    做好這件事有多重要呢?據統計,一個人每天將會面臨總計兩百次以上的選擇,而這裡說的每次的確就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每一次。

    一次又一次的小選擇就構成了我們人生大體的走向,所以對於道理改變人生這件事情,我們需要有長期的眼光和魄力,先是“篤信”道理的效用然後去展望“更優選擇”積累之後在很久的對我們的影響,至於過程之中你只是“吭哧吭哧”鍥而不捨地不停吸收新道理掌握新知識然後盡你所能每一次都選擇更好的那個選項罷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莫過於此,雖然我們知道其中任何一個選擇都不會對人生產生立竿見影的巨大影響,但無數個更好彙集在一起也許就能通向那個你理想中更好的人生,所以你得相信時間終將給你滿意的答案。

    最後,希望對任何有機會改變你人生的深刻道理,你都能像馬斯克一樣琢磨個二十年搞出個特斯拉,或者如達利奧一般研究個四十年影響上百萬人,亦或是學學巴菲特老爺子踐行一輩子最終賺他個幾百上千億美金。

    不論你想成為啥,一時半會都成不了,但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卻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你真的就成不了,我們共勉。

    那麼對於為什麼“聽過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能說的道理就這麼多,聽完這些道理後你該怎麼做就看你自己了。

    ——轉自知乎 王振寧

    已授權

    非常感謝 王振寧老師 的授權!大家可以去知乎搜下看原作!多多支援下他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腔潰瘍反反覆覆,多吃些水果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