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文都教育
-
2 # 中公考研
一、計劃篇
考研前要有計劃,比如自己要考什麼院校什麼專業,在此提醒大家:還是結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實際情況去報考,不管是報考什麼專業,什麼院校,考研是一段痛苦的過程,如果做好前期準備就能減少痛苦。
1、工作與考研的取捨。不少人想兩者兼得,精力旺盛的人可以。但是既然選擇就應該一心一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2、資金準備。考研是詩一筆投資不小的事業,提前要備好儲備,省得在複習當中為這些事煩心。具體的花費有:房費+水電費+伙食費+書本費+學習班費+報名費零花+車費+複試費。各種支出要有計劃,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
3、其他雜事。租房地點當然是大學邊或大學裡面(有的大學裡面有租房子的)。要選擇的大學,或者是你要報考的,或有同學在讀的,或者母校。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讓你的考研之路走得更加順暢。
做好這些準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工作的需要或者自己的發展目標理性地選擇自己想報考的院校、報考專業。在做好這些決定之後,你就可以開始正式的複習了。在職考研與應屆畢業生相比存在一個最大的難題:多年沒有接觸過課本和專業知識,幾乎是大部分都還給了老師。但是,相比應屆畢業生的最明顯優勢卻是你有足夠的資金投資來彌補這些劣勢。經濟條件絕對可以支付一個比較權威的考研輔導班。輔導班的好處是為你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使你少走很多彎路,並且一定程度上還為你的複習增添信心。建議大家:特別是基礎班,可以幫助你掌握每門課的學習重點,是你的複習順利進行。
二、複習篇
在職考研考生的最大困難,恐怕就是考研與工作在時間上的衝突,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學習時間一般是晚上,大概可以擠出3個小時,早上可以擠出1小時。 建議大家制定比較周密的學習計劃,每月的、每週的、甚至每天的。從7月開始到10月中旬,紮實的複習2遍。公共課要打好紮實的基礎,需要從備考開始堅持到最後。政治可以在中後期準備,1到2個月足夠。
在職人員的社會活動比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減少頻繁的社會活動,節假日最好利用起來學習。十一期間不能鬆懈,這是考前的關鍵時刻。但是適當的休息也是必要的,每個星期要休息半天,調節一下,好好放鬆。
在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允許的條件下,上班時間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比如背單詞,上網查資料。但是決不能讓單位或同事們知道你要考研,要讓他們覺得你在很認真地工作。沒有單位會留一個有二心的人的。
3三、心態篇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所以心態的調節在備考過程中至關重要。儘管在職考研有很多劣勢,但在職考生同樣有很多優勢。所以首先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持續位自己暗自鼓勁。你想想,你不用為期末考試發愁,不用為找工作和考研的選擇躊躇,不用為輔導班和複習資料的價格而忍痛割愛,入學的分數線要低5分……當然你的自信是透過一步步地複習來堅定的,當複習的時間越久,掌握的知識越多時,你對自己就會越有信心。
其次要有恆心和毅力。在職考生與應屆考生不同,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也缺乏積極的學習氛圍,絕大多數人都是孤軍奮戰。所以,最難得是需要非凡的毅力,保持持之以恆的心態。。
總之,在職考研是一筆很經濟的投資,既能學到知識,又能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備考期間最重要的是堅持到底,一種恆心與毅力。在備考期間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堅持到最後,你就會勝利!
-
3 # 湖南文都教育
在職考研需要注意哪些:
1.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方式:
報考在職研究生的時候,在職人員首先要對報考方式有一定的瞭解,因為在職研究生目前有一月聯考和同等學力申碩兩種不同的報考方式,而且一月聯考在職研究生畢業後獲得的是雙證,同等學力申碩在職研究生畢業後獲得的是單證。
2.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
月聯考在職研究生對於不同學歷的報考者有不同的要求,專科學歷報考者畢業滿五年;本科學歷報考者畢業滿3年;研究生學歷報考者畢業滿兩年。
同等學力申碩在職研究生對於報考者的要求比較低,滿足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關課程的學習,但是參加申碩考試的人員需要具備本科學歷且獲得學士學位滿三年。
3.在職研究生報考時間:
十二月聯考在職研究生的報名時間在十月份,考試時間在十二月份。同等學力申碩在職研究生的報名時間在三月份,考試時間在五月份。
4.在職研究生報考網站:
①研招網:一月聯考在職研究生報名網站
研招網是一月聯考在職研究生的報名網站,二零一八年的考生需要在二零一七年十月份登陸此網站進行報名,報名成功的考生還需要在十一月份參加現場確認,確認成功的考生可以在十二月份參加全國聯考。
順利透過全國聯考的考生需在次年的三四月份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複試,順利透過複試的考生才能入校學習,此種形式的在職研究生學員畢業後可以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
②學位網:同等學力申碩在職研究生報名網站
學位網是同等學力申碩在職研究生的報名網站,二零一八年的考生需要在二零一八年三月份登陸此網站進行報名,報名成功的考生需要在五月份參加申碩考試。順利透過申碩考試和論文答辯的學員可以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5.報名材料:
無論在職人員選擇的是同等學力申碩還是十二月聯考方式報考在職研究生,在報名時都是需要準備個人相應材料的。一般來說,需要準備的材料有個人最高學位、學歷證書、身份證等影印件和原件,以及個人彩色證件照片等。
想要報考在職研究生的小夥伴除了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和院校報考。
回覆列表
在職研究生的三種讀研形式
1、入學方式不同
一月聯考是唯一需要參加入學考試的,而且考試難度是最大的,在職人員需要做好全面的準備,才能實現順利入學願望。五月同等學力申碩和高階研修班是不用參加入學考試的,報名者只要提交相關資料,透過稽核就可入學。但前者一般要求報名者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後者則重視報名者的職務、職業背景等資料。
2、報名時間不同
一月聯考的報名時間是在每年的十月份,需要經過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想要參加五月同等學力申碩相關專業課程學習,學員隨時可以諮詢招生老師報名,只要課程班有名額,在透過資格稽核後直接入學參加學習,否則只能等待下一期課程開班。高階研修班也可以隨時聯絡,與同等學力申碩相似,即使開課後,如果有名額也是可以插班學習的。
3、授課方式不同
三者的上課時間都不會與在職學員的工作時間衝突,但一月聯考和高階研修班採取的是面授方式,五月同等學力申碩的授課方式更為靈活,學員可以選擇面授的假期班、週末班,也可以選擇遠端班,直接透過網路來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
4、所獲證書不同
一月聯考也被稱為在職研究生學歷教育,學員最後獲得在職研究生雙證,含金量與社會認可度都不錯。五月同等學力申碩學員,如果完成所有課程學習,可以獲得結業證書;在透過申碩考試,結束論文階段後,還可以獲得國家認可的在職研究生學位證書,與統招生學位沒有任何分別含金量與社會認可度都不錯。高階研修班在課程結束後,將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是學員參加相關專業課程學習的一種證明。
五月同等學力申碩:
一、先入學學習,後考試
同等學力申碩是採用“寬進嚴出”,先入學後考試的形式。參加同等學力申碩方式學習的人員,只要符合該考試製定的報考條件要求,就可直接參加相關專業課程班的學習,不用參加入學前的考試。在學習期間,學員們可以接受基礎理論、專業知識以及專業能力的培訓,等到學習一段時間,達到報考條件後再參加考試。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報考限制,讓更多學員有機會進入學習,提高教育水平。
二、考試透過率高
同等學力申碩考試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報名,5月份參加考試。由於採用的是先參加專業課程的學習再參加考試,學員都是經過一段學習才報名考試,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試難度,並且考試的內容主要包含外語和專業綜合,只要學員們每門達到60分就算合格,考試透過率是非常高的。
三、成績有保留期限
大部分招生院校針對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的學員,都設定了成績保留期限。一般學員們的成績可保留四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學員們只要在這四年的有限期間內完全透過兩門考試就算成功。如果學員們在第一年內有一科沒有透過,則在第二年只需參加沒透過的科目考試即可,為學員們順利透過考試提供了保障。讓更多學員得到研究生學位證書。
專科報考在職研究生有什麼限在職研究生大部分專業報名條件都是要求至少本科學歷,專科學歷的學員是沒有資格參加申碩考試並取得碩士學位的(有別於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專科畢業兩年就可以報讀)。
但是專科學歷學員是可以參加在職研究生一部分專業得(先入學後考試的專業)課程班學習,畢業後取得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但是沒有資格參加畢業後的申碩考試取得碩士學位證書。
學員如果不需要碩士學位,可以參加高階研修班學習,一般參加高研班學習的學員,工作經歷和職位都比較高,對於拓展人脈關係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專科報考在職研究生有哪些方式?
一、先拿一個本科學位,再以同等學力報考,這樣申碩的難度低了,基本能透過。但本科學位也需要時間,正常來說本科需要兩年,申碩需要三年,總共是五年對大齡考生來說未免時間過於長了。
二、就是如果你機會好,且有眼光不錯,一些大學的在職研究生的班級可以同步輔修一個本科學士學位,時間有長有短的,長的有2年的,短的有3個月的。
三、部分10月份在職攻碩的GCT、教育碩士等等的專業,國家規定有些自主命題,自主招生的學校可以有5%左右的名額,招生特別優秀的專科學生,但這個考試難度很大,名額有限。
四、參加一月份的國家統招考試,這個考試難度比較高,報考的人也最多,其中不乏本科生和應屆生,而部分院校如首都經貿大學和地質大學在五月、十月也有考試,這樣就增加了考生的透過率。
在職研究生與統招研究生有什麼不同在職研究生是指在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的身份,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學歷教育的一種型別。在職研究生屬於國民教育系列也是一種學位教育。在職研究生與平時的統招研究生有什麼區別呢?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資訊網的導師認為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上課學習時間不同。在職研究生利用非工作時間,在職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的學習,需要在職工作,所以其一般利用週末或工作之餘進行學習;而統招研究生是脫產全日制學習,其主要時間是在校學習。
2、錄取制度不同。在職研究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班不需入學考試,學分修滿者可由辦班院校發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滿足申碩條件者可以透過在職聯考或同等學力申碩考試,並完成學術論文答辯後獲得碩士學位。而統招研究生則是透過統考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其錄取制度為淘汰選拔制,修滿學分後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3、獲取的證書有所不同。不同形式的在職研究生申碩獲得的證書有所不同,在職研究生一般透過考核都可獲得與統招研究生一模一樣的碩士學位證書。而統招碩士研究生最後能夠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兩種。
在職考研改革後“全日制”與“證書”如何取捨據相關在職研究生老師介紹,在職研究生畢業證書與全日制的還是有區別的,對於在職研究生畢業證書方面,現在的證書上會標明“非全日制”字樣,因為以後想要獲得全日制標籤,只有辭職考研一種途徑了。雖然如此,但還請考生不必擔心,畢業證書的來歷不同,但含金量在國家政策面前是相同的。對於工作人員就業和個人發展方面,所能起到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1.招生計劃,統一下達
從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2.招生錄取,統一組織實施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招生簡章須明確報學習方式、修業年限、收費標準等內容;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培養單位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3.教育,堅持同一標準
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社會需求自主確定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據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培養方案,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
4.學歷學位證書,效力相同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所在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註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教育部還表示,此次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將採取“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執行,2016年11月30日前錄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規定執行;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
雙證在職研究生依然存在,只是將學習方式改為非全日制。
對於“證書”在社會上是否與全日制有區別,教育部曾明確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也就是書,在官方的概念裡,二者的效力是一樣一樣,一樣的。
從這不難看出,之前國家對於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界定並不清楚。就像最早的在職研究生只有單證,在某種程度上,全日制=雙證,非全日制=單證。後來國家又推出了雙證在職研究生,但並沒有同時在“全日制”方面進行明確,這就導致了2010年-2015年這幾年存在了一批的“雙證+在職+全日制”的研究生。不過現在就不存在上述問題了。
在職研究生雙證相關的常識一、什麼是在職研究生雙證?
攻讀在職研究生根據不同的方式最終可以獲得在職研究生單證或者雙證,在職研究生單證即非學歷教育可獲得結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在職研究生雙證即學歷教育可獲得碩士學歷與學位證書。
二、在職研究生雙證專業的報考
雙證在職研究生報名、考試時間:分為報名和正式報名,具體時間需關注報名官網資訊。
雙證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英語、綜合能力(數學、寫作、邏輯)。
以上在職研究生雙證專業及報考的相關介紹,在職人員選擇好專業與院校,並達到報名資格後,可以登入中國研究生招生資訊網網上報名平臺進行報考,同普通統招研究生是同一個平臺 。
三、哪些專業可以獲得在職研究生雙證呢?
1、一月工商管理碩士:簡稱MBA,申請人滿足本科畢業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大專學歷在職人員需滿足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驗,已獲碩士、博士學位人員需滿足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2、一月公共管理碩士:簡稱MPA,有MBA報考條件大體相同;
3、一月法律碩士:考生需達到統招研究生報考資格外還須滿足:高校專業為非法學專業,專業範圍在法學、經濟法、律師、商法、行政法、法律事務、國際經濟法、國際法、刑事法等13個專業中任意一種則不能報考一月法律碩士;
4、一月工程管理碩士:簡稱MEM,考生順利透過考試後可獲得雙證;
5、一月會計碩士:簡稱MPAcc,報考人員需滿足本科畢業,具有學士學位滿三年或三年上。
在職考研怎麼複習?一、前期準備工作
1、工作與考研的取捨。不少人想兩者兼得,精力旺盛的人可以。但是既然選擇就應該一心一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2、資金準備。考研是詩一筆投資不小的事業,提前要備好儲備,省得在複習當中為這些事煩心。具體的花費有:房費+水電費+伙食費+書本費+學習班費+報名費零花+車費+複試費。各種支出要有計劃,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
做好這些準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工作的需要或者自己的發展目標理性地選擇自己想報考的院校、報考專業。在做好這些決定之後,你就可以開始正式的複習了。在職考研與應屆畢業生相比存在一個最大的難題:多年沒有接觸過課本和專業知識,幾乎是大部分都還給了老師。但是,相比應屆畢業生的最明顯優勢卻是你有足夠的資金投資來彌補這些劣勢。經濟條件絕對可以支付一個比較權威的考研輔導班。輔導班的好處是為你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使你少走很多彎路,並且一定程度上還為你的複習增添信心。建議大家:特別是基礎班,可以幫助你掌握每門課的學習重點,是你的複習順利進行。
二、時間問題
好幾個網友在貼上例舉了自己的計劃,很注重時間和任務量的完成,我在前個貼中也一再強調考研要有計劃,但觀點有所不同,和“新長征”的看法有些相同,我注重的是考研的階段性,即考研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自己要幹些什麼,至於具體時間安排是很隨機的。我沒有規定自己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也沒有規定自己每天要看多少書,記多少單詞,做多少題。記得那時侯我用歷年試題學句子分析的時候,差不多一週內天天是分析,其他的什麼都放棄了,效果也不錯。以前政治版有網友發貼主張“專題複習”,我覺得也是有道理的。很難想象,你在英語學習效果正好的時候卻又惦記著要去完成政治或專業的多少多少任務,“心掛兩頭”,起碼不是一種很投入的狀態。
不是說時間問題就不存在,和在校的或辭職的一些研友相比,在職考研的朋友更應該注意時間的安排,問題在於,我們更應該看重的不是時間多少的投入,而時間的利用效果,也就是我以前說的效率問題------我們的目的更是要“以最少的時間爭取最佳的效果”即高效率。
三、複習計劃
在職考研考生的最大困難,恐怕就是考研與工作在時間上的衝突,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學習時間一般是晚上,大概可以擠出3個小時,早上可以擠出1小時。建議大家制定比較周密的學習計劃,每月的、每週的、甚至每天的。從7月開始到10月中旬,紮實的複習2遍。公共課要打好紮實的基礎,需要從備考開始堅持到最後。政治可以在中後期準備,1到2個月足夠。
在職人員的社會活動比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減少頻繁的社會活動,節假日最好利用起來學習。十一期間不能鬆懈,這是考前的關鍵時刻。但是適當的休息也是必要的,每個星期要休息半天,調節一下,好好放鬆。
在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允許的條件下,上班時間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比如背單詞,上網查資料。但是決不能讓單位或同事們知道你要考研,要讓他們覺得你在很認真地工作。畢竟很少有單位會留一個一心二用的人。
在職考研到底時間夠不夠?
這個問題具體到每個人情況會有所不同。但“絕塵一騎”以局外人的身份說的那段話,“很多朋友談到時間不夠用,其實我個人以為時間隨處都是,不知節約的人才感覺不夠用,休息好了,精神了,自然夠用了,”,個人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24-8-8-3=5,從理論上講,一天除去8小時上班,休息8小時,再給你3 小時幹其他的事情,你起碼還有5個小時可以用於學習,小編有位姐姐去年就是在職考的,除考試的3天向單位請假外,其他階段都是正常上班,而且在單位她絕不看書也不談考研的事情,以免給自己工作不積極的印象,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阻力和壓力。
英語是4月開始的,但4月份一個月還基本上在恢復初中和高中的知識,正式看大學的知識和考研的資料還是5月。政治,8月份託朋友從長沙買回了考試大綱和考試分析,但當時因為英語學習的狀態很不錯,所以10月份才開始看教材,用的是人大版的示範教材;專業課由於是跨專業,從8月中旬就開始看書的。
大家和以上的情況也許還是不同的,如果是工作強度大的,每天要加班沒有時間複習的,如果下定決心考研,可以為了保證自己的時間,選擇一個簡單的工作或者辭職,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上班強度不大,每天有充足的時間,就可以計劃號複習的時間,但是至於規定自己5點起床,凌晨1點才睡,恐怕沒有必要。
四、保持良好的心態
考研的確是很苦的,但自己也要善於苦中作樂,尼采說“人是逐動物”一些小樂趣常常也是鼓舞你堅持下去的。找到一本好的參考書,攻克了自己一個久未攻克的知識點,理清了自己在某個方面或問題上的思路,都會讓你感覺欣喜,感到快樂的。複習過程中要注意尋找成就感來鼓勵自己,和我的當初觀點是一個意思,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不多說,還是自己體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