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學習的凱弟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 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

    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 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 2 # 彤垚人生

    孟子繼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駁斥墨家的"兼愛",攻擊法家的“耕戰”,主張“保民而王”,透過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統一.

    一、“制民之產”

    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三、好的政治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統治手段,而是教育

    孟軻的“仁政”學說為幾百年後的中國封建王朝準備了思想武器和治國之道,並與孔丘思想一道影響了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因此,孟軻被奉為位次孔丘的“亞聖”.

  • 3 # 流浪詩人齊新光

    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儒家心性之學的真正創立者,其思想的落腳點還是現實社會,並且有著它的政治指向。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與其他儒家學者相比有其不同之處,孟子更注重心性之學(即內聖)的研究。如世人耳熟能詳的“良心”“本心”這些詞彙,都是出自於孟子。此外,儒家關於心性之學的主要理論主要是由孟子發展出來的,如“人性本善”的理論。但孟子所討論的人心、人性問題,是為其政治理論服務的。實際上,社會政治、國計民生等問題,才是孟子真正關心的問題。

    孟子所提出的王道仁政的政治理想,從理論層面來看是正確的,但在現實中,實現它卻很有難度,這就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和差距。理有固然,勢有必至。儒家學派是理想主義者,他們堅持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實踐,但並未完全成功。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為之”。同樣,孟子也周遊列國二十幾年,他說“天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但現實表明,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而儒家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的理想主義。不同於西方崇尚的叢林法則,儒家否定叢林法則中所宣揚的弱肉強食原則。孔孟認為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對等的,這些主體之間是可以和而不同、和平相處的。

    雖然儒家所提出的理論具有理想主義色彩,雖然它還不是實然(已經實際存在的東西)的存在,只能算作是一種應然(應該如此)的東西,但它指出了人類應該去努力的方向。仁政的實施,將會使人類的生存、發展更有希望,而叢林法則只會促使人類走向滅亡。所以儒家的王道仁政作為一種政治理想,在當下仍然有著它獨特的價值,這些價值仍然值得我們去挖掘、吸收、運用,用它來指導、服務於當代國內外各種事務的發展建設。

  • 4 # 朱八戒CC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推出一系列的政治主張,對後世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現在以民為本,德治仁政,內聖外王。

    民本思想在孟子以前已經形成,經過孟子更深刻的闡述,更加具體和完善,在他的政治思想上,首當第一。戰國時代的諸侯爭霸更加激列,孟子充分認識到統治者要鞏固政權進而統一天下,就必須依靠民眾的力量,只有民心所向,才能天下歸心。

    君王對待百姓應該如同父母對待子女一樣,關心民眾的疾苦,當好人民的父母官。民眾也應該象對待父母一樣,對待君主有著尊重和敬畏。效忠國家,奉獻社會。

    孟子把儒家“仁”的思想引用為“仁政”,就是以德感化萬民,以仁愛佈施於天下。民貴君輕的以民為本,就是讓老有姓能有足夠的休養生息,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這樣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而得到天下。如果不顧及人民的利益,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將會失去民心而失去天下。

    孟子的仁政要求減少刑罰,減輕賦稅,減少勞役,讓老百姓能有衣食無憂的正常生活。民眾有著自己的田產,能更好地充分發揮,從而增加國力,更好地穩固江山社稷。如果是苛政猛於虎,勢必是官逼民反。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並不是稱王稱霸,而是儒家的“內聖外王”。內聖是一個人的內心致力於道德的修養,有著聖人的品質。外王就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創造和擔當,有著王者的風範。修身齊家為內聖,兼濟天下視為外王。

    聖王之道在於以德感化天下,爭取民心。“仁者無敵”,就可以無敵於天下。在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之時,有著威武不屈的大丈夫英雄氣概,有著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

    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是盡善盡美,孟子的思想也有美中不足。他的民本思想從某方面來說,還是為了鞏固封建專制統治而提出來的。儘管孟子的政治思想能給下層老百姓帶來利益,但是民眾並沒有政治權利,沒有任何政治保障。孟子也有過餘地誇大道德力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其實為政以德的同時,也要適當地輔之刑罰,才能穩定民心,穩固統治。

    孟子的《孟子》,展示出孟子政治思想的超前卓越。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主體文化,影響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孟子居功至偉。與孔子相提並論稱為“亞聖”,實至名歸。

  • 5 # ZHENG能量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三個點:人民,仁政,王道。

    第一個:人民,在政治上,可以看出孟子覺得百姓的歸服是很重要的,從經常聽到到一句話可以一看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孟子覺得,人民是重於君王的。包括很多次梁惠王向孟子請教時,孟子也會多次跟他說要為百姓著想,比如“今王一怒而安天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都表現瞭如果百姓被安頓好了,君王、國家自然就強大了。

    第二個:仁政,當然,孟子主張的仁政也是和人民有關的,就是以民為本,一個是養民“五畝之宅,樹牆下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家家足以無飢矣”也就是先養民,然後教民“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寡人之於國》)。反正是等你的人民可以吃飽喝足,有地兒住,就等於管好了百姓的嘴,他們開心了,就不會有不滿的心理,也就不會幹一些不好的事了。如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那麼至少可以保障社會的穩定,就會少很多因為爭執而鬥毆的人。這樣,國家自然也就強大了。

    孟子也多次推行仁政:地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並且他認為仁者無敵。

    最後一個:王道,也是孟子的政治思想中最高的思想。梁惠王也問過孟子古時候君王治理國家為什麼會很成功,當然孟子也舉出了他的想法“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說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然後總的來說,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人民是很重要的,要想國家強大,就得考慮到人民。

  • 6 # 茶人滿常覺

    他的“民本”思想,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使人民富足。孟子的理論在對封建時期的經濟建設也有著積極作用。這樣人民才不會流離失所,溫飽沒有著落。這樣人民才會安居樂業,在收成好的年裡,人民可以豐衣足食,即使在收成不好的年裡,也不至於餓死。這是社會安定的最基本的要素。

      二、寬政愛民。在孟子之前,孔子就認為德治勝於法治。他們認為,法治雖然可以讓人民產生畏懼感,從而使人民不敢造反。但是那並不是出自他們內心的,如果一旦法律失去約束力,君王就會落得國破家亡的下場。只有從道德上教育他們,才可以使他們自覺得遵守法律。孟子認為,只有在政治上推行仁政,才會使百姓心悅誠服,從而達到國富民強。

      三、道德教化作用。儒家學派的政治思想,就是從道德上教化人民。孟子說: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認為,在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可以對人民實施教化,使人民從內心裡對統治者尊重,從而達到儒家思想的精神統治的目的。

  • 7 # 歷史哆唻咪

    “仁政”論是孟子最重要的思想學說之一,在本質上說,它是具有豐富的民本主義內涵的,是對晚周以來蓬勃發展的民本主義政治綱領的推進和建構。建構了一個完整的民本主義政治綱領,包含了社會全方位的思想,在政治、經濟、教化等方面都充分肯定了人民的巨大作用。

    一、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先秦時期各諸侯國統治大多暴虐,動盪的格局使得當時的各家學者認識到了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和“民心”、“保民”、 “愛民”的重要性,並紛紛在各自的學術立場上從不同角度論證了 “民本”和 “仁政”主張。如老子認為: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墨子重視 “農與工肆之人”,主張 “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 ,提出 “愛利萬民”;韓非子提出: “無地無民,堯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強”,所以 “古者先王盡力於親民”。就是說統治者想要“王”、“強”,不僅要有廣闊的土地,還要有足夠的民眾,而要想民眾來臣,就要做到 “親民”;

    《管子》提出: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強調了民心對於為政興廢的重要性;《呂氏春秋》中提到: “安危榮辱之本在於主,主之本在於宗廟,宗廟之本在於民。” 《左傳》中對 “民”的重視更為突出。如它明確地提出了“民為神之主”、“民為邦之本”、“恤民者興”、“殘民者亡”,民心向背關係著戰爭勝負、國家興亡等理念。可見,在先秦時期,重民的 “民本”思想和愛民的 “仁政”主張已經成為各家的共識。而其中先秦儒家所著重提出的反對 “暴政” 、反對戰爭、 “民貴君輕”等思想無疑是最耀眼的,也奠定了中國古代以 “民本”理念為核心的 “仁政”思想的基礎。

    二、孟子完整的民本主義思想的建構

    孟子以前的民本思想在諸多先賢那裡,雖然有不少的論述,但是總體上看,還沒有形成一種比較系統的、具備可操作性的理論體系。直到孟子所提出的“仁政”說建構起了一個完整的民本主義的政治綱領,並最終完成了民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質的飛躍。

    (一) “仁政”論的哲學基礎——性善論

    “性善”論是孟子“仁政”論的哲學依據。仁政的實行從哲學上說,其實是君主本性中的“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表現。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於掌上。”而“四端”——仁義禮智,也就是“不忍人之心”的具體體現。“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這種“四端”或“不忍人之心”就好比人的“四肢”一樣是與生俱來的,即人生下來就具有善端。“四心是性善論的基礎,也是仁政學說的哲學基礎,把天賦的善性用於治國,用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君主也天生具有善端,具有“不忍人之心”,他把這種善端保持、擴充套件,並運用到統治中去,就能實現“仁政”。所以,孟子的“仁政”論是建立在“性善”論的哲學基礎之上的。

    (二) 從政治方面對民本主義政治綱領的建構

    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是“仁政說”理論上最精華的部分,“仁政”的政治基礎,“民貴君輕”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總綱,此外的有關思想都是由此生髮、派生出來的”。

    孟子日:“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獲得天下的根本方法就是獲得百姓的支援,獲得民心,爭取民心,得其心得其民,得其民得天下。反之若是失去了老百姓的心而失去了老百姓的擁戴,從而失去整個天下,甚至喪失自己的生命。可見,“民眾的力量在特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為國君利用的;而在另外的條件下,不僅不能為國君利用,而且可能對國君形成威脅。這個條件就是看國君如何對待民眾”

    由此可見,“不是君主的權威決定民眾的命運,而是民眾對君主的態度決定君主的命運”。這一點是民本主義政治思想在孟子那個時代最光輝的閃現。

    2.民本主義的法制體現——“省刑罰,薄稅斂”

    “輕刑薄稅”,這是民本主義的法制體現,國家的法制要為老百姓提供一個比較寬鬆的法制環境。

    “輕刑”,首先是對老百姓切不可濫開殺戒。孟子反對暴政:“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其次,對於犯了罪的人,也應該“罪人不孥”,治罪止於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薄賦”則是要求國家透過減少稅收來使老百姓富裕起來。“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薄其賦稅,才能使民富,民富方能國富。

    3.民本主義的決策體現——聽政於華人

    “聽政於華人”,這是“仁政”的決策依據。“聽政於華人”在決策過程中要廣泛聽取民眾的建議,透過這個辦法來避免君主偏聽、偏信。

    在回覆齊宣王的問政中,孟子:“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日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日賢,未可也;華人皆日賢,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日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日可殺,勿聽;華人皆日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日,華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在實際的仁政決策過程中,很難要求君主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照此程式辦理。但是,孟子的這種“聽政於華人”的主張主旨在於,儘可能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尤其要聽取來自社會底層的民眾的意見,將民眾的意願、民眾的是非判斷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

    (三) 從經濟方面對民本主義思想的建構

    孟子認為君主在經濟方面需要做的就是“制民之產”,使老百姓有“恆產”,這就要求統治者給予人民土地,並要做到“不違農時”,這樣才能為政治統治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1.制民之產

    孟子認為民眾擁有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是仁政得以實施的經濟基礎,所以他提出要制民之產,他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如果老百姓沒有基本的生活資料,必然是衣食沒有著落,他當然不可能安分守己,這就叫“無恆產則無恆心”。只有君主要透過使老百姓有一份穩定的產業,有一份安居樂業的物質基礎的情況下,避免他們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避免他們來危害國家的安全。

    2.實行井田制,使民以時,發展農業

    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土地是老百姓衣食的主要來源,是產業的基礎。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君主行仁政,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老百姓劃分田界,讓每戶老百姓都能夠得到一份可以耕種的土地。老百姓有了土地,在土地上辛勤地勞作,他獲得的收穫就成為每一個家庭穩固的經濟來源。家家戶戶都有了這樣穩固的經濟來源,君主還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四) 從教化方面對民本主義的建構

    孟子日:“仁言不如仁聲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這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教化保證。

    1.教化的目的——得民心,鞏固統治

    對老百姓施以教化,更能夠爭取民心,更有利於鞏固統治。“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在已經解決了溫飽之後,君主用“仁義禮智”來教化百姓,這無論是對民眾,還是對國家和君主,都十分必要。所謂:“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教化的結果使民眾有了道德意識,有了法制的觀念,他們就可以避免犯上作亂,避免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民眾受到了教化,對於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安寧,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2.教化的內容——五倫

    孟子強調,教化的內容最重要的是教老百姓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綱常倫理,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三綱五常”。三綱強調君臣、父子、夫妻之間,權利完全不對等,這應該予以批判。但是“五常”——仁義禮智信,其實質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五種關係,這應該給予正面評價,對老百姓的教化就是教導他們學會處理人與人的這五種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如果老百姓在處理這些關係的時候,有一個理性的把握,那麼,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秩序就可以建立起來。

    3.教化的方式——五教

    孟子認為,教化的方式有五種:“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這五種“主要是針對品德、才幹、見識等方面來指導,是為了考量學生的不同需求”,這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透過這多種多樣的方式,讓全社會的成員都能對道德的有個正確認識。

    (五) 民本主義的社會氛圍——與民同憂樂

    孟子的一系列主張是為了達到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達到“與民同樂,與民同憂”的氛圍。所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實際上是告誡君主要及時瞭解民眾的“樂”“憂”,要及時把握民眾的利益訴求。反之,如果一個國君以民眾的憂慮為憂慮,那麼民眾將心比心,也會將君主的憂慮當作自己的憂慮,君主需要人民納稅、打仗時百姓就會毫不猶豫。這實際上是啟發君王要積極營造一種與民眾同憂共樂的社會氛圍。應該說這是對中國傳統民本主義政治思想的一種高度的闡發。

    結語:

    簡而言之,“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除了仁政以外沒有其他同一天的辦法。只可惜與當時的政治潮流背道而馳,即便孟子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國家,他的主張在當時始終得不到重用。但此後2000多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始終貫穿著的“民本”思想,對提醒統治者要重視土地、發展生產;重視教育文化,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重民愛民,以民為本,使人民能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 8 # 茶知事

    孟子的重要政治思想是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為主要內容。

    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佔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確提出要“保民” ,要“與民同樂”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決定統治者統治地位的政治基礎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歸服是統一天下的決定性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於這種觀點,他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其精髓在於以民為本,以百姓的利益為重。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施行仁政的過程是先富後教。

    要求君王減免刑罰,減輕賦稅,使百姓有一定的田產,使百姓衣食無憂,然後再設立學校,教百姓以人倫,即“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懂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義“。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國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認為民本與仁政能否實現,關係到能否實現“王道”這一目標。孟子所謂“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正因為孟子把實現王道作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國者,便都被他視為“罪人”,視為“獨夫民賊”,遭到他的猛烈抨擊。

    四、性善論

    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

    這裡,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女感減齡妝的關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