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句本

    瓜爾佳·榮祿出身滿洲正白旗。

    正白旗在滿洲八旗中屬於“上三旗”,地位較崇,任官機會優於“下五旗”,加之榮祿的祖上有軍功,藉著這種祖蔭,榮祿在咸豐朝進入官場,沒費多少周折就做到了戶部銀庫員外郎。

    但榮祿做官之初,手腳就不乾淨,因為貪汙險些被咸豐朝的權臣肅順殺了頭,後來不知他走了哪條門路,使了什麼手段,竟奇蹟般地擺脫了這次厄運。

    透過榮祿初入官場的這一段經歷來看,榮祿這個人肯定不是清官,他屬於會撈錢,也會鑽營的那一類。

    混官場,能如魚得水的往往是這一類。

    涉險上岸後,榮祿在官場並沒有束手束腳,之後他花錢捐了個候補道員的官銜。需要說明的是,晚清官場,花錢捐官不算腐敗違規,榮祿走的“捐班”路子跟“科舉”一樣,是合法的,能拿出來見人的。

    只是在晚清官場,花錢捐官並不代表馬上就能上任,要想撈到實際官職,還得走門子,拉關係。

    榮祿在這方面絕對是一把好手。

    同治初年,醇親王奕譞建立神機營,榮祿依靠家世背景走實權親王的門路,很快就從醇親王那裡撈到了翼長、總兵的官差。此後,榮祿的仕途越走越寬,經過一番累遷,在大學士文祥的推薦下,他做到了工部侍郎,後來還做過總管內務府大臣,光緒初年,更是升到了工部尚書的高位。

    然而,官場發跡之後,榮祿的老毛病又犯了,因為貪汙被人告發,他被革職降級調出京城,一腳被踹到了西安。

    在西安,這一待就是近二十年。

    民間野史說榮祿和慈禧太后關係曖昧,兩人從前是戀人,這顯然是政敵潑向榮祿與慈禧太后的一盆髒水,榮祿要是與慈禧太后有這層關係,他怎可能因貪汙這點事遭遇官場挫折,幾乎折翼在西安。

    事實與野史傳聞的正相反,那一時期,慈禧太后對榮祿的印象並不好,兩人根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

    榮祿在官場遇挫後還能迎來複起的大機會,那是清廷甲午戰敗後朝局動盪,權力大洗牌帶來的。

    榮祿雖然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外公,但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及榮祿時,言辭間卻有一些鄙夷。他說,甲午之役前後,榮祿遠比從前老練,這時的他極其善於看準關節,他先是借進京為慈禧太后祝壽的機會,鑽營到恭親王身邊,得到了恭親王的信任;之後他特別肯在總管大太監李蓮英跟前花銀子,靠著李蓮英幫他說話,慈禧太后漸漸改變了對他的印象。

    但榮祿真正成為慈禧太后的心腹死黨,還是起始於隨後的一件事。

    榮祿回到京城的第二年,得到了複查慈禧陵寢工程雨損的差使。這項工程原本是醇親王生前負責的,現在工程出問題了,怎麼查,查到什麼程度其實很微妙,很棘手。

    查重了,得罪醇親王一支;查輕了,不知道慈禧太后會怎麼想。

    榮祿面對這個棘手難題,比先前負責查辦的官員要老練得多,他摸準慈禧太后的心理,毫不顧忌醇親王一支的感受,將陵寢損毀程度誇張了一番,修繕費報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這正是榮祿在亂局下高出一般官吏的地方,效忠最高領導,他不僅情商很高,能讀懂最高領導的心思,而且很有魄力,效忠一事絕不受制於官場的人情世故。

    反觀先前那位將損毀情況報得不嚴重的官員,經榮祿這麼一捅,慈禧太后就可以嚴加訓斥了,連帶著醇親王先前的忠心也遭到了懷疑。

    由此贏得慈禧太后的信任與賞識後,榮祿沒有絲毫鬆懈,而是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摸慈禧太后的心思。

    當時,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矛盾是朝局走向的關鍵。榮祿不像一般的忠犬,只有獠牙,沒有頭腦,他效忠慈禧太后,獠牙是裝在一流謀略之上的,因此,他成了後黨的領袖,在逼著光緒將翁同龢革職後,他做上了文淵閣大學士兼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位居首輔,統轄京城三軍,成為事實上的朝中第一臣。

    在逼走翁同龢這一帝黨對手上,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特別提到了一幕:翁同龢離開京城前,榮祿特意跑過去握著他的手揮淚問說:“您怎麼把皇帝給得罪了?”

    溥儀言下之意,我這外公真是太虛偽了。

    榮祿成為朝中第一臣後,本想接著用六部九卿聯名上疏的方式,廢掉光緒,迎慈禧太后恢復垂簾聽政,但因為甲午戰敗後,當權帝黨受到各方指責,許多人害怕此一舉會引起民憤,不敢附議,最後只得作罷。

    但隨著戊戌政變的發生,榮祿為效忠慈禧太后,甘做奸臣的嘴臉還是徹底暴露了出來。

    他定計要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於天津檢閱新軍時實行政變,光緒得知形勢不利後,秘密通知維新派設法營救。

    這時,維新派走了一步臭棋,譚嗣同夜訪袁世凱,希望袁世凱實行兵諫,誅殺榮祿,軟禁慈禧太后。然後,袁世凱在說出“誅榮祿如誅一狗耳”後,當晚就向榮祿告了密。

    榮祿聞訊,立即乘火車北上,在豐臺下車後直奔頤和園向慈禧太后報告,結果,光緒被幽禁,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逃亡日本,百日維新曇花一現。

    事後,梁啟超說榮祿,“身兼將相,權傾舉朝”。

    《清史稿》說榮祿,“得太后信仗眷顧之隆,一時無比,事無鉅細,常侍一言決焉。”

    到了庚子年,榮祿為效忠慈禧太后的陰謀佈局依舊在繼續,他先是主張以光緒病重為由,行廢立之事,此陰謀遭到列強反對後,他又想出先為同治立嗣(立大阿哥溥儁),再一步步廢掉光緒的辦法,可惜,此陰謀再次遭到了列強的反對。

    因為廢立之事屢遭列強幹涉,加之端王載漪慫恿慈禧太后向各國列強開戰(以實現儘快讓已是大阿哥的兒子做皇帝,自家掌權的目的),朝局很快失控,慈禧太后在權威不容列強挑戰的獨裁心態下,最終利用義和團向各國列強開戰。

    這時,榮祿又表現出了極其明智、極其圓滑的一面,這讓他的忠誠有了一些光鮮的色彩。

    慈禧太后瘋狂開戰之時,榮祿在阻止無效下,沒有公然反對,而是一邊巧妙周旋,一邊設法為慈禧太后準備後路。

    其間,他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在奉旨調遣軍隊進攻東交民巷外國兵營時,他只象徵地打了幾炮,完了立馬給外國兵營送水果,表示慰問。

    第二件,八國聯軍攻進京城,慈禧西逃後,他授計負責議和的李鴻章和奕劻,在談判中務必掌握一條原則:只要不追究慈禧太后的責任,不讓慈禧歸政,一切條件都可答應。

    前一件事,榮祿為清廷守住了苟延殘喘的底線;後一件事,榮祿為慈禧太后守住了繼續掌權的底線——因為這兩件事,榮祿在庚子之變後,一度成了朝野上下公認的清廷最後的良知和底線。

    奸臣就這樣又成了匡扶社稷的忠臣。

    為了犒賞榮祿,慈禧太后將榮祿的女兒嫁給了新一代的醇親王載灃,因為這一樁婚事,這才有了後來的末代皇帝溥儀。

    觀榮祿的為官史,有人評價,榮祿做官深得天朝精髓,有忠心,能貪汙,善權謀,關鍵時刻還能起到脊樑的作用。

  • 2 # 跪射俑

    他忠於慈禧太后,是慈禧太后的寵臣,對維護大清統治鞠躬盡瘁。野史中說他與慈禧太后有男女關係。他是奸雄袁世凱的上司,袁世凱在這個精明強幹的上司面前一直服服帖帖。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都知道榮祿是慈禧的寵臣,但很少有人知道榮祿還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外公。其實,溥儀之所以能當上皇帝,還要靠他這個外公的幫助。不過,溥儀對榮祿這個外公,評價卻很低。他在《我的前半生》給了榮祿很大的否定,言語中還帶著不屑的意味,這是怎麼回事呢?

    (榮祿劇照)

    說起來,榮祿的才華和能力都不算特別出眾。但他有兩個很重要的條件:一是出身於滿洲八旗上三旗之一正白旗,出身顯貴。二是其家族瓜爾佳氏是清朝的世族,他的祖上世代為將,其祖父戰死在鎮壓回民的疆場上,伯父和父親又在鎮壓太平軍時,先後戰死,可謂滿門忠烈。因此朝廷不僅賜“世篤忠貞”的榮耀,更是對其後人多有優恤。

    在這種情況下,榮祿靠著祖蔭進入仕途,再加上他根正苗紅,咸豐皇帝對他特別照顧,因此他入仕後,直接便被任命為工部主事。

    不過,榮祿在仕途上卻並非一帆風順。

    據《夢蕉亭雜記》記載,戶部尚書肅順喜好鼻菸壺和駿馬,曾向榮祿討要。

    當時,榮祿年輕,不懂得官場裡的門道,由於這兩樣東西都是他所好,因此他一口回絕了肅順。

    肅順便公報私仇,在工作上對榮祿百般挑剔,“甚至當面呵斥,禍幾不測”。

    榮祿見此,也明白再不避風芒,只怕會大禍臨頭。乾脆在家賦閒,以避災禍。

    不過,榮祿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1861年,咸豐帝病重,眼看就要不久於人世的他,考慮到載淳年幼,為了穩固載淳的皇權,他任命肅順等8位大臣為顧命大臣,負責輔助軍政事務。同時他又擔心肅順等人專權,於是賜了兩枚御章給慈禧和慈安二人,命新皇帝頒佈的詔書,必須有這兩枚御章才能生效。

    做完這件事後,咸豐帝便放心去世了。

    (肅順和慈禧)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肅順在朝中本就跋扈,豈能容忍慈禧和慈安分權。所以在咸豐去世不久,雙方的矛盾就不斷升級,已經到了有你無我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慈禧拉攏慈安,暗中聯絡被肅順等人排擠的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

    由於榮祿和肅順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待肅順等人護送咸豐帝的靈柩走到京城外時,慈禧便命榮祿率親兵接駕,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抓捕入獄。

    肅順等人被伏法後,醇親王奕譞和恭親王奕訢成了她的心腹大臣。

    此時的榮祿一改年輕時的作派,他見奕譞不僅位高權重,又主管神機營,於是極力拉攏。再加上他極力建議以西法練兵,因此他得到了奕譞的重用,被委任為專操大臣,負責操練新兵。

    此後在鎮壓捻軍的過程中,榮祿立有大功。再加上有奕譞和軍機大臣文祥的舉薦,榮祿得升工部侍郎,兼總管內務府。

    總管內務府是個肥缺,同時也是個能經常接觸到慈禧的好差事。

    在他主管內務府時,又幹了一件讓慈禧高興的事。

    那就是在同治帝病逝後,慈禧為了繼續垂簾聽政,一心想立3歲的親外甥載湉為帝。但這個想法,卻遭到朝廷上下的反對。

    (垂簾聽政)

    原來,同治無子,那麼就要到宗室中找一位來出任皇帝。

    慈禧是個權力慾極強的人,她怎麼願意眼睜睜地看著權力離去呢?所以她為此事寢食難安。

    榮祿見此,給慈禧出了個把載湉過繼給同治帝的主意。這樣一來,載湉做皇帝便名正言順,誰也不能反對了。

    慈禧能繼續垂簾聽政,自然百般歡喜,對榮祿也愈發滿意。

    載湉繼位後,是為光緒。

    由於榮祿有功,他再次得升步兵統領,也就是九門提督,統掌兵權,拱衛京城。

    1878年,榮祿升為從一品官職工部尚書。

    但一場派系鬥爭,卻讓榮祿一朝回到解放前。

    原來,當時朝廷裡,軍機大臣李鴻藻和沈桂芬互有爭鬥。

    李鴻藻是帝師,又深得慈禧重用,榮祿自然站到了他這一邊,對沈桂芬多有發難。

    然而沈桂芬深諳官場之道,他先暗中指使官員彈劾榮祿貪汙受賄,隨後又在慈禧面前,建議下放榮祿到邊地鍛鍊。

    慈禧接受了沈桂芬的建議,一紙調令,將榮祿調往西安。

    這一呆,榮祿就呆了將近20年。

    (甲午戰爭)

    1891年,奕譞再次建議在西安建立神機營。由於榮祿先前有訓練新兵的經驗,在他的建議下,榮祿得封西安將軍,負責練兵。

    1894年,對榮祿而言,是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慈禧為舉辦60大壽慶典。

    同時,甲午戰爭爆發。

    榮祿沒有錯過機會,他在進京拜壽時,特意針對甲午戰爭,發表了一番見解和對策,引得慈禧大為歡喜。

    此外,榮祿還幹了一件事,那就是四處鑽營,指望能重回朝廷。

    這鑽營的人中,就有被慈禧冷落多年的奕訢。

    甲午戰敗後,不出榮祿所料,由於朝中無人可用,慈禧再次起用了奕訢。

    在奕訢的舉薦下,榮祿終於調回了京城,被任命為步兵統領。

    再次回到朝廷後,榮祿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認識到若想大權不倒,不光要巴結好慈禧,還要巴結好慈禧身邊的人。因此他對李蓮英多有賄賂,又透過李蓮英掌握到慈禧的好惡,投其所好,很快便成了慈禧身邊的紅人。

    這樣一來,沒過一年,榮祿便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總理衙門大臣,一時位高權重,風光無比。

    不過,這還不是榮祿最為風光的時候。

    榮祿在成為慈禧的紅人後,曾向慈禧舉薦袁世凱督練新軍。

    很快,他便因袁世凱的告密,走上了仕途巔峰。

    (光緒親政)

    原來,自光緒親政後,便重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大力推行變法,在軍事、行政等方面都進行了極大的改革。

    除此外,光緒還繞過慈禧,對那些反對變法的官員一律革職不用。而支援變法的官員則得到了重用。

    這在慈禧看來,無疑是要拔掉她在朝中多年培養起來的勢力,從而架空她的權力。於是她對康有為等人成見很大,和光緒的矛盾也不斷升級。

    在這種情況下,榮祿審時度時,上書請求在各地設立武備學堂。同時他公開反對變法。這一舉措再次彰顯了他對慈禧的忠心,自然讓慈禧愈發信任他。

    1898年,在慈禧的迫使下,光緒不得不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榮祿自此成為朝中第一權臣。

    為了感謝慈禧對他的信任,榮祿曾遊說於九卿之中,想聯合大家一起上疏,廢黜光緒的帝位,重迎慈禧垂簾聽政。

    這可是顛覆政權之事,萬一失敗,那不光政途徑結束,甚至還有可能掉腦袋,所以眾人都不敢應。

    為了能幫助慈禧奪回權力,榮祿又為慈禧獻上一計。待到天津檢閱新軍時,伺機發動政變,廢黜光緒帝位,重奪政權。

    榮祿的計謀深得慈禧歡心,然而卻走漏了風聲,被光緒探得。

    眼見火燒眉毛,考慮到袁世凱支援變法,維新派譚嗣同找到袁世凱,請求袁世凱兵圍圓明園,迫使慈禧放權。

    袁世凱自然滿口應承,可是當譚嗣同一走,他便向榮祿告發了譚嗣同等人的計劃。

    (袁世凱劇照)

    榮祿深知事情重大,連夜乘火車趕往北京,直接向慈禧報告了此事。

    勃然大怒的慈禧發動政變,幽禁了光緒,並大肆捕殺維新人士。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隨之戛然而止。

    慈禧再次垂簾聽政,榮祿得升軍機大臣,成為慈禧最為倚重的人。

    庚子之亂時,榮祿又做了一件讓慈禧滿意的事。

    由於洋人支援光緒,這讓慈禧頗為惱怒,於是她利用義和團“扶清滅洋”,不斷攻擊洋人教堂及大使館等,甚至還向十一國發起了宣戰詔書。

    慈禧的行為,榮祿並不贊同,但是他害怕失去已得的權勢,因此只能任憑慈禧胡鬧。

    當時,慈禧命榮祿攻打洋人的租界。

    榮祿卻故意將炮彈都打到租界旁邊的空地上,隨後又暗中下令保持洋人,並送禮到各使館,以示安慰。

    榮祿的消極應戰,雖然讓慈禧不滿意,但是在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後,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慈禧西逃後,榮祿和負責和談的李鴻章等人商議,只要不追究慈禧的責任,不要求慈禧交出政權,其他一切都好商量。

    由於榮祿做出了和談的大方向,因此面對貪婪的列強,在經過幾次談判後,李鴻章最終簽下了《辛丑條約》,以換得八國聯軍撤軍。

    簽完條約後,榮祿在第一時間趕到西安,向慈禧面呈此事。

    惶恐不安的慈禧這才定下心來,當即對榮祿賞賜豐厚,加封太子太保等榮譽稱號。並將榮祿的女兒蘇完瓜爾佳·幼蘭,賜婚給醇親王載灃為妻。

    1903年,67歲的榮祿走完了他的一生。

    訊息傳到宮裡,慈禧聞之潸然淚下,隨即命厚葬,並追諡“文忠”,贈太傅,晉一等男爵。

    雖然榮祿位極人臣,但是溥儀卻對他頗為不屑。只怕也是看不上他為了個人的權力和榮耀,只顧討好慈禧,卻置國家危難而不顧的行徑吧。

    (參考史料:《清史稿》《我的前半生》)

  • 4 # 歲月是一條河流

    瓜爾佳氏是滿人的望族大姓,但瓜爾佳·榮祿家族的顯赫始於其祖父塔斯哈。塔斯哈在道光年間因軍功累官副都統、喀什噶爾幫辦大臣。塔斯哈在鎮壓回眾時陣亡,被追授騎都尉加一雲騎尉。騎都尉是世襲罔替的世爵,此爵位由塔斯哈的長子長瑞繼承。而榮祿的父親長壽則因父蔭被賞為藍翎待衛。

    榮祿的伯父長瑞後累官至直隸天津鎮總兵,榮祿的父親長壽也官至甘肅涼州鎮總兵。咸豐二年,長瑞、長壽在永安一帶追剿太平軍時,雙雙戰死。咸豐帝感念兄弟二人的忠勇,下詔按提督的規格辦理二人的撫卹事宜。榮祿因此以父廕襲騎都尉世爵進入仕途。

    榮祿是上三旗中的正白旗人,祖父、伯父、父親三人都為朝廷盡忠而戰死疆場,所以榮祿可謂是“根正苗紅”。

    咸豐五年,榮祿又娶了御前侍衛熙拉布的女兒薩克達氏為妻,而咸豐帝在為皇儲時的元妃(歿於咸豐帝登基前)就是熙拉布的本族,並且熙拉布有一個兒子還是道光皇帝八女的額駙。

    “滿門忠烈”的顯赫家世,再加上與皇室近親的聯姻,使得榮祿受到咸豐帝的格外器重,他由剛入仕時的工部主事很快晉升為戶部銀庫員外郎。但是在戶部,榮祿受到了戶部尚書肅順的排擠。至於肅順為何排擠榮祿,據晚清人士陳夔龍所講,肅順曾向榮祿索要西洋鼻菸壺,但榮祿家的鼻菸壺早已悉數贈與別人了。後來肅順又看上了榮祿的愛馬,向其討要,又被榮祿拒絕。此後,肅順假公濟私,經常打擊報復榮祿。

    但肅順與榮祿不對眼,很大可能是因為文祥的緣故。榮祿能夠任職戶部員外郎這個肥缺,很大程度是因為戶部左侍郎文祥的大力提攜。而肅順與文祥又是一對政治勁敵。所以肅順排擠榮祿藉以打擊文祥的勢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管是何原因導致的肅順與榮祿不和,總之,戶部榮祿是呆不去了。咸豐十一年,榮祿透過捐輸為直隸侯補道,被迫離開了戶部。

    辛酉政變的發生使榮祿時來運轉。在這次政變中,一直打壓榮祿的肅順被誅。而榮祿也由於文祥的舉薦,進入神機營擔任文案處翼長。同治初年,榮祿升職為神機營全營翼長。在神機營中,配置全營翼長共三人,協助神機營管理大臣管理日常事務。而管理大臣系兼職,所以全營翼長實則握有管理神機營的實權。這時的榮祿已成為掌管神機營的醇親王奕譞最信任的心腹。至同治九年,榮祿因平定捻軍有功,授神機營事務管理大臣。次年,在奕譞和文祥的舉薦下,榮祿任工部侍郎。三年後,榮祿再升總管內務府大臣,深得慈禧信任。至光緒初年,榮祿官至步軍統領、左都御史、工部尚書。

    但在光緒四年,榮祿的工部尚書和內務府大臣兩職被解除。據《清史稿》記載,慈禧太后曾經想自選宮監,但榮祿認為這不符合祖制。此時學士寶廷上書認為榮兼職過多,“萃文事武備於一身”。所以慈禧太后就拿掉了榮祿的工部尚書和內務府大臣兩職,但步軍統領和神機營管理大臣兩職仍由榮祿兼任。

    榮祿的去職更大原因是陷入了李鴻藻與沈桂芬的派系鬥爭。榮祿與李鴻藻是結義兄弟,所以也成為沈桂芬的打擊物件。

    同治皇帝駕崩後,其陵寢修建事宜由榮祿具體承辦。這是一個油水不小的肥缺。可想而知,榮祿在負責這項工程時,也沒有少賺。加之榮祿平日生活就比較奢侈,這更讓政敵沈桂芬們抓住了把柄。

    在榮祿被罷免工部尚書和內務府大臣後,沈桂芬等乘勝追擊,彈劾榮祿存在貪腐行為。光緒六年,榮祿被降二級。

    在經過多年的沉寂後,光緒十三年,在醇親王奕譞的推動下,榮祿復出任鑲藍旗蒙古都統,次年又任領侍衛內大臣,再次出任要職。

    奕譞病逝後,榮祿在朝中失去靠山。光緒十七年,西安將軍恭壽赴任成都將軍,榮祿離京接任西安將軍。榮祿到任後,加緊在西安操練軍隊,並建立了“西安威遠隊”。

    光緒二十年,西安將軍榮祿赴京參加慈禧的六十壽辰壽祝活動。復出的恭親王奕訢將榮祿留京出任步軍統領,協助恭親王奕訢、慶親王奕劻督辦軍務,應對對日局勢。

    甲午海戰後,榮祿升任兵部尚書,身兼步軍統領、總理衙門大臣、練兵大臣等職,權勢非常顯赫,成為慈禧的心腹。榮祿作為兵部尚書,對袁世凱編練新軍非常支援。當時御史胡景桂曾彈劾袁世凱新軍中存在剋扣軍餉等行為。榮祿奉旨查辦此案,回京上奏時積極為袁世凱開脫,袁世凱因此逃過一劫。由此,袁世凱成為榮祿的心腹。

    光緒二十四年,榮祿升為大學士,並外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此時正值變法之際,光緒帝為防被慈禧廢黜,召袁世凱入京相商。榮祿得知後,馬上調遣軍隊入津防袁世凱兵變。

    維新派與頑固派的鬥爭進一步加劇。維新派寄希望於袁世凱,希望袁在榮祿天津閱兵時,誅殺榮祿。但袁世凱馬上將此計劃密告榮祿。榮祿立即向慈禧稟報此事。於是,次日政變發生,光緒帝被囚,六位維新人士被害。而榮祿卻因此位居軍機大臣,手握北洋軍權。

    八國聯軍入京後,榮祿留京不久即追隨慈禧趕往西安。光緒二十七年,榮祿賞戴雙眼花翎,晉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慈禧對榮祿也極盡恩寵,將榮祿的女兒幼蘭賜婚與醇親王載灃。而幼蘭便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母。

    光緒二十九年,榮祿病逝,終年六十七歲。

    榮祿的仕途雖然幾經浮沉,但他仍得慈禧深信,為慈禧所倚重,堪稱晚清政壇的不倒翁。榮祿並不像和珅一樣,擁有出眾的才華,卻依然權勢煊赫,位高權重。究其原因,除榮祿出身于軍官世家外,他的仕途通達應該與文祥、李鴻藻、奕譞的提攜分不開關係的。值得一提的是,榮祿雖然參與了戊戌政變,但他並不是真正的頑固守舊派,他只是與維新派所處的角色不同因而對變法有不同的理解。榮祿在臨終前的奏摺裡還力勸慈禧“新政之當舉者必以實力推行。”

  • 5 # 蟶子歷史

    榮祿,被人最為熟悉的應該是跟慈禧的關係吧!因為現在的人都認為榮祿與慈禧之間存在曖昧關係,榮祿為慈禧幹各種事情,榮祿也因此官至內務府大臣,工部尚書。死後還被賜太傅,諡文忠,晉一等男爵。

    榮祿的女兒被慈禧收為乾女兒,後來嫁給醇親王載濤,後來生育了溥儀,也就是後來的宣統皇帝。所以榮祿就是皇帝的姥爺了。榮祿的父親,兄弟都戰死沙場,因此榮祿的官運從來都是順風順水的。

    第一,站控軍權。

    自動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把李鴻章等人的軍權直接受到中央。這都是榮祿一直在背後謀劃的。從出任直隸,統領北洋各軍,建立武衛軍。榮祿一直將軍隊的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正是慈禧的信任,才會將軍權讓榮祿去掌管。在慈禧,榮祿死後,因為載濤等人的無能,因此才會被袁世凱竊取了軍權。

    第二,戊戌變法的變相支持者。

    在戊戌變法的過程中。雖然榮祿是站在慈禧皇太后身邊。但榮祿是支援變法的。因為康有為,譚嗣同等人一直在給光緒皇帝灌輸變革的好處,但並沒有考慮大清朝晚晴的弊端,因此變法一定會是失敗。後來的結果也是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逃的逃,殺的殺,光緒皇帝更是被慈禧囚禁了起來。因此知道變法一定會失敗。所以榮祿才不同意變法,站在慈禧的身邊。

    綜上兩個重要的事情來看,榮祿雖然一直在位慈禧賣命,但卻也是有自己的主見的,而不是隨意聽從慈禧的指派。

  • 6 # 史研

    身為清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臣,為了一己之私卻讓皇帝蒙受災難,應該遺臭萬年。

    在清朝末年之中,有一個可以改變清朝命運的機會,那就是戊戌變法當時的光緒皇帝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夠聯合袁世凱,但是袁世凱卻出賣了他,並且是聯合了榮祿,這個在歷史書上是有記載的,最終是導致了戊戌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禁了,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在當時的清朝政府之中,漢族的大臣已經是掌握了大部分的權利,他是為數不多的滿族大臣。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政治家。出身於世代軍官家庭,以廕生晉工部員外郎,後任內務府大臣,工部尚書,出為西安將軍。因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睞,留京任步軍統領,總理衙門大臣,兵部尚書。辛酉政變後,為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賞識,官至總管內務府大臣,加太子太保,轉文華殿大學士。光緒二十九年,卒,贈太傅,諡文忠,晉一等男爵

    雖然是在清朝裡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他出賣了皇帝,這無疑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黑點之一。可是畢竟當時最大的主宰就是慈禧太后,他聽從慈禧太后的命令,也沒有從我們評價歷史的人物的時候,必須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他當時是維護的是舊社會的封建官僚,所以他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上來講,他們做的不對。

    但是作為一個滿族的大臣來講,他一直都在維護好清朝的統治,雖然是比較迂腐,但是他也還是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比如是排列新軍。可惜最後的是這支軍隊被袁世凱給弄了過去,在他死後袁世凱逐漸的強大了起來。

    甚至他曾經都考慮過要廢除光緒帝,但是最後還是反對了,這可能是他非常大的功勞之一吧。

  • 7 # 577655188

    在慈禧太后最信賴的人裡面,除了大太監安德海、李蓮英外,大概就數榮祿了。他十分善於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做什麼事情都讓慈禧太后覺得可靠,因此深受慈禧太后的寵幸。

    榮祿是地地道道的滿洲人,他和慈禧太后有姻親關係,從輩分上來說,榮祿還是慈禧太后的內侄。不過,在辛酉政變之前,慈禧太后的這位內侄官做得並不大,仕途有一些坎坷。

    咸豐十年的時候,英法聯軍打入了北京,當時咸豐皇帝和慈禧太后一路狂奔逃到了熱河,榮祿當時作為侍衛,也一路上跟著護駕。榮祿對於工作十分有責任心,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咸豐皇帝和慈禧太后,這讓慈禧太后產生了好感,認為榮祿非常忠心,做事又十分可靠,於是在心中對他自然有了幾分欣賞。

    咸豐十一年七月份的時候,愛喝鹿血的咸豐皇帝一病不起,臨死前讓年齡只有五歲的載淳繼位,也就是後來愛逛八大胡同的同治皇帝。為了能穩定朝廷的局勢,咸豐皇帝找了肅順等八個顧命大臣來輔佐年幼的同治帝,同時還把象徵皇權的印章給了兩宮太后。咸豐皇帝這樣做,是為了讓大臣和後宮的權力能得到平衡,不至於出現大臣或後宮專政的局面。

    不過,咸豐皇帝一死,顧命大臣就想架空兩宮太后,奪走她們手裡的權力。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自然不願受人擺佈,此時榮祿提出建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

    慈禧太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派太監安德海回京城,去聯絡當時正在主持與英法聯軍求和的恭親王奕訢。奕訢打著奔喪的名義來到了熱河,但顧命大臣肅順卻識破了詭計,認為恭親王奕訢這是明擺著來爭奪權力,透過重重阻擾,恭親王奕訢根本沒辦法見到慈禧。到了這個關鍵時刻,榮祿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恭親王奕訢男扮女裝,終於混進了宮裡,慈禧太后才和恭親王奕訢定下了辛酉政變的詳細計劃。

    辛酉政變成功後,榮祿很自然地成了大功臣,從此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最終做到了總管內務府大臣的高官。對於榮祿這個人,他甘願做慈禧太后的鷹犬,為了高官厚祿無所不為,他同慈禧太后一樣,見到洋人就奴顏婢膝,不惜賣國求榮,可以說真的是千古罪人,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8 # 94310417小云

    榮祿決非善類,與慈禧太后是同鄉,二小無嫌,情投意合,有點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少年萌萌的情史,自蘭兒進宮為妃後,他亦在仕途風流倜儻的浩海中拼命撕殺,從一個內衛侍從,一步步堅辛的幹了過來,由奇在慈禧發動對肅順的政變中見功立業,傳針引線,甘為鷹犬立下了大功。被被破格提升為內待衛大臣,有在戊戌變法中立下大功,被老情人慈禧封為候,更是不可一世權傾天下,早年她同榮祿似夫妻一樣琴瑟和鳴,僅懷上了狗胎,萬般無奈下,榮祿請了一位洋醫生,才打下了孳胎賊子。他是晚清除李連英之外的有一個權臣猛面首。

  • 9 # 妞給爺笑個85771407

    榮祿和慈禧太后那些花邊新聞就不說了,談談我對榮祿這個人能力的看法吧。

    1、榮祿非常有才幹,是清朝末年滿族權貴中少有的精通兵事的幹才。自天平天國起義開始,清朝軍權長期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督撫把控。甲午北洋海軍戰敗後,榮祿以自強編練新軍為名逐步將軍權收回。從胡燏棻定武軍易帥、袁世凱小站練兵,到戊戌年榮祿出督直隸、統領北洋各軍,再到建立武衛軍,自始至終,榮祿都將軍權牢牢控制在手中,這是清末罕見的現象。只不過慈禧、榮祿等人去世後,載灃、載濤等人無能讓袁世凱將軍權又奪回去了。

    2、榮祿是支援變法的,只不過不贊成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方式。說實話戊戌變法中的很多措施過於激進,康有為、梁啟超根本沒治理過天下,很多方針都是想象出來的不具備可行性,一旦改革全面鋪開後出事清廷立馬滅亡。作為一個歷經宦海沉浮的老人以及實際負責政府執行的大員榮祿不可能拿清朝的命運去賭,所以必然反對戊戌變法。

    但榮祿也是知道唯有變法才能使中國擺脫危亡的。早在光緒任命林旭等四人在軍機章京上行走時,榮祿就致信林旭,主張變法改革以補偏求弊下手。政變後榮祿在一封給伊藤博文的信件中,認為中國應以整軍豐財、力圖自強為急務,但中國“積習相仍,驟難移易。譬之起虛弱而仁痿痺,輔以善藥,效雖緩而有功;投以猛劑,病未除而增劇”。榮祿中國變法關鍵是要有正確的變法次序。

    3、榮祿並不是頑固保守、只聽從慈禧命令的人,有國際視野。像義和團的時候慈禧對各國宣戰,利用義和團殺戮洋人。榮祿很明白當時的清朝打不過列強,所以他為慈禧留了後路。慈禧讓他進攻東郊民巷、外國兵營,榮祿故意放水不開炮還暗地裡給外國兵營送水果表示慰問,榮祿還給列強在華的重要人物提供庇護,這給之後的和談提供了良好基礎,保住了慈禧以及清廷的統治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的哥凌晨載送女乘客,被一陌生男子暴打,到底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