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山萬丈

    《淋池歌》

    秋素景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

    涼風悽悽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

    萬歲為樂豈雲多。

    劉弗陵為漢武帝劉徹的小兒子,母親趙婕妤(鉤弋夫人)以“奇女子氣”得寵,居住在鉤弋宮中。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生下劉弗陵,號稱“鉤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於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

      徵和二年(前91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後自殺,之後數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

      劉據死後,武帝三子劉旦上書父皇,自願進京擔任皇宮保衛,希望得立為太子,漢武帝大怒,立殺劉旦派來的使者,並削其三縣。武帝四子劉胥為人奢侈,喜好遊樂,行為舉止毫無法度,未被立儲。五子劉髆系李夫人所生,李廣利的外甥。徵和三年(前90年),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謀劃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後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後元元年(前88年)正月,即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去世。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徵和三、四年間(前90年―前89年),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時,特別寵愛劉弗陵,對他抱有很大期望。武帝有意傳位於劉弗陵,就命內廷畫工繪製“周公輔成王”的圖畫,賜給奉車都尉霍光,暗示群臣自己欲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為了防止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又將劉弗陵的生母賜死。

    後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四日,漢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日,劉弗陵登基為帝,是為漢昭帝,封其姊鄂邑公主為長公主,入住皇宮。劉弗陵繼位時年僅八歲(古代按虛歲算),為使百姓避諱容易,改名劉弗。史稱漢昭帝。昭帝改名時間不詳,另外,昭帝改名的說法見張晏在《漢書》中的註解。張晏在《漢書·武帝紀》中注曰:「昭帝也。後但名弗,以二名難諱故。」,此外荀悅在《漢書·昭帝紀》中注曰:「諱弗之字曰不。」雖未提到昭帝改名一事,但明確說明了只有“弗”字需要避諱,遇到就寫成“不”字,也就是說“陵”字不是昭帝之名,是不需要避諱的。弗陵是雙名,而“陵”字當時又是常用字,百姓經常用到,正如後來的漢宣帝劉病已改名劉詢一樣,為了使百姓避諱方便,登基後,皇帝名字一般不使用常用字。遵照武帝遺詔,由大將軍霍光主持國政、領尚書事,車騎將軍金日磾、 左將軍上官桀為其副手。

    昭帝繼位後,霍光官至大司馬大將軍,併兼任尚書。前81年,另一個輔政大臣上官桀勾結燕王劉旦等人,意圖廢昭帝而立燕王。因爭權而相互結怨,霍光也是他們的剷除物件之一。然而最後昭帝識破了上官桀的陰謀並將來龍去脈告知霍光,因此謀反之人被霍光盡數剷除。

    內亂平定後,霍光得到了昭帝的完全信任,開始獨攬大權掌握政府最高權力,成為了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在昭帝的重用下,霍光改革政策制度,緩和了武帝遺留下來的社會矛盾,使衰退的大漢國力慢慢恢復。昭帝因為年少而能辨別忠奸、重用霍光,得到了後世史家的高度讚賞。

    漢昭帝劉弗陵死於公元前74年,死時只有二十一歲,在位也僅有十三年,這讓後世許多喜歡他的人感到惋惜。關於漢昭帝劉弗陵的死因,《漢書 昭帝紀》和《資治通鑑》均這般記載,“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帝崩於未央宮”,不過寥寥數語,並沒有提及死因和相關細節,讓人疑竇頓生。漢昭帝是病死還是暴斃,是正常死亡還是死於非命,千百年來猜想不斷。漢昭帝之死,也一直是史學界的一個難解之謎。

    漢昭帝身體一向不錯,《漢書.外戚傳》稱他:“年五六歲,壯大多知”,“始冠,長八尺二寸”,這個從小壯得像頭小牛,自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人,應該至於二十一歲就一命嗚呼了。由是,有人猜測,說權臣霍光為了長久把持朝政,秘密害死了漢昭帝,屬於暗殺或謀殺,但這種觀點顯然與史實相悖。竊以為,漢昭帝雖然不是直接死於霍光之手,但他的死,終究跟霍光脫不開干係。

      漢昭帝沖齡即位,既無處事經驗,也無理政本領,所以國家大事皆由首輔霍光處理。“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霍光成為“天下想聞其風采”(見《漢書.霍光傳》)的風雲人物。按漢武帝送給霍光“周公輔成王”那幅畫的意思,是讓霍光學“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見《史記.周本紀》)等漢昭帝長大後,立即歸還權力,急流勇退。然而到了“元鳳四年……帝加元服”,理應親政時,霍光仍不肯放權,“時政事壹決大將軍光”(見《資治通鑑》)。

    權力是個怪東西,總讓人為之去折腰,去追求,去捍衛,作為權臣如此,作為帝王更是如此。漢昭帝年幼時,霍光“初輔幼主,政自己出”(見《漢書.霍光傳》),這無可厚非,也是漢武帝的遺命和囑託。隨著時間推移,漢昭帝成長成人,必然想收回權力,霍光仍不歸政,這就說不過去了。念及霍光還算忠於漢室,更忌憚其在朝中的根基和勢力,漢昭帝自知鬥不過霍光,只能繼續坐在龍椅上充當近似玩偶的傀儡皇帝,這讓心氣和天賦極高的漢昭帝感到很憋屈。至於班固所論:“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時以成名,大矣哉!”,不過是漢昭帝的無奈之舉罷了。

    除了皇權旁落,漢昭帝在私生活 上也受到了霍光的極大限制。漢昭帝剛登基時,派人修造了一座淋池,方圓千步。池中栽植分枝荷,號為“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的泥呈紫色,稱為“紫泥菱”。漢昭帝非常喜歡淋池,常乘文梓之舟,通宵達旦地在這裡遊玩並讓宮女唱歌,其詞曰:“秋素錦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涼風悽悽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萬歲為樂豈為多。”“帝大悅”。

    可惜,好景不長,“及乎末歲,諫者多。遂省遊蕩奢侈,堙毀臺池,鸞舟荷芰,隨時廢滅”,漢昭帝不得不就此作罷。能發動群臣掃皇帝興趣的,也只有霍光了。此後十餘年,一直到駕崩,漢昭帝再也沒能感受“萬歲為樂豈為多”的樂趣了。

      除了限制漢昭帝玩樂,霍光連宮闈之事也橫加干涉。漢昭帝十二歲大婚時,立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年僅六歲的上官氏為皇后。拋開諸多人情因素,這終究是一樁政治婚姻,也是上官皇后被冷落的根源所在。後來,上官桀父子密謀造反,失敗後被誅殺,並夷滅宗族,牽連甚廣,因為“皇后以年少不與謀,亦光外孫,故得不廢”(見《漢書.外戚傳》)。儘管沒有廢掉上官皇后,但經此一變,漢昭帝對皇后越發冷落,並透漏出了對霍光的不滿。

    上官皇后畢竟是霍光的外孫女,又居後宮之首,霍光出於私心,“欲皇后擅寵有子,……言宜禁內……後宮莫有進者”,(見《漢書.外戚傳》),意思是說,霍光為了讓外孫女獲得專寵,增加懷孕機率,不許後宮諸妃嬪進御。對此,《漢書.五行志》也有記載,“光欲後有子,……禁內後宮皆不得進,唯皇后顓寢”,陪皇帝睡覺,替皇帝傳宗接代,成為皇后一個人的專利,其他妃嬪一概靠邊。

      為了確保上官皇后專寵受孕,防止漢昭帝隨意與其他宮嬪雲雨,霍光乾脆玩了一手更絕的:“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見《漢書.外戚傳》)。窮絝:即有前後襠、繫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對於窮絝,唐代顏師古稱:“窮絝有前後當(襠),不得交通也。”這樣一來,漢昭帝連男歡女愛之事,也不能隨心所欲了。“有花不能採,有欲不能洩”,每天只能和毫無感情,甚至厭惡的上官皇后面對面,漢昭帝的心境和處境可想而知。

      想當權不能當權,想遊玩不能遊玩,甚至想寵幸宮嬪,都不能寵幸,漢昭帝在權威、玩樂、性趣上均受到霍光的嚴格扼制。不能玩樂也就算了,作為當朝皇帝,無實權可抓為一大恨;作為正常男人,無女人可御又為一大恨,如此毫無尊嚴、毫無活力的屈辱遭際,還不如一個王侯將相,甚至不如一個平民百姓,你說他苦惱不苦惱,忿恨不忿恨,憋屈不憋屈?時間一長,漢昭帝也只有生病的份了。

      漢昭帝身體出問題,史料角落中有零碎記載,如《漢書.五行志》雲:“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光欲後有子,因上侍疾醫言”,《漢書.外戚傳》雲:“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等。從“左右及醫皆阿意”中的“阿”(即迎合)字來看,漢昭帝所謂的“侍疾”和“體不安”,情況未必屬實。一種可能,是霍光誇大其詞,以阻止漢昭帝寵幸宮嬪;另一種可能,漢昭帝確是不舒服,但無大礙。這一年,漢昭帝十八歲。真正交代漢昭帝生病,而且,病得不輕,文字隱藏在《漢書.杜周傳》中:“昭帝末,寢疾,徵天下名醫,延年典領方藥。”寢疾,說明病症加重,漢昭帝已經臥病在床。這一年,漢昭帝二十一歲。直至此時,上官皇后也未能生育子嗣。

    從“侍疾”、“體不安”到“寢疾”,僅僅三年,就讓一個原本生龍活虎的青年皇帝倒在了病床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光亡周公之德,秉政九年,久於周公,上既已冠而不歸政。”(見《漢書.五行志》)以及對漢昭帝私生活的無端干涉和橫加限制,使漢昭帝有苦難言,有怨難訴,有忿難平,欲哭無淚,最終肝火內熾,病入膏肓。

    劉弗陵死後有不少史學家認為,霍光有負昭帝的信任。蘇轍更是說劉弗陵的短命夭折,是霍光的過錯。因此,後世許多人就以陰謀論來解釋劉弗陵死因,分析暴死的劉弗陵是他殺,兇手最有可能是霍光。比如在電視劇《大漢情緣之雲中歌》中,劉弗陵是被漢宣帝劉詢毒害,而霍光也是害死他的人之一。另外還有人認為霍光害死劉弗陵是因為劉弗陵並非漢武帝親生。

    傳聞劉弗陵是懷胎十四個月所生,這不符合科學常識。於是他們推測,漢武帝死前託孤霍光的任務還包括查清此事,在霍光查出劉弗陵出生真相後就將其暗中殺害,所以歷史上霍光在劉弗陵死後立馬就擁立武帝嫡長子的兒子劉賀為皇帝。不過這一觀點過於牽強,更多人認為霍光殺劉弗陵是為了權力。雖然認為劉弗陵是他殺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但從已有的史料分析劉弗陵的死應該與他人無關。

    一方面,有記載劉弗陵死前已經生病很久,而且是找個許多醫生但還是沒有治癒,所以他的病死並不突然;另外,劉弗陵在世時,劉詢一直流落民間,而霍光是劉弗陵的輔助大臣也是因為他的信任才能權傾朝野,所以兩人都沒有機會或者理由殺害劉弗陵。此時的霍光已經達到權利的頂峰,沒有理由再去廢皇帝,且《漢書·五行志第七》:“光欲後有子,因上侍疾醫言,禁內後宮皆不得進,唯皇后顓寢。”

    說明霍光此時急盼著皇后得子,只讓皇后一人侍寢,劉弗陵此時身體已經不好,如果霍光想害死劉弗陵,完全可以等孩子出生之後再動手,否則立他人做皇帝對他一 點好處也沒有,所以他根本沒人害死劉弗陵的必要。

    據歷史記載,劉弗陵當時病了很久,曾遍尋名醫也不得治,《漢書·酷吏傳》:“先是,茂陵富人焦氏、賈氏以數千萬陰積貯炭葦諸下里物。

    昭帝大行 時,方上事暴起,用度未辦,延年奏言:‘商賈或豫收方上不祥器物,冀其疾用,欲以求利,非民臣所當為。請沒入縣官奏可。

    劉弗陵病重期間,民間富商焦氏,賈氏囤積大量舉喪之物,望在昭帝駕崩後能以暴利大賺一筆,可見那時劉弗陵重疾已非隱晦,在朝堂四野,民間百姓中已經是眾所周知之事,並無下毒被害一 說。

    也有史學家猜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殘酷的政治鬥爭,年幼的昭帝過度勞心而死。一種是由於對一直輔佐自己的忠臣霍光心存功高蓋主的疑慮,在抑鬱和矛盾中死去。

      然而,宮廷野史記載:昭帝某日便秘,久蹲御廁靜排,侍從靜侯門外,鴉雀無聲。忽地昭帝一聲悶叫,只聽得倒地之聲。眾人失色,急呼不應,斗膽破門,見得昭帝撲於地上。眾人急報太醫。後太醫稟於皇太后,死因乃昭帝久蹲不起,乍立則血湧上腦,急血攻心,七經頓錯,八脈驟亂而死。也就是說:宮廷內部關於昭帝的死因是蹲廁所太久,突然站起來導致血充腦而死。因為蹲廁所蹲死說出去太不體面,因而有了歷史上流傳的各個版本的死因。

      後來在太醫界野史又發現相關記載:昭帝之死,非久蹲御廁,急血攻心所致,實為因其數日未便,一便則急臭回吸,窒息而亡!礙於龍威之尊,為求自保,另覓託辭,以稟太后。

    綜上所述,漢昭帝可能是病死的,也可能是霍光之類的權臣秘密地下進行了陰謀。當然,霍光的行為是非常值得懷疑的,所以……漢昭帝之死大概是與他脫不開干係罷!

  • 2 # 晚來風L

    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一代雄主漢武帝病逝。翌日,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繼位,成為西漢的第8位皇帝(包括呂后專政期間的前少帝和後少帝)。死前,漢武帝指定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和桑弘羊四人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被漢武帝寄予厚望的劉弗陵。

    漢武帝與劉弗陵

    公元前74年6月,從劉弗陵登基之日起就開始修造了13年的平陵工地繁忙異常,如無意外,這座帝陵將會一直營建到劉弗陵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可是現在,卻不得不倉促啟用。大批的隨葬品一車車的從長安運到墓地,大量的河沙也被運來填充墓室。這種種跡象表明,當朝天子出現了意外狀況。果然,就在當年6月份,劉弗陵駕崩於未央宮!

    劉弗陵劇照

    執政13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的忽然去世,使得這個偉大的帝國出現了權利的真空。那麼劉弗陵究竟是怎麼死的呢?有人說是被霍光害死的,有人說是病死的,在歷史上眾說紛紜!

    霍光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在被霍去病帶到長安之後,深得漢武帝信任。在霍去病死後,漢武帝任命他為奉車都尉,護衛漢武帝的安全。

    霍光劇照

    在“巫蠱之禍”發生後,太子劉據自縊而亡。晚年的漢武帝深感自責,一直沒有再立太子。在漢武帝的幾個兒子之間,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深得武帝喜愛,漢武帝有意將其立為太子。不久之後,漢武帝賜給霍光一副《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漢武帝的意思已經不言而喻。同時為了避免呂后專政的再次出現,也為了給年幼的劉弗陵將來執政掃除障礙,漢武帝不惜賜死了年輕的鉤弋夫人。

    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

    如此深受漢武帝器重的霍光會謀害幼主嗎?我覺得是不會的,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一,劉弗陵與霍光君臣互信

    在劉弗陵登基之後,各輔政大臣之間的激烈鬥爭就開始了。由於金日磾早早去世,其中霍光和上官桀是兒女親家,所以二家暫時結為同盟,共同把持朝政。而桑弘羊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也在不斷的積蓄力量,朝堂之上波譎雲詭,暗流湧動。

    後來,上官桀的兒子想把五歲的女兒送入宮中,可是遭到了霍光的拒絕,這使得一對兒女親家出現了裂隙。後來上官桀和鄂邑蓋長公主相互勾結,最終在長公主的策劃下,上官桀的孫女進入宮中,做了皇后。而桑弘羊則因為在和霍光一直矛盾重重,對霍光也充滿怨恨。至此,上官桀、鄂邑蓋長公主和桑弘羊之間達成了反對霍光的政治同盟。

    劉弗陵劇照

    同時,劉弗陵的哥哥燕王劉旦,一直覬覦地位,時刻想著取而代之。但是苦於沒有機會,直到他嗅到了霍光和上官桀集團之間的矛盾,感覺機會來臨,於是互相勾結,以圖大事。

    公元前80年,劉旦彈劾霍光,請求進京護衛皇帝,想趁機除掉霍光。這一舉動,遭到了劉弗陵的拒絕,他對霍光充滿了信任。

    不久,上官桀一夥又詆譭霍光,劉弗陵說霍光是忠臣,是先帝指定的輔政大臣,任何人不得隨意詆譭,違者將嚴加治罪,又一次無條件的選擇相信霍光。

    後來,感到威脅的上官桀集團意圖謀反,被長公主門下官吏告發。霍光抓住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

    霍光誅殺叛亂

    從上面這兩件事情來看,劉弗陵和霍光君臣互信,特別是劉弗陵,雖然政敵一再詆譭和汙衊霍光,但是作為皇帝的劉弗陵對霍光的態度始終如一,充滿著無比的信任。這一方面體現出霍光對劉弗陵的忠心,同時作為皇帝的劉弗陵也展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譜寫了一段君臣互信的佳話。

    霍光輔政

    二,巍峨宏大的平陵是霍光對劉弗陵忠心的具體體現

    陝西省咸陽市城西6公里處,有兩座規模宏大的帝后陵,這就是平陵,是少年天子劉弗陵的陵寢。也是霍光為了彰顯皇帝的威儀,傾盡所能,費盡心思,為劉弗陵修建的歸寢之地。

    雖然劉弗陵倉促去世,但是在陵墓的仍然是竭盡所能的做到極致。不僅如此,平陵邑卻是沒有疏漏,平陵邑東西寬2400米,南北長3100米,四周有城牆環繞。這個規模,和西漢其他帝王的陵邑相比,毫不遜色。據文獻記載,平陵邑人口最多的時候有三萬多戶,人口十五萬之多。

    平陵

    直到今天,在陵邑遺址內,還能發現很多製陶作坊遺蹟和很多建築遺址。從這些殘留的建築遺址,可以想象的到當年平陵邑的繁榮。

    在平陵的東南方向,有一座漢昭帝的陵廟徘徊廟的遺址。建造在一座巨大的夯土臺上,現在仍能發現漢代的筒瓦和板瓦殘片,還有“長生無極”瓦當殘片、方格紋鋪地方磚和鳳紋空心殘磚等,可見平陵在當時有著完備的禮制建築。

    徘徊廟

    通觀平陵,可以看出這座陵墓的規模和形制都是有著非常高的規格,這也說明霍光對這座陵墓的用心,也體現了霍光對於劉弗陵的忠心。那麼,到現在你還相信霍光會“謀害幼主”嗎?被漢武帝如此器重的霍光會違背漢武帝的遺願嗎?

    平陵邑

    而且在霍光死後,漢宣帝給予了極高的規格安葬,並御賜黃腸題湊。黃腸題湊是帝王級別的葬式,即槨室為四周用柏木枋堆成的框型結構,這種是最高的等級。《漢書·霍光傳》中釋該詞時說:“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另外《漢書·霍光傳》還記載道: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賜……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從這裡不難看出,霍光死後,漢宣帝和皇太后都親臨他的葬禮,對他的功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果霍光真的是害死劉弗陵的兇手,死後還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嗎?

    黃腸題湊

    三,劉弗陵的真正死因是病死

    漢武帝曾經誇劉弗陵:“壯大多知”,壯大是說他身體強壯,多知是說他聰穎智慧。那麼從小“壯大”的劉弗陵怎麼小小年紀就忽然死了呢?

    從劉弗陵的表現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大智若愚的皇帝,他對霍光的態度是隱忍的,他韜光養晦,希望年老的霍光死後,可以有朝一日能夠君臨天下,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功偉績。年少登基,作為大漢帝國的統治者,他是幸運的;但是他又是不幸的,雖然貴為天子,卻是大權旁落,無法左右王朝的走向,他只能在霍光的陰影之下蟄伏,他的心態一定是焦慮憂愁的。就如同漢惠帝劉盈一樣,長期的精神抑鬱、憤懣,身體一定是每況愈下,以致小小年紀就走完了人生的歷程。

    在史料中,有很多關於劉弗陵體弱的記載,他羸弱的病體在當時並不是什麼秘密,甚至很多平民百姓都知道。在漢書《酷吏列傳》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記載,說當時有焦、賈兩個商人,私自囤積辦理皇帝喪事的必需品,打算在漢昭帝病逝後大賺一筆,後來被官府發現,被砍了頭。從這裡不難看出,劉弗陵是真的身體不好了,病死也就不奇怪了。

    焦賈商人伏誅

    由此可見,劉弗陵的死,是病重纏身所致,並非是被霍光害死的。

  • 3 # 漢關駝鈴

    關於漢昭帝劉弗陵的死因歷來眾說紛紜,有病死說,有霍光害死說。正史上的解釋是正常病死,終年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野史上多傳是被霍光害死的,是說漢昭帝劉弗陵已經長大,想獨纜朝政,霍光害怕失去權力,便暗中加害致病而死。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我側重於劉弗陵是在心理上長期受到壓抑,導致精神壓力得不到釋放,甚至長期生活在對霍光的恐懼中,而且從小參與緊張的權力鬥爭,從而產生疾病,不治而亡。

    歷史上關於漢昭帝劉弗陵的資料很少,只說他八歲繼位,少年英明明辯忠奸,保護了霍光,剷除了上官桀等,最後就是死亡後無子,霍光立了一個昌邑王劉賀。漢宣帝以後被文人士大夫被冠上個“昭宣之制”,其它什麼資料都沒有,連件壞事都沒有,感覺他好象只是一個過客。

    八歲成了孤兒,在心理上受到嚴重傷害

    劉弗陵是漢武帝老年得子,生的時候漢武帝已經63歲了。漢武帝一生英明偉大,但也十分孤傲自負,而且也十分殘暴。劉弗陵三歲時便發生了“巫蠱之禍”,造成太子劉據起兵反抗,失敗後自殺。漢武帝的其他幾個兒子都不器,李夫人的兒子劉髆也因此受到牽連,死在了漢武帝前面,無奈只好立幼子劉弗陵。

    劉弗陵是鉤弋夫人的兒子,鉤弋夫人是繼李夫人死後漢武帝最寵愛的妃子。但是,在“巫蠱之禍”中漢武帝好象看到了她的影子,所以聯想到自己的幼年登基受到祖母、母親掣肘的情景,以及呂后干政的先例,為避免出現“子幼母壯”的禍端,便下令處死鉤弋夫人,以絕後患。

    這個事雖然漢武帝做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肯定對劉弗陵在心理上造成很大傷害,八歲的孩童是有記憶的,他肯定看到了殘酷。接著漢武帝就死了,劉弗陵徹底成了孤兒,雖說由長公主(鄂邑公主)進宮撫養,但那與親生母親的撫養肯定是不一樣的,他不敢隨意撒驕和淘氣,劉弗陵肯定感到孤獨和無助。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八歲的孩童,正是需要在父母面前撒驕的年代,周邊卻沒有一個親人,生活在深宮大院的情景。他在背後能不想念他的父母嗎?夢中能不想鉤弋夫人嗎?

    少年便過上緊張的權力鬥爭生活

    漢武帝把劉弗陵託孤給霍光,並留下金日鄲、上官桀、桑弘羊等四位輔政大臣。這四人都是漢武帝的股弘大臣,在漢武帝活著時都非常能幹,可漢武帝死了,誰也不服氣誰,便開始了權力鬥爭。劉弗陵雖然貴為皇帝,可他還是個小孩子,首先想到肯是安全,所以他不得不加入到這種鬥爭中。

    金日鄲死的早,輔政一年便死了。霍光是大將軍,總纜國家大權,上官桀是車騎將軍金日鄲的副手,與霍光是兒女親家,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劉弗陵十三歲時上官桀想讓他六歲的孫女入宮當皇后,結果霍光反對,上官桀便透過長公主(鄂邑公主)的情夫實現了目的,讓孫女當上皇后。想想,在這樁婚姻中劉弗陵肯定不滿意,一個十三歲,一個才六歲,能知道點啥?六歲的小女孩,你就是長的象朵花一樣,也不會引起劉弗陵啥興趣。但劉弗陵必須接受,因為他沒有自主權。

    第二件事是劉旦謀反的事。劉旦本來就是一個狂妄的傢伙,“巫蠱之禍”發生時便向漢武帝上奏帶兵進京平叛,結果被漢武帝申訴了一頓。現在仍不死心,一心想取代漢昭帝。自從在孫女立皇后這件事上遭到霍光反對後,上官桀便與霍光產生了間隙,而且後來由於為親屬封官霍光不許兩人矛盾更大。桑弘羊也由於和霍光政見不和,再加上為求親屬封官霍光不同意,與霍光產生了矛盾。而長公主(鄂邑公主)則是由於情夫得不到封侯而不滿霍光。

    所以劉旦、上官桀、桑弘羊、長公主(鄂邑公主)幾股勢力聯合在一起便想扳倒霍光,一起弄了一封劉旦的假舉報信,舉報霍光準備發動政變。由上官桀趁霍光不在朝之際上報給漢昭帝,結果由於劉弗陵識破了上官桀的詭計,保護住了霍光,這一年劉弗陵才十四歲。然後漢昭帝就遠離上官桀一黨,親近霍光。

    第二年九月,上官桀等的不死心,四人一起定計準備除掉霍光。由長公主(鄂邑公主)宴請霍光,在霍光赴宴時把他殺了,然後廢掉漢昭帝。結果計劃被長公主(鄂邑公主)手下一個叫燕倉的人告了密,霍光和漢昭帝決定先下手為強,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一網打盡,並夷族。長公主和劉旦自知罪責難逃,也自殺了。九歲的上官皇后由於年幼,而且是霍光的外孫女,沒有被廢黜。

    在這一系列的政治權力鬥爭中,我們不道還是少年的劉弗陵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也許他確實很聰明,能夠識別忠奸,但肯定會很緊張,神經時常繃的緊緊的,一招不慎必定招致滅頂之災。最讓人搞不懂是長公主為什麼會參與此事,難道她不知道只要將漢昭帝劉弗陵撫養成人,她便會得到天大的好處嗎?上官桀把自己孫女都嫁給漢昭帝了,還會去找一個行為乖張的劉旦嗎?

    霍光真的對漢昭帝忠心不二嗎?劉弗陵真的十分信任霍光嗎?

    霍光對漢昭帝究竟咋樣,史書上一直都說好!!忠心不二的輔佐漢昭帝治國。漢昭帝也對霍光十分信任,把國家治理的很好。在這裡我不禁想起萬曆皇帝和張居正的事,萬曆皇帝和漢昭帝年歲差不多,九歲登基。張居正和霍光差不多,都控制著朝政。可張居正的權力和霍光比起來要小的多,他不敢隨意廢掉皇帝,而且萬曆皇帝的老媽李太后還活著。就這樣萬曆就活的十分壓抑,張居正一死萬曆立馬抄了他的家。當然了萬曆也留下個昏君的名聲,那麼劉弗陵不可能對霍光一點意見都沒有。

    平定內亂後霍光獨纜朝政,深得漢昭帝劉弗陵的信任。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威震海內”,他的兒子霍禹、侄孫霍雲還是統率宮衛郎官的中郎將,霍雲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車都尉侍中,兩個女婿分別擔任東宮和西宮的衛尉,掌管整個皇宮的警衛,堂兄弟、親戚也都擔任了朝廷的重要職位,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遍佈西漢朝廷的龐大的勢力網。至此,霍光已經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在這裡我們看到,霍光已經掌控了西漢的朝庭。這時候漢昭帝劉弗陵已經十五歲了,在接下來的六年裡正處於青春叛逆期,那他會老老實實聽霍光的嗎?自己家的孩子在這個時候還整天同父母頂嘴,何況是皇帝。那為什麼沒有任何資料記載他不滿霍光的事呢?恐懼!只有恐懼才會這樣,上官桀、桑弘羊被滅族後讓漢昭帝劉弗陵看到了恐懼,特別是長公主(鄂邑公主)和劉旦也自殺後,徹底讓劉弗陵對霍光產生了恐懼。因此我們可以說劉弗陵後來這六年是在恐懼中生活,所以他什麼事都聽霍光的,對霍光的任何安排都不提意見。

    別的事不知道,史籍資料上沒有記載,但有一件事是有記載的,就於關於上官皇后的。說霍光為了讓劉弗陵專寵他的外孫女上官皇后,增加懷孕的機率,不讓其他後宮嬪妃服侍漢昭帝,並且命令宮女們全部穿上“窮絝”。什麼是“窮絝”,也就是有前後襠、繫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防止漢昭帝跟宮女偶然曖昧。大家知道,漢朝的時候褲子還沒有襠呢,是用帶子系的,還叫絝。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霍光的專權程度,已經全面幹予劉弗陵的後宮了。

    漢昭帝本來就對這樁婚姻不滿意,在上官桀內亂處理後就更討厭上官皇后了,何況那一年上官皇后才九歲,即使到劉弗陵死時她才十五歲。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還未發育成熟能引起劉弗陵多大興趣?而劉弗陵正值十七八、一二十的青春年華,天天看著一大群美女而不能親近,不活活憋死才怪。因此劉弗陵至死都沒留下一個子女,我看是他壓根就沒和任何女子有性生活。我們看白痴皇帝司馬衷還知道幹那事,留下幾個兒子。萬曆皇帝在十六七歲時的一次衝動,也留下一個讓他羞愧一輩子的太子。

    我們再來看漢宣帝時,與霍光同車時看到霍光的背景就覺得“如芒在背”。漢宣帝可是民間長大的皇帝,社會上的好事、壞事都見過,有一定的社會閱歷,而且也娶了媳婦,並有兒子,歲數已經十八九了。按說他是霍光一手扶上去的,應該感恩戴德才是,可他卻十分忌諱霍光。

    再看漢廢帝(海昏侯)劉賀,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幹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壞事,平均一天四十八件,這可能嗎?我們現在的人一天也幹不了這麼多事。實際上就是劉賀歲數大了,不聽從霍光的安排。

    長公主(鄂邑公主)本來是劉弗陵的撫養人,她活著劉弗陵在宮中還多少有點溫暖,可她一死,劉弗陵一個親人都沒有。可以說他在後宮中看見的都是敵人,因此他能不生活在恐懼中嗎?所以他不信任何人,也別說親近女子了。關於漢昭帝的後宮生活很乾淨,歷史沒有任何奇聞樂事的記載,不能不讓人懷疑是經霍光處理過了。

    結論:漢昭帝劉弗陵不是正常的很病死了,即是不是霍光謀害,也是由於長期的心理緊張和精神壓抑導致生病致死的。漢武帝說劉弗陵小時候身體強狀、腦子聰明,說明基因不錯,若要在健康的家庭環境成長,不至於會年紀輕輕就死亡,這也是英明一世的漢武帝的悲哀。

  • 4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漢昭帝劉弗陵是西漢第八位皇帝(含呂后稱制時期的前少帝和後少帝),漢武帝劉徹的幼子,母親為鉤弋夫人,公元前87年即位,才8歲,公元前74年因病駕崩,年僅21歲,這一年,他剛剛親政三年。因為漢昭帝即位時年齡尚小,其生活和執政基本由他的姐姐鄂邑長公主和以霍光為主的上官桀(jié)、金日磾(mì dī)、桑弘羊四位輔臣輔助完成。

    後元三年(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漢武帝在武柞宮一病不起,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在病床上立劉弗陵為太子。漢武帝有六個兒子,長子劉據,是皇太子,母為皇后衛子夫,在權臣江充的“巫蠱事件”中被逼謀反失敗後自殺,次子劉閎,母為王夫人,受封齊王,早逝無子。三子劉旦,母親為李姬,在劉閎劉據死後,劉旦以自己年長,漢武帝病重時期,以宿衛長安為由,其實就是覬覦皇太子的位置,惹武帝大怒被懲罰,劉旦後在漢昭帝時期謀反失敗自殺。

    四子劉胥,與劉旦為同母兄弟,母親都為李姬,與劉閎、劉旦同年封王,劉旦為燕王,劉胥為廣陵王,行為沒法度,未能成為皇位繼承人,後因詛咒宣帝事發自殺。五子劉髆,受封昌邑王,母親就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李夫人是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妹妹,也就是這位貳師將軍舅舅,與丞相劉屈氂謀劃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後,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麓被腰斬,後元初年(公元前87年),劉髆去世。

    最終即位的是漢武帝的幼子劉弗陵,劉弗陵的母親是“挙夫人”,也叫“鉤弋夫人”,據說是漢武帝巡視河間國(都治今河北獻縣東南)時,遇到一位妙齡少女,這位少女姿色佳麗,楚楚動人,可就是兩手握成拳狀伸不開,但經漢武帝輕輕一掰,手就分開了,“拳夫人”的名稱即來源於此,“拳夫人”姓趙,她的父親犯法被處以宮刑,官為中黃門,漢武帝很寵愛這位“拳夫人”,還專門給他封了一個漢武帝首創的“婕妤”的嬪妃稱號,這個稱號,僅次於皇后,爵比列侯,“拳夫人”懷孕14個月,生下劉弗陵,人懷胎10月而生,而“拳夫人”是14個月,宮人議論紛紛,當年堯也是14個月而生,漢武帝隨後把“挙夫人”居住的鉤弋宮命名為“堯母門”,嬰兒號“鉤弋子”,名曰“弗陵”。

    漢武帝駕崩後,8歲的劉弗陵即位,其姐姐鄂邑公主撫養昭帝,他的四位輔臣是漢武帝臨死託孤的霍光、上官桀、桑弘羊和金日磾。包括鄂邑公主在內,除去金日磾在昭帝11歲時去世,剩下的四人明爭暗鬥,直到結成聯盟一致反對霍光,甚至謀反充滿了沒有親政前的劉弗陵小皇帝的宮廷生涯。

    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投降過來的太子,兵敗霍去病,進入長安,得到漢武帝的寵愛,封其為光祿大夫、車騎大將軍。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得到霍去病的照顧和推薦,做了漢武帝的侍衛官,封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深得武帝的信任,武帝託孤時又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昭帝8歲即位後,一切政事,無論大小,都是霍光說了算。

    上官桀與霍光是兒女親家,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上官安的女兒,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6歲時被迎娶入宮,先為婕妤,一個月後就立為昭帝的皇后。

    霍光有時外出或休息,上官桀就代為處理政事,上官安身為昭帝岳父,驕奢淫逸,恃勢專橫,有些膨脹,忘乎所以。

    正巧,鄂邑公主有個情夫丁外人,上官安為了討好鄂邑公主,就央求霍光給丁外人封侯,霍光沒答應,上官桀也跟著求情說好話,也沒好使,鄂邑公主就有點怨恨霍光了,再加上另一個輔臣御史大夫桑弘羊,仗著資歷比霍光老,可又沒霍光權力大,在霍光主持的“鹽鐵會議”又影響了他的切身利益,也是對霍光恨的牙根都癢癢,於是,上官父子、鄂邑公主和桑弘羊結成聯盟,一致反對霍光。

    為了增加勝算,也為了師出有名,他們又聯合了燕王劉旦,劉旦是覺的在年齡上,大哥二哥都死了,該他當太子接皇位了,可漢武帝偏把皇位給了劉弗陵,他心裡這個憋屈呀,心中充滿仇恨,恨漢昭帝,恨霍光,上官聯盟意欲殺霍光廢昭帝立燕王為帝,這正中劉旦的下懷,他們就讓劉旦上疏,誣衊霍光謀反,可是被14歲的劉弗陵識破這個陰謀,失望而歸。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回更狠,上官聯盟要發動政變,乘鄂邑公主請霍光吃飯喝酒時,伏兵殺掉霍光,除掉燕王劉旦,廢昭帝立上官桀為帝。

    不料他們的陰謀被燕倉得知,經大司農楊敞,諫大夫杜延年奏告昭帝和霍光,政變被撲滅,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和丁外人被誅三族,鄂邑公主、燕王自殺。

    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昭帝年滿18歲,開始親政,但軍權大事仍委霍光,三年後,昭帝因病駕崩,年僅21歲。

  • 5 # 石鍋上的雞蛋

    心血管疾病吧!相當於現在的腦淤血,我記得他好像是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就不行了,毫無徵兆,可能是因為便秘,高血壓,長時間憋的引起的腦出血!一代帝王死的有點窩囊!可惜啊可惜!

  • 6 # 竹子愛肘子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長子劉據立為太子,次子齊懷王劉閎早逝 ,其餘為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少子劉弗陵。

      劉弗陵是漢武帝劉徹的小兒子,母親趙婕妤(鉤弋夫人)以“奇女子氣”得寵,居住在鉤弋宮中。 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生下劉弗陵,號稱“鉤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於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武帝死後,劉弗陵在重臣的擁立下登基継位,就是漢昭帝。

      昭帝登基時才8歲,卻聰明伶俐、十分果斷,對匈奴的政策十分得當。面對漢武帝時代的連年征戰、增加徭役,昭帝聽取重臣的建言,減少賦稅,足足減少了3倍,進一步深化了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漢初與民休息的政策。在首輔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來朝,使漢朝出現了中興穩定的局面。

      可惜,前74年,昭帝暴病而死,這位有望為中興之主、十分有作為的皇帝英年早逝,享年僅21歲,在位13年,可謂天妒英才。

      漢昭帝死後葬於今天西安市的平陵。

  • 7 # 路遙lgy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的最小的兒子,漢武帝臨終託付霍光,要他周公輔政,好好輔佐劉弗陵。劉弗陵七歲多點繼位,史稱漢昭帝。

    漢昭帝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燕王劉旦因沒當上皇帝,很是怨恨,就有心除掉霍光,廢了昭帝,自己做江山 ,他勾結上官桀,桑弘羊等人陷害霍光,可是漢昭帝非常信任霍光,不久被十四歲的漢昭帝識破陰謀,在霍光的幫助下,誅殺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劉旦自殺。

    霍光基本掌握朝政大權,漢昭帝儘管很精明,霍光給他帶來的壓力自然是很大的,從七八歲開始當皇帝,他的心理承受可想而知,在位十三年後,漢昭帝去世了,終年二十一歲。並沒有看到說這位聰明的皇帝是怎麼死的。也有人說是霍光給害死的,可是如果是霍光害死的,霍光卻沒有自己做皇帝,而是又立了劉賀為漢宣帝。也有說漢昭帝劉弗陵是因壓力太大造成猝死。不管怎麼說,漢昭帝劉弗陵在位期間,國家安定,人民太平,是個好皇帝!

  • 8 # 青米2018

    《漢書》卷七昭帝紀:(元平元年)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眾星皆隨西行。夏四月癸未,帝崩於未央宮。六月壬申,葬平陵。《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只提到漢昭帝劉弗陵于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崩”,且駕崩前有異象,並未提及其他,應該是認為自然死亡。但劉弗陵死時僅21歲,故有人提出被害說,懷疑加害人是權臣霍光。其實漢朝皇帝“早殤”極多,如惠帝劉盈23歲,哀帝劉欣24歲,平帝劉衎15歲(可能被王莽毒殺),東漢章帝劉炟31歲,和帝劉肇26歲,殤帝劉隆1歲,安帝劉祜31歲……除了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孺子劉嬰等非正常死亡的,二三十歲正常死亡的不少。漢宣帝劉詢被立時18歲(劉賀也18歲),從陰謀論角度,似乎也不該立已成年的新帝。仔細算算,漢朝皇帝能活到40來歲已是“高壽”。應該還是病死可能性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家與道家在歷史上都經歷了哪些大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