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一號普洱茶
-
2 # 微光愛分享H
高僧是指有很深的佛學修為,甘於淡泊,不貪安逸,不務奢華,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斷地昇華、滋長,佛雲:無欲則剛,正因高僧的無慾達到了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武俠世界裡的高僧不僅有高深的佛學,往往還有一身有高強的武功,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起到了無法取代的作用,在讓人敬仰的同時,讓江湖中少一分戾氣,多一份安寧平和之氣。
10、運用佛經典故的佛學講師:天虹禪師
出處:【書劍恩仇錄】
佛學修為:3星
武力指數:3星
綜合指數:3星
陳家洛為了弄清紅花會前任總舵主,義父於萬亭被南少林革除的原因,單人獨創南少林五座大殿,過五關才能到達南少林的“絕密檔案館”戒持院檢視於萬亭的個人資料。他拳腳功夫勝監寺大苦大師,以兵刃勝戒持院首座大癲大師,暗器功夫巧勝藏經閣主座大痴大師,陳家洛使出在玉峰中學到的掌法與達摩院首座天鏡禪師力鬥幾十招,天鏡禪師成全陳家洛來到戒持院去見方丈天虹禪師,天虹禪師沒有和陳家洛比試武功,而是以百喻經中的佛理闡明,其實世上的事無不如此,皇位、富貴,便如那牧羊人的妻子兒子一般,都是虛幻。又何必苦費心力以求,得了為之歡喜,失了為之悲傷呢?陳家洛也用哲理故事迴應天虹,表明自己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無所悔的決心,終於查到了於萬亭被南少林革除的始末。天虹禪師以佛經佛理勸化陳家洛,顯示了極高的佛學修養。
9、不諳世事的武學理論大師:澄觀和尚
出處【鹿鼎記】
佛學修為:3星
武力指數:3星
綜合指數:3星
韋小寶奉康熙皇帝之命,為更好的保護許身佛門的順治帝到少林寺出家。少林寺方丈讓韋小寶做了自己的師弟,成為了少林寺裡晦字輩的“高僧”。阿珂的出現讓韋小寶這個高僧原形畢露,醜態百出。虧得般若堂首座澄觀保護韋小寶,生擒阿珂。生性憊懶的韋小寶第一次覺得學習武功可以“撩妹”。他就讓師侄澄觀交他少林武功,這個迂腐不化的師侄給師叔別開生面的上了一堂武學理論課。澄觀很明確的闡述了少林武學的脈絡,讓韋小寶抓狂的就是最基本的四個字:循序漸進。。。。。。就像現在的學生們要嚴格的按照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過程,要學到高深的武功也要遵循漫長的進化。最基本的入門功夫諸如少林長拳羅漢拳 伏虎拳學起 待到幾年後具備一定基礎底子時才能根據自身的資質和悟性去學中級的功夫比如韋陀掌 散花掌 波羅蜜手 再然後才是高階的般若掌 易筋經 一指禪 等 你是不可能剛學會羅漢拳就去學散花掌或者剛掌握了韋陀掌就去練易筋經的,而撩妹是愉悅的,學武是悲催的,生性跳脫的韋爵爺不可能按照澄觀的理論按部就班的苦練武功滴,澄觀在當時少有敵手,卻頑固迂腐,當面對沒有招數的進攻時,自己甚至會否定自我,澄觀是個滿腹理論的可笑大師。
8、間接促成一代高手成長的怪和尚
出處【倚天屠龍記】
佛學修為:3星半
武力指數:3星半
綜合指數:3星半
說不得與冷謙、鐵AVANCIER人張中、彭和尚彭瑩玉及周顛並稱明教五散人,背上有一隻乾坤一氣袋,布袋質料奇妙,非絲非革,乃天地間的一件異物,尋常刀劍難傷,只有說不得自己才能揭開布袋,所以又被稱為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說不得輕功極佳,性格愛說笑。化名曾阿牛的張無忌不閃不挪硬接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三掌,救下了五行旗被圍困的教眾。布袋和尚以乾坤一氣袋將張無忌裝入袋子裡,要化解長久以來和五行旗的不和。五散人與青翼蝠王韋一笑同往坐忘峰協同楊逍一同抵禦六大門派的圍攻,七人對戰被成昆用幻陰指暗算。乾坤一氣袋中的張無忌聽圓真和尚成昆講述往事,知道了義父金毛獅王濫殺無辜的罪魁禍首就是當年的混元霹靂手成昆一手策劃,殺害了謝遜全家一十三口,謝遜為逼成昆現身,故意殺害武林中的成名高手,甚至用七傷拳打死了少林派的空間神僧。憤怒的張無忌在乾坤一氣袋中內力鼓盪又無處宣洩,打通全身經脈後,炸裂乾坤一氣袋,九陽神功終於大成,暴走形態下的張無忌在密室學到了乾坤大挪移,憑藉一人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成為了信任的明教教主,這一切的成就都要感謝說不得和他那隻神奇的布袋。
7、努力維持原有武林格局的慈悲高僧:方正
出處【笑傲江湖】
佛學修為:3星半
武力指數:4星
綜合指數:3星半
令狐沖在華山派思過崖上得到劍身風清揚的傾囊相授學會了無招勝有招的獨孤九劍,被人誤傷體記憶體留了8道真氣不能化解,五霸崗上結交邪門外道使養父兼師傅的嶽不群大為不滿。將令狐沖逐出華山派,要化解體內真氣只有學得少林派的武學至寶“易筋經”才能化解,日月神教的聖姑任盈盈揹負令狐沖去少林寺求救,甘願留在少林寺10年,求方正大師傳授易筋經挽救令狐沖,心高氣傲的令狐沖拒絕改投少林門下,結識向問天,救出任我行,學會了吸星大法,暫時化解了體內的異種真氣。率領旁門左道之士齊聚少林迎回任盈盈,以方正為首的武林正道要困住任我行等眾人,約鬥三場。方正出手迎戰任我行,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在發證面前沒有任何作用,偷襲旁人,方正出手解救,被任我行有機可乘,暗算得手。武功勝過任我行,因為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轉勝為敗。勸說令狐沖要阻止左冷禪五嶽並派,比劍奪帥。任我行因為令狐沖拒絕加入日月神教要血洗恆山,也是方正幫助令狐沖度過危難,最終也假他人之手傳授令狐沖易筋經。方正武功修為很高,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不希望武林中透過殺戮實現他人的野心,讓人由衷的欽佩。
6、宅心仁厚的高僧:無色禪師
出處【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佛學修為:4星
武力指數:4星
綜合指數:4星
無色禪師少年時出身綠林,後來改投少林門下。有一個名震天下的方外之交神鵰大俠楊過,風陵渡口巧識郭襄,以三枚金針為定,許諾完成郭襄三個心願。其中第二個心願就是在郭襄16歲生日的時候要有大哥哥陪伴,楊過把郭襄的生日派對昇華成了一場旁門左道之士的聯誼會,三件禮物每一件都煞費苦心。無色禪師在襄陽英雄大會之時,託人為郭襄送上兩個精鐵鑄成的羅漢作為生日禮物,並與各路豪傑夜襲南陽蒙古軍帳,燒掉蒙古軍的草料、火藥。郭襄獨闖少林,與無色禪師交手,約定10招之內看出郭襄的師承門派,郭襄使出羅漢拳讓無色道破身份,親自護送郭襄下山。正是無色禪師送給郭襄的鐵羅漢成全了張君寶,張君寶師徒打敗了來犯的崑崙三聖何足道,因為少林寺曾經發生的慘案不允許少林武學外傳,全寺僧眾搜捕逃亡的覺遠和張君寶,無色禪師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慈悲的讓張君寶逃生。這才成就了日後名震天下的一代武學宗師,張君寶改名張三丰,創立了和少林齊名的武當派,正是無色禪師的宅心仁厚才在無形中改變了江湖中的格局。
5、捨己度人的慈悲高僧:空見神僧
出處【倚天屠龍記】
佛學修為:4星
武力指數:4星
綜合指數:4星
金毛獅王謝遜因為全家一十三口死於師傅成昆之手,到處作案,留下混元霹靂手成昆字樣。他在洛陽盯上了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空見為求感化謝遜,前往洛陽找到謝遜,自願被他以拳毆一十三拳,空見修得金剛不壞體而毫髮無損,七傷拳對於空見神僧卻沒有一點作用,謝遜反正報不了仇,萬念俱灰,便自行擊碎天靈蓋,空見伸手架開謝遜右掌,謝遜左手發七傷拳拳擊出打在空見胸腹之間,空見全無提防,連運神功的念頭也沒生,空見血肉之軀登時內臟震裂,摔倒在地,捨己度人的空見神僧就此殞命。空見神僧一手36路龍爪手,手指堅硬愈鋼,鐵指開磚如泥,手如鋼爪般抓樹撕皮,搓石成粉,劍指開頑石等鐵指神功,瞬間致敵於傷殘,空見為人大智大慧,內力與外功都是當世絕頂,深得人心,名揚四海。他的內功乃是少林派內功最高境界的金剛護體神功,練到登峰造極之時,周身有一層無形罡氣,敵人襲來的兵刃暗器尚未及身,已給震開。可惜求仁得仁死在了凌厲霸道的七傷拳之下,在臨終前告訴謝遜要打敗成昆,必須找到武林至尊的屠龍寶刀,並參悟其中奧秘。空見的犧牲更讓謝遜內疚,也使得謝遜最終皈依佛門。
4、看破紅塵的帝王高僧:一燈大師
出處:【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佛學修為:4星
武力指數:4星半
綜合指數:4星
一燈大師原是大理國皇帝,俗名段智興。五絕中的南帝,家傳武學一陽指出神入化,是西毒歐陽鋒的剋星。他的一陽指不僅臨陣對敵威力巨大,還能替重傷者療傷治病。鐵掌峰上,黃蓉被鐵掌水上漂裘千仞打傷,在瑛姑的指點下求見一燈療傷,連克漁樵耕讀四大弟子後,一燈大師消耗內力替黃蓉療傷,道出了出家的緣故。瑛姑和周伯通偷情後生下一子,深夜被人以重手法打成重傷,瑛姑求救不成,青絲變白髮,一夜白頭。那孩子傷後不治而夭折,瑛姑由此極度憎恨一燈,一燈因此事看破紅塵,在天龍寺出家。晚年後,親赴在絕情谷用斷腸草替楊過解毒。神鵰大俠楊過替人解圍,去黑龍潭抓捕九尾靈狐,發現了隱居的瑛姑,在楊過的斡旋下,當年的渣男周伯通和瑛姑重聚,也化解了幾人糾纏數十年的恩怨。在襄陽配合郭靖打退了蒙古鐵騎,三次華山論劍再次成為五絕之一,一燈是看破紅塵的一代高手,他的痴情讓他糾結,領悟得失、取捨讓他甘願出家,成為了武林中的一位高僧。
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僧:枯榮大師
出處【天龍八部】
佛學修為:4星半
武力指數:4星半
綜合指數:4星半
枯榮大師是大理皇室宗親,年輕時在天龍寺出家為僧,武功高強,德高望重,掌管六脈神劍劍譜。枯榮大師的本意是:茂盛榮華之樹意示涅般本相:常、樂、我、淨;枯萎凋殘之樹顯示世相: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如來佛在這八境界之間入滅,意為非枯非榮,非假非空。段譽受傷時救助過他,理論上是他的師傅。正是他讓段譽自行鑽研祖上遺留下的六脈神劍劍譜,體內真氣充盈的段譽就此領悟六脈神劍,雖然不能靈活運用,可六脈神劍的威力的確非同小可。吐蕃國師雪山大輪明王鳩摩智到天龍寺搶奪六脈神劍,枯榮大師和其餘五位高僧每人用六脈神劍中的一脈組成劍陣大戰火焰刀,枯榮大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將譜銷燬,令鳩摩智徒然而去,並沒有被鳩摩智所傷致死,相反用少澤劍打傷鳩摩智!枯榮大師燒燬劍譜直接粉碎了鳩摩智的陰謀,不僅大勇而且大智,實在是智勇雙全的大德高僧。
2、恬淡沖和的絕世高手:覺遠大師
出處【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佛學修為:4星半
武力指數:5星
綜合指數:4星半
覺遠和尚原著中描述他: “身長玉立,詢詢儒雅”,像一位飽學宿儒。但又完全不通世務,是在少林寺看守藏經閣的雜役,作為一個負責的圖書管理員,他竟然從楞伽經的斷句殘章裡自行領悟了人人夢寐以求的武學瑰寶九陽真經。也是知識改變命運的經典案例,因為瀟湘子和尹克西盜走了楞伽經他一路追趕到了華山之巔。帶領小徒弟張君寶認識了武林五絕,可惜最終也沒找回經書,少林寺罰他挑水千擔不得與人開口說話。崑崙三聖何足道挑戰少林,覺遠和尚大顯神威,打敗何足道,維護了少林寺盛名不墜。何足道被張君寶擊退後,覺遠為了保護弟子張君寶和郭襄不被少林和尚傷害,把張君寶和郭襄裝進鐵桶內逃出少林寺,筋疲力盡而死,在死前背出《九陽真經》中的神功,被張君寶,郭襄和無色禪師分別聽去,從此便有了武當九陽功、少林九陽功和峨嵋九陽功,世間也多了武當與峨嵋兩派。覺遠大師身負絕世武功而不自知,因為他對於九陽真經的理解才造就了張三丰,對於當世武林的貢獻實在功不可沒。
1,佛學武功登峰造極的低調神僧:掃地僧
出處【天龍八部】
佛學修為:5星
武力指數:5星
綜合指數:5星
掃地僧武功極高的高僧,隱居於少林藏經閣,所習武功為藏經閣內經書,熟知逍遙派武學,日常功課是掃地。在少林寺的武林大會中諸多疑案一一揭曉,蕭峰父子和慕容復父子的恩怨也到了徹底清算的階段。輕鬆收服蕭遠山、慕容博,秒殺蕭遠山和慕容博,雄厚的內力形成的三尺氣牆也是防禦型的鼎峰。神秘的掃地僧能看出個人武功中的破綻,讓人未交手,已膽寒,而且一眼看出鳩摩智所用的是逍遙派的小無相功,江湖閱歷讓人折服,精通醫道,深明醫理,以龜息之法能讓假死狀態下的慕容博與蕭遠山起死回生,氣度雍容,寵辱不驚,行事人所難測,絕非常人,盡顯一代宗師風範。精通佛學、醫道,武功可謂天下無敵,掃地僧讓人發自肺腑的崇拜,敬仰,絕對是行事低調,深藏不漏的絕代神僧!
這些高僧的風範讓人神往,不僅是因為自身掌握的高明武功,更由於他們悲天憫人的胸懷,濟世為懷的氣度,如果沒有了他們的存在,武俠世界將會黯然失色,高僧們的努力讓風雲詭譎的江湖少了很多恩怨仇殺,多了幾分祥和安寧。
-
3 # 史客不輕鬆
盤點金庸武俠小說十大高僧:(10)玄慈大師
——出自《天龍八部》
(9)妙啼大師——出自《俠客行》
(8)方證大師—— 出自《笑傲江湖》
(7)渡厄禪師——出自《倚天屠龍記》
(6)一燈大師——出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5)金輪法王——出自《神鵰俠侶》
(4)鳩摩智——出自《天龍八部》
(3)空見大師——出自《倚天屠龍記》
(2)掃地僧——出自《天龍八部》
(1)達摩祖師——出自《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
-
4 # 弘揚湛江傳統文化
第10位:空智
少林四大神僧之一,少林寺72門絕技得其11。空智德高望重,內外功均屬上乘。本與明教範右使有嫌隙,感謝明教識破成昆軌跡,救出空聞等人,兩人英雄重英雄,從此結為至交好友。
第9位:空聞
少林四大神僧位列第二,少林寺方丈。空聞心性慈和,深解佛法,不喜多事,且城府極深,喜怒哀樂不顯示於臉上。空聞,空智武功應該是相差無幾的,這裡就按照他們的輩分排了。
第8位:玄慈
少林寺方丈,人稱伏虎羅漢。當年的帶頭大哥,因聽信慕容博的謠言,伏擊蕭遠山一家,誤殺蕭峰之母。後得知真相,後悔莫及。將蕭峰送與喬三槐夫婦處撫養成人。玄慈是少林寺為數不多可以練成大金剛掌的人之一。大金剛掌是少林上乘劈空掌,掌勢古樸,內力強勁。
第7位:無色禪師
少林羅漢堂首座,為人豪邁豁達,本為綠林好漢,後投入少林門下,豪氣不減。與楊過,郭襄均結為忘年交。精研各派武學,武學見識極為淵博。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聽到覺遠念九陽神功的片段,回去以後自創少林九陽功。
第6位:覺遠
雖然覺遠練成全套九陽神功,內力可以和郭靖,一燈大師向抗衡,但是他並無學得一招一式。與真正的頂級高手之間還是有一些差距的,所以排在這個位置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
第5位:方證
少林寺方丈,身材矮小,神色慈和,是白道武林的領袖。方證大師易筋經以至化境,任老怪的吸星大法吸不到一點方證的內力,如果任我行沒有使用計謀,必敗無疑。而且為了救令狐沖的命,不惜傳授他少林寺鎮寺之寶易筋經。這份慈悲與豁達,足以讓方證大師排進前五。
第4位:玄澄
少林玄字輩高僧,天賦超群。掃地僧曾說:“本寺玄澄大師一身超凡脫俗的武功修為,先輩高僧均許為本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足以看出玄澄的武功已到登峰造極的階段。連生性狂妄的童姥也敬稱靈門為大師,說明靈門大師的武功最起碼不會低於童姥。這樣的高手都承認玄澄為本寺數一數二的高手,排名第4實至名歸。
第3位:渡厄,渡劫,渡難
這三個人的排名合在一起。可能他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天下第一,可是3人合力使出的金剛伏魔圈卻是威力無窮。《倚天屠龍記》說就算三十二名掌門級功力的絕頂高手一同使力,也難以攻破此陣,張無忌3次都未能破了此陣。而且三僧佛法精湛,也化解了張無忌心中的魔性。
第2位:空見神僧
少林四大神僧之首,慈悲為懷。因中成昆詭計,想要化解謝遜心中怨恨,自願接謝遜的一十三招七傷拳,被獅王用計打死,這也是謝遜這一輩子幹過最後悔的事。 金剛不壞體神功,古今五大神功之一,能使全身猶如鐵石,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第1位:掃地僧
沒有懸念的第一,他是一個被金庸神話的人物,天龍八部中的高僧,常年隱居在藏經閣,所以對少林武學絕技瞭如指掌。武林大會上,輕鬆收服蕭遠山和慕容博,更有三尺氣牆的雄厚內力。掃地僧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氣度不凡,言語中盡顯一代宗師的風範。
回覆列表
十大高僧。
TOP10一燈大師
玲瓏剔透,冰雪聰明,總是以“狡猾機敏”形象出現的蓉兒,見到一燈大師的第一面,就被感動得痛哭流涕,真情流露。
四大弟子,漁樵耕讀,捨棄高位,誓死跟從。
面對摯愛,痛徹心扉,卻選擇放手。
面對“仇敵”瑛姑的無理復仇,卻慷慨赴死,毫無怨言。
大師稱號,名不虛傳。
TOP9本塵(段正明)
入世則為一代明君
出世則為一代高僧
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
金庸小說中最睿智的帝王
亦是數得著的名僧
TOP8枯榮禪師
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厲害之極的一代高僧。
果斷、乾淨、利落,這是鄙人對枯榮大師的第一印象。
兩次智敗鳩摩智,不是誰都能做到的,既需要高深的智力,更需要強勁的實力,翻翻整部《天龍八部》,鳩摩智從來沒在誰手上吃過這麼大的虧。
順便說一句的是,鳩摩智在原著中絕對是厲害之極的存在。身兼少林寺七十二絕技、《易筋經》,以及逍遙派的小無相功以及自己的獨門絕技火焰刀,在《天龍八部》高手中絕無僅有。在流傳最廣的黃日華版本的電視劇中,喬峰一招就打敗了鳩摩智,這絕對是對鳩摩智的一種侮辱。根據原著來說,喬峰想要真正擊敗鳩摩智,估計最少也得數百招之外。
惜呼枯榮大師武功未達至高境界,只能排名第八。
TOP7功力盡失的鳩摩智
鳩摩智排名如此之高,不在於他的武功,而在於他的佛學造詣;不在於他在沒有失去武功之前的機關算盡,而在於他在功力盡失之後的幡然頓悟。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天龍八部》一書中鳩摩智的出場:“蒲團上坐著一個僧人,身穿黃色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衣芒鞋,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這是金庸小說裡高僧出場時最經典、最絢麗的一個場景。如此華麗的出場,也說明了鳩摩智身上有高深無比的佛學造詣。
最後感慨一下:我們現在的大多數人和鳩摩智何其的相似,為了功名,為了利碌,終日奔波,可能多年之後的驀然回首,突然發現歲月留給自己的只是一地的雞毛。
TOP6謝遜
細讀謝遜,絕對是天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是任何版本的電視劇還是電影,謝遜的扮演者絕對和原著中相差甚遠,他們甚至不能表現出謝遜身上萬分之一的神韻。
桀驁不馴,心思縝密,做事果斷,雷厲風行,悟性奇高,卻又重情重義,堅韌不拔,如果沒有受到成昆的暗算而走上邪路,《倚天》一書之中,最能幹成大事的肯定非謝遜莫屬。所以,陽頂天在臨終的那一刻,才毅然傳位給謝遜。如果當時的謝遜能夠看到這份遺書,也許就沒有張無忌的什麼事了,更不會有以後的朱元璋。事實求是的講,單純從《倚天》一書來看,朱元璋絕對不是謝遜的對手。
所以,最後少林寺能夠把謝遜收歸門牆,絕對是撿了大便宜。謝遜加入少林寺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少林寺不久的將來不但會出現一位絕世高手,更會出現一位絕世的高僧。
TOP5空見神僧
他的出現,就似天空中的流星。
時間極短,卻是永恆。
謝遜一輩子,對不起的人很多,最不起的也許就是空見神僧。
也許正是空見的出現,才喚回了謝遜泯滅的善性。
TOP4虛竹
他是天生的佛子,處處顯示著佛性。
他身在方外紅塵,卻永懷著明鏡之心。
有時候想想金庸先生真是匠心獨運,而陳世驤的那句話則道盡了《天龍八部》的真諦: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作為虛竹的父親,山林寺的方丈,武林中的泰山北斗,玄慈身在方外,卻心在紅塵。
而作為玄慈的兒子,靈鷲宮宮主,逍遙派掌門人,西夏駙馬,虛竹卻是身在紅塵,心在方外。
我想,虛竹的一生是不快樂的,他雖然在武林之中威名赫赫,但是誰又能真正懂得他的明鏡之心。
TOP3掃地僧
這個我還能說什麼呢?
不論任何人,只要提到金庸,提到武林高手,提到少林高僧,自然而然都會浮現出這位神龍現首不現尾,充滿了佛教大智慧的僧人。
順便說一句的就是,我一直認為掃地僧是不應該出現的人物,他的出現甚至使《天龍》一書,不像是純粹的武俠,而是有了一些神話和玄幻色彩。但是他又不得不出現,因為少室山上,當所有陰謀和真相被揭開的那一刻,也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化解這麼多的仇怨。
TOP2智光大師
無數的磚頭估計正向我飛來。
因為智光大師四個字出現的那一刻,很多人的頭腦中一片空白。
容我我先稍微介紹一下,智光大師出現於《天龍八部》第十六章,出家在天台山止觀寺。
他的事蹟也不多,但是就是這些短暫的章節聚在一起,我就固執地認為,第二高僧非其莫屬。
“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採集異種樹皮,治癒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兩場,結果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實非淺鮮。”就這一場大功業,他已超過《天龍八部》中的所有高僧。
“我和帶頭大哥、汪幫主三人曾起過一場爭執。我說由你平平穩穩務農為主,不要學武,再捲入江湖恩仇之中。帶頭大哥卻說我們對不起你父母,須當將你培養成為一位英雄人物。”這是智光大師在書中的原話,透過這段話,細細品讀,智光的見識就不知比玄慈和汪劍通高出凡幾。“人生識字憂患始”,同樣的,人如果會了武功,不也是憂患之始嗎?
“你出任丐幫幫主之後,我聽得江湖傳言,都說你行俠仗義,造福於民,處事公允,將丐幫整頓得好生興旺,我私下自是代你喜歡。又聽說你數度壞了契丹人的奸謀,殺過好幾個契丹的英雄人物,那麼我們先前‘養虎貽患’的顧忌,便成了杞人之憂。這件事原可永不提起,卻不知何人去抖了出來?這於丐幫與喬幫主自身,都不見得有什麼好處。”這段言語,比之汪劍通和玄慈對蕭峰既加以培養又刻意提防又不知高出了多少。
當智光最終把書信交給曉峰觀看之時,卻提前把帶頭大哥的名字給吞掉,由此可以看出他骨子裡的俠肝義膽。
“萬物一般,眾生平等。聖賢畜生,一視同仁。漢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榮辱,俱在灰塵。”這是智光大師的臨終遺言,能說出這段話,恐怕就算到了極樂世界,智光大師也能夠位列諸佛吧?
《天龍》第一聖僧,非智光而誰何?
TOP1張無忌
什麼是真正的佛?金庸先說中有沒有真正的“佛”的化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佛呢?
真正的佛,不是法力無邊,而是心懷慈悲;
真正的佛,不是佛光普照,而是做些善事;
真正的佛,不是口吐蓮花,而是感化世人;
真正的佛,不是遁入空門,而是造化蒼生。
在金庸小說中,有一個人,
他從沒有出過家,但他救過無數佛家弟子。
他身負血海深仇,卻原諒了所有人。
他有絕世武功,但從沒有枉殺一人。
他身居武林至高位置,卻從不仗勢欺人。
他的手下都是邪魔外道,但對他卻是俯首帖耳。
他救了無數不相關的人,但從不奢求回報。
很多人辜負了他,但他從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甚至……甚至……他的六師叔因為他的失誤受傷,他竟然想到以死相殉。
我第一遍讀這部書的時候,我羨慕他的美女環繞
我第二遍讀這部書的時候,我認為他優柔寡斷
我第三遍讀這部書的時候,我已經認為我根本做不到他那樣
我第四遍讀這部書的時候,我認為他也許就是佛陀的化身
沒錯,他就是張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