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真的很大
-
2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就事論事,曼施坦因戰功赫赫是不假,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作到他這層面上,已經有權利在戰略層面上與希特勒爭執並堅持自己的意見,但他是個純粹的軍人,他堅持的是以純粹軍事觀點為主的戰略意見,跟希特勒要考慮更多綜合因素的政治觀點為主的戰略意見,會產生分歧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這裡不能簡單的說希特勒過於自大或外行指揮內行,當然我們也不能說曼施坦因就不對,可是戰爭就是政治的延伸,也只是政治裡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反過來由戰爭綁架政治,那才是真正的不幸。希特勒才是德國最高統帥,他要考慮的是什麼?曼施坦因要足夠的兵力,要充分的後勤保障,還要高層不干擾他的指揮,當然也不能說他的要求不合理,不過當時東線的德軍,要還有充足的兵力和充分的後勤保障,換誰指揮打不贏?德國難道沒有到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的時候嗎?很多時候,看似合理的要求,確實是沒辦法保障的,拿到我們國家來說曼施坦因這種合理要求之下,我們的軍隊根本就沒有必要建立了,因為幾十年連人手一槍的基本保障都從來沒有能做到過,可是能因為這樣就不打仗?不用戰鬥?所以希特勒最後選擇東線換帥,這個因素影響很大:就是到這個時候,曼施坦因還沒有覺悟到德國已經退無可退,還在用純軍事的眼光看待東線軍隊的進退。這時候德軍撤退一點,毫無疑問可以更從容的組織縱深防禦,收縮兵力也可以使防線更具韌性,可是德國和蘇聯不是在過家家,是你死我活,不是說德軍退回去一點守住了戰爭就結束了,而是必需要徹底把蘇聯打翻打死,打不翻蘇聯就是德國自己要被打翻打死!曼施坦因反映的前線情況就是我軍已經做不到幹翻蘇聯了,聽我的,我可以後撤一點,好好防守。希特勒反映的是你特麼幹不翻蘇聯就滾蛋,幹不翻蘇聯就是德國得去死,防守得再好有什麼用?死的是不是有尊嚴一點意義都沒有!希特勒在就任德國總理和元首這一階段,在國內最大的政治博弈就是與軍官團之間的互相妥協,這種妥協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順風順水的時候,雙方合作親密無間,取得了歐洲戰場的巨大勝利,不利之處就是遇到困難時,老資格的軍官團們總是試圖從純軍事觀點上堅持原則,來擺脫希特勒的指揮或者自己肩頭的擔子,希特勒也早有意識的在軍隊裡扶持非容克軍事貴族出身的軍官,當東線到了最嚴峻的時刻,純軍事觀點當然是當戰則戰,當退則退,可是前面也說了。從希特勒的角度出發,德國只有勝利和死亡兩種選擇,老的軍官團成員沒這個覺悟,還堅持當戰則戰,當退則退,那麼無論曼施坦因還是古德里安,都只能撤換下來,沒有高階戰略人才輔助,那麼也只有希特勒自己親自動手,指揮著一幫原本軍、師一級的肯服從他的軍官,按照他不勝則死的戰略原則去進行戰鬥,嗯,最後希特勒依舊敗亡,說明他這一套事實是錯的,可是請問,當時他不這麼做,東線不撤換曼施坦因,而是完全放權給他,結果可以更好嗎?!
-
3 # 顫動的丹田
說說曼施坦因的缺點。
1.口才欠佳,
其實從庫爾斯克會戰結果看,曼施坦因的見地最高明——要不就乘俄軍防禦體系還未完成先發制人,要不就耐心等待俄華人主動進攻離開防線後防守反擊,希特勒對哈爾科夫之戰後的曼施坦因還是足夠尊重的,本來這一次元首耳根子軟的出奇,聽了古德里安的覺得先動手沒把握,聽了蔡茨勒的又覺得後發制人太保守,偏偏曼帥想對了可惜詞不達意。
2.管理不善,
俄軍對哈爾科夫進攻中,“蘭茨”戰役叢集(包括黨衛隊裝甲軍和“勞斯”步兵軍)從哈爾科夫城撤退時,德軍把物資和彈藥全部棄之不顧,卻沒有忘記把搶來的地毯、油畫甚至蘇聯打字機裝上汽車帶走。大為光火的希特勒撤了蘭茨的職,取而代之的是肯普夫將軍,就變成了“肯普夫”戰役叢集。作為南方德軍實際主管,曼施坦因難辭其咎。
3.戰術過時,
曼帥發明了"機動防禦"一說,可是機動來機動去,戰線在不斷後退,希特勒那點兒金貴的預備隊也更沒剩多少了,盤算盤算,那個悶頭做事的莫德爾似乎更有點用。畢竟,曼施坦因勝率雖高,可是需要生力軍,但元首手裡只有殘兵敗將。
4.自視甚高,
沒有打仗的時候,甚至軍方反對希特勒之時,人家元首也生訛過來了第三帝國近一半的家底,想當初你曼施坦因也是阿道夫慧眼識珠,從一大票業務高手裡單單挑中了你的策劃書,如今有什麼好屌的。
5.人品不行,
戰後個人總結中大撇責任,什麼都是領導的不好,希特勒向來預感驚人,也不是不可能感覺到了什麼……
-
4 # 度度狼gg
家庭經濟問題多半是夫妻吵架的重點,將帥矛盾最容易激化的則一定是戰場形勢的惡劣。並且曼施坦因在任內確曾以辭職相挾,這是哪個領導都反感的事,也不能全怪小鬍子。我們不妨回顧下曼施坦因被解職的導火索與丟官細節:1944年3月24日,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曼施坦因急電總參謀部,要求批准他手下的胡貝第1裝甲集團軍立即突圍,以免遭朱可夫圍殲。晚上7點半,曼施坦因等來了希特勒副官施蒙特的電文:元首命令你,3月25日到伯格霍夫向他彙報情況。
南方集團軍群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的1943年2月重建的,前“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曼施坦因出任該集團軍群第三任總司令(龍德施泰特、賴歇瑙)。由於第6集團軍的覆滅,德軍在南方和西南戰場上的兵力已處絕對劣勢,就算曼施坦因期間取得了哈爾科夫反擊戰的有限勝利,但整體軍事形勢還是四個字:“且戰且退”,這個沒辦法,實力使然。
在此後一年多的作戰中,曼施坦因和希特勒之間的矛盾日劇,主要體現在戰略方針和戰術思想上。曼施坦因堅持主張“機動防禦”,就是利用空間和時間不斷重創蘇軍有生力量,但絕不死守硬拼,因此期間放棄的佔領區也較多。而希特勒強烈要求“靜態防禦”,他的名言是“德國士兵進攻到哪裡,就要守住哪裡”,所以南方集團軍群的每次撤退,倆人都得幹上一架。
我們當然都支援曼施坦因的戰法,中國都有“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軍事理論嘛。德軍雖然一路撤退,但蘇軍始終不能對其形成大規模圍殲戰,很多時候都是擊潰而已,自身傷亡也是不輕。按老曼的想法,隨著戰線的一點點縮短,當德軍能夠聚集足夠的預備隊時,就可以發動區域性反擊,就這一層說,曼施坦因的考量沒有錯。
當然,希特勒也有自己的考慮,1941年冬天他曾經嚴令德軍各部不得撤退,從而使莫斯科方向上的大批德軍,避免了在冰天雪地裡出現大崩潰的局面。1943年以後他也認為如此,即過多的撤退行動會影響部隊計程車氣,早晚引發雪崩式的大潰敗。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可問題是,希特勒才是老大,丫是最高統帥兼陸軍總司令,是大腿。
回頭接著說,接到命令的曼施坦因於第二天下午飛回德國,他首先彙報了第1裝甲集團軍的困境,要求說要麼希特勒能增兵解困,要麼就允許他命令部隊突圍,總之二選一。希特勒表示無論是從法國還是從匈牙利都調不出來援兵,也不同意胡貝上將突圍:“第1裝甲集團軍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肅清後方,堅守在原地”!
曼施坦因知道,再扯皮下去,胡貝和他的22個師的20多萬官兵,就將遭到滅頂之災,於是針鋒相對據理力爭,吵將起來的結果就是,希特勒忍無可忍了:“您還想戰鬥?事實是,您退的越來越遠”!他開始大發雷霆,指責陸軍元帥不停地為焦點地區要援兵、耗盡了德軍的預備隊、並且不斷迴避作戰等等,總之唾沫星子橫飛讓曼施坦因非常狼狽,多少有點掛不住臉了。
當希特勒宣佈下午不再討論時便離開了客廳,而曼施坦因則氣呼呼走進旁邊的小房間,對首席軍事副官施蒙特說道:“請轉告元首,如果他覺得無法同意我的看法,他應該委派其他人來接掌集團軍群”,然後揚長而去。這個表態解讀起來,曼施坦因有負氣的成分,也有心力交萃的無奈,但是事後在希特勒看來,也確實有“逼宮”的意思,因為倆人之後再沒有心平氣和的交流。
第二天上午希特勒突然轉變了態度,召見曼施坦因,不但同意第1裝甲集團軍立刻突圍,同時還承諾從法國調來黨衛第2裝甲軍、從匈牙利抽調兩個步兵師以增援南方集團軍群,曼施坦因很意外,還以為自己贏得了這場爭論,於是沒多想就去釋出命令了。而實際上他被騙了,希特勒改變態度的背後,就是已經決心換馬了,無非再讓曼施坦因從容打完最後一仗罷了。
1943年3月30日,第1裝甲集團軍已經開始突圍並且進展順利,就在這一天希特勒再次召見曼施坦因,當面授予了他騎士鐵十字勳章的雙劍飾,然後冷冷地說:“我已經決定解除您的職務,並委派別人來統率集團軍群”,大約是擔心比較尷尬,他又補充解釋說:“東線大規模作戰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我需要的是一個能死守的人”。
於是莫德爾取代了曼施坦因,南方集團軍群也更名為“北烏克蘭集團軍群”,老曼的二戰軍事生涯戛然而止。後世也有議論,比如說曼施坦因想要東線全部指揮權、戈林和希姆萊進讒言等等,或多或少是些原因,但最關鍵的,還是兩條:希特勒認為東線戰場不再需要曼施坦因這樣的戰略家,而需要死打硬拼的防禦專家,所以解職老曼不影響戰爭局勢,另外就是,吵煩了受不了他了,某種意義上,希特勒在優秀的國防軍將領面前,其實有點自卑感。
因為同時被解職的還有克萊斯特元帥,他同樣被“擅長防禦”的舍爾納元帥所取代,A集團軍群更名為“南烏克蘭集團軍群”。 -
5 # 薩沙
很簡單,不識時務唄。
德國高階軍官多傳承普魯士軍人傳統,忠誠、勇敢、縝密、嚴肅,極端重視榮譽。
然而,他們也有自己的缺點,就是固執、不懂軍事以外的其他東西。
對於曼施坦因來說,希特勒其實是有知遇之恩。
在希特勒賞識曼施坦因,採納他的突破阿登山區的方案之前,後者只是第38軍的軍長而已。
在希特勒的重用下,曼施坦因成為南方集團軍司令官。這是德國陸軍軍官最高的職務之一了。
實際上,突破阿登山區的計劃絕非曼施坦因一個人的功勞,有很多人也參與其中。
比如著名的隆美爾,同曼施坦因商量很久,幫助制定了計劃。
因為當年隆美爾在一戰期間長期與阿登山區作戰,對這裡地形瞭如指掌。
隆美爾認為坦克完全可以在阿登山區突破,曼施坦因才確定了這個鐮刀閃擊計劃。
然而,曼施坦卻同其他的將軍一樣,認為打仗是軍人的事情,最高統帥只需要把握軍事、政治、外交的大體戰略,軍事上的事情應該完全交給德國參謀本部負責。
尤其是具體的戰役部署、執行,應該由將軍們自行指揮,不允許任何非軍人干涉。
這樣一來,曼施坦因想和希特勒相處好幾乎不可能。
具體戰略上,曼施坦因強調德軍應該主動放棄佔領的蘇聯領土,大幅度後撤,引誘蘇軍追擊以後,再像哈爾科夫反擊戰一樣果斷反擊,採用兩翼合圍方式,殲滅蘇軍的主力,反敗為勝。
但希特勒認為,德軍已經面臨兩線作戰,沒有實力做這種模式的防禦,只能以陣地減少,儘量消耗蘇軍實力,進行靜態防禦。
曼施坦因認為靜態防禦不存在勝利的可能,是自己作死。
為此,兩人經常爭吵,這是根本上的分歧。
最終,曼施坦因主張希特勒應該要放棄對軍隊的指揮並且交由戰爭的專業人士管理,首先是建立東線戰場總司令一職(希特勒會反對也並非沒有理由。因為當時東戰場上,唯二有資格的人選是曼施坦因和倫德施泰特)。但是希特勒多次拒絕了這個想法,他擔心這會削弱他在德國擁有的權力。
雙方多次爭吵以後,希特勒於1944年3月31日決定解除馮·曼施坦因的指揮權。1944年4月2日希特勒任命瓦爾特·莫德爾替馮·曼施坦因為南方集團軍總司令。
當然,希特勒承認曼施坦因的貢獻,授予他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這是德國軍隊中第3高的榮譽。
曼施坦因由此處於退休和養病狀態(他有眼疾)。
有意思的是,雖然對希特勒非常不滿,然而試圖刺殺希特勒的一夥拉他一起幹的時候,他仍然說:他是元首,而我是一個軍人。每個軍人都宣誓效忠元首,我也不例外。
他在1945年8月23日向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投降和被英國軍隊逮捕。
1949年8月作為戰犯被審判判處18年監禁,1952年由於健康原因而提前釋放。
曼施坦因是個職業軍人,絕對不會做哪些讓別人孩子去送死的勾當。
他一共有3個孩子,2個兒子1個女兒。
其中長子吉羅生於1922年12月31日,1942年10月29日戰死於東線的北方戰場,年僅20歲。
-
6 # 無根樹花正孤
曼施坦因是二戰時期德國著名的將領之一,被後世的軍事學家都尊稱為德國三大名將之首。若不是因為他過人的軍事天賦以及警覺性,德國也不會在二戰前期佔據有利地位。
曼施坦因在一戰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參謀,後來他抓住機會,在戰役中表現優秀,成功上任少校。之後更是平步青雲,等到二戰開始時他已經當上了中將。曼施坦因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對波蘭還有法國的襲擊,都使用了閃電戰的精髓,快速出動,趁其不備發動攻擊,毫無抵抗力的波蘭與法國就這樣淪陷了。此後他的名字也被許多人忌憚。
但是他在對於蘇聯的進攻上遇到了強有力的攔路石,蘇聯可不是什麼軟柿子隨便就能擊潰。德國與蘇聯的戰爭一直持續了3年,雙方你來我往,各不相讓。在前期德軍佔據優勢,差點就衝進了列寧格勒,被蘇聯軍隊誓死頑強抵抗住了。蘇聯都以打敗德國為首要目標,但是對於曼施坦因來說,他卻時常受制於人,對於戰爭的決策常常被希特勒給否定,這讓他如鯁在喉。
1943年“堡壘”計劃的失敗預示著德國已經開始衰退了。此時情況十分嚴重,德軍的軍官還有士兵人數在遞減,無法得到補充,且後方的資源也不能及時送達,情況有些嚴峻起來。曼施坦因本來對這些都不太在意,他認為只要戰術合適,蘇聯將頃刻間覆沒,但他忘了他還有個上級。
元首此人頗有些自命不凡,事實也確實如此,政治才能優異的他才能帶領德國重新站了起來,而在軍事這塊上就有些差強人意了。元首對於打仗,喜歡突然而至的靈感,也就是瞎指揮,不會思考下一步和備用方案,想起一出是一出。而曼施坦因和元首兩人在後期對待德國的態度上截然不同,可以說是完全相反。
他想穩定防線再尋求進攻機會,元首就要求突然襲擊;他想突擊防止受制於人,而元首要求死守,不能被全殲。這樣的分歧在後期讓曼施坦因十分疲勞,在戰事上已經焦頭爛額,同時還得每天同元首爭吵。事實證明,後期蘇聯確實勇猛,很快就打的德軍節節敗退,在撤退的路程中德軍被蘇聯殲滅了不少人數,面對如此大的傷亡,元首終於決定,撤掉了曼施坦因的職位。
當得知自己被撤職後,曼施坦因感覺到的是久違的輕鬆,他很快就下放一切權利,回到了家中過上了養老生活。而隨著他的撤職,德軍中還有多位將領都一起辭職走人了,這讓德軍更加雪上加霜。最後,德軍慘敗,二戰結束。
元首是個不能容忍別人忤逆自己的人,尤其還在戰爭失利的情況下,這也是為什麼曼施坦因會被撤職,只能說天才都是桀驁不馴的,不會選擇相信他人,能夠信任的只有自己。但是可惜自己的想法不靠譜,導致了一切的結束。
在德軍山窮水盡的時候有人請求曼施坦因的出山,被他拒絕了,他應該也看出此時的德國日薄西山,早已無力迴天了吧。
-
7 # 小約翰
曼施坦因跟古德里安和隆美爾一起,被二戰德軍三大名將,是希特勒的幫兇。但三個人的命運都很坎坷,隆美爾最慘,被逼自殺;古德里安和隆美爾都曾經被解職。
三個人中,曼施坦因的軍事才華和指揮能力最為突出,被稱為三大名將之首,但他後來也被自己的元首解職,在二戰結束前就已經靠邊站了。表面上看,曼施坦因被解職是因為前線指揮失利,其實還是希特勒這個納粹頭子專橫、暴躁、剛愎自用,不敢負責,沒有擔當,讓別人當替罪羊。
將軍在外打仗,就怕後方有個皇帝一樣的傢伙。
希特勒被有的人稱為軍事天才,但再怎麼有才華,也不能決定戰場勝負。
因為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你在千里之外,怎麼能及時瞭解形勢變化,做出正確決定?
但這些皇帝一樣的傢伙,就是如此不靠譜,在後方瞎指揮,打了勝仗就是皇帝的功勞,打了敗仗讓部下背鍋。
皇帝總是對的,什麼偉大軍事家,戰略家、指揮家,全都是胡鬧、搞笑。
希特勒的指揮和決策也不是沒有正確的,但有了錯誤死不認賬,讓部下來擔責,這就太霸道了。
再說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哪有不打敗仗的將軍?
那麼,曼施坦因到底是因為指揮什麼戰鬥不力被解職的呢?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中,蘇聯名將朱可夫採用了大縱深防禦戰術,粉碎了德軍包抄蘇軍後路,全殲其主力的圖謀。
蘇軍在此戰中雖然付出了慘重代價,但從此贏得了主動權,德軍的攻勢再也無法收到跟以前那樣的效果,對蘇軍沒有那麼大的威脅了。
德軍的所謂“堡壘”計劃宣告破產,戰場攻守態勢發生微妙變化。
蘇軍得到了英美的大量援助,後勤供應越來越及時,蘇軍兵員無窮無盡,源源不斷補充上來。
反觀德軍傷亡很大,減員嚴重;德軍的燃油供應被美軍掐斷,後勤補給越來越不給力。
面對如此殘局,再好的棋手也迴天無力,曼施坦因能做的,就是冷靜判斷戰場局勢,掌握敵軍意圖,見招拆招,被動應對,保護有生力量。
可是有人不幹,那個在大後方,以偉大軍事家自居的希特勒,整天靠著感覺發號施令,瞎指揮,讓前方將領哭笑不得,無所適從。
隨意改變計劃,朝令夕改,讓曼施坦因不可為而為之,甚至明知道是火坑也要往裡頭跳。
在蘇德戰爭中,希特勒經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已經對德軍形成包圍之勢,保盧斯元帥見形勢危急,請求突圍,而希特勒堅決不許,讓他們固守待援,導致德軍失去了逃生機會全軍覆沒。
在戰爭初期德軍實力雄厚,經得起折騰,到了後期兵力越來越少,再也不能意氣用事了,可是希特勒不管。
德軍的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已經呈現反攻態勢,企圖圍殲德軍南方集團軍,德軍能做的就是不給對方突破口,穩紮穩打。
可是希特勒不顧前方世紀,命令主動出擊,這無疑是自取滅亡、以卵擊石。
曼施坦因的以靜制動,穩紮穩打的構想被希特勒否決,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在咄咄逼人的蘇軍面前,德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收縮防線,加強自己的防禦,以不變應萬變,不能輕舉妄動。
一個音樂大師,遇到了不專業不懂行卻自以為是的領導,來亂彈琴,打擾自己的死路,干擾自己的演奏,是忍無可忍的。
曼施坦因終於爆發,他聲稱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思路指揮部隊,不惜辭職。
希特勒做了難得的讓步,曼施坦因得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揮部隊。
1943年2月,哈夫科夫戰役,曼斯泰因元帥以30個師,對陣蘇軍243個師.
一個月後,蘇軍25裝甲軍和3個步兵軍被全殲,第3第10第4裝甲近衛軍,一和獨立步兵旅一個滑雪旅被擊潰,第1裝甲近衛軍、第18裝甲軍和6個步兵師2個滑雪師受重創,德軍光繳獲就達615輛,野炮254門、高炮69門、俘虜萬餘人、.蘇軍死亡2萬5千多人.。
但是蘇軍兵員實在太多了,永遠都殺不完。這點傷亡對蘇軍來說是九牛一毛,忽略不計的。
蘇軍很快調動兵力包圍哈夫科夫,曼施坦因見勢不妙打算撤離,元首再次瞎指揮,要求死守。
死後20天后,德軍撤離,付出了慘重的傷亡,有一半精兵被消滅。
希特勒給曼施坦因補充了10個師,但卻給他增加了100公里防線。
兩人的戰略思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曼施坦因想要被動防禦,一儲存實力為主。
希特勒想要鹹魚翻身,反敗為勝。
在會議上,兩人的矛盾公開化,希特勒怒斥曼施坦因不服從指揮。
曼施坦因據理力爭,在希特勒看來就是頂撞,這樣的將領不能用了,希特勒下了決心。
正好,在德軍撤退中,被蘇軍大量圍殲,希特勒終於找到藉口,開始搬掉障礙了。
1944年3月30日,在關於東線作戰問題上和希特勒屢次爭執的曼施坦因被解職。
曼施坦因被解職,表面上指揮失利,主要就是他不聽話;其次是德軍失敗,需要有人擔責,而希特勒是元首,永遠正確,這個鍋只能讓下屬來背。
-
8 # 島主說事
一方面,曼施坦因雖然才華出眾,但在擔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後建樹不大。在德軍二戰史上,曼施坦因作為進攻法國的“鐮刀計劃”提出者,他的才能一直被德軍上下爭議頗多,這不僅在於這個計劃冒險因素太大,還在於他總是鶴立雞群,在收穫好評的同時也得罪了一些權貴,其中就有時任德軍陸軍總參謀長的哈爾德,要不是古德里安和他的頂頭上司龍德施泰特對他的關照,曼施坦因計劃也不會脫穎而出。
但曼施坦因計劃在進攻法國戰役中,德軍巧妙繞過馬其諾防線,一時讓曼施坦因名聲大噪,在隨後的閃擊戰中他又過關斬將,尤其在率領第11集團軍重點進攻克裡米亞過程中,獲得大勝榮升元帥,從此步入德軍高階將領行列。可以說,曼施坦因的輝煌是從這時開始的。
真正使曼施坦因顯出指揮才能還是1942年11月20日,他擔任頓河叢集司令解救保盧斯兵團時,由於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場的吃緊,曼施坦因被臨危委以重任,雖然他沒有完成救援第6集團軍的任務,卻解救了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起死回生,並獲得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的職務,應該說,這是個燙手山芋,因為在東線戰場,南方集團軍群一直擔負著主攻和主戰場的角色。
但此時,曼施坦因的表現並不讓希特勒非常滿意,除了他的性格不願意唯命是從外,還對希特勒的指揮多次流露出不滿,在取得第三次哈爾科夫反擊戰勝利後,曼施坦因提出了有限進攻的策略,想退守哈爾科夫將蘇軍主力吸引進來,然後再展開全線反擊予以圍殲,但此建議遭到希特勒否決,最終讓他制定堡壘計劃,從而導致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的發生。
但這一仗,曼施坦因也沒有打好,不僅德軍的裝甲力量遭到毀滅性損失,德軍在東線的主動權也再次易手,對希特勒和德軍統帥部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失敗,雖然有多個因素影響,尤其是北線莫德爾集團過早脫離戰場,但這個過錯最終還是由曼施坦因來背。因此,堡壘作戰以後不久,1944年春天,曼施坦因就被希特勒找了個理由解除了職務。
另一方面,曼施坦因的解職是與德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息息相關的。原本希特勒在戰場上頻繁換將也是戰場危急形勢所需,如果前線將領都能打勝仗,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莫斯科戰役後,希特勒就解除了一大批將領的職務,古德里安就被他解除職務後重新啟用的,龍德施泰特也一樣,曼施坦因算是好的,起碼他在東線一步步走向輝煌的。但曼施坦因在擔任南方集團軍群指揮官後,有些方面做得並不都是盡如人意
如果說斯大林格勒戰役時,曼施坦因的冬季風暴行動失利有情可原,因為畢竟他手裡能用的裝甲部隊有限,準備時間又匆促,德軍又將重點放在保障勒熱夫莫德爾的部隊身上,曼施坦因又要承擔打通A集團軍群通道的任務,功過相抵曼施坦因還是功大於過。
但庫爾斯克戰役後的表現,曼施坦因卻是表現不怎麼樣。由於戰場形勢在1944年發生了重大變化,德軍統帥部既要保住既有領土又要開啟新的局面,偏偏曼施坦因要提出放棄既有佔領地區頓涅茨克,想打一場誘敵深入戰術,這就動了希特勒的乳酪。曼施坦因多次與希特勒在戰略戰術上發生分歧,並以增兵和辭職相威脅,這樣就為他退出指揮崗位埋下了伏筆。在希特勒眼裡,就算是到了柏林戰役最後關鍵階段,他仍然認為戰場只有他說了算,根本不在乎前線將領如何發揮機動靈活性。
直接導致曼施坦因被解職的是1943年底的冬季攻勢,由於蘇軍取得庫爾斯克戰役勝利以後,全線開始反攻,而此時希特勒既希望曼施坦因能守住南線既有陣線,還要求他擇機發動幾場能扭轉戰場形勢的戰役,但此時曼施坦因是要人沒人、要油沒油、要坦克沒坦克,甚至連個預備隊都沒有,這仗叫他怎麼打?
當然,讓希特勒最氣憤的還是曼施坦因過多強調前線指揮員自主權的問題,他多次打電報要求希特勒不要過多幹涉前線指揮,要充分發揮前線將領的主觀能動性,這樣一來就打到了希特勒的痛處,從戰爭打響,希特勒就喜歡一杆子插到底,莫斯科戰役後甚至直接接手了陸軍總司令一職,曼施坦因這麼做等於有了私心,希特勒絕對不會容忍的,何況當時德軍正在調查施陶芬伯格事件,連隆美爾都牽涉進去,曼施坦因這麼做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
-
9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終於,倆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久違的行動自由權,此時也無力組織反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他要利用這僅有的權利保住部隊的實力,殲滅蘇軍已經退居第二位了。德軍不斷的撤退,也徹底地激怒了希特勒,他對曼施坦因的做法越來越不耐煩起來。
終於,在一次總部會議上,兩人徹底爆發了公開的爭論。他們圍繞著撤與不撤爭論不休,當其提到指揮權的時候,希特勒咆哮道:“將帥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你指望他們會服從你嗎?”
“我的命令都得到了認真執行”。這句話,頓時讓其無語,他此刻在想的是,儘快拿掉這個不聽話的人。說白了就是,寧可用聽話的庸才,也不用有脾氣有個性的將才。
但是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隨著蘇軍大縱深攻擊戰術的成熟,對反攻更加得心應手,無力反抗的曼施坦因只得下命令不停的撤退。在撤退中,德軍被大量的圍殲,接連的敗仗,“軍事天才”非但不檢討自己,卻認為這是撤換他的最好理由。
1944年3月30日下午,他被召回國。希特勒親自接見了他,表彰他過去的一年的戰功,並授予勳章,但隨後就撤銷他的職務,理由是部隊撤退之際,需要一個善於打防禦戰的將領。
他雖然對突然的撤職感到憤怒,但也無可奈何。這一走,就再也沒有重返戰場,他的離職在軍界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南方集團軍群的軍官們,紛紛提交辭呈,要求一起調離,曼施坦因時代結束了。
難得清閒的曼施坦因,在家養養病,放鬆放鬆。從此,不再過問軍事,甚至戰局危機的時候,他也拒絕出山。說實話,他喜歡戰爭,但更喜歡自由發揮才能的空間。拒絕出山,更多的是對蠢材般的瞎指揮的不屑和反對。
反觀兩人的矛盾和分歧,軍事上的失利是其被解職的重要原因,但根本還是在於爭奪東線指揮權,一個從戰術角度去理解指揮權的作用,另一個卻從戰略上去把握全域性的發展,只是後者太過於想當然和自命不凡。
當曼施坦因提出,由一位將領來負責東線的指揮時,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東線陸軍總司令最合適的人選。但這立刻引起希特勒的警覺,這分明是要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權利,說的難聽點就是搶班奪權啊,這是希特勒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曼施坦因》
-
10 # 軍武小咖
曼斯坦因被希特勒解職,是因為曼斯坦因不滿希特勒的胡亂指揮,多次頂撞希特勒。曼斯坦因是二戰時期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他的指揮藝術高超,在蘇德戰場上多次以少勝多,將德國軍隊從潰敗的邊緣上解救回來。曼斯坦因擅長指揮大軍團作戰,他經常能夠預測敵人的具體動機,並且在對手出錯的時候果斷髮起攻擊。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在人數和裝備上都遠遜於蘇聯軍隊。然而在曼施坦因高超的指揮藝術下,德軍反而在戰場上掌握了很長時間的主動權,甚至在敗退的過程中,德軍還能找到機會圍殲貪功冒進的蘇聯軍團。
如果按照曼斯坦因的指揮方式來作戰的話,那麼在蘇德戰場上的德軍還有一線生機。然而曼斯坦因的作戰計劃卻常常受到希特勒的制約,希特勒自以為自己參加過一戰,有過一定的戰場經歷。希特勒驕傲的認為自己也能夠指揮軍隊作戰,實際上希特勒的那些微不足道的戰場經驗,充其量只能指揮幾十個人或者數百人的小規模戰鬥,根本就不具備指揮大軍團作戰的能力。
但是希特勒這個人十分的自負,他曾經自豪的說:我沒有上過一天軍校,但是我打下了大半個歐洲。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希特勒要求第六集團軍堅守,最終導致了保盧斯被俘,第六集團軍被圍殲,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被蘇聯軍隊的奪取。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曼斯坦因發起了哈爾科夫反擊戰,重新獲得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在庫爾斯克大決戰時期,希特勒一再推遲進攻計劃,並且在戰爭的關鍵時刻調走了大量裝甲力量,直接導致了庫爾斯克會戰的失敗。
庫爾斯克會戰之後,曼施坦因再也無法忍受希特勒愚蠢式的指揮,他多次要求希特勒不要再幹涉軍事上的行動。曼斯坦因認為戰爭就是職業軍人來打的,希特勒只是一個政治家,不適合去參與戰爭。曼斯坦因的想法並沒有錯,只是自負的希特勒並不認為曼斯坦因的說法是正確的。希特勒認為曼斯坦因這是想要讓自己交出權力,為此希特勒逐漸的懷疑曼斯坦因,開始物色替代曼施坦因的人選。
希特勒就像是一個公司裡面愚昧的領導,曼斯坦因則是一個耿直的員工。曼施坦因是為了德國能打贏戰爭,而希特勒則是想要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最終將曼斯坦因解職,換上了聽話的莫德爾。希特勒的這一決定大大削弱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的競爭力,導致了德軍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節節敗退。在曼斯坦因被解職一年後,盟軍攻破了柏林,希特勒自殺身亡,納粹德國就此覆滅。
-
11 # 戰略論
對於希特勒來說,將那些擁有大量戰功的高階將領解職實在是太頻繁的事了,曼施坦因和克萊斯特可以說國防軍最後兩位具有戰略頭腦的參謀軍官了,此後希特勒任命的各集團軍群司令都是臨時提拔上來的戰術軍團,他們在戰爭初期大多擔任師長、軍長一職,由於出色的戰術指揮能力而得到晉升,但是他們對於戰略上基本都沒啥建樹或者由於年輕而不敢妄言,都堅決的執行希特勒的命令,也正是因為他們對希特勒絕對的服從才得以能迅速晉升。像曼施坦因這樣的戰略大家,是不可能長久的和希特勒相處下去的,兩人在戰略上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曼施坦因這個人是個典型的國防軍參謀軍官,平時彬彬有禮,非常隨和,但是對任何事物都有些獨到的見解,並敢於堅持到底。對於正確的選擇他絕不會進行任何的妥協,甚至不惜以辭職逼迫上級就範,在德軍向第聶伯河的撤退問題上,曼施坦因便向希特勒施加了強大的壓力,要麼給他充足的預備隊,要麼同意他撤退,關於希特勒的堅守命令曼施坦因明確表示無法執行,也不會執行,最終幾乎是逼得希特勒同意了撤退的請求。這種策略可以湊效一兩次,可是時間長了就不行了,希特勒作為德國領袖顯然是不能容忍這種違抗上級的行為的,他並不喜歡被人強迫,這將讓他處於被動的地位。
從軍事角度來看,曼施坦因在出任頓河集團軍群(後改稱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後,確實表現出非凡的指揮才能,雖然沒能解救出第6 集團軍,但是卻阻止了南翼的一場大災難,甚至重創了蘇軍裝甲部隊,在絕境中取得了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勝利實屬不易。這也是為何希特勒在此後一年的時間裡對曼施坦因以極大的信任,並給予其高度的作戰自由權,希特勒很少干預曼施坦因的具體戰術部署,在戰略問題上也非常注重傾聽曼施坦因的意見。可以說在1943 年曼施坦因是希特勒最重視的集團軍群司令,甚至連總參謀長蔡茨勒也經常就戰略問題和曼施坦因進行磋商。
但是希特勒的信任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曼施坦因可以重複哈爾科夫反擊戰的輝煌,扭轉東線的不利態勢,希特勒允許曼施坦因使用他的機動作戰理念,也儘可能的滿足其在兵力上要求,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南翼德軍戰線還是在不停的向西移動,不僅丟掉了頓涅茨地區,連烏克蘭也丟了,羅馬尼亞開始面臨蘇軍直接入侵的威脅。希特勒認為曼施坦因辜負了他的期望,曼施坦因所主張的機動作戰並沒能給德軍帶來勝利,所以希特勒決心改變東線的作戰模式,放棄機動作戰,全線實施頑強的防禦,大範圍的機動作戰將不再實施,所以希特勒認為曼施坦因這位機動作戰的天才也就沒有了作用,他更需要的是一位聽話的、擅長防禦的戰術指揮官。
此外,曼施坦因就東線德軍的指揮權問題讓希特勒心生芥蒂,對曼施坦因充滿了敵意,認為曼施坦因大談東線指揮權問題是想奪取東線德軍的指揮權,架空希特勒這個陸軍總司令,說的不好聽點就是篡權,這對於希特勒這種獨裁者來說是不可觸犯的大忌,這完全是對領袖能力的質疑和否定。儘管曼施坦因並沒有奪權的意思。完全是出於改善東線局勢的考慮,但是希特勒難免不會過於緊張,畢竟曼施坦因在東線德軍中威望甚高,被一致認為是陸軍總司令最佳的人選,希特勒自然對曼施坦因倍加警惕,兩人關係也越來越冷淡,希特勒解職曼施坦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他絕不會重用那些不受他控制的將領。
-
12 # 蛀蟲吃木偶然成字
表面上曼施坦因與希特勒在戰爭策略上有分歧,隨著分歧的增大希特勒解除了他的職務。我認為從本質上看原因是:一個軍事將領在軍事領域的見解與國家利益衝突的時候不得已的結局。這與廉頗的解職情況有類似的地方。趙王難道不知道廉頗的“不出戰”策略是正確的嗎!我認為是知道的。但沒辦法,熬不下去了,還存在著萬一的僥倖心理。希特勒與趙王的心裡是一樣的。所以……
回覆列表
因為他和希特勒互不喜歡,他和最高統帥部的許多高階將領互不喜歡。曼施坦因曾經不止一次對家人和密友說過,他對元首和圍繞在他身邊的決策者,十分失望,他們既不懂現代軍事,也缺乏戰略眼光,對戰術更是一竅不通。
出身於普魯士一個真正的軍事貴族家庭的曼施坦因,對希特勒、戈林、希姆萊等靠政治手段起家的權貴,天生缺乏親近感,是很正常的。曼施坦因的父系和母系雙邊直系親屬中,有十數人擔任過普魯士軍隊的將軍。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他的伯父興登堡,不但是大元帥,還擔任過德國總統。
10多歲就入伍的曼斯坦因,在軍隊中度過了幾乎全部生涯。二戰開始前,他任南方集團軍司令龍德施泰特的參謀長,閃擊波蘭的計劃,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制訂的,雖然私底下,他並不主張拿波蘭開打,他認為這是沒有戰略眼光的行為。
雖然蘇德之間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曼施坦因知道,德蘇之間必有一戰。在德國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即沒有徹底拿下英國、解決歐洲西部、南部的問題之前,不宜對波開戰,因為這樣會導致德國兩面作戰。德國和蘇聯之間,那時還需要緩衝區。
但他還是制訂出了優秀的計劃。波蘭戰役大勝後,曼施坦因又參與了進攻法國的計劃。起初,最高統帥部準備啟用一戰時的“施裡芬計劃”。該計劃的核心是,避開進攻法國必須面對的四大要塞,其中兩大堡壘在比利時,從荷蘭進入法國圍攻巴黎。
曼施坦因不同意這一計劃,稱新一代的德國軍人居然不能產生新的更為先進的計劃,真是德國軍隊的悲哀。他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計劃,即集中強大的裝甲部隊,插入阿登森林地區,包圍和割斷英法聯軍,快速拿下法國。
最高統帥部否決了他的意見, 他卻據理力爭,不惜上書希特勒。加上此時,由於運載“施裡芬計劃”的飛機失事洩密,而希特勒在聽取了曼施坦因的陳述後十分喜歡他的想法,所以最終採納了他的方案。閃擊法國,再獲成功。
曼施坦因調到東線作戰後,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包括克里米亞戰役、塞瓦斯波托爾戰役、哈爾科夫大反擊戰等等。他還差點成功解救被蘇聯人圍困的德國第6集團軍,幾乎就快攻下列寧格勒了。可以說,東線德軍最大的勝利,或多或少都與曼施坦因有關。
希特勒雖然重用曼施坦因,並在2年後晉升他為元帥,但是並不喜歡他。出生貴族家庭的曼施坦因,與出生貧民青年時代曾經窮途潦倒的希特勒,天生缺少眼緣。雖然曼斯坦因戰功累累,但他的作派,他的計劃、決定、要求,往往並不是希特勒所希望的。
而且曼施坦因喜歡和希特勒爭辯,總是強調元首不應該干預和限制前線將軍的指揮,這同樣是希特勒極其不喜歡的。庫爾斯克會戰失利,希特勒歸咎於曼施坦因,讓他出來背鍋。1944年3月30日,希特勒撤掉了曼斯坦因南方集團軍司令的職位,並將他一擼到底。
曼斯坦因從此被雪藏,沒再擔任公職。1945年8月,曼施坦因安排好家人後,主動向蒙哥馬利元帥投降。紐倫堡審判中,他被判戰爭罪監禁18年。1953年,他因病提前出獄。隨後,曼施坦因成為西德國防軍的顧問。曼施坦因於1973年病逝,活了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