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絡健康
-
2 # 平創醫療
生活中,肩周炎是一種很常見的骨科疾病,肩周炎就是肩關節周圍炎,又稱五十肩、漏肩風、凍結肩等。肩周炎的起病特別的慢,往往不容易讓人察覺出來,很多的朋友在患上該病以後,因為肩部的疼痛不強烈,所以就會不重視,最終引起大的傷害,當肩周炎發生在身邊以後,需要治療,並且注意護理。
肩周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生活、工作中由於長期過度活動或者姿勢不良等就會造成肩周炎。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
頸椎病和心、肺、膽道疾病的發生可能會牽引到肩關節,造成肩周炎的發生,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由於早期肩周炎患者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動,更加劇組織的病理改變,使肩周炎向更深層次發展。
骨科專家表示,引起肩周炎的病因如果按形成分,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肩關節囊較松馳,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於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故而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形成原發性肩周炎。 (補全) 一、最簡單且方便的肩周炎功能鍛鍊法:
1.患者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每次10分鐘,對預防肩關節的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攣縮,大有好處。 對於輕度肩周炎患者緊靠堅持功能鍛鍊就可以治癒。 2.彎腰畫圈: 轉肩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裡向外,或由外向裡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
3.後伸下蹲: 患者背向站於桌前,雙手後扶於桌邊,反覆做下蹲動作,以加強肩關節的後伸活動。
4.爬牆 患者面向牆壁站立,雙手上抬,扶於牆上,努力向上爬,要努力比前一天爬得更高一些。
每天晨起按以上4種方式鍛鍊,堅持至少3個月,不愈者堅持更長時間,月可以長期這樣鍛鍊,對於治療和預防肩周炎都有好處。
二、肩關節鍛鍊“八段錦”: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手指爬牆--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後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5.後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控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鐘後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6.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並旋前(掌心向上),儘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7.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遍。
請患者注意,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鍊,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恆,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
3 # 老肩周炎詢徽KJZZ235
現在的大部分人一門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久而久之就被某些職業病纏上身,如肩周炎、頸椎病等。那麼該如何緩解肩周炎呢
今天就來學這6個動作,幫助你緩解肩周炎。
1、體後拉手法
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另外,還可以在身體正面,用正常上肢輔助患肢抬上臂。
2、屈肘甩手法
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運動。
3、大鵬展翅法
手心向下平舉雙上肢,抬舉30度左右,放平後再抬舉。
4、頭枕雙手法
站立或仰臥,手十指交叉,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5、爬牆法離牆一尺側身站立,患肢從低往高向上爬牆,還可以站立在門或單槓旁,儘量抬臂,雙手往上夠。
6、畫圈法畫圈動作應像太極拳一樣,緩慢、深長,每次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劃15~20圈,每天3~5次。
-
4 # 李明威運動康復
什麼運動可以緩解肩周炎?
肩周炎如果明確診斷之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因為肩周炎是分期的,所以進行運動也要分期進行。肩周炎的特點有三點:疼痛,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
1、粘連前期(0-3個月)
開始出現夜間疼痛,但是活動度和肌肉力量影響不大,但是此時要注意預防粘連和萎縮,活動度訓練以全範圍活動為準,並在始末端保持。
2、漸凍期(3-9個月)
此時疼痛非常嚴重,活動度開始受限,肌肉開始萎縮;如果非常疼痛,要去醫院開止痛藥或者做理療,不建議嚴重疼痛時進行運動,微痛時可以在無痛範圍內進行活動度訓練。並注意保暖。
3、凍結期(9-15個月)
此時疼痛逐漸緩解,但是活動度明顯受限。此階段主要針對活動度和肌肉進行訓練,活動度以長時間,低強度,肌肉訓練小阻力,多次數。
4、解凍期(15-24個月)
症狀:疼痛和活動度慢慢恢復。繼續進行以上的活動度訓練和肌肉力量訓練,適當增加強度和次數。
具體訓練方法:
維持和緩解活動度的訓練將患側肢體自然垂直於空中,晃動肩關節進行環轉的活動度練習,重複10組。
爬牆練習
在牆邊,患側肢體從低處一直向上爬,達到最大的範圍,保持幾秒鐘,然後再一點一點向下。重複10組。
夠物練習
將患側手放在桌面上,盡力向前夠,可以放一個目標物品,重複10組。
蝴蝶練習
將雙手放在頸後,做肩關節開啟內收的運動,像一個蝴蝶,進行20次。
長棍練習
找到一根棍子(晾衣杆,拖把杆,掃把杆,雨傘等),抓住杆子的兩遍保持距離不變,進行外展,旋轉,屈曲,後伸練習,每個方向20-30次,末端維持幾秒鐘,重複2-3組。
胸肌牽拉
找到門框或牆角,將肩關節外展放在牆上,身體重心前移,牽拉胸肌。牽拉20秒,2組。
外旋牽拉
在門框邊上,肩關節收住,肘關節屈曲90度,將手放在門框上,身體像對側旋轉。牽拉20秒,2組。
內旋牽拉
側臥在床上,患側在下,肩關節前屈,肘關節屈曲90度,用另一隻手輔助向下壓。轉。牽拉20秒,2組。
維持和增強肌肉力量的練習拿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或者小啞鈴,進行聳肩訓練,15-20次一組,3組。這是練習斜方肌的。
外展訓練
拿起一個小水瓶或者小啞鈴,進行肩關節的外展訓練,注意在外展的時候不要聳肩,這是練習三角肌和岡上肌的。
肩袖肌群訓練
找到一根彈力帶或者彈性皮條,肘關節處夾一個毛巾不能掉下來,進行肩關節向外旋轉的運動。進行15-20個,3組。
-
5 # 一個人經歷1
鍛鍊方法:聳肩運動:處於坐位或是立位。兩肩處於放鬆的聳動,幅度從弱到強。每天持續兩次,每次在50-120下。可根據自己病情酌情考慮。
-
6 # 科學運動與健康
肩周炎我們又稱它為稱凍結肩或五十肩, 是指40一50歲中老年人所看到的由於疼痛所導致的關節運動受限。其症狀主要是疼痛且關節的活動度減小, 疼痛症狀至少持續半年以上, 同時,恢復關節的活動範圍,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運動療法作為治療肩周炎的一個有效方法,透過醫護人員的指導下, 病人進行主動與被動運動活動, 進行正確、適量的功能鍛鍊, 以幫助緩解疼痛,消除功能障礙, 並促進功能的恢復。
人一旦患上肩周炎, 切記早進行治療。治療方法除了服用鎮痛藥或區域性封閉外,按摩、理療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主要還得靠自我鍛鍊或運動康復。自我鍛鍊在肩周炎的治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即使肩周炎症狀處於在急性期也不可停止鍛鍊。因為自我鍛鍊在早期可以改善肩部血液迴圈,避免關節部位粘連, 減輕疼痛,提高痛閾, 防止肌肉萎縮,改善及增加關節活動度、提高肌肉力量, 促進功能恢復。因此,自我鍛鍊的運動康復手段十分重要,可參考以下幾種:
1.患者採取俯臥位,患側手臂下垂於床邊,患肩腋窩下可以墊一軟枕。手持重量適中的啞鈴緩慢重複地做提起、落下等運動,隨著症狀的減輕可以逐漸啞鈴重量以及提起幅度。
2.患者仰臥位,雙手握長棍緩慢進行前屈動作,在健側手的幫助下,逐漸上舉,在痛疼範圍內進行最大限度加大強度,重複動作,直至舉過頭頂。
3.患者站立位,距牆大約一手臂距離,面對牆壁,直臂向上做爬牆運動,在活動過程中,可以透過身體前傾,靠身體重量增大活動範圍,使肩關節被動上舉和外展。
4.患者站立位,健側手握一木棍上端,置於頭後,患側手從背部握持木棍下端,透過健側手上下拉動木棍,使患側肩關節被動做上下方運動。
-
7 # 下元商貿優學派學習機
大家可以網上搜索一下看看,瑜伽幾個動作治療肩周炎,我就是練習了幾個動作好的,每天早上起來就練習幾分鐘,挺好的不需要吃藥。
-
8 # 愛挑戰自我
肩周炎最好游泳運動,早上游半個小時就可以了,以自由泳運動遊,游上一個月肩周炎會消失,本人也曾患肩周炎,現在保持晨泳半粒鍾,幾年無復發。
-
9 # 昱銓康健
精準拉伸能夠有效改善肩部疼痛,同時最大限度避免“二次拉傷”!
肌肉拉伸能使肌肉的血流量増加,使其更加徹底地放鬆、隨著血液迴圈的増加,血液將引起疼痛的物質從肌肉中清除,以此緩解疼痛。腰部肌肉拉伸不但能夠改善腰背疼痛,同時對於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緩解腰肌勞損有重要意義。
在拉伸前,小黃醫生總結了三點要素請童鞋們牢記:
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一個練習——胸大肌精準拉伸:
胸大肌示意圖
肌肉知識
胸大肌是位於胸腔前部靠近面板的大塊 肌肉。它生長於鎖骨附近區域、胸骨和腹肌頂部,從這些部位一直延伸至上臂。胸大肌負責向內扭轉手臂,向前活動肩胛骨。
導致緊繃的原因
不良的姿勢習慣導致胸大肌縮短,例如彎腰駝背、在身體前伸直手臂。發到幣、按摩理療師以及用電腦工作的人群最容易受影響。
通常不認為壓力會對胸大肌產生直接影響,但有的人在拉伸胸大肌後倍感輕鬆,還有人甚至覺得呼吸都順暢很多。消減胸大肌的緊張往往有助於形成更好的姿勢,而更好的姿勢則能幫助放鬆其他肌肉。
肌肉緊繃的症狀
·禿鷹頸(頭部凸出於身體前)。
禿鷹頸
·肩胛骨之間疼痛或肌肉痙攣。
·胸骨疼痛。
·胸口受壓(類似心絞痛)。
·手臂出現刺痛感和麻木感,尤其在夜間。
柔韌性測試
測試l
背靠牆站立。雙臂向身體兩側伸展,直至肘部略高於肩部。手臂彎曲90度,扭轉前臂貼至牆壁,上臂與肩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整個前臂和手背應該能夠在不弓腰的前提下與牆壁貼合。
測試2
面朝呈直角的角落站立。一隻腳踩在角落裡,彎曲手臂90度。接著,手肘抵著牆壁扭轉至前臂緊貼牆壁,上臂的高度與肩部平齊。上半身向角落傾斜。柔韌性越好,胸部就會越貼近牆面。
警告
如果肩關節、肩胛骨之間或腰背部在拉伸時出現疼痛,請停止這一運動。
動作要領
右手和右前臂抵著門框站立。手肘的位置應該比肩部略高一些。收緊腹部避免弓腰。右腳向前邁一步。
慢慢地彎曲右腿,拉伸5至10秒。這一動作會導致身體向前方和下方傾斜。胸肌有輕微刺痛感時停止動作。然後,放鬆肌肉5至10秒。
右手肘靠壓在門框上,產生抗阻力,保持5至10秒。然後放鬆5至10秒。
重複2到3次。
常見錯誤
·手肘位置過低。
·沒有收緊腹部(從而出現彎腰現象)。
說明
如果肩關節的活動量太大,拉伸胸大肌的效果就不會很好。如果存在這一問題,請將手臂在抬高一些。
動作要領
面向直角的牆角站立。一隻腳踩在角落上,雙手掌和前臂抵住牆而。手肘的高度應略高於肩胛骨前臂應指向天花板方向。收緊腹部及防止弓腰。
前腿彎曲,身體向牆角方向傾斜,拉伸5至10秒,直到胸部肌肉有輕微刺痛感或拉扯感。然後,放鬆肌肉5至10秒。
雙手手肘向牆壁靠壓,上半身保持不動,產生抗阻力。肌肉巾的刺痛感會減弱。放鬆肌肉5至10秒。
再度彎曲前腿,上半身向牆角方向傾斜進一步拉伸肌肉,血至再次出現輕微刺痛,到達新的終止點。
重複2到3次。
常見錯誤
·手肘位置過低。
·前臂指向內側,而不是豎直朝上。
·沒有收緊腹部,出現弓腰現象。
說明
如果柔韌性欠佳,拉伸肌肉有難度,請在嘗試這一運動前試著按版本l的動作練習一段時間。按摩肌肉也能幫助肌肉放鬆。
宣告:本文主要內容來自《精準拉伸》,小黃醫生無意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透過小黃醫生的親身體驗和臨床實踐,證明內容詳實有效。所以推薦給大家!
拉伸療法師正在進行拉伸治療
拉伸運動對人體有諸多益處,筋越長命越長!
-
10 # 都俠廣場舞
謝使用者20720700751朋友的邀請,肩周炎又稱五十肩,由於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長期的不良姿勢,在加上血液迴圈慢,人到了中年造成了肩周炎。用哪些運動可以緩解疼痛呢現在給大家介紹幾和,走路甩臂法,爬牆法,划船法,旋轉肩膀法,聳肩法等都可有效緩解肩周炎。
-
11 # 健康久一點
瞭解5大症狀,常做6個運動,肩周炎輕鬆治好不復發!
北京中醫藥大學程誠教授
很多人都聽說過“五十肩”這個說法,說的是肩周炎的患者年齡一般是五十歲左右,所以這個病又稱為“五十肩”,可是如果去醫院的話,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不少年輕人竟然也患了肩周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與年輕人現在的生活方式是有很大關係的。首先我們需要對這個病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當我們瞭解了肩周炎的病因就知道為什麼年輕人也會患這個病了。
肩周炎病因
1.長時間的某一姿勢
即使姿勢正常,長時間處於某一姿勢,可使頸、肩、背的部分肌肉過度緊張,甚至勞損,誘發肩周炎。
2.不良的姿勢
貓背樣弓背聳肩,頸部、背部肌肉的負擔加重,分佈不對稱不均勻。長時間維持這種姿勢,將使區域性肌張力增加,出現慢性勞損和炎症,誘發肩周炎。這是形成肩周炎的病因之一。
3.肌肉的廢用
由於職業和工作的關係,經常使用腕和手指,而肩部和頸部卻幾乎不運動,肌肉處於僵硬狀態,同樣可引起肩周炎,稱作腕源性肩周炎。這也是形成肩周炎的病因。
透過上面病因的介紹大家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患了各種頸肩腰椎疾病。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在工作中長期處於某一種姿勢,很多時候坐姿、站姿、睡姿都不正確,長期打字只用手指和手腕,其他的肢體都不大活動,時間久了就出現各種疾病。有時候我們並不留意我們的身體所發出的報警訊號,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下面這些症狀時就需要小心了!
肩周炎常見5大症狀
1.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2.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3.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
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4.肩部疼痛
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後半夜甚至會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5.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
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患了病之後,一般都會及時採取一些治療方法,對於初期肩周炎患者,可以採取一些運動療法來緩解。
6大運動療法
1.畫圈運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
動作:向前彎腰90°,患側上肢自然下垂,先做順時針方向畫圈20~30次;還原至準備姿勢;再彎腰,做患臂沿逆時針方向畫圈活動20~30次,畫圈幅度逐漸增加至最大,畫圈的次數也應逐漸增加。中途可間斷休息,以不勞累為適。
2.捶腰拍肩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兩臂自然下垂。
動作:左手背向後拍打腰部,同時右手掌拍打左肩部,左右交替進行,幅度逐漸增大。此運動也可在散步時進行,每天做5~10分鐘。
3.身後拉手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手後背,用健側手握住患肢腕部,逐漸向上提拉,此動作也可在散步時進行,每天做5~10分鐘。
4.屈肘摸背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
動作:患臂屈肘置於身後,手背貼在腰部,手指徐徐向上摸背直至最高限度;患臂放鬆,手指沿背後慢慢落下置於腰部。如此反覆做5~7次。
5.手指爬牆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面對牆壁。
動作:雙手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兩臂儘量高舉,然後再緩慢回到原處,如此往返數次,每次3~5分鐘,1天2次。
6.聳肩法
坐位或立位,兩肩聳動,幅度由弱到強,每天兩次,每次50~100 下。
對於已經患了有一段時間的患者,運動療法已經不能完全治療了,這個時候可以在運動之餘配合中醫療法。這樣會幫助快速恢復。
1.推拿療法
(1)舒筋活絡法:此為混備手法。肩周炎患者取端坐位,醫者以右手全攀若力,從手腕部開始,由肘、肩推撫至頸部,由上肢、肩內例至外佃、後側,依次報撫,反覆施術20餘次。
(2)點按穴位法:患者取坐位,醫者點按合谷、曲池、缺盆、肩船、肩貞,肩部、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區域性產生酸脹感。(3)滾揉法:肩周炎患者仰臥或坐位.醫者用滾法或指揉法施術于思側肩前部及上肢內側,反覆數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動。
再取臥位,醫者一手握住息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側或腋後部施用該揉法,並囑息者做思肢上舉、內收等活動;再讓思者仰臥,醫者用滾揉法或指揉法在思創胸外上部、肩前部滾揉,然後讓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後伸活動。
2.膏藥貼敷
膏藥貼敷療法是選用純中藥熬製的膏貼貼在患處,達到治療目的。中藥膏貼的成分很複雜,直接貼敷患處後,藥力可以滲透面板,進入患處的軟組織和骨骼,對軟組織進行消炎止痛,從而解除對神經的壓迫,達到治療的目的。
因為現在假膏藥很多,很多患者在使用膏貼療法時都會有所顧慮,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膏藥。這個時候患者可以選擇受國家保護和認可的——銘適痛。它是河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上也可以找到,口碑良好,用過的患者超過百分之九十五都恢復健康了。
一般患者透過做好預防工作,堅持運動復健,注意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配合適合自己的療法都是可以恢復的。
-
12 # 1756466793
近年來,肩周炎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通的病變,患者年紀也變得越來越年輕,甚至成為辦公室職員諸多“職業病”的一種。此病發病原因並不複雜,粗略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隨著年紀增大,軟組織發生退變導致。第二類是平時過度活動或者長期固定某一姿勢不活動,久之演變成肩周炎。第三類,多由風寒溼氣入侵肩部造成,起初只是默默隱藏,也不宜察覺,等到年紀漸長或身體發生其他病變,肝腎漸虧,氣血不足的時候,寒溼二氣就會乘機作祟,導致區域性氣血不和,筋肉筋骨粘連而引發此病。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損傷、退變而引起的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症。通俗一點的來說,肩關節是人體全身關節中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主導人體完成屈、伸、外展、內收、外旋、內旋、環轉七種動作,也是特別常見的一種關於肩部的關節疾病,一般在天氣變化或者身體勞累的時候肩周炎疼痛明顯,肩膀痠疼難忍、肩寒怕風、睡覺睡不好、肩關節各個方向活動受限,生活質量明顯下將,如不加以有效恢復,不僅身心飽受摧殘,嚴重者甚至造成生活無法自理,給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一個完整的肩關節運動主要由四個關節完成,即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胛胸壁關節,而肩周炎主要發生在盂肱關節。其特點是逐漸出現疼痛與關節的活動限制,表現為一種特殊的臨床過程,即當肩關節的疼痛與活動限制達到某種程度之後,就不再繼續發展,並且疼痛逐漸減輕以致消失,關節的活動範圍也逐漸恢復,但也有一少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復。這樣的一種臨床過程可能持續數週至數年不等。在肩周炎的早期變化到晚期改變之間存在著至今我們仍不十分明確的複雜過程。因此,瞭解肩周炎的相關症狀,及時做好康復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其實,90%以上的肩周炎都可以透過保守療法使肩關節恢復到正常狀態,但人們必須排除生活和工作中的誘因,才能徹底遠離肩周炎。爺爺曾經因為肩周炎胳膊都抬不起來 ,衣服也脫不了。後來聽村裡人說泰致逍不錯,在網上找來幾盒,爺爺還真好了。此外,肩周炎是一種慢性病,除了常規的康復手段以外,也有一些偏方效果很不錯,大家可以嘗試下。下面就把這個綜合療法告訴大家,希望有所幫助:
取鮮枇杷葉、大風艾、生薑各適量。上藥洗淨,搗碎,加適量米酒調勻,入鍋內炒熱,外敷患處,每日1-2 次,7-10 日為1 療程。枇杷葉苦寒,臨床上主要用於清肺熱、止咳,從這個角度來說,治療肩周炎的效果不是很大。而大風艾與生薑均性溫,有祛風消腫、活血散瘀的功效,熱敷有助於緩解肩周炎不適症狀,但是總體效果有限。需要注意的是,注意該方雖然簡單,但是效果良好,如果能堅持,腰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病皆能緩解;此方起到一個輔助治療的作用,每個人狀況不同,如需徹底治癒還需針對個人病症對症下藥,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治療!一定不要盲目!
如果我們把人體比作一臺不停運轉的“機器”,那麼,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就像機器的零部件一樣,會隨著的運轉而產生磨損,而長期的磨損自然會導致肌體的退化和衰老。肩關節作為我們身體的一個零件,也逃不掉這一命運。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與機體的其它器官、組織一樣也發生著退行性改變;有研究結果表明,50歲以後,肩袖滑膜面的部分纖維可發生不完全撕裂、磨損或破碎等病變。這種退行性改變隨年齡的增長而愈發嚴重,且可發生於肩關節的軟骨組織及關節囊。因此,日常生活中肩關節的鍛鍊也是極其重要的。
1、雙肩繞環
動作要領:從左肩開始,左肩向上、向前、向下、向後作順時針運動,右肩跟隨運動;頭頸保持中立位,對預防肩周炎十分有利。這個動作的特點是,左右兩肩交替緩慢用力向前後上下劃圓,雙肩反方向用力,畫的圓圈要儘量大。左右往返交替3次。
動作作用:活動肩關節周圍的肌群,改善血液迴圈,改善肩部各肌群的力量以及保護關節的能力,消除由於肩膀疲勞引起的肩部周圍肌筋膜炎。
2、倒拜觀音
動作要領:雙手合十上舉過頭,掌根託於枕骨後方,指尖指向後下方,腰板挺直,枕部發力往後壓雙手、頭、頸,背用力往後伸,面向天花約3~5秒,恢復直立姿勢,非常有利於預防肩周炎。重複3次。
動作作用:增強和維持肩關節的前屈旋後外展的功能,直接預防肩周炎可能出現的前屈外展功能障礙。
3、叉步背拉手
動作要領:左腳在右腳前向右橫跨一步,雙目向左側平視,右手從右肩前繞到右肩後,左手放下,從腰部繞到背後與右手反扣相拉。左右交替3次,同樣有利於預防肩周炎。雙手夠不著者,可借繩子或小木棒把兩手連線起來。
動作作用:增強和維持肩關節的後伸旋前內收的功能,直接預防肩周炎可能出現的摸背功能障礙。預防肩周炎並不難,功夫下在平時,只要平時注意保養,注意加強運動,一定可以讓我們擺脫肩周炎的困擾。
4、爬牆
正面趴在一堵空牆上,雙臂緊貼牆上,手指帶動手臂逐漸向上做爬牆的動作。保持身體的穩定和不動,儘量讓雙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只要能爭取每天都盡力讓手臂向上爬,時間長了,就能逐漸緩解肩痛。
5、劃圈
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做一下手臂劃圈的動作。上下左右方向劃圈或者前後方向都可以,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可以一手叉於腰部,另一手臂劃圈,也可兩隻手臂同時劃圈。劃圈時動作一定要緩慢深長。
-
13 # 孵德健康丁老師
肩周炎患者可以進行哪些鍛鍊緩解?
彎腰晃肩法:彎腰伸臂,做肩關節環轉運動,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爬牆運動法:面對牆壁,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慢向上摸,使上肢儘量舉高,然後再緩緩向下回到原處,反覆數次。
體後拉手法:雙手向後,由健側手拉住患側手,漸漸向上拉動,反覆進行。
外旋鍛鍊法:背靠牆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儘量使拳背碰到牆壁。
雙肩內收外展法:雙手在頸後交叉,肩關節儘量內收外展。
甩手鍛鍊法:患者站立,做肩關節前屈、後伸、內斂、外展運動。
疼痛是一種看不見的酷刑,慢性疼痛更是折磨人。所以為了避免患病,就要做到及早預防。
注意:得了肩周炎總是不見好,用消炎藥、休息、熱敷,都不如去孵德健康那裡看看,如果是肩關節錯位引起的,透過孵德老師的正骨,骨骼復位了,一切症狀自然消失。
-
14 # 手機使用者100129487561
什麼運動可以緩解肩周炎?有以下六種:
1、直立爬牆:面對牆直立,下肢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兩掌心貼牆,患者沿牆壁逐漸向上爬行,以手臂能伸直、有痛感能忍受為度。每次做爬牆動作20—30次。做爬牆動作時,身體不要向健側轉動,腹部不可向前方挺起。
2、交替拍肩: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一手向對側肩部拍打,另一手向同側背部後伸,然後交替,每次拍打30—40下。
3、背後助拉:取站位、坐位均可。雙手在體後相握,掌心向外,用健側的手牽拉患肢,一牽一鬆,逐漸提高,儘量讓患肢的手能摸至肩胛骨下角為度,然後輕輕放下,如此可反覆進行15次左右。做時宜保持身體的正直位。
4、手指摸頭:姿勢不限。患臂上抬,前臂內收彎曲或梳頭狀,反覆做30下。爭取以手指摸過頭頂或頸後。
5、前後甩手:上身保持直立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患者兩上肢下垂,作前後甩臂動作。甩臂的幅度由小到大,並可逐漸加快頻率。每次甩100下。
6、雙臂展翅:兩手十指交叉,放於頭後枕頸部,兩肘關節屈曲先做內收,後做外展、挺胸,以擴大兩肩關節活動範圍。反覆活動20-30次,每日做1-3遍。
選擇合適的康復運動有緩解肩周炎症狀的作用,同時還需配合一定的治療,如理療、針灸、拔罐、外敷葛佑堂膏藥、艾灸或是藥物治療等等,其中膏藥的作用較為明顯,有舒經活絡、消炎止痛的功效。
-
15 # 中老年保健雜誌
得了肩周炎,有哪些簡單易行的功能鍛鍊方法可以緩解肩周炎?
肩周炎的功能鍛鍊特別重要,儘管肩周炎為自限性疾病,若不積極進行治療和功能鍛鍊,遺留功能障礙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功能鍛鍊可以幫助患者擴大肩關節活動度,同時改善肩部血液迴圈,促進炎症吸收,減輕疼痛。
我們推薦以下五種鍛鍊方法:
1.爬牆。患者面對牆壁,用患側手掌貼著牆壁緩慢向上移動,直至手不能再上移為止。固定手掌,肩部向前下方用力下壓3~5次,然後將手掌緩緩向下放鬆10秒。反覆練習10次為一組,每天間隔做5~10組。
2.環轉掄臂。患者稍彎腰,健側手扶桌面或床沿,患側上肢做盡可能大幅度的前後環轉掄動。連續掄臂10圈為一組,每天間隔做5~10組。
3.前後掄臂。患者稍彎腰,健側手扶桌面或床沿,患側上肢做盡可能大幅度的前後扇形掄動。注意前後掄動時一定要以肩關節為支點,連續掄臂10次為一組,每天間隔做5~10組。
4.背後拉手。患者站立,患側上肢後背,用健側手掌從背後拉住患側手腕,用力向健側牽拉,到最大幅度,出現明顯疼痛時,堅持10秒,然後放鬆,反覆練習10次為一組,每天間隔做5~10組。
5.胸前抱肘。患者站立,上肢屈肘內收置於胸前,用健側手掌拖住患側肘部並向上方推舉,到最大幅度,出現明顯疼痛時,堅持10秒,然後放鬆,反覆練習10次為一組,每天間隔做5~10組。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
16 # 家庭醫生線上
肩周炎,即肩關節周圍炎症,俗稱五十肩,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對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療,其中適當運動可以緩解。那麼,什麼運動可以緩解肩周炎呢?緩解肩周炎的運動很多,下面咱們介紹常用的幾種運動方式,以作共享。
1、擺錘練習。屈曲髖90度,健側手扶住支援物,穩固身體,患側手握啞鈴,負荷對於個人的肌肉力量來確鑿,去向外、向內、向前、向後的單向錘擺動作,逐漸去順時針的繞環運動;改變方向,去反時針的運動,20次為一組,做2到3組。
2、擦桌子動作(蠕爬動作),患側依靠長桌而坐,患手握布做模仿的擦桌子動作。方向為前後、左右。以不引發痛楚為宜,20次為一組,做2到3組。
3、爬牆運動。患者面牆而立,患側手指順牆爬至最大限後,再緩緩縮回原處。20次為一組,做2到3組。
4、拉手運動。患者自然站立,患側上肢內旋到後背,健側手從背後拉住患側手腕,慢慢往健側及向上牽引,到最大限度時停止數分鐘。
5、聳肩活動。患者坐位或立位,兩肩聳動,幅度由弱到強,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6、仰臥位雙手握住木棍,從頭頂移動到下肢,然後左右擺動。要求:不引發痛楚。
7、後伸下蹲。患者背向站於桌前,雙手後扶於桌邊,反覆做下蹲動作,以加強肩關節的後伸活動。
8、摸頸。坐位或立位均可,兩手交替摸頸的後部,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另外,提醒肩周炎患者,需要注意飲食禁忌:忌吃肥膩食品、忌吃用鐵鍋燒的飯萊、忌吃海味、忌飲酒及大量飲咖啡、濃茶。
-
17 # 骨科王健醫生
大部分的日常活動需要肩關節的參與,但是肩周炎患者由於肩關節活動受限或者疼痛而導致生活不便。例如:在洗臉的時候,患者會感覺到不方便。為了使生活回到正軌,大多數患者會進行藥物治療。在進行治療的同時,可以配合運動到達更好的效果,而且運動可以緩解肩周炎的症狀。那麼,什麼運動可以緩解肩周炎?
透過進行運動,肩周炎患者的症狀可以緩解。例如:粘連程度減輕、關節也不會僵硬,而且疼痛也會有所緩解。以下是一些可以緩解肩周炎症狀的運動:
1、爬牆鍛鍊
患者將手指貼著牆壁,然後手指慢慢地上移,當到達最高處時,慢慢地下移。重複該動作多次。
2、沖天炮
患者可以站著,也可以坐著。雙手握拳,放在頭頂,然後慢慢的向上伸直手臂,直到不能再伸高了為止,接著慢慢放下。
3、展翅
患者站立,雙腳分開,間距為肩部的寬度。然後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慢慢的向外展開。當與身體成90度的時候,保持該姿勢不動,5到10秒後慢慢放下。
4、摸頸
患者站著或坐著,左手摸頸後部,然後換右手摸。雙手交替進行。
5、聳肩
患者雙肩先輕微的聳動,然後幅度慢慢加大。
6、甩手鍛鍊
患者站著,雙腳分開。先用手揉擦肩部,目的是使區域性的肌肉放鬆。然後前後甩動手臂,接著左右甩動,甩動的幅度由小到大,速度也是。
7、劃圓圈運動
手臂先由前向後順時針劃圓圈,幅度由小到大。然後由後到前進行同樣的動作。也可以逆時針進行。
肩周炎患者應該勞逸結合。運動是緩解肩周炎症狀的方法之一。而且多運動都治療疾病也是有幫助的。以上的動作需要重複多次。但是若是在進行以上的動作時,突然感覺到疼痛,則應該暫停。運動是減少粘連的方法之一,但是患者適度即可。
總結一下,以上的有關緩解肩周炎症狀的幾個運動,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患者可以透過這些動作來緩解疼痛,減少關節粘連。患者在進行運動的同時也要配合進行治療。及時進行治療,配合進行運動,效果會更好。
-
18 # 奇航百年神貼
近年來肩周炎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很多人現在都加強鍛鍊來預防肩周炎的發生,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肩周炎正確的鍛鍊方法,反而加劇了炎症的發展。那麼什麼是肩周炎呢?肩周炎正確的鍛鍊方法又是什麼樣子呢?接下來百年神貼藥行帶你瞭解一下肩周炎! 肩周炎是由於肩周圍軟組織病變而引起肩關節疼痛和活動的消失,故又稱凍肩。以肩部產生疼痛為主要特徵,逐漸加重,夜間為甚,肩關節活動受限,且日益加重,至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的疾病。肩周炎為肩關節內外慢性損傷性炎症,引起疼痛和活動障礙,俗稱“五十肩”、“凍結肩”。對於急性期患者,康復治療應著重減輕疼痛,緩解肌肉痙攣,加速炎症的吸收,可選用非甾類藥物以及物理治療,疼痛嚴重者可採取措施使區域性暫時制動;對功能障礙期的患者,應強調解除粘連,恢復肩關節活動功能。患者在接受被動治療的同時,積極地做主動運動訓練。 通常患者自行在家鍛鍊時,會採取旋轉肩關節,大臂“畫圈”的法式。豈不知此動作會加大肱骨大結節與肩峰的撞擊,加重炎症的發生發展。 正確的運動方式是要讓上身前傾30~45°,手指指向地面,自然地旋轉肩關節,做“鐘擺樣”動作,增加關節間隙,避免關節內骨與骨的撞擊或摩擦,更有利於肩周炎的康復。 對於慢性期的患者建議大家採取中醫外敷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不僅治癒徹底,而且複發率較低。
-
19 # 飛馳無限
先去醫院確診,可以貼膏藥,有個朋友腰椎間盤突出,站立不能超過10分鐘,後來貼好了,做老師的都能上課了,肩周炎也有效
-
20 # 中醫吳蘭貞
“肩痛”越來越年輕化了。
人們常說肩周炎是“五十肩”,意思就是人年紀大了,很多到了50歲之後就開始肩痛。但是,目前來看,很多年輕人也開始“肩痛”。
發病的時候,洗臉、梳頭、洗頭,甚至抬個胳膊都疼得要命,有些嚴重的更是疼得晚上睡覺都睡不好。有時候一疼就是半年一年的,咋辦?
肩周炎是一種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病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
中醫認為,肩周炎多為肩部受風著寒所致,所以又稱為“漏肩風”
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現在一些年輕人女性得肩周炎,很多就與愛穿露背裝、露肩裝有關。肩部總對著涼風吹,也容易得肩周炎。
肩周炎的特點
緩慢起病;
肩關節三角肌止點周圍的疼痛,夜間疼;
肩關節各個方向,主動、被動活動均受限;
X線表現陰性;
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肩疼,如類風溼等。其主要標準是全面的(主、被動)活動受限。
肩周炎發病階段
肩周炎的整個病程可以分為三期:開始期、凍結期、解凍期。
開始期
肩關節不舒適,有束縛的感覺,疼痛侷限於肩關節的前外側,也可延伸到三角肌的起止點,肩關節逐漸出現僵硬與疼痛。
凍結期
疼痛可輕可重,夜間加重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時可引起強烈的疼痛及肌肉痙攣,以致肩關節的活動可以完全限制,似手被凝固、凍結一樣,可以持續數週、數月,甚至數年,疼痛才慢慢地消失。
解凍期
疼痛很輕微,肩關節開始逐漸地鬆弛,盂肱關節也逐漸地恢復較多的活動,也有的個別人肩關節的功能只是部分恢復或是呈強直而不能活動。
肩周炎的自愈
肩周炎是一種自愈性疾病,大多數人在症狀較輕時,透過日常的活動即可自愈。但這種自然恢復的時間不能預計,一般要經過數月至2年左右的時間才可痊癒。還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怕疼不進行鍛鍊,而造成區域性粘連,使肩關節活動受限。
因此,我們可以採取功能鍛鍊的方法來達到止痛和保持肩關節功能的目的。
每天堅持練習,能防止和解除粘連,舒筋活血,改善區域性血迴圈,防止肌肉痙攣,增強和改善肌肉的功能,對於治療肩周炎有明顯的療效。
爬牆練習
正面貼著牆,雙臂儘量用力往上做爬牆的動作,今天如果手能夠著2米高的位置,明天就爭取夠到2.01米。
不用刻意測高度,看著牆上的磚縫或紋路,每天爭取高一點,就能逐漸緩解肩疼,鍛鍊抬高患肢,直至正常。
劃圈動作
用手臂劃豎圈或橫圈都可以。豎圈就是前後方向劃,橫圈為上下左右方向劃,類似太極拳中的雲手動作。
每次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劃15~20圈,每天練習3~5次,也能緩解肩周炎。動作要緩慢、深長,不能用暴力亂掄,否則容易造成肩袖斷裂。
梳頭動作
雙手交替由前額、頭頂、枕後、耳後,向前、縱向繞頭一圈,類似梳頭動作,每次做15~20下,每天3~5次。
肩周炎康復訓練方法注意:
如每天嚴重疼痛時間>30分鐘,不建議康復訓練,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手臂向前抬起,是第一個得以改善的動作,訓練從此動作開始。
手向後摸背,是最後一個改善的動作,如能做到說明基本恢復。
以上動作1~2次/天進行練習,您的肩關節也會越來越健康噠~
回覆列表
肩周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生活、工作中由於長期過度活動或者姿勢不良等就會造成肩周炎。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
頸椎病和心、肺、膽道疾病的發生可能會牽引到肩關節,造成肩周炎的發生,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由於早期肩周炎患者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動,更加劇組織的病理改變,使肩周炎向更深層次發展。
骨科專家表示,引起肩周炎的病因如果按形成分,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肩關節囊較松馳,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於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故而易發生慢性勞損並逐漸形成原發性肩周炎。
七類運動有效“趕走”肩周炎
一、划船運動
患者彎腰垂臂,以兩臂為槳做划船狀,可向前劃,也可向後劃。
二、爬牆運動
患者面牆而立,患側手指順牆爬至最大限後,再緩緩縮回原處。
三、拉手運動
患者自然站立,患側上肢內旋到後背,健側手從背後拉住患側手腕,慢慢往健側及向上牽引,到最大限度時停止數分鐘。
四、下蹲運動
患者背向站在桌前,雙手扶桌邊,反覆做下蹲動作。
五、枕手運動
患者仰臥,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腦後,然後兩肘慢慢外展至最大限度。
六、展臂運動
患者雙臂自然下垂,手心向下緩慢外展後,再用力抬起,至手臂垂直向上,停10分鐘。
七、擦汗運動
患者或站或坐或臥,屈患側肘,掌心向上,然後儘量用肘部擦額部。
肩頸椎疼痛有5級疼痛之說:
1級:脖子痠痛、僵硬。
2級:脖子、肩膀、後背痠痛,僵硬。
3級:經常睡覺落枕。
4級:胳膊不得勁、疼痛、麻木。
5級:走路發飄、跑偏。
中醫認為,肩膀受了寒氣之後,體內的氣血就會淤滯、執行不暢,於是代謝物難以排洩,久而久之,肩周部位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區域性開始退變、粘連、僵硬,引發肩周炎。所以,打通經絡,使氣血執行暢旺,促進神經傳導,改善新陳代謝,才是治療肩周炎的根本辦法。
華絡疼痛治療儀採用經穴啟用療法治療肩周炎和肩頸類所有痠痛,能夠快速見療效,並在短期內使疼痛從4級降到0級,且不傷面板,人體易耐受,且無任何副作用。
【治療處方】
(相同數字貼片為同一路輸出)
1 、1 肩貞穴 消濼穴
2 、2 肩髃穴 手五里穴
3 、3 天泉穴 青靈穴
【組方功效】
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 減輕肌肉痙攣,促進炎症消退, 解除關節內外粘連。
【穴位功能與主治】
天泉穴——【功能與主治】 具有散熱增溼功能。主治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上臂內側痛等。
肩骨禺穴——【功能與主治】 具有散熱降濁功能。主治肩臂疼痛、上肢活動不利、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等。
手五里穴——【功能與主治】 具有理氣散結、通經活絡功能。主治肋間神經痛、偏癱、上肢神經痛等。
青靈穴——【功能與主治】 具有理氣止痛, 寬胸寧心功能。主治肋間神經痛、肩胛及肩臂肌肉痙攣。
肩貞穴——【功能與主治】 具有散化小腸之熱功能。主治肩臂疼痛。
消濼穴——【功能與主治】 具有除溼降濁功能。主治頸項強痛、臂痛、癲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