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悟空解影
-
2 # 一介須翁
柴燒建盞,古代的瓷窯一般都是柴燒的,因為如果是要煤燒,窯主可能在經濟上要多付出買煤錢。紫燒可以叫人上山砍柴嘛,古時人工砍柴可能較為便宜。龍頭窯,天龍窯這些窯口柴燒建盞沒有研究過,所以不知道有什麼區別。收藏有一隻建盞,不知是龍頭窯的還是通天窯的?望有研究者指教為謝。
-
3 # 古禪緣
中國窯爐的一種形式。多建築在江南地區坡地上。最早發現於浙江上虞,為商代窯址。窯長條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龍似蛇,故名。亦稱蛇窯、蜈蚣窯。
2009年在江西贛州市寧都縣長勝窯下陶器的據解放前村民做房挖地基時發現的古窯場遺址,經專家考證可追溯到唐末寧初年代。
2013年在對江西景德鎮南窯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唐代最長龍窯遺蹟。[1]
中文名稱
龍窯
門票價格
免費
所屬城市
江西省景德鎮市
所屬國家
中國
發展歷史
龍窯又稱長窯,一種半連續式陶瓷燒成窯,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築,以斜臥似龍而得名。
龍窯出現於商代,這個時期的龍窯既燒製印紋硬陶,又燒製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說的“陶瓷同窯合燒”,至東漢晚期結束了陶瓷同窯合燒的狀況,出現了專燒瓷器的龍窯。浙江上虞東漢窯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經過化學分析和物理測定,已達到瓷器標準。東漢瓷器的出現與龍窯的改進有直接關係。早期龍窯一般長十幾米到二十幾米,到了宋代龍窯長達五六十米,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七八十米,一次可裝燒二萬件瓷器,對當時瓷器的發展起很大作用。龍窯逐漸增長,各朝的傾斜度和結構也不斷改進,使龍窯燒成效果不斷完善,宋、元時期的龍窯出現了一種在窯室內砌築多道擋火牆,將其分成若干小室,擋火牆下部設煙火孔,使室與室之間相通,即所謂的“分室龍窯”。直至當今,南方有的地區仍然在使用龍窯燒製陶瓷器。
龍窯自商代至明清時期南方地區多有砌築。明代以前,南方各產瓷區,如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廣泛採用。到2013年為止中國長江以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仍保留有少數龍窯。
窯體結構及示意圖
窯室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多依山坡或土堆傾斜建造成一長隧道形窯爐,約與地平線構成10~20°角。窯頭角度較大,約20°,中部約15°,後部約11°。窯頭有預熱室,窯尾通常不設煙囪或設定很矮小的煙囪,因龍窯本身就起著煙囪的作用。窯長約20~80米,陶窯可達100米,寬約1.5~2.5米,高約1.6~2米。橫斷面積以窯頭最小,便於燒窯開始時熱量集中,利於燃燒,中部最大,窯尾大於窯頭而小於中部。拱頂成弧形,兩側上部或窯頂有多排直徑約0.15米的投柴孔,窯身兩側有兩個窯門。全窯結構簡單,建築費用較低,不需尺寸嚴格的拱磚。龍窯作業時,在窯室內碼裝坯體後,將所有窯門封閉。先燒窯頭,由前向後依次投柴,逐排燒成。燒成溫度最高達1300℃,並可控制還原焰。
龍窯結構示意圖
建築示意圖
主要特點
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以雜柴、松枝等植物為燃料,窯內火焰多平行窯底流動。加上此種窯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溫快,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快燒,也可以維持燒造青瓷的還原焰。故有說龍窯是青瓷搖籃。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龍窯裡燒成的。同時裝燒面積大,產量高。
①窯體傾斜設定,本身就起著煙囪的作用,所造成的幾何壓頭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窯在接近零壓狀態下操作,減少了漏氣、吸氣現象。
德化龍窯
②由於燃燒段逐漸後移,有效地利用了煙氣熱量和產品熱量,使熱損失顯著降低,並可提高燃燒溫度,縮短生產週期。
④窯的結構簡陋,使裝窯和出窯的勞動強度大,難以實現機械化和半自動化。
⑤窯內溫度和氣氛波動較大,燒製大件產品和比較緻密的工業陶瓷容易發生冷裂。有時由於燒成溫度下的保溫不足,影響燒成質量。
代表遺址
德化龍窯
龍窯中國窯爐的一種形式,多建築在江南地區坡地上,最早發現於浙江上虞,為商代窯址。窯呈長條形,依山坡所建,自下而上,如龍似蛇,故名,亦稱蛇目窯、蜈蚣窯。窯室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因建在山坡上。
德化龍窯始建於唐代中晚期,北宋時結構更為合理,一般長20米,坡度在10-28度之間,由窯頭、窯室、窯尾三部分組成,窯頭設火膛,窯室分若干目(節),階梯通道兩邊放窯門若干個,裝出製品通道。每節兩側窯牆處設投柴孔(火眼),對稱排列。窯尾設擋火牆,牆底部放通煙孔,牆後設煙火巷,俗稱煙囪,高3米,寬0.4米,長依窯體而異。利用斜坡高度差,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充分利用餘熱。
北宋時期的龍窯,窯身較窄較短。南宋時期,窯身加寬,窯體變長,窯床鋪沙,坡度較小。這種窯爐,明清時期仍繼續使用。
新中國成立後,德化窯還是以龍窯為主。20世紀60年代,全縣有龍窯近百座,大部分依山坡,砌築,長約43米,分32目,窯頭6目,高1.2-1.7米,長1.1-1.7米,目寬1.2-1.6米,窯中到窯尾26目,高1.85-2.5米,長1.8-2.2米,寬2.4-2.6米,窯兩側每隔5目各放一窯門,高1.6-1.8米,寬0.4米。窯頭設燒火膛,每目窯膛的兩邊對稱各放一個投柴孔,也是觀察火色孔,孔大約0.15×0.2米。最後一目置閘壁(擋火牆),壁腳放9個通煙孔,傾斜度約25-27度,結構合理,裝燒容量大,升溫適度、均勻,成品率高,同時事故少,操作容易。
龍窯屬於柴窯,由於以木柴為原料,現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電窯、油窯、液化汽窯、天燃氣窯。
南風古灶
南風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近500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世界上現存一條還在使用,最古老的柴燒龍窯。窯是依山而建,窯身全長34.4米,內長30.87米,猶如一條巨龍從天而降一般,所以當地居民就把它叫做“龍窯”。但是石灣的居民又稱龍窯為“灶”,因為窯頭燒柴的地方像舊時家裡燒柴做飯的灶頭一般,而且陶工都是靠龍窯燒產品養家活口,他們覺得龍窯就像家裡的“灶”一般重要。加上這條龍窯的灶口正對著南方,而且灶尾榕樹成蔭,每到夏天涼風習習,故稱“南風灶”。
2013年8月,南風古灶龍窯開始大修,至今歷時一年。[3]
2014年8月23日,第五屆龍窯柴燒文化節在石灣南風古式開幕。兩條大修後的龍窯重新點起薪火。首批入窯的,是南風古灶園區及工藝美術協會超過50位陶藝家的作品。龍窯由於其獨特的氧化氣氛,所燒製的產品會有其他窯沒法達到的釉色效果。[3]
由於龍窯是高溫燒製產品,最高溫度可達1300多攝氏度。熱脹冷縮和高溫熔融等因素,使龍窯會變爛或變形,窯背拱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塌陷,因此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進行大修。
窯體大修先要把內窯牆和窯背拱全部拆掉,外窯牆及旁邊的紅砂岩、夯土則保留,那是明朝留下的古蹟。之後,就要根據之前瞭解的情況,為龍窯重新開線、定位。定好位後,就要組織工人砌磚。[3]
高灶
高灶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較同園區內的南風灶建造時間晚,由明代沿用至今的古龍窯,已有400多年曆史。
窯之形制及坡度與南風灶近似,窯向正南,左側設窯門四,右側窯門三,窯內結構如園拱券頂隧道,以小型砂磚砌成。窯膛平面略呈船底形,總長38.25米,窯口、中段及窯尾寬度分別為1.85米、2.25和2.2米,內通高1.80-1.95米。窯頂厚約0.25米,窯面原有42排火眼,建國後改為33排,除窯口一排3個外餘均5個火眼。明清時期該窯為陶業大行“水巷大盆行”的專業龍窯,歷來以煅燒大盆類產品為主。對研究製陶史及古代煅燒工藝有重要價值。
2001年被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8月,高灶、南風灶開始大修,至今歷時一年。
2014年8月23日,第五屆龍窯柴燒文化節在石灣南風古灶開幕。兩條大修後的龍窯重新點起薪火。首批入窯的,是南風古灶園區及工藝美術協會超過50位陶藝家的作品。龍窯由於其獨特的氧化氣氛,所燒製的產品會有其他窯沒法達到的釉色效果[1]。
龍窯茶具
龍柴窯燒製全部以松柏木為燃料。須在龍窯前兩段處,在龍身高度離頂上壁面75釐米處的地方投火方能燒製成功。靠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著在茶具上形成釉色,珍貴天然,不帶一點化學顏料。約7噸松柏木才能燒出一窯。因火候極難控制,且需連續燒製27個小時,每窯的成品率極低,故產品極其稀少珍貴。歷史至今沒有一件完整的柴窯茶具遺留下來,堪稱絕品。
共2張
唐人祥龍窯茶具
考古發掘
在2013年對江西景德鎮南窯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多達數十噸的窯具和瓷片標本。同時在遺址中揭露清理出一座長達78.8米的龍窯遺蹟,這是到2013年為止發現的儲存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蹟。
南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下轄的樂平市接渡鎮南窯村東北,是景德鎮市境內已知的最早窯業遺存。南窯遺址於1964年被發現,樂平市博物館分別於1983年和2008年兩次對其進行普查、複查。
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樂平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廈門大學歷史學院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分三個區域發掘5 5米探方36個,揭示龍窯遺蹟2座、10個灰坑、1條灰溝、1條道路遺蹟。總計揭露面積1013.5平方米,出土多達數十噸窯具和瓷片標本。
其中,考古人員在南窯遺址東南部揭露清理的一座龍窯遺蹟長達78.8米,遺蹟由窯前工作面、火門、火膛、窯床、窯牆、窯尾等幾部分組成,窯內出土有青釉和黑釉執壺、罐、盞、腰鼓等。
根據地層疊壓關係以及出土遺物,可以推斷出這座龍窯是特色鮮明的中晚唐時期龍窯,是到2013年為止考古揭露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蹟,也是景德鎮地區發現最早的、儲存最完整的窯爐遺蹟。
考古研究表明,南窯始燒於中唐,興盛於中晚唐,衰落於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南窯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填補了樂平市唐代瓷窯遺存的空白,也把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1]
龍窯遺址
1986年,在省博物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對大崗山東坡的一號唐代龍窯遺址進行發掘清理。該古窯從下向上延伸砌築,窯床傾斜25°,頂已塌落;中段殘長9.55米,前寬2.64米,後寬2.8米;窯壁夯土與磚合構,厚0.27米。窯內有一層厚10~14釐米紅褐色土層用以墊燒陶器,清理後可見窯床上有規則地排列著一個個經高溫燃燒過的圓窩,窩內還殘存著陶碗近百個。距龍窯20米開外發掘的兩處“探溝”中,發掘出碗、碟、缽、二耳罐、四耳罐、六耳罐、盆、缸、釜耳杯、爐、兩耳短頸展口壺等古陶十多種共上千件陶器,估計為廢棄物堆積層。陶器以施青釉為主,部分施醬釉,多呈短釉露胎;碗多作餅足、圈足、壁形足,造型有中、晚唐特色。
1987年3月,二號唐代龍窯遺址在大崗山北坡出土。龍窯殘長9.06米,前寬2.2米,後寬2.36米,壁厚0.2米,窯床傾斜13゜。上有墊燒託缽104個,陶器除上述品類外,還有燭臺、反唇碗、器蓋等。
唐代龍窯遺址屬廣東首次發現,出土有顯著唐代陶器特色的碗、碟、盆、缸、罐等陶器百多種上千件。唐代龍窯的發現,修正了長期以來“唐窯為饅頭窯”的推斷,對廣東古代窯業演變史提供了重要史實和線索,具有教高的考古價值。為保護這一
回覆列表
【溫嶺黃泥園窯】唐代早中期瓷窯。窯址位於浙江溫嶺縣山市鄉嶺腳窯址西側三百米處的竹林梨園中,器形有碗、燈具、盤、缽、洗、水盂、壺、瓶、罐等。其中碗的品種較多,以坦口矮圈足大碗佔較大比例,外底圈都留有十二個支釘痕跡。花紋裝飾在器物內底、腹問,飾刻劃花,花紋圖案較粗拙簡單,僅見於牡丹、荷花和篦紋。釉色以青黃為主,並發現夾雜小量的醬褐釉,釉質細潤,呈玻璃狀。
中國五大名窯: 汝窯 官窯 鈞窯 定窯 哥窯中國汝窯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過去一直以為汝窯窯址在臨汝縣境內,則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臨汝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發掘工作後,仍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進行實地調查,終於在與臨汝相鄰的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發現了汝窯窯址,並出土了宮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從而揭開了汝宮瓷之謎。 寶豐縣在宋時屬汝州,故名。 汝窯是宋代為滿足宮廷特殊需要而設立的窯場,又稱汝官窯。陸游《老學庵筆 記》內曾有“故都時,定窯不入禁中,惟用汝器”的記載。南宋人周輝的《清波雜 志》雲:“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北宋出現“棄定用汝”,可能與宋微宗趙佶個人的審美觀有關。因為他信奉道教, 自稱“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幽玄,正合微宗之意,史籍中曾有趙佶作青詞的多種記載。“棄定用汝”正是這種崇尚青色的審美觀的反映。 汝宮窯的特點是胎質細膩,俗稱“香灰胎”。釉色天青,開有細小紋片,通體施釉,底部有用細釘支燒的痕跡。 傳世的汝窯器常見器型有碗、盤、洗 、瓶、尊等日用品。盤有大小深淺之區分, 以卷足者為多,也有的臥足。 洗有敞口和直口兩種,前者圈足外卷,後者口與底垂直,至近底處則為內斂平底,其中有橢圓形的四足洗,這類洗在其它窯尚未見過。 汝窯製品素身多,極少以花紋作裝飾。造型端莊,釉色晶瑩似玉。 汝宮窯的燒製時間短,一直都作為貢品,所以民間流傳甚少,南宋時已屬“難得”之物,視為珍品。 清雍正前後有仿汝器出現,然而仿造者只重釉色,胎骨呈白色,造型也不及宋時古雅大方。 為了區別寶豐和臨汝兩地產品,現稱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為汝窯或汝官窯,而 後者稱為臨汝窯。 中國官窯官窯瓷器,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北宋官窯迄今尚未發現窯址。公元1127年,宋室南遷臨安(今杭州)後,為了滿足宮廷和達官貴人的用瓷需要,先後建立了修內司官和郊壇官窯。 歷代對官窯評價很高,清代陳瀏在《陶雅》中讚美道:“宋官窯者絕不經見,世人罕有識之者。”南宋官窯製品造型端莊,線條挺健,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黃等多種, 以粉青為上,渾厚滋潤,如玉似冰。其釉面上佈滿紋片,這種釉面裂紋原是瓷器上的一種缺陷,後卻成為別具一格的裝飾方法,因而名噪一時。 紋片形狀有冰裂紋、流水紋、魚子紋、百圾碎等,以冰裂鱔血紋為上,梅花片,墨紋片次之。這種瓷器的底足部為鐵褐色,口部隱呈紫色,稱為“紫口鐵足”。典型的官窯器,坯體的厚度僅為釉層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釉層中還攢聚著的重要特徵之一。 官窯器物除了碗、盤、瓶、洗、滬外,仿商、周、秦、漢銅器及玉器者甚多,這是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復古風氣的影響。這類仿古器物是宮廷的陳設和觀賞品。由於修內司官窯迄今尚未發現窯址,有的古陶瓷學家認為,傳世哥窯就是南宋修內司官窯產品,這一論斷有待於進一步證實。 中國鈞窯在宋代青瓷獨佔瓷壇的時候,鈞窯燒造的一種複雜的花釉瓷,是一支異軍突起的名窯,它的窯址在河南省禹縣的鈞臺及八卦洞。宋徽宗會把鈞瓷定為御用珍品, 足見非同一般。鈞瓷的胎質細膩堅實,造型端莊古樸。其釉色除天藍、月白外,並創燒成功銅紅釉,看來五彩斑讕、璀璨奪目。它不是人工塗染,而是透過“窯變”,形成了各種自然、神妙的圖畫。線條明快,極富流動感,有的宛若去霧高山,又似峽谷飛瀑、翠竹生煙,光怪陸離,引人入勝。詩人用“夕陽紫翠忽成嵐”這樣動人的詞句來揚譽它色澤的豐富多彩。 鈞臺窯是一座官辦窯。 北宋後期,為供應皇室需要,取浙中珍異花木竹石以進, 號曰“花石綱”。為此,朝廷在禹縣設立了官鈞窯,燒製各式花盆、奩、鼓釘洗等陳設用瓷,用來盛裝精美的花木竹石,可謂相得益彰。當時製作要求十分嚴格。器物底部都刻以數字,以示器物大小,或使盆和託對號入座,不致相混。官鈞窯生產規模小,燒造時間也短,隨著宋朝廷的南遷而衰敗。 鈞窯用的是一種乳濁釉,釉的著色劑主要是銅元素。當時燒成技術較為熟練。然而,銅紅釉對溫度和燒成時窯內氣氛十分敏感,稍一偏離就得不到正常的紅色,這種“窯變”卻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故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由於釉閽詬稍鍤被蟶粘沙跗詵⑸乾裂,後在高溫階段釉料流動填補空隙,形成了如同“蚯蚓走泥”般的紋痕,這種缺陷美也是在鑑別時的重要依據?/P> 鈞瓷的傳世品以尊、爐、瓶、洗、花盆、盆託居多。 中國定窯定瓷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河北省曲陽縣,由於宋時屬定州而得名。 《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於下白。”以燒造白瓷著名的定窯瓷器質地潔白細膩,造型規整而纖巧。裝飾以風格典雅的白釉刻、劃花和印花為主,此外尚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北宋早期定窯刻花的構圖,紋樣簡單,以重蓮瓣紋居多, 仿似淺浮雕,十分優美。北宋中晚期的刻花更趨精妙,用單齒、雙齒、梳篦狀工具, 刻劃出各種線條構成的物象
中國五大名窯是?怎麼排行的?具體的地方是哪?
定窯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民窯。始建於唐,興盛於北宋,終於元代,燒造時間近七百餘年。窯址分佈於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這裡唐代屬定州,稱為定窯。 定窯以燒白瓷為主,瓷質細膩,質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黑釉、醬釉稱為“黑定”、“紫定”,也別具特色,製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紋千姿百態,有用刀刻成的劃花,用針剔成的繡花,特技製成的“竹絲刷紋”,“淚痕紋”等等。 出土的定窯瓷片中,發現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樣,這說明定窯的一部分產品是為官府和宮廷燒造的。 鈞窯 鈞窯分官鈞窯、民鈞窯。 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佈於河南禹縣(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的八卦洞窯和鈞合窯最有名,燒製各種皇室用瓷。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這是因為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製瓷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因鈞瓷釉層厚,在燒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後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非常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 鈞窯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剛”之需,以花盆最為出色。 官窯 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 官窯主要燒製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北宋官窯瓷器傳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貴。 哥窯 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拒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製的。 哥窯的主要特徵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紋片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其中仿北宋官窯的瓷器為黑胎,也具有“紫口鐵足”。 哥窯瓷胎體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黃數種,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上品。器形以洗、爐、盤、碗為多。 汝窯 汝窯是北宋後期的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前後不足20年。窯址在河南汝州(一說在河南省寶豐清涼寺),因此而得名。 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汝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汝窯瓷採用支釘支燒法,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痕跡。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等為主。汝窯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
中國古代五大名窯是哪幾個?
中國五大名窯是?怎麼排行的?具體的地方是哪?
五大名窯 鈞 瓷 北宋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的八卦洞。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鈞瓷的又一特徵是釉面上常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狀的細線,稱“蚯蚓走泥紋”。鈞窯瓷器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窯奇珍,品種繁多,造型獨特,以瑰麗異常的鈞釉名聞天下。其成就在於釉中加入銅金屬,經高溫產生窯變,使釉色以青、藍、白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紅等,色彩斑斕,美如朝暉晚霞,被譽為“國之瑰寶”,在宋代就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盛譽。 汝 瓷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磁器名窯。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汝窯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州為魁。”可見汝窯是繼定窯之後為宮廷燒製貢瓷的窯場。其器物多仿青銅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壺春瓶、膽式瓶、樽、洗。胎體細潔如香灰色,多為裹足支燒,器物底部留有細小的支釘痕跡。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稱。釉面有細小的紋片,稱為“蟹爪紋”。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 官 瓷 官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有南北之分。據文獻記載,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官府設窯燒造青瓷,稱北宋官窯。宋室南遷杭州後,在浙江杭州鳳凰山下設窯,名修內司窯,也稱“內窯”。後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烏龜山別立新窯,即郊壇下官窯。以上統稱南宋官窯。 官窯以燒製青釉瓷器著稱於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盤、碗,也有仿周、漢時期青銅器的鼎、爐、觚、彝等式樣,器物造型往往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其燒瓷原料的選用和釉色的調配也甚為講究,所用瓷土含鐵量極高,故胎骨顏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層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稱“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稱“鐵足”。 宋代官窯瓷器不僅重視質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紋飾,主要以釉色為裝飾,常見天青、粉青、米黃、油灰等多種色澤。釉層普遍肥厚,釉面多有開片,這種開片與同期的哥窯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哥窯則以細碎的魚子紋最為見長。 定 瓷 宋代北方著名瓷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始燒於晚唐、五代,盛燒於北宋,金、元時期逐漸衰落。北宋定窯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紋飾以蓮花、牡丹、萱草為常見,畫面簡潔生動。定窯除燒白釉外還兼燒黑釉、綠釉和醬釉。造型以盤、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見在器底刻“奉華”、“聚秀”、“慈福”、“官”等字。盤、碗因覆燒,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 哥 瓷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裡所說的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徑庭。 傳世哥窯瓷器不見於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故研究者普遍認為傳世哥窯屬於宋代官辦瓷窯。長期以來,人們主要是根據文獻記載和傳世實物對其進行研究。南宋人葉寘的《坦齋筆衡》明確指出南宋官辦瓷窯有兩個:一是郊壇下官窯,其窯址已在杭州烏龜山被發現;另一個是修內司官窯,其窯址至今未發現。有學者根據刊於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論》中對修內司官窯特徵的記載
中國五大名窯有哪些,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哪些是北方窯,那些是南方窯
1.定窯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民窯。始建於唐,興盛於北宋,終於元代,燒造時間近七百餘年。窯址分佈於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唐代屬定州,稱為定窯。 定窯以燒白瓷為主,瓷質細膩,釉色潤澤如玉。黑、醬釉稱“黑定”、“紫定”,別具特色,製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紋千姿百態,有用刀刻成的劃花,針剔成的繡花,等。 2.鈞窯 鈞窯分官鈞窯、民鈞窯。 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佈於河南禹縣(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的八卦洞窯和鈞合窯最有名,燒製各種皇室用瓷。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此為中國製瓷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因鈞瓷釉層厚,在燒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後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稱之為“蚯蚓走泥紋”。 鈞窯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剛”之需,以花盆最為出色。 3.官窯 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官窯主要燒製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北宋官窯瓷器傳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貴。 4.哥窯 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拒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製的。 哥窯的主要特徵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 哥窯瓷胎體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黃數種,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上品。器形以洗、爐、盤、碗為多。 5.汝窯 汝窯是北宋後期的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前後不足20年。窯址在河南汝州(一說在河南省寶豐清涼寺),因此而得名。 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汝窯瓷胎體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汝窯傳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貴。
中國五大名窯的代表作是什麼?
代表作: 1、汝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汝窯天青釉圓洗、汝窯天青釉碗等。而臺北故宮則藏有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與汝窯粉青蓮花式溫碗等。 2、官窯:故宮藏有官窯青釉弦紋瓶、官窯青釉直頸瓶、官窯青釉圓洗等。 3、哥窯:北京故宮藏有哥窯青釉貫耳瓶、哥窯青釉魚耳爐、哥窯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4、鈞窯:北京故宮藏有鈞窯月白釉出戟尊、臺北故宮藏有宋代鈞窯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5、定窯:故宮藏有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折沿盤、定窯白釉刻花渣鬥、定窯白釉印花菊鳳紋盤等。 擴充套件資料 藝術特色: 1、汝窯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瓷樽始於宋,汝窯、定窯、龍泉窯均有燒造,是陳設用品。所見傳世宋代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只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以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2、汝窯 汝窯燒製的汝瓷因為其絕妙的色澤、獨特藝術價值,深得帝王歡心,有“宋瓷之冠”的美譽,位居五大名窯之首。 官窯主要燒製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係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3、哥窯 哥窯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 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 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紫口”,此為宋哥窯瓷之一絕,儘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製上皆未能臻此絕藝。 4、鈞窯 鈞窯釉色大體上分藍、紅兩類、具體的可呈現月白、天青、天藍、蔥翠青、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紅等。其中,藍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都具有瑩光一般的藍色光澤。 鈞瓷釉色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其色調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燒製色釉“窯變”為其特色。 5、定窯 定窯器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