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北一孝感

      曹魏坐擁涼州為何還不安穩,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涼州所具備的影響力

      在三國時期,涼州是一個相當值得一提的地方,《後漢書》中有記載:“涼州天下要衝, 國家藩衛”,這短短十個字可以說是對涼州重要性的一個比較好的體現,但其實涼州的作用並不單體現在它的地理位置上,它在當時的背景下能夠產生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的。

      處在三國這個亂世,什麼最關鍵?最關鍵的自然就是人口和馬匹,而當時的涼州主要是(少數民族)羌人的集聚地,羌人得益於匈奴西遷,生存壓力逐漸減小,在這種背景下,他們藉助著涼州豐富的物質資源,繁衍的越來越快,在人口基數暴漲的同時,優質馬匹數量也越來越多。眾所周知,羌人也算是戰鬥民族的一種,當一個民族本身就彪悍,如今還人數眾多、馬匹優質的時候,在封建冷兵器時代,它就是一類資源,能夠幫助軍閥們轉化為攻城掠地的優勢。

      因此,曹操老早就盯上了涼州這塊地,只不過一直沒下手。至於沒下手的原因,還是在於當時有更為快捷的方式統一天下,曹操對自己很自信,對自己的運氣更是到了自負的程度,在當時戰必勝的情況下,他自認為是不需要取涼州這種穩紮穩打的方式。在赤壁戰敗後,曹操極速模式統一天下的策略已然失敗,他深知三國鼎立之勢已然成立,於是回過頭來對付涼州,並在公元214年前後正式得到了涼州這塊寶地。

      二、涼州在曹魏統治下的不穩定表現

      曹操經略涼州如此之早,按道理經過長期的控制,到了曹魏建立之後,在這裡的統治應該越來越穩固才對,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曹魏始終沒能夠在涼州這塊地盤上安穩過。比如在《三國志》中就有記載,當時魏文帝曹丕剛即位,就有“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 河西大擾”。

      我們再來看看諸葛亮北伐時涼州的表現,可以說曹魏在涼州統治的不穩固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展現的淋漓盡致。 據《三國志》記載,在公元228年左右,就有:“涼州諸王國, 各遣月氏、康居胡侯之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 大軍北出, 便欲率將兵馬, 奮戈先驅”,之後又有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繼反叛歸附(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而且幾乎沒有遇到絲毫抵抗)。

      三、曹魏治異手段

      曹魏為何會在少數民族扎堆的涼州會如此不得民心?我們來看看它的治異政策就清楚,曹魏對待少數民族策略其實一直都是採用狡詐陰險的手段。

      首先就是廣為人知的暗殺,這也是曹魏對待勢力較為強大的少數民族所一貫採用的制裁方式。例如當時的鮮卑族在首領柯比能的帶領下日漸壯大,而為了對付柯比能,曹魏居然採用了刺殺這種卑劣手段,這在《三國志》中也是有記載的,即:“遣勇士韓龍刺殺比能,更立其弟”。

      而對於普通的、勢力較為弱小的少數民族勢力,曹魏則是一般秉承製衡、離間的手段。即:“乃先構離之,使自為讎敵,互相攻伐”。總之就是使得其內部越來越混亂,而當時機成熟之後,曹魏則會輕易出手拿下他們。

      在拿下這些少數民族之後,曹魏會採取一個措施,那就是將他們強制內遷。目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將他們置放於自己監管之下;再一個則是促進中原經濟復甦,畢竟人口是拉動經濟的一大助力。

      總而言之,曹魏對少數民族的認識非常刻板,所以手段也比較低劣。而這樣一系列的手段,或許可能會起到一定效果,遏制住甚至是消滅少數民族政權。但這終究不會是什麼長久之計,因為如此手段用多了就不會再奏效了,當看到有幾個例子亡於曹魏手段之下時,其他少數民族對於曹魏的狼子野心,自然也會是心知肚明。

      而在涼州的羌族自然也是如此。試問他們還會在曹魏的控制下,坐以待斃嗎?顯然是不會,他們勢必想盡一切辦法反抗。

      四、蜀漢治異政策

      曹魏如此,蜀漢則與它恰恰相反。

      其實早在諸葛亮還未出山,在他與劉備隆中對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對待少數民族的方針,即:“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而從這八個字,即便是蜀漢政權建立後也一直都是貫徹的。

      在劉備死後,蜀漢政權不穩,南邊豪族遂勾結蠻族叛亂,諸葛亮於是先將這個治異政策先是運用到了平定南蠻之上,我們在看諸葛亮當時處理南蠻的手段也可以看出,他是攻心為上,善待他們,總之一個字那就是“和”。

      而在對待羌人(涼州)方針上,蜀漢也是如此。羌人從蜀漢對待南蠻的政策來看,對蜀漢也是更加具有好感度的,至少相對曹魏來說是這樣。

      蜀漢對羌人的“和”體現在很多地方。

      1、比如在諸葛亮北伐屯田的時候,《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即:“亮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對於前線涼州,蜀漢北伐軍隊並不是用以戰養戰這種手段,而是搞“軍民魚水情”,紀律相當良好,不侵奪當地的農田和糧食。

      2、又比如蜀漢雖從未佔據過涼州,但卻設定了三任涼州長官。而這三任涼州長官,除了第二任魏延,不管是第一任的馬超,還是最後一任的姜維都與涼州有密切關係。

      首先我們來說馬超,馬超本是涼州軍閥,在涼州素有名氣,《三國志》裡面稱其“甚得羌、胡心”。而姜維就更不需要多說了,他本身就是天水人(屬涼州)。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魏延,魏延為何能有資格呢?史料記載,魏延曾多次入羌中與羌人取得聯絡,並獲得其支援配合蜀漢北伐,這充分說明了魏延與羌人也是關係甚佳。

      總而言之,蜀漢親涼州民,用涼州人,又或是用親涼州的人,這都充分說明了它對涼州方面是以收買為主。以“和”的手段來達到獲得涼州民心的目的。

      五、總結

      而因為這些的緣故,蜀漢雖然從來未完全佔據過涼州,但它在涼州卻遠遠比曹魏更得民心,只要蜀漢打過來了,涼州諸地總是更加偏蜀漢這邊一些。而由於有涼州(羌人)的相助,蜀漢的北伐,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總是能夠做到勝多敗少。總而言之,若單論治理少數民族政策,曹魏對比蜀漢可以說是完全的敗北。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就會問,那涼州既然更加親蜀漢,為何蜀漢就唯獨不能將其拿下呢?這則與國家綜合實力有關。涼州之地曹魏始終是在重兵把守之下,蜀漢整體實力不如曹魏,軍隊補給速度更是不如曹魏,在這種情況下,蜀漢依舊能夠一直動搖曹魏對涼州的統治,已然是它的極限。其實能夠做到這種地步,蜀漢的對外策略已經算是成功了,只不過唯一遺憾的這唯獨的一項成功,依舊是無法扭轉整個三國戰局。

  • 2 # 愛吃鱖魚

    馬超在和曹操大戰失敗逃到羌族部落,曹操因為北方有戰事退軍。馬超率領羌族部眾殺涼州刺史韋康後佔據涼州,自稱徵西將軍。韋康之前的下屬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合謀一起進攻馬超。楊阜、姜敘在滷城反抗馬超,馬超帥軍出涼州攻打滷城失敗,梁寬、趙衢留守涼州乘機關閉城門。馬超進退不得,只能逃亡張魯。涼州之後就歸曹操所有。

  • 3 # 史海鉤沉者小王

    我理解的提問意思是馬超韓遂被逐、被滅之後,涼州什麼情況?

    從《夏侯淵傳》看,馬超、韓遂被平定後,還有個枹罕人宋建依憑涼州叛亂,自稱河首平漢王,曹操派夏侯淵去討伐,一個多月就滅了這個山頭大王,斬殺了宋建以及他任命的丞相以下的全部官員。隨後,由於夏侯淵為護軍將軍,他命張郃去平定河關,那一帶的羌族人全投降了,隴右一帶也平定了,然後涼州被平定了。

    從《張既傳》看,213年,曹操把涼州給撤銷了,涼州的所有郡城併入雍州,由雍州刺史張既來管理,215年,張既參與征討張魯,拿下了漢中,219年曹操棄守漢中,張既就把武都五萬多氐人部落遷到扶風和天水邊界。當時,原先涼州地域有四人舉郡作亂,自號將軍,還互相打。

    220年,曹丕繼位,重新設定涼州,任命安定太守鄒岐為涼州刺史,叛亂進一步擴大,張既領兵和護羌校尉蘇則一起平定了叛亂。結果又有其他人叛亂,曹丕任命張既為涼州刺史,最後張既再次平叛成功。

    張既223年去世後,溫恢、孟建、徐邈、李憙等先後任涼州刺史,曹魏最後一任刺史李憙在位時,還有少數民族羌族來犯,不過也被李憙率兵打敗了。

    再往後就是西晉了。所以說馬超韓遂被平定後,涼州地區一直不太平,有人相繼叛亂,不過都被鎮壓了。

  • 4 # 流年往史

    看過三國的童鞋們,估計沒有不知道一句話的“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

    涼州,古稱雍州、姑臧、休屠,既今武威市,又稱雍涼之都,是雍涼文化的發源地。曾經中國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

    東晉時期,既有“北有姑臧,南有建康”的美譽,到了隋唐時期,涼州更是唐朝三大經濟中心之一。

    冀城之圍後,由於部下的叛亂,再加上夏侯淵援軍趕到後,馬超失去了根據地,進退狼狽,只得投奔漢中依附張魯。

    未一年,由於張魯帳下軍校的內鬥,作為外來戶的馬超不得已之下逃入氐中。正在此時,劉備率兵入川,於是就投靠了劉備。

    此時的隴右被平定,又歸屬於曹操的勢力之下,是年公元213年。此後,蜀漢和曹魏時常你來我往的爭鬥,涼州作為二者的前沿陣地,也是你來我往的爭奪。在《蜀志·馬超傳》中記載,在這時期馬超曾任蜀漢的涼州刺史,其實馬超的這個涼州刺史是遙領,所謂遙領就是名義上的,一個虛職而已。因為此時的涼州實際控制權在曹魏手中,而不在蜀漢。

    到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的時候,曹丕於十月重置涼州,轄武威等7郡,州治武威郡姑臧縣,涼州牧的政府駐地姑臧,為曹魏的畜牧基地,以供應馬匹釀酒著稱,立涼州葡萄酒為國酒,更有後世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絕唱,從此涼州葡萄酒以味美醇厚馳而名揚天下。

    及至公元301年,西晉亡,張軌為涼州刺史,建立前涼,在其統治之下的涼州人文薈萃,經濟繁盛,大氣雄闊,為北方之最,姑臧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三大中心之一,在南北朝時期的那個亂世之中,涼州尤保華夏衣冠,有“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之美譽。

  • 5 # 江湖小曉生

    涼州其實主要就是漢武帝所建立的河西走廊這一帶,主體就是今天的甘肅省這條在地圖上看起來比較狹長的省份。一段時期內,也包括了內蒙、青海、寧夏的部分地區。

    早在東漢末年,馬騰、韓遂等在這裡割據一方多年,與益州劉焉極為相似。此後馬騰入朝為官,馬超舉兵叛亂,曹操一怒之下斬殺馬騰,繼而帶兵平定涼州。

    此後韓遂被夏侯淵擊敗,而馬超則遁入蜀地,成為了劉備的部下。那麼涼州是否就此安穩了呢?其實路還很遙遠。

    01公元214年,宋建集團被夏侯淵所滅。

    在馬超、韓遂統領涼州的同時,其實還有一位在枹罕起家的割據力量,那就是宋建的人馬。早在公元184年,宋建等人就已經在枹罕起家了,這個時候他還是跟隨在韓遂陣營,因為實力並不強大。

    枹罕也就是今天的甘肅臨夏,宋建本人跟韓遂、馬超是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不過因為當時中原王朝鞭長莫及,使得宋建在自己的地盤上逐漸成為了說一不二的人。此後宋建更是在枹罕稱河首平漢王,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領導班子。一直到公元214年,伴隨著馬超逃離涼州,韓遂不斷被夏侯淵擊敗,宋建也遭遇了滅頂之災。曹操下令讓夏侯淵帶著大將張郃、張既等人,直奔宋建所建立的王朝而來。僅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枹罕就被夏侯淵給攻下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夏侯淵又做了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那就是屠城。不光是宋建建立的領導班子被夏侯淵給殺光了,就連枹罕城內的百姓也難以倖免。

    曹操屠城是出了名的兇狠,這一點司馬懿算是學到了精髓。司馬懿在魏明帝時期,千里奔襲平定幽州叛亂的時候,將當地的壯年全部誅殺,文武官員一個不留,致使該地區成為了三不管地帶,最終導致了五胡亂華的局面。

    初,枹罕宋建因涼州亂,自號河首平漢王。太祖使淵帥諸將討建。淵至,圍枹罕,月餘拔之,斬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淵別遣張郃等平河關,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盡降,隴右平。太祖下令曰:“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二十一年,增封三百戶,並前八百戶。---《三國志》

    從公元184年到214年,宋建在枹罕有30多年的統治時間,這在東漢末年的割據勢力中,算是時間比較長的了。

    曹操如果不屠城,其實完全沒辦法在短期內消除宋建對當地人的影響。畢竟曹操覺得人沒了,可以從其他地方遷徙,如果放任不管,這種偏遠地區,再起義是遲早的事情。

    02公元213年,曹操改涼州為雍州,張既為雍州刺史。張既出道:

    在相繼平定馬超、韓遂叛亂以後,曹操為了讓涼州徹底得到統治,必須要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去鎮守。

    而當初在三秦地區最出色的官吏,當屬張既。這回曹操決心讓張既衣錦還鄉,做涼州的一把手,不過曹操此時已經將涼州改成了雍州。

    雍州所轄之地,跟涼州大體相當,主要佔據如今的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全部地區,張既一躍成為了實力強大的封疆大吏。

    第二年滅了宋建以後,又相繼攻佔臨洮、狄道等地,繼而平定隴右。這個時候曹操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似乎覺得張既鎮守雍州也不能保證該地區能夠平息戰亂。

    接二連三的遷徙活動:

    所以曹操索性就要把雍州地區的百姓遷徙到河北地區,這裡是中原地帶,非常便於管理,而且糧食產量也比雍州要高。

    不過安土重遷的思想,使得當地百姓一個個都非常氣惱。尤其是隴西、天水、南安三郡的百姓,差一點就要引起暴動。

    是時,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更相攻擊。俊遣使送母及子詣太祖為質,求助。太祖問既,既曰“俊等外假國威,內生傲悖,計定勢足,後即反耳。今方事定蜀,且宜兩存而鬥之,猶卞莊子之刺虎,坐收其斃也”太祖曰“善”歲餘,鸞遂殺俊,武威王秘又殺鸞。---《三國志》

    張既得知問題的嚴重性以後,一方面請求曹操放棄遷徙的命令,另一方面減免賦稅,穩定民心,這才使得當地百姓獲得安寧。

    公元215年,曹操征討漢中的張魯,這個時候張既出了個餿主意,讓曹操將漢中的百姓遷徙到三秦地區,以此充實關中實力。雍州的百姓不願遷徙,難道漢中的百姓就願意?為此這一場遷徙其實也是一場人為造成的災難。不過這幫人手裡有軍隊,百姓不跟著走,又能怎麼辦呢?此外有5萬多氐族百姓,也被張既遷徙到了雍州的扶風郡和天水郡交界處。如此頻繁的遷徙活動,其實不利於民心穩定。

    終於武威的顏俊、張掖的和鸞、酒泉的黃華以及西平的麴演,聯合了雍州四郡的力量,合力舉兵叛亂。此後彼此之間不和,更是互相殘殺。

    結果曹操索性就不管這塊地方了,讓他們自生自滅去了,自己集中精力與劉備在漢中鬥法。而雍正這邊,這四個人互相攻殺之後,所剩無幾,這時候曹操才回過頭來,將這四個郡重新編入雍州統轄範圍。

    03曹丕建國以後,涼州地區依舊叛亂不斷。

    曹操去世以後,曹丕如願上臺,繼而得到漢獻帝禪讓,登基稱帝,建立了曹魏王朝。這個時候曹丕重新設定了涼州刺史的職務,將安定太守鄒岐封為涼州刺史。

    叛亂一:

    結果張掖的張進、酒泉的黃華、西平的麴演再次叛亂,這一波人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鄒岐根本管不住。

    無奈之下,曹丕只好重新啟用張既,讓他帶兵前來,平定了叛亂。曹丕知道只有張既能管得住涼州,所以將鄒岐給召回,將張既封為涼州刺史。

    叛亂二:

    此後酒泉地區的蘇衡再一次叛亂,這一次還獲得了羌族力量的支援,攻佔了不少縣城。張既沉著指揮,將他們各個擊破,並且設定了烽火臺等裝置,以防止胡人南下,西羌的兩萬多人主動選擇投降。

    酒泉蘇衡反,與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餘騎攻邊縣。既與夏侯儒擊破之,衡及鄰戴等皆降。遂上疏請與儒治左城,築鄣塞,置烽侯、邸閣以備胡。西羌恐,率眾二萬餘落降。---《三國志》

    叛亂三:

    沒多久西平的麴光再次殺了郡守,宣佈反叛。這個時候張既展現出了他的軍事天才,他認為只有麴光這一小撮人造反,而不是整個西平都反了。

    所以他派人發檄文給當地人,表示能夠殺掉麴光的人,一定會有重賞。結果麴光的手下人率先將麴光給斬殺了,把腦袋送到了張既跟前。

    由此可見,其實曹魏統治時期的涼州地區,不管改成什麼名字,其實叛亂始終都在發生。要不是有張既這樣的名將鎮守,或許曹魏真的無法穩定涼州。

    總結:張既有沒有養寇自重的可能?

    張既本身就是關中人,此後又在關中有賢名。曹操將涼州撤掉,改成雍州以後,關中也屬於雍州管轄,張既任雍州刺史,也算是衣錦還鄉。

    不過後來張既被曹操調往前線,雍州便叛亂不斷。其他人還真沒辦法治理,只好不斷將張既派遣回去。

    功臣回鄉鎮守,其實是比較忌諱的一件事,因為他極有可能會得到了當地人的大力支援,從而擁兵自重。

    顯然曹丕就是為了防止這一點,所以用鄒岐代替了張既,結果鄒岐剛上臺,又有人造反了,而且鄒岐還是鎮不住,這回張既只好再次出馬了。

    此後張既便長期鎮守雍涼,前後長達二十多年。雍州四郡叛亂之後,張既為何沒有殺掉這四郡的賊首?以至於他們活下來的人,有了繼續叛亂的資本。

    參考資料:《三國志》

  • 6 # 古今中外多少事

    古華夏九州的地理分劃和地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一個地方,也是猛將迭起之地,那便是涼州。

    在戰爭頻起的三國時代,涼州也孕育出了一支舉世聞名的軍隊-西涼鐵騎。

    西涼鐵騎又稱西涼兵團有兩支,一支是涼州軍閥董卓的部隊,董卓死後由部將李傕率領。另一支是馬騰、韓遂的部隊,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

    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西涼鐵騎是蜀國最具有攻擊力的騎兵部隊,東漢蜀國的三大精銳之一。

    這支軍隊是蜀國五虎上將之馬超率領下的重甲騎兵,乃是蜀國驍勇騎兵軍團,令敵人聞風喪膽。周身精鋼鐵甲的西涼鐵騎,攻擊力不俗,防禦力更是強悍之極。

    西涼鐵騎出身在涼州,其統領西涼馬騰、西涼馬超、馬休、馬鐵,大漠豪俠董卓、西涼霸主韓遂,涼州自古就是兵家極其重視之地。

    過蘭州翻過烏鞘嶺入古浪峽到涼州就是一馬平川,東臨銀川,西通西寧,南依蘭州,北接敦煌。古時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稱。

    “西涼鐵騎”的威名,來自於對曹魏全國的對抗,據《山陽公載記》上說,渭水之戰時,曹操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實在是對馬超及其他所統領的部隊有些懼怕感。

    由此可見,位置在當今祖國甘肅武威的涼州,在三國時存在感不虛。所以說,馬超韓遂之後,涼州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猛將頻出之所。

  • 7 # 小鴻哥

    涼州在漢代管轄範圍是: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郡、敦煌郡、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天水、陰平、南安郡是後來劃分)曹操一直想要解決涼州,但由於多年間忙於解決中原,未能騰出手來。三國志:太祖方有事山東,以關右為憂。曹操於是派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到了長安立馬給馬騰、韓遂寫了一封招撫信。於是韓遂和馬騰都表示遵循朝延並送兒子到許昌。曹操當時正在官渡跟袁紹對峙。曹操寫了一封信給鍾繇講“關右安定,國家沒有西顧之憂,是你的功勞。當年蕭何鎮守關中,足兵足食,你就是當年的蕭何。”

    官渡之戰後曹操征伐北方,袁尚派部下率數萬人並聯合匈奴人攻打河東。袁尚還派人聯絡馬騰、韓遂,但他們站在曹操這一邊。馬騰兒子馬超率萬人跟鍾繇併力而戰,一舉大破袁軍。司馬彪戰略:於是遣子超將精兵萬餘人,並將遂等兵,與繇會擊援等,大破之。公元208年馬騰跟韓遂不和,馬騰於是請求入京。於是朝廷任命馬騰為衛尉,任馬超為偏將軍,繼續統領馬騰的人馬。馬騰一家人除馬超外全部都去了許昌。三國志:後騰(馬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徵為衛尉,以超(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

    公元208年曹操徵荊州時。周瑜就曾對孫權講:“現在北方並沒有完全讓曹操平定,加上馬超、韓遂割劇涼州,是曹操的後顧之憂”。三國志: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連周瑜都知道這事,曹操心裡就更明白了。公元210年周瑜向孫權提出吞併劉璋、張魯並聯合馬超、韓遂的意圖。公元211年曹操決定親自征討,即使沒有周瑜聯合這事,曹操也會征討。馬超和韓遂聯合涼州勢力共十萬人據守潼關。曹操採用賈詡的策略離間馬超和韓遂,因此大破聯軍。曹操率軍一直追到安定郡,因為冀州河間郡蘇銀等人起事,曹操不得已返回。

    公元212年曹操派人繼續征討馬韓遂殘部。三國志:圍遂(韓遂)、超(馬超)餘黨梁興於鄠,拔之,斬興。 公元212年正月—公元213年馬超在涼州起事,曹操派夏侯淵率軍支援。夏侯淵大軍還沒到達,趙衢、尹奉等謀討超,姜敘起兵滷城以應之。馬超逃到漢中張魯那去了。 馬超多次跟張魯借來兵馬攻打涼州,但都失敗了。公元214年韓遂又在涼州起事,夏侯淵率軍征討。三國志:韓遂徙金城,入氐王千萬部,率羌、胡萬餘騎與夏侯淵戰,擊,大破之。韓遂、宋建等於是想跟剛剛得到蜀的劉備聯合。曹操先派夏侯淵等征討宋建,曹操親率大軍在後,徵漢中只是順便的事。韓遂糾結羌胡數萬人攻打閻行,正在這時韓遂死了,韓遂的死因有兩種說法,一是病死,二是被部下所殺。韓遂的部下成公英率眾投降曹操。典略:遂謂英曰:“今親戚離叛,人眾轉少,當從羌中西南詣蜀耳。”......及夏侯淵還,使閻行留後。乃合羌、胡數萬將攻行,行欲走,會遂(韓遂)死,英(成公英)降太祖。

    涼州最大的三股勢力,馬超投蜀中劉備,韓遂、宋建皆死。涼州成為眾多豪強割據的地盤。公元219年涼州顏俊、張掖、鸞、黃華、麴演等人皆反。三國志:武威顏俊、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更相攻擊。顏俊把其母和兒子送到曹操那裡當人質,希望得到曹操的援助。曹操向張既求教,張既說:“顏俊等人對外借助國家的威勢壓人,內心裡又狂妄自大,計策都制定妥了,勢力也很強大,然後便要造造反。現在您剛剛在籌劃平定蜀國的大計,應該讓顏俊等勢力並存而互相爭鬥,就像春秋時魯國的卞莊子刺虎一樣,坐等他們兩敗俱傷。”曹操說:“好!”過了一年多,和鸞果然殺了顏俊,武威郡的王秘又殺了和鸞。

    公元220年張掖、張進、黃華、麴演各自驅逐太守舉起事,張既和費曜率軍平定。公元221年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曹丕派曹真、張既率軍征討。斬殺五萬人,俘虜人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牛八萬。(張既斬俘一萬多人)魏書: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不久後酒泉郡蘇衡聯合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騎攻打邊縣,張既率軍平定。張既繼續整軍備戰,西羌人驚恐,於是兩萬餘落投降。

    在此之後涼州東部的隴右四郡和西部的西涼四郡都頻繁動亂。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等。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在公元227年時涼州諸胡就派人聯絡過蜀漢,以為內應。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驅。但是由於街亭之失,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蜀漢軍退回漢中,使得涼州的計劃受阻。在此之後涼州時有發生叛魏,蜀漢有時也派偏師去接應。因為涼州距離魏國太遠,魏國一般是剿撫並用。

  • 8 # 漩渦鳴人yy

    很混亂,總體而言,在涼州當時主要的舉個軍閥勢力被消滅以後,整個涼州地區可以說用混亂兩個字來形容不為過。

    說到這個我們就必須得說,分國開始之前其實涼州地區曾多次爆發叛亂。你比如說董卓,還有當時的皇甫嵩,以及孫堅都曾經在涼州地區平定過叛亂,但是這個叛亂的卻一直都沒有平靜下來。並不是說朝廷派發的軍隊不多,所投入的精力不多,而是涼州地區它本身特殊的民風民情所決定。

    這個地方它本身擁有很多的遊牧民族和少數民族,比如說羌人胡人,還有以漢人為主體的主流部落在這個地方,都是相互共存的,這些人平常的時候服從大漢王朝的管理,但是一旦等到了秋天以後,馬吃草而肥,這個時候就騎著戰馬過來劫掠了。畢竟搶劫這個東西是最不需要成本和時間的。

    所以每次都會發生反覆。也就是朝廷派大軍過來鎮壓了投降,等到朝廷大軍撤下去了,我又開始起來反叛。比如說韓遂,馬騰這些人都是靠起兵反叛起家的,等到朝廷大軍過來又成為了嚮導,去掙呀那些其他的反叛的小勢力,這樣的話這些人勢力越來越大。

    等到了三國中期的時候,其實整個西涼地區的基本勢力已經定了。馬超,韓遂這兩個大的勢力集團已經漸漸形成,再加上一些大大小小零星的勢力。

    但是對於當時的曹魏集團來講,涼州地區原本就臨近蜀漢,如果說蜀漢派出軍隊襲擊涼州地區的話,那涼州地區再怎麼組建?都很有可能成為別人收割的莊稼,所以曹魏集團並沒有放太多精力在涼州地區的重建,等個涼州地區就險入到了永無止境的紛爭裡面,叛亂一年強過一年。

    當然凡事都有一個鏡頭,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人物,這就是曹魏集團的大將軍曹真。《三國演義》裡面當然對這位仁兄的描寫並不是太過於光彩。但是在正史之中,這位大將軍曹真可以說是一個強勢的人物。軍略方面都有所建樹,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平定的涼州,當時大將軍曹真繳獲的牲口就達到了100多萬頭,這一次真逃以後,涼州地區大規模叛亂的勢頭可以說得到一種遏制,但是其實很多人仍然還是表示不服,畢竟民風彪悍就在那裡擺著。

    此時以羌人胡人為首的勢力自然不服從中央的管教,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聯合蜀漢一起去對付曹魏政權。就有了後期蜀漢多次北伐途中聯合胡人羌人一起去對付。比如說蜀漢政權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其重點就放在涼州,並且差一點就完成了對於涼州地區的掌控,當時的曹魏政權,但是這種合作的聯盟是脆弱的。

    這些透過叛亂與你達成合作的人也很容易背叛。北伐多次到達關鍵的時刻,也正是這些人背後捅了一刀,最終使得整個北伐事業流產。

  • 9 # 湖北一孝感

      曹魏坐擁涼州為何還不安穩,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涼州所具備的影響力

      在三國時期,涼州是一個相當值得一提的地方,《後漢書》中有記載:“涼州天下要衝, 國家藩衛”,這短短十個字可以說是對涼州重要性的一個比較好的體現,但其實涼州的作用並不單體現在它的地理位置上,它在當時的背景下能夠產生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的。

      處在三國這個亂世,什麼最關鍵?最關鍵的自然就是人口和馬匹,而當時的涼州主要是(少數民族)羌人的集聚地,羌人得益於匈奴西遷,生存壓力逐漸減小,在這種背景下,他們藉助著涼州豐富的物質資源,繁衍的越來越快,在人口基數暴漲的同時,優質馬匹數量也越來越多。眾所周知,羌人也算是戰鬥民族的一種,當一個民族本身就彪悍,如今還人數眾多、馬匹優質的時候,在封建冷兵器時代,它就是一類資源,能夠幫助軍閥們轉化為攻城掠地的優勢。

      因此,曹操老早就盯上了涼州這塊地,只不過一直沒下手。至於沒下手的原因,還是在於當時有更為快捷的方式統一天下,曹操對自己很自信,對自己的運氣更是到了自負的程度,在當時戰必勝的情況下,他自認為是不需要取涼州這種穩紮穩打的方式。在赤壁戰敗後,曹操極速模式統一天下的策略已然失敗,他深知三國鼎立之勢已然成立,於是回過頭來對付涼州,並在公元214年前後正式得到了涼州這塊寶地。

      二、涼州在曹魏統治下的不穩定表現

      曹操經略涼州如此之早,按道理經過長期的控制,到了曹魏建立之後,在這裡的統治應該越來越穩固才對,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曹魏始終沒能夠在涼州這塊地盤上安穩過。比如在《三國志》中就有記載,當時魏文帝曹丕剛即位,就有“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 河西大擾”。

      我們再來看看諸葛亮北伐時涼州的表現,可以說曹魏在涼州統治的不穩固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展現的淋漓盡致。 據《三國志》記載,在公元228年左右,就有:“涼州諸王國, 各遣月氏、康居胡侯之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 大軍北出, 便欲率將兵馬, 奮戈先驅”,之後又有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繼反叛歸附(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而且幾乎沒有遇到絲毫抵抗)。

      三、曹魏治異手段

      曹魏為何會在少數民族扎堆的涼州會如此不得民心?我們來看看它的治異政策就清楚,曹魏對待少數民族策略其實一直都是採用狡詐陰險的手段。

      首先就是廣為人知的暗殺,這也是曹魏對待勢力較為強大的少數民族所一貫採用的制裁方式。例如當時的鮮卑族在首領柯比能的帶領下日漸壯大,而為了對付柯比能,曹魏居然採用了刺殺這種卑劣手段,這在《三國志》中也是有記載的,即:“遣勇士韓龍刺殺比能,更立其弟”。

      而對於普通的、勢力較為弱小的少數民族勢力,曹魏則是一般秉承製衡、離間的手段。即:“乃先構離之,使自為讎敵,互相攻伐”。總之就是使得其內部越來越混亂,而當時機成熟之後,曹魏則會輕易出手拿下他們。

      在拿下這些少數民族之後,曹魏會採取一個措施,那就是將他們強制內遷。目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將他們置放於自己監管之下;再一個則是促進中原經濟復甦,畢竟人口是拉動經濟的一大助力。

      總而言之,曹魏對少數民族的認識非常刻板,所以手段也比較低劣。而這樣一系列的手段,或許可能會起到一定效果,遏制住甚至是消滅少數民族政權。但這終究不會是什麼長久之計,因為如此手段用多了就不會再奏效了,當看到有幾個例子亡於曹魏手段之下時,其他少數民族對於曹魏的狼子野心,自然也會是心知肚明。

      而在涼州的羌族自然也是如此。試問他們還會在曹魏的控制下,坐以待斃嗎?顯然是不會,他們勢必想盡一切辦法反抗。

      四、蜀漢治異政策

      曹魏如此,蜀漢則與它恰恰相反。

      其實早在諸葛亮還未出山,在他與劉備隆中對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對待少數民族的方針,即:“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而從這八個字,即便是蜀漢政權建立後也一直都是貫徹的。

      在劉備死後,蜀漢政權不穩,南邊豪族遂勾結蠻族叛亂,諸葛亮於是先將這個治異政策先是運用到了平定南蠻之上,我們在看諸葛亮當時處理南蠻的手段也可以看出,他是攻心為上,善待他們,總之一個字那就是“和”。

      而在對待羌人(涼州)方針上,蜀漢也是如此。羌人從蜀漢對待南蠻的政策來看,對蜀漢也是更加具有好感度的,至少相對曹魏來說是這樣。

      蜀漢對羌人的“和”體現在很多地方。

      1、比如在諸葛亮北伐屯田的時候,《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即:“亮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對於前線涼州,蜀漢北伐軍隊並不是用以戰養戰這種手段,而是搞“軍民魚水情”,紀律相當良好,不侵奪當地的農田和糧食。

      2、又比如蜀漢雖從未佔據過涼州,但卻設定了三任涼州長官。而這三任涼州長官,除了第二任魏延,不管是第一任的馬超,還是最後一任的姜維都與涼州有密切關係。

      首先我們來說馬超,馬超本是涼州軍閥,在涼州素有名氣,《三國志》裡面稱其“甚得羌、胡心”。而姜維就更不需要多說了,他本身就是天水人(屬涼州)。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魏延,魏延為何能有資格呢?史料記載,魏延曾多次入羌中與羌人取得聯絡,並獲得其支援配合蜀漢北伐,這充分說明了魏延與羌人也是關係甚佳。

      總而言之,蜀漢親涼州民,用涼州人,又或是用親涼州的人,這都充分說明了它對涼州方面是以收買為主。以“和”的手段來達到獲得涼州民心的目的。

      五、總結

      而因為這些的緣故,蜀漢雖然從來未完全佔據過涼州,但它在涼州卻遠遠比曹魏更得民心,只要蜀漢打過來了,涼州諸地總是更加偏蜀漢這邊一些。而由於有涼州(羌人)的相助,蜀漢的北伐,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總是能夠做到勝多敗少。總而言之,若單論治理少數民族政策,曹魏對比蜀漢可以說是完全的敗北。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就會問,那涼州既然更加親蜀漢,為何蜀漢就唯獨不能將其拿下呢?這則與國家綜合實力有關。涼州之地曹魏始終是在重兵把守之下,蜀漢整體實力不如曹魏,軍隊補給速度更是不如曹魏,在這種情況下,蜀漢依舊能夠一直動搖曹魏對涼州的統治,已然是它的極限。其實能夠做到這種地步,蜀漢的對外策略已經算是成功了,只不過唯一遺憾的這唯獨的一項成功,依舊是無法扭轉整個三國戰局。

  • 10 # 愛吃鱖魚

    馬超在和曹操大戰失敗逃到羌族部落,曹操因為北方有戰事退軍。馬超率領羌族部眾殺涼州刺史韋康後佔據涼州,自稱徵西將軍。韋康之前的下屬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合謀一起進攻馬超。楊阜、姜敘在滷城反抗馬超,馬超帥軍出涼州攻打滷城失敗,梁寬、趙衢留守涼州乘機關閉城門。馬超進退不得,只能逃亡張魯。涼州之後就歸曹操所有。

  • 11 # 史海鉤沉者小王

    我理解的提問意思是馬超韓遂被逐、被滅之後,涼州什麼情況?

    從《夏侯淵傳》看,馬超、韓遂被平定後,還有個枹罕人宋建依憑涼州叛亂,自稱河首平漢王,曹操派夏侯淵去討伐,一個多月就滅了這個山頭大王,斬殺了宋建以及他任命的丞相以下的全部官員。隨後,由於夏侯淵為護軍將軍,他命張郃去平定河關,那一帶的羌族人全投降了,隴右一帶也平定了,然後涼州被平定了。

    從《張既傳》看,213年,曹操把涼州給撤銷了,涼州的所有郡城併入雍州,由雍州刺史張既來管理,215年,張既參與征討張魯,拿下了漢中,219年曹操棄守漢中,張既就把武都五萬多氐人部落遷到扶風和天水邊界。當時,原先涼州地域有四人舉郡作亂,自號將軍,還互相打。

    220年,曹丕繼位,重新設定涼州,任命安定太守鄒岐為涼州刺史,叛亂進一步擴大,張既領兵和護羌校尉蘇則一起平定了叛亂。結果又有其他人叛亂,曹丕任命張既為涼州刺史,最後張既再次平叛成功。

    張既223年去世後,溫恢、孟建、徐邈、李憙等先後任涼州刺史,曹魏最後一任刺史李憙在位時,還有少數民族羌族來犯,不過也被李憙率兵打敗了。

    再往後就是西晉了。所以說馬超韓遂被平定後,涼州地區一直不太平,有人相繼叛亂,不過都被鎮壓了。

  • 12 # 流年往史

    看過三國的童鞋們,估計沒有不知道一句話的“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

    涼州,古稱雍州、姑臧、休屠,既今武威市,又稱雍涼之都,是雍涼文化的發源地。曾經中國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

    東晉時期,既有“北有姑臧,南有建康”的美譽,到了隋唐時期,涼州更是唐朝三大經濟中心之一。

    冀城之圍後,由於部下的叛亂,再加上夏侯淵援軍趕到後,馬超失去了根據地,進退狼狽,只得投奔漢中依附張魯。

    未一年,由於張魯帳下軍校的內鬥,作為外來戶的馬超不得已之下逃入氐中。正在此時,劉備率兵入川,於是就投靠了劉備。

    此時的隴右被平定,又歸屬於曹操的勢力之下,是年公元213年。此後,蜀漢和曹魏時常你來我往的爭鬥,涼州作為二者的前沿陣地,也是你來我往的爭奪。在《蜀志·馬超傳》中記載,在這時期馬超曾任蜀漢的涼州刺史,其實馬超的這個涼州刺史是遙領,所謂遙領就是名義上的,一個虛職而已。因為此時的涼州實際控制權在曹魏手中,而不在蜀漢。

    到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的時候,曹丕於十月重置涼州,轄武威等7郡,州治武威郡姑臧縣,涼州牧的政府駐地姑臧,為曹魏的畜牧基地,以供應馬匹釀酒著稱,立涼州葡萄酒為國酒,更有後世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絕唱,從此涼州葡萄酒以味美醇厚馳而名揚天下。

    及至公元301年,西晉亡,張軌為涼州刺史,建立前涼,在其統治之下的涼州人文薈萃,經濟繁盛,大氣雄闊,為北方之最,姑臧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三大中心之一,在南北朝時期的那個亂世之中,涼州尤保華夏衣冠,有“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之美譽。

  • 13 # 江湖小曉生

    涼州其實主要就是漢武帝所建立的河西走廊這一帶,主體就是今天的甘肅省這條在地圖上看起來比較狹長的省份。一段時期內,也包括了內蒙、青海、寧夏的部分地區。

    早在東漢末年,馬騰、韓遂等在這裡割據一方多年,與益州劉焉極為相似。此後馬騰入朝為官,馬超舉兵叛亂,曹操一怒之下斬殺馬騰,繼而帶兵平定涼州。

    此後韓遂被夏侯淵擊敗,而馬超則遁入蜀地,成為了劉備的部下。那麼涼州是否就此安穩了呢?其實路還很遙遠。

    01公元214年,宋建集團被夏侯淵所滅。

    在馬超、韓遂統領涼州的同時,其實還有一位在枹罕起家的割據力量,那就是宋建的人馬。早在公元184年,宋建等人就已經在枹罕起家了,這個時候他還是跟隨在韓遂陣營,因為實力並不強大。

    枹罕也就是今天的甘肅臨夏,宋建本人跟韓遂、馬超是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不過因為當時中原王朝鞭長莫及,使得宋建在自己的地盤上逐漸成為了說一不二的人。此後宋建更是在枹罕稱河首平漢王,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領導班子。一直到公元214年,伴隨著馬超逃離涼州,韓遂不斷被夏侯淵擊敗,宋建也遭遇了滅頂之災。曹操下令讓夏侯淵帶著大將張郃、張既等人,直奔宋建所建立的王朝而來。僅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枹罕就被夏侯淵給攻下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夏侯淵又做了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那就是屠城。不光是宋建建立的領導班子被夏侯淵給殺光了,就連枹罕城內的百姓也難以倖免。

    曹操屠城是出了名的兇狠,這一點司馬懿算是學到了精髓。司馬懿在魏明帝時期,千里奔襲平定幽州叛亂的時候,將當地的壯年全部誅殺,文武官員一個不留,致使該地區成為了三不管地帶,最終導致了五胡亂華的局面。

    初,枹罕宋建因涼州亂,自號河首平漢王。太祖使淵帥諸將討建。淵至,圍枹罕,月餘拔之,斬建及所置丞相已下。淵別遣張郃等平河關,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盡降,隴右平。太祖下令曰:“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二十一年,增封三百戶,並前八百戶。---《三國志》

    從公元184年到214年,宋建在枹罕有30多年的統治時間,這在東漢末年的割據勢力中,算是時間比較長的了。

    曹操如果不屠城,其實完全沒辦法在短期內消除宋建對當地人的影響。畢竟曹操覺得人沒了,可以從其他地方遷徙,如果放任不管,這種偏遠地區,再起義是遲早的事情。

    02公元213年,曹操改涼州為雍州,張既為雍州刺史。張既出道:

    在相繼平定馬超、韓遂叛亂以後,曹操為了讓涼州徹底得到統治,必須要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去鎮守。

    而當初在三秦地區最出色的官吏,當屬張既。這回曹操決心讓張既衣錦還鄉,做涼州的一把手,不過曹操此時已經將涼州改成了雍州。

    雍州所轄之地,跟涼州大體相當,主要佔據如今的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全部地區,張既一躍成為了實力強大的封疆大吏。

    第二年滅了宋建以後,又相繼攻佔臨洮、狄道等地,繼而平定隴右。這個時候曹操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似乎覺得張既鎮守雍州也不能保證該地區能夠平息戰亂。

    接二連三的遷徙活動:

    所以曹操索性就要把雍州地區的百姓遷徙到河北地區,這裡是中原地帶,非常便於管理,而且糧食產量也比雍州要高。

    不過安土重遷的思想,使得當地百姓一個個都非常氣惱。尤其是隴西、天水、南安三郡的百姓,差一點就要引起暴動。

    是時,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更相攻擊。俊遣使送母及子詣太祖為質,求助。太祖問既,既曰“俊等外假國威,內生傲悖,計定勢足,後即反耳。今方事定蜀,且宜兩存而鬥之,猶卞莊子之刺虎,坐收其斃也”太祖曰“善”歲餘,鸞遂殺俊,武威王秘又殺鸞。---《三國志》

    張既得知問題的嚴重性以後,一方面請求曹操放棄遷徙的命令,另一方面減免賦稅,穩定民心,這才使得當地百姓獲得安寧。

    公元215年,曹操征討漢中的張魯,這個時候張既出了個餿主意,讓曹操將漢中的百姓遷徙到三秦地區,以此充實關中實力。雍州的百姓不願遷徙,難道漢中的百姓就願意?為此這一場遷徙其實也是一場人為造成的災難。不過這幫人手裡有軍隊,百姓不跟著走,又能怎麼辦呢?此外有5萬多氐族百姓,也被張既遷徙到了雍州的扶風郡和天水郡交界處。如此頻繁的遷徙活動,其實不利於民心穩定。

    終於武威的顏俊、張掖的和鸞、酒泉的黃華以及西平的麴演,聯合了雍州四郡的力量,合力舉兵叛亂。此後彼此之間不和,更是互相殘殺。

    結果曹操索性就不管這塊地方了,讓他們自生自滅去了,自己集中精力與劉備在漢中鬥法。而雍正這邊,這四個人互相攻殺之後,所剩無幾,這時候曹操才回過頭來,將這四個郡重新編入雍州統轄範圍。

    03曹丕建國以後,涼州地區依舊叛亂不斷。

    曹操去世以後,曹丕如願上臺,繼而得到漢獻帝禪讓,登基稱帝,建立了曹魏王朝。這個時候曹丕重新設定了涼州刺史的職務,將安定太守鄒岐封為涼州刺史。

    叛亂一:

    結果張掖的張進、酒泉的黃華、西平的麴演再次叛亂,這一波人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鄒岐根本管不住。

    無奈之下,曹丕只好重新啟用張既,讓他帶兵前來,平定了叛亂。曹丕知道只有張既能管得住涼州,所以將鄒岐給召回,將張既封為涼州刺史。

    叛亂二:

    此後酒泉地區的蘇衡再一次叛亂,這一次還獲得了羌族力量的支援,攻佔了不少縣城。張既沉著指揮,將他們各個擊破,並且設定了烽火臺等裝置,以防止胡人南下,西羌的兩萬多人主動選擇投降。

    酒泉蘇衡反,與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餘騎攻邊縣。既與夏侯儒擊破之,衡及鄰戴等皆降。遂上疏請與儒治左城,築鄣塞,置烽侯、邸閣以備胡。西羌恐,率眾二萬餘落降。---《三國志》

    叛亂三:

    沒多久西平的麴光再次殺了郡守,宣佈反叛。這個時候張既展現出了他的軍事天才,他認為只有麴光這一小撮人造反,而不是整個西平都反了。

    所以他派人發檄文給當地人,表示能夠殺掉麴光的人,一定會有重賞。結果麴光的手下人率先將麴光給斬殺了,把腦袋送到了張既跟前。

    由此可見,其實曹魏統治時期的涼州地區,不管改成什麼名字,其實叛亂始終都在發生。要不是有張既這樣的名將鎮守,或許曹魏真的無法穩定涼州。

    總結:張既有沒有養寇自重的可能?

    張既本身就是關中人,此後又在關中有賢名。曹操將涼州撤掉,改成雍州以後,關中也屬於雍州管轄,張既任雍州刺史,也算是衣錦還鄉。

    不過後來張既被曹操調往前線,雍州便叛亂不斷。其他人還真沒辦法治理,只好不斷將張既派遣回去。

    功臣回鄉鎮守,其實是比較忌諱的一件事,因為他極有可能會得到了當地人的大力支援,從而擁兵自重。

    顯然曹丕就是為了防止這一點,所以用鄒岐代替了張既,結果鄒岐剛上臺,又有人造反了,而且鄒岐還是鎮不住,這回張既只好再次出馬了。

    此後張既便長期鎮守雍涼,前後長達二十多年。雍州四郡叛亂之後,張既為何沒有殺掉這四郡的賊首?以至於他們活下來的人,有了繼續叛亂的資本。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4 # 古今中外多少事

    古華夏九州的地理分劃和地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一個地方,也是猛將迭起之地,那便是涼州。

    在戰爭頻起的三國時代,涼州也孕育出了一支舉世聞名的軍隊-西涼鐵騎。

    西涼鐵騎又稱西涼兵團有兩支,一支是涼州軍閥董卓的部隊,董卓死後由部將李傕率領。另一支是馬騰、韓遂的部隊,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

    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西涼鐵騎是蜀國最具有攻擊力的騎兵部隊,東漢蜀國的三大精銳之一。

    這支軍隊是蜀國五虎上將之馬超率領下的重甲騎兵,乃是蜀國驍勇騎兵軍團,令敵人聞風喪膽。周身精鋼鐵甲的西涼鐵騎,攻擊力不俗,防禦力更是強悍之極。

    西涼鐵騎出身在涼州,其統領西涼馬騰、西涼馬超、馬休、馬鐵,大漠豪俠董卓、西涼霸主韓遂,涼州自古就是兵家極其重視之地。

    過蘭州翻過烏鞘嶺入古浪峽到涼州就是一馬平川,東臨銀川,西通西寧,南依蘭州,北接敦煌。古時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稱。

    “西涼鐵騎”的威名,來自於對曹魏全國的對抗,據《山陽公載記》上說,渭水之戰時,曹操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實在是對馬超及其他所統領的部隊有些懼怕感。

    由此可見,位置在當今祖國甘肅武威的涼州,在三國時存在感不虛。所以說,馬超韓遂之後,涼州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猛將頻出之所。

  • 15 # 小鴻哥

    涼州在漢代管轄範圍是: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郡、敦煌郡、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天水、陰平、南安郡是後來劃分)曹操一直想要解決涼州,但由於多年間忙於解決中原,未能騰出手來。三國志:太祖方有事山東,以關右為憂。曹操於是派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到了長安立馬給馬騰、韓遂寫了一封招撫信。於是韓遂和馬騰都表示遵循朝延並送兒子到許昌。曹操當時正在官渡跟袁紹對峙。曹操寫了一封信給鍾繇講“關右安定,國家沒有西顧之憂,是你的功勞。當年蕭何鎮守關中,足兵足食,你就是當年的蕭何。”

    官渡之戰後曹操征伐北方,袁尚派部下率數萬人並聯合匈奴人攻打河東。袁尚還派人聯絡馬騰、韓遂,但他們站在曹操這一邊。馬騰兒子馬超率萬人跟鍾繇併力而戰,一舉大破袁軍。司馬彪戰略:於是遣子超將精兵萬餘人,並將遂等兵,與繇會擊援等,大破之。公元208年馬騰跟韓遂不和,馬騰於是請求入京。於是朝廷任命馬騰為衛尉,任馬超為偏將軍,繼續統領馬騰的人馬。馬騰一家人除馬超外全部都去了許昌。三國志:後騰(馬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徵為衛尉,以超(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

    公元208年曹操徵荊州時。周瑜就曾對孫權講:“現在北方並沒有完全讓曹操平定,加上馬超、韓遂割劇涼州,是曹操的後顧之憂”。三國志: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連周瑜都知道這事,曹操心裡就更明白了。公元210年周瑜向孫權提出吞併劉璋、張魯並聯合馬超、韓遂的意圖。公元211年曹操決定親自征討,即使沒有周瑜聯合這事,曹操也會征討。馬超和韓遂聯合涼州勢力共十萬人據守潼關。曹操採用賈詡的策略離間馬超和韓遂,因此大破聯軍。曹操率軍一直追到安定郡,因為冀州河間郡蘇銀等人起事,曹操不得已返回。

    公元212年曹操派人繼續征討馬韓遂殘部。三國志:圍遂(韓遂)、超(馬超)餘黨梁興於鄠,拔之,斬興。 公元212年正月—公元213年馬超在涼州起事,曹操派夏侯淵率軍支援。夏侯淵大軍還沒到達,趙衢、尹奉等謀討超,姜敘起兵滷城以應之。馬超逃到漢中張魯那去了。 馬超多次跟張魯借來兵馬攻打涼州,但都失敗了。公元214年韓遂又在涼州起事,夏侯淵率軍征討。三國志:韓遂徙金城,入氐王千萬部,率羌、胡萬餘騎與夏侯淵戰,擊,大破之。韓遂、宋建等於是想跟剛剛得到蜀的劉備聯合。曹操先派夏侯淵等征討宋建,曹操親率大軍在後,徵漢中只是順便的事。韓遂糾結羌胡數萬人攻打閻行,正在這時韓遂死了,韓遂的死因有兩種說法,一是病死,二是被部下所殺。韓遂的部下成公英率眾投降曹操。典略:遂謂英曰:“今親戚離叛,人眾轉少,當從羌中西南詣蜀耳。”......及夏侯淵還,使閻行留後。乃合羌、胡數萬將攻行,行欲走,會遂(韓遂)死,英(成公英)降太祖。

    涼州最大的三股勢力,馬超投蜀中劉備,韓遂、宋建皆死。涼州成為眾多豪強割據的地盤。公元219年涼州顏俊、張掖、鸞、黃華、麴演等人皆反。三國志:武威顏俊、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更相攻擊。顏俊把其母和兒子送到曹操那裡當人質,希望得到曹操的援助。曹操向張既求教,張既說:“顏俊等人對外借助國家的威勢壓人,內心裡又狂妄自大,計策都制定妥了,勢力也很強大,然後便要造造反。現在您剛剛在籌劃平定蜀國的大計,應該讓顏俊等勢力並存而互相爭鬥,就像春秋時魯國的卞莊子刺虎一樣,坐等他們兩敗俱傷。”曹操說:“好!”過了一年多,和鸞果然殺了顏俊,武威郡的王秘又殺了和鸞。

    公元220年張掖、張進、黃華、麴演各自驅逐太守舉起事,張既和費曜率軍平定。公元221年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曹丕派曹真、張既率軍征討。斬殺五萬人,俘虜人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牛八萬。(張既斬俘一萬多人)魏書: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不久後酒泉郡蘇衡聯合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騎攻打邊縣,張既率軍平定。張既繼續整軍備戰,西羌人驚恐,於是兩萬餘落投降。

    在此之後涼州東部的隴右四郡和西部的西涼四郡都頻繁動亂。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等。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在公元227年時涼州諸胡就派人聯絡過蜀漢,以為內應。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驅。但是由於街亭之失,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蜀漢軍退回漢中,使得涼州的計劃受阻。在此之後涼州時有發生叛魏,蜀漢有時也派偏師去接應。因為涼州距離魏國太遠,魏國一般是剿撫並用。

  • 16 # 漩渦鳴人yy

    很混亂,總體而言,在涼州當時主要的舉個軍閥勢力被消滅以後,整個涼州地區可以說用混亂兩個字來形容不為過。

    說到這個我們就必須得說,分國開始之前其實涼州地區曾多次爆發叛亂。你比如說董卓,還有當時的皇甫嵩,以及孫堅都曾經在涼州地區平定過叛亂,但是這個叛亂的卻一直都沒有平靜下來。並不是說朝廷派發的軍隊不多,所投入的精力不多,而是涼州地區它本身特殊的民風民情所決定。

    這個地方它本身擁有很多的遊牧民族和少數民族,比如說羌人胡人,還有以漢人為主體的主流部落在這個地方,都是相互共存的,這些人平常的時候服從大漢王朝的管理,但是一旦等到了秋天以後,馬吃草而肥,這個時候就騎著戰馬過來劫掠了。畢竟搶劫這個東西是最不需要成本和時間的。

    所以每次都會發生反覆。也就是朝廷派大軍過來鎮壓了投降,等到朝廷大軍撤下去了,我又開始起來反叛。比如說韓遂,馬騰這些人都是靠起兵反叛起家的,等到朝廷大軍過來又成為了嚮導,去掙呀那些其他的反叛的小勢力,這樣的話這些人勢力越來越大。

    等到了三國中期的時候,其實整個西涼地區的基本勢力已經定了。馬超,韓遂這兩個大的勢力集團已經漸漸形成,再加上一些大大小小零星的勢力。

    但是對於當時的曹魏集團來講,涼州地區原本就臨近蜀漢,如果說蜀漢派出軍隊襲擊涼州地區的話,那涼州地區再怎麼組建?都很有可能成為別人收割的莊稼,所以曹魏集團並沒有放太多精力在涼州地區的重建,等個涼州地區就險入到了永無止境的紛爭裡面,叛亂一年強過一年。

    當然凡事都有一個鏡頭,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人物,這就是曹魏集團的大將軍曹真。《三國演義》裡面當然對這位仁兄的描寫並不是太過於光彩。但是在正史之中,這位大將軍曹真可以說是一個強勢的人物。軍略方面都有所建樹,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平定的涼州,當時大將軍曹真繳獲的牲口就達到了100多萬頭,這一次真逃以後,涼州地區大規模叛亂的勢頭可以說得到一種遏制,但是其實很多人仍然還是表示不服,畢竟民風彪悍就在那裡擺著。

    此時以羌人胡人為首的勢力自然不服從中央的管教,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聯合蜀漢一起去對付曹魏政權。就有了後期蜀漢多次北伐途中聯合胡人羌人一起去對付。比如說蜀漢政權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其重點就放在涼州,並且差一點就完成了對於涼州地區的掌控,當時的曹魏政權,但是這種合作的聯盟是脆弱的。

    這些透過叛亂與你達成合作的人也很容易背叛。北伐多次到達關鍵的時刻,也正是這些人背後捅了一刀,最終使得整個北伐事業流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陵墓裡為什麼會有《蘭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