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書香海韻

    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朝開鑿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通達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簡要介紹

    中國運河有兩個統:一個叫京杭大運河,另一個叫隋唐大運河。它們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運河,時間不同,地理不同,總之,雖然都叫大運河,但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系統。迄今為止,許多人都弄不懂,一提中國大運河,就以為是京杭大運河,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什麼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 605年,隋煬帝即命開鑿大運河,“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梁,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黃河,自板諸引河通於淮”,長1000多公里。608年,隋煬帝沿洛陽東北方向開鑿永濟渠,溝通沁河、淇水、衛河,通航至天津,接著,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610年,隋煬帝繼續開鑿江南運河,使得鎮江至杭州段通航。至此,以洛陽為中心,透過通濟渠、永濟渠兩大渠道,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總長2700公里的中國南北大運河全線貫通。

    開發目的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有許多大河,但除了額爾齊斯河與瀾滄江之外,全是由西向橫向流動,沒有一條南北縱向的大河,這是由亞洲東部的西高東低的基本地勢所決定的。在這些河流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搖籃,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經濟、文化、科學最發達、最昌明的區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為活躍的所在。黃河自西向東的流向,便於東西橫向聯絡,而不便於南北縱向的聯絡,縱向經濟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響,黃河以北不乏富饒之地,黃河以南的東南沿海更是物產豐富之地,但長期得不到開發,這種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我們的祖先明智地覺察到這個問題,從而產生開鑿南北縱向的人工河的願望。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封建統治者為鞏固政權,戰事頻繁,征伐不斷,為保證軍事行動所需之大量糧草的運輸,在水運上佔有主導地位的年代,溝通南北水運,開鑿運河無疑對軍事行動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見,大運河的開鑿,主要是為了當政者便於鞏固和發展自己的政權,而軍事行動和經濟開拓則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時,也有著追隨帝都的屬性。

    大運河的開鑿,經歷了一個由短到長,由區域性到整體,不斷完善,不斷擴大的上千年的過程。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據記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進攻齊國,運兵運糧,徵調大批民夫,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一條運河,叫做“邗溝”。這就是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相繼修建了一些渠道。這些渠道雖然斷斷續續,卻使大運河的開鑿,在江南和中原地區初具規模了。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區域性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尤其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生活中越來越佔重要地位,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隋統一中國後,人民得到安定的社會條件從事生產,社會經濟逐漸恢復。隋文帝於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重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規模的修造,還是在隋煬帝楊廣上臺以後。公元605年,隋煬帝徵發百萬民工,修造通濟渠。同年又改造邗溝。608年,又徵發河北民工百萬開鑿永濟渠。610年溝通長江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為隋大運河。

    隋代開鑿的大運河,以京都洛陽為中心,東北抵涿郡,東南至餘杭,全長2500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梁郡(寧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間的聯絡。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唐朝時,對運河作過一些修整。如於公元742年在三門峽以東,人們在岩石中曾開鑿一條渠道,為“天寶河”。

    後來的各個朝代,從維護統治階級切身利益出發,都繼續使用和修築了大運河。到了13世紀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移到這裡。依然使用隋運河。然而,隋運河就縱貫南北來說,並不很直,而中洛陽偏西,實際上是拐了一個大彎子。這條航線費時費工,運價也高。忽必烈因而意識到,只要開出一條直通南北的河道,就是一條最快捷、最經濟、最有效益的人工長河。

    於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89年,下令開鑿會通河。這條河北始臨清,南到東平路(今山東境內)的安山。又從北京到通縣間開了一條通惠河,與原有的舊河道溝通。這樣一來,由杭州到北京,就可以不繞道洛陽,直接到達。而隋朝開掘的部分河道由於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漸廢棄了。元朝開鑿的河道,稱之為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較隋朝大運河大幅度東移,依然是連通北京和杭州,卻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運河縮短近800公里。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運河。

    條件動機

    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條件和主觀動機:

    ⑵客觀效果:

    ①運河的開通產生了久遠而積極的影響。它為以後的歷代所用,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澤被至今;對鞏固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②開鑿運河必然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激化,這也是隋朝暴政的內容之一;同時,隋煬帝利用大運河,組織到江南巡遊,也進一步加劇了當時的階級矛盾,成為隋亡的原因之一。

    歷史回首千年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的稱謂,是元朝以來以北京為首都的裁彎取直改道後形成的運河,其稱謂是元朝以後的運河。但在大運河的整個形成期間,僅是一個歷史階段,也即大運河的最後階段。

    大運河開鑿的初始階段:為公元前486年的東周春秋末期。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的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爭奪中原霸主地位,調集民工,開挖了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引長江水入淮河,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全長170公里,成為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

    公元587年,隋為興兵伐陳,統一中國,從今淮安至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採取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的取直整治。

    大運河的形成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是隋煬帝時期開鑿的大運河。

    隋滅陳完成中國統一,繼隋煬帝楊廣即位,為鞏固國家統一,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豐富的物資為中央政府掌握,更由於隋中央政府對江淮經濟的依賴,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始於公元605年。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離開京都長安,到洛陽考察。605年即力排眾議,下令著手兩項重大工程:一是將首都由長安遷往洛陽;二是徵調民工百萬,由傑出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開鑿大運河。主要是開通通濟渠和永濟渠。

    通濟渠公元605年開鑿。分東西兩段: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洛河和谷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引黃河後,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河。

    永濟渠公元608年開鑿。利用沁河、淇水、衛河水源,引水通航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涿郡(今北京)。

    610年,繼開江南運河。開通鎮江至杭州段,長400公里。這樣,從首都洛陽到江都、到浙江杭州全長1700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暢行無阻。

    至此,以首都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人”字狀兩大撇捺延伸,並透過邗溝和江南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主航道全長2700公里,溝通中國南北和東部、中部的水運大動脈已經形成。

    而在這條水運大動脈中位於洛陽盆地的洛河,則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她是這條大動脈的核心,隋都洛陽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御河。同時也是千年古都洛陽之御河。

    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在洛陽立德坊南營建新潭:“天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河路,商旅貿易,車馬填塞。”那時,“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在洛河上是“漕船往來,千里不絕”。

    由於大運河的通航,促進了中國南北經濟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了沿岸經濟的繁榮和城市的興起,運河沿岸逐漸形成了名城蘇州和杭州,造船工業基地鎮江和無錫,對外貿易港口揚州、江都等重要城市。

    北宋時期,首都在開封,洛陽為西京。洛河水運仍很發達,是洛陽、陝西、河東向汴梁運貨的交通樞紐。

    元代以後,國都變遷到北京。隨著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航運的目標也由洛陽轉到了北京,元代便對大運河進行了裁彎取直的大改道,縮短航運里程900公里,形成了自元代以來的京杭大運河,並留下了“流成的杭州,漂來的北京”的佳話。而作為國家“交公糧”的“洛河漕運”逐漸衰退,但伊洛河的地方貨運依然旺盛。

    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洛河上依舊是桅檣如林,伊河上仍然是舟楫如梭。

    追根溯源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這是古代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大的象徵,統一的象徵。這條黃金水道在鞏固國家統一、繁榮沿岸經濟、促進南北交流和沿岸城市興起與發展等方面立下了不朽功勳。特別是在隋、唐和北宋時期,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勳,在洛河沿線留下了豐富的遺存,見證著昔日的繁榮和歷史的厚重。大運河洛陽段,將成為洛陽新的旅遊專線和熱點。

    洛陽天津橋:公元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後,在漢魏故城(今偃師)以西9公里處重新選址營建洛陽城。為了保證在洛水兩邊重建東都的物資供應,在洛水上興建了天津橋。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銀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宮”,天津喻為天上銀河的渡口,“天津橋” 喻為天上銀河的橋。

    天津曉月:大運河的開鑿,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西到長安,東至大海,南達餘杭,北抵涿郡的水上交通,洛河的漕運已經非常發達。每當凌晨時分,曉月還掛在天空,天津橋上的行人就熙熙攘攘車馬如流了。無怪乎唐代詩人劉希夷寫道:“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里”,真是寫景如畫。唐宋詩人有不少歌詠天津曉月的詩篇,歷來被稱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通濟渠西段:位於東至黃河南岸,西至隋都洛陽的運河,屬古洛河的組成部分,古今多稱“洛河”或“洛水”。伊河、洛河匯流後稱伊洛河,但多稱洛河。曹植著名的《洛神賦》即為洛水之神而作。在大運河段的細分上,此段還稱為“陽渠”。

    “陽渠”之稱謂:據有關資料和實地考證及分析,可以判斷為:“渠”,即人工開挖之意。“陽”,即水之北或山之南。“陽渠”,洛陽段還另稱為“谷水”。由此可知,該水系屬邙山南面山谷匯流之水。同時,還有“南陽渠”、“北陽渠”之稱。後經漢魏洛陽故城考古隊勘探,發現了漢魏洛陽故城東,東西長18公里,深約4—5.5米,寬約60—80米,最寬處100米,溝通於洛河的“鴻池陂”,經過嚴格規劃施工的“北陽渠”。這實際是“一舉三得”的西引谷水供水,中環漢魏洛陽故城做護城河,東通洛河的漢魏洛陽故城早期的漕運 “運河”。

    “堰洛通漕”:另漢魏洛陽故城西南方向的古伊洛河,居然來了個近90度的大轉彎,以滿足都城通漕之需。此段現為南邊伊河的“東石壩”、“西石壩”和“後石壩”處,北邊為現洛河的“河頭”處。而此就是“堰洛通漕”人工改道的古洛河(已廢),與有關“南陽渠”的記載相符。並且在今偃師翟鎮、佃莊一帶留有洛河太倉大碼頭遺址和“石壩(水利工程)”、“河頭(即開河之頭)”村名。由此可知,此段洛河就是當時的“南陽渠”,是北陽渠谷水水源滿足不了漢魏洛陽故城通漕需要而新建的重點水利工程,也是重點用於漢魏洛陽故城漕運的晚於北陽渠的運河。

    隋煬帝時在洛陽開鑿的通濟渠,在隋唐洛陽城西引入洛河和谷水,東流入漢魏洛陽故城(今偃師)南陽渠,再東出洛口、入黃河。這樣,大運河通濟渠西段就形成了。陽渠、通濟渠、洛河就混為一體,也就是一回事了。

    清汴工程:北宋時期,洛陽為西京。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解決汴河引黃河水所引起的淤積問題,進行了清汴工程。開渠50裡,直接引伊洛河入汴河,不再與黃河相連。但這僅是一個歷史階段,伊洛河直接入黃河仍是歷史主流。

    含嘉倉:位於洛河中下游的隋唐洛陽城。是隋唐時期國家大型皇家糧倉,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的皇家糧倉。含嘉倉,東西寬612米,南北長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1971年,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對含嘉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現已在倉城內探出密集且有秩序的排列著287座地下糧窖。史載,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含嘉倉儲糧總量達到580萬石,是全國著名的大型官倉。

    含嘉倉城設有管理機構,且有駐軍守護倉城。

    1972年再次發掘時,發現在一座倉儲內,儲存著大約50萬斤已炭化的小米,顆粒清晰可辯。

    根據遺址中出土的銘磚顯示:糧入窖時,要將儲糧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倉窖位置及授領糧食的官員姓名,都要刻於銘磚上,放置於窖中。而銘磚所記大都是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有調露、天授、長壽和開元等帝號。儲存的糧食品種,有糙米、粟、小豆等。其來源,有蘇州、徐州、楚州、潤州(鎮江),滁州、隋州(邢臺)、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山東濮縣)、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的地域範圍,如此的超大規模,可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之一。而倉糧皆透過大運河運來,難怪大運河別稱“運糧河”。

    洛口倉:也叫做興洛倉。位於洛陽盆地邊緣的洛河入黃河之口處,並因此而得名。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築。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個糧倉,也是隋唐時期全國著名的糧倉。倉城周圍20多里,城裡挖了3000個大窖,每個窖裡貯藏著8000石糧食。

    興洛倉的選址很科學:一是興洛倉地處水運大動脈的軸心和北京、杭州、西安的核心地帶,便於集聚四方、輻射四方;二是位於洛河與黃河匯流處,與首都洛陽近在咫尺,糧食能迅速透過洛河滿足洛陽的調運需要;三是位於黑石關京師要地,與洛陽軍事聯絡緊密,能確保糧食安全,沒有大的暴動不會出問題;四是建造於北邙之上,土質乾燥,土層深厚,這裡最適於建窖儲糧。

    隋末,翟讓、李密率瓦崗農民軍7000精兵攻克興洛倉。然後下令開倉放糧,把糧食分給群眾,瓦崗軍的隊伍也迅速壯大到數十萬人。並在興洛倉附近增築洛口城,周圍四十里,作為起義軍的根據地。

    李密城:位於洛河下游北岸的漢魏洛陽故城西北處。隋末,李密的瓦崗軍在攻陷洛口倉後,乘勝進軍漢魏洛陽故城西北處的金墉城。為加強防禦,也對金墉城進行了大量的修建,因此當地老百姓到現在仍稱呼這裡為“李密城”。李密駐軍金墉城後,常在這座高臺上宴會部眾,議論天下形勢,講述兵書韜略,使這裡成為一個遙制河洛、進擊洛陽、保衛河口的戰略據點,故後人稱之為“飲酒臺”。唐太宗李世民未做太子時,曾夜探金墉被李密擒住,下在位於今偃師龍虎灘的牢中。

    漢魏洛陽故城南宮:位於洛河北岸的今偃師龍虎灘附近,早在東漢以前就存在。初為成周城;秦封治於呂不韋,呂精心經營,雄偉壯觀;西漢劉邦初都洛陽時沿用;東漢時正式作為皇宮。是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朝都會的核心。

    伊洛合流:即洛河下游的伊河洛河相匯處,俗稱“兩河迎兒”。現位於偃師楊村。這裡風光優美,鍾靈毓秀,遠山近水,盡收眼底。“伊洛合流”、“楊村晚渡”、“夾河漁歌”、“城南春色”、“寺莊農耕”五大美景,均在此及周邊範圍內,均列偃師八大美景之列。八大美景此居五,由此可見一斑。

    九龍廟:位於偃師山化石家莊段的伊洛河北岸,是為紀念治水大王、“活河神”黃守才而建的祭祀廟宇。匾額“威定二遏”,即有治水大王黃守才在此,必定遏制伊洛二河洪水氾濫。當年船工出河遠航,都要在此舉行啟航儀式,焚香禱告,祈求平安。在伊洛河入黃口附近,亦建有黃大王廟,與九龍廟規模、性質相當。同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百萬莊園:位於近黃河南岸的洛河(亦稱伊洛河或清河)西岸,因運河之利而成為全國首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孝義堡:洛河黑石關要塞處,系京師洛陽之咽喉要道處的軍事重鎮。

    河洛匯流:位於今鞏義伊洛河和黃河交匯處。是大運河洛陽段和通濟渠西段的東端點,是當年隋煬帝行幸江南“出洛口”的地方和“京口”。

    洛河沿線的含嘉倉、洛口倉,皆為大運河南糧北調、東糧西運的成果,皆為洛河是大運河中樞的佐證。沿線的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李密城、洛河太倉大碼頭、康百萬莊園、孝義堡等等,無一不與大運河密切相關,無一不見證著大運河的功績。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洛陽盆地的洛河自然成為御河和運河之中樞。但實際意義上的運河非始於隋。據史書記載,洛河的水路交通曆史悠久,漕運更為發達。西漢時每年從洛陽運往長安的糧食多達400萬石。東漢時,漢魏洛陽故城東(今偃師佃莊、翟鎮一帶)太倉的碼頭,是當時全國大型的內河航運港口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等代,伊洛河這個黃金水道、天然良港,早被多少英雄豪傑垂青,無一不臨河、近河築城建都,成就偉大的帝業。

    自古以來,洛河被視為神河,歷代帝王常來此祭祀。《水經注·洛水》載:“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垣沉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赤方篆字。”《竹書紀年》:“帝堯祭於洛,” “率群臣沉璧於洛。”

    洛河,大運河的洛陽段,更是核心段、中樞神經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顯赫的地位。

    隋煬帝即位在公元605年,至618年,在位14年。他在位期間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舉全國之力挖鑿大運河,這是他的雄才大略,為國家為民族為歷史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業,立下了不朽的偉績。

    組成部分廣通渠

    隋代統一南北以後,陸續開挖了以洛陽為航運中心,首尾相接的幾段運河。

    廣通渠:從京城長安至潼關東通黃河。長達300餘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愷主持。以渭水為主要水源,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通濟渠

    通濟渠:從洛陽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洛陽,每月役丁2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鑑·隋紀四》)。通濟渠在黃河南岸,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 yí虛移]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裡。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鉅。

    山陽瀆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在修建通濟渠的同時,徵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

    永濟渠

    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衛河和蘆溝(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大業四年(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當年完成。全長1900多里。

    疏浚江南河: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隋煬帝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鑑》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鎮江)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隋煬帝把後兩者合稱御河)、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而且互相連線,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

    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透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所以,當時開鑿運河也是為了解決糧食北運的問題。

    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

    在長江以南,完成了江南運河,這是大運河的南段。實際上,江南運河的雛形已經存在,並且早就用於漕運。“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中國古代向農戶徵收地租和田賦,在很長時期內,採取徵收實物的辦法。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徵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為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中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並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遠在秦漢時代,中國史書就已經有了關於漕運的記載,到了隋朝,漕運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豐功偉績溝通南北水運

    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第一,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在古代,陸路長途遷移,只能靠騎馬、坐牛車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動十分艱難和緩慢。但是人類早就有認識,水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載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許多。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劃,或揚帆,或做水閘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數十里甚至百里,真是一種人類行為的飛躍。船大,可運兵,可運馬,可運糧食,可運草料,可運煤炭,可運石材,花樣多了,大大拓寬了人類的活動空間,以致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的國家行為。不過,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東,南北則不行。隋煬帝決定挖鑿南北大運河,乾脆把東西南北都用水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豈不是一盤大活棋?有了大運河,他可以把整個中國國土真正地完整地納入自己的王權範圍,宛如揣在自己的懷中,牢牢地屬於自己。在過去的歷史上,還沒有一位帝王這麼做過。這是空前的。

    繁榮城市

    第二,一下子誕生了幾十座沿河的繁榮城市。先有河,後有城鎮,後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純屬拔地而起,這不得了。大城,意味著人口的相對集中,意味著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運輸的,有搞搬運的,有收稅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倉儲的,有搞貨物集散的,有做買賣的,有旅店,有飯店,有美人街,有唱戲娛樂的,還有學校一類的機構,總之,越聚越多,名氣也越傳越遠,終成氣候,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大運河就是城市的催生婆,而且多子多福。

    中心大都市

    第三,隋代大運河造就了當時的中心大都市:洛陽(含長安)、揚州(含杭州)、涿郡(今北京)這樣世界級大都市。

    共繁化

    第四,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豐碩成果

    第五,幾大水系的串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與交流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大運河彷彿為絲綢之路接上了手腳,一方面把地中海周邊和中亞的文化和中國內陸的文化連結了起來,輻射開來,另一方面,把北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連結了起來,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成、鞏固和壯大。此兩者的文化大交流因隋代大運河的挖鑿而在後代大放異彩,結出具有深遠影響的豐碩成果。

    輝煌的一例

    第六,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開元之治和宋代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隋朝雖短,可是換來了唐朝的長治久安。隋代大運河基礎打得好,唐朝在政策上稍做調整,立刻結出好果,無意中為辯證法的勝利增添了輝煌的一例。

    沿革歷史

    如果說,京杭大運河是一半乾涸,一半有水,那麼,隋唐大運河則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修運河由揚州出發,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經河南的東北部,入黃河流域,到達洛陽,此為下半部;然後向東北走,經河北東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為上半部,合起來整體上走“之”字。

    隋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用200多萬民工挖通濟渠,連線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線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到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重開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2700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這條運河運營了五百多年,歷經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運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後,在北京建都,將大運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陽、西安,縮短了九百多公里,又運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運河現狀

    隋唐大運河還在,不像人們原來想象的那樣完全找不到蹤跡。

    情況比較複雜

    有的河段併入了後來的京杭大運河,主要是一頭一尾,如長江以南的江南運河和山東臨清以北的永濟渠的中北段,都在地表之上,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古邗溝和江南運河至今都呈現水量充足、運輸繁忙的景象。有的河段則被廢棄,主要是黃河以北的永濟渠的上中段。

    這次考察的收穫之一,是得知廢棄的時間下限居然是很近代的事,也就是三十多年前吧。這段河現在叫衛河,河道居然整體都在地表上,很易找著。可悲的是這段已有1400多年曆史的隋唐大運河的上半段,在被廢棄之後並沒有得到保護,反而成了汙水道髒水溝,遭到嚴重汙染,許多地方成了“龍鬚溝”,慘不忍睹。主要汙染源是河南焦作、新鄉一帶的工業廢水和河北省段沿岸的工業和生活垃圾。

    據當地老船工和漁民回憶,上世紀70年代水量充足時,衛河一直都有貨船通行,由河南鶴壁以北直抵天津,運石運貨還通暢無阻。曾幾何時,由於公路鐵路的興起,加上水量不足,隋唐大運河北段竟迅速敗落,其慘狀真是令人痛惜和難以想象。

    被埋入了地

    第三種情況是被埋入了地下。原因是黃河在歷史上有若干次大的水患和河道遷移,大運河故道被黃沙淤泥埋在地下。這部分的長度也很長,大體在隋唐大運河下半段,即在河南和安徽境內。這部分在極個別的地段,如在安徽省宿州市泗縣長溝鎮,就有一段依然有水的運河故道,長達25公里。除此之外,在絕大部分下半段中,在地表上隋唐大運河故道已蕩然無存,什麼都找不到了,只能靠考古挖掘來證明它的存在。

    遺址大體

    隋唐大運河的遺址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在地面上,如沿岸的古城、古佛;另一種是在地下,是考古挖掘出來的古橋、古碼頭、古倉窖和古瓷器。前者中的古城牆,如河南鶴壁市的黎明鎮,古佛如鶴壁市大伾山的北魏大佛,這些鳳毛麟角的地面運河遺蹟之所以能儲存至今,是因為所在地勢較高,或者根本就在小山上。其餘遺蹟則全在地下,所有的重大發現都是考古的成果。其中最令人驚奇的首推古糧倉的發現。

    上世紀70年代,在洛陽市東北市區一個鐵路單位的院子裡挖出了一口古窖,非常大,口徑12米,深10米,是在黃土地下挖鑿而成的深坑,裡面可以儲存糧食。

    出土時,這口古倉中真發現了大量糧食,已經半炭化,一層一層的。這口古倉的位置經考古證實是挨著一個漕運碼頭的,在一條寬逾百米、深12米的河渠旁。可見古糧倉是因運河而建的。

    現已探明

    現已探明,這樣的糧倉一發現就是一群。在地圖上看,排列有序,呈極規矩的圍棋棋盤狀,明顯是人工設計好的。此處倉址整整齊齊排列著四百多坑,一口倉坑可儲糧250噸,總儲存量可達十萬噸以上。

    更可喜的是,倉中還發現了石碑,相當於當時的文書檔案,記載詳細之極,如糧食來自何方,上面說此倉糧食來自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準備幹什麼用也有記載,除了供民、官、軍用之外,還是賑災的儲備糧。石碑上對糧倉的管理人員的分工有記載,誰過秤,誰記錄,誰封倉,誰監管,誰值日,誰是總管,等等,全都有名有姓,多達十餘項,上了石頭,實在驚人。

    可見這是一座正規的官倉。這個倉叫含嘉倉。和它相當的,已發現的還有洛口倉、河陽倉、回洛倉、太倉、黎陽倉、山陽倉,等等。

    大運河的功效

    大運河的功效,首先在漕運上,不言自明。多麼重要啊,大運河是地地道道的國家生命線。

    歷史文獻上記載的赫赫有名的洛陽天津橋、開封州橋近年來都被發現了,它們都是運河上的大橋,都在市中心,工程宏偉,設計精美,為運河當年船來人往的繁華景象提供了鐵證。專家對開封的州橋就其一孔橋洞做了實測之後,又埋回土中。顯然,這是一個地下大遺址博物館的好坯子,在市中心。

    還有碼頭遺址的重大發現,1999年在安徽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做過一次隋唐大運河遺址考古挖掘,挖出了一處石質的碼頭遺址,挖出了一段運河部分河床,下面有八艘唐代沉船,還有幾十噸瓷器的殘件,其中罕見的瓷器珍品有1200件,被確定為唐宋全國各大瓷器窯口的遺物。大運河經過這次考古挖掘又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謂:瓷器之路。

    十大考古發現

    此次考古挖掘被確定為1999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柳孜碼頭也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精品進入了淮北市博物館,陳列在一個專門的分館裡。類似的考古挖掘2007年在安徽省宿州市也有過兩次,看樣子,運河遺址的考古已經漸漸進入了沿河城市文物部門的視野,開場鑼鼓已經敲響,好戲還在後頭。

    鴻溝是古代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運河,是中國中原運河的鼻祖,大概始自東周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300年,僅比南方的古邗溝晚120年。鴻溝起點位置在今日洛陽和鄭州之間,在鞏義市和滎陽市北部,引黃河水南下,經尉氏、太康、淮陽匯入淮河,其下游東出的一支,即是後代著名的汴河。鴻溝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楚漢相爭就發生在這裡,並以此為界劃分楚、漢。當時漢霸二王城就在今日滎陽東北廣武山上,今有遺址。

    古運河

    白溝是三國時期曹操為了軍事目的開挖的古運河,始於公元204年,距今1800多年。其前身是戰國時黃河北岸的運河,先築古陽堤,將太行山各路的水截住,不入黃河,匯於嘉義境內,沿堤東流,經衛輝市流至浚縣的新鎮,和山西來的淇水匯合,流入黃河。淇水是山水,很清,又稱清水。曹操向北征伐駐今河北臨漳一帶的袁尚,截水量充足的淇水,不入黃河,興建白溝水渠,流向東北,以通糧道。後來白溝構成隋煬帝北征高麗修鑿的永濟渠的前身,永濟渠宋時稱御河,明以後至今稱衛河。

    申遺

    中國大運河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日前迎來初次大考,聯合國世遺專家對洛陽段的兩個申遺點進行了實地評估,而能否“申遺”成功還要看明年的最終評審結果。

    洛陽市文物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前來考察的專家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代表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對位於河南洛陽地區的兩處隋唐大運河申遺點進行考察,就遺址與大運河的關聯度和保護情況做了評估。

    兩處申遺點分別為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和回洛倉遺址,始建於隋唐,為當時重要的國家糧倉。

    按照申遺程式,明年6月的世界遺產大會將最終決定中國大運河能否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實地評估將會是評審專家做出最後決定的依據之一。

  • 2 # 老農民嘮三農

    隋煬帝登基之後,建了一項特別偉大的工程,那就是隋唐大運河。對於這項工程,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隋唐大運河對後世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偉大工程。有人會說,這條運河是不是最古老的存在呢?不是的,其實在這條運河修建之前,在同一地點已經有了區域性運河的出現。而隋唐大運河也不是無緣無故開闢出來的,正是在原來的運河基礎之上,加以傳承與改造,有了享譽幾千年的運河。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條運河只用了六年的時間,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隋唐大運河的前身中,最出名的就是鴻溝和白溝。鴻溝連通黃淮兩河,距離現在有2300多年。白溝是曹操修建的,距離今天也有1800年的時間。每一段都見證了真實的歷史,也見證了那個朝代的發展。在此基礎之上,隋煬帝命人修建了大運河。不過當時這一項工程耗費大量的財力與人力,被百姓唾罵,但是真的有很多功勞,卻造福千年。

    1、 隋唐大運河將各個地區連線起來,徹底融合為一體。古代時,交通不便利,只有最常見的牛車馬車,不適合長途活動。但是水路稍微方便一些,隋唐大運河是南北走向的工程,將自然水系聯絡到一起,方便皇帝管理地方。

    2、促進沿河城市的繁榮。有了這條大運河,很多城鎮紛紛建立起來,人群比較集中,發展速度很快。這些沿河的城鎮,對後世的發展有著很大影響。

    3、令揚州、西安和北京大有名氣。在這條大運河中,這三座城市成為特別重要的地方,有的成為了首都,有的成為經濟發展中心。使得三座城市能夠全方面發展,影響很大。

    4、傳播了中原文化。有了大運河,可以將中原文化帶到南北方,也可以將南北方的文化傳到中原。有利於各個民族之間文化的融合,能夠更好的發展。

    5、加強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大運河的出現,為絲綢之路的開闢做好鋪墊,不僅融合了各個民族之間的關係,也有利於與國外的文化與經濟方面的交流。

    6、對唐朝盛世的出現有巨大作用。儘管隋朝的歷史很短暫,卻可以在大運河的基礎上,出現了真正的貞觀之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貝是一種常用中藥材,怎麼高產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