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社會是複雜的,環境是隨時都在改變的。

    個人要在這世間立身,最實在、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的真才實學、還是自己精湛的技術藝能。

    這裡,就來說一段清人的故事。

    這故事,是關於社會的,也是關於立身的;當然,這立身,與真才實學、技術藝能也有關係。

    本文出自清人況周頤《眉廬叢話》第一卷中的一節。

    欲說其事,先知其人。

    本文的主人公為董邦達。

    《清史稿》卷三百五·列傳九十二有《董邦達傳》。

    那麼,就先依照《董邦達傳》,對其人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董邦達,生於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卒於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享壽71春秋。

    字孚存,浙江富陽人。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被選為拔貢生。

    經尚書勵廷儀薦舉,在戶部七品小京官上行走。

    勵廷儀(公元1669年~公元1732年),字令式,號南湖;直隸靜海人,勵杜訥之子;清聖祖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己卯科舉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清世宗雍正年間(公元1723~公元1735年)曾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死後諡文恭;任刑部尚書多年,後來其屬下滿官員侍郎海壽升任尚書,按清廷規定,應超居其上,但雍正帝為表示對漢官員的重視,命他行走在前;著有《雙清閣詩稿》八卷;書法以王羲之的行書為基礎,旁涉虞世南、褚遂良,點畫遒美,筆勢雄強,富於變化。

    所謂行走,按照清朝的制度,是指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中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清高宗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充任陝西鄉試考官;

    後授右中允;升遷為侍讀學士。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命入直南書房,擢升內閣學士,丁母憂,辭歸。

    逾年,召詣京師,命按照梁詩正的舊例,入直,食俸祿。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補原官,遷侍郎;

    歷職戶、工、吏諸部。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遷左都御史,擢升工部尚書。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調禮部。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調還工部。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仍調還禮部。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4年),以老病乞請解任,皇上諭旨曰:

    “邦達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達移家京師,不能即還裡。禮部事不繁,給假安心調治,不必解任。”

    尋卒。

    賜祭葬,諡文恪。

    工山水,蒼逸古厚。

    論者認為,三董相承,為畫家正軌。

    所謂三董,即董源、董其昌與董邦達三大畫家。

    長子董誥,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中舉;隔年會試,名列一甲第三,中探花,乾隆帝親自將其改為二甲第一,作金殿傳臚,形降實升;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六十歲,已從庶吉士、編修、工部侍郎、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等,擢為文華殿大學士(即宰相),欽賜“紫禁城騎馬”;直軍機先後四十年;精書法,善繪畫,曉軍事;五次歸還故里,生活簡樸,平易近人,從不倨傲,深為鄰里稱道;卒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終年七十九歲;死後六天,嘉慶帝親臨祭奠,所寫哀詩中有“只有文章傳子侄,絕無貨幣置田莊”之句,並親自撥款建立“董公祠”。

    已述其人,詳述其事。

    話說,富陽董文恪公(邦達)年少時節,以貢生身份滯留京師。

    當日,董邦達寓居在武林會館。

    “京師武林會館在長巷二條衚衕,創自前明。康熙六年重修,有碑記其事……其初聞為綢業公所……”(見清人吳慶坻《蕉廊脞錄》卷二《京師武林會館》)。

    在武林會館寓居一段時間之後,董邦達的旅資用盡了。

    因為沒有錢可以繳納餐飲費用,所以武林會館的人,就覺得董邦達在這裡混吃混喝,很是鄙視他。

    董邦達是讀書人,有他的志氣與清高在。因為接受不了武林會館裡那些人的冷眼冷臉,無法忍耐那些人的冷言冷語,於是,他就搬去外面的旅店暫住。

    旅店是做生意的,如果住客沒有錢,當然也不會長久。

    在旅店沒有住幾天,因為無法償還店資,董邦達也不被店家所容。

    所謂一分錢難道英雄好漢,當時的董邦達,窮窘寒迫,茫茫然,沒有所歸之處,真是悽慘啊!

    那時,有一年長的婦人,人稱劉媼(漢高祖劉邦的媽媽,也稱劉媼,一笑!)。

    據說,劉媼常常在人前誇口,說是自己擅長相面之術,善於鑑人,有識人之明。

    見過董邦達之後,劉媼對他的相貌很是驚奇。

    劉媼認為,從董邦達的相貌看,他肯定不是那長期貧賤的人,以後肯定會有騰達之日。

    於是,劉媼便將自己多餘的屋子,暫時借給董邦達居住,讓他將餘屋作為自己的學館,在其間攻書苦讀。

    借住期間,劉媼對待董邦達也非常和善。

    在京師等待科舉考試期間,董邦達日夜努力,認真學習,以圖進取。

    那時,董邦達想著,透過自己的刻苦:

    一來呢,考取科名後,可以振奮自拔,人生有所進取;

    二來呢,能夠及第上榜,也算是應了劉媼的鑑識與厚期,不辜負她老人家的一片和善。

    可是,期望與努力,並不是都可以如償所願。

    等到考試結束,皇榜一出,結果是,董邦達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看到自己落第之後,董邦達又是氣憤又是懊惱,他感覺到很是恥辱,覺得自己沒臉再見劉媼。

    此時,董邦達在京師之中,再一次無處落身,茫茫然不知歸路。

    因為無處來,也無出去,董邦達就漫無目的地在街市上徘徊遊走。走了半天,他是又飢又累。

    實在是走不動了,董邦達看見道路左邊,有一高門,他就惘然地靠著門邊站立著。

    不知站立了多久,忽然就有人將門打開了。

    開門的人見有一人倚門站立,就問道:

    “您是什麼人啊?站在這裡做什麼呢?”

    董邦達也不隱瞞,就把自己的名姓等如實向那開門的人簡單講說了幾句。

    那人聽董邦達說自己是個落榜的讀書人,又無處寄居,他似乎很是高興的樣子,臉上露出了喜色。然後,那人就把董邦達請進大門之內,讓他在自己的居處少坐。

    招待董邦達坐定,喝了口水,稍事休息之後,那人拿出一張紅箋,請董邦達幫他寫一份答謝柬。寫好之後,那人還讓董邦達署上了某位侍郎的名姓。

    董邦達寫好之後,那人請他少坐。然後,那人就拿了謝柬,匆匆進入內庭。不大工夫,那人就從內庭出來了。

    出來之後,那人很是殷勤地招待著董邦達。

    那人先是安排飯菜,請董邦達食用。

    等董邦達食罷,然後,那人才說起自己的身份來。

    原來,那人就是剛才答謝柬所署名的侍郎家的管理門戶的僕從。

    據那人說,因為是經過別人的推薦,他也是剛到侍郎家裡做事。

    正好,侍郎安排那人去寫一份謝柬,那人就讓董邦達代筆處理了。

    進內交差時,侍郎對謝柬很是滿意,當面對那位管理門戶的僕從讚許有加。那位僕從也就當著侍郎,把謝柬認作是自己的手筆。

    那僕從也是精明的人,從內庭出來之後,他就請求董邦達留在侍郎府邸,幫自己代筆。他還許諾,會給董邦達一點微薄的酬勞作為佣金。

    這個時候,董邦達剛好沒地方落腳,也無路可投,他就欣然答應了那位僕從的請求。

    打這以後,凡是侍郎交辦那人處理的書信案牘,那人就全權委託給董邦達辦理。

    凡是董邦達所作的書信案牘,侍郎看後,都很滿意。

    那僕從在侍郎面前,也毫不客氣,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侍郎的讚許,從不以掠董邦達之美為意。

    侍郎見那僕從辦事周正、書信案牘精美,慢慢,就對他越來越信任。那人在侍郎家的地位也日漸穩固,他的地位也逐漸超過了其他的僕從。

    沒過多久,侍郎有一件機密的要緊事需要處理,他就把那僕從召到了自己的書房。講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因為事關重大,侍郎吩咐那僕從當場擬稿。

    這一下,那僕從作難了。原本,他就不擅長書法文章。

    面對這樣的場面,那僕從又是惶恐,又是窘迫。半天,他都寫不出半個字來。

    侍郎見那人惶窘,就嚴肅詢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人一看情況緊急,自己也不能隱瞞,就把董邦達代筆辦理書信文牘的事,照實向侍郎講說了一遍。

    侍郎聽那僕從這麼一說,很是驚異。於是,他馬上穿戴好正式的衣冠,來至客廳,派那人延請董邦達進來見面。

    董邦達進來之後,侍郎滿是歉意地說道:

    “實在是不好意思,讓您這樣的高才賢能處在僕從之間,多有屈辱,這真是我的罪過啊!”

    董邦達自是謙讓,言說是,能有容身之所,已經仰懷高德了。

    一番言談之後,侍郎敦請董邦達擔任自己的記室。

    此後,侍郎欣賞董邦達的才學,董邦達敬佩侍郎的為人,兩人相得甚歡。

    話說,侍郎的夫人有一位貼身婢女。這個女孩子聰明靈敏,而且還略通詞翰。等到她成年,侍郎夫人安排,要為她擇婿嫁人,她說什麼都不肯。

    侍郎家執意要嫁那婢女時,那婢女就說:

    “我雖然出身貧賤,但是,您要將我嫁給那抬轎子的隸役,說什麼我都不會願意。”

    婢女還說:

    “我的願望,就是嫁給董先生那樣的讀書人。但是,我知道,人家也看不上我。”

    最後,婢女堅定地說:

    “既然這樣,我寧願終身不嫁,侍候夫人一輩子!”

    侍郎聽到婢女的話後,笑著說道:

    “你這痴丫頭,董先生才俊,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怎麼可能娶一個婢女做正房妻子呢?”

    這事暫罷。

    接下來,正好趕上中秋節。

    月圓之夜,侍郎與董邦達飲酒賞月。

    酒酣,侍郎悠閒地說起來了婢女曾經說過的話,言是其願做董妻。

    侍郎說,這女孩子還挺痴心的,他想將這女孩子送給董邦達,做侍從,並勸董邦達收她做偏房。

    董邦達聽侍郎這麼一說,很是感慨,言道:

    “小生落魄,行遍京師,無人青睞。被明公見拔,已經大大超出所望了!”

    “那女孩子,也就是一個弱女子。她能夠憐才,想來也不是那碌碌無為的人,我又怎麼敢納她做妾呢?既然明公有意成全,我就娶她做正室。”

    董邦達這麼一說,侍郎對這件事情也很重視,侍郎也因此而更看重董邦達的為人。

    於是,侍郎和夫人商量了一下,為了妥當,就把那位婢女收為義女。這樣一來,董邦達也就成了侍郎家的女婿了。

    過了一年之後,董邦達連捷,高中進士。

    後來,董邦達官至禮部尚書。

    董邦達長子董誥,就是名重一時的“富陽相國”。

    據說,富陽相國拜相時,太夫人還健在。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傳寫為美談。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2 # 小帥筆談

    社會是複雜的,環境是隨時都在改變的。

    個人要在這世間立身,最實在、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的真才實學、還是自己精湛的技術藝能。

    這裡,就來說一段清人的故事。

    這故事,是關於社會的,也是關於立身的;當然,這立身,與真才實學、技術藝能也有關係。

    本文出自清人況周頤《眉廬叢話》第一卷中的一節。

    欲說其事,先知其人。

    本文的主人公為董邦達。

    《清史稿》卷三百五·列傳九十二有《董邦達傳》。

    那麼,就先依照《董邦達傳》,對其人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董邦達,生於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卒於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享壽71春秋。

    字孚存,浙江富陽人。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被選為拔貢生。

    經尚書勵廷儀薦舉,在戶部七品小京官上行走。

    勵廷儀(公元1669年~公元1732年),字令式,號南湖;直隸靜海人,勵杜訥之子;清聖祖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己卯科舉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清世宗雍正年間(公元1723~公元1735年)曾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死後諡文恭;任刑部尚書多年,後來其屬下滿官員侍郎海壽升任尚書,按清廷規定,應超居其上,但雍正帝為表示對漢官員的重視,命他行走在前;著有《雙清閣詩稿》八卷;書法以王羲之的行書為基礎,旁涉虞世南、褚遂良,點畫遒美,筆勢雄強,富於變化。

    所謂行走,按照清朝的制度,是指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中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清高宗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充任陝西鄉試考官;

    後授右中允;升遷為侍讀學士。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命入直南書房,擢升內閣學士,丁母憂,辭歸。

    逾年,召詣京師,命按照梁詩正的舊例,入直,食俸祿。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補原官,遷侍郎;

    歷職戶、工、吏諸部。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遷左都御史,擢升工部尚書。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調禮部。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調還工部。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仍調還禮部。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4年),以老病乞請解任,皇上諭旨曰:

    “邦達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達移家京師,不能即還裡。禮部事不繁,給假安心調治,不必解任。”

    尋卒。

    賜祭葬,諡文恪。

    工山水,蒼逸古厚。

    論者認為,三董相承,為畫家正軌。

    所謂三董,即董源、董其昌與董邦達三大畫家。

    長子董誥,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中舉;隔年會試,名列一甲第三,中探花,乾隆帝親自將其改為二甲第一,作金殿傳臚,形降實升;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六十歲,已從庶吉士、編修、工部侍郎、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等,擢為文華殿大學士(即宰相),欽賜“紫禁城騎馬”;直軍機先後四十年;精書法,善繪畫,曉軍事;五次歸還故里,生活簡樸,平易近人,從不倨傲,深為鄰里稱道;卒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終年七十九歲;死後六天,嘉慶帝親臨祭奠,所寫哀詩中有“只有文章傳子侄,絕無貨幣置田莊”之句,並親自撥款建立“董公祠”。

    已述其人,詳述其事。

    話說,富陽董文恪公(邦達)年少時節,以貢生身份滯留京師。

    當日,董邦達寓居在武林會館。

    “京師武林會館在長巷二條衚衕,創自前明。康熙六年重修,有碑記其事……其初聞為綢業公所……”(見清人吳慶坻《蕉廊脞錄》卷二《京師武林會館》)。

    在武林會館寓居一段時間之後,董邦達的旅資用盡了。

    因為沒有錢可以繳納餐飲費用,所以武林會館的人,就覺得董邦達在這裡混吃混喝,很是鄙視他。

    董邦達是讀書人,有他的志氣與清高在。因為接受不了武林會館裡那些人的冷眼冷臉,無法忍耐那些人的冷言冷語,於是,他就搬去外面的旅店暫住。

    旅店是做生意的,如果住客沒有錢,當然也不會長久。

    在旅店沒有住幾天,因為無法償還店資,董邦達也不被店家所容。

    所謂一分錢難道英雄好漢,當時的董邦達,窮窘寒迫,茫茫然,沒有所歸之處,真是悽慘啊!

    那時,有一年長的婦人,人稱劉媼(漢高祖劉邦的媽媽,也稱劉媼,一笑!)。

    據說,劉媼常常在人前誇口,說是自己擅長相面之術,善於鑑人,有識人之明。

    見過董邦達之後,劉媼對他的相貌很是驚奇。

    劉媼認為,從董邦達的相貌看,他肯定不是那長期貧賤的人,以後肯定會有騰達之日。

    於是,劉媼便將自己多餘的屋子,暫時借給董邦達居住,讓他將餘屋作為自己的學館,在其間攻書苦讀。

    借住期間,劉媼對待董邦達也非常和善。

    在京師等待科舉考試期間,董邦達日夜努力,認真學習,以圖進取。

    那時,董邦達想著,透過自己的刻苦:

    一來呢,考取科名後,可以振奮自拔,人生有所進取;

    二來呢,能夠及第上榜,也算是應了劉媼的鑑識與厚期,不辜負她老人家的一片和善。

    可是,期望與努力,並不是都可以如償所願。

    等到考試結束,皇榜一出,結果是,董邦達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看到自己落第之後,董邦達又是氣憤又是懊惱,他感覺到很是恥辱,覺得自己沒臉再見劉媼。

    此時,董邦達在京師之中,再一次無處落身,茫茫然不知歸路。

    因為無處來,也無出去,董邦達就漫無目的地在街市上徘徊遊走。走了半天,他是又飢又累。

    實在是走不動了,董邦達看見道路左邊,有一高門,他就惘然地靠著門邊站立著。

    不知站立了多久,忽然就有人將門打開了。

    開門的人見有一人倚門站立,就問道:

    “您是什麼人啊?站在這裡做什麼呢?”

    董邦達也不隱瞞,就把自己的名姓等如實向那開門的人簡單講說了幾句。

    那人聽董邦達說自己是個落榜的讀書人,又無處寄居,他似乎很是高興的樣子,臉上露出了喜色。然後,那人就把董邦達請進大門之內,讓他在自己的居處少坐。

    招待董邦達坐定,喝了口水,稍事休息之後,那人拿出一張紅箋,請董邦達幫他寫一份答謝柬。寫好之後,那人還讓董邦達署上了某位侍郎的名姓。

    董邦達寫好之後,那人請他少坐。然後,那人就拿了謝柬,匆匆進入內庭。不大工夫,那人就從內庭出來了。

    出來之後,那人很是殷勤地招待著董邦達。

    那人先是安排飯菜,請董邦達食用。

    等董邦達食罷,然後,那人才說起自己的身份來。

    原來,那人就是剛才答謝柬所署名的侍郎家的管理門戶的僕從。

    據那人說,因為是經過別人的推薦,他也是剛到侍郎家裡做事。

    正好,侍郎安排那人去寫一份謝柬,那人就讓董邦達代筆處理了。

    進內交差時,侍郎對謝柬很是滿意,當面對那位管理門戶的僕從讚許有加。那位僕從也就當著侍郎,把謝柬認作是自己的手筆。

    那僕從也是精明的人,從內庭出來之後,他就請求董邦達留在侍郎府邸,幫自己代筆。他還許諾,會給董邦達一點微薄的酬勞作為佣金。

    這個時候,董邦達剛好沒地方落腳,也無路可投,他就欣然答應了那位僕從的請求。

    打這以後,凡是侍郎交辦那人處理的書信案牘,那人就全權委託給董邦達辦理。

    凡是董邦達所作的書信案牘,侍郎看後,都很滿意。

    那僕從在侍郎面前,也毫不客氣,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侍郎的讚許,從不以掠董邦達之美為意。

    侍郎見那僕從辦事周正、書信案牘精美,慢慢,就對他越來越信任。那人在侍郎家的地位也日漸穩固,他的地位也逐漸超過了其他的僕從。

    沒過多久,侍郎有一件機密的要緊事需要處理,他就把那僕從召到了自己的書房。講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因為事關重大,侍郎吩咐那僕從當場擬稿。

    這一下,那僕從作難了。原本,他就不擅長書法文章。

    面對這樣的場面,那僕從又是惶恐,又是窘迫。半天,他都寫不出半個字來。

    侍郎見那人惶窘,就嚴肅詢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人一看情況緊急,自己也不能隱瞞,就把董邦達代筆辦理書信文牘的事,照實向侍郎講說了一遍。

    侍郎聽那僕從這麼一說,很是驚異。於是,他馬上穿戴好正式的衣冠,來至客廳,派那人延請董邦達進來見面。

    董邦達進來之後,侍郎滿是歉意地說道:

    “實在是不好意思,讓您這樣的高才賢能處在僕從之間,多有屈辱,這真是我的罪過啊!”

    董邦達自是謙讓,言說是,能有容身之所,已經仰懷高德了。

    一番言談之後,侍郎敦請董邦達擔任自己的記室。

    此後,侍郎欣賞董邦達的才學,董邦達敬佩侍郎的為人,兩人相得甚歡。

    話說,侍郎的夫人有一位貼身婢女。這個女孩子聰明靈敏,而且還略通詞翰。等到她成年,侍郎夫人安排,要為她擇婿嫁人,她說什麼都不肯。

    侍郎家執意要嫁那婢女時,那婢女就說:

    “我雖然出身貧賤,但是,您要將我嫁給那抬轎子的隸役,說什麼我都不會願意。”

    婢女還說:

    “我的願望,就是嫁給董先生那樣的讀書人。但是,我知道,人家也看不上我。”

    最後,婢女堅定地說:

    “既然這樣,我寧願終身不嫁,侍候夫人一輩子!”

    侍郎聽到婢女的話後,笑著說道:

    “你這痴丫頭,董先生才俊,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怎麼可能娶一個婢女做正房妻子呢?”

    這事暫罷。

    接下來,正好趕上中秋節。

    月圓之夜,侍郎與董邦達飲酒賞月。

    酒酣,侍郎悠閒地說起來了婢女曾經說過的話,言是其願做董妻。

    侍郎說,這女孩子還挺痴心的,他想將這女孩子送給董邦達,做侍從,並勸董邦達收她做偏房。

    董邦達聽侍郎這麼一說,很是感慨,言道:

    “小生落魄,行遍京師,無人青睞。被明公見拔,已經大大超出所望了!”

    “那女孩子,也就是一個弱女子。她能夠憐才,想來也不是那碌碌無為的人,我又怎麼敢納她做妾呢?既然明公有意成全,我就娶她做正室。”

    董邦達這麼一說,侍郎對這件事情也很重視,侍郎也因此而更看重董邦達的為人。

    於是,侍郎和夫人商量了一下,為了妥當,就把那位婢女收為義女。這樣一來,董邦達也就成了侍郎家的女婿了。

    過了一年之後,董邦達連捷,高中進士。

    後來,董邦達官至禮部尚書。

    董邦達長子董誥,就是名重一時的“富陽相國”。

    據說,富陽相國拜相時,太夫人還健在。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傳寫為美談。

  • 3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董邦達,生於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卒於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享壽71春秋。

    字孚存,浙江富陽人。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被選為拔貢生。

    經尚書勵廷儀薦舉,在戶部七品小京官上行走。

    勵廷儀(公元1669年~公元1732年),字令式,號南湖;直隸靜海人,勵杜訥之子;清聖祖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己卯科舉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清世宗雍正年間(公元1723~公元1735年)曾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死後諡文恭;任刑部尚書多年,後來其屬下滿官員侍郎海壽升任尚書,按清廷規定,應超居其上,但雍正帝為表示對漢官員的重視,命他行走在前;著有《雙清閣詩稿》八卷;書法以王羲之的行書為基礎,旁涉虞世南、褚遂良,點畫遒美,筆勢雄強,富於變化。

    所謂行走,按照清朝的制度,是指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中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清高宗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充任陝西鄉試考官;

    後授右中允;升遷為侍讀學士。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命入直南書房,擢升內閣學士,丁母憂,辭歸。

    逾年,召詣京師,命按照梁詩正的舊例,入直,食俸祿。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補原官,遷侍郎;

    歷職戶、工、吏諸部。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遷左都御史,擢升工部尚書。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調禮部。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調還工部。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仍調還禮部。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4年),以老病乞請解任,皇上諭旨曰:

    “邦達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達移家京師,不能即還裡。禮部事不繁,給假安心調治,不必解任。”

    尋卒。

    賜祭葬,諡文恪。

    工山水,蒼逸古厚。

    論者認為,三董相承,為畫家正軌。

    所謂三董,即董源、董其昌與董邦達三大畫家。

    長子董誥,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中舉;隔年會試,名列一甲第三,中探花,乾隆帝親自將其改為二甲第一,作金殿傳臚,形降實升;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六十歲,已從庶吉士、編修、工部侍郎、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等,擢為文華殿大學士(即宰相),欽賜“紫禁城騎馬”;直軍機先後四十年;精書法,善繪畫,曉軍事;五次歸還故里,生活簡樸,平易近人,從不倨傲,深為鄰里稱道;卒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終年七十九歲;死後六天,嘉慶帝親臨祭奠,所寫哀詩中有“只有文章傳子侄,絕無貨幣置田莊”之句,並親自撥款建立“董公祠”。

    已述其人,詳述其事。

    話說,富陽董文恪公(邦達)年少時節,以貢生身份滯留京師。

    當日,董邦達寓居在武林會館。

    “京師武林會館在長巷二條衚衕,創自前明。康熙六年重修,有碑記其事……其初聞為綢業公所……”(見清人吳慶坻《蕉廊脞錄》卷二《京師武林會館》)。

    在武林會館寓居一段時間之後,董邦達的旅資用盡了。

    因為沒有錢可以繳納餐飲費用,所以武林會館的人,就覺得董邦達在這裡混吃混喝,很是鄙視他。

    董邦達是讀書人,有他的志氣與清高在。因為接受不了武林會館裡那些人的冷眼冷臉,無法忍耐那些人的冷言冷語,於是,他就搬去外面的旅店暫住。

    旅店是做生意的,如果住客沒有錢,當然也不會長久。

    在旅店沒有住幾天,因為無法償還店資,董邦達也不被店家所容。

    所謂一分錢難道英雄好漢,當時的董邦達,窮窘寒迫,茫茫然,沒有所歸之處,真是悽慘啊!

    那時,有一年長的婦人,人稱劉媼(漢高祖劉邦的媽媽,也稱劉媼,一笑!)。

    據說,劉媼常常在人前誇口,說是自己擅長相面之術,善於鑑人,有識人之明。

    見過董邦達之後,劉媼對他的相貌很是驚奇。

    劉媼認為,從董邦達的相貌看,他肯定不是那長期貧賤的人,以後肯定會有騰達之日。

    於是,劉媼便將自己多餘的屋子,暫時借給董邦達居住,讓他將餘屋作為自己的學館,在其間攻書苦讀。

    借住期間,劉媼對待董邦達也非常和善。

    在京師等待科舉考試期間,董邦達日夜努力,認真學習,以圖進取。

    那時,董邦達想著,透過自己的刻苦:

    一來呢,考取科名後,可以振奮自拔,人生有所進取;

    二來呢,能夠及第上榜,也算是應了劉媼的鑑識與厚期,不辜負她老人家的一片和善。

    可是,期望與努力,並不是都可以如償所願。

    等到考試結束,皇榜一出,結果是,董邦達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看到自己落第之後,董邦達又是氣憤又是懊惱,他感覺到很是恥辱,覺得自己沒臉再見劉媼。

    此時,董邦達在京師之中,再一次無處落身,茫茫然不知歸路。

    因為無處來,也無出去,董邦達就漫無目的地在街市上徘徊遊走。走了半天,他是又飢又累。

    實在是走不動了,董邦達看見道路左邊,有一高門,他就惘然地靠著門邊站立著。

    不知站立了多久,忽然就有人將門打開了。

    開門的人見有一人倚門站立,就問道:

    “您是什麼人啊?站在這裡做什麼呢?”

    董邦達也不隱瞞,就把自己的名姓等如實向那開門的人簡單講說了幾句。

    那人聽董邦達說自己是個落榜的讀書人,又無處寄居,他似乎很是高興的樣子,臉上露出了喜色。然後,那人就把董邦達請進大門之內,讓他在自己的居處少坐。

    招待董邦達坐定,喝了口水,稍事休息之後,那人拿出一張紅箋,請董邦達幫他寫一份答謝柬。寫好之後,那人還讓董邦達署上了某位侍郎的名姓。

    董邦達寫好之後,那人請他少坐。然後,那人就拿了謝柬,匆匆進入內庭。不大工夫,那人就從內庭出來了。

    出來之後,那人很是殷勤地招待著董邦達。

    那人先是安排飯菜,請董邦達食用。

    等董邦達食罷,然後,那人才說起自己的身份來。

    原來,那人就是剛才答謝柬所署名的侍郎家的管理門戶的僕從。

    據那人說,因為是經過別人的推薦,他也是剛到侍郎家裡做事。

    正好,侍郎安排那人去寫一份謝柬,那人就讓董邦達代筆處理了。

    進內交差時,侍郎對謝柬很是滿意,當面對那位管理門戶的僕從讚許有加。那位僕從也就當著侍郎,把謝柬認作是自己的手筆。

    那僕從也是精明的人,從內庭出來之後,他就請求董邦達留在侍郎府邸,幫自己代筆。他還許諾,會給董邦達一點微薄的酬勞作為佣金。

    這個時候,董邦達剛好沒地方落腳,也無路可投,他就欣然答應了那位僕從的請求。

    打這以後,凡是侍郎交辦那人處理的書信案牘,那人就全權委託給董邦達辦理。

    凡是董邦達所作的書信案牘,侍郎看後,都很滿意。

    那僕從在侍郎面前,也毫不客氣,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侍郎的讚許,從不以掠董邦達之美為意。

    侍郎見那僕從辦事周正、書信案牘精美,慢慢,就對他越來越信任。那人在侍郎家的地位也日漸穩固,他的地位也逐漸超過了其他的僕從。

    沒過多久,侍郎有一件機密的要緊事需要處理,他就把那僕從召到了自己的書房。講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因為事關重大,侍郎吩咐那僕從當場擬稿。

    這一下,那僕從作難了。原本,他就不擅長書法文章。

    面對這樣的場面,那僕從又是惶恐,又是窘迫。半天,他都寫不出半個字來。

    侍郎見那人惶窘,就嚴肅詢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人一看情況緊急,自己也不能隱瞞,就把董邦達代筆辦理書信文牘的事,照實向侍郎講說了一遍。

    侍郎聽那僕從這麼一說,很是驚異。於是,他馬上穿戴好正式的衣冠,來至客廳,派那人延請董邦達進來見面。

    董邦達進來之後,侍郎滿是歉意地說道:

    “實在是不好意思,讓您這樣的高才賢能處在僕從之間,多有屈辱,這真是我的罪過啊!”

    董邦達自是謙讓,言說是,能有容身之所,已經仰懷高德了。

    一番言談之後,侍郎敦請董邦達擔任自己的記室。

    此後,侍郎欣賞董邦達的才學,董邦達敬佩侍郎的為人,兩人相得甚歡。

    話說,侍郎的夫人有一位貼身婢女。這個女孩子聰明靈敏,而且還略通詞翰。等到她成年,侍郎夫人安排,要為她擇婿嫁人,她說什麼都不肯。

    侍郎家執意要嫁那婢女時,那婢女就說:

    “我雖然出身貧賤,但是,您要將我嫁給那抬轎子的隸役,說什麼我都不會願意。”

    婢女還說:

    “我的願望,就是嫁給董先生那樣的讀書人。但是,我知道,人家也看不上我。”

    最後,婢女堅定地說:

    “既然這樣,我寧願終身不嫁,侍候夫人一輩子!”

    侍郎聽到婢女的話後,笑著說道:

    “你這痴丫頭,董先生才俊,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怎麼可能娶一個婢女做正房妻子呢?”

    這事暫罷。

    接下來,正好趕上中秋節。

    月圓之夜,侍郎與董邦達飲酒賞月。

    酒酣,侍郎悠閒地說起來了婢女曾經說過的話,言是其願做董妻。

    侍郎說,這女孩子還挺痴心的,他想將這女孩子送給董邦達,做侍從,並勸董邦達收她做偏房。

    董邦達聽侍郎這麼一說,很是感慨,言道:

    “小生落魄,行遍京師,無人青睞。被明公見拔,已經大大超出所望了!”

    “那女孩子,也就是一個弱女子。她能夠憐才,想來也不是那碌碌無為的人,我又怎麼敢納她做妾呢?既然明公有意成全,我就娶她做正室。”

    董邦達這麼一說,侍郎對這件事情也很重視,侍郎也因此而更看重董邦達的為人。

    於是,侍郎和夫人商量了一下,為了妥當,就把那位婢女收為義女。這樣一來,董邦達也就成了侍郎家的女婿了。

    過了一年之後,董邦達連捷,高中進士。

    後來,董邦達官至禮部尚書。

    董邦達長子董誥,就是名重一時的“富陽相國”。

    據說,富陽相國拜相時,太夫人還健在。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傳寫為美談。

  • 4 # 千年骷髏

    董邦達(1696-1769),清代官員、書畫家。字孚存、爭存,號東山、非聞,浙江富陽人。雍正十一年進士,乾隆二年授編修,官終禮部尚書,諡文恪。好書、畫,篆、隸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筆。其風格在婁東、虞山派之間。與董源、董其昌並稱“三董”。

    雍正元年(1723)拔貢。七年,鄉試中式,經刑部尚書勵廷儀保舉,以七品小京官在戶部行走。

    十一年成進士,改庶吉士。乾隆二年(1737)散館,授為編修。次年典試陝西。

    六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時方修《石渠寶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鑑》諸書,奉命入內廷襄事。旋授中允,充日講起居注官,晉侍講,再晉侍讀學士,入直南書房。

    十二年,授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十月,遭母喪回籍。

    十四年,春,服未及闋,詔以素服入直內廷,服闋補原官。

    十五年,遷禮部右侍郎,調工部,旋調吏部,充經筳講官。

    十八年,主持江西鄉試。此後,多次扈從巡幸,充殿試讀卷、經筵講授、武會試Quattroporte等官,補授都察院左都御史,署翰林院掌院學士,遷工部尚書,轉禮部,復轉工部,賜紫禁城騎馬。

    三十四年,以老乞休。是年七月,以疾卒,賜祭葬如例,諡曰文恪。墓在富陽新桐鄉(今三山鎮)新店村,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邦達工書,尤善畫。篆隸古樸;山水宗元人,多用枯筆,而氣勢磅礴,生面別開,乾隆帝為之題志者甚多。乾隆二十三年(1758)臘月二十四日,邦達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宗室敦誠家聚會,談竺論畫,一見如故,曾為曹氏所著《南鷂北鳶考工志》題簽並撰序言,傳為佳話。清中期著名畫家錢維城、曾師從於他。董邦達長子董誥亦是名畫家。

    雙重身份

    董邦達具有雙重身份——官員和畫家。作為官員的董邦達,一生可謂仕途通達,榮耀萬分。從董邦達的身世看,他是走的是科舉之路,高中進士,身為朝廷命官,平日忙於公務,作畫只能是董邦達的“副業”,因此他並不是一位職業畫家;作為畫家的董邦達,他又確實擅長此道,尤其以山水畫聞名,是當時一位頗有名氣的畫家。其畫風遠師 “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近學“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他的山水畫作品水墨疏淡,設色淡雅,用筆輕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極濃。

    董邦達

    由於董邦達既是位地位很高的官員,同時又擅長作山水畫,而且皇帝還頗為欣賞其畫藝,所以在他流傳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屬於“臣字款”的畫幅,就是專門為皇帝而畫的作品。從清朝的繪畫來看,“臣字款”畫數量很多,但是“臣字款”畫作者的身份地位卻懸殊頗大,其中既有“金枝玉葉”的宗室,還有地位顯赫的官員,也有身份比較低下的供奉宮廷的職業畫家。董邦達的存世作品中就有不少“臣字款”的畫幅。但是這《秋林漁隱圖》軸的署款為“董邦達謹繪”,姓名前並沒有冠以“臣”字,說明此圖並非是為皇帝所畫的,而從其他畫幅中得知,如此署款,其受畫人也不是等閒之輩,應當屬於“親王”、“郡王”級別的貴族,至於具體是什麼人,已然不可詳考了。

  • 5 # 記錄歷史人生

    董邦達具有雙重身份——官員和

    董邦達[2]畫家。作為官員的董邦達,一生可謂仕途通達,榮耀萬分。從董邦達的身世看,他是走的是科舉之路,高中進士,身為朝廷命官,平日忙於公務,作畫只能是董邦達的“副業”,因此他並不是一位職業畫家;作為畫家的董邦達,他又確實擅長此道,尤其以山水畫聞名,是當時一位頗有名氣的畫家。其畫風遠師 “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近學“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他的山水畫作品水墨疏淡,設色淡雅,用筆輕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極濃。

    由於董邦達既是位地位很高的官員,同時又擅長作山水畫,而且皇帝還頗為欣賞其畫藝,所以在他流傳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屬於“臣字款”的畫幅,就是專門為皇帝而畫的作品。從清朝的繪畫來看,“臣字款”畫數量很多,但是“臣字款”畫作者的身份地位卻懸殊頗大,其中既有“金枝玉葉”的宗室,還有地位顯赫的官員,也有身份比較低下的供奉宮廷的職業畫家。董邦達的存世作品中就有不少“臣字款”的畫幅。但是這《秋林漁隱圖》軸的署款為“董邦達謹繪”,姓名前並沒有冠以“臣”字,說明此圖並非是為皇帝所畫的,而從其他畫幅中得知,如此署款,其受畫人也不是等閒之輩,應當屬於“親王”、“郡王”級別的貴族,至於具體是什麼人,已然不可詳考了。

  • 6 # 君子狼

    2015年12月7日,北京保利十週年秋拍在四 季酒店舉行,在“十全-中國清代宮廷繪畫”專場中,一件有乾隆御題、董邦達繪製的《西湖十景》 最終以989萬的高價落成交。此件拍品有《石渠寶笈》著錄,最開始以280起拍,委託出到500萬,價格激烈升至800萬時,場內響起掌聲,最終以860萬的價格落槌,含佣金最終成交價為989萬。。之前估價為380萬~560萬 尺寸:24×24cm×4。  

    董邦達(1699-1769年),字孚存,號東山,富陽人。雍正十一年(1733)得中進士,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內閣學士、戶部、工部及吏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欽賜“紫禁城騎馬”,為清皇室給予漢人的最高政治待遇。乾隆三十四年(1769)董邦達去世後,乾隆皇帝特《西湖十景四屏》,水墨紙本,鏡心,乾隆御題與董邦達所繪西湖十景尺寸同,橫縱皆為24釐米。收錄於《石渠寶笈》,原為冊頁,後散佚,藏家改裝。董邦達奉乾隆之命多次繪寫西湖山水,僅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其西湖繪畫二十多件。此作水墨四境,西湖奔放隱於閒適,婀娜出於荒率,更是僅存的乾隆皇帝御題四開詩句於金粟山藏經紙,“國朝第一手”董邦達依御詩恭繪的上乘之作。原應為“西湖十景”,現存四開西湖景色:《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雙峰插雲》及《雷峰西照》。

    南宋年間,隨趙宋國君遷都杭州的文人士大夫及宮廷畫家,將對南宋僅餘半壁江山的哀憤寫繪進西湖,肇始於南宋的“西湖十景”繪畫,以帶著文人吟詠詩意的四字景名,成為圖饋的絕佳題材。明清,文人士大夫風行園林營造,皆以西湖為模本,始以實景為題材描繪山水。皇帝巡幸西湖,改治錢塘水利,使“下游農田仰藉充給,年穀順成,民物殷阜,湖山景色更覺燦然改觀。士庶歌詠太平,優遊化日,謂有西湖以來,未有如此今日之盛者也。”乾隆皇帝駐蹕、吟詠及宸翰西湖,董邦達此《西湖十景四屏》更是“清代宮廷實景風格畫”的標杆與高峰,以文人詩韻與乾隆詩題的皇家氣魄,一展乾隆盛朝的國治民安。

  • 7 # 詩宇末

    董邦達具有雙重身份——官員和董邦達 [2]

    畫家。作為官員的董邦達,一生可謂仕途通達,榮耀萬分。從董邦達的身世看,他是走的是科舉之路,高中進士,身為朝廷命官,平日忙於公務,作畫只能是董邦達的“副業”,因此他並不是一位職業畫家;作為畫家的董邦達,他又確實擅長此道,尤其以山水畫聞名,是當時一位頗有名氣的畫家。其畫風遠師 “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近學“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他的山水畫作品水墨疏淡,設色淡雅,用筆輕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極濃。

    由於董邦達既是位地位很高的官員,同時又擅長作山水畫,而且皇帝還頗為欣賞其畫藝,所以在他流傳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屬於“臣字款”的畫幅,就是專門為皇帝而畫的作品。從清朝的繪畫來看,“臣字款”畫數量很多,但是“臣字款”畫作者的身份地位卻懸殊頗大,其中既有“金枝玉葉”的宗室,還有地位顯赫的官員,也有身份比較低下的供奉宮廷的職業畫家。董邦達的存世作品中就有不少“臣字款”的畫幅。但是這《秋林漁隱圖》軸的署款為“董邦達謹繪”,姓名前並沒有冠以“臣”字,說明此圖並非是為皇帝所畫的,而從其他畫幅中得知,如此署款,其受畫人也不是等閒之輩,應當屬於“親王”、“郡王”級別的貴族,至於具體是什麼人,已然不可詳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神榜》中十大神劍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