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野晨曦
-
2 # 研值小丫
美國的銀行除了可以靠息差賺錢,還可以在證券業務投機獲取利益,同時可以創新的金融業務大展拳腳,可以發行很多創新金融產品,比如次級債券等等。
美國銀行業利息收入構成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貸款和租賃利息以外的其它利息收入佔比的快速提高。
美國銀行業非利息收入包括兩大塊。一塊是對存款賬戶收取的服務費用,例如維持費用、活動收費、管理收費、透支收費、支票證明收費、抵押貸款服務費用加上其他費用,包括提前還款貸款費用、後期收費以及分期付款許諾的費用等
-
3 # 股票股市貓九
國內外銀行卡市場發展現狀:1)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業務穩步發展,對業績貢獻逐步提高:2011年-2015年上市銀行借記卡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年均複合增速分別是13.4%和14.0%;2015年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對中收的貢獻達25.6%,較2010年提高了7.1個百分點。2)國內銀行卡市場結構:2016年末全國在用銀行卡髮卡量61.25億張,其中借記卡56.60億張,佔銀行卡數量的92%。2016年銀行卡滲透率達到48.47%,較08年提高24.27個百分點。3)美國銀行卡市場結構:與國內相反,美國借記卡髮卡量和增速均低於信用卡業務,信用卡髮卡量佔銀行卡總量的75%以上。
美國信用卡的盈利模式:美國信用卡存在兩種不同的盈利模式,一種是銀行機構採取的以利息收益為主導的經營型盈利模式,利息收入佔信用卡收入的70%以上;另一種是以運通公司為代表的信用卡公司採取的以客戶回佣為主導的服務型盈利模式,運通公司商戶回佣收入佔比約在55%的水平。第一種模式的核心在於鼓勵使用者透支以提高卡均未償額,第二種模式的核心則是提高消費額,提高卡內餘額週轉率,而非提高貸款餘額。中國信用卡當前盈利模式:利息收入佔比逐步提高;商戶回佣貢獻較低:2016年上半年淨利息收入佔比為42.4%,分期手續費收入已成為信用卡業務的重要收入,佔到了整體盈利的28.0%,“利息收入+分期手續費”整體佔比達到70.4%,處於較高水平。中國商戶回佣率低,16年商戶回佣收入佔比僅為8.7%,明顯低於美國17.3%的水平。中國信用卡未來發展空間及發展模式中國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和整體貸款規模低,未來市場空間還較大:1)16年末中國人均信用卡持卡量0.31張,20-59歲的城鎮居民人均持卡量0.95張,低於美華人均2.90張的水平。我們測算,如果10年後城鎮居民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可達到2張,信用卡髮卡量未來的年均複合增速還將保持10%以上。2)中國信用卡貸款規模佔貸款總額的比重2016年末為3.81%,明顯低於美國7.81%的水平,未來還有較大拓展空間。以信貸利息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未來還是中國信用卡發展的最優選擇:基於商戶回佣率低、刷卡手續費下調未來回傭收入佔比必將有所下降,我們認為以信貸利息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未來還是中國信用卡業務相對最優的選擇。穩步開拓有效客戶及增加客戶粘性是髮卡銀行提升業務收入的關鍵。另外透支利率的市場化是推進信用卡市場有序健康發展的基礎。它滿足了持卡人對信用卡服務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有利於提高透支消費規模。風險提示:行業監管風險、系統性風險等。【國金·銀行】銀行卡專題研究報告:銀行卡業務未來走向何方—中美銀行卡市場深入解讀
1. 中國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業務情況
1.1 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業務收入貢獻度逐步提高;貸款額高速增長
上市銀行的銀行卡髮卡量穩步提升:2011年-2015年,上市銀行(部分有資料的上市銀行口徑)的借記卡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年均複合增速分別是13.4%和14.0%,2015年末,上市銀行(部分有資料的上市銀行口徑)的借記卡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分別是28.48億張和5.51億張,其中公佈的借記卡累計髮卡量佔行業整體在用髮卡量的比例達到57%。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增速放緩,但對中收貢獻持續提升:近年來,受刷卡手續費率下調和基數提升的影響,中國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增速放緩,但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對中收的貢獻逐步提升,2015年末,16家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對中收的貢獻達25.6%,較2010年提高了7.1個百分點。信用卡貸款額高速增長,但佔比水平還較低:2010-2015年信用卡貸款餘額年均複合增速為45.8%,2015年信用卡貸款餘額為2081億元,佔貸款總額的4.7%,較2010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1.2 銀行卡存量市場當屬大行;股份制銀行快速搶佔市場
借記卡方面,農行累計髮卡量最高,2016年末達8.8億張,當年新增借記卡髮卡量6766萬張。近兩年建行借記卡髮卡量增長較快,2015-2016年分別新增借記卡髮卡量1.07億張、1.06億張,16年末累計借記卡髮卡量達8.3億張。信用卡方面,工行繼續一馬當先,2016年末累計髮卡量1.2億張,當年新增髮卡量1109萬張,同比增加33%。信用卡髮卡量增長最快的是浦發銀行,2016年末浦發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達2758萬張,較15年末的1156萬張增長了139%;同時,增長較快的還有招行(16年新增髮卡量1114萬張,同比增加80%)、農行(16年新增髮卡量1025萬張,同比增加53%)、光大(16年新增髮卡量763萬張,同比增加67%)和民生(16年新增髮卡量474萬張,同比增加56%)。1.3 銀行卡業務收入持續提升
銀行卡業務收入持續提升,中間業務收入中銀行卡業務收入佔比較高:2016年招商、平安、浦發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加入百億大軍(2015年有8家),其中,浦發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增速最快,2015年和2016年增速分別是116%和90%。我們可以看到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業務手續費收入對非息收入的貢獻在逐步提升,最明顯的浦發銀行2016年提高了6.51個百分點至29.30%,銀行卡手續費對公司手續費收入貢獻超過30%的銀行有寧波銀行(2015,50.40%)、光大銀行(2015,45.02%;2016,47.48%)、中信銀行(2015,35.65 %;2016,42.60%)和平安銀行(2015,31.55%;2016,39.61%)。16年披露資料的11家上市銀行的銀行卡業務手續費收入對中收的貢獻為25.98%。信用卡收入高速增長,其中浦發銀行增長最為迅猛:從披露信用卡收入的六家上市銀行來看,招行信用卡收入最高,2016年招行信用卡業務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82%。從增速來看,浦發銀行信用卡收入增長最為迅猛,2015-2016年分別增長305%和349%,2016年信用卡實現收入217億元。2. 國內外銀行卡的種類和市場結構
2.1 國內的銀行卡種類
按照銀行卡是否提供透支功能,銀行卡可分為借記卡和信用卡,其中信用卡又可按照是否向髮卡銀行交存備用金分為貸記卡和準貸記卡兩類;另外,自2009年開始,中國銀聯先後與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和光大銀行等推出借貸合一卡。形成了中國目前由借記卡、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共同組成的銀行卡體系。借記卡:是先存款後消費(或取現)沒有透支功能的銀行卡。其中又細分為轉賬卡(具有轉賬、存取現金和消費功能)、專用卡(具有在特定行業、特定區域內的專有用途)以及儲值卡(預付錢包式借記卡:持卡人將資金轉至卡內儲存,交易時直接從卡內扣款)。信用卡:狹義的信用卡一般指貸記卡,它給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度,可以實現先透支、後還款的功能,可以享受免息期,但賬戶內的存款不計利息。準貸記卡則需先存款、後使用,可以在一定限額內進行透支,但是透支金額後需要向髮卡銀行支付利息;同時,準貸記卡存款,可以按照活期利率獲得存款利息。借貸合一卡:在一張卡上整合了借記卡賬戶和貸記卡賬戶,是一種“新型的準貸記卡”,即存款可獲得活期利息,貸款享受一定的免息期。2.2 國外的銀行卡種類
主要包括借記卡、信用卡、籤賬卡和預付卡四類,借記卡和信用卡功能與國內基本相同。
籤賬卡:籤賬卡持卡人需要在每月期限日之前償還所有欠款,相當於一種從支付日到償還日的短期貸款,期限有可能長達55天。一般來說不需要支付利息,而且沒有額度限制。如果沒有按期償還全部欠款,有可能需要支付逾期費,或者可能在未來的交易中受到限制,甚至回收卡片。預付卡:分為三類,分別是預付借記卡、預付信用卡和儲值卡。預付借記卡,由公司或政府等機構提供的,專為不使用銀行賬戶或者信用聯盟的使用者進行儲值的借記卡。預付信用卡,並非真正的信用卡,而是持卡人可以向卡中預存金額(具有一定上限),而後以類似於信用卡消費方式進行支付的一種卡片。儲值卡,金額是直接儲存在卡中的而不是一個外部資金賬戶中,和其他預付卡不同,儲值卡意味著資金或者資料是物理的記錄在卡上,而其他預付卡的資料是儲存在電腦中的並且由髮卡行控制管理。另外,其他預付卡記錄了個人賬戶戶主的姓名,而儲值卡是不記名的。2.3 國內銀行卡市場現狀及出臺的主要監管政策2.3.1 國內銀行卡的市場現狀:在用髮卡量增速回落;滲透率明顯提升
在用借記卡髮卡量從快速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在用信用卡增速回落明顯:2016年末,全國在用銀行卡髮卡量61.25億張,其中借記卡56.60億張,佔銀行卡數量的92%,2007-2016年的年均複合增速為16.7%。借記卡在用髮卡量與銀行卡的發展歷程一致。2007年銀行卡髮卡量同比增長33% ;08-09年銀行卡髮卡量增速快速下滑,增速分別是21%和15%;10-11年銀行卡增速小幅反彈,增速分別是17%和22%;12-14年銀行卡年均複合增速18%;15年銀行卡增速大幅下降6.88個百分點至10.25%,2016年增速小幅提高至12.5%。2016年末在用信用卡(包括借貸合一卡)髮卡量為4.65億張,佔銀行卡總量的8%。2008-2014年中國信用卡的髮卡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6.2%,增速高於借記卡,但2015年首次出現負增長5.05%,2016年增速轉正為7.6%。信用卡增速的回落一方面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使得使用者透支的方式增多;另一方面是螞蟻、京東等網際網路推出“虛擬信用卡”的普及,也分流了信用卡部分份額。銀行卡滲透率明顯提升:近兩年在用銀行卡髮卡量增速雖然放緩,但是由於支付方式的變革,銀行卡交易金額大幅提升,2015年銀行卡支付業務金額達670萬億元,同比增長49%,2016年金額進一步提高到7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2016年,銀行卡滲透率(指剔除房地產、大宗批發等交易型別,銀行卡消費金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48.47%,同比提高0.51個百分點,較2008年提高24.27個百分點。信用卡信貸規模增速趨於穩定,授信使用率持續上升:2011年以來,信用卡授信總額增速趨於穩定,2011-2016年年均複合增長率29%,截至2016年末,信用卡授信總額9.14萬億元,信用卡授信額度使用率44.45%,較上年末提高了0.68個百分點。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在經歷過13年之前的高速增長後逐步趨於穩定,2016年末,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4.06 萬億元,同比增長23.6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535.68 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32%,佔比較上年末上升了0.09個百分點。2.3.2 針對國內銀行卡業務方面出臺的主要監管政策
近年來,國內監管當局不斷完善銀行卡賬戶開立、銀行卡賬戶管理以及收費定價機制,信用卡市場開啟利率市場化。監管當局希望透過不斷完善銀行卡執行環境,促進銀行卡產業從“跑馬圈地”向“精耕細作”轉型升級,引導髮卡機構建立健全差異化經營戰略。賬戶開立和管理方面,2015年4月,銀監會下發《關於銀行業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工作事項的通知》,規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同一客戶在同一商業銀行開立借記卡原則上不得超過四張;2015年12月,央行釋出《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首度提出對銀行賬戶實施分級管理機制;2016年9月30日,央行再度釋出《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全面推進個人賬戶分類管理,明確指出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銀行只能開設一個Ⅰ類銀行賬戶;這些規定對銀行卡髮卡量的盲目擴張形成了一定衝擊,這也是2015年以來銀行卡髮卡量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收費定價機制方面,1)2016年3月18日,發改委、央行宣佈,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從總體上較大幅度降低刷卡手續費水平,對髮卡行服務費費率實施上限管理(借記卡0.35%,13元/筆封頂、貸記卡0.45%),規定自2016年9月6日起執行;2)2016年4月15日,央行釋出《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通知》實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區間管理(上下浮30%);同時,取消關於透支消費免息還款期最長期限、最低還款額標準的現行規定,由髮卡機構基於商業原則和持卡人需求自助確定;總的來看,此次央行給予了商業銀行在信用卡業務方面更多自由,信用卡利率市場化開啟。2.4 美國銀行卡市場現狀
金融危機後銀行卡髮卡量恢復穩定增長:1997-2007年美國銀行卡髮卡量小幅穩定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2%,2007年末銀行卡髮卡量為16億張;2008-2010年受金融危機衝擊,銀行卡髮卡量有所減少,2010年末銀行卡髮卡量降到11.39億張,較2007年末下降了28.87%;但金融危機後銀行卡髮卡量恢復穩定增長,截至2015年末,銀行卡髮卡量累計13.05億張,2011-201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8%。美國信用卡髮卡量佔銀行卡總數的76%:與國內情況相反,美國銀行卡以信用卡為主,截至2015年末,信用卡髮卡量為9.98億張,佔銀行卡總數的76%,借記卡髮卡總量為3.07億張,佔比不到四分之一。受金融危機的衝擊借記卡和信用卡髮卡量均有所減少,金融危機後,借記卡和信用卡恢復穩定增長,2011-2015年借記卡和信用卡年複合增速分別為1.78%和3.09%,美國借記卡髮卡總量和增速均低於信用卡業務。3. 信用卡業務的盈利模式
信用卡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年費收入、商戶回佣收入、滯納金收入、提現收入等各項業務收入;另外,國內信用卡還包括一項重要收入分期付款手續費收入。
利息收入:持卡人透支消費時需要向銀行支付利息,利息收入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部分。比如持卡人進行信用卡還款時,若選擇最低還款,那麼對剩餘的未還款部分銀行將收取利息;持卡人提取現金後,同樣需要支付高額的利息。分期付款手續費:國內信用卡的一項特殊收入,國外信用卡則不存在分期收取手續費的概念。國內信用卡主要是利率沒有放開,部分銀行只有另闢蹊徑,透過分期付款收取手續費變現實現了信用卡利率市場化,分期付款手續費對國內信用卡收入的貢獻逐步提高,實質上分期手續費屬於利息收入。商戶回佣收入:持卡人在境內外中國銀聯、Mastercard、VISA或各銀行自行收單的特約商戶終端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結算後,商戶必須向銀行支付一定的佣金,這也是信用卡收入的重要部分。回佣通常是由髮卡行、清算組織(銀聯、Mastercard、VISA)和收單行分成,曾長期處於7:1:2左右的水平。年費收入:銀行每年向持卡人收取信用卡管理費的收入,年費收入是信用卡業務在初級階段的一項非常重要而且穩定的收入來源,需要經歷多年的發展以後,才會逐步降低或減免年費。取現手續費收入和懲罰性收入:持卡人取現,除了支付利息外,還需要支付小額手續費;持卡人因為未還款導致逾期會產生滯納金。其他收入:信用卡補卡費、掛失費等等,這部分費用佔比非常小。信用卡業務成本主要包括資金成本、資產損失準備金、業務及管理費用、交易手續費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資金成本:由於信用卡業務是以短期借貸的方式進行經營的,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用於應對持卡人刷卡後的預先支付。同樣,信用卡業務中的其他各類成本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資金成本成為信用卡業務的最大成本支出專案。業務及管理費用:主要包括人力成本、運營成本和營銷成本。由於信用卡產業早期是一個人力密集型的產業,在市場推廣、信用卡申請稽核、款項催收等方面均需要大量人力,相應的人力薪酬支出佔據了信用卡中心的業務及管理費用很大的份額。其次是信用卡產品的運營成本和營銷成本,在信用卡推廣階段和推銷後啟用使用過程中,銀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促銷。此外,信用卡獨立髮卡清算系統的構建和運營維護費用或是外包費用也是一項非常大的開支。交易手續費支出:由於信用卡在市場上消費時,一般都需要透過銀聯、visa等卡組織進行交易清算,就產生相應的交易手續費支出。資產損失準備金:各信用卡需要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貸款本息的償還情況和銀行內部信貸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應對其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其他支出:信用卡業務的其他支出包括了折舊、信貸資產轉讓損失等。3.2 美國信用卡的盈利模式
美國信用卡的髮卡機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第一資本銀行、花旗銀行等為代表的銀行機構;另一類是以美國運通為代表的獨立信用卡公司。這兩類機構有著不同的盈利模式,銀行機構的信用卡業務是以利息收益為主導的經營型盈利模式,信用卡公司則是以客戶回佣為主導的服務型盈利模式。兩種盈利模式在目標客戶引導方向、商戶資源、風險性及主權上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銀行機構:以信貸利息為主要收益的經營型盈利模式美國銀行機構信用卡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利息收入,2011年美國六家大型銀行(美國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第一資本銀行和美信銀行)信用卡業務利息收入佔整個信用卡收入的66.76%。客戶回佣是美國信用卡業務第二主要收入,佔總收入的17.27%;懲罰性收入佔總收入的7.72%,是美國信用卡業務的第三大收入,美國信用卡業務懲罰利率大約為25%-30%;現金提取手續費及年費收入佔比分別是4.62%和2.89%。以利息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髮卡銀行會鼓勵使用者透支以提高卡均未償額,收取較高的利率,整體來看,美國信用卡平均貸款利率為15.72%。信用卡公司:以商戶回佣為主要收入的服務型盈利模式美國運通於19世紀由快遞、跨區域和跨國旅行支票業務起家,在20世紀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跨國財務機構之一,公司的業務主要包括旅遊服務、國際銀行部分、投資業務、信託財務諮詢等多元化服務,公司構建了以旅遊行業為基礎的大型服務品牌,迅速接入了大量酒店和航空公司,為商戶回佣為主盈利模式提供了必備的基礎客戶群。美國運通公司信用卡起步階段將目標客戶定位於社會上地位和收入較高的中上層人士,與一般持銀行信用卡消費後大多數持卡人會選擇分期付款模式不一樣,運通卡屬旅遊娛樂卡,適合消費者外出旅遊之用,高收入的持卡人在收到運通公司的對賬單後一般會一次還清所欠款項。美國運通公司自行髮卡、自行鋪設商戶網路,包括交易授權和清算等支付的每個環節都在運通公司內部流通。獨特封閉式網路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獲取完整的商戶資訊(而不僅僅是持卡人資訊),從而為商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如著名的“忠誠度計劃”,即商戶可以根據持卡人在指定時間段內的累積刷卡金額、或刷卡筆數來提供回饋計劃。強大支付受理系統再加上高素質的持卡人使得美國運通能向商戶收取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商戶回佣,運通卡的商戶回佣率約為2.5%,遠高於美國銀行業信用卡業務1%-1.6%的水平。美國運通訊用卡業務非利息收入佔比持續保持在80%以上,其中商戶回佣收入佔比約在55%的水平。該種盈利模式的核心是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額,而非提高持卡人的貸款餘額。透過與商家聯合採取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刺激持卡人消費;同時與商家形成良性迴圈,持卡人得到了優惠,消費額增加,而日益龐大的持卡人客戶群又為美國運通提供更為強硬的地位,從而促使消費者和特約商戶協同化、規模化發展。兩種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差異以淨利息收入為主和以回佣收益為主的兩種盈利模式在客戶消費引導方向、商戶資源、資本金和風險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一是客戶消費引導方向:以淨利息收入為主的髮卡機構主要是積極鼓勵持卡人“提前消費”,進行大量的信用卡透支,以提高信貸未償額收取利息來實現收益。以回佣收益為主的髮卡機構則是鼓勵持卡人多消費、早還款,縮短應收帳款時間,提高卡內餘額週轉率。二是商戶資源:以淨利息收入為主的髮卡銀行在發展特惠商戶上積極性相對較低;而以回佣收入為主的髮卡機構則擁有龐大數量的商戶資源,同時,國際上很多以佣金收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大型髮卡機構均為集團模式運營,集團內部包含旅遊、酒店等第三產業。三是資本金需求:信用卡貸款佔用銀行貸款額度,佔用公司資本金,一旦需要持續擴張信用卡貸款規模時,會受到資本金的限制。對於以回佣收入為主的髮卡機構而言,對資本金的需求較少,容易實現輕資產戰略的執行。四是風險性:以淨利息收入為主的髮卡機構風險較大,因為髮卡機構以持卡人個人信用作為保障,沒有實體制約、擔保。同時,是否透支的主動權完全在持卡人手中,這和社會的支付習慣、經濟環境、消費心理等外部因素有關。相對而言,以回佣收益為主的髮卡機構風險較小,首先發卡機構與商戶之間訂立合同,在結算週期內手續費會根據系統要求自動扣除,因此風險相對較小;同時盈利方式更為主動,信用卡公司可以自主選擇合作的商家。3.3 中國信用卡的盈利模式
中國信用卡產業正從“跑馬圈地”向“精耕細作”轉型升級,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也逐建走向市場化和成熟,但相比國外還有較大的差距。
利息收入佔比逐步提高,消費理念和高成本阻礙透支消費規模;透過分期付款收取手續費規避利率管制,對原有利息收入形成一定的替代效應利息收入佔比逐步提高,但較美國市場還存在較大差距:在中國信用卡發展初期,信用卡的主要收入有年費、刷卡手續費和利息收入,其中年費收入是信用卡收入主要利潤增長點,2003年中行、廣發銀行、招行和深發銀行貸記卡平均收入構成中年費佔比達到了55%,利息透支收入僅佔22%,商戶回佣收入佔了16%。隨著持卡客戶群的不斷增大,持卡消費意願的不斷提高,以及持卡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利息收入實現快速增長,逐步成為信用卡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由於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帶來年費減免政策的普及,原本佔信用卡半壁江山的年費收入佔比明顯下降。2016年上半年所有銀行信用卡收入中利息收入佔比達42.4%,但相較於美國70%左右的水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年費收入佔比則下降到3.6%。中國居民“量入為出”的消費理念和信用卡高融資成本阻礙持卡人透支消費。中國信用卡利息收入佔比低於美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居民的消費心理和習慣的差異,傳統的“量入為出”消費觀念,使得使用者信用卡透支意願難以提高。國內絕大多數信用卡使用者並不把信用卡當做“消費信貸的工具”,而僅僅是“消費支付的工具”。另外,信用卡融資成本較高也是制約消費者透支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國內信用卡透支利率仍然按照《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中日息萬分之五實行,換算成以月單位付息的利率為18%(0.05%*30*12=18%)。4月15日,央行釋出的《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對信用卡透支利率實行上限和下限管理(上下浮30%),即最低透支利率可到0.035%,年化利率為13%,下降了5個百分點。賬單分期是中國信用卡一種創新的盈利模式,分期手續費對原有利息收入形成一定的替代效應:由於國內透支利率定價缺乏靈活性,年化利率長期處於18%的高位,同時最近幾年中國信用卡的卡均授信額和貸款額提升的非常快(2008-2016年卡均授信額度和卡均未償信貸餘額年均複合增速分別是16%和34%,2016年末卡均授信額度和卡均貸款規模分別是1.97萬元和0.87萬元)。在此背景下各家銀行創新推出了“分期付款”、“賬單分期”等形式,盈利模式從利息收入轉為手續費收入的形式。建行、招行、民生、浦發和北京賬單分期12期的手續費率分別是7.20%、7.92%、8.04%、8.16%和7.20%,均遠低於透支利率18%,分期手續費收入已經成為信用卡業務的重要收入。根據銀聯公佈的資料,2016年上半年在銀行業信用卡盈利構成中,信用卡分期手續費已經佔到了整體盈利的28.0%,僅次於利息收入42.4%的佔比,且這一數字正在逐年增加,較2015年增加了2.2個百分點。信用卡分期業務的出現,對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形成了擠佔效應,實質上分期手續費應該屬於淨利息收入。中國信用卡“利息收入+分期手續費收入”佔比達到70.4%,處於較高水平。商戶回佣率明顯低於美國市場,商戶佣金收入佔比不到10%由於中國現階段信用卡的競爭非常激烈,主要體現在對商戶的爭奪戰,各銀行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會降低迴傭率;同時商戶本身就是髮卡行的優質存款客戶,這使得商戶的議價能力較高;另外,中國商戶回佣率的上下限以及行業費率標準受到嚴格監管,沒有實現市場化定價,商戶回佣率水平僅僅只有0.2-1.0%(酒店、餐飲業回佣率較高,為1.25%),而國際上的回佣率平均水平在1%-1.6%之間。較低的回佣率使得國內回佣收入份額較小,2016年上半年銀行業信用卡業務佣金收入佔比僅為8.7%,明顯低於美國17.3%的水平。2016年3月央行釋出的《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明確貸記卡服務費費率上限0.45%,不再區分商戶,網路服務費費率不超交易金額0.065%,由髮卡、收單機構各承擔50%,規定自2016年9月6日起執行。酒店、餐飲之前回傭率1.25%,髮卡行、清算組織和收單行按照7:1:2分成,髮卡行手續費收入1.25%*70%=0.88%,新規實行後,髮卡行手續費收入上限為0.42%(0.45%-0.065%/2=0.42%),酒店、餐飲行業的消費手續費率下降了52%,其他行業手續費收入也有明顯下降。4. 借記卡的盈利模式
美國借記卡和國內借記卡的收入來源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年費、賬戶管理費、轉賬手續費、跨行取現費、掛失費、補卡費及其他一些增值業務服務費;但是,美國借記卡具備透支功能,這是中國借記卡所不具備的,2010年之前,美國的銀行會在透支交易時自動收取每筆35美元的罰款,透支罰款及其伴隨產生的利息、滯納金等收入一直是美國商業銀行借記卡業務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佔到了收入來源的50%以上。但2010年3月,美聯儲宣佈自7月份開始,除非徵得使用者同意,禁止銀行向用戶收取透支罰款,不過對於堅持透支的使用者,銀行在確認使用者的要求後,仍然會收取相應的罰款,透支費用依然是美國借記卡收入的重要來源。
5. 未來中國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模式
5.1 中國信用卡的人均持卡量和整體貸款規模低,未來市場空間還較大
中國信用卡累計髮卡量2016年達4.65億張,但人均持卡量僅0.31張;美國金融危機後人均信用卡持卡量減少,但目前人均持卡量仍為2.90張,中國人均持卡量僅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即使考慮到當前中國信用卡持卡人以20-59歲的城鎮居民為主,我們計算的20-59歲城鎮居民人均信用卡持卡量為0.95張,仍低於美華人均2.90張的水平。但我們認為像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人均持卡量已處於較高水平,未來市場發展空間較小,未來信用卡市場的爭奪或將逐步轉向三四線城市;同時,隨著中國城鎮化程序的逐步推進,信用卡市場潛在客戶將不斷增加。我們做了一個敏感性測算,測算結果顯示,在未來城鎮居民(20-59歲)年均複合增速為2.5%(2011-2016年年均複合增速為2.5%)的情況下,如果10年後城鎮居民(20-59歲)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可達到2張,信用卡髮卡量年均複合增速為10%(2008-2016年中國信用卡的髮卡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6%)。從貸款規模來看,中國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由2008年末的0.52%持續提升至2016年末的3.81%,但明顯低於美國市場7.81%的水平。從個股來看,中國信用卡業務發展較好的招商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佔貸款總額的比重為12.5%,四大行的比例均在4%以下,低於美國花旗銀行(23.8%)、摩根大通(15.8%)和美國銀行(11.1%)的水平。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模式的轉變和消費信貸需求的迅速擴大,以信用卡為代表的消費信貸業務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5.2 中國信用卡未來盈利模式仍要以淨利息收入為主;穩步開拓有效客戶及增加客戶粘性是關鍵
-
4 # 大國系列真贊
美國銀行毫無疑問是靠借貸盈利的,全世界的銀行都主要靠借貸謀生,本身很少會去進行直接投資,都是透過他人之手進行間接投資。
銀行又可分為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比如,上次金融危機就是美國投資銀行為了賺錢,而不惜擁有大量的次級貸,房價出現了下跌,導致使用者還不上貸款。
商業銀行把錢款借貸給企業主,再由企業主投入到事業當中,進而獲取足夠的利息回報。
投資銀行其實也扮演商業銀行的角色,可是投資銀行更多把他的精力放在金融市場上,而且投資銀行不承擔儲蓄的作用。
貸款又分為經營貸和消費貸。商業銀行主要還是靠經營貸獲利,而投資銀行,則依賴更多依賴於消費貸,畢竟美國是一個消費大國,國民擁有大量的消費需求。
直到今日,美國還是世界上消費總額最高的國家。
所以,為什麼進口到美國的商品比留給本國商品的用比較好?這是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消費最高的國家,匯率的因素是美元比外幣更值錢。這導致美華人從他國進口買的商品更好。
其實,他們所用的商品,比華人用的商品更貴。
回覆列表
1操縱匯率升降 抄底其他國家資產 高價賣出
2操縱美國股市升降 誘導世界資本接盤
3創新金融工具 引誘別國購買
4利用美元世界貨幣地位 狙擊其他國家貨幣
一句話 不勞而獲 剪別國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