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凍蟲嚇夏草

    兄弟,這個怎麼說呢,人都有衝動的時候。劉關張三兄弟可是好的晚上睡在一間房而不顧老婆的人啊。劉老大忽聞二弟被殺那種悲憤,那種即刻想替兄弟報仇的心情應該是能夠理解的,所以才會失去理智,連最尊重的軍師的忠告都棄之不顧。說了這麼多,劉畢竟是人非神,此事做的既可惜又敬佩。(本段廢話全來自演義而非正史)

  • 2 # 使用者1743095814

      

    劉備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隆中對》是《三國志》裡的精彩篇章,是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奉獻給劉備將來爭天下的偉大戰略。但是,《隆中對》中諸葛亮講述的戰略到底是事實還是作者陳壽根據劉備政權後來的爭天下過程想象而來的,其實無從考證,但從《隆中對》作為文學作品選入語文教材來看,文學性應該高於歷史性。但無論史實如何,諸葛亮的偉大謀臣地位就在這個時刻已經奠定,成為其後近2000年曆史的長河中,被人們歌頌的諸葛亮偉大形象就以此為基調沒有改變過。

    然而,翻開三國的歷史,縱觀劉備政權的興衰,我們不得不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劉備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可以說諸葛亮當初為劉備量身打造的三分天下偉大謀略,最初讓幾乎是一無所有的劉備瞬間擁有荊州和益州,從而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偉大戰略,所以,這個時候的劉備應該感謝諸葛亮,沒有諸葛亮,劉備最終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呂布一樣的人物。但是,在三分天下之後,壯懷天下的劉備又被隆中對所害,最終又迅速的衰落,最終也只能偏安一隅,成為三國中勢力最弱小的國家,而且只能依附於孫吳政權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劉蜀政權一直都沒有脫離過隆中對。為什麼這麼說呢?

    但看隆中對,對於劉備的現實,諸葛亮認為: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意思很明顯,現在,曹操勢力最大,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鬥他不過,而孫權擁有江東,擁有長江天塹,而且老百姓擁護,孫權手下有一大批賢能人士,所以,孫權只能作為後援,而不能打他的主意。這實際上就是為三國鼎立打下基調,未來,劉備爭天下要想有一席之地,只能與孫吳政權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方能實現三分天下。但是,劉備的根據地又在哪裡呢?兩個方面,得荊州,取益州,取代劉表和劉璋兩位家門兒,然後全面分析了荊州和益州可圖的可能性。最後,諸葛亮得出結論,要想保住這兩塊根據地,必須擁有四個條件:一是“西和諸戎”;二是“南撫夷越”;三是“外結好孫權”;四是“內修政理”。這四個條件根本點還在於“外結好孫權”和“內修政理”。諸葛亮的這個偉大戰略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是很有用的,劉備內心應該也有自己的戰略,但相比諸葛亮,應該沒有這麼全面,而且也考慮不到這麼深,現在,聽諸葛亮一席話,當然是提壺灌頂,畢竟,劉備身邊當時只有關羽、張飛、趙雲三大虎將,並無謀士,這也是劉備感嘆得諸葛亮“如魚得水”的原因。

    其實,諸葛亮以孫吳為結盟物件是最容易實現的,最大的便利條件有兩個:一是自己的老兄諸葛瑾在東吳任高官,二是兒時的小夥伴有鳳雛之稱的龐統在周瑜手下任功曹也就是機要秘書。所以,曹操佔荊州發動赤壁之戰時,諸葛亮主動請纓遊說孫權,這就是基礎,因為諸葛瑾既是孫吳手下的高官,又與魯肅關係好,而魯肅又是孫權手下的偉大謀士,與周瑜成為孫權左右手,魯肅自然在諸葛瑾的勸說下,豐富了自己的天下戰略,與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不謀而合,這也就有了魯肅與孫權的臥中對,其實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同小異。大敵當前,劉表已死,其兒子又投降曹操,而劉璋遠在益州,張魯更在西北,無以援手,劉備雖然什麼也沒有,但其姓劉,自稱劉邦後代,擁有號召力,而且就在旁邊,現在又找上門來,那自然只能與劉備聯合,但劉備無根據,只能按照魯肅的觀點先借一塊地給他,劉備借荊州其實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赤壁之戰其實不見劉備方面的身影,完全是周瑜率領的三萬大軍在極其巧合的情況下打敗了曹操幾十萬大軍,而劉備他們實際上在幹什麼呢?他們實際上就迅速佔領劉表的南荊州,主要包括現在的湖南和湖北的南部一帶,而諸葛亮馬上組織人馬去收稅,以備軍需,而且暗暗地將小夥伴龐統給拉了過來。

    劉備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實現了初步的夢想,終於擁有了一塊根據地,隆中對的偉大戰略在這一時刻讓劉備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馬上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構想開闢第二塊根據地,向西圖益州,在與劉璋手下最重要謀士法正取得聯絡之下,實行內外勾結,在龐統小陰謀的唆使下,一舉取代劉璋,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根據地。這個時候的劉備應該是最輝煌的時刻,既擁有諸葛亮、龐統、法正三大謀士,又擁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一時牛氣沖天。馬上率領大軍北伐,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偉大戰略,漢中一戰,又將曹操打得大敗,手下大將夏侯淵也被殺死,於是,又命令遠在荊州的關羽發動江陵戰役,正朝隆中對的終極目標前進: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時的劉備或許正在夢想馬上就要征服下下,成就帝業了,彷彿皇帝之位正在向他招手。

    然而,就在這個時刻,劉備深信不疑的隆中對基礎變了,他沒有想到,孫劉聯盟的基礎在於他們都弱,只有曹操一方強大,所以,弱勢的兩方只有聯合才能得以儲存,這才是三國鼎立的基礎。可是,現在的情況是曹操經過赤壁之戰、漢中之戰之後,變得只能自保都不行了,成為弱勢的一方,而且,劉備只所以能夠在西線的漢中與中線的江陵能夠順風順水,似乎馬上就能夠會師只指曹操老巢了,那是因為在東線孫權在合肥與曹操在戰鬥,吸引了曹操絕大部分軍隊,而且後方因為是孫權,所以穩定,沒有後顧之憂。

    現在,你劉備如此牛皮,三方勢力悄然變局,表面上成為劉備獨大,曹操與孫權反而弱小了,這個時候孫權自然就要考慮前途了,如果你真把曹操給滅了,那下一個不就是我孫權嗎?曾經的小弟不但要做老大,而且還會吞我東吳,那我豈能幹?而此時的曹操已是朝不保夕,曹操差點要丟掉首都北逃,兩大謀士司馬懿、蔣濟看到了問題的本質,急忙要求曹操別急,可以聯合孫權,於是,曹操又和孫權聯合,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下一道詔書,將南荊州劃給孫權,然後派主力徐晃戰關羽,雖然只是一紙空文,那孫權自然就順勢而下了,雖然天下三分,但實際上還是一個王朝,是漢朝,這是漢獻帝下的詔書,我當然要執行。於是,孫權就在關羽的背後發動了奪荊州的戰爭,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下,就此一舉,劉備政權不堪一擊,原來劉備只是一隻紙老虎,迅速打回原形,眨眼間,龐統戰死沙場,張飛被部下所害,關羽戰敗俘殺,法正也駕鶴西去,曾經整齊的謀臣武將,一下子去了四個,而且還丟了荊州。根本原因還在於諸葛亮一直在按照隆中對的戰略在行進,劉備也對諸葛亮的隆中對策而深信不疑,沒有認清形勢,步子走得太急,以為天下就那麼容易得到,可他們沒有想到,現在局勢已經改變了,劉備已不是當年的流浪漢,曹操也不是當時的獨大者,孫權也是了爭雄天下的夢想,你劉備還在按照過去的設想,按照過去的基調去行事,那豈能不打回原形?而且,劉備在發動漢中戰役、關羽發動江陵戰役之前,孫權就因為要荊州雙方差點內鬥時,就應該引起警覺,孫劉聯盟隨時都有可能破裂,可是,在雙方重新劃分荊州之後,劉備政權竟然孫劉聯盟的基礎還如以前一樣牢不可破,這就是釀成大禍的根本原因。

    這個時候,劉備與諸葛亮的矛盾應該發生了,只是因為現在還不是清算的時候,所以,還必須安撫,但從劉備怒氣沖天,親率十萬大軍東征要為關羽報仇,而且不但不聽諸葛亮勸阻,還根本就不帶領諸葛亮東征,當然美其名曰是讓諸葛亮坐鎮,實際上應該是不相信諸葛亮了,可放眼手下,沒有諸葛亮還有誰呢?所以,君臣分道,劉備率領十萬大軍東征,可是,沒有謀臣的劉備,再加上剛剛似乎還是老大,現在你孫權竟然在背後捅刀,那我豈能罷休的老大心理?然而,三國英雄有一個通病,爭得天下一席之後馬上陷入平庸,連戰連敗,正如曹操,赤壁、漢中兩戰被打回原形,孫權合肥之戰那也是不堪一擊。現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結果敗得連褲衩都沒了,十萬大軍,基本是全軍主力,全部被陸遜消滅得一乾二淨,隻身逃往白帝城。劉備從此征服天下無望,自然氣急攻心,最終一命嗚呼見了閻王。劉備政權恍如曇花一現,就此衰落。

    然而,劉備政權在劉備去世之後,在諸葛亮的輔助之下(實際上是在其領導之下),竟然能夠做到衰而不死,其政權又延續了幾十年,根本原因還在於這個時候,隆中對的基礎又回來了,劉備政權與孫吳政權經過夷陵戰役後,都同時衰落下來,曹魏政權反而相對穩定了,而且相比東吳,曹魏政權的實力又進一步壯大了,孫吳要想獨自對抗曹魏,那又不可能,可劉蜀政權如果單打獨鬥,那馬上就會被消滅,劉蜀政權如果真被消滅,那孫吳政權也就不遠了,所以,孫吳與劉蜀又不得不聯盟,只有精誠團結,他們才能不被消滅,才能偏安。正因為如此,又成全了諸葛亮的一世英明,隆中對又從這裡開始發揚了光大。

    所以,劉備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 3 # 資治通見

    "隆中對"與三國時代的地緣戰略

    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隆中對》是理解整個故事的“文眼”。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最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劉備集團此後的種種攻略皆源於此。

    沒有《隆中對》,那麼後來出現的可能不是魏蜀吳鼎立的三國模式,而是曹魏VS孫吳的南北朝模式了。“隆中對”直接影響了從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中國政治格局,其有效時間影響長達56年,時間跨度佔了此後整個三國時代的77%。毫不誇張地說,"隆中對"硬生生改變了一個時代的走向。

    207年——隆中對

    263年——蜀漢滅亡

    是“天下三分”還是“南北對峙”?

    在《隆中對》誕生的七年前,東吳重要謀士魯肅也為孫權提出了一項戰略方案——《榻上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魯肅見到孫權,兩人合榻對飲、相談甚歡。孫權問魯肅對東吳今後的戰略發展方向怎麼看?

    魯肅回答說,漢室已經不能復興,曹操也無法除掉,為您考慮,只有把根基立於江東,才能爭奪天下。北方容易出現紛爭,正因多紛爭,主公您正好可以溯江而上,先剿除黃祖,然後進伐劉表,攻取巴蜀,完全據有上中下游的長江天險,依託長江天險,與曹魏集團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 魯肅《榻上策》的理想劃界?

    《榻上策》為孫權提出的是曹魏VS孫吳的南北朝模式,而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提出的則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模式。後來的歷史發展基本走的是三國鼎立的模式,這是為什麼呢?

    換句話說,在曹魏與孫吳兩大寡頭下,弱小的劉備集團是如何從夾縫中求得生存,贏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呢?而這也正是諸葛亮比魯肅的高明之處。

    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的理想劃界?

    這涉及到寡頭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模式。德國經濟學家斯塔克爾伯格(H. Von Stackelberg)曾提出“斯塔克爾伯格模型”。該模型將寡頭細分為“實力雄厚的領導者”與“實力相對較弱的追隨者”兩種。

    首先,市場領導者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自己的市場行為,然後,市場的追隨者再根據市場領導者的行為決定自己的最優行為。如此迴圈往復,形成寡頭格局下的行為模式。

    具體到《隆中對》,可以把參與主體分為:領導者(曹魏)——追隨者(孫權、劉備)的三方博弈模式。在該模式下,由於曹操實力最強,“此誠不可與之爭鋒”,所以,孫、劉均無法單獨與之對抗,必須聯合方能圖存。這是三方的基本行為模式,具體而言:

    第一種情況:如果曹操攻打劉備,那麼孫權一定會救援劉備。“隆中對”之後第二年發生的赤壁之戰就是如此,市場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一定會透過“抱團”取暖。

    第二種情況:如果曹操攻打孫權,由於孫權在業內排行第二、且擁有長江天險,完全可以支撐較長時間,那麼劉備就可以按照《隆中對》提出的戰略方針,從容地攻取西川(益州)和漢中,建立一方霸業。

    第三種情況:如果孫權攻打劉備,由於面臨著來自曹魏的壓力,那麼孫權只能敲打、而不能吞併劉備。這就是後來在夷陵之戰大勝劉備後,為什麼孫權並沒有乘勝滅蜀了。

    正是在上述三方博弈的行為模式下,劉備集團在短短十二年裡(公元207~219年),迅速從寄人籬下發展到“進位漢中王”,成為三分天下中的一員,並順手“埋葬”了魯肅的南北朝模式。

    天下“終歸一統”還是“永續分裂”?

    《隆中對》與《榻上策》的另外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對終極戰略目標的判斷上。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實現“天下三分”只是第一階段,而“圖取中原”才是其終極目標!從後來的發展看,“諸葛秉政”之後,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為的就是實現一統天下的終極戰略目標。

    相比之下,魯肅雖然也提出過圖取天下的目標,但是他的立足點還是“保江東以觀成敗”這個角度。

    圖取中原與保江東以觀成敗

    表面上看,兩者的差異是由意識形態導致的:劉備作為漢室之胄,心理上自然不會滿足於地方割據,本著“王業不偏安”的心態,所以要“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相比之下,孫吳方面則沒有這層意識形態的色彩,屬於偏安一隅的狀態。

    拋開意識形態的差異,從政治市場結構演化的規律分析,諸葛亮的境界還是要比魯肅高:諸葛亮看出來了,不管將來是魏蜀吳三分還是魏吳對峙,這樣寡頭結構都不會長久,總有一天會改變,“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那麼,問題就不在於將來是否會統一、而是在於由誰來統一。當然,站在劉備方面考慮,諸葛亮還是希望未來一統天下的能是蜀漢一方,實現“三家歸漢”。

    對競爭對手的深刻洞察

    《隆中對》中指出,天下將來會“有變”。那麼,曹魏集團內部為什麼會“有變”呢?這要源於諸葛亮對曹魏這個市場領導者的深刻洞察:

    曹操在創業上採用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模式,帶來的好處,是曹操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名義和官職廣納人才,帶來的壞處則是這些人才究竟是誰的搞不清楚。

    曹操陣營龐雜:有原來就在中央政府任職的,有後來被曹操選拔招攬的,還有朝廷官員推薦任命的,更有從敵營中招降納叛的,並非清一色的都是自己的隊伍。

    加之曹操本人人品有誤,導致團隊整體道德水平低,容易出內亂。朝廷裡總會有不服的人存在,後方不穩定,朝廷內外的敵人都要對付,容易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從而影響事業的發展。

    曹操集團內部先後出現了董承“衣帶詔”事件、荀彧反對曹操封公建國、孔融、禰衡等人唱反調;赤壁之戰後,有人想借赤壁之敗扳倒曹操,趁機取而代之。

    赤壁之戰後,曹操又進行了破馬、韓,徵孫權,伐張魯三次戰爭,每次時間都不超過一年,甚至寧肯半途而廢也要返回鄴城,究其原因,用法正的話說,這不是曹操考察不周、用兵不足,一定是他內部出了問題,使他感受到了威脅。

    曹操之後,曹丕“篡漢立魏”、經過曹叡,三代之後,及至曹芳繼位,司馬懿父子開始依葫蘆畫瓢,曹魏步入了“司馬同槽”時期:從曹叡託孤、經洛陽政變,到曹芳被廢、曹髦被殺、包括期間的揚州之亂,前後共21年,正是魏國政局動盪時期,也就是諸葛亮所指的“天下有變”,或者魯肅所指的“北方誠多務”。

    而這一戰略機遇期,蜀漢卻處於鴿派的蔣琬、費褘秉政時期,等到鷹派的姜維掌握兵權揮師北伐時,已經失之太晚了。

    對蜀吳“中分天下”的地緣安排

    《隆中對》的另一高明之處,在於對未來蜀吳“中分天下”的地緣安排。“三分天下”時期,蜀漢佔據的是荊州和益州,屬於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而孫吳據有的揚州和交州則完全是第三階梯。

    同時擁有雍州、益州的重要性

    按照《隆中對》的構想,未來蜀吳如果分路北伐,一旦成功,將會形成與吳國東西二分天下之格局。蜀國即使退到太行山一線,也仍然對吳有絕對的地緣優勢。

    一方面因為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高地對低地往往可以施加更大的地緣壓力。而河、濟、淮、江四瀆,蜀國又皆處上水,順流而下其勢無匹。儘管是二分天下,吳、蜀之優劣已決。

    一旦重啟戰端,蜀漢可充分利用佔據中國地勢第二階梯的地緣優勢,進攻處於第三階梯的吳國,統一天下,如“漢高祖故事”。

    高祖當年便是同時據有四川和陝西、山西,佔據第二階梯(地圖來自史圖館)

    關於《隆中對》的戰略失誤,後世一般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關羽“大意失荊州”,使得蜀漢北伐失去了荊州這個前進基地,而不得不翻越祁山,後勤難濟,導致每次北伐均因糧草不濟而功敗垂成。

    二是在首次北伐時,諸葛亮未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從而失去了襲取長安的機會。事實上,《隆中對》不足還是要從建安十二年對當時格局判定說起:

    政治格局判定時的無奈

    回到公元207年,從當時的中國政治版圖來看,除了中原的曹魏集團、江東的孫權集團,在這兩家剩下的地盤其實共有三塊:除了《隆中對》所提到的荊州、益州,還有雍州(又稱為關中、秦川)。雍州當時為韓遂、馬超據守,並不在曹操的控制之中。

    從地緣環境上來看,如果劉備集團後來佔據的是“雍州+益州”,那麼,在後來“三分天下”的鬥爭中,其地緣優勢將遠大於諸葛亮《隆中對》中所提到的“荊州+益州”。

    而“雍州+益州”才是真正的“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邦在與項羽對峙鴻溝時,所依託的正是這塊戰略大後方。

    從地緣上來看,一旦佔據了“雍州+益州”,就可以牢牢佔據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那麼,以第二階梯攻打第三階梯,正好可取地利上的優勢。也就是說,得“雍州+益州”者方可得天下。

    如果追溯到更早的戰國時代,在秦惠文王時,秦國內部面對到底是先“問鼎中原”還是先“攻取巴蜀”時,產生了分歧:縱橫家張儀認為,應先攻韓,打通東進中原的崤函通道;而司馬錯力主先攻取巴蜀,為秦國爭霸乃至統一六國提供穩定的戰略大後方,即“伐蜀則得楚”。秦惠文王后來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

    秦國攻取巴蜀後,其地緣環境大大改觀,並且從根本上確立了對山東六國尤其是楚國的地緣優勢。

    秦滅巴蜀之時,對楚已有了巨大戰略優勢

    設想一下,假如當年楚國不是急切地去問鼎中原(春秋楚莊王、戰國楚威王),而是溯江而上攻取巴蜀,“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那麼,焉有後來秦國的崛起?恐怕統一六國的是楚國而不是秦國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擁有一個長遠的戰略眼光是多麼重要!

    首先攻擊外圍,佔據第二階梯,然後包圍中央,再蕩平東方

    從三國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北周的立國者——宇文泰同樣是襲取巴蜀,在擁有“雍州+益州”的情形下,確立了與北齊、南陳鼎立的地緣優勢,使北周由周齊陳三國中最弱的一方,憑藉地緣優勢迅速崛起,為後來的北周武帝滅齊、楊堅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什麼沒有提到雍州呢?

    北周、北齊、陳

    作為一名傑出的戰略家,諸葛亮不會不知道雍州的地緣重要性。筆者認為,諸葛亮之所以未提到雍州,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隆中對》提出之時,劉備駐軍於荊州新野,與關中之間隔著廣闊的曹操統治區。劉備即使想奪取關中,也是鞭長莫及。

    二是諸葛亮為劉備設計戰略行動時間表的時候,一定也會預料到,在劉備西取荊州、益州的時候,曹操那邊也不會閒著,也必然會控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而且還是中原屏障的雍州(關中)。

    事實上,在劉備後來入川的同時,曹操不僅透過破“馬、韓”以取得關中,而且還透過“伐張魯”,初步控制了漢中——這塊益州的北面屏障,引得初至益州的劉備方面人心惶懼。

    劉備起步較晚,大家都在圈地,佔不到雍州了

    以劉備方面的實力,能在曹魏立足未穩之時擊敗夏侯淵、重新奪回漢中就不錯了,要說進一步拿下關中,那就是舉手摘星辰了。

    這裡的啟示在於,創業(對劉備來說是轉型) 起步一旦晚了,其最終成就也會受到深刻影響。在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時代,曹操集團正是佔據了“創業時間早”這樣一個“天時”的優勢,迅速搶佔地盤,成為市場領導者。

    也正是由於起步晚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速度再快,也只能奪取荊州和益州——這一個“戰略制高點”,要想奪取另一個“戰略制高點”——雍州,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在後來的魏蜀吳三國綜合實力對比中,蜀華人口約有28萬戶,士兵人數約10萬。吳華人口約有52萬戶,士兵約23萬。魏華人口約有103萬戶,士兵約50萬。

    從中可以看出,創業最晚的劉備集團實力也是最弱:人口僅佔12%。所以,諸葛亮後來六出祁山、仍難有突破,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也就是說,不是你看不到市場機遇,而是你的行動每次都比別人晚一拍,同樣也很難成功。

    地緣安排上的失誤

    在擬定劉備集團奪取荊州和益州的戰略行動方案中,諸葛亮其實忽略了一點:荊州與益州在地緣上並不是一體的,相反,荊州(長江中游)與江東(長江下游)在地緣上其實才是一體的。

    從地緣上來看,荊州在東吳的上游,在以水軍為主、並依託長江天險的東吳看來,荊州就等於懸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也就是說,不管後來劉備方面如何鼓動孫權去攻徐州戰合肥,與曹魏如何爭奪江淮江左地區,到最後,孫權集團去都會把注意力和主攻矛頭對準荊州,併力奪之的。

    另外,《隆中對》關於荊州作為蜀漢未來北伐基地之一的戰略安排,也間接導致後來劉備方面過於看重荊州了。

    對於劉備集團來說,荊州的確是一塊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前進基地,但是其地緣特點,決定了遠在四川盆地的劉備即使擁有、也難以守住,有點兒雞肋的味道。

    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蜀吳“湘水劃界”、中分荊州之後,這一劣勢越來越明顯,當時蜀漢方面所轄的荊州地區已經對東吳門戶洞開。

    即使是蜀漢作出了上述讓步,荊州的地緣特點決定了孫吳方面的目標必然是奪取荊州全土。因此,應該說,後來關羽的“失荊州”、劉備的夷陵之敗正是這種地緣安排的必然結果。

    在湘水流域內,孫劉兩家之間的劃界是缺少地理分界線的,最終荊州勢必要歸於一家

    兵分兩路的弊端

    諸葛亮《隆中對》在北伐中原的安排方面,具體採用的則是“兩路分兵”,即:一路以荊州為基地,進攻宛城、洛陽方向;另一路則以益州為基地,揮師進攻關中。

    諸葛亮規劃兩路並進,就可奪取中原。從地緣上來看,諸葛亮的兩路出兵,距離有千里之遙,首尾實難呼應。兵力分散、不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

    後來,在劉備剛剛攻取漢中後,曹操準備來犯,劉備於是命遠在荊州的關羽率軍北進,打響了襄樊之戰,打得曹操意欲遷都以避其鋒。但是,一旦孫吳從東面襲取荊州時,遠在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第一次夭折危機:赤壁之戰

    自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隆中對”出臺,從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有三次危機可能會導致中途夭折:

    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的“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安排的本來是“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的戰略方案。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僅僅不到一年時間,曹操就於次年秋初舉兵南征。

    而此時的劉備尚未有效接收荊州。隨著劉表病亡,荊州群臣擁立其子劉琮,而劉琮繼位後迅速降曹。

    曹軍來勢洶洶,所向披靡,隨後更是在當陽大敗劉備,並迅速佔領江陵/南郡,劉備和孫權所依託的“長江防線”被撕開一道口子。形勢的突變,讓“隆中對”“鼎足三分”的建國道路面臨第一次重大危機。

    “長江防線”被撕開一道口子

    應該說,此時的形勢對曹操一片大好。若能有效運用,當可趁勢掃平南方。曹操方面可派一員大將,率步兵攻取夏口,從而將荊州最重要三鎮——襄陽、江陵、夏口盡收囊中。

    那麼,遠在柴桑的孫權很可能就不敢輕舉妄動,且隨著曹軍聲威日隆,東吳內部必然會出現分歧。可惜,驕傲的曹操未能抓住這一有利時機。

    當此生死存亡之際,初出茅廬年僅27歲的諸葛亮臨危受命、以其傑出的外交才能出使東吳,完成了“聯吳抗曹”的艱鉅使命。

    孫劉結盟後,與曹操在赤壁爆發了遭遇戰,不習水戰的曹軍旋即大敗,隨後退出荊州。自此,魏蜀吳“鼎足三分”的局面出現雛形,“隆中對”的戰略目標開始邁出艱難的第一步。

    第二次夭折危機:曹操平定漢中時期

    建安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211-214年),劉備乘虛而入,以詐力取得西川,立足未穩。與此同時,曹操西征張魯,平定漢中。介於漢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門戶。

    此時劉備遠在與孫權對峙的荊州前線。謀士劉曄、司馬懿建議曹操乘勝取蜀,但曹操受制於“內有憂逼”的情形、並未採納其建議,而是選擇撤兵。

    曹操因此失去了在有生之年統一中國的可能性,“隆中對”的第二次危機也就此躲過。曹軍一撤,劉備旋即發兵攻取,漢中歸蜀,從此再也沒有落到過曹操手上。劉備隨後進位漢中王,達到其事業的巔峰。

    214年,劉備收蜀,一旦控制漢中,三國鼎足之勢形成

    第三次夭折危機:“夷陵之戰”時期

    “隆中對”所面臨的第三次夭折危機,出現在劉備執意伐吳的“夷陵之戰”時期。自荊州被東吳襲取、關羽被殺後,為奪回荊州,劉備不顧群臣勸阻,在稱帝后僅三個月,就率傾國之兵東征孫吳。

    孫權遣書請和,劉備盛怒不許。曹魏方面的謀士劉曄識破孫權遣使稱臣的目的,向曹丕進言,藉此千載難逢之機,聯蜀滅吳,然後再大舉伐蜀,從而實現統一中國的目標。然而,缺乏戰略眼光的曹丕,竟然輕易放棄,錯失了統一全國的大好機會。

    “隆中對”的第三次夭折危機再次輕輕翻過。夷陵之戰後,“隆中對”所描繪的“三國鼎立”局面最終形成。

    至此,“隆中對”所面臨的三次夭折危機均安然度過。蜀漢從無到有,終於成為三國中的鼎立一方。

    細細分析,會發現,每次危機的主動權均是掌握在三方中的最強者——曹魏的手中。這倒也非常符合市場格局的特點——市場的主動權一般掌握在市場領導者手中。

    假使曹魏能及時採取正確措施,那麼縱使有十個諸葛亮也無法挽狂瀾於既倒。當初,諸葛亮選擇了相對較弱的劉備一方“鞠躬盡瘁”,當然,最終也未實現“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目標,其實並不全賴個人因素。這也印證了那句話——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個人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

  • 4 # 起音

    古語有衝冠一怒為紅顏,那麼為兄弟兩肋插刀亦在所不惜。

    劉關張三兄弟的感情可謂是情比天高,從最初的桃園結義,三兄弟白手起家,到之後的奪荊州,入西川,征戰無數載,終於打下了這浩大的蜀國江山,然而二弟被殺,身為大哥的劉備怎麼能嚥下這口氣,龍有逆鱗,觸之即怒,當初三人就一起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於是發兵吧,進攻東吳,替我二弟報仇,你們殺我二弟,我滅你江東陪葬,於是夷陵之戰誕生了,同時又因為劉備的決策失誤,於密林之處連營七百里犯下兵家大忌,最終戰敗,但我們先不說夷陵之戰了。說說劉備為何撕破孫劉聯盟的約定。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二弟你暫且先走,大哥隨後就來,十八年後,咱們三依然是兄弟。

  • 5 # 無盡悲涼是夜

    說說我自己的理解吧,諸葛亮給劉備指定的戰略就是外結東吳,北拒曹操,同時進軍西蜀,奠定根基,三分天下,發展實力。待時機成熟再逐鹿中原,但這個戰略最終還是流產了,因為蜀國和東吳本身也是存在利益衝突的,比如荊州之地,當有外部壓力的時候雙方還能報團取暖一致對外。但當這個壓力消失的時候雙方必定會有爭鬥,關羽的死只是個導火索罷了。如此一來結盟自然就無從談起,而劉備伐吳失敗後病死,蜀國元氣大傷。可以說這時候隆中對的戰略已經徹底崩盤了:盟友成了仇敵,辛苦積攢的家底也被折騰光。而後主劉禪又沒有其父的雄才大略,蜀國遲早會被魏國滅掉,唯一的希望就是孤注一擲,所以諸葛亮才會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最終依舊無力迴天,隆中對我覺得還是不太完美,對於和東吳的結盟有些過於一廂情願了,忽視了雙方的利益糾葛從而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 6 # 初心如舊

    我原先自己有個不成熟的答案。我認為,一是當時劉備諸葛亮剛佔領益州,漢中不久,還沒有穩固的根據地; 二是蜀漢國內各派勢力還不團結協調,需要磨合溝通,比如關羽與馬超,關羽與黃忠等人的矛盾; 三是那個天下有變的時機還不太成熟。比如最強大的對手曹魏一方沒有發生重大變故,孫權那方面也似乎很平穩等……。但無論如何,在吳魏兩國聯合謀取自己重大戰略要地的火燒眉毛時刻,諸葛亮的貌似輕鬆都讓人無法接受。大家說是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書列傳第三十五>>的全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