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野澤的風
-
2 # 一老沈一
“書評”,大概是最難寫的文章,至少是之一——因為必須說真話,而且還不能不說出個一二三。只好管中窺豹、拋磚引玉,就教於高人。
《未來簡史》主要內容講的是什麼?
封2用三段話已經說得很清楚。
再往簡潔了說,就是三句話——21世紀,智人曾遭遇的威脅已攻克,但面臨新議題;大資料、人工智慧將使大部分人淪為無用,少部分成為“神人”;未來,人類必須解決三大問題。
如果希望講的更詳細一點兒,那就請看此書中自帶的《未來簡史》思維導圖。這張圖翻過來,是赫拉利另一本書《人類簡史》的思維導圖。真是絕好的創意!看了這張圖,會讓你由衷感嘆“提綱挈領”這個成語太精闢。
那麼,是不是不準備回答此書“主要內容是什麼”了呢?不完全是。不妨咱們換個角度,聊聊何以願把這本書推薦給別人。歷史與未來。
《未來簡史》,英文名是“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
那就搞怪了。怎麼就出來一個“未來簡史”?當然,英文書名沒有直接這樣表述。但應該感嘆臺灣林俊宏先生翻譯的精妙——原書作者赫拉利真正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書名中的“Homo Deus ”即為如此的隱喻——這點後面再講。所以,中譯本加了副標題——“從智人到神人”。
把未來歸入歷史,把歷史“定義”為“一般將來時”,至少是“現在進行時”,這或許就是此書的新穎之處和一大看點。
國內外,都把尤瓦爾.赫拉利稱為“新銳歷史學家”。歷史學家麼,通常是蒐集史料、解讀歷史。誰掌握的資料翔實、總結客觀、角度新穎,誰的界內外認知度就高,成就就大。這是需要下苦功的。而且一般都眼睛向後——專注於塵封的往事。凡是“目光猶疑”,試圖把歷史作為現實註腳的,往往產生偏差,被後人所詬病。
赫拉利這個歷史學家,真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了——竟然把“歷史”的內含擴充套件到將來!
個人以為,把《未來簡史》,包括《人類簡史》,簡單地歸入歷史學著作,似不很準確和恰當。很顯然,《未來簡史》可以看作是一部“未來學”的著作。正如同上世紀70年代米都斯《增長的極限》、70和80年代托夫勒《未來的衝擊》及《第三次浪潮》、80年代奈斯位元《大趨勢》、90年代尼葛洛龐蒂《數字化生存》。
赫拉利不僅是歷史學家,或許,更應該稱其為未來學家。
史學和哲學。
說到史學,客觀地說,不論是史料的完備和可信度,或者史學治學理論的豐富,中國都長期遠勝於歐洲。西方比較著名的,是19世紀德國的蘭克,他提出要“如實直書”。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感慨,歐洲以往的史籍,過於混亂和造假極多。近代以來,中西史學研究的治學原則比較一致了。第一是“信”,就是真實。第二是“全”,儘可能掌握更多的史料。第三是“比”,採用縱橫比較研究的方法。
赫拉利的“史學研究”,是不太按套路出牌的。
《未來簡史》和《人類簡史》,這兩本書,個人認為,是一個整體,是一大部書的上下兩部。《人類簡史》也很重要,是基礎和鋪墊,但更重要的是為推出和論證《未來簡史》。所以——
第一,赫拉利玩了一把“跨界”。
歷史學,通常被分為自然史和社會史兩大類。自然史必然要說到18世紀法國的布封,他撰寫了博物學的44卷鉅著《自然史》。社會史著作就汗牛充棟了——世界史、地區史、國別史、斷代史、專業史不一而足。
赫拉利,是橫跨著或者說居於自然史和社會史之上,來寫人類史的。
有意思的是,英語中,常用的關於人類的“稱謂”,至少有19個,多用的是“human”、“mankind”和“humanity”。他偏偏不用,而用了“homo ”。這個詞,更多的使用於生物學。表明“人”是“靈長目”,“類人猿亞目”,“人種”,“人屬”,“智人種”。科學已然證明,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都屬於“智人”。
所以,赫拉利用了這個詞來稱呼“人類”,意在把“天之驕子”的“人類”還原到自然歷史當中去考察。用他《人類簡史》中的話來說,其實人類也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恰逢其時、機遇偶然地掌控了世界並發展到現在。不必情緒化地否定他的觀點。《人類簡史》整整一本書,都在試圖證明這件事。而且並非毫無合理之處。
赫拉利顛覆了以往史學就史論史、就事論事的視野,而是把對人類史的研究還原到了一個更廣闊,其實也更應該的環境去考察。
第二,赫拉利在研究和論述的方法上更著重於宏觀。
國內外對赫拉利著作評價中,常常提到他的“新視角”。
“新視角”是什麼?就是他沒有按照幾乎所有史學家所採用的那種從細節出發,進行考證和論證的治學方法。而是大開大合,甚至“東拉西扯”,卻實現了從總體上把握“智人”進步程序的論證和“推演”。你懷疑嗎?他信手拈來的例證又使你不得不信。
為此,赫拉利採用了一整套完全不同與以往歷史學家概念。以往的史學家們,會分析生產、生活,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等。赫拉利講的是“八卦”、“虛構概念”,“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和帝國的聯姻”,等等。
赫拉利的“新視角”就是更宏觀地把握和描述“智人”的發展。
第三,赫拉利所鍾情的是探討規律。
不論是《人類簡史》,還是《未來簡史》,赫拉利所著眼的、鍾情的,是探討“智人”,這個沒什麼了不起,機遇偶然發展起來的物種“進化”的規律——何以“蹣跚學步”到“獨霸江湖”;“志得意滿”之後又會如何?
不是沒有結論。他概括的結論就是——歷史開始於人創造神;歷史終結於人成為神。
《人類簡史》說的是前一段;《未來簡史》講的是後一段。
在中信出版集團翻譯出版的《未來簡史》的版本分類裡,標註屬於“社會發展史”一類。這個分類不能說不對。但是,作為讀者來看,與其把這兩本書看作是歷史學著作,倒不如看作是哲學著作,至少是歷史哲學著作。
通俗和深奧。
中信出版集團對此書的分類裡,還有一句話,叫“通俗讀物”。何以如此劃分,不得而知。或許是作者過於“調侃”,以致“八卦”——的確不像絕大多數的歷史學著作,一本正經、不苟言笑;或許書中觀點與經典說法距離過遠——不僅與國內,即便與國外的主流見解也迥然不同。
不管怎麼說吧,此書確實通俗,就是作者的機制和幽默。赫拉利是個奇才,他對於歷史學、人類學、生物學、生態學、基因學、經濟學、法學,等等領域的熟知,在這兩本書中,皆是信手拈來、運用自如,還別出心裁。不得不令人歎為觀止。
說到什麼書算好書,托爾斯泰有個觀點。他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個人以為,一本書除了提供正能量,若能深刻、雋永更好,但如果再能讓讀者“不忍釋卷”,那就是真正的好書了。
《未來簡史》夠得上這樣的資格。不然,比爾.蓋茨,也不會書剛出版,就立馬加入自己的推薦書單。
個人想一想,能夠看著書就情不自禁發笑的,歷史和傳記一類,除了此書之外,只有《馬克.吐溫自傳》和英國尼克.萊恩的科學史著作《生命的躍升》。
赫拉利兩本書一出,追隨者眾,完全可以用“趨之若鶩”來形容。當然,也有不同聲音,如國內某都晚報刊文,認為看《未來簡史》,不如去看科幻小說。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此種現象屬於正常。但是是否還有另一種情況呢?就是在作者的“通俗”的表象下,蘊含著“深奧”,或者說“深刻”,而“不屑一顧”者恰好沒看到。
比如,他提出的“資料”和“演算法”的概念,便不該輕易否定。前面提到的那些未來學的著作,儘管人們也爭相閱讀,但多少人當時真會相信有可能實現呢?然而,事實告訴人們,也就是“歷史”告訴人們,書中的“預言”,不應該輕視,有許多已成現實。
舉個例子來說,“阿爾法狗”戰勝了世界上所有頂尖的棋手。為什麼呢?因為由人造出來的機器,在“資料”和“演算法”上,高了人一籌。
赫拉利講的仍然是“趨勢”,講的是“規律”。目前,這一切似乎越來越清晰地擺在了“智人”面前。
作者說,在日益發展的科學技術面前,絕大部分人會淪為“無用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成為“神人”。儘管聳人聽聞,其實並不代表了他的悲觀。赫拉利2017年來中國,明確認為人工智慧不可能完全超過人的智慧。
反倒是,他提出了新的技術革命的課題,就是本書中第三部分的內容。凡是認識不到這種緊迫性的國家、民族和人們,極有可能淪落為“無用的人群”。
就是說,別輕易地對作者的觀點嗤之以鼻。堅守著傳統觀點,“抱殘守缺”,真的是有可能落伍的。
赫拉利講了“智人”在“芸芸眾生”的動物中的崛起;講了“智人”如何造神;講了“智人”有可能成為“神”。尤其對各種宗教進行了“解構”,並對“人本主義”和“自由意志”施以評判。
其實,他的這兩本書,恰恰是“自由意志”最好的寫照。不妨將他的觀點理解為,“自由意志”越來越會受到科學發展的制約和規範。
“人本主義”的產生和壯大,是對於“神”的否定。不妨把赫拉利的觀點,理解為必須將“以人為中心”,迴歸到以自然為中心。
作者以上的論述,其實充滿著哲學的思考。
-
3 # 造就
一些人認為,擁有智慧的計算機將把人類排擠出就業市場,製造一個新的“無用階層”;其他人則堅稱,自動化技術將為全人類創造廣泛的就業機會和更大的繁榮。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我們應該採取行動,防止最壞的情況發生。
自動化革命正從兩股科技浪潮的交匯點浮現出來。計算機科學家正在開發可以學習、分析海量資料、以超人效率進行模式識別的AI演算法;與此同時,生物學家和社會科學家正在破譯人類的情感、慾望和直覺。
資訊科技和生物技術的融合正在催生能夠分析我們人類並跟我們展開交流的演算法,而這些演算法的任務執行能力可能很快就會超越人類醫生、司機、士兵和銀行家。最終,它們可能會將數億人擠出就業市場。
政府可能會有意地放慢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速度,以減輕由其造成的衝擊,並給世人留足重新適應的時間。但是,要完全拒絕自動化技術並杜絕因此而來的工作崗位流失,那不僅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
那將意味著,我們要放棄AI和機器人技術的巨大積極潛力。如果自動駕駛汽車在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都優於人類司機,那麼僅僅是為了保護司機的工作而禁止自動駕駛汽車,那將是反生產力的。
一種更明智的策略是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特別是,隨著常規工作實現自動化,新的非常規工作機會將會增加。
例如,專注於診斷已知疾病和實施常規治療的普通醫生可能會被AI醫生所取代。正因為如此,從事突破性醫學研究、新藥研製以及創新性手術技術探索的人類專家將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援。
實現這一切需要經濟上的創業精神和法律上的靈活性,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場教育革命。
終身學習今年9月,一臺機器人在義大利比薩的威爾第劇院指揮盧卡愛樂樂團(Orchestra Filarmonica di Lucca)進行演出。
要想把新機遇利用起來,人們需要進行徹底的、終身的再培訓。AI革命不會是單一事件,就業市場和教育系統不會在一個單一事件發生後就進入新的平衡狀態。
相反,AI革命將是由一系列愈演愈烈的顛覆所構成的連鎖事件。即便在今天,也幾乎沒有人希望一輩子從事同一份工作。到2050年,不僅僅是“終身崗位”的概念,甚至連“終身職業”的概念看上去都可能顯得不合時宜。知道要把什麼知識教給小學生和大學生,這件事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預測未來從來不容易。如果你生活在一千年前的中國,你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整個王朝可能在50年內覆滅;契丹人可能入侵;或者一場新的瘟疫可能奪走百萬人的生命。
儘管如此,你確實能夠知道,大多數人仍然會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統治者仍然會需要男性加入軍隊作戰和管理國家的稅收,女性仍然會被婚姻束縛,而人們的預期壽命仍然會在40歲左右。
因此,在1017年,貧窮的中國父母教他們的孩子耕田或織布,富裕的父母則教男孩讀書寫字或者習武,以及教女孩三從四德。顯而易見,這些技能將仍然被需要。相比之下,到了2017年,我們對工作、性別、經濟,乃至死亡的未來已經沒有這樣的把握了。
人們的心理狀態可能也會成為一個重要障礙。變化始終會帶來壓力,我們已經面臨著壓力和焦慮的大爆發,隨著就業市場和個人職業不確定性的增加,我們可能想知道,是否每個人都會擁有應對不斷變化的生活所需的情感耐受力。我們可能需要更有效的減壓技術來應對這一切,包括藥物、神經反饋訓練和冥想,等等。
相對來說,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可能比對人們進行再培訓來填補崗位空缺更容易。一個龐大的無用階層可能出現,那既是因為就業機會的絕對缺失,也是因為相關教育和心理靈活性的缺失。
試驗案例2015年,在義大利的一家療養院,一名婦女跟一臺機器人在一起。
儘早確認新技術之下的贏家和輸家,這一點特別重要。看上去很美好的整體統計資料可能掩蓋著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對於男人和女人,對於40歲以上的人和20歲出頭的人,對於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和目不識丁的人,自動化可能會產生非常不同的影響。
贏家和輸家並非我們通常認為的那些人。舉例來說,在診所之中,自動化對醫生的威脅可能比護士更大。
很多醫生幾乎只專注於處理資訊:他們收集醫療資料,進行分析,並做出診斷。護士則還需要出色的運動和情感技能,從而給病人進行疼痛的注射、更換繃帶,以及帶著關心去聆聽他們說的話。在AI家庭醫生入駐我們的智慧手機之後,我們可能還要過很多年才能擁有一種可靠的機器人護士。
此外,要理解未來計算機和人類之間的經濟、職業和倫理關係,探索智慧和意識之間的關係也將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正在看到計算機智慧的巨大進步,但在計算機意識領域卻進展寥寥。
就像飛機沒有長出羽毛卻能飛得比鳥更快,計算機也能解決問題,甚至比人類更擅長分析人的情感,而它自己沒有產生任何情感。研究這些差異將有助於我們預測AI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以及確定哪些東西應該遠離AI的控制。
AI已經在一些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在我看來,這提供了現代自動化技術如何影響工作世界的試驗案例。
在國際象棋領域,IBM的“深藍”(Deep Blue)計算機擊敗加里·卡斯帕羅夫(Gary Kasparov)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然而,人們仍然在下象棋,人跟AI組成的“半人半機”團隊要比單獨的人或計算機都要強。
這起初似乎是未來的好兆頭:就業市場可以培養那些能夠利用AI而不是與之競爭的人才。然而,半人半機團隊中的力量平衡是在不斷變化的。計算機的棋藝越來越高,以至於人類在團隊中逐漸失去價值,並可能很快變得無關緊要。同樣的事情可能在其他人機協作團隊中發生。
自動駕駛汽車是另一個重要的試驗案例。交通運輸可以利用AI的一項核心優勢——連線性。即使由單臺計算機驅動的自動駕駛汽車比不上一名優秀的司機,但如果這些計算機組成網路,它們仍然要比目前在道路上佔據主導地位、容易犯錯的人類司機更加安全和高效。
如今,每年大約有125萬人死於車禍,據估計,其中90%以上都是由人為失誤造成的。當兩名人類司機駛入同一個交叉路口時,他們可能因溝通受阻而發生碰撞。
但是,由計算機驅動的汽車可以接入同一個網路,因此它們因溝通受阻而發生碰撞的可能性就小得多。類似地,我們更容易確保自動駕駛汽車遵守交通規則,比如限速行駛,更不用說禁止酒駕了。
自動駕駛汽車說明了重要的兩點。第一,在某些領域中,用機器人和計算機替代所有人類可能是有意義的,哪怕是某些人類個體能夠做得更出色。第二,當某些領域發生變化時,變化可能突然而至,而不是逐步發生。
軍隊是另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因為軍隊是很多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人類戰士附帶的經濟和政治成本非常高,所以在戰場上用計算機代替人類已被證明很有吸引力。最先進的軍隊如今越來越多地依賴數量相對較少的專家,並輔之以精密的自動化技術,比如無人機、機器人、智慧炸彈、網路蠕蟲病毒,以及能夠對海量資料進行處理的演算法。
這一轉變已經在維護、遠端控制、程式設計和網路安全等領域產生出新的軍事工作崗位。美國武裝部隊需要30人操控在敘利亞上空飛行的“捕食者”(Predator)或“收割者”(Reaper)無人機,並需要至少80人對採集到的資訊進行分析。認真研究軍隊就業市場,我們可以從中獲知很多關於民用經濟未來潛在發展的資訊。
新秩序基於從早期預警訊號和試驗案例中獲得的見解,學者應該努力開發出新的社會經濟模式,因為舊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
例如,20世紀流行的社會主義認為,工人階級對經濟至關重要,那些社會主義思想家試圖教導無產階級將其巨大的經濟力量轉化為政治影響力。到了21世紀,如果說民眾失去了經濟價值,他們要對抗的可能不是剝削,而是無用。
一個新模式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普及:全民基本收入(UBI)。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向富人和大公司徵稅,以此向每個人提供能夠滿足基本需求的固定收入。這將緩解窮人因失業和經濟混亂所受的衝擊,並保護富人免於民憤。
此外,UBI還將解放民眾,讓他們能夠從事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那些工作放在當下看可能沒有經濟價值),或是繼續深造。
2017年1月,芬蘭啟動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政府每月向2,000名失業公民發放560歐元(約合人民幣4,360元),不管他們是否找到了工作。此外,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義大利的裡窩那以及荷蘭的幾個城市也在進行類似的試驗。
當然,這樣的國家級和城市級方案可能無法解決最糟糕的問題。全球化讓一個國家的人完全依賴其他國家的市場,而自動化可能破壞這個全球貿易網路的很多大板塊,從而給最薄弱的環節帶去災難性的後果。
AI可能會在高科技中心(比如矽谷和班加羅爾)產生巨大財富,與此同時,它也可能對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欠發達國家(比如宏都拉斯和孟加拉)的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可以想見,美國選民或許會同意把科技巨頭(比如亞馬遜和谷歌)為其美國業務支付的稅款用來貼補賓夕法尼亞州的失業煤礦工人或是紐約的失業計程車司機。但是,他們不太可能同意把自己納的稅拿給宏都拉斯使用。對於一個後工作的經濟、社會或政治體系,我們還遠沒有構想出任何可行的模式,而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19世紀,工業革命帶來了新的情況和問題,當時既有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模式都無力應對。結果是人類不得不開發出全新的政治模式:自由民主制、法西斯極權等等。為了對這些模式進行試驗,去蕪存菁,實施最好的解決方案,人們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可怕的戰爭和革命。
在21世紀,資訊科技和生物技術融合帶來的挑戰可以說更甚於蒸汽機、鐵路、電力和化石燃料。鑑於我們現代文明的巨大破壞力,我們無力承受更多失敗的模式、世界大戰和血腥的革命。
這一次,我們必須做得更好。
翻譯:何無魚
-
4 # 凱哥聊讀書
閱讀前思考
人類在戰勝了饑荒、瘟疫和戰爭後,未來還要追求什麼呢?
人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追求呢?
人類未來還要面臨什麼挑戰呢?
書中金句
我們希望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客觀意義,希望自己的種種犧牲不只是為了腦子裡的各種空想。但事實上,大多數人生活的意義,都只存在於彼此講述的故事之中。
歷史絕不是單一的敘事,而是同時有著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敘事。我們選擇講述其中一種敘事,就等於選擇讓其他敘事失聲。
“現代性”就是一項交易,人類同意放棄意義、換取力量。
每當災難發生,就算這場悲劇實際上是由富人引起的,但窮人承受的苦難總是遠遠大於富人。
科技宗教同樣提供過往宗教的一切舊獎勵:快樂、和平、繁榮、甚至是永恆的生命,但方法卻是在生前獲得地球科技的協助,而不是死後接受天堂的幫助。
活在幻想裡是一個遠遠較為輕鬆的選項,唯有這樣,才能讓一切痛苦有意義。
人類不再平等,不死就在眼前!
讀書精華筆記及心得
歷史上困擾著人類的三大問題是:饑荒、瘟疫和戰爭。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大部分人都已經不再為這三個問題煩惱了。那麼,到了下一個千年,人類還要追求什麼呢?
第一個目標很可能是長生不死。壽命的延長帶給社會和這個世界的影響,可能也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比如,家庭結構、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將會大大改變。
第二個目標,便是找到幸福、快樂的秘訣。科學研究顯示,幸福感是由人的生化系統所控制的,唯一能確保長久心滿意足的方法,就是使用外力來掌控這個系統。例如,使用藥物、用電流刺激大腦等。
在實現了永生和永久幸福之後,人類事實上就接近了自己的第三個追求:化身為神,成為具有神性的升級版的人。
赫拉利認為:預知未來,必須先了解歷史。
未來人類為什麼會追求長生不死、幸福感和神性呢?
農業革命以後,人類馴養了越來越多的動物和植物。這時,人類就不再認為他們和動物是平等的了,“泛靈論”也就不能再滿足人們的需求了。這時,“一神論”也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一神論”只有兩個主要角色:人和神,而動物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是沒有靈魂的,不重要的。
科技革命以後,隨著科技飛速發展,漸漸地,連神的角色都被淡化,甚至被抹去了,只剩下人類在空蕩蕩的舞臺上自說自話,不用再與其他角色談判妥協。人類擁有至高的權力,成為了宇宙的中心。
今天人工智慧的興起迫使我們反思:人類究竟有沒有理由凌駕於所有生物之上呢?人到底比動物高階在哪呢?
“一神論”的傳統解釋是人類擁有靈魂,而其他生物沒有,這成為人類的特質。然而,進化論無法接受靈魂的說法。
另一種證明人比動物優越的說法是,因為只有人有心靈。但是隨著我們對大腦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就越覺得主觀意識是多餘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據相關研究表明,人類的情緒、想法都是可以透過技術手段操控的。換言之,你如果想的話,所謂的“喜怒哀樂”可能對應的只是某些引數。這樣來看,所謂的“靈魂”也不過是個偽命題。
既然人類在個體生理上並沒有特別突出之處,那麼人類究竟是如何戰勝其他物種的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類能夠高度合作。歷史證據告訴我們大規模合作的極端重要性。無論是動物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勝利幾乎永遠屬於合作更順暢的一方。
人類為什麼能實現這麼靈活的、大規模的合作呢?
這得益於人類的語言能力,以及在語言能力之上的虛構故事。比如說上帝、國家、金錢、公司、價值觀等。
因此,推動社會變革的,不是我們對真實現實的認識,而是我們頭腦中的虛構故事,也就是宗教的力量。
舉個簡單的例子,紙,如果單從字面來看,他的價值只是書寫。但是,如果用紙印刷成紙幣,那麼它就有了交易的價值。同樣,如果我們在紙上印上畢業證書,那就又有了不同的價值。這些所謂的價值,都是人類賦予的虛構的故事。
隨著人類的發展。如今人文主義,就是現代世界的宗教。在政治上,不同於封建社會的世襲君主制;人文主義社會中,選民可以順心而為地選擇候選人。在經濟上,人文主義的口號是“顧客就是上帝”。在倫理上,是非對錯也強調個人的感受。
現在的世界是人文主義的天下。而且人文主義看上去很有道理。畢竟,在世界範圍內,奉行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綜合實力的確很強大。
從歷史中我們找到了答案的線索。透過合作,人類戰勝了其他物種,成為了食物鏈的最頂端,然後用一個個的虛構故事,形成了一個高度複雜卻有不是靈活的社會體系,在戰勝了饑荒、瘟疫和戰爭後,人類追求的是永恆、幸福、長生不死和化身為神,生物科技和奈米技術將這些成為現實,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人類失去了原本的價值。
現代科學的發展,會不會對宗教,或者說是對人文主義產生影響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由主義在未來,甚至是在今天,已經開始遭遇危機。科學研究挑戰了我們傳統對“自由意志”和“自我”這些基本概念的認識。
隨著大資料、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未來人的價值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改變。
首先,人類將失去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作用,人工智慧會協助我們做很多的事情。因此,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將不再認可人類有太多價值。
其次,人類整體仍然有價值,但是未來社會卻不需要個體的人,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將被演算法所替代。
舉個簡單的例子,過不了多少年,我們會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推動時代進步的養料就是資料。當人工智慧取代我們做很多事情後,那麼我們個體的價值只能是提供一些資料流,為最佳化整個大的資料流做一些貢獻。這樣來看,未來個體對於整個社會的貢獻將會微乎其微,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資料的生產者而已。在這個背景下,社會也會由一個極少數的特權精英階層,由升級後的人類組成。
那麼,什麼樣的意識形態能夠繼續帶領人類前進呢?
答案是:新的科技宗教。這些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為兩大型別:科技人文主義和資料主義。
大資料時代必然會到來,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生產經濟活動、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變化。所以,這不得不激發我們去思考:生命真的就只是演算法嗎?智慧和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當無意識但超智慧的演算法比我們還了解自己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當然,我們作為人類都不希望自己最終就只是一種演算法,而失去自身獨特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在當今科技迅猛發展之時,我們是不是能始終把握對科技的主導權,是不是能改變赫拉利的預測,確實是今天的人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回覆列表
如果有一本書可以讓人產生讓人對未來的憂慮,這本書就夠了。
《未來簡史》是一部站在現在的角度寫未來歷史的書。看似矛盾的兩個概念,“未來”和“歷史”卻能夠讓作者解讀的非常清晰到位,也讓我們打開了認識未來進而認識自己的一扇窗。
相對於諸多通識類史學作品的著述,這本書的體例不那麼嚴謹,沒有按照先賢大師們所劃定的史學架構和寫作程式來描寫,畢竟這本書不是純粹的歷史學讀物,也不是西方所獨有的預見未來學的讀物,而是將歷史和現實打通,為讀者奉上窺伺未來的方式方法罷了。
不過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恐懼的現實是,作者的觀點有些類似於前幾天霍金老先生的言論:人類的未來是滅亡。不過作者根據自己的言論推斷,說的更為詳細:人類發展的未來可能會自取滅亡。
作者從三個論題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層層論證和推導,分別是:智人征服世界,智人賦予世界意義和智人失去控制權。這裡所說的智人,就是指的人類。作者用人類學上一個名次,給人類一個新的定位。
智人征服世界,是人類自原始社會開始,一方面順從著自然的安排,崇拜著各種各樣的神,一方面又征服著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而馴服動物成為人類征服誰的第一步。再到農業革命,人類透過農作物的種植來養活自己,不再完全受制於天災的擺佈,實現了對自己命運的控制權,成為自然界的征服者,並透過各類器具的發明,成為生物鏈最頂尖的智人。
但成為智人並征服世界,並不是那麼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人類仍舊相信在他們的頭頂之上仍舊是有神靈的。從原始時期形成的“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到後來人類自己創造的各種各樣的宗教,都嚴重束縛著人們邁向更高領域的腳步。人類追求自由的內在訴求驅使著他們,人類內心對大自然,對宇宙所保持的持續不斷的好奇心,是人類自己不甘於屈服與所謂的“神”的威力之下, 而以自身所發現的真相,理論和發明,與宗教展開了對抗,時間為15世紀前後。那個時期的世界是熱鬧的: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嘗試著新航路的開闢,與東方之間的經濟交流進一步加強,而當時的的中國,鄭和指揮著艦隊,雖然抱著與西方不同的目的,但是也打開了認識世界的一扇窗。美洲的發現,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範圍,一個新的開始,是精神解放的驅動,反過來又促使著人們去做進一步的肢體的解放——
科學與宗教的鬥爭,持續了數個世紀,最終的結果是“人”的勝出,人不但主導了萬物,超越了神,賦予了人類本身應有的意義,“人性”首次戰勝了“神性”,而成為了“智神”,這個被稱為“智神”的物體開始在世界甚至宇宙間橫衝直撞,“橫行霸道”——科技以人類難以控制和理解的速度在前進著,在改變著這個世界,也改變著人類的自身。或許會有那麼一天,人類對這樣的發明的把控力,像一輛脫軌的列車失去控制一樣,人類終將被人類自己所發明的科技丟棄在一旁,沒吃沒喝沒保障,安靜的甚至不知所措的等待著末日的來臨。
而所有這一切的根本在於一個叫做Data——資料的東西,資料構成了現代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客觀的,不帶有任何情感意義的“新物種”。人類用資料構建了一個新世界,而由資料所組成的智慧時代的來臨,它帶給人類的威脅,正如人類對其他動物的威脅一樣,資料不會在乎和考慮我們人類的主觀需求,它將人類的左右體驗視同為資料模式,由此破壞了人的權威和意義來源,資料收錄了有關人體所有器官,所有情感的資料,並不帶任何感情的進行分析,甚至可以做到比人類自己更瞭解人類本身,這或許是人類最終失去意義的最為悲哀的地方——創造了資料,卻終將被資料取代。
作者在本書的最後留了三個問題:
1.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資料處理嗎?
2.智慧與意識,究竟哪個更有價值?
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慧的演算法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我想這三個問題才是作者應該在智慧時代來臨之後,需要給大家解決的問題。但是在農業社會或者在工業社會,我們尚能夠根據數千年的歷史脈絡來預見下一個世紀會發生哪些事情,但是在當下的高科技發展時代,人們甚至不能預見下一個年,或者下一個月會發生什麼事兒,更不用說發生這種變化後,會對整個社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李約瑟在20世紀提出了一個眾人難解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中國擁有傲人的文明,但現代科學和資本主義沒有在中中國產生,而是在後起之秀的西歐。他基於歷史事實之上,對過往的事件提出這樣的難題?至今仍沒有令人信服的回答。而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從當下的角度和視角,提出這樣的未來之問,我想,一是為 了激發更多讀者的思考,二或許是為了自己下一部書做鋪墊吧。
人類終將會被自己幹掉嗎?這個問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