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
2 # 詩與歷史
這個問題回到了曹操煮酒論英雄之時,所說的那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從現代的目光來看,雖然三國之時群雄並起,但能夠真正稱得上雄才大略的只有曹操與劉備兩人。曹操的才略足以支撐他在生前稱帝,可是他為了便於維護自己的地位,不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拒絕稱帝。這一策略讓曹操打敗袁紹之後,確立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並且能夠經歷赤壁之戰、漢中之戰而不衰亡。再看劉備,可謂是三國群雄起點最低之人,可是他卻憑藉自己的人格與漢皇后裔的身份,成為了曹操之後的第二霸主!至於說孫權,只能算是一個守城之君,並無雄才大略!但是在權術這一方面卻是曹操與劉備所不能及的!這也是孫權與曹劉的不同之處!題中所說的孫權稱臣曹魏就是孫權權謀的獨到之處!
孫權上表稱臣公元220年,曹丕、劉備相繼稱帝。此時關羽敗走麥城,蜀國丟失了荊州之地,劉備對於東吳可謂是滿腔怒火;曹丕剛剛承繼魏王之位並僭越稱帝,殺死漢獻帝,正是內政不穩之時。對外戰爭無疑是很好的轉嫁國內矛盾的方式;孫權則是趁火打劫的謀取了荊州之地,實力大大增強,但是惹怒了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劉備。孫劉之戰已經不可避免!於是孫權借曹丕新登基之時,國內政局不穩,向曹丕稱臣,以此換取北方防線的安穩,甚至能夠更進一步讓曹魏出兵支援,牽制劉備大軍。孫權的稱臣讓曹丕穩定了朝局,讓孫權有時間去安心面對劉備的怒火!可以說孫權用一紙書信讓吳國免於被兩國圍攻,手段之高明,不言而喻。
漢皇后裔劉備漢皇后裔的身份是劉備快速崛起的一個原因,也是劉備安身立命的所在。長久以來,劉備在與曹操的戰鬥中始終以恢復漢室為己任,也註定了劉備與曹魏永無寧日。公元220年,曹丕率先稱帝,隨後殺死了漢獻帝。不久劉備稱帝,並以光復漢室為宗旨。漢朝的末代皇帝漢獻帝正是死於曹魏之手,因此劉備向曹魏稱臣,斷無可能。如若稱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設崩塌”!
孫權稱帝220年,孫權向曹魏稱臣之後,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孫權並沒有受封,也沒有拒絕。221年在夷陵之戰後,孫權自己稱吳王。可是孫權稱帝卻是在公元229年,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公元228年七月諸葛亮發動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北伐。這一次北伐諸葛亮前期對曹魏去得不錯的戰果,可是後期卻功敗垂成。這時候的孫權見兩國之間戰爭爆發,斷然不會再合擊吳國,於是在公元229年稱帝!從這兩次可見孫權與曹操、劉備稱霸之路靠著雄才大略不同,他是靠著自己的權術,讓贏弱的吳國與魏、蜀並立!
-
3 # 靜心匠道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語出戰國時期呂不韋《呂氏春秋-貴公》,劉備懂得這句話的含義,他一生以恢復漢室為口號,想學習劉秀一樣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漢朝。也正是如此即便是前半生的屢敗屢戰,可他無論是依靠袁紹、投靠劉表,依然是獨立的一支存在。也正是他的堅持,才抓住了赤壁之戰這個機會,成功聯合了孫權,戰勝了曹操。也為後來三分天下,做了鋪墊。
後來三國中,劉備是第一個稱帝的,可見其一生的志向和宏願,就是恢復漢室,無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公心,他都是當時漢朝延續的代表人物,如果不是後來劉禪的投降,拼死一戰的蜀漢證權或者還有機會在延綿數十年,所以漢朝真正意義的消亡是在劉禪投降司馬氏以後。
那麼孫權作為江東的大哥,最後三分天下,獲取了關羽鎮守的荊州後,還成為了三國中第二強勢力,但是為何他會想曹操稱臣呢?
這或者與當時孫權的處境有關係,也能夠看出孫權有著大智慧,懂得在風雲變幻中的藏拙之道。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就曾經收到過曹操的書信,讓其稱臣,而在赤壁之戰準備之時,孫權也下搖擺不定之中,他雖然心中不想向曹操投降,可是因江東的地盤是以六郡中的豪強為主,所以他需要聽取眾多豪強的意見,最後在猶豫是,得到了江東豪強魯肅的支援,同時魯肅的一番話也符合他的心意,魯肅建議孫權,外面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就是都督你不可以。確實,作為地方豪強即便是投降了曹操,日子一樣的過而已,家中的利益一分沒少,搞不好很能升官加爵,畢竟曹操代表的是漢朝的天子,對於歸順的江東豪強肯定會捨得大本錢。
而孫權卻不同,孫權如後世劉備的兒子劉禪一樣的開城投降,其結果真的就是獨尊一地的大哥無法做了,更重要的是自己前景將會如何,這等於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了別人手裡,而自己只能低頭哈腰的做聽話的屬下,這是雄才大略的孫權不能容忍的,
更重要的是他接過自己哥哥孫策的江山還不算很久,對於江東來說只是起到了一個穩定的局面,可以說在戰功上寸功未立,所以此時即便是面對好稱數十萬部隊的曹操,他也要為了孫家,為了自己,拼一把。
而總體來說,在經過魯肅和周瑜的綜合分析後,他更堅定了自己能夠勝利的信心。所以這一次他拒絕稱臣,並且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迴應了曹操。才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大勝。
當然也有後世人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孫劉聯軍的誇大而已,本身其實應該是曹操自動的退卻有關係,因為此時的曹操兵不血刃的得到了劉表經營了數十年的荊州,本身已經非常滿意了,曹操本打算乘此機會,繼續前進那下江東,最後在橫掃蜀國和漢中,實現在一次的漢朝大一統,可是無奈由於漢朝內部需要管理,和內部士卒的接連病倒,最後他無奈這能撤退。
怎麼說都好,最終劉邦和孫權藉此得到了瓜分荊州的機會,也讓孫權的勢力進一步增強。可是到了孫權獲得了荊州以後,隨著實力的增強,還有曹操逝去,曹丕代漢後,卻發生了讓人看不懂的行為,就是孫權向曹魏的曹丕稱臣,而曹丕也很樂意的接受了。
然而這邊廂劉備確實稱了漢帝,以此宣揚自己為漢朝的正統延續,兩邊一對比,為何孫權前後的差別如此之大呢?孫權向曹魏稱臣的用意是什麼?
孫權為何不向曹操稱臣,向他兒子曹丕建立的曹魏稱臣呢,其中有三種原因!
第一:低調做人,他吸取了袁術首先稱帝被打的滿地找牙,最後連飯都吃不上,鬱悶而死的教訓,他非常低調,一直不會去計劃稱帝,畢竟他在三國中是最不需要稱帝的一個勢力,江東在孫家多年的經營中和當地豪強聯合,已經是穩如泰山,並不需要靠稱帝來完成一些意圖。
第二:解決當時腹背受敵的危機,因為當時他撕毀了孫劉之間的聯盟,派出精兵奪取了荊州,導致了北伐中的關羽前功盡棄,還最後敗走麥城。導致了劉備要出手教訓孫權,劉備是什麼人他非常清楚,一個連曹操都能夠奈何不了的人,現在羽翼豐滿了,孫權是否能夠抵擋住,他也沒有底,所以當時還為了劉備消消火氣,去低頭獻媚的說將荊州還給劉備。
而他更擔憂的是,劉備和曹魏聯合對他進攻,那麼即便他擁有了江東的長江天險也無濟於事,雙拳難敵四手,此時他唯一是先穩住曹丕,以此可以全力對抗劉備,而這也是他稱臣理由之一。
第三:這個原因很簡單,此時稱臣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他知道這時的曹丕還需要做很多事情,無法顧及自己,而他的稱臣還給了曹丕一個很大的人情和麵子,雖然是自己低了一頭,可是在利益上他實際上是佔了先手,也就是說只是屈尊自己就換來了曹丕對於江東的窺視,同時也得到了曹丕暫時的好感,所以說他的確是懂的生存智慧。
看了孫權對曹魏稱臣的理由,我們在對比一下劉備,你就會發現劉備和孫權當時的環境和處境不同,他即便是想對曹丕稱臣,也無法做到。
為何會如此呢,我也整理了以下三點:
第一:劉備壓根沒考慮過稱臣,因為劉備其理想和核心,就是除了創一番事業以外,是學劉秀一樣再打造一個新的漢朝,而這也是他不斷努力的目標,他一生都在堅持這個目標前進,當然這裡於公於私,他都是無可置疑的漢朝最有機會恢復的諸侯之一,所以他在自己擁有了漢中和蜀地後,怎麼會向小自己一輩的曹丕稱臣呢,即便臉皮很厚的他,也拉不下這個臉。
第二:為了自己的下屬和自己的口號,劉備無論怎麼說,打的旗號,一直就是恢復漢室,無論是見到漢獻帝,拿到了衣帶詔,還是以後轉戰各地,其收攏人的核心思想就是恢復曾經強大的漢朝,這也是其能夠讓許多人生死追隨的原因,因為劉備屬下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為了漢室而來,那麼想想,劉備如果想曹魏稱臣,他的人設不是崩塌了嗎,而他的屬下也不會認這個主公,紛紛離他而去,反而是得不償失。
第三:劉備早已經計劃了自己稱帝,所以我們見到他知道曹丕取代了漢獻帝后,自己很快就稱帝了。可以看出他早做好了一切準備,同時也也知道總會有一天,曹魏會取代大漢,所以他一直等著這一天,想想漢獻帝都會很鬱悶,自己只是下野而已,但是沒有逝去,卻很快聽到當年自己的大臣和皇叔稱帝的訊息,會如何想?
綜合來說,孫權和劉備兩人因為自身的原因和處境不同,選擇了對曹魏的取代漢朝的態度不同,但是兩人最終對於曹魏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上做過什麼,即便是劉備稱帝和孫權稱臣,三國還是鼎力,俗話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而孫權和劉備就是在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處理此事,最後孫權稱臣,劉備稱帝,就非常正常了。
縱觀三國這段歷史,在各種粉末登場,分分合合之中,讓我們有所學習和領悟,在人生道理,也成為而來我們學習道路上的明燈,他讓我們動地如何站在自己的處境中,合理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抱負,為將來更好為人民貢獻給與啟迪。
-
4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孫權可以向曹魏稱臣,劉備卻不能,是因為劉備打的旗號是“匡扶漢室”;而曹魏則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劉備與曹魏可以說是一對“天然”的政治死敵,承認對方,就表示否定自己的合法地位,沒有任何調和的可能。對於蜀國來說,再加上本身勢力弱小,聯吳抗曹可以說是唯一出路。
所以,三國中,只有吳國掌握著外交主動權。它既可以聯合魏國,對抗蜀國;也可以聯合蜀國,抵禦魏國。當然,由於實力的差距,決定了吳蜀聯合仍然是吳國的最佳選擇。
對於魏國來說,由於實力使然,要麼單獨對吳、蜀各個擊破,要麼利用聯吳先滅掉蜀國。最後,還可以製造吳蜀互鬥,自己坐享漁翁之利。
從襄樊之戰和夷陵之戰中,魏蜀吳三國外交關係得到充分體現。正是由於關羽不重視吳蜀聯盟,直接導致了荊州的丟失,在夷陵之戰中,由於劉備與曹魏的天然政治死敵的關係,導致無法聯合曹魏,形成對吳國的政治、軍事壓力。
而從襄樊之戰、夷陵之戰中曹魏的表現看,曹操、曹丕父子很可能是希望透過吳、蜀內鬥,好從中獲取漁翁之利。比如,在得知孫權偷襲荊州之時,曹操派人告知關羽;比如,在夷陵之戰中,曹丕按兵不動,即沒有攻蜀,也沒有攻吳,而是以一副幸災樂禍的姿態看到兩國交戰。也使得,在吳蜀交戰之中,沒有珍惜這個機會,在對待孫權歸順問題上,曹丕採取了高壓態度,要求孫權以太子為質,最終,還是把孫權推向與蜀建立同盟的關係上。
夷陵之戰的失敗,也讓劉備看清了靠自己的實力無法戰勝東吳,不得已又回到了吳蜀聯盟的老路上來,在自己臨死前,答應了吳國請和的要求。
-
5 # 歷史堆中的胖子
誰都可以向曹魏稱臣,就劉備偏偏不行。
孫權這貨一不姓劉,二不服漢朝中央,完全就是盤踞在江東的軍閥。所以孫權對於稱臣沒有任何心理障礙,並且曹魏一開始有漢獻帝,後來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孫權哪怕是稱臣,也並不辱沒身份。
而劉備就不一樣,他一開始自稱漢室宗親,後來經過漢獻帝的認證,那是大漢朝實打實的劉皇叔。所以從身份上來說,劉備可以向漢獻帝稱臣,但絕不能向曹丕稱臣。更何況劉備一輩子的旗號就是復興漢室,而曹丕是篡漢自立,所以劉備哪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統,那也不能向曹魏稱臣。
也正因為劉備要維護自己的漢室正統,所以劉備才會在曹丕篡漢之後趕緊稱帝,為的就是在法統上取得制高點。既然劉備已經稱帝,並且認為曹魏是漢賊自立,那自然就不存在和解的可能。試想連和解都不能,就更別說向曹魏稱臣了。
不過話說回來,孫權哪怕是向曹魏稱臣,那也是權宜之計,根本就沒打算真的臣服曹丕,曹丕也知道孫權的小九九,雙方那是一點互信也沒有。
-
6 # 馬哥讀史
毫無疑問,孫權、曹操、劉備都是當時的英雄,很多人都好奇劉備的一生就像小強一樣,怎麼都打不死,反而越挫越勇,最終竟然真的建立了蜀漢,三分天下。為啥孫權可以稱臣而劉備不能?關鍵在於劉備的身份。
劉備是皇室宗親劉備的出身還是不錯的,儘管到自己這一輩已經沒落,但是人家畢竟還是漢代皇室的後裔,在皇家的宗譜裡面記得有名字,這在封建朝代就是身份的象徵,即使自己已經沒落,但是依然很多人會給他面子。
作為皇室宗親,他的身份也是得到漢獻帝認可的。
記得當年曹操向漢獻帝推薦劉備的時候,漢獻帝一聽姓劉,立刻就來了興趣,問他祖上是誰,劉備內心激動地不能行,全身都在顫抖,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出頭之日,於是就把他的家譜一字不落地背了下來“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
漢獻帝一聽心花怒放,立即命身邊的太監取來宗族世譜來檢視,一查還真是,算了一下輩分,劉備還是自己的叔叔輩,於是劉備一下子翻了身,被皇帝尊稱為皇叔。
連曹操都不得不高看劉備,請劉備喝酒的時候還把他與自己並稱為當世英雄。這把劉備嚇呆了,後來留下了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我在許昌公園還看到了煮酒論英雄的雕塑,頗有一番情趣。
不管如何,劉備已經成為曹操心中的大患,劉備也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低調。
衣帶詔事件《後漢書獻帝紀》: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這件事說的就是那個改變劉備一生的衣帶詔,正是這份衣帶詔,讓劉備不得不承擔起討伐曹賊,匡扶漢室的大任。事情是這樣的,曹操越來越過分了,皇后的孃家人都看不過去了,於是漢獻帝親自書寫了衣帶詔,讓董承帶了出去,可惜的是事情洩露,一干人等全部被殺,包括當時的皇后,漢獻帝眼睜睜看著懷有自己骨肉的皇后被殺,一句話也不敢說,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
這份衣帶詔最終落到了劉備手中,於是劉備不得不離開了許昌,開始了他的亡命生涯。他藉口出兵徐州逃出了許昌,之後再也沒有回徐都。
手中的衣帶詔使得他走到哪裡都是正義的化身,再加上他本身就很親民,於是他開始尋找自己的地盤,最終尋找到了諸葛亮輔助他自己,並在荊州和東吳聯姻、結盟,共同抗曹。
正是由於他接受了衣帶詔,決定了他不能向曹操稱臣。
劉備也不是一般人作為漢室皇帝的後裔,劉備也有著自己的夢想,也想建立一番事業,所以劉備一生都在攻城、佔地,直到漢獻帝被廢,生死不明,他才為漢獻帝舉辦葬禮,繼承地位。
其實這就是劉備的夢想,劉備堂堂漢室之後,如果向曹魏稱臣就有損自己的名聲,會讓天下人恥笑,所以劉備只能不斷反抗或者為漢室盡忠,幸運的是他最終在一大幫人的擁戴下建立蜀漢政權,而孫權沒有漢室宗親的身份,即使稱臣也沒什麼,畢竟他們本來就是臣子。
-
7 # 史海鉤沉者小王
孫權稱臣跟他的現實處境有關,這是權宜之計;劉備就不一樣,不甘居人下,政治旗號又不能推倒。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陳壽看來,劉備的機權謀略方面比不上曹操,所以締造的蜀國疆域版圖比較狹小。但他這個人有特質,就是遇到困難百折不撓,始終不甘居於他人之下。
縱觀蜀魏吳三國創始人,曹操宦官之後,走的孝廉出身,在東漢末期的門閥時代,孝廉是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加上他的家庭背景和財力,他父親曹嵩花錢一億萬買官,即使不是門閥大族,也是社會的中層階級。
孫權是東吳地方士族,世代為官,根基深厚,靠著父兄的積累沉澱和自身努力立足江東。
劉備雖然有宗親背景,但家道中落,父親去世後跟著母親販履織蓆謀生,已經變成社會的底層人,除了叔父資助他讀書外, 家世方面再無更多助力。
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底層人,雖然蹉跎了半生歲月,前期有如喪家之犬一般,被一次次打散、一次次擊潰,但是逃竄的途中仍會東山再起,重新積聚力量。收留的他諸侯既熱情相待、又小心提防,曹操對他敬重有加,與之車馬同行,可劉備始終沒有將目光放在眼前這些人身上,不甘寄人籬下,50歲時挺進益州進而三分天下。
如此目光長遠、胸有天下之人,恰逢亂世正是底層翻身的大好時機,豈可會向他人稱臣?公孫瓚、陶謙、袁紹都是機會,但劉備始終以客將身份自居,建立一番功業的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
興復漢室是旗幟標杆與曹操的“挾天子以令不臣”的做法不同,劉備的政治口號是“興復漢室”。
這一點在漢獻帝的舅舅車騎將軍董承拿到衣帶詔時就已確立,此時的曹操在皇黨的眼中與早期把持朝政的董卓無異。
皇帝原先被董卓挾持,現在被曹操挾持,小王姑且不論衣帶詔是否到劉備手中,他是否奉詔討賊?但劉備提出時,就與曹操站在了對立面,否則劉備師出無名,就是對抗丞相曹操、顛覆漢室的亂臣賊子。
興復漢室的大旗一立,接下來不管是逃出許都、聯孫抗曹,還是攻打劉璋、佔據益州,劉備的行為都是合理合法的,因為漢室被曹操挾持,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興復漢室,特別是佔據益州,就是為了積蓄力量,否則打宗親為何?
這樣,早期的班底如關羽、諸葛、趙雲,後期的如姜維等人都是看著這杆大旗而來,如果投降曹操,便是砍了這杆大旗,這讓忠於漢室的人如何自處?
孫權是處於夾縫相比曹操的天子在手以令不臣,劉備的宗親血脈興復漢室兩條路數,雖然處於對抗,但是都是以正統自居,曹操是天子在手,漢室丞相;劉備說天子被脅迫,曹操為漢賊,自己才是漢室的正統。可孫權有什麼?
東漢末年離西漢的君權神授和東漢的白虎通會議很近,當皇帝要講法理的,一個士族哪來的法理可言。當初陸遜孫邵率領群臣勸孫權稱帝,孫權遲遲沒有答應,你以為他不想嗎?
他也想啊,只是他知道自己不佔據法理,如果稱帝,蜀魏兩方夾擊,東吳絕對支撐不住,所幸先不稱帝給自己留條後路、稱王就好。萬一有變故,就像後來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一樣,孫權還能自求當個藩屬臣下,混個地方吳王,反正一直都是割據江東,無傷大雅。
眼見蜀魏稱帝對抗多年,誰也吞不掉誰時,孫權就開始稱帝了。稱帝前還向蜀國盟友問問能否“並尊二帝”?蜀國知道攔不住,乾脆順水人情同意此舉,孫權就完成了晉位之舉。
所以說,孫權能稱臣,跟他的現實處境有關,環境不利就稱臣,一旦有變化就稱帝,否則步了袁術的後塵,稱臣不過權宜之計。劉備就不一樣,本來不甘居人下,打的政治旗號又不能推倒,稱臣下輩子吧。
-
8 # 凌煙歷史社
孫權向曹魏稱過臣,劉備就沒有嗎?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再一次被呂布擊敗,無奈之下,投奔曹操,成為曹操的手下,你知道嗎?
劉備從小就有羽葆蓋車之夢,但不得不屈服於生活的苦難,淪落到販席織屢,本來以為一輩子都難以實現小時的羽葆蓋車之夢了,但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漢靈帝接受大將軍何進的建議,允許地方州牧自行徵兵來應對黃巾之亂。而涿郡也貼出了徵兵的榜文,這一檄榜文又激起了劉備隱藏在心中的雄心。
在涿郡,劉備結識了與他志同道合的關羽和張飛,並借漢室宗親的旗號以及其個人魅力成為了他們的老大。
本以為可以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曠世功業,但奈何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距,好不容易靠戰功獲得一點成功,但往往沒多久就功敗垂成。於是,劉備在苦苦掙扎中,過了一年又一年,唯一讓他稍感安慰的是,關羽和張飛兩兄弟對他不離不棄,他也獲得了一些仁義之名。終於,興平二年(195年)的一天,他等到了一次絕頂好機會,陶謙在臨終之際,把徐州城託付給了他,劉備從一個不甚有名的人物,一躍成為了一方諸侯。但上天就是喜歡與他開玩笑,建安元年(196年),他就在呂布和袁術的聯合算計下失去了徐州,再次一無所有。沒多久,劉備向呂布投降,呂布讓劉備屯軍於小沛。
建安三年(198年),再一次被呂布擊敗的劉備,為了報仇,轉而投靠了曹操,這個時候的劉備還沒有他的政治綱領,身邊也沒有一個能夠為他確立政治綱領的人物,他只有一個懵懂的概念,那就是要積蓄實力,所以他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投靠了曹操,即使劉備保留著一定的自主權,即使曹操尊重他,嚴格來講,劉備還是屬於曹操的屬下了,也就是說劉備向曹操稱臣了。
但劉備因從小就有羽葆蓋車之夢,他註定不會真正向哪個諸侯效忠,在他心裡,他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有朝一日,成為天下共主。建安四年(199年),劉備趁機從曹操手裡騙了一支軍隊,並從曹操手裡奪回了徐州,但也就是這一做法,讓曹操對他欲除之而後快,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親征劉備,劉備被打敗,關羽被俘。建安六年(201年),劉備好不容易聚集起的軍隊,再一次被曹操打敗,走投無路之下,劉備到荊州投靠了劉表,此後,劉備在荊州呆了數年。
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出了山,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劉備才有了奮鬥的明確方向,有了明確的戰略規劃。而在與曹操對抗的過程中,劉備也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並且劉備還認為:“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劉備作為皇叔,是天下反曹人士的希望,劉備也藉著“匡扶漢室”這個口號,賺足了人氣,增強了實力。況且,劉備認為只要每與操反,則大事可成,所以,劉備不可能向曹操稱臣。
而孫權向曹操稱臣,卻是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向曹操稱臣,一方面,是防止劉備逐漸壯大,並想拔掉劉備這顆家門口的釘子;另一方面,是東吳的實際情況,讓孫權不得不向曹魏稱臣,以謀求發展的時間。
總之,劉備和孫權不管是否有過向曹魏稱臣的經歷,都不不重要,向曹魏稱臣只是他們為實現帝王夢所暫時採取的一種策略,我認為他們能君臨天下,是因為他們有心懷天下的志氣,所以,不管人生處於什麼階段,只要志存高遠,就一定能夠成功。
-
9 # 漢關駝鈴
因為劉備和孫權的政治地位、政治立場和政治基礎不一樣,同時政權的合法性也不一樣。劉備自稱劉皇叔,而且得到的漢獻帝認可,這樣的身份地位甚至比曹操還高。劉備的政治立場是復漢,打的旗號是“匡復漢室”,這就決定了劉備不承認曹操的許昌政權。劉備立下的誓言是“誓與漢賊勢不兩立”,是曹操的死敵,所以他不可能與曹操媾和。劉備的政治基礎都是擁護漢朝的人,這些人都是反曹操的,他要是向曹魏稱臣,他的一切活動都就不合法了。
孫權則不一樣,孫權是接替他哥哥孫策的,東吳名下的揚州本來就漢朝的一個州郡,從名譽上講是孫權是漢朝的一個臣子,是受曹操這個丞相領導的,因此孫權的政治地位遠低於劉備。孫權抗擊曹操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保住東吳的地盤,他沒有推翻曹操的意思,與曹操也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要曹操不危脅東吳,孫權甚至就不想發動赤壁之戰。
孫權的政治基礎是張紹、周瑜等東吳的那幫士人,這幫人也是為了自保,不管掌握大漢朝廷,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利益,他們就不反對。向曹魏稱臣對他沒有絲毫影響,相反還有很大的好處,即政治上取得了合法性。所以在打敗關羽後孫權就立即投靠了曹操,接受了漢朝驃騎大將軍,領荊州牧,南昌候的封號。曹丕稱帝后又封他為吳王,加九錫,領揚州、荊州、交州。
劉備在佔領漢中後就自稱漢中王,這與曹操的魏王是地位平等的,即你也是王,我也是王,咱倆的身份是一樣的。而孫權此時只是個將軍,還沒被封為侯,與劉備的身份相差好幾級。
劉備是主動與曹操決裂,自從他以豫州牧的身份帶兵出走,就決定了他必須反曹,所以劉備打出的旗號是匡復漢室。而孫權壓根就沒有同曹操決裂,他是被動的,是曹操陳兵在長江西岸,並向他發出危脅他才決定抗曹。因此劉備的行為屬於起兵反叛,孫權的行為則屬於地方不服管教。
孫權向曹魏稱臣也是為了抗擊劉備,尋求保護,是屬於弱者向強者求和,面子上說的過去,法理上也行得通,因為他本來就是臣,只是原來不服管教,現在服了。劉備要是向曹魏稱臣就變成了投降,是要自降一格的,首先得把帝號去掉,這在法理上說不過去。而且劉備這時候比孫權勢力強,沒有受到危脅,不需要曹魏的保護。
所以說孫權可以向曹魏稱臣,劉備卻不能。孫權稱臣可以得到好處,為以後稱帝作準備,劉備稱臣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自絕與蜀漢。
-
10 # 淡水彭于晏a
1、漢室宗親
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古來講禮法,無法不自立,算是半個根正苗紅,豈能向官宦屈膝。
2、英雄人設
君不聞曹孟德之言:天下英雄唯劉使君與操耳;劉備也常以英雄自居,何為英雄,自視清高,安能折腰侍奸佞。
3、匡復漢室
這就決定了劉備不承認曹操的許昌政權。劉備立下的誓言是“誓與漢賊勢不兩立”,是曹操的死敵,所以他不可能與曹操媾和。劉備的政治基礎都是擁護漢朝的人,這些人都是反曹操的,他要是向曹魏稱臣,他的一切活動都就不合法了。
看孫權亦有二
1、東漢素人
一不是漢室宗親二不是名門望族三不是四世三公,東漢一素人靠著父兄打下的基業,盤踞於江東,投降這事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2、國弱民窮
三國後期,周瑜早逝,魯肅、呂蒙也早早歸去,雖然陸遜有通天之才卻缺乏勇氣,不敢冒險,隨著年歲增大,孫權也漸漸失去了勇武,加上民生凋敝,久而久之面對強魏只能俯首稱臣。
回覆列表
孫權向曹魏稱臣,換來吳王的封號,但劉備卻不能這麼做。
這與劉備的政治信念是否比孫權更堅定無關,也與他跟漢室、跟漢獻帝的感情是否更深無關,而是劉備所面臨的政治現實決定的。
多年來劉備一直告訴擁戴他的官民,曹操是漢室的敵人,他是漢室的維護者,他的一切努力都是要推翻曹操這個權臣,復興漢室的大業。
由於長期的宣揚,劉備作為漢室忠臣的形象己深入人心,形成為一種觀念,對劉備陣營來說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它幫助劉備更好地凝聚了人心,但也無形中成了一個政治包袱,如果此時突然從曹魏的堅定反對者轉向為擁護者,眾人的思想一定會產生混亂。
這是劉備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孫權為什麼不存在這個顧慮呢?因為孫權的政治策略一向更務實,他也擁戴過漢室,不過更多是口頭話,他不在意,大家也不在意。
此外,劉備還面臨著比孫權更復雜的現實問題,漢中之戰他搶了人家曹魏的地盤,殺了曹氏的至親夏侯淵,現在即使想跟人家講和稱臣,人家恐怕也不會接受。
仇還沒報,劉備先面臨著一個政治上的危局。
諸葛亮等人提出了破解危局的辦法,那就是劉備也稱帝,不過不是像曹丕那樣宣告建立一個新王朝,而是把劉氏建立的漢朝大旗在益州重新樹起來,劉協下去了,劉備接著幹。
這的確是一著妙棋,既可以解決當前面臨的政治問題,對曹丕的稱帝行動予以回擊,又避免了內部思想的分裂。
然而劉備卻有顧慮,不同意這麼幹。劉備顧慮什麼呢?他沒有說,估計有兩個方面:一是劉協畢竟還在世,在自己的封地內還可以行漢朝的正朔,直接把漢朝“搬”到益州來,在程式上沒有先例。
二是失去荊州讓他實力大損,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找孫權復仇,搶回荊州,現在稱帝未免倉促。
諸葛亮向劉備說了一個道理:稱不稱帝不是你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如果執意不肯就傷了大家的心。
在共同的事業中,領導和下屬其實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大家休慼與共、榮辱共擔,有成就一同分享,有困難共同克服。
領導的一切都會對下屬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在做出事關個人進退的決定時,假如有選擇的可能,一定要想想這件事對下屬們會帶來什麼後果。
一席話讓劉備也幡然醒悟,同意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