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獅
-
2 # 時空通訊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為什麼木星沒有成為太陽?
木星主要成分為氫和氦,的確是太陽系中與太陽成分最接近的星球,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量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地球的1300多倍。
但木星質量距離成為一顆恆星還相差很遠。太陽是一顆中等偏小的恆星。
恆星最主要的性質是核心發生了核聚變。恆星是依靠核聚變巨大的輻射壓,抵禦恆星巨大質量的引力壓,保持一個平衡,從而源源不斷輻射出光和熱的等離子星球。
要實現中心核聚變,需要巨大的壓力和溫度。太陽中心壓力達到1500萬℃,壓力達到3000億個地球海平面大氣壓。
根據計算和發現,要成為一顆恆星,最小需要達到太陽質量的8%,才能夠成為一個紅矮星。
但目前木星的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約0.1%,還需要增大79倍,才能夠達到激發中心核聚變的壓力和溫度。
紅矮星是小質量低光度恆星。紅矮星質量在太陽0.08~0.5倍之間,在銀河系佔有恆星總量的70~80%,一般認為是宇宙中最多的恆星。
紅矮星溫度和亮度都比太陽要低,核心溫度和壓力都比太陽小,因此氫核聚變進行的比較緩慢,而且也沒有能量能夠激發氦核聚變,所以不會發生晚期的紅巨星現象,只會慢慢燃燒殆盡,最終死亡變成一顆黑矮星。
這樣紅矮星的壽命就特長。根據質量大小,壽命可達到數百億年到數千上萬億年,有人認為,紅矮星將與宇宙壽命同在,是宇宙最後存在的恆星。
迄今還沒有發現一顆瀕臨死亡的紅矮星。
比紅矮星小一號的叫褐矮星。人們把這種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天體稱為“失敗的恆星”,它們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褐矮星的質量在木星的十幾倍~80倍之間,質量尚沒有達到激發核心核聚變的條件,又不甘心再與行星為伍,有時會有一些核聚變發生,但難以為繼,能夠發熱,表面溫度從幾百度到一兩千度不等,最高不會超過3000度,光很微弱,有的不發可見光,只發出紅外光,因此比較難發現。
木星的質量連褐矮星都夠不上,怎麼可能成為太陽呢?
所以,在未來的50億年裡,太陽毀滅之前,木星只能乖乖的作為太陽的子民,老老實實圍繞著太陽公轉。
不過木星在太陽系行星隊伍中是當然老大。木星質量是除了自己之外太陽系所有行星加起來的2.5倍,因此,木星在行星隊伍中是個巨無霸,大大小小衛星就有七八十個,其引力作用不可低估,對地球軌道也有較大影響。
而且木星作為大哥,以博大的胸懷,為地球阻擋了不少天外來客的侵擾。
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釋放了40萬億噸的核爆威力。如果沒有木星,這些小行星就很可能撞向地球,人類和地球生物將承受更多的災難和生存威脅。
木星成為紅矮星很可能有一次重大機會。50億年後太陽毀滅過程中,會膨脹為一個比現在太陽半徑大200~300倍的紅巨星,隨後太陽約50%的物質會消散到太空中。
這個時候木星強大的引力如果能夠抓住機會,把太陽這些拋棄的物質吸收到自己身上,
只要吸取了太陽拋散物質的16%,就能夠成為一個紅矮星。
那時候,地球或者已經被太陽紅巨星所吞噬,或者還殘留著一個像烤焦的土豆形狀。如果是後者,土豆地球或許會被木星的引力場所捕獲,賣身投靠到木星名下繼續做自己的行星夢。
太陽將會變成一顆白矮星,質量約現在太陽的0.5倍,體積約地球大小。這時候太陽的引力還是要比木星大很多,太陽系就會變成有一顆白矮星和一顆紅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太陽變成的白矮星和木星變成的紅矮星或許會相互爭奪殘留的行星們。
鹿死誰手,難以預料。
不過那個時候人類早就離開了太陽系或者滅亡了。
-
3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為什麼木星沒有成為太陽?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一顆行星,和太陽一樣,也都是氣態星體,質量為1.9*10^27千克,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陽系其他所有行星總質量之和的2.5倍,但僅為太陽的千分之一。從木星和太陽的組成來看,二者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為何沒有形成恆星呢?
木星和太陽的組成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分析,認為木星從內到外也是一個具有不同圈層結構的星球。其中,核心是由金屬氫和矽酸鹽組成的固態核心,此處的壓力非常巨大,透過達到3000GPa以上,也就是3萬個標準大氣壓,溫度在3.5萬攝氏度以上;金屬氫的外圍是液態氫層,厚度達到4萬公里,這裡主要是液態氫分子與液態金屬共同組成的木星幔結構;液態氫層以外則是木星的大氣層,厚度約為1萬公里左右,幾乎全部是由氫和氦所構成,另外還含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蒸氣。
太陽從表面上看是一顆燃燒的巨大火球,其實也是具有一定的分層結構的,從裡到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光球層:是從核心一直到半徑的4/5處,這個區域也是我們能夠用肉眼能夠看到的區域,這個區域的內部是核反應區,範圍是從核心到半徑的1/4處,這部分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總質量的一半,主要成分為氫和氦,其中氫佔比71.3%、氦佔比27%,這個區域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強達到2500億個標準大氣壓,是太陽發生核聚變的區域。在核反應區向外,一直到太陽半徑的4/5處,是佔據太陽總質量十分之一的輻射區,再向外是對流區。
色球層:是一個由高密度的等離子體構成的強磁場區域,在核心聚變產生的強烈輻射壓的影響下,這個區域的磁場非常不穩定,經濟會產生耀斑爆發以及隨之而來的日珥等現象。
日冕層:處於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圍,可以延展到太陽半徑幾倍遠的區域,這裡主要是由一些高度電離的稀薄等離子體所組成,比如質子、自由電子和等離子體等。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木星和太陽的氣態物質組成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一方面是氫和氦的密集區域不盡一致,太陽是在核心,木星是在外層;另一方面,木星的組成成分更加複雜,既有氣態物質,也有固態金屬和矽酸鹽,這些在太陽內部是幾乎不存在的。
形成恆星的條件恆星的形成和演化,是宇宙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是從恆星自身來說,其誕生及發展並非那麼容易,必須依靠充足的外界物質輸入以及內部強大的溫度壓力,二者共同作用方能使恆星的形成具備先天基礎,缺少了哪一樣,恆星都不可能組成,或者只能演化為“失敗”的恆星。
從外界物質輸入來看,恆星的誕生,離不開充足的星雲物質,在引力波動以及星雲物質自身引力的影響下,這些星雲物質發生碰撞的機率不斷提升,引發星際物質塌縮,核心密度增加,並且溫度不斷上升。然後在質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一方面繼續吸收著周圍的星際物質,同時不斷累計著能量,推動核心區域溫度的持續上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星際物質特別是質量較輕的氫元素,在引力推動下的物質聚合,就會存在大問題。
從內部溫度壓力來看,恆星之所以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恆星,關鍵在於核心是否能夠引發核聚變反應,而激發核聚變反應的條件,除了要有上述足夠的原料之外,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溫度以及巨大的壓力,特別是溫度。隨著質量的提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外圍物質勢必會有向內塌縮的趨勢,核心的壓力自然會不斷提升,但溫度不同,溫度的提升,取決於恆星組成物質在聚合過程中,由引力勢能部分轉化的熱能來提供。只有當積聚的熱能使核心的溫度提升到700萬攝氏度以上,才可以激發氫原子的核聚變反應,向外釋放大量的能量。
恆星的形成,離不開上述兩個條件的加持,其中第一個條件是基礎,第二個條件是推動,第一個條件不具備,第二個條件自然也不會滿足。
木星沒有形成太陽的主要原因木星作為一顆氣態行星,其誕生歷程基本上與太陽的形成歷史相一致。在原始太陽形成的過程中,距離太陽不同距離之外的宇宙空間中,同樣也存在著眾多由星雲物質聚合而形成的核心區域,只是這些核心區域的規模遠遠沒有太陽核心那麼龐大而已。這些太陽核心以外的核心區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推動下,也逐步從沒有被太陽吸附的星際物質中獲取材料來源,來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慢慢地聚合形成行星核心。
原始太陽形成之後,由於內部引發的核聚變反應,向外釋放著巨量的熱量,同時也伴隨著大量帶電的高速粒子流,將太陽周圍的一些質量較輕的殘餘氣體物質和星際塵埃吹到距離較遠的區域,然後那些行星核心就在引力作用下,不斷捕獲和吸收著這些星際物質,推動自身慢慢地發展壯大,最終形成了表面為濃密大氣層的氣態行星。
木星之所以體積和質量,在太陽系所有行星裡最大,主要原因還在於它所處的位置,緊挨著固態行星向氣態行星轉變的臨界區域,有著能夠第一時間吸收較輕星際物質的先天條件,而且在這個區域其引力剛好能夠抵擋太陽風的吹拂,以至於氣態物質沒有進一步向外圍散逸。但是,由於太陽系中絕大部分的星際物質,都在太陽形成過程中被太陽的巨大引力所捕獲,僅有差不多千分之一質量的物質被吹到外圍軌道,因此,木星即使作為能夠捕獲太陽系殘餘星際物質的“前哨”,也沒有太多可以吸收的物質貯備,能夠發展到現在已經實屬不易。
根據科學家們的測算,只有達到太陽質量0.08倍時,方有達到可以激發內部核聚變的條件,否則核心的溫度上不去、壓力也不上去,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恆星。而木星窮盡所能,也只能透過吸收殘餘星際物質將自身質量提高到太陽的千分之一,距離達到太陽質量的0.08倍還差距甚遠,即使將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都給木星,也還差距30多個木星質量,實在是杯水車薪。
總結一下雖然木星與太陽的區域性區域,在一定程度上的氣體組成成分相似,但是由於質量距離能為一個恆星的底限還相距甚遠,不能在核心處產生能夠激發氫核聚變的能力,因此不可能形成一個恆星。不過,隨著太陽在幾十億之後慢慢地演化為紅巨星,其質量要虧損一半左右,在這個過程中,從太陽中釋放的大量物質,有很大一部分將會被木星所捕獲,木星屆時將有極大的機率“進化為”一顆紅矮星,與太陽一起爭奪對太陽系的“控制權”。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木星非常巨大,但木星不能成為恆星,雖然木星像恆星一樣富含氫和氦,但質量不足以產生引發聚變反應的內部溫度和壓力。 與太陽相比,木星重量太輕,僅佔太陽質量的0.1%。然而,還有比太陽質量小得多的恆星。形成一顆紅矮星只需要太陽質量的7.5%。
已知最小的紅矮星大約比木星大80倍。換句話說,如果木星上增加79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就有足夠的質量來製造恆星。 最小的恆星是褐矮星,質量只有木星的13倍。與木星不同,棕矮星可以真正被稱為失敗之星。它有足夠的質量來融合氘(氫的同位素),但沒有足夠的質量來維持定義恆星的真正聚變反應。木星的質量足以成為一顆褐矮星。
成為恆星不僅僅是質量。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即使木星的質量是它的13倍,它也不會變成褐矮星。原因是它的化學成分和結構,這是木星形成的結果。木星是隨著行星的形成而形成的,而不是恆星是如何形成的。 恆星是由氣體和塵埃雲形成的,它們被電荷和重力相互吸引。塵埃雲變得更加密集,最終開始旋轉。旋轉使物質變平成圓盤狀。塵埃聚集在一起形成冰和岩石的“小行星”,它們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質量。
最終,大約在質量是地球十倍的時候,重力足以從圓盤中吸引氣體。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中心區域(也就是後來的太陽)佔據了包括氣體在內的大部分可用質量。當時,木星的質量可能是地球的318倍。當太陽變成恆星時,太陽風吹走了大部分剩餘的氣體。 儘管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仍在試圖破譯太陽系形成的細節,但眾所周知,大多數恆星星系都有兩顆、三顆或更多的恆星(通常是兩顆)。
雖然不清楚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恆星,但對其他太陽系形成的觀察表明,在恆星點燃之前,它們的質量分佈是不同的。例如,在雙星系統中,兩顆恆星的質量大致相等。另一方面,木星從未接近過太陽的質量。
-
5 # 鍾銘聊科學
太陽系
地球是太陽系裡的一顆行星,像地球這樣的行星,目前在太陽系裡已經發現了8顆。除了行星,太陽系內還有許多其他的天體,小行星,矮行星,彗星等等。一般來說,我們常常見到的是下面這樣的太陽系模型。
但是這個模型是很不切合實際的,首先是大小比例是不對的,其次是距離也不對。
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以上,所以他是太陽系的絕對主宰。
而剩餘的天體佔據當中,木星的質量又是絕對的主宰,地球在整個太陽系當中幾乎算是沒什麼存在感的。但是我們知道,木星其實是相當巨大的。那麼問題來了,在宇宙當中,木星的主要成分和太陽一樣,都是氫和氦,可為什麼只有太陽被點亮了,而木星只能和地球一樣做一顆普通的行星?
成為恆星的門檻在宇宙中,任何的天體都可以用一個衡量指標來區分,這個指標就是:質量。在天文學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質量為王。一個天體的質量大小,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比如:天體的種類,天體的演化和壽命等等。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從恆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以太陽為例,就如上文所說,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以上的質量,這樣的質量使得太陽的引力巨大,引力也會對太陽自身造成影響,它會向中間擠壓。在中國有一句老話:物極必反。在恆星這裡,其實就是引發了核聚變反應來抵抗自身的引力。
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當太陽對自身擠壓極其強烈時,太陽內部的溫度和壓強就會變得十分巨大。這個時候,太陽核心其實呈現的是一種等離子態。那什麼是等離子態呢?
我們都知道,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在等離子態是因為電子獲得了足夠的能量,擺脫了原子核的束縛。
因此,太陽核心其實是原子核、電子、光子等離子的粒子粥。由於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其次是氦。因此,這裡的原子核主要就是質子(氫原子核)和氦原子核。
這時候質子就有可能會和質子結合,也就是核聚變反應。不過,由於質子是帶正電,同種電荷相排斥,因此,質子要反應並不容易。太陽的核心是1500萬度,其實還遠不到激發核聚變反應的條件,或者我們可以說是能量還不夠。有一些大質量恆星,比太陽質量大很多的那種,溫度可以超過1億度,就可以直接激發核聚變反應了。那太陽為什麼也能燃燒呢?
這是因為在微觀世界中,其實存在著一個量子隧穿效應,意思是說,即便是能量不足以激發核聚變反應,但是在微觀世界中,也有一定的機率讓反應發生,只不過這個機率極其低。
由於太陽足夠大,即使再低的機率,分攤到海量的粒子數上,也會成為一個大機率事件。因此,在量子隧穿效應的作用下,太陽的核聚變是可以發生的,只不過比較緩慢,不會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
而太陽產生的核聚變反應其實就會產生一個對外的壓力,這個壓力恰好可以和引力形成動態的平臺,使得太陽不至於在引力作用下被壓成一個點,也不至於一下子被炸開。
木星為什麼不能成為恆星如果溫度實在太低,即便有量子隧穿效應,也很難應發核聚變,那這個時候,就沒有辦法成為一顆恆星。就如我們上文說到的,恆星的溫度其實和自身引力有關,而自身引力又和自身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溫度就越高。所以能不能成為一顆恆星其實和質量有關。
科學家發現,質量小於太陽質量7%的天體,就沒有辦法激發核聚變反應,也就沒有辦法稱為一顆恆星。而我們知道,木星距離這個門檻還是很遠的。具體來說就是木星的體積只有太陽體積的0.1%,而木星的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1/1047,距離恆星的最低門檻大概差了70倍,所以,木星沒有辦法成為一顆恆星。
總結一個天體的質量會直接決定他的宿命,是恆星,還是行星,生命週期是幾百萬年,還是上千億年。木星雖然和太陽的成分接近,但由於木星的質量距離成為恆星的最低門檻還相差很多,因此,木星不能成為一顆恆星。
-
6 # 星球上的科學
木星是太陽系內除太陽以外最大的天體,還和組成太陽的氫氦元素含量差不多,木星的氫元素大約佔75%,氦元素佔24%。
而太陽上的氫元素大約有72%,氦元素大約有26%,兩者相差不大,那麼在太陽系內木星有可能是第二顆太陽嗎?
太陽佔據太陽系99.86%的質量,目前太陽已經到了中年的時候了,科學家發現太陽大約還有五十億年左右就會進入紅巨星階段。
木星與太陽。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一顆恆星,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由科學家觀測得,太陽的直徑大約是1392000即1.392×10⁶千米,是地球直徑的109倍。
而太陽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質量大約是2×10³⁰千克,是地球的330000倍。從太陽的化學組成成分來看,目前太陽質量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而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在太陽內部採用了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中釋放光和熱。
木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從太陽系內向外的第五顆恆星,同時也太陽系內是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一顆行星。
雖然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但是和太陽的質量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其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
而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太陽系的四大氣巨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又被合稱為氣態巨行星。
所以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佔太陽系內八大行星質量的70%,主要由氫組成,佔其總質量的75%,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巖核還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
太陽自誕生已經50億年了,太陽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宇宙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宇宙之間存在著許多星際瀰漫物質,而在密度較大的地方看著就像雲塊, 於是就被稱為星際雲。
而我們的太陽就是由星際雲形成的,在星際雲中, 由於有萬有引力的存在,所以就要發生收縮, 與此同時分子和原子的熱運動會產生膨脹壓力,在質量較大、溫度不太高的情況下, 萬有引力大於膨脹壓力, 所以星際雲會在自吸作用下收縮。
剛開始時, 星際雲收縮的很快因為引力勢能轉化為熱運動的動能, 溫度升高。而當密度達到一定數值的時候, 星際雲內會出現自轉現象,同時周圍物質還會不斷地向中心聚集。隨著太陽的不斷增大, 中心溫度和密度也在不斷增加, 並透過對流方式把能量傳出來。
當中心溫度達到一萬度, 表面溫度二、三千度時, 就發出了紅光,於是原始太陽形成了。在太陽剛成為一顆恆星時, 其體積可比現在大得多, 輻射的總能量也要比現在多。
但當太陽成為恆星後,收縮過程變慢, 當中心溫度達一千多萬度時, 太陽中就開始發生強烈的聚變反應, 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由於其溫度極高, 這時其膨脹壓力與萬有引力相平衡, 太陽就達到了穩定階段。
成為恆星要滿足什麼條件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恆星其實是一種發光球體的等離子體,透過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一種天體。
根據恆星的形成理論認為,如果一個行星的質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又因為某些原因脫離了它執行的軌道,然後吸引了一些空間物質,如氫等,然後到質量達到可能形成聚變,它就成了一顆恆星。
所以質量在任何天體中可以作為一個衡量指標,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天體的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10%,才會有引力,才會有足夠的吸積力來獲得更多的物質,才會有可能點燃核聚變進一步成為一顆恆星。
就拿太陽來說,太陽作為一顆恆星,它的內部組成物質大約四分之三都是氫,只有這樣天體才能夠在引力持續的作用下,被聚集在一起的物質(氫)開始發生碰撞,溫度升高,星雲密度增大,旋轉的速度加快,形成一個超大型的盤狀星雲,而其核心的氣體也會被引力扯拽,形成超高密度和溫度的球體。
只要引力越大,核心就越擁擠,再加上高速旋轉而開始收縮,這時候內部的氣球就會從球體的兩極噴射出來,隨著旋轉會吸入越來越多的的氣體和塵埃,這些物質開始擠壓,核心的溫度依然加劇升高,直到達到1500萬攝氏度發生核聚變。
為什麼木星不能成為太陽?一個天體要想成為恆星最重要條件就是質量必須要足夠的大,但是木星的體積只有太陽體積的0.1%,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1/1047。
而且由於木星在離太陽星雲中心比較遠的位置,那裡物質稀少,天體也很少,只有距離太陽中心的位置那裡物質才密集,天體也非常多,要知道質量是成為恆星至關重要的條件。
我們試想一下,在那樣的環境下,木星根本沒有辦法來吸收更多的物質,自然,它的質量也根本沒有辦法增加,也就代表著木星沒有質量的優勢。
曾經就有科學家發現質量小於太陽質量7%的天體,是根本沒有辦法激發核聚變反應,那麼這樣一來木星的內部也就沒有辦法產生核聚變反應,於是木星就很難成為一顆恆星!
但也不是說毫無可能的,量子隧穿效應就有可能激發天體成為一顆恆星,也就是說即便能量不足難以激發核聚變反應,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機率讓反應發生,只不過這個機率非常低。
因此恆星的質量在星系中佔比決定了這個星系的穩定性,所以科學家們在探索宇宙中的天體的時候是非常看重恆星的質量,以及它在整個系統中的質量佔比。
-
7 # 漫步科學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為什麼木星沒有成為太陽?”,簡單來說就是木星的質量太小了。
“進化失敗的恆星”——木星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和太陽的成分類似,木星主要由氫元素與氦元素構成,這表明木星和太陽可能擁有相同的起源,既原始星雲,那麼為什麼木星並沒有演化為恆星呢?
我們知道恆星是一種透過自身核融合反應發光發熱的天體,而恆星的誕生除了需要合適的核燃料外,還需要開啟核反應的“動力”。以我們太陽為例,太陽的質量大約為2*10^30kg,如此高的質量使太陽的核心區受到了外部物質極大的壓縮作用,這也為太陽核心區的核融合反應提供了完美的高溫高壓環境,由此可知恆星點燃核融合反應的“動力”來自於自身的質量。
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天體,其質量超過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以上,但科學家計算發現,即便木星擁有如此多的質量,但還是無法達到“入門級”恆星質量標準,科學家認為,一顆合適的氣態行星要想演變恆星,其質量最少要達到太陽質量的百分之七,只有滿足這個條件,該天體才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滿足核融合反應的條件,而木星的質量僅為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左右,這也是木星無法變成恆星的原因。
木星雖然不是恆星,但是它也在釋放能量天文學家觀測發現,木星雖然不是一顆恆星,但是其自身發散的能量比接收太陽的能量還要多,這些能量的產生機制則來源於開爾文-亥姆霍茲收縮,該機制由開爾文和亥姆霍茲在十九世紀晚期提出,曾被用來討論太陽的能量之源,該機制表面,當恆星或者行星溫度降低時,會造成星體的收縮現象,而這個過程實質上就是重力做功的表現,透過這種機制,天體的內部將會被加熱。正是由於開爾文-亥姆霍茲收縮機制的存在,科學家認為早期的木星可能擁有比今天更大的體積,而縮小的體積換來了木星核心區極高的溫度環境,但是由於缺乏高壓條件,木星也只能作為一顆巨行星飄蕩在太陽周圍了。
木星在未來有可能演變為恆星嗎?我們知道木星之所以無法變成一顆發光發熱的恆星,是因為木星自身的質量太小,因此木星演化為恆星就需要增加質量,且至少總質量要達到太陽質量的百分之七以上,然而木星自身質量已經高達其他七個行星總質量的2.5倍,但是依然僅有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在空曠無垠的太空,木星從哪來獲得質量呢?答案是太陽。
我們的太陽目前處於“中年”階段,太陽的內部穩定的發生著核融合反應,科學家估計每秒大約有四百萬噸的物質被轉化為能量,同時伴隨著大量的氦元素的形成,隨著太陽核心區的不斷“氦化”,太陽也會逐漸向紅巨星演變,併發生“氦閃”等極端天體事件,在太陽邁入紅巨星之後的演化後,其核心區的核融合反應也會變大越來越複雜,由此造成整個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科學家認為這個過程可能會將大量的物質拋入宇宙空間中,而木星如果可以藉此完成物質的吸積,那麼也是有可能演化為恆星的。
結語木星雖然擁有和太陽類似的成分,但是因為自身質量較小,無法達到恆星形成的質量下限,因此木星沒有成為恆星。
感謝瀏覽。
-
8 # 奇石致遠
不見得木星與太陽的成份相似,恆星的燃燒原料或是反應,原理或許相同。但是,成份有異。
即使木星的成份相似,它也不會成另一個太陽。個小,質量不足,要是燃燒會很快玩完。
題外,一,很多地球人說點燃木星變太陽,這樣人類不是燒死啦。二,木星隕石不會少,往古有不少燃燒的隕石墜落木星引起爆炸,木星也不會被點著。因而,常見有些人類提出點燃木星變小太陽,行不?
-
9 # 裸猿的故事
因為木星是恆星未滿的狀態,就像戀人未滿一樣 :)
圖示:天文學家首次觀察到正在形成的雙恆星系統。它們就像兩個正在成長的漩渦,還在不斷地吸積著星雲盤中剩下的物質,但它們的核心已經點燃了氫的核聚變。
在宇宙中有許多雙恆星系統,但我們的太陽系則是單恆星系統,除了太陽之外,木星的確是第二個恆星候選者,但在形成太陽系的過程中,木星搶的氫氣還不夠多,它的質量僅僅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這就讓它失去了在核心點燃核聚變,成為一顆恆星的機會。
恆星考級門檻讓我們看看天文學家們對宇宙中那些點燃神火喔點燃核聚變成為恆星的天體的分類吧。
Oh be a fine guy/girl, kiss me. (成為一個好小夥/姑娘,吻我)
這句話是用來速記恆星分類的。因為恆星被天文學家們分類為:
OBAFGKM
圖示:恆星表面溫度不同,其發出的光的顏色也不同。從明亮的藍星到紅星,我們的太陽是一顆發出黃光的G型恆星。
按照恆星的溫度和其它特徵,天文學家將宇宙中觀察到的恆星,分為七大類,而上面那句助記斷句,就是按照恆星溫度的降序,來排列的七大類恆星的順序,恆星的溫度通常正比於恆星的質量,尤其對於主序星來說更是如此,所謂主序星是指正在燃燒氫元素的恆星,它代表的是恆星從誕生到青壯年的主要階段,當恆星的核心開始燃燒別的元素時,它就進入了衰退期,即將結束自己作為一顆恆星的身份,轉職成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其它天體。注意這裡的溫度高低和明亮度是按照恆星的絕對光度來計算的,不是按照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直接亮度來排列的。
當然,僅僅分為七大類,遠不足以將恆星的特質充分展現,所以每一個大類中又被細分為九等,比如O1,O2一直到O9。最明亮的O型恆星,其亮度範圍為比我們的太陽亮170,000到1,400,000倍之間。我們自己的太陽則是一顆G型恆星,所有被分類為G型恆星的星星其亮度範圍則為我們太陽亮度的0.79到1.5倍之間,但除此之外,它們還有別的差異。
要知道木星為何沒有成為恆星,那麼我們需要知道,M型恆星的特點。
宇宙中最小的恆星:M型恆星的特點圖示:七大類恆星的大小的大概比例
首先M型恆星是宇宙中最多的恆星,它們佔所有恆星到80%,但是它們也是最難被觀察到的恆星,因為它們的光芒非常暗淡,通常需要採用其它方式,比如紅外觀察的方式來確定一顆M型恆星究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顆行星。其次,目前發現的M型恆星,最小質量為8%太陽質量,最大質量為45%太陽質量。而木星的質量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實際上,太陽佔據太陽系質量的99.85%,在我們這個太陽系中,太陽是絕對的權威,沒有給雙星形成留下任何可能性和餘地。
M型恆星非常豐富,佔宇宙中所有恆星的80%。它們佔我們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的3/4 。M型恆星的質量範圍在大約0.08太陽質量和0.45太陽質量之間。M型恆星的表面溫度小於約4,000開爾文。M型恆星的半徑約為0.7太陽半徑。所有M型恆星都是主序星。M型恆星的壽命為數萬億年。質量大於約0.35太陽質量的M型恆星將是完全對流的。這意味著氫氣不僅在核心中燃燒,也在在恆星外層燃燒。這些恆星非常微弱,如果沒有光學輔助,很難發現。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將部分太陽質量轉移給木星,那麼我們就能將木星改造成一顆M型恆星,這是應對太陽在數十億年後毀滅的一個辦法。M型恆星具有非常悠久的壽命。而改造木星的機會,可能來自太陽最後的毀滅時,它會將大約45%的質量拋灑到太陽系中,自己轉變為一顆白矮星。只要人類技術夠高明,就算不離開太陽系,並且能實現各種元素的迴圈利用,那麼太陽系也可能夠一個文明生存到萬億年。
圖示:太陽最可能的結局,形成一個行星狀星雲,將大約45%的太陽質量拋灑回太空之中,利用這個過程收集足夠質量,文明就能創造一顆新恆星,比如給木星添柴加料。
-
10 # 地外天使講科學
感謝弄潮科學友的邀請!對於木星的成分與太陽相似,為什麼木星沒有成為太陽呢之話題,我個人觀點認為,宇宙是由數之不盡的恆星系所構成的一個無限空間物質客觀存在的自然天體,我們的太陽系是存在於宇宙之中其中的一個恆星系之一,在一個恆星系之中,只能會有一顆恆星核體現象的存在,太陽系中的太陽(恆星),可透過持續核聚變燃燒的手段,能為太陽系散發出光和熱以及塵粒流物質,並又能依靠自身磁場的磁控手段,控制著太陽系太空間的各類衛體物質進行圓周迴圈運動現象,孕育著太陽系萬物的成長與形成和物質的週期迴圈運動。
木星是太陽系之中的一個大行星,是太陽曆來釋放出來的塵粒流物質圍繞其磁力線圈軌道上執行,逐漸聚集積累質量所形成現階段體積的表現結果,木星是太陽衍生出來諸多的“孩子”之一。一方面,木星與太陽的星類是完全不同的,木星是屬於行星類,而太陽是屬於恆星類;二方面,木星與太陽的物質也是完全不同的,木星上的物質全都是太陽釋放出來的無機的塵粒流物質,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氮、固態水(氫氧)和有毒物質四種基本元素所構成,也可統稱為:自然定體物質,不會有自然可燃的現象發生;而太陽上的物質全都是有機可燃的核能物質,主要是由高純度、高強度和高密度的有機碳化物所構成的超高核能量物質,可以持續發出核聚變燃燒的光和熱物理現象。
由此可見,說木星上的物質與太陽物質相似這一說法是不正確的,也許就是某些科學家對木星物質猜測理解上的一種原錯,何來會有木星成為太陽之理呢?!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或發表己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
11 # 天高兮雲淡
木星質量不夠大,中心因此壓力不夠大,中心溫度不夠高,不足以點燃核聚變,木星要想成為恆星,體重至少需要增加幾乎一百倍以上。
-
12 # 吃不到葡萄皮
樓上說的很對,因為木星質量不夠大。
按照恆星形成和演化理論以及實際觀測,要成為一顆恆星,哪怕是最小的恆星,其質量也要達到太陽質量的7%才有可能成為恆星,而木星質量是太陽的1/1047,也就是說除非木星質量擴大73倍才可以成為恆星。
而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的99.86%,所以木星根本無法成為恆星,只能成為褐矮星也叫“失敗的恆星”。
目前發現的最小恆星是J0523,質量是太陽的7.21%,是木星的77倍。
-
13 # 朱朱53832
也許木星是死亡主恆星遺留下來的產物,因為死亡主恆星無法供給木星繼續聚合的條件,或者是星雲同屬性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行星沒達到聚合的條件(使其如太陽一樣發光發熱)。
-
14 # 使用者329979768
木星雖然在行星家族裡質量很大,可以把大量氫氣聚集在它身上,所以成分和太陽差不多,但是木星在恆星的家族裡質量太小了,壓力也小,根本無法產生氫聚變!它連褐矮星都稱不上,更別說恆星了。
下面是關於木星與太陽的比較(木星:太陽):
質量:1:1048
表面重力加速度:253:27963
逃逸速度:3:31
核心溫度:1:500
磁性:7:500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在太陽系的行星之中,木星的體積最大,如果用地球做比較,木星的體積相當於上千個地球。不過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木星除了體積大之外,還有一個不同於其他行星的特點就是發光。
很多人可能會說,太陽系中的行星不是不發光嗎?它們發出的光不應該是反射太Sunny線造成的嗎?的確,對於其他的行星來說,的確是靠反射太Sunny線才發光的,但是唯獨木星具備發光的能力。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後發現,木星一直在向周圍的宇宙空間釋放巨大的能量,而這個能量之大相當於其從太陽那裡吸收到的能量的兩倍。也就是說,木星本身釋放出來的能量,有一半是來自於它自己。
按照前蘇聯科學家蘇奇科夫和薩利姆齊巴羅夫在1982年提出的觀點,木星的核心溫度很可能高達28萬攝氏度,並且正在進行熱核反應。木星正在不斷地將自己的引力轉換成熱能,同時還在不斷地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如此就使得木星的能量越來越大,且溫度越來越高,這也才使得其能夠發光。有證據顯示,由於木星一直向周圍釋放熱量,現如今已經融化了離它最近的一顆衛星——木衛一上的冰層。
科學界有一種說法,認為恆星的形成過程是透過收縮先是將巨大的星雲收縮成“星胚”,隨後再逐步收縮成恆星的雛形,最終形成恆星。而這個漫長的過程,其溫度是不斷升高的,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從開始發出閃爍亮光到最後發出耀眼的光芒,同時還會向外拋射物質。
很明顯,木星現在所處的狀態正是恆星形成過程中所經歷的。所以,說它很可能是太陽系中能夠和太陽抗衡的第二顆恆星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科學界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時太陽還是一團星雲的時候,實則是有兩股力量在進行著殊死較量,一個是後來的太陽,而另一個就是後來的木星。當時這兩個巨大的星團糾纏在一起進行了一場殊死的搏鬥,結果太陽計勝一籌獲勝了,它不僅最終成為了一顆恆星,而且還運用自己巨大的引力將木星的大部分物質吸走了,使得木星最終成為了一顆行星。
倘若這種說法是真的,那也就是說木星的確曾經有成為恆星的潛質,那麼30億年之後,當太陽進入晚年時,木星能否藉機捲土重來取而代之呢?想必也未必完全沒有可能。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推測,既然是推測就有各種可能性,自然也就有人持反對的意見。比如有人就認為,木星雖然個頭比較大,但畢竟是一顆行星,雖然能發光,但是以現在的情況看,與真正意義上的恆星還相差甚遠,頂多也只能算是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的一種特殊天體。至於木星以後會向哪種天體演化還不太好說,畢竟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的確,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無法對一個星體的未來做出準確的判斷,畢竟我們對於宇宙的瞭解太少太少,不過有一點肯定,木星絕對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星球,因為它的走向很可能在遙遠的未來決定著地球乃至人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