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娛先鋒眼
-
2 # 公元前
首先清朝的興衰是歷史的必然走向。清朝自乾隆起,清朝的國勢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嘉慶、道光帝的手上,清朝的江河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慈禧太后入宮時,道光帝已經駕崩兩年了,所以說清朝的沒落和慈禧太后並沒有多大關係。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就已經暗示了時代的發展趨勢,封建統治也已經走到了末路,當時的資本主義引領了世界的潮流。當時的清政府玩完全脫離了世界的發展。雖然李鴻章堅持洋務運動三十年,但是他的很多行動都受到了清朝的腐朽頑固份子的掣肘,這也是清政府滅亡的重要原因。
如果當時慈禧太后沒有垂簾聽政,那麼清朝還能堅持多久?一、在政治上面,只能說慈禧太后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但是她不是一個明智的統治者。她敢於任用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漢人,但她仍然堅持封建腐朽的那一套作風,而她平日裡的生活也是相當的腐敗。比如:甲午戰爭開始時,慈禧太后竟然堅持要過六十大壽,並且因為過大壽她從軍費中抽取了一千多萬兩白銀。可見慈禧太后的生活是多麼的奢靡。
二、思想上清朝也是相當落後,比如:隋朝流傳下來的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在當時清朝末期這些已經都不適應了,而且讀書人的思維也受到了限制。當時清政府中的很多內閣大學士,甚至連葡萄牙和西班牙都不知道。這和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有關。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也是清政府的最後一位實權統治者,雖然慈禧太后不是皇帝,當時的皇帝是光緒帝,但是,清政府的大權,被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光緒帝就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
1908年,光緒帝駕崩,三歲的溥儀成了大清的皇帝,慈禧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慈禧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如果慈禧太后沒有垂簾聽政,那麼清朝當然還是會滅亡的,只是早晚的問題。 -
3 # 逆生長的向日葵
那應該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很有可能是不會滅亡的。因為當時清朝海軍如果沒有慈禧抽調的軍費,那可是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有了當時最強大之一的軍艦,海軍就不會敗退,太陽國被打壓後也不會進而侵犯清朝,歐洲的那幫子也不會趁虛而入,後面一系列的割地賠款也就不會發生。最後的結局應該還是學習強大國家的制度和技術,圖強變法,最終也會走向社會主義國家。只不過中間會少了許多彎路而已。(當然也不排除會重蹈覆轍,慈禧不幹,有人會去幹,渴望木又力的人可不少)
-
4 # 阿中芳1
許多人人云亦云地認為慈禧是一個大禍害,其實是對於中國而言慈禧是一個大禍害,但是對於滿清而言慈禧也許是立了許多大功,那是清國已經落後的時代而領導核心長達數十年出現空缺,內外危機交加,沒有慈禧的話清朝也許就滅亡在太平天國手裡了!
-
5 # 深透國際
歷史本身就不能假設。提出這個問題的,可能把清朝的滅亡記在慈禧頭上了,認為清政府腐敗墮落,軟弱無能,作為清政府的實際掌權人,慈禧難辭其咎。尤其是慈禧剿滅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扼殺了戊戌維新變法,挪用軍費做壽,還有那句著名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奴言卑語等,有些人對慈禧恨之入骨,認為慈禧是阻礙歷史進步的罪魁禍首。慈禧的歷史形象有些歪曲了。
其實,慈禧是中國近代史上頗具膽略、很有才能的統治者之一,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不可避免地有其歷史侷限性;作為當時中國面臨的百年未有之變局時的統治者,慈禧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對外關係上,也只能委曲求全。但不管怎麼說,慈禧維繫了當時正處於風雨飄搖清政府最後半個世紀的相對安穩的統治。
有人可能會說,清政府是個反動政府,慈禧維持這一反動政府這麼久,延緩了清政府的倒臺,是在開歷史的倒車。應當說,這種認識有失偏頗。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小農意識非常濃厚,華人缺乏法制意識,也沒啥民主情懷,人心較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希望出現開明專制。中國歷史上讓人津津樂道的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不都是一個開明的、有威望的皇帝積極有效作為形成的嗎?相反,如果中央缺少權威,肯定天下大亂,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不都是因為權力出現真空,地方割據勢力趁機坐大造成的嗎?按這一規律,慈禧死後,清政府很快垮臺,民國建立了,中國並未強大,卻出現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多數華人不喜歡天下大亂,想往的是太平穩定,慈禧統治的清政府,儘管經歷了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的屈辱,但那都是外患。中國進入明朝以來,因封建制度的原因,就逐步失去了對外競爭優勢,這個問題不應由慈禧一人負責。慈禧在位時,內政還算穩定的,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內憂並不突出,這不能不說是慈禧的貢獻。
慈禧剛登上政治舞臺時才27歲,1860年,咸豐剛死不久,就以孤兒寡母之身,乾淨利索地搬倒權傾一時的顧命八大臣,走上了權力頂峰。此時的慈禧,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外有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慈禧主政後,對外,與西方列強修好,換來國際社會的支援;對內,打破滿漢成見,大膽啟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官僚,僅用4年就撲滅了持續十幾年的太平天國起義;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痛定思痛,開展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歷程;光緒支援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搞變法維新時,慈禧一開始並不反對,說明慈禧並不是一個頑固迂腐之徒,只是後來發現維新派有政變奪權企圖後,才動了殺機。其實,戊戌維新本身就是一幫毫無政治經驗的年輕知識分子的紙上談兵,形式大於內容,並無太多的實際意義,中國當時不可能像日本那樣透過維新變法實現復興的。
慈禧晚年,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都已窮途末路,所以儘管清政府歷代統治者都很勤於政務,沒有出現其它朝代後期經常出現的荒唐君主,但依然改變不了落後捱打最終倒臺的局面,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一個人所能左右的。因此,即使沒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即使光緒帝真能掌權,大清的命運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
6 # 機智豆腦
慈禧太后能夠垂簾聽政正是清朝衰落造成的,咸豐皇帝經歷太平天國起義,二次鴉片戰爭的種種打擊,在內憂外困之下,心灰意冷,早早放棄了拯救自己千瘡百孔的帝國,沉迷於酒色之中,不久早逝。此時主少國疑,給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創造了天然條件,雖然以肅順為首的權臣把持著朝政,但顯然慈禧太后以其身份合法性更能得到清政府以奕訢為首內部勢力的支援,慈禧太后有驚無險地得到了清政府的掌舵權,此後慈禧太后統治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雖然她大膽起用了地方團練,湧現出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大量漢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並推行洋務運動,彷彿有中興之勢,但並沒有改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糾其原因,慈禧所作所為都是無奈之舉,並不是自身所願,清政府終其一朝都在防範漢人,深怕漢人重奪江山,中國在近代的種種落後,無不是這個原因,從這點來看,清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無論是肅順還是慈禧,還是奕訢,都沒有魄力或機會改變這種局面,所以有沒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清政府延續的壽命都差不多,只是方式會有所不同。
-
7 # 普天之下我主沉浮
也不會太久,歷史潮流是無法阻擋的,封建帝制必將遭到拋棄,清政府腐敗無能不是慈禧一人的事,之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就是絕對錯誤的。封建社會具有它的侷限性!
-
8 # 碼字的蝸牛
成也慈禧、敗也慈禧——清朝確實在慈禧的干政下加速滅亡,但若沒有慈禧,滿族可能要面臨滅族的可能!
公元1861年8月咸豐皇帝在熱河去世,臨終前任命八大顧命大臣: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輔佐同治帝載淳處理朝政;同時又給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貴妃代管)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外戚”與顧命大臣之間能獲取相互牽制,共同輔佐同治皇帝成長。
但此時的大清國猶如風暴中的破船,已經面臨沉沒的危險了。
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西征雖然陷入了頹勢,但是第二次攻破了江南大營,導致湘軍被迫後撤。同時山東區域的捻亂也在不斷策應著太平天國。
而川、楚區域的苗亂、陝西的回亂、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還佔據著京城。
辛酉政變若是失敗了,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鬼子六”奕訢若是死了。以“八大顧命大臣”在咸豐時期的政務操作來看,估計清廷很難施行洋務運動,甚至是以載垣、端華、景壽這幾位王爺打心底鄙視漢臣的做法,這八位“顧命大臣”更多是執行保守政策。
若是這樣的話,滿族搞不好會被屠族!
一個真實的辛酉政變一、慈安與慈禧由於種種因素,導致了很多人認為慈禧一開始就是掌握了政權,主導了辛酉政變。其實只能說這個時期的慈禧,只是個比較強勢些的女人而已。真正主導辛酉政變的人,是“鬼子六”奕訢父子兩人。
慈禧並非是皇后,而是咸豐的妃嬪,只因給咸豐生了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才以“子憑母貴”得到封為貴妃。此時皇后是慈安,若是以古代的法理來論述,此時的愛新覺羅·載淳應該稱呼慈安為額娘,而非是慈禧。根據《清史稿》及許多資料顯示,當時慈安並沒有生育,因此慈禧將載淳過繼給了皇后慈安,正因為慈安是皇后是正妻,因此載淳才獲得了皇太子的稱號、即嫡長子!
所以,當咸豐死時,真正掌握後宮權利的是皇后慈安,而非慈禧。
在《清史稿》中說“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與孝貞皇后並尊為皇太后”。給予人的錯覺是慈禧此時也被尊為太后,但是從當時的文書來看,“八大顧命大臣”並沒有給予慈禧這個權利,文書稱皇太子登基為帝,皇后榮升為皇太后,懿貴妃進為太妃。
甚至是連咸豐皇帝欞前祭酒這個差事,都沒有慈禧的什麼事。根據《慈禧太后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史解讀》的說法,此時的慈禧極為懊惱“八大顧命大臣”的做法,跑去與皇太后慈安訴苦,說“先帝屍骨未寒、他們要奪權“,“要欺負她們孤兒寡母”這類的話。
說真的,此時的慈禧的運氣不錯,皇太后慈安寬容慈愛,不太喜歡政治上的鬥爭,因此才以先帝留給她們兩人一人一枚印章為由,堅持給予慈禧皇太后的名義參加葬禮上的事務。正因為皇太后這個時期的認同,才讓慈禧一直以來都不願意與慈安有衝突——“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
二、“恭忠親王”愛新覺羅·奕訢,宗人府裡的滿人稱為“鬼子六”《清史稿》中給予咸豐皇帝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是清朝最後一個能掌控全域性的皇帝。可是當英法聯軍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咸豐與他六弟奕訢相比,真的是相形見絀。
咸豐在位時期,就一直很“照顧”這個比自己聰明、當年還是爭儲的弟弟,作為親王的奕訢一度被趕出清廷權利中樞,儘管如此,奕訢依舊能憑藉他的個人能力和人脈,在他岳父桂良(三朝元老)的協助下,組建並掌控了當時大清國唯一的對外視窗——總理衙門!
甚至是於1858年4月時,英、法、俄、美四國公使率艦陸續來到大沽口外,照會、準備訛詐清政府時,對西方世界有所瞭解的“鬼子六”成為當時清廷中為數不多,堅持談判不要一味示弱,上書建議天津等地備戰,同時還建議清廷讓廣東的“鄉軍”(民團)等攻打廣州城(當時已經被佔),牽制部分洋人後,其他的“粵軍”全力攻打香港和澳門地區,好獲取談判時的一定主動權。
而在留守京城,擔任議和大臣時,奕訢透過他的岳父桂良,籠絡了文祥(戶部侍郎)、寶鋆(總管內務府大臣)、勝保(副都統)、賈槇(兵部),還有周祖培等等,使得一個全新的政治集團形成,且在與西洋人合議之時,他展現出來的一種對西方世界的認知,使得他又得到了西方公使們的認可。
反觀此時的“八大顧命大臣”
死抓著熱河的行宮戍衛部隊不放,還不把兩宮太后、小皇帝放在眼裡,在議事時,對於慈安和慈禧的所有建議,要麼是置之不理,要麼就是大聲駁回,樂此不疲地欺負這孤兒寡母,任由兩宮太后躲在房內摟著小皇帝哭泣。
“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越縵堂國事日記》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來了,這個時期的所謂兩宮太后,若沒有“鬼子六”奕訢的合作,是被“八大顧命大臣”吃得死死的了。最多也就成為印章的保管者而已。
“鬼子六”奕訢
此時的奕訢,被咸豐打壓了半輩子,藉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機遇,獲得了京城的實質控制權,軍部、軍隊(勝保)、戶部、內務府都是他的朋黨在掌握著。可是這個時候的八大顧命大臣根本就沒有他的份。
也就意味著,若是大行皇帝梓宮返京之日,肯定是他奕訢再次離開權利中樞之時。他唯一能做的,就像康熙時期的索尼,雖然無法制約鰲拜(載垣),卻成為當時皇帝和皇太后唯一的倚仗——即保皇派!
也是此時,慈禧的心腹剛好趕到了京城,給他送來了慈禧的求助密信,兩人就這樣一拍即合。
三、“鬼子六”奕訢的計謀——辛酉政變慈禧和慈安作為深宮裡的囚鳥,怎麼可能會在咸豐死後能調動得了勝保此人?
恭親王奕訢以弔喪的名義趕到了熱河,史書只說他和兩和嫂子單獨聊了兩個多時辰,具體聊什麼,沒有任何記載。
但是“鬼子六”奕訢呆在熱河六天,離開後不久,先是一個御史(後來升官了)董元醇上了道奏摺——《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讓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時請一到兩個親王輔政。直接無視咸豐皇帝剛下不久、任命的“八大顧命大臣”旨意(造勢)。
隨後勝保突然到避暑山莊,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清史稿》說的是勝保在京城時突然給全國各地下了一到軍令,“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隨後自己跑到承德哭奠,並率兵經河間、雄縣一帶兼程北上。
能不能這樣理解,勝保作為駐守京城的大將軍,他會領兵離開京城嗎?這個時期,雖然談判了,洋人也撤到天津了,可他敢帶走京城的軍隊,然後到承德嗎?
他不怕京城有民變或洋人突然反口?他不怕承德那邊害怕,他勝保要發動兵變嗎?
如果他沒有令大軍去哭奠,只是帶著幾百個侍衛,那麼他離開承德時,他率領的軍隊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不是勝保在偷偷用計謀奪走了戍衛行宮的兵權呢?
而此時的八大顧命大臣,還在為董元醇的那道奏摺,在咆哮兩宮太后和小皇帝。史書沒有說這道奏摺的後續情況,但是我們從史書中能看到一點,過了幾天,兩宮太后藉口說雨天泥濘,帶著小皇帝從小道急速趕回了京城。
為什麼八大顧命大臣沒有抓住最後的皇權,反而放她們單獨走?
董元醇的那道奏摺,是緩兵之計,八大顧命大臣他們贏了,兩宮太后認可了留中不發,所以他們才認為婦道人家,只不過是不願意勞累,想趕快回到京城的安樂窩裡待著。
所以他們敗了……而慈禧和慈安、“鬼子六”奕訢成為了清政府的主宰!
掌權後的慈禧需要更多的政治盟友1861年12月2日,改年號“同治”,兩宮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
當時的“大清國”雖然在圍剿太平天國的戰場節節勝利,但為了策應太平天國,山東捻亂,寧銀區域的回民動亂,川、楚、黔、粵、桂等地也相應爆發白蓮教或是天地會等起義。
由於太平天國起義已經殲滅了大量的旗人部隊,尤其是公元1860年,李秀成“圍魏救趙”,誘使以八旗為主的江南大營分兵,最終攻破江南、江北大營。使得當時的“大清國”的嫡系部隊八旗軍,只剩餘僧格林沁親王這支能戰的滿蒙八旗部隊了。
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聽從了“鬼子六”奕訢的建議,全力剿滅太平天國和捻亂、回亂,給予漢人曾國藩實權,提高湘軍的權利,同時提拔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避免曾國藩自立。然後派遣僧格林沁主山東捻亂,勝保主陝西、寧、銀回亂。
最為關鍵的是,奠定了“大清國”隨後三十多年的國策——把列強當作“肢體之患”,“列強不利我土地人民,猶可以信義籠絡”。
當時的英法得知奕訢成為執政者時,紛紛宣稱“令人滿意的結果”(英國),“恭親王成為執政者,以後的談判將更易進行”(法國),甚至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英華人選擇不再是敵對形式,而是以顧問的姿態來“指導大清國”的內部事務。
迴光返照下的同治中興透過將權利分享的形式,使得兩宮垂簾聽政獲得了漢、旗人(奕訢派系,也就是洋務派)的全面支援,由於這個時候同治並未成年,因此依舊以兩宮輔政形式,但慈安不喜政治,多為慈禧負責對宮外的政治事務。
奕訢執政以來,慈禧基本對這個小叔子是全面放權的,同時奕訢在對外事務上,多是以“以中華之精華,結外邦之友好”。因此獲得了英國的大力支援,在剿滅太平天國時,制約湘軍,扶持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人,給予這些漢臣得到對列強的合作關係及通道。
太平天國覆滅之後,“迴光返照下的同治中興”是一場饕鬄盛宴,由於十多年的戰亂,使得江南區域的茶、絲綢等貨物緊俏,湘軍在劫掠太平天國及民間時,又使得財富集中;大量的無主土地又能再次分配;帝國再次獲得了江南的賦稅,同時權利下的利益不再是旗人獨享,漢人、旗人、洋人、平民都在太平天國覆滅後,利益得到了“妥善、公平”的分配。
一種舊秩序下的新體制出現了。興辦軍事工業、興辦新式學校、對外派遣留學生,將海關交給英華人打理(這點確實很嚴重,但是也很難說,因為若是旗人來做海關,估計不知腐化成什麼樣),與英國出現了短暫的蜜月期,向英國訂購了戰艦,組建新式海軍。
1、奕訢支援曾國藩等辦洋務,但他又主張削弱地方勢力,引起湘淮勢力的不滿;2、奕訢辦洋務,清廷中倭仁等頑固派不滿;3、奕訢權力受限(不是皇帝),不能滿足列強的所有要求,列強對他也開始不滿。4、慈禧與奕訢合作,給予了奕訢巨大權力。但隨著奕訢地位高升和聲名鵲起,恭親王奕訢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為什麼說若不是慈禧和奕訢執政的話,滿族可能會要像契丹、或鮮卑那樣,全面消失在歷史長河裡?就因為慈禧與奕訢的合作,才讓清廷的洋務派獲得了掌控中樞政權,開啟了“大清國”對外的大門。
而八大顧命大臣雖然都死了,可是當時安排在同治身邊的老師烏齊格里·倭仁,就是頑固派的代表人物,甚至由於奕訢後來在對外事務上過於軟弱,過於傾向列強,連奕訢的弟弟奕譞,也成為頑固派的一員,全面否定了“鬼子六“的所有政策。可想而知,頑固派的帝師教育出來的同治對洋務運動是如何看待的。
甚至就連漢人集團裡的魏源、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不願意全面接受西化,堅持“師夷長以夷制夷”的方針來執行洋務運動,並不同“鬼子六”奕訢那樣全面倒向列強。
保守的頑固派可以說是整個清帝國最愚昧無知的,他們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國事物,堅持儒家思想裡的因循守舊,幻想恢復“閉關鎖國”的局面,幻想繼續由旗人掌握權利、繼續施行愚民教育體系。
當年辛亥革命時,南方僅存不多的滿城之一廣州滿城,一共有一萬三千旗人,最後活著走出滿城的只有不到2000餘人。可想而知,若是繼續讓保守的頑固派統治,南方已經不再是旗人做總督的時代了,東北和蒙古的旗人也因生活貧瘠而反感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大革命時,這兩個地區的旗人是反清的),而北方的義和團就是保守頑固派扶持的。
恭親王“鬼子六”奕訢執政期間,出賣國家利益,交好列強,使得清帝國淪為半殖民地,但也維護了清帝國的半個封建統治。當“鬼子六”奕訢被慈禧和光緒教育後,八國聯軍的攻擊,山東教民的暴虐、南方各省的刺殺滿人、東北蒙古區域的起義,回民的殺戮……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原是滿族勳貴的滿族人在大革命和軍閥混亂這幾十年裡,迅速摒棄掉滿族頭銜的原因所在。【晚晴時期清政府的統計約有500萬華人(旗人),但是到了新中國建立時,除了東北和京城還有滿族之外,其餘的均……完全融入了華夏種族的大家庭裡了】
-
9 # 董江波
這麼講吧,如果沒有慈禧的話,清朝末年,很可能就分崩離裂,國將不國了。
原因很簡單,乾隆帝后,清朝可以說,就直接跳水走下坡路了,而且,皇帝一個不如一個。
嘉慶帝在位的時候,清朝就到處是問題,官員們,都在等著出事,幾百個人,竟然攻進了紫禁城,差點兒把皇族,全部滅了,這是多大的問題啊。
之後的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和宣統帝,那簡直就是搞笑了。如果不是慈禧的出現,將清朝這些新舊勢力,給粘在了一起,恐怕,清朝光緒帝開始,就是南北分治,成為兩個國家了。
甚至,太平天國出現後,變成三個國家。那些地方權貴重臣也會割劇,各自為政。這會導致民國時的軍閥割據狀態,提前大幾十年出現。
所以,慈禧這個女人,還是很有手段的。
而且,同情百日維新沒用,在清朝那個環境下,就算慈禧死了,百日維新也成功不了。光緒是想奪權親政,並不是想百日維新。清帝國內,沒人贊成,至少是沒有人能力和實力,推行日本明治維新那樣的變革。
清朝的滅亡,不可阻擋。
-
10 # 世界史圖鑑
慈禧在滿清的歷史上,確實被過度妖魔化了。
沒有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那麼清朝將會在原先的封建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反而正是因為有慈禧的存在,清朝才在末年,進行了被譽為,用30年走過西方世界200年的工業化程序,中國的近代化程序才就此起步。
其實客觀的說清朝的興敗成也慈禧,敗也慈禧。沒有慈禧的清朝絕對會加速衰敗,但是這衰敗的時間點,從歷史的發展走向來看,無法與之後的革命相對接,這也意味著如果清政府提前衰敗,那麼國內的形勢會更加混亂,軍閥割據更加瘋狂。而且此時極容易成為列強的殖民地。現在已知的歷史是清朝在滅亡以後,革命派以及民主派接過了整個政權,但是由於巨大的歷史差距,從而陷入了長達數十年的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
但這種局面是在民主共和的基本框架下進行的。但如果清朝提前衰敗,這種框架並沒有因為辛亥革命而建立起來,我們可以想象這樣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軍閥割據,究竟對我們的近代發展有多大的殺傷力。
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臨終時任命顧命八大臣輔佐皇后和皇太子。此時的清王朝並沒有在鴉片戰爭的泥沼中脫離出來,也並沒有因為鴉片戰爭的種種戰敗而有所警醒,更因為國內大規模的起義運動使清政府疲於應付,甚至多次建立的剿匪軍營也被太平天國所攻破。在其他地區還有念軍起義,苗民叛亂,回民叛亂,更有因法聯軍洗劫北京城。
這一時期的清王朝依然秉承著祖制,對於漢族官僚又堤防又任用,不給實權。而且顧命八大臣一貫的形式作風也是繼承至此。所以如果八大臣在政變中取得勝利,他們依然會鄙視漢族君臣,並採取一如既往的保守政策維護自己的統治。在這一情況之下,國內的矛盾會更加嚴峻,政府可以利用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少。但最終慈禧獲得了勝利,並掌握了政權,主導了政變。這一時期的慈禧是一個強勢的女人,而且相比於那些徹底的頑固派更加開明。
慈禧的基礎與慈安的合作慈禧原本就不是皇后,只是妃嬪,但是給咸豐皇帝生出了之後的同治,所以才被封為貴妃。又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了慈安。因為慈安是正經的皇后,所以載淳獲得了皇太子的稱號也成為嫡長子,所以在政變之後,慈禧和慈安共同主政,但實際上掌握實際權利的是慈安。慈安,雖然掌握實際權利,但是對於政治並不感興趣,更不喜歡政治鬥爭,一切事物似乎都是由慈禧辦理,慈安認可批准。所以慈禧和恭親王奕欣,在獲得政變勝利之後開展的大膽放權,任用漢族官僚,並進行洋務運動等等。
慈禧是主要參與者,而慈安,是最終決定者。包括政變也是如此,慈安也參與到了政變當中。當時在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后共同的授意之下,清政府的最高領導層也進行了簡單的政治改革。正式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管對外邦交和與洋人的一系列事件。清朝的中央政府才真正意義上的睜眼看世界。而且在主導之後清政府一系列變革的事物上,慈禧和恭親王奕欣所用的人物都是在之前已經表現出的,嘗試與洋人接觸的官僚尤其是漢族官僚,這對於清王朝日後的發展是有很大意義的。這也是當時的中央政府全新政治集團的形成,展現出了慈禧對西方世界的認知。
此後就是清政府在末年所進行的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在當時被西方所側目,在西方看來清政府也是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近200年的工業化。我們可以說這種工業化徒有其表,並沒有使清政府富強起來,但是這與30年前完全排斥西洋事物的清政府相比具有天壤之別,而且當時的西方也開始警惕,甲午戰爭時,西方國家才對日本青睞有加。
改革變法或者說運動,如果想要成功,不能僅僅是一次變法,一種器物上的革新,而是應該經歷多次變法,並由不同的代表者進行的。但此時的清王朝卻選擇了原地踏步,不希望這場運動繼續進行下去,更不希望有任何人打破清王朝在當時的全國性統治。畢竟領導這次洋務運動的依然是封建傳統統治者。在他們看來變法已經成功,各地的叛亂以及農民起義被鎮壓與各國之間的外交也基本建立起來,並建立緊密關係,與洋人進行多次合作。,使得當時中國的工業化迅速推進。在傳統封建統治者的眼裡,這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真正的未來發展和未來道路的走向而言,這其實剛剛開始。慈禧等一批人也就是在此時,由相比於顧命八大臣的新銳勢力便成了保守勢力,而想進一步改革變法的光緒帝以及戊戌六君子就登上了舞臺,但是最終失敗。而孫中山等人則為了進一步的革命,先後花了20年的時間。慈禧1861年掌握實權,一直到去世這40多年的時間,並非一成不變,一個臉譜。
清朝有了慈禧避免過早衰亡的命運,同時也等來了辛亥革命這個最基本的民主制度框架。並且在慈禧掌握實際權利的前半期清政府確實改變迅速。如果清王朝沒有慈禧的話,又沒有革命派的奔走呼嚎和革命努力,那麼留給中華大地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
11 # 影娛先鋒眼
如果說起清朝末年,慈禧一定是一個無法去逾越的一個人物。他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有許多人將它稱為清朝覆滅的大罪人。那麼當時如果沒有慈禧垂簾聽政的話,清朝會不會復興呢?會不會變得更強大?這都是一些沒有辦法給出確定答案的問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蝴蝶效應。初始條件下一個非常微小的變化都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同樣歷史上一個稍微小的變化也會引起無法估量的後果,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如果真的沒有慈禧,清朝會不會變得更加繁榮?
首先在清朝就已經出現了維新變法百日維新這種資本主義萌芽思想,雖然進行了百日維新,但是代以慈禧太后為主導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下,百日維新最終失敗,中國沒有進行新的制度上的改革。那如果沒有慈禧百日維新會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即使沒有慈禧,封建守舊勢力仍然是存在的,封建地主統治階級根本不會同意資本主義變革在中國的進行,因為這樣會危及當時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而慈禧只不過是徵個清朝封建守舊勢力的代言人。清朝混亂不堪的歷史並不是由他一手導致的,而是由一直延續下來的封建落後的封建統治制度,以及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所造成的。
再說如果沒有慈禧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就知不道八大臣會不會存在。如果慈禧不存在的話,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光緒,如果沒有慈禧那麼可能咸豐無後,那麼很可能是從老六老七老八那裡過繼一個,而光緒是慈禧指定過去過來的,如果沒有慈禧的話,真正的以後的統治還是很難說的。
再有就是對於一個歷史人物的看待要辯證的去看。一方面由於其政治地位確實對當時諸多的歷史產生了較大的問題,而另一方面當時的歷史大環境的總體趨勢也不是一個女人一手造成的,而是他身後所佔的封建手就地主階級所造成的,即使沒有慈禧,當時的資產階級維新派與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矛盾也是無法調和的,閉關鎖國以及封閉的政策還是會施行的。
即使在歷史長河中真正的沒有慈禧這個人物,以後的歷史也很難去想象會發展的更好。因為畢竟當時清朝在世界已經落後了很多,主要的封建統治制度沒有改變的話,中國其實還是很難在當時的環境下去進行較快的發展的。
-
12 # 公元前
首先清朝的興衰是歷史的必然走向。清朝自乾隆起,清朝的國勢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嘉慶、道光帝的手上,清朝的江河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慈禧太后入宮時,道光帝已經駕崩兩年了,所以說清朝的沒落和慈禧太后並沒有多大關係。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就已經暗示了時代的發展趨勢,封建統治也已經走到了末路,當時的資本主義引領了世界的潮流。當時的清政府玩完全脫離了世界的發展。雖然李鴻章堅持洋務運動三十年,但是他的很多行動都受到了清朝的腐朽頑固份子的掣肘,這也是清政府滅亡的重要原因。
如果當時慈禧太后沒有垂簾聽政,那麼清朝還能堅持多久?一、在政治上面,只能說慈禧太后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但是她不是一個明智的統治者。她敢於任用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漢人,但她仍然堅持封建腐朽的那一套作風,而她平日裡的生活也是相當的腐敗。比如:甲午戰爭開始時,慈禧太后竟然堅持要過六十大壽,並且因為過大壽她從軍費中抽取了一千多萬兩白銀。可見慈禧太后的生活是多麼的奢靡。
二、思想上清朝也是相當落後,比如:隋朝流傳下來的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在當時清朝末期這些已經都不適應了,而且讀書人的思維也受到了限制。當時清政府中的很多內閣大學士,甚至連葡萄牙和西班牙都不知道。這和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有關。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也是清政府的最後一位實權統治者,雖然慈禧太后不是皇帝,當時的皇帝是光緒帝,但是,清政府的大權,被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光緒帝就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
1908年,光緒帝駕崩,三歲的溥儀成了大清的皇帝,慈禧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慈禧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如果慈禧太后沒有垂簾聽政,那麼清朝當然還是會滅亡的,只是早晚的問題。 -
13 # 逆生長的向日葵
那應該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很有可能是不會滅亡的。因為當時清朝海軍如果沒有慈禧抽調的軍費,那可是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有了當時最強大之一的軍艦,海軍就不會敗退,太陽國被打壓後也不會進而侵犯清朝,歐洲的那幫子也不會趁虛而入,後面一系列的割地賠款也就不會發生。最後的結局應該還是學習強大國家的制度和技術,圖強變法,最終也會走向社會主義國家。只不過中間會少了許多彎路而已。(當然也不排除會重蹈覆轍,慈禧不幹,有人會去幹,渴望木又力的人可不少)
-
14 # 阿中芳1
許多人人云亦云地認為慈禧是一個大禍害,其實是對於中國而言慈禧是一個大禍害,但是對於滿清而言慈禧也許是立了許多大功,那是清國已經落後的時代而領導核心長達數十年出現空缺,內外危機交加,沒有慈禧的話清朝也許就滅亡在太平天國手裡了!
-
15 # 深透國際
歷史本身就不能假設。提出這個問題的,可能把清朝的滅亡記在慈禧頭上了,認為清政府腐敗墮落,軟弱無能,作為清政府的實際掌權人,慈禧難辭其咎。尤其是慈禧剿滅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扼殺了戊戌維新變法,挪用軍費做壽,還有那句著名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奴言卑語等,有些人對慈禧恨之入骨,認為慈禧是阻礙歷史進步的罪魁禍首。慈禧的歷史形象有些歪曲了。
其實,慈禧是中國近代史上頗具膽略、很有才能的統治者之一,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不可避免地有其歷史侷限性;作為當時中國面臨的百年未有之變局時的統治者,慈禧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對外關係上,也只能委曲求全。但不管怎麼說,慈禧維繫了當時正處於風雨飄搖清政府最後半個世紀的相對安穩的統治。
有人可能會說,清政府是個反動政府,慈禧維持這一反動政府這麼久,延緩了清政府的倒臺,是在開歷史的倒車。應當說,這種認識有失偏頗。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小農意識非常濃厚,華人缺乏法制意識,也沒啥民主情懷,人心較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希望出現開明專制。中國歷史上讓人津津樂道的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不都是一個開明的、有威望的皇帝積極有效作為形成的嗎?相反,如果中央缺少權威,肯定天下大亂,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不都是因為權力出現真空,地方割據勢力趁機坐大造成的嗎?按這一規律,慈禧死後,清政府很快垮臺,民國建立了,中國並未強大,卻出現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多數華人不喜歡天下大亂,想往的是太平穩定,慈禧統治的清政府,儘管經歷了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的屈辱,但那都是外患。中國進入明朝以來,因封建制度的原因,就逐步失去了對外競爭優勢,這個問題不應由慈禧一人負責。慈禧在位時,內政還算穩定的,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內憂並不突出,這不能不說是慈禧的貢獻。
慈禧剛登上政治舞臺時才27歲,1860年,咸豐剛死不久,就以孤兒寡母之身,乾淨利索地搬倒權傾一時的顧命八大臣,走上了權力頂峰。此時的慈禧,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外有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慈禧主政後,對外,與西方列強修好,換來國際社會的支援;對內,打破滿漢成見,大膽啟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官僚,僅用4年就撲滅了持續十幾年的太平天國起義;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痛定思痛,開展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歷程;光緒支援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搞變法維新時,慈禧一開始並不反對,說明慈禧並不是一個頑固迂腐之徒,只是後來發現維新派有政變奪權企圖後,才動了殺機。其實,戊戌維新本身就是一幫毫無政治經驗的年輕知識分子的紙上談兵,形式大於內容,並無太多的實際意義,中國當時不可能像日本那樣透過維新變法實現復興的。
慈禧晚年,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都已窮途末路,所以儘管清政府歷代統治者都很勤於政務,沒有出現其它朝代後期經常出現的荒唐君主,但依然改變不了落後捱打最終倒臺的局面,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一個人所能左右的。因此,即使沒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即使光緒帝真能掌權,大清的命運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
16 # 機智豆腦
慈禧太后能夠垂簾聽政正是清朝衰落造成的,咸豐皇帝經歷太平天國起義,二次鴉片戰爭的種種打擊,在內憂外困之下,心灰意冷,早早放棄了拯救自己千瘡百孔的帝國,沉迷於酒色之中,不久早逝。此時主少國疑,給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創造了天然條件,雖然以肅順為首的權臣把持著朝政,但顯然慈禧太后以其身份合法性更能得到清政府以奕訢為首內部勢力的支援,慈禧太后有驚無險地得到了清政府的掌舵權,此後慈禧太后統治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雖然她大膽起用了地方團練,湧現出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大量漢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並推行洋務運動,彷彿有中興之勢,但並沒有改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糾其原因,慈禧所作所為都是無奈之舉,並不是自身所願,清政府終其一朝都在防範漢人,深怕漢人重奪江山,中國在近代的種種落後,無不是這個原因,從這點來看,清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無論是肅順還是慈禧,還是奕訢,都沒有魄力或機會改變這種局面,所以有沒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清政府延續的壽命都差不多,只是方式會有所不同。
-
17 # 普天之下我主沉浮
也不會太久,歷史潮流是無法阻擋的,封建帝制必將遭到拋棄,清政府腐敗無能不是慈禧一人的事,之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就是絕對錯誤的。封建社會具有它的侷限性!
-
18 # 碼字的蝸牛
成也慈禧、敗也慈禧——清朝確實在慈禧的干政下加速滅亡,但若沒有慈禧,滿族可能要面臨滅族的可能!
公元1861年8月咸豐皇帝在熱河去世,臨終前任命八大顧命大臣: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輔佐同治帝載淳處理朝政;同時又給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貴妃代管)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外戚”與顧命大臣之間能獲取相互牽制,共同輔佐同治皇帝成長。
但此時的大清國猶如風暴中的破船,已經面臨沉沒的危險了。
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西征雖然陷入了頹勢,但是第二次攻破了江南大營,導致湘軍被迫後撤。同時山東區域的捻亂也在不斷策應著太平天國。
而川、楚區域的苗亂、陝西的回亂、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還佔據著京城。
辛酉政變若是失敗了,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鬼子六”奕訢若是死了。以“八大顧命大臣”在咸豐時期的政務操作來看,估計清廷很難施行洋務運動,甚至是以載垣、端華、景壽這幾位王爺打心底鄙視漢臣的做法,這八位“顧命大臣”更多是執行保守政策。
若是這樣的話,滿族搞不好會被屠族!
一個真實的辛酉政變一、慈安與慈禧由於種種因素,導致了很多人認為慈禧一開始就是掌握了政權,主導了辛酉政變。其實只能說這個時期的慈禧,只是個比較強勢些的女人而已。真正主導辛酉政變的人,是“鬼子六”奕訢父子兩人。
慈禧並非是皇后,而是咸豐的妃嬪,只因給咸豐生了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才以“子憑母貴”得到封為貴妃。此時皇后是慈安,若是以古代的法理來論述,此時的愛新覺羅·載淳應該稱呼慈安為額娘,而非是慈禧。根據《清史稿》及許多資料顯示,當時慈安並沒有生育,因此慈禧將載淳過繼給了皇后慈安,正因為慈安是皇后是正妻,因此載淳才獲得了皇太子的稱號、即嫡長子!
所以,當咸豐死時,真正掌握後宮權利的是皇后慈安,而非慈禧。
在《清史稿》中說“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與孝貞皇后並尊為皇太后”。給予人的錯覺是慈禧此時也被尊為太后,但是從當時的文書來看,“八大顧命大臣”並沒有給予慈禧這個權利,文書稱皇太子登基為帝,皇后榮升為皇太后,懿貴妃進為太妃。
甚至是連咸豐皇帝欞前祭酒這個差事,都沒有慈禧的什麼事。根據《慈禧太后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史解讀》的說法,此時的慈禧極為懊惱“八大顧命大臣”的做法,跑去與皇太后慈安訴苦,說“先帝屍骨未寒、他們要奪權“,“要欺負她們孤兒寡母”這類的話。
說真的,此時的慈禧的運氣不錯,皇太后慈安寬容慈愛,不太喜歡政治上的鬥爭,因此才以先帝留給她們兩人一人一枚印章為由,堅持給予慈禧皇太后的名義參加葬禮上的事務。正因為皇太后這個時期的認同,才讓慈禧一直以來都不願意與慈安有衝突——“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
二、“恭忠親王”愛新覺羅·奕訢,宗人府裡的滿人稱為“鬼子六”《清史稿》中給予咸豐皇帝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是清朝最後一個能掌控全域性的皇帝。可是當英法聯軍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咸豐與他六弟奕訢相比,真的是相形見絀。
咸豐在位時期,就一直很“照顧”這個比自己聰明、當年還是爭儲的弟弟,作為親王的奕訢一度被趕出清廷權利中樞,儘管如此,奕訢依舊能憑藉他的個人能力和人脈,在他岳父桂良(三朝元老)的協助下,組建並掌控了當時大清國唯一的對外視窗——總理衙門!
甚至是於1858年4月時,英、法、俄、美四國公使率艦陸續來到大沽口外,照會、準備訛詐清政府時,對西方世界有所瞭解的“鬼子六”成為當時清廷中為數不多,堅持談判不要一味示弱,上書建議天津等地備戰,同時還建議清廷讓廣東的“鄉軍”(民團)等攻打廣州城(當時已經被佔),牽制部分洋人後,其他的“粵軍”全力攻打香港和澳門地區,好獲取談判時的一定主動權。
而在留守京城,擔任議和大臣時,奕訢透過他的岳父桂良,籠絡了文祥(戶部侍郎)、寶鋆(總管內務府大臣)、勝保(副都統)、賈槇(兵部),還有周祖培等等,使得一個全新的政治集團形成,且在與西洋人合議之時,他展現出來的一種對西方世界的認知,使得他又得到了西方公使們的認可。
反觀此時的“八大顧命大臣”
死抓著熱河的行宮戍衛部隊不放,還不把兩宮太后、小皇帝放在眼裡,在議事時,對於慈安和慈禧的所有建議,要麼是置之不理,要麼就是大聲駁回,樂此不疲地欺負這孤兒寡母,任由兩宮太后躲在房內摟著小皇帝哭泣。
“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越縵堂國事日記》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來了,這個時期的所謂兩宮太后,若沒有“鬼子六”奕訢的合作,是被“八大顧命大臣”吃得死死的了。最多也就成為印章的保管者而已。
“鬼子六”奕訢
此時的奕訢,被咸豐打壓了半輩子,藉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機遇,獲得了京城的實質控制權,軍部、軍隊(勝保)、戶部、內務府都是他的朋黨在掌握著。可是這個時候的八大顧命大臣根本就沒有他的份。
也就意味著,若是大行皇帝梓宮返京之日,肯定是他奕訢再次離開權利中樞之時。他唯一能做的,就像康熙時期的索尼,雖然無法制約鰲拜(載垣),卻成為當時皇帝和皇太后唯一的倚仗——即保皇派!
也是此時,慈禧的心腹剛好趕到了京城,給他送來了慈禧的求助密信,兩人就這樣一拍即合。
三、“鬼子六”奕訢的計謀——辛酉政變慈禧和慈安作為深宮裡的囚鳥,怎麼可能會在咸豐死後能調動得了勝保此人?
恭親王奕訢以弔喪的名義趕到了熱河,史書只說他和兩和嫂子單獨聊了兩個多時辰,具體聊什麼,沒有任何記載。
但是“鬼子六”奕訢呆在熱河六天,離開後不久,先是一個御史(後來升官了)董元醇上了道奏摺——《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讓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時請一到兩個親王輔政。直接無視咸豐皇帝剛下不久、任命的“八大顧命大臣”旨意(造勢)。
隨後勝保突然到避暑山莊,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清史稿》說的是勝保在京城時突然給全國各地下了一到軍令,“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隨後自己跑到承德哭奠,並率兵經河間、雄縣一帶兼程北上。
能不能這樣理解,勝保作為駐守京城的大將軍,他會領兵離開京城嗎?這個時期,雖然談判了,洋人也撤到天津了,可他敢帶走京城的軍隊,然後到承德嗎?
他不怕京城有民變或洋人突然反口?他不怕承德那邊害怕,他勝保要發動兵變嗎?
如果他沒有令大軍去哭奠,只是帶著幾百個侍衛,那麼他離開承德時,他率領的軍隊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不是勝保在偷偷用計謀奪走了戍衛行宮的兵權呢?
而此時的八大顧命大臣,還在為董元醇的那道奏摺,在咆哮兩宮太后和小皇帝。史書沒有說這道奏摺的後續情況,但是我們從史書中能看到一點,過了幾天,兩宮太后藉口說雨天泥濘,帶著小皇帝從小道急速趕回了京城。
為什麼八大顧命大臣沒有抓住最後的皇權,反而放她們單獨走?
董元醇的那道奏摺,是緩兵之計,八大顧命大臣他們贏了,兩宮太后認可了留中不發,所以他們才認為婦道人家,只不過是不願意勞累,想趕快回到京城的安樂窩裡待著。
所以他們敗了……而慈禧和慈安、“鬼子六”奕訢成為了清政府的主宰!
掌權後的慈禧需要更多的政治盟友1861年12月2日,改年號“同治”,兩宮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
當時的“大清國”雖然在圍剿太平天國的戰場節節勝利,但為了策應太平天國,山東捻亂,寧銀區域的回民動亂,川、楚、黔、粵、桂等地也相應爆發白蓮教或是天地會等起義。
由於太平天國起義已經殲滅了大量的旗人部隊,尤其是公元1860年,李秀成“圍魏救趙”,誘使以八旗為主的江南大營分兵,最終攻破江南、江北大營。使得當時的“大清國”的嫡系部隊八旗軍,只剩餘僧格林沁親王這支能戰的滿蒙八旗部隊了。
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聽從了“鬼子六”奕訢的建議,全力剿滅太平天國和捻亂、回亂,給予漢人曾國藩實權,提高湘軍的權利,同時提拔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避免曾國藩自立。然後派遣僧格林沁主山東捻亂,勝保主陝西、寧、銀回亂。
最為關鍵的是,奠定了“大清國”隨後三十多年的國策——把列強當作“肢體之患”,“列強不利我土地人民,猶可以信義籠絡”。
當時的英法得知奕訢成為執政者時,紛紛宣稱“令人滿意的結果”(英國),“恭親王成為執政者,以後的談判將更易進行”(法國),甚至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英華人選擇不再是敵對形式,而是以顧問的姿態來“指導大清國”的內部事務。
迴光返照下的同治中興透過將權利分享的形式,使得兩宮垂簾聽政獲得了漢、旗人(奕訢派系,也就是洋務派)的全面支援,由於這個時候同治並未成年,因此依舊以兩宮輔政形式,但慈安不喜政治,多為慈禧負責對宮外的政治事務。
奕訢執政以來,慈禧基本對這個小叔子是全面放權的,同時奕訢在對外事務上,多是以“以中華之精華,結外邦之友好”。因此獲得了英國的大力支援,在剿滅太平天國時,制約湘軍,扶持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人,給予這些漢臣得到對列強的合作關係及通道。
太平天國覆滅之後,“迴光返照下的同治中興”是一場饕鬄盛宴,由於十多年的戰亂,使得江南區域的茶、絲綢等貨物緊俏,湘軍在劫掠太平天國及民間時,又使得財富集中;大量的無主土地又能再次分配;帝國再次獲得了江南的賦稅,同時權利下的利益不再是旗人獨享,漢人、旗人、洋人、平民都在太平天國覆滅後,利益得到了“妥善、公平”的分配。
一種舊秩序下的新體制出現了。興辦軍事工業、興辦新式學校、對外派遣留學生,將海關交給英華人打理(這點確實很嚴重,但是也很難說,因為若是旗人來做海關,估計不知腐化成什麼樣),與英國出現了短暫的蜜月期,向英國訂購了戰艦,組建新式海軍。
1、奕訢支援曾國藩等辦洋務,但他又主張削弱地方勢力,引起湘淮勢力的不滿;2、奕訢辦洋務,清廷中倭仁等頑固派不滿;3、奕訢權力受限(不是皇帝),不能滿足列強的所有要求,列強對他也開始不滿。4、慈禧與奕訢合作,給予了奕訢巨大權力。但隨著奕訢地位高升和聲名鵲起,恭親王奕訢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為什麼說若不是慈禧和奕訢執政的話,滿族可能會要像契丹、或鮮卑那樣,全面消失在歷史長河裡?就因為慈禧與奕訢的合作,才讓清廷的洋務派獲得了掌控中樞政權,開啟了“大清國”對外的大門。
而八大顧命大臣雖然都死了,可是當時安排在同治身邊的老師烏齊格里·倭仁,就是頑固派的代表人物,甚至由於奕訢後來在對外事務上過於軟弱,過於傾向列強,連奕訢的弟弟奕譞,也成為頑固派的一員,全面否定了“鬼子六“的所有政策。可想而知,頑固派的帝師教育出來的同治對洋務運動是如何看待的。
甚至就連漢人集團裡的魏源、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不願意全面接受西化,堅持“師夷長以夷制夷”的方針來執行洋務運動,並不同“鬼子六”奕訢那樣全面倒向列強。
保守的頑固派可以說是整個清帝國最愚昧無知的,他們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國事物,堅持儒家思想裡的因循守舊,幻想恢復“閉關鎖國”的局面,幻想繼續由旗人掌握權利、繼續施行愚民教育體系。
當年辛亥革命時,南方僅存不多的滿城之一廣州滿城,一共有一萬三千旗人,最後活著走出滿城的只有不到2000餘人。可想而知,若是繼續讓保守的頑固派統治,南方已經不再是旗人做總督的時代了,東北和蒙古的旗人也因生活貧瘠而反感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大革命時,這兩個地區的旗人是反清的),而北方的義和團就是保守頑固派扶持的。
恭親王“鬼子六”奕訢執政期間,出賣國家利益,交好列強,使得清帝國淪為半殖民地,但也維護了清帝國的半個封建統治。當“鬼子六”奕訢被慈禧和光緒教育後,八國聯軍的攻擊,山東教民的暴虐、南方各省的刺殺滿人、東北蒙古區域的起義,回民的殺戮……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原是滿族勳貴的滿族人在大革命和軍閥混亂這幾十年裡,迅速摒棄掉滿族頭銜的原因所在。【晚晴時期清政府的統計約有500萬華人(旗人),但是到了新中國建立時,除了東北和京城還有滿族之外,其餘的均……完全融入了華夏種族的大家庭裡了】
-
19 # 董江波
這麼講吧,如果沒有慈禧的話,清朝末年,很可能就分崩離裂,國將不國了。
原因很簡單,乾隆帝后,清朝可以說,就直接跳水走下坡路了,而且,皇帝一個不如一個。
嘉慶帝在位的時候,清朝就到處是問題,官員們,都在等著出事,幾百個人,竟然攻進了紫禁城,差點兒把皇族,全部滅了,這是多大的問題啊。
之後的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和宣統帝,那簡直就是搞笑了。如果不是慈禧的出現,將清朝這些新舊勢力,給粘在了一起,恐怕,清朝光緒帝開始,就是南北分治,成為兩個國家了。
甚至,太平天國出現後,變成三個國家。那些地方權貴重臣也會割劇,各自為政。這會導致民國時的軍閥割據狀態,提前大幾十年出現。
所以,慈禧這個女人,還是很有手段的。
而且,同情百日維新沒用,在清朝那個環境下,就算慈禧死了,百日維新也成功不了。光緒是想奪權親政,並不是想百日維新。清帝國內,沒人贊成,至少是沒有人能力和實力,推行日本明治維新那樣的變革。
清朝的滅亡,不可阻擋。
-
20 # 世界史圖鑑
慈禧在滿清的歷史上,確實被過度妖魔化了。
沒有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那麼清朝將會在原先的封建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反而正是因為有慈禧的存在,清朝才在末年,進行了被譽為,用30年走過西方世界200年的工業化程序,中國的近代化程序才就此起步。
其實客觀的說清朝的興敗成也慈禧,敗也慈禧。沒有慈禧的清朝絕對會加速衰敗,但是這衰敗的時間點,從歷史的發展走向來看,無法與之後的革命相對接,這也意味著如果清政府提前衰敗,那麼國內的形勢會更加混亂,軍閥割據更加瘋狂。而且此時極容易成為列強的殖民地。現在已知的歷史是清朝在滅亡以後,革命派以及民主派接過了整個政權,但是由於巨大的歷史差距,從而陷入了長達數十年的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
但這種局面是在民主共和的基本框架下進行的。但如果清朝提前衰敗,這種框架並沒有因為辛亥革命而建立起來,我們可以想象這樣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軍閥割據,究竟對我們的近代發展有多大的殺傷力。
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臨終時任命顧命八大臣輔佐皇后和皇太子。此時的清王朝並沒有在鴉片戰爭的泥沼中脫離出來,也並沒有因為鴉片戰爭的種種戰敗而有所警醒,更因為國內大規模的起義運動使清政府疲於應付,甚至多次建立的剿匪軍營也被太平天國所攻破。在其他地區還有念軍起義,苗民叛亂,回民叛亂,更有因法聯軍洗劫北京城。
這一時期的清王朝依然秉承著祖制,對於漢族官僚又堤防又任用,不給實權。而且顧命八大臣一貫的形式作風也是繼承至此。所以如果八大臣在政變中取得勝利,他們依然會鄙視漢族君臣,並採取一如既往的保守政策維護自己的統治。在這一情況之下,國內的矛盾會更加嚴峻,政府可以利用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少。但最終慈禧獲得了勝利,並掌握了政權,主導了政變。這一時期的慈禧是一個強勢的女人,而且相比於那些徹底的頑固派更加開明。
慈禧的基礎與慈安的合作慈禧原本就不是皇后,只是妃嬪,但是給咸豐皇帝生出了之後的同治,所以才被封為貴妃。又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了慈安。因為慈安是正經的皇后,所以載淳獲得了皇太子的稱號也成為嫡長子,所以在政變之後,慈禧和慈安共同主政,但實際上掌握實際權利的是慈安。慈安,雖然掌握實際權利,但是對於政治並不感興趣,更不喜歡政治鬥爭,一切事物似乎都是由慈禧辦理,慈安認可批准。所以慈禧和恭親王奕欣,在獲得政變勝利之後開展的大膽放權,任用漢族官僚,並進行洋務運動等等。
慈禧是主要參與者,而慈安,是最終決定者。包括政變也是如此,慈安也參與到了政變當中。當時在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后共同的授意之下,清政府的最高領導層也進行了簡單的政治改革。正式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管對外邦交和與洋人的一系列事件。清朝的中央政府才真正意義上的睜眼看世界。而且在主導之後清政府一系列變革的事物上,慈禧和恭親王奕欣所用的人物都是在之前已經表現出的,嘗試與洋人接觸的官僚尤其是漢族官僚,這對於清王朝日後的發展是有很大意義的。這也是當時的中央政府全新政治集團的形成,展現出了慈禧對西方世界的認知。
此後就是清政府在末年所進行的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在當時被西方所側目,在西方看來清政府也是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近200年的工業化。我們可以說這種工業化徒有其表,並沒有使清政府富強起來,但是這與30年前完全排斥西洋事物的清政府相比具有天壤之別,而且當時的西方也開始警惕,甲午戰爭時,西方國家才對日本青睞有加。
改革變法或者說運動,如果想要成功,不能僅僅是一次變法,一種器物上的革新,而是應該經歷多次變法,並由不同的代表者進行的。但此時的清王朝卻選擇了原地踏步,不希望這場運動繼續進行下去,更不希望有任何人打破清王朝在當時的全國性統治。畢竟領導這次洋務運動的依然是封建傳統統治者。在他們看來變法已經成功,各地的叛亂以及農民起義被鎮壓與各國之間的外交也基本建立起來,並建立緊密關係,與洋人進行多次合作。,使得當時中國的工業化迅速推進。在傳統封建統治者的眼裡,這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真正的未來發展和未來道路的走向而言,這其實剛剛開始。慈禧等一批人也就是在此時,由相比於顧命八大臣的新銳勢力便成了保守勢力,而想進一步改革變法的光緒帝以及戊戌六君子就登上了舞臺,但是最終失敗。而孫中山等人則為了進一步的革命,先後花了20年的時間。慈禧1861年掌握實權,一直到去世這40多年的時間,並非一成不變,一個臉譜。
清朝有了慈禧避免過早衰亡的命運,同時也等來了辛亥革命這個最基本的民主制度框架。並且在慈禧掌握實際權利的前半期清政府確實改變迅速。如果清王朝沒有慈禧的話,又沒有革命派的奔走呼嚎和革命努力,那麼留給中華大地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回覆列表
如果說起清朝末年,慈禧一定是一個無法去逾越的一個人物。他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有許多人將它稱為清朝覆滅的大罪人。那麼當時如果沒有慈禧垂簾聽政的話,清朝會不會復興呢?會不會變得更強大?這都是一些沒有辦法給出確定答案的問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蝴蝶效應。初始條件下一個非常微小的變化都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同樣歷史上一個稍微小的變化也會引起無法估量的後果,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如果真的沒有慈禧,清朝會不會變得更加繁榮?
首先在清朝就已經出現了維新變法百日維新這種資本主義萌芽思想,雖然進行了百日維新,但是代以慈禧太后為主導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下,百日維新最終失敗,中國沒有進行新的制度上的改革。那如果沒有慈禧百日維新會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即使沒有慈禧,封建守舊勢力仍然是存在的,封建地主統治階級根本不會同意資本主義變革在中國的進行,因為這樣會危及當時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而慈禧只不過是徵個清朝封建守舊勢力的代言人。清朝混亂不堪的歷史並不是由他一手導致的,而是由一直延續下來的封建落後的封建統治制度,以及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所造成的。
再說如果沒有慈禧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就知不道八大臣會不會存在。如果慈禧不存在的話,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光緒,如果沒有慈禧那麼可能咸豐無後,那麼很可能是從老六老七老八那裡過繼一個,而光緒是慈禧指定過去過來的,如果沒有慈禧的話,真正的以後的統治還是很難說的。
再有就是對於一個歷史人物的看待要辯證的去看。一方面由於其政治地位確實對當時諸多的歷史產生了較大的問題,而另一方面當時的歷史大環境的總體趨勢也不是一個女人一手造成的,而是他身後所佔的封建手就地主階級所造成的,即使沒有慈禧,當時的資產階級維新派與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矛盾也是無法調和的,閉關鎖國以及封閉的政策還是會施行的。
即使在歷史長河中真正的沒有慈禧這個人物,以後的歷史也很難去想象會發展的更好。因為畢竟當時清朝在世界已經落後了很多,主要的封建統治制度沒有改變的話,中國其實還是很難在當時的環境下去進行較快的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