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強弱電智慧化網
-
2 # 智慧化弱電工程
前言:
弱電系統管路設計方案一般我們都不會很重視,但是什麼設計都需要一個書面的東西,本篇文章可以做弱電系統管路設計方案模板!
正文:
一、設計依據
GBJ300-88 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
GBJ303-88 建築電氣安裝工程質量評定標準
IAB,RFC793/791 TCP/IP通訊協議標準
ISO7498-2N 網路安全體系結構標準
GBJ-93-86 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SDJ279-90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範
IEEE 802.3 100 BASE-T
IEEE 802.5 TOKEN RING 標準
二、系統管路設計
弱電系統是現代建築物內的綜合系統工程。它包括與園區內建築體、變配電、供氣、照明等設施有關的安全防範系統、背景音樂系統、結構化綜合佈線系統、安保監控系統等。園區弱電系統對建築物來說是一個整體,從管理、控制機房、弱電管道到各個資訊點或控制點都有相關的路由。這些路由要按一定的規律,合理有序、有機地透過弱電系統的綜合管路安置在園區內。綜合管路系統的設計,可以合理地建立弱電系統的公共通道。
綜合管路的內容包括了與整個弱電系統相關的弱電預埋管、預留孔洞、弱電豎井、橋架、管路及系統的電源供應、接地、避雷、遮蔽和機房。綜合管路的設計和施工還牽涉到其他管路(如暖通、給排水和強電)和建築功能的綜合配管或調整,橋架敷設預埋。
本工程各園區的垂直幹線敷設在梯級式弱電橋架內,水平走線採用槽式弱電橋架。弱電橋架的採用可以大量減少預埋管路,方便建築施工,並且可避免預埋的盲目性造成的損失,修改管線和維修都很方便。
工作區採用UPVC20或UPVC25阻燃塑膠管敷設到:各個工作點,保證各網路訊號的傳輸效能。
室外建築群主幹線透過預埋人手井及弱電地下管道(PE電信管)敷設到各幢大樓。各系統主幹線在地下管道七孔PE管內穿線,管接要用膠水封接,PE管口用橡膠封口進行防水、防潮溼。整套室外管道要與校園汙水排水管整體設計,防止弱電管道滯水,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說明:
(1)本表所列清單僅供參考,等深化設計完成或施工時,產品數目按實際工程量計算;
(2)室外弱電地溝及人手井,需與多方協調、統一設計、統一施工,避免與其他管路衝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施工前的檢查
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所制定的《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施工前的器材檢驗
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檔案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
管材採用的鋼管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要求。
工程中使用的電纜和光纜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規定和合同要求。
電纜外套應完整,並附有出廠質量合格證。
裝置安裝
橋架及槽道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超過50mm。
橋架及槽道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m。
垂直橋架及槽道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2mm。
線纜敷設
線纜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
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6-10倍,主幹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0倍,光纜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5倍。
四、施工工藝
4.1控制櫃基礎型鋼安裝
按圖紙要求對型鋼進行預製,對其矯平、矯直,然後除鏽;
與土建施工人員配合,放置預埋件,待基礎強度符合要求後,再安放型鋼,同時採用水平尺找正、找平,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礎型鋼頂部應高出抹平地面10mm,櫃應與抹平地面齊平;
埋設好後,再用鍍鋅扁鋼-40×4在基礎型鋼兩端與接地網焊接,焊接完畢,外露部分應進行防腐處理。
4.2管線敷設
4.2.1弱電橋架
本工程中橋架採用將十分普遍,利用線槽配線施工非常方便。線槽用角鋼支架支撐。角鋼架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樓板下方。在樓板上並不需要預留預埋件,線槽由鍍鋅薄鋼板製成,在配線時,線槽要留有一定的備用量(30%-40%)。
在建築物內,為了防火的要求,導線出槽時要穿金屬管或金屬軟管,導線不得有外露部分;同時線槽應採用防火材料製成。整個預埋線管和線槽與橋架的施工,可幾個部分組成:引入配線、輔助配線箱或配線架;垂直橋架部分,樓層水平管線部分。壁龕分線部分(包括配線接頭箱,過路箱、分線箱以及出線盒等接線裝置)。
在校園園區內綜合設計弱電橋架,許多弱電系統的橋架可共用。弱電系統的水平公共橋架上包括如下系統的線路:結構化佈線系統的UTP電纜、監控系統影片線的控制線和影片線、電視系統影片線、音訊系統訊號線等。因此對公共橋架應作適當的安排和分隔,以避免相互的訊號干擾和矛盾。水平弱電橋架的分隔採用薄鐵板。橋架的尺寸根據實際走線量估算確定,採用多種規格。在弱電井道內,弱電系統應設與各個樓層相連的豎井橋架。弱電系統的-豎井橋架應單獨分開,至少分為結構化佈線、保安系統和消防三種橋架。各系統的橋架尺寸根據走線量確定,並應有一定餘量,以便擴充幹線量。
4.3鋼管暗敷:
敷設管路須與土建施工密切配合按如下流程進行:
嚴格根據設計要求選用管材。
管子安裝前必須消除管內毛刺和鐵刺,嚴禁採用電焊、火焰切割。
彎管過程中要注意,彎管要採用配套的彎管器彎制,彎曲處不應有折皺,凹穴和開裂,彎扁程度不應大於管外徑的10%,線路暗配時,彎曲半徑不應小於管外徑的6倍,埋設於地下和混凝土時,其彎曲半徑不應小於管外徑的10倍;同時,其埋深不得小於30mm,管道應儘量埋於二層鋼筋之間,且應儘量避免重疊。
鋼管採用套管連線時,套管長度宜為管徑的1.53倍,管口必須對準;採用焊接連線時,焊縫應牢固嚴密,連線處的內表面應光滑、平整。薄壁鋼管的連線必須用絲扣連線,嚴禁採用熔焊連線。
採用套管連線預埋於混凝土中的鋼管,其連線處應作防漏處理,以防澆注時灰漿流入堵塞管路。
管與盒的連線採用焊接,管口應高出盒內壁35mm,焊後需補塗防腐漆;管盒連線採用鎖緊螺母固定,管螺紋宜外露23扣。
與土建密切配合,按規範施工,並及時作好管口封堵,以防雜物進入堵塞管子。
對於部分線管較長、彎頭較多管路,應預先穿好鐵絲以方便日後穿線工作的進行。
管與管、管與盒連線,應作好接地處理,絲扣連線應採用不小於ø6圓鋼進行跨接,以保證接地良好。
埋於地下的管路應儘量不穿過裝置基礎,管路在穿伸縮縫和沉降縫時,應裝設補償裝置,並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4.4管內穿線與線連線
對穿管的導線,額定電壓不應低於500V;相線應以顏色加以區別,相線與零線顏色應不同,PE線應採用黃綠相間的絕緣線。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內。
穿線前,採用壓縮空氣,將管內的積水和雜物清除乾淨,並吸入少量滑石粉,以減少磨擦,並檢查管口毛刺和刃口是否清除乾淨,以防穿線時導線絕緣被損壞。
放線時採用放線架,以免導線扭結和背扣,同時,引入導線外圈抽線頭放線,以免弄亂整盤導線或導線打成小圈扭結。
導線在管內不得有接頭和扭結,其接頭應設在接線盒,管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面積不應大於管子內空面積的40%,且導線絕緣層不得損壞,導線不得扭曲。
如導線較多,為防止導線端頭路途受阻,要剝出端部線芯,並排好,與引線一端纏繞接好,再穿管。
穿線時,應靠兩人配合進行,一人在一端拉鋼絲,一人在另一端把所有電線緊擰成一束送入管內,二人動作協調一致,應儘量減少導線與管中處磨擦。
導線的連線必須保證質量,割開絕緣層時,不得損傷線芯,芯線連線,絕緣帶應均勻嚴密,不得低於原絕緣層的絕緣強度。
注意鋼管穿線前應先戴護口,嚴禁先穿線後戴護口的施工方法。
導線連線完畢,應在接頭處作好錫焊處理,並採用絕緣帶包紮牢。
4.5電纜敷設
4.5.1電纜保護管的敷設
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內壁應光滑,管口應無毛刺和尖角,管口做成喇叭形。
彎管後,不應有裂縫,其彎扁程度不超過10%,彎曲半徑不應小於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電纜管外表面刷瀝青漆作防腐處理,鍍鋅管鍍鋅剝落處應塗防腐漆,埋入混凝土內的管子可不塗防腐漆。
電纜管管徑如無設計要求,管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小於1.5,每根電纜管彎頭不應超過3個,直角彎不應超過2個。
電纜管連線應牢固,密封良好,兩口對準,且不得直接對焊。
電纜保護管必須作好接地跨接,若管接頭採用套管焊接時可以除外。
引至裝置的電纜管管口位置,應便於與裝置連線並不妨礙裝置的拆裝和進出。
4.5.2控制電纜線槽的安裝
施工程式:
線槽及附件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的有關技術標準,並按設計進行選擇,線槽的填充率不應大於40%,並應有一定的備用空位,以便今後擴容。
室內線槽的安裝安排在管道及空調等工作基本施工完畢時進行。
線槽的表面應光滑均勻、緻密,噴塗光滑平整,焊縫應表面均勻,不得有裂紋等。
安裝時應與土建緊密配合,作好孔洞預留和預埋件埋設,線槽的安裝位置及高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及規範規定。
線槽水平敷設,跨距為1.5~3m,線槽垂直敷設固定點間距不大於1.5m,支架應焊接牢固,橫平豎直,同層橫檔高低偏差不應大於5mm,沿線槽走向的左右偏差不大於10mm。
線槽連線必須採用螺栓連線,且螺母應位於外側。
線槽採用引出管時,必須用開孔器開孔,開孔應整齊,與管孔徑吻合,嚴禁採用氣、電焊割孔,連線應採用管接頭,嚴禁焊接。
鋼製線槽直線敷設超過30m,應採用伸縮連線板連線,線槽的轉彎半徑,不應小於電纜的彎曲半徑。
線槽及其支吊架均應良好接地,接地幹線與每段線槽,均應至少有一點可靠連線,包括彎頭等,在有振動的場所,還應裝置彈簧墊圈,軟連線處應採用紡織銅線連線。
線槽在穿過預留孔洞、樓板及牆壁處,應採用防火隔板、防火堵料作好密封隔離措施,防止火災沿線路延燃。
五、弱電施工總協調需配合的事項
弱電施工總承包協調必須對本工程弱電系統總體協調管理,與其他各專業協調配合
5.1與電氣專業方的配合
有關弱電之主要裝置的供電由電氣專業方負責提供。
電氣承包方將為弱電系統電力供電提供所需的線槽及管道,弱電施工總承包須在按時向電氣承包方提供本工程範圍內各系統有關施工圖。
弱電施工總承包須提供與電氣專業方協調以進行所需的安裝配合工作,並就雙方的交接駁口商定準確的位置。
5.2與土建專業承包方的配合
在實際施工前,弱電施工總承包應協調各分包商/承包商與配合土建預埋工程單位進行已安裝工程作技術交底,並須以書面形式確認有關預留的設施是否滿足本技術檔案範圍內施工的要求。弱電施工總承包須負責提供進一步完善預留設施的資料。
弱電施工總承包開始工作後須以書面形式確認及提供有關建築結構的外型和強度有影響的有關資料,包括裝置進出的吊裝孔洞要求。如經複核原工程資料確定仍需再作增改時,弱電施工總承包須立刻提交詳細的資料供設計方稽核。
弱電施工總承包須負責確保本系統範圍內各系統有關預留設施,在土建施工時按要求正確預留。對中標前已預留或完成的孔洞、埋線等,應在合同簽定後立刻派員進行檢查,如有問題,應及時通報並整改。
-
3 # 千家智客
一、系統概述
弱電系統是現代建築物內的綜合系統工程。它與大樓內所有建築物的機電裝置如變配電、空調、照明等設施有密切關係。這些弱電系統有樓宇裝置監控系統、安全防範系統、一卡通系統、衛星有線電視及影片點播系統、結構化綜合佈線系統、LED及觸控式螢幕查詢系統、多功能會議系統、機房、電源、防雷接地系統、背景音樂及廣播系統等。
綜合管路的工程設計,其內容包括與整個弱電系統相關的弱電預埋管、預留孔洞、弱電豎井、橋架、管路及系統的電源供應、接地、避雷、遮蔽和機房。綜合管路的設計和施工還牽涉到和其它管道(如暖通、給排水和強電)的關係,以及建築功能的綜合配管或調整,橋架敷設預埋等。
本方案的弱電管路系統中除消防系統以外的所有弱電系統線路使用同一路橋架,弱電系統管路的橋架應做如下考慮:
A、消防系統橋架單獨敷設,其自成單獨系統,與其它系統互不干擾。
B、綜合佈線系統傳輸大量資料訊號,因此需要較強的抗干擾性,同時綜合佈線系統中採用六類佈線,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線纜量較大,也宜單獨成一系統。以往大量工程實踐證明中,單獨設定綜合佈線系統的弱電橋架是適宜的。
C、其它幾個子系統的弱電訊號在統籌規劃下,可合用一套橋架,以方便維護和管理,也便於使弱電系統的電源線與訊號線隔離。
考慮以上幾方面的綜合因素,方便維護和管理,主要考慮了綜合佈線一套橋架,監控和其它系統共用一套橋架,除了這兩套 橋架以外,需要設定單獨一套橋架,所以共用了三套橋架。
二、弱電管路垂直系統設計
在弱電管井內安裝三條橋架:一條為400*200的槽式橋架供綜合佈線系統線纜穿行;另一條為300*150用於監控和其它一些系統的線纜穿行;另外100*50的一條橋架供黨政專網語音點用。橋架每米設定一個幫扎釦環,以固定垂直光纖、大對數電纜、樓層至管理間的六類雙絞線及其他弱電線路。其中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在主樓和副樓每層的弱電間設定一個200*100*100的分配器箱,作為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的安裝盒及線路接線箱,分配器箱明裝在弱電間內。
垂直橋架安裝後,應在弱電井內設定封閉板,平時關閉,檢修或增加幹線時開放。
三、水平橋架設計
A.、綜合佈線系統
因各個顯然樓層資訊點較多,所以我們在每層的走廊吊頂內安裝了水平橋架,橋架的大小根據每個系統的資訊點的數量而不一樣,主要還是和垂直部分一樣分成三部分來考慮:綜合佈線除了黨政專網外都走200*100的水平橋架,監控部分也走200*100的水平橋架,只設計了一條100*50的橋架。橋架安裝應靠近走廊內側,因走廊吊頂內位置狹小且分佈管線很多,如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及強電都要在吊頂內敷設,橋架至資訊點為DG20~DG25電線管(2根六類線穿DG20,3根六類線穿DG25),電線管在牆內或吊頂內敷設,模組預埋盒為86H50型鐵製盒,安裝高度底邊離地30CM。
B、BA系統
BA系統每個樓層基本上都安裝了DDC控制器,DDC之間為RS-485線,所以吊頂及牆內敷設DG25以下的電線管,DDC安裝高度為豎向中心離地1.5M。BA系統和監控系統共用一套橋架。
C、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
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的水平管從弱電水平橋架引出,在樓層走廊吊頂內敷設。有線電視在相應層弱電間設定分配器箱,吊頂內安裝接線盒,接線盒應有相應蓋板。接線盒為安裝分支分配器或接線使用,從分支器接線盒至每個房間的終端為DG20~25電線管,電線管在牆內或吊頂內敷設,安裝高度為30CM,預埋盒為86H50型鐵製盒。
D、其他弱電系統
其他弱電系統因在樓層分佈單一,故無需作整體的安排,線纜保護管都採用DG32以下的電線管,在吊頂或牆內暗埋。
四、弱電間及管理間的設計
因弱電間是弱電系統的匯合處及管理室,故它裡面的管路分佈及分線箱或控制箱的位置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在弱電間安裝了一個綜合佈線標準機櫃和電視分配器箱,所有的弱電系統接線及分線都在裡面完成。在弱電井道內敷設一根400*200的橋架,用於連線各樓層的弱電間及水平橋架。弱電間應有接地系統,在弱電間敷設一根40*4的鍍鋅扁鐵作為綜合接地。在二層綜合佈線機房內的資訊點均在架空地板下敷設,故橋架敷設方式為地板下走地槽為主。
五、施工前的檢查
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所制定的《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施工前的器材檢驗,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檔案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
管材採用的鋼管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要求。
工程中使用的電纜和光纜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規定和合同要求。
電纜外套應完整,並附有出廠質量合格證。
裝置安裝
橋架及槽道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超過50mm。
橋架及槽道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m。
垂直橋架及槽道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2mm。
線纜敷設
線纜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
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6-10倍,主幹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0倍,光纜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5倍。
六、施工說明
橋架應固定在牆面上(或吊頂下),要求橋架為全密封結構,以防鼠害。可透過鎖釦開啟蓋子,橋架之間透過配套的連線片和螺栓連線;
金屬橋架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並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防火、密封、緊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併為今後維護和擴充提供方便,橋架材料均為冷軋合金板,表面鍍鋅,使用帶分隔的金屬防火橋架;橋架內線纜的總截面積不超過橋架內截面積的三分之一,金屬電線管內線纜的填充率不超過30%。
管線施工單位要求能夠根據國家標準,確保電纜鋪設的可能性,清除管內毛刺和垃圾,並在管內留有穿線所需的引導鋼絲,為了確保穿線順利,在電線管排放中,施工單位應根據建築規範在管線分支、連線、轉彎處設過線盒;根據綜合佈線系統的施工要求,每根電纜的轉彎半徑要求為其電纜外徑的8-10倍。因 此,吊頂內橋架在轉彎或分路處均應設定45。轉角(對於200×100的橋架,其45度轉角邊長為100mm;對於300×150的橋架,其45度轉角邊長為150mm);在管線轉彎處不能拐死角,轉彎半徑>10cm;
水平線槽和豎井梯架連線處,及水平線槽和管線各連線處須配以相應規格的分支附件, 不能斷接,以保證線路路由的彎曲自如以及線路的安全,若管線長度不夠,需加套管時,應加外套,不能加內套,在個別地方不能透過鐵管時,可用金屬軟管連線,軟管內徑不能小於鐵管內徑;所有橋架線上纜安裝完畢後,全部要求使用鎖釦封閉,以防鼠害;
為確保線路安全,應使橋架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屬橋架、金屬軟管均需整體連線,並在本樓層內接地(強電保護地)。接地線截面積不小於6平方毫米,所有薄壁金屬電線管均用導線焊接,並與橋架連線,為防止電磁干擾,資訊線纜線路與強電線路平行走向之間距離不能小於如下距離:
此次使用的插座底盒全部為國標86型鐵盒。由於辦公傢俱的情況不明,暫定所有底盒的底面距地面高度為300mm。
在各資訊插座處應在牆內預埋國標86型鐵盒,各鐵盒與牆內管路應連線良好,不能 斷接,底盒上的螺絲孔(耳朵)不能損壞,否則面板無法安裝。資訊插座距離強電插座應該大於20cm。
另外,推薦一款免費的報價軟體——“報價優選”,內建上萬套專業智慧解決方案/報價單模板,所有的工程專案所要用到的表格和模板都能免費下載
-
4 # 智慧化弱電圈
我是做智慧化弱電的,針對如何設計弱電系統綜合管路這個問題,我做個簡單的分享。
一、熟悉智慧化弱電需求在做管路設計時,先要熟悉專案中有多少個弱電系統,比如一幢大樓常見的智慧化弱電系統有影片監控系統、門禁管理、出入口系統、防盜報警、計算機網路、綜合佈線、無線巡更、公共廣播等等系統,熟悉這些系統之後,心裡也大概知道各個系統需要走多少線纜,接下來就是要設計綜合佈線系統了;
二、綜合佈線系統做線路的綜合管路設計時,就要先先了解綜合佈線系統,綜合佈線分為6大子系統分別是: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間子系統、垂直子系統、裝置間子系統、樓宇間子系統。
1、工作區子系統
①工作區裝置終端數量位置確認
工作區子系統主要是部署裝置終端比如攝像頭/電腦/印表機/投影儀等,我們先了解工作區內有多少套終端,在計算出對應配套的線纜;
②遵循通用的設計規則
在這個工作區域內,最常見的就是強弱電的面板,要知道強電面板和弱電面板要相隔多少距離才能避免干擾,以及強弱電面板距離地面的高度;
2、水平幹線子系統
①設計組成
主要包括從工作區資訊插座開始到管理區子系統的的配線架之間的固定佈線,包括水平電纜和光纜。
②設計要點
網線長度一般不超過90米,且必須走線槽,橋架或天花板吊頂內。
②水平線纜計算方式
平均電纜長度=(資訊插座至配線間最遠距離+資訊插座至配線間最近距離)/2
總電纜長度=平均電纜長度+備用部分(平均電纜長度的10%)+端接容餘6m
每個樓層計算公式如下:
C=[0.55(L+S)+6]xn
C-每個樓層的用線量;
L-區域內資訊插座至配線間最遠距離;
S-區域內資訊插座至配線間最近距離;
n-每層樓的資訊插座的數量;
3、管理間子系統
①裝置組成
主要裝置有配線架、交換機、機櫃和電源組成。
②管理間裝置標識管理
完整標識提供以下資訊:建築物的名稱、位置、區號和起始點;
綜合佈線使用3種標識:電纜標識、場標識和插入標識;
4、垂直幹線子系統
①設計組成
負責連理管理間子系統和裝置間子系統
②設計要求
一般建築物內短距離適用於多模光纖,長距離用於單模光纖;
5、裝置間子系統
①設計組成
由電纜、聯結器以及相關支撐硬體組成。
②設計要求
裝置間要有足夠的空間保證裝置儲存,合適的溫溼度,以及機房建設需要遵循相關設計標準;
6、建築群幹線子系統
①設計組成
將一個建築物和另一個建築物連線的通訊線纜,一般是單模光纖。
三、綜合佈線設計依據①熟讀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②熟讀綜合佈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
回覆列表
弱電系統對建築物來說是一個整體,每個弱電系統都有電纜管線,遍佈著弱電系統的電纜。管路設計的目的是使這些電纜按一定的規律,合理有序地安置建築物的綜合管路中。弱電綜合管路系統基本上都不會引起很大重視,但是什麼設計都需要一個書面表達,本文可以收藏做弱電綜合管路系統設計方案模板!修改適合自己的東西即可!
一、系統概述
弱電系統是現代建築物內的綜合系統工程。它與大樓內所有建築物的機電裝置如變配電、空調、照明等設施有密切關係。這些弱電系統有樓宇裝置監控系統、安全防範系統、一卡通系統、衛星有線電視及影片點播系統、結構化綜合佈線系統、LED及觸控式螢幕查詢系統、多功能會議系統、機房、電源、防雷接地系統、背景音樂及廣播系統等。
綜合管路的工程設計,其內容包括與整個弱電系統相關的弱電預埋管、預留孔洞、弱電豎井、橋架、管路及系統的電源供應、接地、避雷、遮蔽和機房。綜合管路的設計和施工還牽涉到和其它管道(如暖通、給排水和強電)的關係,以及建築功能的綜合配管或調整,橋架敷設預埋等。
本方案的弱電管路系統中除消防系統以外的所有弱電系統線路使用同一路橋架,弱電系統管路的橋架應做如下考慮:
A、消防系統橋架單獨敷設,其自成單獨系統,與其它系統互不干擾。
B、綜合佈線系統傳輸大量資料訊號,因此需要較強的抗干擾性,同時綜合佈線系統中採用六類佈線,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線纜量較大,也宜單獨成一系統。以往大量工程實踐證明中,單獨設定綜合佈線系統的弱電橋架是適宜的。
C、其它幾個子系統的弱電訊號在統籌規劃下,可合用一套橋架,以方便維護和管理,也便於使弱電系統的電源線與訊號線隔離。
考慮以上幾方面的綜合因素,方便維護和管理,主要考慮了綜合佈線一套橋架,監控和其它系統共用一套橋架,除了這兩套 橋架以外,需要設定單獨一套橋架,所以共用了三套橋架。
二、弱電管路垂直系統設計
在弱電管井內安裝三條橋架:一條為400*200的槽式橋架供綜合佈線系統線纜穿行;另一條為300*150用於監控和其它一些系統的線纜穿行;另外100*50的一條橋架供黨政專網語音點用。橋架每米設定一個幫扎釦環,以固定垂直光纖、大對數電纜、樓層至管理間的六類雙絞線及其他弱電線路。其中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在主樓和副樓每層的弱電間設定一個200*100*100的分配器箱,作為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的安裝盒及線路接線箱,分配器箱明裝在弱電間內。
垂直橋架安裝後,應在弱電井內設定封閉板,平時關閉,檢修或增加幹線時開放。
三、平橋架設計
A.、綜合佈線系統
因各個顯然樓層資訊點較多,所以我們在每層的走廊吊頂內安裝了水平橋架,橋架的大小根據每個系統的資訊點的數量而不一樣,主要還是和垂直部分一樣分成三部分來考慮:綜合佈線除了黨政專網外都走200*100的水平橋架,監控部分也走200*100的水平橋架,只設計了一條100*50的橋架。橋架安裝應靠近走廊內側,因走廊吊頂內位置狹小且分佈管線很多,如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及強電都要在吊頂內敷設,橋架至資訊點為DG20~DG25電線管(2根六類線穿DG20,3根六類線穿DG25),電線管在牆內或吊頂內敷設,模組預埋盒為86H50型鐵製盒,安裝高度底邊離地30CM。
B、BA系統
BA系統每個樓層基本上都安裝了DDC控制器,DDC之間為RS-485線,所以吊頂及牆內敷設DG25以下的電線管,DDC安裝高度為豎向中心離地1.5M。BA系統和監控系統共用一套橋架。
C、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
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的水平管從弱電水平橋架引出,在樓層走廊吊頂內敷設。有線電視在相應層弱電間設定分配器箱,吊頂內安裝接線盒,接線盒應有相應蓋板。接線盒為安裝分支分配器或接線使用,從分支器接線盒至每個房間的終端為DG20~25電線管,電線管在牆內或吊頂內敷設,安裝高度為30CM,預埋盒為86H50型鐵製盒。
D、其他弱電系統
其他弱電系統因在樓層分佈單一,故無需作整體的安排,線纜保護管都採用DG32以下的電線管,在吊頂或牆內暗埋。
四、弱電間及管理間的設計
因弱電間是弱電系統的匯合處及管理室,故它裡面的管路分佈及分線箱或控制箱的位置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在弱電間安裝了一個綜合佈線標準機櫃和電視分配器箱,所有的弱電系統接線及分線都在裡面完成。在弱電井道內敷設一根400*200的橋架,用於連線各樓層的弱電間及水平橋架。弱電間應有接地系統,在弱電間敷設一根40*4的鍍鋅扁鐵作為綜合接地。在二層綜合佈線機房內的資訊點均在架空地板下敷設,故橋架敷設方式為地板下走地槽為主。
五、施工前的檢查
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所制定的《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施工前的器材檢驗,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檔案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
管材採用的鋼管管身應光滑、無傷痕,管孔無變形,孔徑、壁厚應符合要求。
工程中使用的電纜和光纜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規定和合同要求。
電纜外套應完整,並附有出廠質量合格證。
裝置安裝
橋架及槽道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超過50mm。
橋架及槽道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m。
垂直橋架及槽道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2mm。
線纜敷設
線纜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
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6-10倍,主幹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0倍,光纜彎曲半徑應大於外徑15倍。
六、施工說明
橋架應固定在牆面上(或吊頂下),要求橋架為全密封結構,以防鼠害。可透過鎖釦開啟蓋子,橋架之間透過配套的連線片和螺栓連線;
金屬橋架用來安放和引導電纜,並起到機械保護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防火、密封、緊固的空間使線纜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併為今後維護和擴充提供方便,橋架材料均為冷軋合金板,表面鍍鋅,使用帶分隔的金屬防火橋架;橋架內線纜的總截面積不超過橋架內截面積的三分之一,金屬電線管內線纜的填充率不超過30%。
管線施工單位要求能夠根據國家標準,確保電纜鋪設的可能性,清除管內毛刺和垃圾,並在管內留有穿線所需的引導鋼絲,為了確保穿線順利,在電線管排放中,施工單位應根據建築規範在管線分支、連線、轉彎處設過線盒;根據綜合佈線系統的施工要求,每根電纜的轉彎半徑要求為其電纜外徑的8-10倍。因 此,吊頂內橋架在轉彎或分路處均應設定45。轉角(對於200×100的橋架,其45度轉角邊長為100mm;對於300×150的橋架,其45度轉角邊長為150mm);在管線轉彎處不能拐死角,轉彎半徑>10cm;
水平線槽和豎井梯架連線處,及水平線槽和管線各連線處須配以相應規格的分支附件, 不能斷接,以保證線路路由的彎曲自如以及線路的安全,若管線長度不夠,需加套管時,應加外套,不能加內套,在個別地方不能透過鐵管時,可用金屬軟管連線,軟管內徑不能小於鐵管內徑; 所有橋架線上纜安裝完畢後,全部要求使用鎖釦封閉,以防鼠害;
為確保線路安全,應使橋架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屬橋架、金屬軟管均需整體連線,並在本樓層內接地(強電保護地)。接地線截面積不小於6平方毫米,所有薄壁金屬電線管均用導線焊接,並與橋架連線,為防止電磁干擾,資訊線纜線路與強電線路平行走向之間距離不能小於如下距離:
此次使用的插座底盒全部為國標86型鐵盒。由於辦公傢俱的情況不明,暫定所有底盒的底面距地面高度為300mm。
在各資訊插座處應在牆內預埋國標86型鐵盒,各鐵盒與牆內管路應連線良好,不能 斷接,底盒上的螺絲孔(耳朵)不能損壞,否則面板無法安裝。資訊插座距離強電插座應該大於20cm。
七、施工工藝
控制櫃基礎型鋼安裝
按圖紙要求對型鋼進行預製,對其矯平、矯直,然後除鏽;
與土建施工人員配合,放置預埋件,待基礎強度符合要求後,再安放型鋼,同時採用水平尺找正、找平,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礎型鋼頂部應高出抹平地面10mm,櫃應與抹平地面齊平;
埋設好後,再用鍍鋅扁鋼-40×4在基礎型鋼兩端與接地網焊接,焊接完畢,外露部分應進行防腐處理。
管線敷設
1.弱電橋架
本工程中橋架採用將十分普遍,利用線槽配線施工非常方便。線槽用角鋼支架支撐。角鋼架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樓板下方。在樓板上並不需要預留預埋件,線槽由鍍鋅薄鋼板製成,在配線時,線槽要留有一定的備用量(30%-40%)。
在建築物內,為了防火的要求,導線出槽時要穿金屬管或金屬軟管,導線不得有外露部分;同時線槽應採用防火材料製成。整個預埋線管和線槽與橋架的施工,可幾個部分組成:引入配線、輔助配線箱或配線架;垂直橋架部分,樓層水平管線部分。壁龕分線部分(包括配線接頭箱,過路箱、分線箱以及出線盒等接線裝置)。
在校園園區內綜合設計弱電橋架,許多弱電系統的橋架可共用。弱電系統的水平公共橋架上包括如下系統的線路:結構化佈線系統的UTP電纜、監控系統影片線的控制線和影片線、電視系統影片線、音訊系統訊號線等。因此對公共橋架應作適當的安排和分隔,以避免相互的訊號干擾和矛盾。水平弱電橋架的分隔採用薄鐵板。橋架的尺寸根據實際走線量估算確定,採用多種規格。在弱電井道內,弱電系統應設與各個樓層相連的豎井橋架。弱電系統的-豎井橋架應單獨分開,至少分為結構化佈線、保安系統和消防三種橋架。各系統的橋架尺寸根據走線量確定,並應有一定餘量,以便擴充幹線量。
2.鋼管暗敷:
敷設管路須與土建施工密切配合按如下流程進行:
嚴格根據設計要求選用管材。
管子安裝前必須消除管內毛刺和鐵刺,嚴禁採用電焊、火焰切割。
彎管過程中要注意,彎管要採用配套的彎管器彎制,彎曲處不應有折皺,凹穴和開裂,彎扁程度不應大於管外徑的10%,線路暗配時,彎曲半徑不應小於管外徑的6倍,埋設於地下和混凝土時,其彎曲半徑不應小於管外徑的10倍;同時,其埋深不得小於30mm,管道應儘量埋於二層鋼筋之間,且應儘量避免重疊。
鋼管採用套管連線時,套管長度宜為管徑的1.53倍,管口必須對準;採用焊接連線時,焊縫應牢固嚴密,連線處的內表面應光滑、平整。薄壁鋼管的連線必須用絲扣連線,嚴禁採用熔焊連線。
採用套管連線預埋於混凝土中的鋼管,其連線處應作防漏處理,以防澆注時灰漿流入堵塞管路。
管與盒的連線採用焊接,管口應高出盒內壁35mm,焊後需補塗防腐漆;管盒連線採用鎖緊螺母固定,管螺紋宜外露23扣。
與土建密切配合,按規範施工,並及時作好管口封堵,以防雜物進入堵塞管子。
對於部分線管較長、彎頭較多管路,應預先穿好鐵絲以方便日後穿線工作的進行。
管與管、管與盒連線,應作好接地處理,絲扣連線應採用不小於ø6圓鋼進行跨接,以保證接地良好。
埋於地下的管路應儘量不穿過裝置基礎,管路在穿伸縮縫和沉降縫時,應裝設補償裝置,並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3.管內穿線與線連線
對穿管的導線,額定電壓不應低於500V;相線應以顏色加以區別,相線與零線顏色應不同,PE線應採用黃綠相間的絕緣線。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內。
穿線前,採用壓縮空氣,將管內的積水和雜物清除乾淨,並吸入少量滑石粉,以減少磨擦,並檢查管口毛刺和刃口是否清除乾淨,以防穿線時導線絕緣被損壞。
放線時採用放線架,以免導線扭結和背扣,同時,引入導線外圈抽線頭放線,以免弄亂整盤導線或導線打成小圈扭結。
導線在管內不得有接頭和扭結,其接頭應設在接線盒,管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面積不應大於管子內空面積的40%,且導線絕緣層不得損壞,導線不得扭曲。
如導線較多,為防止導線端頭路途受阻,要剝出端部線芯,並排好,與引線一端纏繞接好,再穿管。
穿線時,應靠兩人配合進行,一人在一端拉鋼絲,一人在另一端把所有電線緊擰成一束送入管內,二人動作協調一致,應儘量減少導線與管中處磨擦。
導線的連線必須保證質量,割開絕緣層時,不得損傷線芯,芯線連線,絕緣帶應均勻嚴密,不得低於原絕緣層的絕緣強度。
注意鋼管穿線前應先戴護口,嚴禁先穿線後戴護口的施工方法。
導線連線完畢,應在接頭處作好錫焊處理,並採用絕緣帶包紮牢。
4.電纜敷設
(1)電纜保護管的敷設
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內壁應光滑,管口應無毛刺和尖角,管口做成喇叭形。
彎管後,不應有裂縫,其彎扁程度不超過10%,彎曲半徑不應小於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電纜管外表面刷瀝青漆作防腐處理,鍍鋅管鍍鋅剝落處應塗防腐漆,埋入混凝土內的管子可不塗防腐漆。
電纜管管徑如無設計要求,管內徑與電纜外徑之比不小於1.5,每根電纜管彎頭不應超過3個,直角彎不應超過2個。
電纜管連線應牢固,密封良好,兩口對準,且不得直接對焊。
電纜保護管必須作好接地跨接,若管接頭採用套管焊接時可以除外。
引至裝置的電纜管管口位置,應便於與裝置連線並不妨礙裝置的拆裝和進出。
(2)控制電纜線槽的安裝
施工程式:
線槽及附件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的有關技術標準,並按設計進行選擇,線槽的填充率不應大於40%,並應有一定的備用空位,以便今後擴容。
室內線槽的安裝安排在管道及空調等工作基本施工完畢時進行。
線槽的表面應光滑均勻、緻密,噴塗光滑平整,焊縫應表面均勻,不得有裂紋等。
安裝時應與土建緊密配合,作好孔洞預留和預埋件埋設,線槽的安裝位置及高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及規範規定。
線槽水平敷設,跨距為1.5~3m,線槽垂直敷設固定點間距不大於1.5m,支架應焊接牢固,橫平豎直,同層橫檔高低偏差不應大於5mm,沿線槽走向的左右偏差不大於10mm。
線槽連線必須採用螺栓連線,且螺母應位於外側。
線槽採用引出管時,必須用開孔器開孔,開孔應整齊,與管孔徑吻合,嚴禁採用氣、電焊割孔,連線應採用管接頭,嚴禁焊接。
鋼製線槽直線敷設超過30m,應採用伸縮連線板連線,線槽的轉彎半徑,不應小於電纜的彎曲半徑。
線槽及其支吊架均應良好接地,接地幹線與每段線槽,均應至少有一點可靠連線,包括彎頭等,在有振動的場所,還應裝置彈簧墊圈,軟連線處應採用紡織銅線連線。
線槽在穿過預留孔洞、樓板及牆壁處,應採用防火隔板、防火堵料作好密封隔離措施,防止火災沿線路延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