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三拳有點疼23333

     人格障礙說白了,就是一種心理和精神的疾病,在生活中並不多見,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很容易就引發這種人格障礙。為了防止人格障礙的發生,我們首先就要對人格障礙有一個瞭解,常見的人格障礙型別主要有6種。

      (1)偏執型:是一種以猜疑和偏執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特點為廣泛猜疑;易產生病態嫉妒;過分自負;對他人過錯不能寬容;脫離實際地好爭辯與敵對;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或利益;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

      (2)分裂型:這是一種以觀念、外貌和行為奇特,以及人際關係有明顯缺陷,且情感冷淡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其特點為有特異的信念或與文化背景不相稱的行為;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為或外貌;言語怪異;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對人冷淡,對親戚也不例外;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動的情感體驗;多單獨活動,缺乏知友。

      (3)反社會型:這是一種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特點為18歲前有品行障礙的證據;不能維持久的工作或學習;有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易激惹,並有攻擊行為;行為無計劃或有衝動性;不尊重事實;對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危害別人時無內疚感。 

    (4)衝動型:這是一種以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衝動性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特點為有不可預測和不考慮後果的行為傾向;行為暴發難以自控;不能控制不適當的發怒;做事缺乏預見性和堅持性;強烈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可有自傷行為。

      (5)表演型:這是一種以過分感情用事或誇張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注意特點的人格障礙。特點為:表情誇張象演戲一樣;暗示性高;自我中心;經常渴望表揚和同情,感情易波動;過多地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十分關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說話誇大其詞。

      (6)強迫型:這是一種以要求嚴格和完美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特點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無缺;不合理地堅持別人也嚴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則心裡很不痛快;猶豫不決;常有不安全感,反覆核對檢查;拘泥細結;對自己要求嚴格。

      人格障礙的患者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行為模式,並且異於常人,因此也是很容易就區分的。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夠預防人格障礙的發生。生活中我們要及時的去防止人格障礙的發生,保持我們的心理健康。

  • 2 # 希樸羊

    常見的人格障礙有:反社會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分裂性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衝動型人格障礙和依賴型人格障礙,識別人格障礙很重要,這可以從某些方面保證我們的安全。當我們意識到某個人有人格障礙,就可以儘量遠離,避免危險。

    1、反社會人格障礙。這種人表現出來強烈的攻擊性,同時缺乏一般人都有的羞恥感,沒有了底線,什麼都能做出來,做事衝動,沒有什麼原因就可以去攻擊別人,不講理。這種人一定要遠離,千萬不要激惹他!

    2、偏執性人格障礙,固執、敏感多疑、心胸狹窄、喜歡嫉妒、自視甚高、什麼都是別人的錯、過分敏感、無端揣測別人、歪曲別人的好意、不知好歹是這種人的典型特點,往往男性居多,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不要試圖和他講道理,他病了,他也沒辦法。

    3、分裂人格障礙,這種人思維奇怪,特別敏感,不能容忍別人的忽略,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對自己非常不自信。往往表現出社交焦慮。

    4、強迫型人格障礙,高標準嚴要求,做事一絲不苟,苛求細節,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同時謹小慎微,道德感特別強,如果單位裡有一個人大家都說他刻板、迂腐,那他很可能就是強迫型人格障礙了。

    5、表演型人格障礙。這種人常常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做出誇張和出格的行為,人格不成熟,情緒也不穩定,喜歡幻想,並把幻想當成現實,難耐寂寞,喜歡熱鬧。感覺網路紅人劉寶寶就有點這種感覺。

  • 3 # 夯七婚戀指導

    人格障礙是明顯偏離正常的,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無法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也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且難以治療。常見的人格障礙主要有以下幾種:

    1、焦慮型人格障礙:焦慮型人格障礙又稱迴避型人格障礙,此類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長期的迴避社交,特別是涉及到較多人際交往的職業活動。他們常常自我評價低,存在過度的焦慮和擔心,擔心會在社交場合被拒絕或羞辱。

    2、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類人有高攻擊性,脾氣暴躁,缺少羞恥心。他們的言行常常與社會規範有悖,是違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這類人在監獄和勞教機構所佔比例非常大。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往往作案是沒有計劃性的,隨機性很大,沒有明顯的犯罪動機,對社會的危害性很大。

    3.表演型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兩類人格障礙患者都表現為高度的自我中心。喜歡追求刺激,難忍寂寞。行為出挑,行為做作,喜歡用誇張的行為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渴望受到讚賞。情緒喜怒無常,且具有高度的幻想性,常行為自己的想象遷怒於人。不同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待人更為冷漠,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

    4、依賴性人格障礙:這類人格障礙患者缺乏自信,常感到孤獨無助,不能獨立生活。不願自己做決定,希望別人可以為自己做好一切事情。這類人時刻需要別人在自己身旁,甚至會為此忍受虐待、侮辱。

    5、分裂型人格障礙和分裂樣人格障礙:這兩類人格障礙是以社會疏遠和情感隔離為特徵的人格障礙。這兩類人往往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情感平淡,孤僻且沉默寡言。不同的是,分裂型人格障礙更加的敏感多疑,難以對其他人產生信任。

    6、偏執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人固執而多疑,常固執的認為他人的行為是充滿敵意的,始終處於防衛狀態。且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常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別人對自己的不友善。

    7、強迫性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過分的謹小慎微、嚴格要求與完美主義。患者的內心往往是不安全的,過度的在意倫理和道德的約束,缺乏彈性。

  • 4 # 了凡心療愈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徵顯著偏離正常, 人格障礙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為模式,對環境適應不良,常影響其社會功能,甚至與社會發生衝突,給自己或社會造成惡果。人格障礙常開始於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人格障礙導致不能適應正常社會生活,表現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礙,但是思維和智慧方面無異常,意識清晰。這類人的人格缺陷是持久的、頑固的,多數延續到成年階段,甚至終身不能改變。   

    1835年,德國皮沙爾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這一診斷名稱。指出患者出現本能慾望、興趣嗜好、性情脾氣、道德修養方面的異常改變,但沒有智慧、認識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礙,亦無妄想或幻覺。後來“悖德狂”的名稱逐漸被“反社會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狹義的人格障礙,即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此種人格引起的違法犯罪行為最多,同一性質的屢次犯罪,罪行特別殘酷或情節惡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屬於此型別人格障礙。其共同心理特徵是:情緒的暴發性,行為的衝動性,對社會對他人冷酷、仇視、缺乏好感相同情心,缺乏責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顧社會道德法律準則和一般公認的行為規範,經常發生反社會言行;不能從挫折與懲罰中吸取教訓,缺乏焦慮感和罪惡感。   

    人格障礙不屬於精神病,但是根據傳統和實際臨床診治情況,屬於心理障礙、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處理方法上與精神病不同,患者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要負法律責任,但是量刑較輕。既然是心理疾病,除了社會教育、管理方法或刑事處理外,還應該接受心理治療和心理訓練等綜合防治措施,以減輕症狀。 人格障礙應該與人格改變有明確區別。人格障礙是心理發育不健全的表現,從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現人格問題,至成年期呈現明顯病理性人格,並延續終身。人格改變或準確地說繼發性人格改變,通常出現在成年期,由於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嚴重精神刺激之後發生的人格偏離。

    不少調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創傷、不和睦家庭關係、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會環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類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別是在嬰幼兒和兒童期,這已是公認的事實,目前臨床上將人格障礙分為以下十類

    依賴型人格

    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依賴型人格的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由於處處委曲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阻止著他為自己乾點什麼或有什麼個人愛好。   

    這些患者不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獨自作決定,則需要被人反覆指導和做保證;有時他們甚至聽任別人為他們選擇職業、住所、朋友或作出重大決定。這種過分依賴導致他們難以獨自開始做一件事;他們竭力避免獨處,如不得已獨處時也感到不舒服,孤獨和無助。他們一心害怕被別人拋棄,當親密關係終結時,感到異乎尋常地絕望。   

    由於將自己依附於他人,這類患者也容易遭到因受批評和不理會所傷害。有時他們明知道別人是錯誤的,也要迎合別人的意思;為討別人的喜歡,他們情願做不令人愉快或降低自己身份的事情。這種情形導致他們的社會關係侷限於他們依賴的少數人,如果從事高度獨立性的工作,對他們而言就非常困難。

    缺乏獨立性   

    這是一種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患者缺乏獨立性,經常感到自己無助,無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遺棄,將自己的需求依附於他人,過分順從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逃避現狀   

    當與他人的親密關係終結時有被毀滅的體驗,有一種將責任推給他人來對付逆境的傾向。患者對親近和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情感無關。 缺乏自主性   

    他們會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興趣,人生觀,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

    委曲求全   

    由於處處委曲求全,他們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從而使他漸漸放棄自己的追求和愛好。

    依賴型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人格障礙。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將依賴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深感自己軟弱無助,總是感覺“我真可憐”。當需要自己拿主意時,便感到一籌莫展。   

    2、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的建議和保證之前,不能對日常事務做出決策。   

    3、讓他人為自己做大多數的重要決定,如在何處生活,該選擇什麼職業等。   

    4、無意識地傾向於以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   

    5、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幹。   

    6、缺乏獨立性,很難單獨展開計劃。   

    7、過度容忍,為討好他人甘願做低下的或自己不願做的事。   

    8、害怕被他人忽視,明知他人的錯誤也隨聲附和。   

    9、很容易因為沒有得到讚許或遭到批評而受到傷害。   

    10、經常被遭人遺棄的念頭所折磨。   

    11、當親密的關係中止時感到無助或崩潰。   

    12、獨處時有不適和無助感,或竭盡全力以逃避孤獨。、   

    如果日常行為中有符合上述狀態中的七項,那麼就很可能患有依賴型人格障礙。

    DSM-IV對依賴性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因為其順從和依附行為,過分需要被人照顧,害怕離別;起自成年早期,前後過程多種多樣,表現為下列5項以上: 

     ①如果沒有他人的大量的勸告和保證,便難以作出日常決定。  

    ②需要他人為其生活的大多數主要方面擔當責任。  

    ④難以開始一項事業或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對自己的判斷缺乏信心,而非缺乏動機精力) 

    ⑤願意不遺餘力地爭取他人的照料和支援(甚至為此主動去做會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

    ⑥獨處時感到不舒服,十分害怕不會照顧自己。 

    ⑦在一個親密關係終結後,迫切尋求另一個作為支援和照料的依靠。  

    分裂型人格障礙

    分裂型人格障礙有類似分裂症的思維和情感異常及行為怪異,但沒有典型的分裂症性紊亂和確切的起病,其演進和病程通常呈人格障礙特性。同:邊緣型分裂症;潛隱性分裂症。  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觀念、外貌和行為奇特以及人際關係有明顯缺陷,且情感冷淡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這類人一般較孤獨、沉默、隱匿,不愛人際交往,不合群。既無什麼朋友,也很少參加社會活動,顯得與世隔絕。常做白日夢,沉溺於幻想之中。這類人對人少的工作環境尚可適應,但人眾多的單位和環境及需要交際往來的工作就很難適應了。

    《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美國)DSM-IV診斷標準

    A:在社交關係中感到孤獨和不適,與親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動感情,而且還有知覺或者認知歪曲以及古怪的行為,起自成年早期,前後過程多種多樣,符合以上五項以上

    1:牽連觀念(未達關係妄想程度)

    2:與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卻影響其行為的古怪想法或魔術思想(如:迷信,特異功能,心靈感測或者第六感受,對於兒童或者青少年,表現為怪異的幻想或者整日沉湎的想法

    3:不同尋常的知覺或者身體幻覺

    4:古怪的(比如:含糊的,瑣碎的,隱喻的,過分推敲的或者刻板的)言語

    5:猜疑或者偏執觀念

    6:感情不適合或者受限制

    7:古怪的行為或者表現

    8:除一級親屬以外,沒有親密的或者知心的朋友

    9:過分的社會焦慮,往往伴有偏執性的害怕感,但沒有對自己錯誤的判斷

    B:並非發生於精神分裂症 ,伴有精神病性表現的心境障礙,其他精神病性障礙或者某種普遍性發育障礙。

    此類障礙的患病率可能高於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與重性抑鬱症的共病率為9%,與強迫症的共病率為19%,不同研究對其他人格障礙與分裂型人格障礙伴發的百分率有所不同,其中與其共病的有迴避型,分裂樣和偏執型人格障礙。病人的特點是:社會隔絕,行為古怪,多疑,這正是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性表現,病人雖然因此而痛苦,但並不能意識到自身的問題。

    基本特點

    非社交性、異常安靜,謹慎保守、嚴肅、不懂幽默、古怪等等,也可以說是封閉自尊。在此基礎上,一端表現為臆病、過分害羞、過度敏感、小肚雞腸、神經質、容易衝動、靠欣賞自然與書籍等消磨時光、孤僻、難以接近,表現上雖有細微差別但都以過分敏感為特點;另一端表現為柔順、人品好、正直、感覺遲鈍、嘮叨等精神活動低下,即以自發性功能減退為特點。

    診斷人格障礙者是衝動型,必需符合下述專案中的三項:   

    ①有肯定的不可預測和不考慮後果的行為傾向;   

    ②行為暴發不能控制;   

    ④情緒變化反覆無常,不可預測,尤其易暴發憤怒和暴力行為;   

    ⑤生活無目的,尤其不能事先計劃或不能預見將會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或做事缺乏堅持性;

    ⑥強烈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要麼與人關係極好,要麼極壞,幾乎沒有持久的朋友;   

    ⑦有自傷行為。

    迴避型人格障礙

    出世與入世    迴避佛教中有出世與入世之說,所謂出世即指遠離人世,戒斷人倫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入世則指普渡眾生。古往今來,許多人為了解脫痛苦,遁入了空門,成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隱居者。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些遁跡荒野、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居者們則很可能屬於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現代社會中,隱居者已很難找到一塊清靜的樂土,於是,他們往往關閉自己的心靈,不與他人作親密的接觸,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種有意義的孤獨與暫時的迴避人世並非一種病態,相反,真正具有迴避型人格的人並不敢深入到自己心靈的內部去,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點。 特徵定義   

    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4.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   

    6.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   

    只要滿足其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障礙表現為缺乏自信,懷疑自身價值,敏感,特別是遭到拒絕和反對時。日常生活中對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絕即表現得很委屈,感覺受到了較深的傷害。逃避型人格障礙者從一開始就回避人際關係,要不就是無條件地接受他人意見。他們在生活中儘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數人仍與周圍人保持一定距離。在豐富的情感世界中,他們很難同別人進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患者有很大的社會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觸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他們很少有親密朋友和知己。患者的典型症狀是他們很不願意出風頭,害怕暴露自己的內心感情,表現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問題。他們對熟人很親熱,而對生活中習慣常規的任何改變會感到害怕。為了迴避引起焦慮的情況,他們常尋找一些藉口。有時他們對一些事物表現出恐懼,而且他們經常有抑鬱症,焦慮和對自己生氣的感覺

    形成原因      

    生物學因素:具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個體出生時就表現了難以撫慰的脾氣或人格特徵;對社會中的負面情感刺激高度敏感的兒童易於患上這種障礙。   

    家庭教養環境因素: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個體認為其父母對自己更加厭惡,使自己有更多的罪惡感,對自己缺乏適當的感情。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體說來,自卑感的產生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低估計自己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作了較低的評價,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低估自己。有人發現,性格較內向的人,多願意接受別人的低評價而不願接受別人的高評價;在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也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這樣越比越洩氣,越比越自卑。

    2.消極的自我暗示   

    當每個人面臨一種新局面時,首先都會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應付。有的人會因為自我認識不足,常覺得“我不行”,由於事先有這樣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就會抑制自信心,增加緊張,產生心理負擔,工作效果必然不佳。這種結果又會形成一種消極的反饋作用,影響到以後的行為,這樣惡性迴圈,使自卑感進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響   

    有的人由於神經過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輕微的挫折就會給他們以沉重的打擊,變得消極悲觀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別、出身、經濟條件、政治地位、工作單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這種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為的退縮和遇事迴避的態度,形成迴避型人格障礙。   

    早年由於某些外部傷害造成的恐懼,牴觸等心裡陰影對之後行為上的一種暗示性原因.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也叫被動攻擊型人格或簡稱被動攻擊是人格障礙型別之一,是一種以被動方式表現其強烈攻擊傾向的人格障礙。患者性格固執,內心充滿憤怒和不滿 被動攻擊人格,但又不直接將負面情緒表現出來,而是表面服從,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卻又相當依賴權威。在強烈的依從和敵意衝突中,難以取得平衡。   

    1994年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將此型別列為應進一步研究的障礙。

    主要特徵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點簡單地講就是:用消極的、惡劣的、隱蔽的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以此來“攻擊”令他不滿意的人或事。

    具體表現如下:   

    1)用被動的挑釁態度對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如不願發揮自己才能,消極怠工,強詞奪理,丟三忘四,不守諾言等,對他人忠告感到憤恨;   

    2)做事不合作,故意作對,悶悶不樂,易怒,好爭辯;   

    3)對自己持抱怨態度,表現出苦惱行為,覺得自己時時處於一意孤行和絕對依賴這對矛盾中。缺乏自信,對前途悲觀。   

    被動攻擊型人格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問題,並且屬於一種比較隱蔽的人格障礙。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患者不能用恰當的、有益的方式表達自己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明明有很多不滿和怨恨的情緒,卻又不願坦蕩、大方地表達出來,而是採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將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洩”方式獲得某些心理平衡。   

    兒童有對抗性格,逆反心理者,容易發展為此類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巨嬰)

    在實際中,他們稍不如意,就又體會到自我無價值感。他們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擁有權利、聰明和美貌,遇到比他們更成功的人就產生強烈嫉妒心。他們的自尊很脆弱,過分關心別人的評價,要求別人持續的注意和讚美;對批評則感到內心的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無動於衷的反應來掩飾。他們不能理解別人的細微感情,缺乏將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際關係常出現問題。這種人常有特權感,期望自己能夠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誼多是從利益出發的。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際關係;他們的抑鬱情緒、人際困難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可能影響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們對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們獲得較高的工作成就。 表現特徵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目前尚無完全一致的標準。一般認為其特徵主要如下:   

    1.對批評的反應是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儘管不一定當即表露出來)。   

    2.喜歡指使他人,要他人為自己服務。   

    3.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辭,希望受人特別關注。   

    4.堅信他關注的問題是世上獨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瞭解。   

    5.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份的幻想。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7.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強的嫉妒心。   

    10.親密關係困難,(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等)。   

    只要出現其中的五項,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成因   

    關於自戀性人格障礙的成因,經典精神分析理論的解釋是這樣的:患者無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體上,該力量滯留在內部,便形成了自戀。現代客體關係理論認為,自戀性人格障礙者的特點是“以自我為客體”,通俗地說,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經歷中體驗過人際關係上的創傷,如與父母長期分離、父母關係不和或者父母對其態度過於粗暴或過於溺愛等等。有這樣一些經歷,使得患者覺得自己愛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應當的。   

    在科胡特看來,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嬰兒時期,按照客體關係理論家馬勒等的研究,這一障礙大約形成於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科胡特認為,每一個個體在其嬰兒期都是有自體自大、誇大傾向的,例如嬰兒稍稍不得到滿足就會大哭等等,在嬰兒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當這一上帝由於被養育者(自體客體)所滿足時,則獲得快樂。如果不滿足,則因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無法實現而暴怒。這一不被滿足的情況其實是在嬰兒養育中經常偶然發生的,但如果養育嬰兒者是長期的如此對待嬰兒的,也就是說嬰兒是長期無法得到誇大的自體自戀滿足的。不能與內部期待配對成功,則嬰兒將失望於外在,大腦則據實際情況放棄這一正常的養育被養育的迴圈迴路構成,而以自體幻想性迴圈迴路來替代補償這一自戀之需要。這樣的幻想往往是阻礙了自體瞭解正常自戀的現實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範圍而形成自己獨有和過分的自戀,於是就會有以上自戀性人格障礙的類似誇大性格的表現。   

    同時養育者如果是情緒經常有問題的,則早期也同時會把自己的自戀失敗的暴怒反映出來,而在與嬰兒的互動中之間內化到嬰兒的心理資訊處理系統中,成為嬰兒今後無意識判斷人際關係的某些基礎感情。所以在英國客體關係學家溫尼科特著名的錄影實驗中,一個快樂的嬰兒由於和一位表現抑鬱的母親一直在一起一個多小時,這嬰兒的臉也變得和母親一樣抑鬱了。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觀點:轉變的內化作用。長期如此,則對於嬰兒成人時候的人際感情能力直接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影響了嬰兒今後發展中的內部期待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在許多方面與癔症型人格的表現相似,如情感戲劇化,有時還喜歡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熱情,而自戀型人格的人性格內向、冷漠。

    自戀性人格多形成於成年的早期,在臨床上符合下列五條就可診斷為自戀性人格。

     1,對自身有無所不能的感覺。他們作了一點成績後總認為自己的就是最優秀的。

    2,他們沉迷在無窮的成功,權力,才氣,美麗的愛情幻想中。

    3,他們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認為自己有高貴的血統,他們認為自己的這些獨一無二的“能力”只有少部分高地位的人才能理解。

    4,對讚美成癮,聽不進反面的話。

     5,有特權者的感覺。他們無緣故地期待著他人對自己應該有特殊的照顧。他們不顧他人的利益,只顧“只要我快樂”,是人際關係的冒險者。他們認為“任何人都得圍著我轉”,在人群裡稍有一些“冷落”就會敵視他人。

     6,缺乏共情的能力。這似乎是幾乎所有自戀性人格障礙者的共性。他們看起來有些時候挺理解人,但他們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平等的互動關係。他們可能嘴上最多的是平等,但實際的表現就是“對別人是馬克思主義的要求,對自己是自由主義”。

    7,常常嫉妒他人和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8,表現一種高傲自大的行為或態度。

    性格評價

    他們是完全生活在“自己”裡的人,他們無法真正理解身邊人,他們眼裡的任何事物都與“自己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外在的一切都與自己有關係。

    a,潛意識裡將外在的客體當做一個從屬於自己的個體,當做自己身份的一部分。這種人際關係表現為嚴重的自我界限混亂或沒有自我界限。

    b,無所不能、他們把很多事情過分理想化,並自認為無所不能。

    c,對讚美的無限需求是就是透過他人的讚美來證實自己是無所不能的。

    d,共情缺乏。這是喪失了一種與他人“同甘共苦”的現象。他們即便理解一些人,這種理解和體驗他人是他人當作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總之他們永遠離不開自己“想問題或體驗問題”。他們對他人的讚美其實就是透過客體當作自己來滿足自己的自戀。

    注意事項

     自戀性人格障礙患者情緒變得“忽冷忽熱”。身邊人不太好理解他們的熱從何來他們的冷又是從何來。這些都是他們與外在事物(客體)沒有界限的表現,自戀性人格障礙者的突出特點就是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指向自己。

     他們對一切事物漠不關心,除了自己。所以他們敵視外界,但他們的自我認可又總想 從外界得到認可。所以他們的行動很有破壞性作用。 一個客觀事實是:所有的正常愛的關係中都有自戀的因素。這裡有一些程度問題。正常人的愛的關係與自戀人愛的關係的區別就是:正常人在愛的時候雖也有把自己理想投射到對方身上、但能意識到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於自己的慾望與需要。正常人在投射的同時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區別。 自戀人的內心似乎在說:我不愛自己誰愛我。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病態人格)的臨床症狀特點:   

    1.早年開始顯露人格偏異,一般在青春期呈現明朗化。   

    2.嚴重人格障礙,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過分畸形發展,不符合社會規範。   

    3.人格偏異非常頑固難移,延續於整個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漸趨緩和。藥物治療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矯正困難。   

    4.社會和人際關係適應不良,常有較嚴重的反社會行為,屢教屢犯,並以損人不利己的結局告終。   

    5.對自己的人格障礙缺乏"自知之明"(醫學上稱為"無自知力"),因此不能從失敗的生活經驗中吸取教訓。有時雖能察覺自己的人格問題帶來的困難,但卻始終不能以正確的認識來有效地改正。   

    6.表現為持久的人格不協調,但是並未達到精神病或神經症階段。   

    7.智慧和認知能力較好,無精神症狀,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人格嚴重偏離為特徵。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礙患者的一種驅動力,也是經常導致其反社會行為的變態心理動因。

    概括地說,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有"七無"特徵:

    ①無社會責任感;

    ②無道德觀念;

    ④無罪惡感;

    ⑤無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

    ⑥無真實或真正感情;

    ⑦無悔改之心。

    主要特徵   

    主要特徵是極端自私自利,冷酷無情,容易衝動,往往受偶然動機驅使,經常違反道德法紀而不後悔,在犯罪者中約佔10%到50%。做出這一診斷時,患者至少需年滿18歲,但在15歲以前即出現下列品行障礙:   

    1)經常逃學,閒蕩 ;  

    2)因行為不端曾多次被學校開除或勒令退學;   

    3)曾被拘捕或送交少年法庭;   

    4)至少有兩次離家出走,在外過夜;   

    5)經常撒謊(並非為逃避責罰);   

    6)過早發生性行為;   

    7)過早吸菸、飲酒,或吸毒;   

    8)經常偷竊;   

    9)不止一次故意破壞公共設施;   

    10)反覆挑起鬥毆;   

    11)經常違反家庭或學校規章制度(出逃學,出走外);   

    15歲後主要有下述表現:   

    1)不能堅持學習或工作,有學不上或有業不就達半年以上;   2)經常曠課曠工;   3)數次離開工作崗位並無就業打算;   4)不遵守社會規範和法律約束,產生違法行為(不論是否被捕),如破壞公物,騷擾他人,偷盜或從事其他非法活動;   5)易激惹或產生攻擊行為,常鬥毆或毆打妻兒;   6)不履行承諾或義務,欠債不還,不供養子女;   7)生活無計劃,僅憑一時衝動,如無目的離家出走,無固定住址達一個月;   8)不可信賴,如用假名騙人;   9)行為鹵莽,不記後果;   10)忽視或虐待子女,不盡贍養人義務;

    表演型人格障礙,英文稱之為histrionic persoality disorder

    亦稱"癔病人格障礙""尋求注意型人格""戲劇化人格。屬於人格障礙的型別之一,以人格不成熟,過度情緒化,行為誇張為特徵的人格障礙。 症狀特徵   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癔症型或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過分感情用事或誇張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在行為舉止上常帶有挑逗性並且他們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這類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女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具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其行為反應模式有下述特點:   

    (1)活潑好動,性格外向,不甘寂寞。例如,在人多的場合,願意成為大家注意的中心。   

    (2)與他人交往時感情用事,感情勝過理智。   

    (3)這些人常常奇裝異服,在服裝上追時髦,“趕新潮”,目的是吸引別人對自己身體的注意。

    (4)這些人具有表演才能,他們平時與人接觸交往,就像一位戲劇賞在舞臺上演戲一樣,表情豐富,談話內容過分誇張。   

    (5)自我中心,在人際交往中只考慮自己的需求,絲毫不考慮別人當時的實際情況,為此常常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6)對人際關係的親密性看得超過實際情況。例如,覺得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只能說這是他的一廂情願而已。   

    (7)在人際關係受挫折或應激情況下,較易產生自傷或自殺行為。其自傷行為一般程度較輕,常常只是表皮劃傷等,較少見傷及深部的血管和神經,帶有表演性。   

    (8)暗示性增強,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圍情景的影響,這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冷靜分析的頭腦有一定關係。   

    據有些專家學者的意見,以上8項只要有5項,就可確定表演型人格障礙診斷,所具有的專案數越多,人格障礙程度就越嚴重

    診斷標準   

    依據美國的《心理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診斷標準如下:   

    一種誇張的情緒與注意力吸引模式,起病於青年早期。具備下述五種以上的特徵(含五種)將被診斷為表演型人格障礙。   

    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點將感到不適;   

    2.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經常表現出性引誘以及誇張的行為特點;  

    3.情緒多變;   

    4.對於自身外表持續不斷的關注;   

    5.說話方式給人印象深刻但內容空洞;   

    6.展現出戲劇化、誇張的情緒表達;   

    7.受暗示性強;   

    8.考慮與他人關係的親密程度高於實際情況;

    症狀表現   

    1.引人注意,情緒帶有戲劇化色彩。這類人常好表現自己,而且有較好的藝術表現才能,唱說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稱她們為偉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們常常表現出過分做作和誇張的行為,甚至裝腔作勢,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這類人不僅有很強的自我暗示性,還帶有較強的被他人暗示性。她們常好幻想,把想象當成現實,當缺乏足夠的現實刺激時便利用幻想激發內心的情緒體驗。   3.情感易變化。這類人情感豐富,熱情有餘,而穩定不足;情緒熾熱,但不深,因此他們情感變化無常,容易激情失衡。對於輕微的刺激,可有情緒激動的反應,大驚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動幾乎都是反應性的。由於情緒反應過分,往往給人一種膚淺,沒有真情實感和裝腔作勢甚至無病呻吟的印象。   

    4.視玩弄別人為達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種花招使人就範,如任性、強求、說謊欺騙、獻殷勤、謅媚,有時甚至使用操縱性的自殺威脅。他們的人際關係膚淺,表面上溫暖、聰明、令人心動,實際上完全不顧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這類人喜歡別人注意和誇獎,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悅一切時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現出欣喜若狂,否則會攻擊他人,不遺餘力。 此外,此類患者還有性心理發育的不成熟,表現為性冷淡或性過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過分嬌羞樣的誘惑勾引他人而不自覺。 成因分析   

    表演型人格障礙的形成與基因和家庭環境相關。研究顯示,成長在對孩子缺乏關愛與期望、性濫交家庭背景的孩子更易發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礙。此外,表演型人格障礙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存在著緊密的關係。美國的統計研究表明2/3的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達到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標準。這兩種心理障礙的潛在人格特質有相似的一面,只是男女的表達形式不同罷了。女性更多通常以“表現型”型的人格反映出來而男性更多以“反社會”型的暴力人格表達出這種潛在人格特質。

    強迫型人格障礙

    要求嚴格和完美,容易把衝突理智化,具有強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為。這類人在平時有不安全感,對自我過分克制,過分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舉止是否適當,因此表現得特別死板、缺乏靈活性。責任感特別強,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標準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時又墨守成規。在處事方面,過於謹小慎微,常常由於過分認真而重視細節、忽視全域性。怕犯錯誤,遇事優柔寡斷,難以作出決定。他們的情感以焦慮、緊張、悔恨時多,輕鬆愉快滿意時少。不能平易近人,難於熱情待人,缺乏幽默感。由於對人對己都感到不滿而易招怨恨。

    表現特徵

    強迫型人格障礙是一種較常見的人格障礙,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這型別人格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行為表現  

    強迫型人格具體行為表現有三個方面:

    (1)心裡總籠罩著一種不安全感,常處於莫名其妙的緊張和焦慮狀態。如門鎖上後還要反覆檢查,擔心門是否鎖好,寫完信後反覆檢查郵票是否已貼好,地址是否寫對了等等。

    (2)思慮過多,對自己做的事總沒把握,總以為沒達到要求,別人一懷疑,自己就感到不安。

    (3)行為循規蹈矩,不知變通。自己愛好不多,清規戒律倒不少。處理事情有秩序、整潔,嚴守時刻,但對節奏明快,突然來的事情顯得不知所措,很難適應,對新事物接受慢。總之,強迫型人格總是給人以刻板、僵死、缺乏生命活力的印象。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一2一R)中將強迫型人格障礙的症狀表現描述為: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因而有時反會影響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堅持別人也要嚴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則心裡很不痛快,對別人做事很不放心。

    3.猶豫不決,常推遲或避免作出決定。

    4.常有不安全感,窮思竭慮,反覆考慮計劃是否揭當,反覆核對檢查,唯恐疏忽和差錯。

    5.拘泥細節,甚至生活小節也要“程式化”,不遵照一定的規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後常缺乏愉快和滿足的體驗,相反容易悔恨和內疚。

    7.對自己要求嚴格,過分沉溺於職責義務與道德規範,無業餘愛好,拘謹吝嗇,缺少友誼往來。

    患者狀況至少符合上述專案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強迫型人格障礙。

    強迫型人格障礙診斷標準

    形成原因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形成一般在幼年時期,與家庭教育和生活經歷直接有關。父母管教過分嚴厲、苛刻,要求子女嚴格遵守規範,決不準自行其是,造成孩子做事過分拘謹和小心翼翼,生伯做錯事而遭到父母的懲罰,做任何事都思慮甚多,優柔寡斷,並慢慢形成經常性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一些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如醫生家庭,由於過分愛清潔,對孩子的衛生特別注意,容易使孩子形成“潔癖”,產生強迫性洗手等行為。另外,幼年時期受到較強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產生強迫型人格。有研究還表明,強迫型人格與遺傳也有關係,家庭成員中有患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其親屬患強迫型人格障礙的機率比普通正常家庭要高。一般來說,強迫型人格障礙受強烈刺激或持續的精神壓力,容易導致強迫性神經症。

    邊緣性人格障礙

    是一種介於神經症和精神病之間的心理障礙。是一種十分嚴重的心理障礙,也可以說是一種最難治療的心理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表現是多樣性的、跳躍性的和不穩定的。可以表現為焦慮、抑鬱、恐懼,也可以有“過敏性幻覺”和“過敏性關係妄想”。表現為前者,就常常被診斷為“焦慮症”、“抑鬱症”或者“恐懼症”等各種型別的神經症;表現為後者,會被一些粗心的醫生診斷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醫生,做出不同的診斷,因而,患者會帶著一大堆診斷來就診。診斷的混亂一方面是醫生粗心的結果,更常見的原因是因為患者情感和表現的不穩定,一時一個樣。我參加過一個德國專家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會診,三個醫生就有三個診斷、三種看法。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是極不穩定的,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恆定性,也導致和別人的關係忽冷忽熱,總是在最好和最壞兩個極端跳躍,所以,難以和別人形成持久、穩固的人際關係。

    成因   

    同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產生原因仍然在調查中,並且還沒有知道阻止的方法。

    產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遺傳學。一些研究雙胞胎和家庭的學者認為人格障礙會遺傳。   

    ·環境因素。很多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都有一個童年被虐待的經歷,被忽略或者強行離開照料或者愛護自己的親人。童年遭受到情緒極不穩定的父母的影響,導致人格的部分分裂,無法將好與壞兩極融合,無法對世界產生統一和綜合的觀念。從而,對於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期待,而這兩者都不是現實的,只好在這兩極震盪——形成一種極其不穩定的人格。   

    ·腦部異常。一些研究表明,大腦的某些特定區域控制調節情緒,衝動和侵略。此外,某些大腦化學物質有助於調節情緒,如五羥色胺,功能不一定一樣。   

    最有可能,結合這些問題導致邊緣型人格障礙。

    診斷治療  

    邊緣性人格障礙治療手冊邊緣型人格障礙通常是一種破壞性的精神狀態,無論是對病患本身還是他周圍的人。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經歷或者是腦機能障礙,被診斷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被發現他生活在內心世界平靜而外外部瘋狂的狀態下。他們很難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且經常處於一種起伏不定的狀態。他們扭曲對自己的印象,常常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壞。並且當他們渴望愛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患通常發現他們的憤怒、衝動、起伏不定和頻繁波動的情緒將別人推開。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實體開始進入精神科診斷,是1948年的DSM-I,當時的名稱叫做“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Emotionally Unsteableper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Ⅱ中取消,因為它與當時的另外一個診斷,迴圈型人格障礙有很大重疊。1980年DSM-Ⅲ出臺,一直到現在的DSM-Ⅳ-TR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一直保留,取代了迴圈型人格障礙。   治療上,幻覺妄想明顯的,需要少量藥物配合治療;自我功能較差的,可以進行支援性的心理治療;一部分自我功能比較強、承受力較好的,可以考慮進行長程精神分析治療,但是,治療將是非常艱難的。 人群特點   在最近十年中,越來越多的認識和研究正幫助提高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和了解。同時,它仍然處在一個倍受爭議的情況下,尤其當女性病患遠遠多於男性病患時,質疑了性別偏見。儘管缺乏確切的資料,但是在美國有1~2%的成人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病患(BPD)。此項資料來自於一項統計:每33個婦女中有一個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病患,而男性是每100箇中有一個此種病患,並且通常是在剛成年階段。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通常都有過對他人的愛恨經歷,他們可能在某時理想化一個人,然後突然急劇轉向憤怒和仇恨,那是超過輕視甚至誤解的。這是由於此類病患又難以接受的灰色地帶——事情只有黑色和白色兩種。舉例來說,在邊緣型人格障礙病患的眼中,一個人要麼是善要麼是惡。同一人也可以一天好一天邪惡。

    另外,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患經常從事衝動和冒險行為。這種行為經常傷害到他們,無論是在感情、金錢或是身體方面。比如,他們可能魯莽駕駛,可能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使用非法藥物或去狂熱消費或賭博。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患為了放鬆情緒經常有自殺行為或者進行自我傷害。

    其他症狀

    ·強烈的情緒起伏頻率

    · 激烈但短暫發作的焦慮或抑鬱

    ·不適當的憤怒,有時升級到肢體衝突

    ·害怕孤獨臨床表現

    邊緣性人格障礙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症狀:

    第一,紊亂自我身份認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標和自我價值感,低自尊,對諸如“我是誰?”、“我是怎麼樣的人?”、“我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缺乏思考和答案。這種自我身份認同的紊亂往往開始於青春期,而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顯然出現了自我身份認同的滯後,長期停留在混亂的階段,其自我意象不連續一致且互相矛盾。這反映為他們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

     第二,不穩定的、快速變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強烈的焦慮情緒,很容易憤怒、悲哀、羞恥感、驚慌、恐懼和興奮感和全能感之間搖擺不定。往往會被長期的、慢性的、瀰漫的空虛感和孤獨感包圍。心境狀態有快速多變的特點。特別在遭遇到應激性事件時,患者極易出現短暫發作性的緊張焦慮、易激惹、驚恐、絕望和憤怒。但是其情緒往往缺乏抑鬱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內疚感和感染力,也沒有生物學特徵性症狀如早醒、體重減輕等。

     第三,顯著的分離焦慮。他們被形容成“手拿臍帶走進生活,時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獨和被人拋棄。對拋棄、分離異常敏感,千方百計地避免分離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殺威脅。對孤獨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透過各種刺激性行為和物質如飲酒,濫交、吸毒等來排遣空虛孤獨感。

    第四,衝突的親密關係。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會在兩個極端間擺動。一方面非常依賴對方,一方面又總是和親近的人爭吵。一會覺得對方天下第一,一會又把對方說的一錢不值。反覆的關係破裂,人際關係中衝突不斷。和他們相處的人經常會感覺很累,但是又無法抽身而出。   第五,衝動性(impulsivity)。常見的衝動行為有酗酒、大肆揮霍、賭博、偷竊、藥物濫用、貪食、**等。50%~70%的患者有過沖動性的自毀、自殺行為,8~10%的患者自殺成功。是一種高自殺率的疾病。突發性的暴怒、毀物、鬥毆、罵人也是常見的衝動行為。   

    第六,應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狀。在應激情況下,容易出現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牽連觀念,如短暫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現實基礎的錯覺或幻覺等,一般來說這些症比較輕微,歷時短暫,精神壓力解除後能很快緩解,抗精神病藥物也有效。 診斷標準   針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最具有權威性的診斷標準是DSM-Ⅳ(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這個診斷標準首先是起源於1967年時,在精神分析師Stern和Knight的工作基礎上,Kernberg提出了邊緣人格結構(borderlinepersonalityorganization,BPO)的概念。

    邊緣人格結構包括了多種的嚴重人格障礙,這些人格障礙的共有特點是:

    1)身份認同彌散(identitydiffusion);

    2)原始防禦機制,如分裂、理想化、否認、投射、付諸行動和投射認同;

    3)現實檢驗能力一般來說是好的,但是很難承受變動和失敗。   

    行為模式   

    一種表現為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同時有明顯衝動性的行為模式,開始於成年早期,出現在各種情境中,至少有下述5項:   

    ·瘋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或想象中的被拋棄(不包括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傷)。   

    ·一種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其特徵為在理想化和貶低這兩個極端之間變化。  

     ·身份(認同)的紊亂: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出現明顯的、持續的不穩定。(注: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時的不確定性)   

    ·至少在兩個對自己有潛在損害的方面有衝動性(例如:花錢、性、物質濫用、魯莽駕駛、暴食)。(不包括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傷行為)   

    ·反覆的自殺行為、自殺姿態或自殺威脅,或者是自傷行為。   

    ·明顯的心境反應引起情感不穩定(例如:嚴重的發作性的煩躁不安、易激惹,或焦慮,通常持續幾個小時且很少超過幾天)。   

    ·長期的空虛感   

    ·不恰當的強烈的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如:頻繁地發脾氣,不斷地生氣,反覆地打架)   ·短暫的、與應激相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性症狀。

    邊緣型人格障礙會破壞一個人生活得很多方面。關係、工作、學習、社會活動、自我印象—所有的都會被消極影響。頻繁的失業和婚姻的破裂是很平常的。自我傷害,比如割脈或者焚燒,可導致結疤和頻繁就醫。在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群中自殺的比率很高,達到了10%。   另外,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可能有其他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   ·抑鬱症   ·濫用藥物   ·焦慮症   ·飲食失調   ·躁鬱症   ·其他人格障礙   表現特徵   被忽視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   

    按照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邊緣性人格障礙一般有6個表現症狀,如果有三個符合就可以被確診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為什麼我的標題是“被忽視的心理疾病”呢?因為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在諮詢中,我們的來訪者並不是以邊緣性人格障礙這個問題的主線來找心理醫生的,他們會以情緒問題、親密關係問題、職業發展問題、人際關係等問題來進行心理諮詢。但最終發現,會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伴隨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而且,存在這一方面問題的當事人,已經佔全部來訪者的百分之二十。這是我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中的發現。   

    有一些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來訪者,有可能會從診斷到諮詢都被忽視掉,這會產生一些不好的結果。一是由於沒有診斷準確,所以諮詢就會從情緒或是關係上面去進行,使諮詢沒有針對性,這樣就會影響到諮詢效果。第二個是,如果諮詢師對邊緣性人格障礙沒有一個清晰的理念,這個問題還會不經意間傷害到諮詢師。因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本身對關係不確定,沒有一個穩定的關係模式和認知。他要是極度的崇拜你,就會盲目地幻想,把你幻想成一個很完美的人,這樣我們就可以看作是一個移情很嚴重的人,邊緣性人格障礙發生移情的機會很高。但是他有可能從一個移情狀態到另一個移情狀態,就是他有可能把你貶得一文不值,他會說你不好,你不是一個好人,從而攻擊你,但攻擊的同時他又離不開你,他可能天天說你不好,但是天天又在找你。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不只是對心理諮詢師,在生活中他們也是這樣的人,他們最主要的表現是在關係上,有以下幾個表現特徵: 我恨你,但我又離不開你。   

    這個特徵最主要的表現是在親密關係上。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可能會將某個人看得很完美,成為他心中的偶像。當有人膽敢評價他的偶像,而評價的標準和他不一致的時候,他不會考慮這個評價是否客觀,是否正確,他會立刻進行反擊,會做出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來保衛他的偶像,以表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例如,愛慕劉德華的楊雪娟就是典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她認為自己把你當神一樣的看待,全都是為了你好,可你卻不為我考慮,從而就會貶低你,所以就會有一些極端的行為,比如做出一些自殺的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  

    但是,這樣人際關係的認知在不久之後就會發生轉變,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的時候,就會完全推翻自己的判斷,會覺得自己的偶像很不好,一無是處,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許多著名的心理諮詢專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自己的諮詢室裡對這樣的來訪者,透過保安把他們趕出去;在自己的家門口遇到每天等待在這裡的崇拜者。一旦確定你不像他幻想中的情景那樣對他好,就會有攻擊行為和舉動來引起你的關注。我們的同行就有被他的來訪者威脅自殺,導致休假一個月才緩過來的例子。也有因為遇到這樣來訪者,自己受到傷害,而選擇“退出江湖”,結束自己的心理諮詢職業生涯的例子。  

    與人格障礙人群相處的感覺

    我的一個座右銘也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如果我的心理諮詢職業生涯結束了,可能會有三個原因:“夢遊被人打傷”,或者“被夢遊的人打傷”,又或者是“夢遊的時候打傷了別人”。  在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反覆過程中,和他相處的人是備受煎熬的,尤其是和他有親密關係的人,更是在折磨中跟他相處。和他有親密關係的人可能會被他想象成完美的人,但是很快又會被否定。我們可以看出,他在極端的完美與貶低之間的過程中來回的轉換。他在轉換的過程中,他是不會離開你的,他不是說我恨你就離開你,他是不離開你的,他會依賴你。一會覺得你完美,一會又覺得不好,關係上極不穩定。他們的攻擊往往指向自己親密的人,所以如果我們看到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我們就要小心和他在關係方面的問題了。我隨時有可能被拋棄,所以我要努力。  

    這種人會以一種瘋狂努力的方式去避免真正的或是想象出來的被拋棄的可能性。他害怕被別人忽略和拋棄,他在人際關係的交往中,他是不會讓別人先說“再見”的,他總是先別人之前說,他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想象著隨時可能被拋棄,所以他寧願先放棄,還有就是把事情做的很好,去避免他想象出來的被別人拋棄,那他就會在關係中努力的去做,做什麼呢?控制!爭取讓所有的事件自己都能夠把握到,爭取讓所有的人都被自己控制住,一旦有一些事件是自己不知道的,或是一些環節是他不知道的,比如一些人有幾天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他就會變的很慌張,甚至是有一會不見,他的電話就會緊跟來,他要知道來龍去脈。你做的事情要很詳細的講給他聽,不然他會幻想出來,自己沒有參與這件事情,所以就被遺棄,因為隨時都可能被拋棄,所以我要努力,努力做什麼呢?就是以上的控制。 

     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在與人的相處時象八爪魚一樣的抓住你不放,他周圍的人甚至會感受到愛如潮水一樣,就是愛如潮水一樣把你淹死,他是對你好,打著對你好的旗,但是你是那麼的不舒服和充滿壓抑感。  

    打著旗號是對你好,他也堅定的認為這是為你好,做很多的事就是為不被忽略,這後面的動機是他害怕被拋棄、被忽略。這種被拋棄、被忽略有可能是現實存在的,也可能不是現實存在的,但無論這是不是現實存在的他都會很在意,很緊張,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來預防他擔心的事情的發生。  我害怕被拋棄,所以我要努力的人會變成一種控制性人格,脾氣爆燥,所有的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達不到就不行,打著愛的旗號,關心別人、理解別人的旗號來控制別人,極度的沒有安全感,這種人的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比較混亂。我一直在懷疑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對自我的認同,這種認同是個性穩定性的特徵,我們知道一個人最穩定的部分就是個性,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對生活、對人生、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態度不是那麼輕易就轉變的,所以有的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自己的認知也是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認知,如果一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一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一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一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這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上有一些障礙了,個性上面相對來說就不是很穩定。對自我的形象也是,一會覺得自己長的好,一會覺得不好,反覆之間,沒有了客觀的評估,這是這個型別的人比較顯著的表現。  

    那麼這種情況可能產生的表現症狀還有就是疑病症或者體相障礙,懷疑自己的身體不夠完美,懷疑自己有艾滋病,自己的身體有問題啊,也有一些人可能出現性心理的障礙。我應該受到懲罰,因為我不夠好。  

    當一件事情因為我們自己沒做好而出現了不好的結果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內疚的情緒;然後我們會怪自己沒有做好,怪自己為什麼不那樣做就好了,這就是自責;自己做錯了事情,那就應該受到懲罰,於是就開始了自虐的行為。這一類的人在內心裡對自己的認知是相互衝突的,他認為自己是應該受到一定懲罰的,所以他有自我毀滅的傾向,自我毀滅其實就是自虐。

    人格障礙與自虐  

    自虐有三種表現方式:一、我不夠好,所以我要採取行動來懲罰自己,有什麼方法呢,就是直接的傷害自己;二、我為了達到毀滅自己、懲罰自己的一個效果,我不自己動手對自己這樣做,而是對別人動手,以達到因別人受到我的傷害而反過來傷害我的一種方式。我們說這種自虐是穿著馬甲出來的,比如說我借了別人的錢不還,等著別人來找我,打我、罵我,這就是一種自虐;三、第三種是穿了更多的馬甲出來,他把自己的生活過的一團亂,很沒有趣,有些事情在理論上和客觀現實上他完全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到了關鍵的時候他就會把事情做砸,總是會發生一些事件,使這個事情不能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果這種事件迴圈性地在一個人的生活中發生,那麼這個人就可能具有隱藏性的自我毀滅的傾向。  

    這一類的人還會具有逃避的特點,就是說我什麼都不做了,出家當和尚去、當尼姑去,到山清水秀的地方,什麼也不做,表面上看是一種隱居的生活和享受自然,而實際上,是以消耗自己的生命時光來毀壞和影響自己的價值,或是摧毀創造自我價值的條件而達到自我的毀滅。這些人會有這些行為,我們要理解這些行為是由情緒產生的,這種人嚴重到什麼程度,嚴重到只要拿出來,我們就知道他是一個自虐性的人格障礙。  我在心理空間的理論裡面,是這樣看到自虐的。內疚、自責、自虐是三兄弟,內疚是老三,自責是老二,自虐是老大。內疚是心理空間內的情緒區域出現的情緒問題,但沒有得到內化和外在幫助的解決,就可能會上升到認知的部分,就是會轉移到心理空間內部的人各區域,到這個區域之後就是自責了,自責是一種認知,邏輯是,我不好,所以我要受到懲罰,這個時候還在意識層面,對自己的一種譴責,並不一定才去行動。但到自責之後,沒有得到化解,就可能會上升為行動。我不好所以我要受到懲罰,應該受到的懲罰是…….然後才去行動去實現懲罰,以求達到自我內在心理空間的再次平衡,但這個平衡不是符合心理空間的和諧原則的。也是在潛意識裡完成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所以,我說是穿著馬甲出來。我要死給你們看,這樣你們才會關注我。  

    這類人的表現行為就是反覆的自殺,發生自殺行為,或者表現一種自殺的姿態。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想好了要自殺,想放棄自己的生命,那麼一次就可以做到,或者是他確實在心理層面受到了較大的創傷,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想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在某一個時空下面想好了的。  

    但是這一類的人他不是想好了,他是反覆的表演給人看的一種行為,甚至是表演給自己看,表演的背後的動機是為了讓你們關心我,關注我,只有這樣你們才會重視我,才會覺得我的存在。這一類的人再嚴重一些會變成表演性的人格障礙,所以經常“狼來了…狼來了…”讓身邊的人無所適從。在自殺成功裡面有一部份是這樣的人,他們自殺不經意的成功了,結果是“誤殺”了自己,而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想法,他們只是在表演而已。採取極端行為和態勢來引起關注的表現,這是這類人的“沒有辦法的辦法”。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緒,所以如果你想要改變人格障礙帶來困擾,你必須從時刻關注你的情緒開始!

  • 5 # 知我心理諮詢

    “人格障礙”,指的是一個人身上的行為和心理模式,明顯地偏離他所處的文化背景對個人行為與心理的預期。

    人格障礙的起病通常在青少年或者成年早期,隨著時間逐漸穩定和固化,最終導致個體長久的痛苦或者社會功能的損害(比如在人際交往或工作上頻頻受挫)。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以下簡稱“診斷手冊”)將人格障礙細分成以下10種類別:

    偏執型人格障礙:對周圍人普遍不信任、猜疑,總覺得別人對自己有惡意分裂樣人格障礙:情感表達受到限制,與正常的社交關係脫節分裂型人格障礙:對親密關係嚴重不適,行為古怪,認知扭曲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習慣於漠視或侵犯別人的權利邊緣型人格障礙:自我形象、人際關係和情感的不穩定,情緒易衝動表演型人格障礙:過分情緒化,過分追求他人的注意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我誇大,需要他人的讚揚,對他人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迴避型人格障礙:逃避社交、自我感覺能力不足,對來自別人的負面評價極為敏感依賴型人格障礙:過度需要別人照顧,依附、順從別人強迫型人格障礙:對秩序、完美和控制力的過度執著

    注意:這裡只是對這些人格障礙的主要表現進行了概括,並不能作為診斷或判斷的依據。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診斷。也並不是一旦表現出這些特徵,就是患有人格障礙。

    其中,根據診斷手冊對患病率的統計,我們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人格障礙:1. 強迫型人格障礙

    在人格障礙中,強迫性人格障礙是最為普遍的強迫型在普通人群中最為普遍[GZ1] ,患病率約為2.1%-7.9%。

    強迫性人格障礙的患者,對秩序、完美、控制有著超乎常人的追求,他們為了實現這種秩序、完美和控制,甚至不惜犧牲靈活性、開放性和效率。他們對於細節、規則、程式、形式等煞費苦心,卻忽略一件事情真正應該在意的方面。

    比如,他們列了一張採購清單,結果清單丟了,他們並不是花時間去回憶並及時完成任務,而是煞費苦心地想要找回清單。最終把時間都花在了找清單上,而完全沒有完成那些他們真正應該在意的任務上。

    2. 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的平均患病率約為1.6%-5.9%,在美國,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約有20%都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在人際關係上表現非常不穩定,會對他人抱有過度理想化的期待,下一秒又會覺得對方一無是處,開始詆譭對方。他們也不確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常常在不同場合、不同的人面前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個人形象,且十分害怕被遺棄,甚至有自我傷害的衝動。

    3. 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病率可高達6.2%。有美國心理學家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便是一部自戀型人格的“行走的教科書”,具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許多典型特徵。

    自戀型的患者需要別人持續的認可、讚揚,並以此維持自尊。他們認為自己與別人不同,是特殊、獨特的,且經常錯誤地估計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傲慢、高傲,漠視別人的想法,甚至會毫無顧忌地利用別人。

  • 6 # 暖心理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性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由於這個原因,病人遭受痛苦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人格的異常妨礙了他們的情感和意志活動,破壞了其行為的目的性和統一性,給人以與眾不同的特異感覺,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尤為突出。人格障礙通常開始於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並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部分人格障礙患者在成年後有所緩和。常見的人格障礙型別如下:

    1、反社會人格障礙:這是最主要、最嚴重、最典型的一類人格障礙,多發生於男性。主要特點是意志不穩定,具有高度的攻擊性,情感缺乏羞恥感和道德感,不能從經歷中獲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的驅使,人際關係嚴重障礙。一般在早年就有學習成績不良,逃學,被開除,性放蕩,破壞公物,偷竊,對抗長者等情況。長大後情感膚淺而冷酷,脾氣暴躁,自我控制不良,缺乏責任感,行為受本能慾望和偶然動機驅使,自私自利,自我感覺過高,目無法紀,對挫折缺乏耐受力。

    2、偏執型人格障礙:又稱詭辨性人格,多見於女性。主要特點是固執,敏感多疑,過度強烈的心理防禦,心胸狹窄,好嫉妒,自我評價過高,拒絕接受任何批評,對挫折和失敗過分敏感,即使是小事也不願意輸,詭辨,心理上經常有不安全感,不愉快感,缺乏幽默感,對他人中性或善意的言行採取敵視或蔑視的態度,人際關係嚴重障礙。

    3、迴圈型人格障礙:多見於女性。分為兩種型別:情感高漲型和情感低落型。兩種型別可以互相交替出現,在症狀上比心境障礙輕一些,同時缺乏心境障礙那樣明顯的發病過程。

    4、強迫型人格障礙:男性多見。主要特點是:做事情猶豫不決,嚴格按照程式,按步就班,決不做計劃外的事情。惰性強,對自己要求過高,追求十全十美,特別注意細節,自我剋制,無意義的責任感,拘謹,小心謹慎,自己對這些特點並不滿意,並且表現緊張、焦慮和苦惱。這類人常常可以獲得較穩定的工作,也可以有比較穩定的家庭,但缺乏成就,缺乏朋友。常常發展成為強迫性神經症。

    5、癔症型人格障礙:又稱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女性多見。主要特點是:心理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喜歡追求別人的注意,常表現過分做作和誇張的言行,暗示性和依賴性特別強,自我放任,高度自我中心,情緒容易走極端,容易激動,情感體驗膚淺,心裡充滿幻想,並把想象當做現實,難以耐受寂寞,把生活戲劇化,在兩性關係上好走極端,不能和異性建立正常的工作或友誼,難以有持久的正常家庭生活,把婚姻當兒戲。言行舉止象兒童,情緒明顯不成熟。

    6、依賴型人格障礙:女性多見。主要特點是缺乏自信,不能獨立活動,感到自己虛弱無助,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心甘情願把自己置於別人的控制和保護之下,一切聽從別人決定,即使是小事情也不敢承擔責任。一個依賴型的女性可以忍受丈夫的虐待到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害怕被丈夫拋棄。

  • 7 # 安肯心理

    人格障礙可以被叫做“人際關係障礙”,主要特徵是:性格缺陷、人際關係不良。

    一、概念

    人格特徵明顯偏離正常,患者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

    二、特徵

    1、診斷要素

    童年或少年起病;

    人格的某些因素過於增強,適應不良是持久、牢固的;

    損害性。

    2、特徵

    損害性的行為模式泛化;

    缺乏自知力;

    危害社會,可感到痛苦。

    三、評估

    1、臨床會談

    是比較有效的診斷評估工具,提問內容大多以診斷標準和臨床描述為依據。

    2、自陳量表

    最簡便、經濟。效度較好的有MCMI、MMPI及PDQ,另外,還有EPQ、16PF、CPI等。

    3、臨床評定

    由熟知病人情況的醫生對某些症狀有無做出判斷。如Millon人格診斷檢核表。

    四、分類

    1、A類群

    主要特徵:行為古怪、奇異

    ①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猜疑、對他人持久的不信任、社會隔離等

    ②分裂樣人格障礙

    與社交關係普遍脫離,在人際交流場合表情有限,以社會隔離、情感疏遠、孤單、冷淡、沉默、不介入日常事務、不交際為特徵,往往將精力用於非人類的興趣方面。

    社會隔絕、行為古怪、多疑。病人感到痛苦,但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2、B類群

    主要特徵:戲劇化、情感強烈、不穩定

    ①表演型人格障礙

    又稱癔症型、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以過分招搖和輕浮引人注目為特徵,人格不成熟、情緒不穩定,社會適應不良,難以維持人際關係。有三項基本表現:需要情愛和注意依賴性;有捉弄他人的傾向。

    ②自戀型人格障礙

    妄自尊大、全神貫注於自己的智慧和成功的幻想、自我中心等。這不僅令他人無法忍受,而且也給病人自己帶來適應不良的痛苦。

    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傾向不穩定。人際關係不良,情緒不穩定,行為具有衝動性、有自傷和自殺行為,存在自我認同障礙。此類病人同時也易於出現抑鬱、酒精與藥物濫用等方面的問題。

    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經常發生違反社會法律和規範的行為,如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和藥物濫用,情感膚淺、無情、自我中心,不誠實、欺騙、作弄他人,衝動性、攻擊性及法律問題等。

    3、C類群

    主要特徵:緊張、焦慮行為

    ①迴避型人格障礙

    長期和全面地脫離社會關係,表現迴避、退縮、過分敏感,缺乏信心。

    ②依賴型人格障礙

    缺乏自信、依附於他人,遭到輕微應激即退卻,尋求幫助,需要保護,性關係不成熟,存在婚姻問題,缺乏親密朋友等。可同時伴有焦慮、抑鬱症狀,也可繼發酒精和藥物依賴問題。

    過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固執、僵硬、異常節儉、謹小慎微、猶豫不決、嚴肅沉悶等,此類病人還易於出現強迫症、抑鬱症、心身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曆皇帝是文官的傀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