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是怎麼記載白登山之圍的:

    韓信做了歷史上第一位漢奸,背叛大漢引導匈奴人進攻晉陽。(此韓信是劉邦封的韓王,和我們熟知的韓信同名同姓)劉邦親率32萬大軍迎敵,隨軍的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名將。

    第一戰漢軍在銅鞮擊潰韓信的軍隊,使其出逃匈奴;第二戰在晉陽擊敗韓信和匈奴聯軍;第三戰在離石再次擊潰韓信和匈奴聯軍;第四戰在樓煩擊潰匈奴騎兵。不得不說經歷了楚漢相爭的漢軍戰鬥力是真的強悍,這也讓劉邦產生了輕敵的想法。

    匈奴冒頓單于一邊把精銳騎兵隱藏,示漢軍以老弱部隊,一邊從後方調集大軍。劉邦果然上當,拋下步兵部隊,僅率十餘萬騎兵部隊輕裝追擊匈奴。匈奴人在白登山設伏(大同附近),40萬匈奴大軍團團包圍了劉邦

    雖然被圍,漢軍依然非常頑強,匈奴人始終攻不上來,但是漢軍也無法突出重圍,雙方你來我往7天后傷亡都很大,而且漢軍開始斷糧了。劉邦採納陳平之計,用重金賄賂閼氏(單于夫人),閼氏極受冒頓單于寵愛,有她吹枕邊風,冒頓單于果然撤圍,劉邦逃出生天。

    歷史真的這麼富有戲劇性嗎?我覺得不是,有幾個很大的疑點。

    第一,匈奴40萬大軍包圍劉邦,營地蔓延數十里,請問陳平是怎麼在夜間準確找到閼氏的營帳從而見到她的?這麼大的宿營地,就算騎馬也要一段時間吧,況且陳平偷偷摸摸地,其次陳平一介書生,在匈奴大營來去自如,這也太瞧不起匈奴人了吧

    第二,陳平用重金賄賂閼氏,重金是哪兒來的?劉邦率騎兵冒進,難道還會隨身帶著大批金銀珠寶不成?

    第三,冒頓單于也是一位英主,在他的統治下匈奴強盛,僅憑閼氏的枕邊風,他就能放棄殲滅十多萬漢軍和大漢皇帝的機會?

    以上三點根本性的問題表明事情並不像史書上記載的那麼簡單,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迫使冒頓單于撤圍。是什麼原因呢?當然是漢軍強大的實力。史書記載匈奴40萬人包圍劉邦十來萬騎兵,攻打了7天7夜也沒有拿下,反而雙方都損失慘重,這是為啥呢?

    因為劉邦率領的這支漢軍經歷了4年的楚漢相爭,擊敗了強大的項羽,又在內部平定諸王叛亂,堪稱百戰之師,戰鬥素養自然不俗;其次匈奴人進攻是由低處向高處進攻,本就是劣勢,再加上匈奴騎兵優勢在山地根本無從發揮,戰力大打折扣

    冒頓單于也看出來短時間內拿不下劉邦,便打算困死劉邦,等其糧食斷絕自然不攻自破,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實力不允許,因為大漢勤王救駕的部隊來了,這才是冒頓單于撤圍的根本原因。

    上文說過,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這32萬大軍是騎兵、步兵、弓兵、車兵等等兵種組成的。而劉邦輕敵冒進率領的只是其中的騎兵,12萬左右,剩餘的20萬軍隊由大將周勃率領,也在向大同挺近。從晉陽(太原)到大同也才不過300多公里,步兵行軍再慢7天也能趕到了,況且接到劉邦被圍的訊息,周勃肯定是趕著去救駕呀,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一旦周勃的20萬精銳趕到,與劉邦軍隊裡外突擊,匈奴人吃不了兜著走。有人說匈奴有40餘萬人呢,也不用怕漢軍啊,其實不然,從開始的幾次交戰來看,漢軍戰鬥力並不比匈奴人低,其次匈奴人是遊牧民族,人口稀少,生育率低,根本不敢和中原王朝硬碰硬。

    所以綜上所述,白登山之圍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漢軍很窩囊,戰鬥力低下,堂堂大漢開國皇帝還要去求一個女人才能逃命,反而是漢軍勝多敗少,達到了作戰目的消滅了韓王信勢力,最後逼迫匈奴人撤軍。

  • 2 # 華夏說歷史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在帳中愁眉不展,突然,一陣歡呼傳來,匈奴撤軍了,高祖走出大帳,向遠方望去,那麼作為西漢開國皇帝的他,為何會被匈奴包圍。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建立西漢,中原由於連年戰爭,社會極度困苦,而北方的匈奴卻正是興盛,經常騷擾北方邊境,讓漢朝不得安寧。為了安定民心,剛剛在馬背上殺出一片天地的劉邦,決定御駕親征,率領32萬大軍討伐匈奴,一次戰役中,匈奴假裝不敵漢軍,劉邦急於求成,領軍追擊,到達白登山陷入匈奴大軍包圍圈,這一圍就是七天七夜,漢軍早已斷糧。此時天降大雪,氣溫下降,士兵凍的拿不住兵器,可以說危急異常。這應該就是白登被圍困局了。

    而這裡最出彩的計謀,應該是陳平的計謀,賄賂單于老婆的計謀了,這個女人就吹了枕邊風,說動了單于放棄圍困漢軍的想法,同意獲得經濟利益而退軍。

    其實單于之所以同意,不僅僅因為這個原因。為何呢?第一,理論上他可以大敗漢軍,但是漢朝地方很大,後面有很大的資源可以承載戰爭,而戰爭持久下去,對匈奴未必有利。

    第二,劉邦是馬上皇帝,而且身經百戰,逼急了他,肯定是要突圍的,困獸猶鬥,求生的動力應該也是無窮的,那32萬漢軍力求突圍,應該也是有點戰鬥力的,單于應該也考慮到這也是硬仗,他南下也是為了財物,現在既然可以透過和談得到,當然就同意了,畢竟目的已經達到了。

    所以,我覺得,有賄賂的原因,也有那個時代的背景,和漢朝地域廣大漢軍軍事力量尚存的因素在裡面,畢竟這麼大的國家不可能透過一次勝利就能擊垮的,此次被圍以後,劉邦意識到暫時漢朝沒有用實力解決匈奴問題的契機,於是他就採用了和親之類的政策。沿用到漢武帝,國力也積累到合適的時候,匈奴吃苦頭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 3 # 晉唐風骨

    在古代中國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矛盾一直存在,經常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是威脅最大的一股力量,秦始皇派兵攻打匈奴後的幾十年中,北方還處在比較平靜的狀態;隨著秦朝滅亡,中原地區發生了楚漢之爭,匈奴又趁機南侵,企圖攻佔中原地區。

    白登之圍就發生在漢朝初期,那時的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率兵南下,包圍了韓王信的封地馬邑。韓王信當時沒有得到漢王朝的信任,因此漢王朝並沒有派兵支援。韓王信最終抵擋不住匈奴的進攻,向冒頓單于投降,匈奴也從他的口中瞭解到更多漢王朝的資訊,繼續南下發動進攻,將晉陽團團包圍。漢高祖劉邦得到訊息親臨晉陽,率兵與匈奴形成了對峙,其後匈奴設計,製造出軍隊裡多是老弱病殘的假象,假意後退,漢高祖中計,帶病追擊,在平城突然出現匈奴的主力精兵,將漢高祖一直逼退到白登幷包圍起來。

    當時,白登城內外的漢軍相互不能救援,情況十分危急。在這種情況下,漢高祖是使用什麼辦法成功脫身的呢?

    據說陳平向漢高祖獻計,他派人將一幅美女的畫像和大量的珠寶暗中送往單于的后妃閼氏的住處,並對閼氏說這就是漢高祖即將獻給單于的美女。閼氏害怕自己會失寵,便趕緊對單于說,中原之地受到了神明的庇佑,即使匈奴攻下了,也不可能佔有它,提醒單于不如得到好處及時收手,對漢軍網開一面。單于聽從了后妃的勸告,故意放鬆了對漢軍的包圍,漢高祖突破包圍死裡逃生。

    看來,漢高祖能從如此危險的境地中被解救出來,竟然是靠著賄賂和美女的影象。這樣的結局不僅讓我們驚奇於古人隨機應變的智慧,也不免感嘆,假如沒有賄賂閼氏和那張美女圖相助,漢王朝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白登之圍可以算是漢初漢軍和匈奴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這次戰鬥讓漢高祖看清了匈奴的軍事實力,在以後對待匈奴的問題上不再向以前那樣強硬,而是聽從了大臣劉敬的建議,挑選了一位宮女生的女兒,稱作“大公主”,嫁給了匈奴單于,從此漢、匈雙方關係有所緩和。這樣的解決辦法叫做“和親”,也就是從漢代開始運用於處理民族關係的一種方法,在以後的朝代中也有過類似“和親”的政策。

  • 4 # 虎蹈O狼群

    那是史書為了突出陳平的計謀,其實和這個沒有關係,劉邦只帶著騎兵過去和匈奴作戰,步兵被甩在後面,被包圍一段時間以後,步兵趕了上來,匈奴又不傻,如果繼續圍攻劉邦,那會被兩面夾攻,還不如趁劉邦不知道情況,讓劉邦撤退,不然,劉邦一旦知道步兵上來了,會撤退?肯定要會戰,那樣匈奴很難獲勝,所以,才故意讓劉邦撤退了

  • 5 # 黑水布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西漢開國初年分封的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劉邦率大軍前來征討,結果在初期連戰連捷的情況下後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的白登山,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圍”。

    那麼劉邦最終逃離困境是否如流傳所說的陳平走“夫人路線”才使冒頓單于網開一面嗎?

    1、 史料語焉不詳

    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史記· 陳丞相世家》

    這就是《史記》的記載,至於我們熟知的那些故事,更多是後世的新解而已。其實陳平出使閼氏也並不那麼可信。因為兩軍對峙的情況下,陳平是怎麼繞過單于而直接面見閼氏的?單于這樣的英雄人物竟然會聽“枕邊風”?

    當然,在沒有更好的解釋之下,我們也只能姑且相信了,但只要客觀分析,也能看出“白登之圍”到底是怎麼解除的。

    2、 雙方的苦戰

    白登之戰,對於雙方都是苦戰。

    漢軍依靠地勢將匈奴騎兵的多次衝擊全部擊退,而劉邦也多次率軍突圍也未能成功。時值冬季,惡劣的天氣對於雙方也是極大的考驗。

    “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漢書·匈奴傳》

    無論是劉邦還是單于,當時都已經疲於應付這場戰爭了。

    3、 戰場的變數

    大漢皇帝被困在孤城,臣子們怎能袖手旁觀?樊噲、周勃聞聽劉邦被圍,於是督率各部漢軍往白登山增援而來,一時間雙方在句注山以北的平城周邊展開混戰,周勃對匈奴騎兵發起猛攻,同時,不斷地在馳道上與之交戰。靳歙、盧罷師等人則猛攻韓王信的叛軍。正是各路漢軍的援救,才使被圍在白登山的高帝所面臨的壓力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而另一方面,匈奴單于沒有等到自己的盟友——趙利。這位趙利是曾經趙國的後裔,他被韓王信的部將王黃等人擁立為王,準備與匈奴合謀攻漢。但漢軍的援兵到了,而匈奴的援兵卻沒到。匈奴單于害怕他們暗通劉邦,反戈一擊,自己就危險了。

    於是單于放棄了進攻計劃,解開白登一角城,待觀其變。

    4、 上天的眷顧

    漢軍發現匈奴竟然主動放開了一角,不知是否有詐,劉邦剛開始也不敢輕易冒進,畢竟之前吃過虧。這時,上天眷顧了他。

    就在那幾天,突然天降大霧,,劉邦立即人出入試探,結果匈奴沒有一人覺察。不管冒頓是真不覺,還是假不覺,劉邦決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而匈奴也不會冒險在大霧天氣下作戰,不確定性太大了。

    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就這樣,劉邦逃過一劫,正是這場圍困,開啟了漢匈之間的和親政策。所以說,“白登之圍”的解除,更多是戰場上的形勢變化所致,至於所謂的“夫人路線”,即使是真的,所起到了作用也有限。

  • 6 # 清水空流

    跟賄賂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情況就是匈奴低估了劉邦,而劉邦也小看了匈奴,在此情況下,雙方都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罷兵,進而維持現狀。當然賄賂這方式比較陰暗,不是能夠拿到檯面上的說法。

    漢七年,劉邦率三十餘萬大軍與匈奴作戰,匈奴大軍誘敵深入詐敗撤退。劉邦輕敵冒進帶領一部分大軍窮追不捨。沒有想到陷入匈奴埋伏圈,被四十萬匈奴圍困白登山。 匈奴雖然圍了劉邦,但外圍卻有漢軍三十萬正在虎視眈眈。冒頓的匈奴圍困劉邦,消滅劉邦自然沒有問題,要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 ,自己的40萬大軍就可能和三十萬漢軍同歸於盡。漢軍可以承受這個損失,但冒頓單于卻不敢,除去漢軍本身戰鬥力不弱之外。還有就匈奴軍隊本身除去冒頓部落 之外,還有其他部族和部落,如果損失過大,冒頓單于損耗不起,而劉邦本身就一萬餘人被困白登山,也是內無糧草,援軍遲遲不到,麻桿打狼一兩頭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就談判的餘地和資本。這是陳平能夠成功的首要原因。

    《史記·陳丞相世家》原文記載: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看到沒有,陳平用的什麼計策和談判籌碼誰也不知道,除了當事人之外。至於說陳平用奇謀會見冒頓單于媳婦閼氏,說要把漢朝美女送給冒頓,閼氏出於個人婚姻危機,這才說動冒頓單于,雙方罷兵,劉邦得以解圍。這完全是司馬遷個人的揣測之詞。根本就不能相信。而陳平可以透過談判讓冒頓單于退兵,就是答應給予匈奴大大量的經濟回報和豐厚的物資,在當時情況想下,陳平必須保證劉邦的安全,其他都好說,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後匈奴與漢朝七十餘年沒有戰事,而且軍事形勢冒頓單于處於碾壓態勢。

    談判必須建立在實力和利益的基礎之上的,在兩個民族對立的大前提下,如果軍事解決過於慘重的話,和平解決就是唯一的方式,漢初,劉邦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足以消滅匈奴,而匈奴消滅劉邦也不現實。而所謂被圍七天,實際上就是談判七天,但問題是,陳平再怎麼牛X,也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內,就知道那位閼氏的喜好,冒頓媳婦去沒去都未必。而冒頓是誰,最偉大匈奴之主,這位能射死親爹也不放棄土地的人絕非酒囊飯袋。一個權謀手段兇狠的草原雄主,為何聽從了承陳平的建議,顯然,一是利益足夠誘惑,二是漢朝的援軍近在咫尺。在這種情況下,冒頓退兵了。當然他也是勝利者。

    “一漢當五胡”,職這是陳湯話,但陳湯說的是當下,而不是漢初,如果漢初真有這樣的戰鬥力,也就不至於如此了。當初鴻門宴時,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也並不是因為一時不忍,而是局勢迫使他不能殺。所以到冒頓也是這個局面,劉邦之所以能和冒頓談判,靠的是軍事實力,白登之圍,無論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非常重大的,遏制了匈奴的大擴張,保障了邊境的基本安定,也給文景之治提供了和平的環境,也給漢武帝平定匈奴打下了物質基礎。

  • 7 # 彩虹妹妹說歷史

    先來看看白登之圍的歷史背景!

    劉邦統一天下之後,為了防禦匈奴的進犯,也為了牽制韓王信,將南韓遷至離漢匈分界線很近的馬邑。剛遷去沒多久,匈奴來犯。韓王信非常驚慌,一邊派人去向劉邦求救,一邊與匈奴求和,拖延時間。劉邦對韓王信向來猜忌,聽說他擅自與匈奴求和,還以為他圖謀不軌。

    韓王信等不到救兵,心中懊惱,他覺得劉邦這樣對他,擺明了是對他有所猜忌,索性想獻出馬邑,投降匈奴,帶領部下攻打晉陽。

    劉邦得知這個訊息,頓時火冒三丈,親自統領大軍前去攻打韓王信,大獲全勝,陣斬大將軍王喜,韓王信逃到匈奴。他的其餘部將,以曼丘臣、王黃為首,擁立原趙王歇的同宗趙利為趙王。匈奴、韓王信、趙王三家決定聯合抵抗劉邦。

    冒頓在上谷接到韓王信來報,說劉邦親自帶兵出征,他立即派得力將領率兵和韓王信一起抵抗漢軍。雖然有冒頓援助,韓王信仍然打了敗仗,漢軍一直將其追至離石才罷休。

    時值隆冬,風雪交加、天寒地凍。漢軍難以抵擋嚴寒侵襲,很多士兵的手腳都被凍壞了。劉邦率兵屯於晉陽,冒頓四十萬兵屯於上谷。劉邦想速戰速決,一舉殲滅匈奴大軍。為了防備匈奴使詐,他先派人去打探對方的情況。幾天後,打探的人回來了,說匈奴大軍基本都是些老弱殘兵。劉邦心中疑惑,又派婁敬再去打探,同時率大軍北上。

    再來說說匈奴單于冒頓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匈奴的首任單于頭曼就已將匈奴的各個部落統一了,而且率領匈奴各部南下進犯中原,意圖繼續擴張。秦始皇派大將蒙恬收復被匈奴佔領的河套地區後,修建了長城,增強了北方邊境的守衛,以抵禦匈奴入侵。

    頭曼之子冒頓高大威猛,為人強勢,精於心計,心狠手辣。冒頓原本是單于的繼承人,後來頭曼又想立自己非常寵愛的閼氏的兒子為繼承人。頭曼為了廢黜冒頓使出了個借刀殺人的把戲,將冒頓派往月氏國當人質,隨後找藉口攻打月氏國。可頭曼的詭計並未得逞,因為冒頓逃跑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冒頓開始偷偷組建了自己的班底,日夜操練,準備大幹一場。冒頓發明了“鳴鏑”,而且命令部下只要是鳴鏑射中的目標,所有人必須共同射之。一次,冒頓和父親頭曼一同狩獵,他放出一支鳴鏑,目標就是他的父親。頭曼被亂箭射死後,冒頓坐上了單于的位置。

    冒頓是個非常有頭腦的首領,他先後消滅了東部的東胡,又乘勢擊敗了西部的月氏,佔據北部的丁零、堅昆等地與南部的樓煩、白羊等遊牧民族,後來佔據了河套地區,勢力逐漸壯大起來。

    最後說說白登山之圍

    漢軍順利到達廣武。此時,婁敬回來稟報,劉邦問婁敬:“情況如何?能攻打匈奴了嗎?”婁敬說:“我覺得還是不要輕易出兵的好!”劉邦忙問道:“為什麼?”婁敬解釋說:“兩軍交戰時,本來應該相互誇耀自身實力。可臣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老弱殘兵,如果真是這樣,冒頓又如何在塞外立足呢?臣聽說冒頓善於使計。因此臣認為這定是冒頓的計謀,陛下千萬要慎重呀!我們可千萬別中了敵人的誘兵之計呀。”

    劉邦根本聽不進去婁敬的勸告,甚至對婁敬大發脾氣道:“你這個小人,憑著能說會道當了個小官,如今竟敢對敵情亂加猜測,擾亂軍心,阻止我大軍衝鋒陷陣,你可知罪?”隨即他下令將婁敬暫時囚禁在廣武監獄裡,聽候發落。

    幾天後,劉邦見大軍一路都未遇到匈奴的抵抗,求勝心切,覺得大部隊一起行進速度太慢,就獨自率領一支騎兵在前面帶路,緊追匈奴大軍。劉邦的先行部隊馬不停蹄趕往平城,大家都已疲憊不堪。劉邦下令在此紮營休整。突然,匈奴軍從四面八方湧了上來,密密麻麻,足有幾十萬人。劉邦恍然醒悟,婁敬說得果然沒錯,冒頓用了誘兵之計。

    劉邦此刻雖然後悔沒有聽婁敬的勸告,可已經於事無補,只能與匈奴決一死戰。漢軍雖然頑強作戰,可奈何追趕匈奴軍多日,過度勞累,實力明顯不敵匈奴軍,接連敗退,一直退到了平城東北方向的白登山上。其實這都是冒頓事先設計好的,他已派兵埋伏在山周圍,等劉邦大軍到了這兒就將山團團圍住。劉邦被困在白登山上,等候大軍援助。

    可七天七夜過去了,援軍一直沒來,漢軍帶的糧草已經用盡。劉邦心急如焚,想盡辦法逃脫不得。此時,陳平突然想出個妙計。劉邦覺得此計可行,立即讓陳平火速依此計行事。

    陳平準備了大量珠寶首飾和一幅美人圖,派陸賈和一名機靈的部下帶著這些東西趁著大霧瀰漫悄悄下山,想方設法混進匈奴的軍營之中。原來,陳平看到冒頓與其妻閼氏整天形影不離,想必兩人定是恩愛有加,如從這位閼氏身上下手,應該能找到出路。陸賈用錢財買通了各關卡計程車兵,終於見到閼氏,獻上了陳平準備的禮物。閼氏看到這麼多漂亮的珠寶很是開心。她又開啟畫卷,是位傾國傾城的美人兒,臉色頓時就暗了下來,質問道:“這美人圖是幹什麼的?”陸賈回答道:“漢帝想和冒頓單于和談,因此特派我帶些珠寶首飾送給您,但又覺得不妥,因此願意將中國的一位美女獻給單于。這幅圖是此女子的畫像,先讓單于看看是否滿意。請您代為轉送。”

    閼氏看到圖上的女子這般貌美,心想:如果漢帝將這美人送來,自己哪還能過什麼好日子?於是對陸賈說:“你回去轉告漢帝,解救他的事包在我身上。這幅美人圖拿回去,就當從未發生過這回事!”

    陸賈回到營中,將事情的經過稟告劉邦,劉邦喜出望外。閼氏擔心冒頓知道美人的事,立即派人喚冒頓回來,柔聲細語地對冒頓說:“妾有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冒頓連忙說:“快快說來聽聽!”閼氏道:“人們常說‘兩主不相困’。如今漢帝被困在白登山,如此一來,兩國不就結下了仇恨嗎?漢軍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的。再說,您就是打敗漢帝,得了漢國的土地,那個地方也不適合我們久住。倘若有失,便不能共享安樂了!”

    冒頓想了想,覺得閼氏所言有理。閼氏繼續說:“我聽說漢帝乃是天生的龍種,有老天保佑。被困七天了,都不驚慌。大王如何與老天爺抗衡呢?”第二天,冒頓原本想與韓王信和趙利商量此事,但等了半天都未等到。冒頓懷疑他們與劉邦通謀,便下令讓開一條路,放劉邦回去。

    天剛亮,夏侯嬰來報,說匈奴軍已經讓開一條路。劉邦立刻命夏侯嬰駕車,準備帶著大軍開逃。正在這時,陳平突然說:“陛下莫急,派一隊人先行,看看冒頓是否在使詐。如果沒什麼異常,再讓弓弩手護送陛下下山。”

    劉邦按照陳平所說順利逃出了匈奴的包圍,在平城與後續部隊會合,匈奴也撤兵了。劉邦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大部隊回到廣武后,劉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了婁敬。劉邦激動地對婁敬說:“我沒有聽你的話,結果被困在平城數日,險些丟了性命!這個教訓我一輩子都會記住!”

    劉邦立刻封婁敬為關內侯,外加食邑兩千戶,而且將第一次去打探匈奴情況的騎兵問斬了。白登之圍劉邦被困其實都是他自己輕敵所致,幸好陳平及時獻計,劉邦才得以解困。對於白登之圍中自己所犯的錯誤,劉邦可以及時承認,並且吸取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敵。加封敢於進言的婁敬,可見他的君王風範。很多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劉邦卻能做到,這也是他深受臣民愛戴的原因之一。

  • 8 # 愛古典的好娃娃

    解白登之圍,賄賂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光憑賄賂,似乎不太可能讓匈奴單于把到口的鮮肉丟掉。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測,應該是劉邦還做了什麼有辱尊嚴的事情,才讓匈奴單于甘心放虎歸山。

    關於白登之圍的化解,劉邦的謀士陳平到底用了什麼方法,使匈奴大單于攣鞮冒頓(luān dī mò dú),解除白登城牆一角的包圍,一直是歷史上一大疑案。

    為了更好地分析當時的情形,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白登之圍的故事。

    據《史記》記載,白登之圍當時,正是寒冬天氣,將士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加上白登山山上沒有糧食和飲水,劉邦派出去打探軍情的人回來說,匈奴兵都是些羸弱老病的人,所以劉邦為了速戰速決,決心全力出擊,想著一戰而勝,凱旋而歸。可惜,劉邦正中了匈奴的圈套,被圍困在白登山,那些探子口中羸弱老病的匈奴人,只是匈奴人打出來的的幌子,騎著高大駿馬的匈奴騎兵迅速把守住了白登山每一個山口。

    一場場激戰,雙方未能分出勝負,劉邦被困了七天七夜。

    《漢書·張陳王周傳》記載:高帝用平奇計,使單于閼氏解,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

    這裡只說是奇計,還說“其計秘,世莫得聞”,真是讓人心癢癢。至於到底怎麼個奇法,並沒有說明。

    按照後來流傳的說法,陳平的計策是從匈奴單于的皇后閼氏下手,賄賂以財物,曉之以兒女情長之理。故事太過俗套,好像現在流行的清後宮大戲一樣,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關於白登之圍,有一個流行的故事版本。

    我們看看這個故事的概要:陳平出計策,去行賄遊說單于的閼氏(yān zhī,匈奴皇后),說辭是:“匈奴人逐水草而居,不習慣南方農業生活,所以即使奪了漢地,實際上也沒有用,大單于之所以跟漢人作戰,其所圖的,無非是美女和金帛。南方漢人美女極多,而男人又都是有錢就變壞的種,那單于得了金帛,又得了美女,到時候,恐怕他就不專寵您了。”(這種策略,歷史上多的是,毫不新奇。)

    這個版本的解圍之計,上半部分劇情本身就值得懷疑,因為根本就是俗套計謀,而接下來的故事就更加幼稚了。

    據說,閼氏聽了陳平的說辭,就去勸說大單于:“軍中得到訊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于問:“有這樣的事?”(如此重要的軍事機密,大單于居然不知道,而要從一個婦人之口中聽來,把大單于當成傻大個了。)

    閼氏回答說:“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自然會拼命相救的。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圍了七天七夜也沒有打敗劉邦,好像大單于的實力確實不怎麼樣。)

    冒頓單于問:“那怎麼辦呢?”(如此軍國大事,大單于居然毫無主張,大單于如果真的有此一問,那麼他就真的是一個草包了。)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七天,也沒有投降,想必是有神靈相助,你又何必違背天意?”(恐怕打不過就找個臺階下才是實情。)

    當時,冒頓單于與韓王信(與淮陰侯韓信同名)的部下勾結,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約好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于害怕事情有變,於是就採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了包圍圈的一角,故意讓漢軍撤出。(這應該是實情。)

    當天恰好出現大霧,漢軍拉滿弓安上箭,從已經解除包圍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注意,慢慢地走出,是故作鎮靜。)劉邦這才得以脫險。

    事情肯定還有另一個版本,匈奴大單于可能還沒有做好跟漢朝決一死戰的準備,所以,大單于可能找了個臺階就下了。而劉邦,肯定是一方面賄賂,另一方面做了一些卑躬屈膝的事情,以至於不可告人。

    我們看這個目前流行版本的白登之圍的解圍之計。首先,這個計策並沒有什麼希奇,稱不上是奇計。其次,這麼個普通的計策,沒什麼好隱秘的,不存在什麼“為尊者諱”的道道。

    這個計策之所以要鬼鬼祟祟地秘而不宣,可以說明,以上這個版本肯定不是歷史真實的情形。所以我們推測,這個陳平所謂的奇計,肯定是另有隱情,極有可能是劉邦做了一些卑躬屈膝的事情,光靠賄賂肯定不行。

    我們大膽設想。

    冒頓單于此次南下,極有可能是抱著撈一把就撤的念頭,而不是決意全面入侵中原,因為此時冒頓單于的實力似乎並不怎麼樣。我們知道,白登之圍打了七天七夜,雙方都沒有分出勝負。可見,要是真打起來,匈奴肯定還不是漢朝的對手。

    因此,當冒頓單于將劉邦圍困於白登山方寸之地時,肯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一旦此時殺了劉邦,那就意味著跟漢朝徹底鬧掰,那樣的話,匈奴跟漢朝之間的一場生死大戰就在所難免,我們猜測,正是考慮到匈奴人的未來,所以大單于找了個臺階順坡下,才放走了劉邦。

    照我們這種猜測來看,所謂陳平的奇計,之所以沒有被記錄下來,極有可能是因為根本沒有什麼稀奇,或者劉邦卑躬屈膝地答應了冒頓單于的某些要求,因為不久後我們就看到,劉邦跟匈奴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和親”,所以,白登之圍根本就是冒頓單于放了劉邦一馬。

  • 9 # 御指點江山

    秦始皇修建長城,為的就是防範匈奴。可為什麼到了西漢初年匈奴能進入大漢邊境?這要怪劉邦當初用人太過草率。

    劉邦的失誤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騰出精力來對抗匈奴。當時匈奴的‬單于是頭曼,他趁著中原地區連年征戰,便侵佔了陰山地區以及河套地區的部分土地,此外他還經常帶人騷擾中原地區,這惹惱了秦始皇,於是他讓蒙恬帶領30萬大軍前去攻打匈奴。

    這一仗打出了強秦的氣勢,蒙恬不但收復了失地,奪取了匈奴的部分土地,還逼得匈奴人只能到貧瘠的漠北草原去立足。

    此後頭曼再也沒有實力抵抗強大的秦朝了,不僅如此,他還被兒子冒頓給奪去了性命。

    冒頓雖然殘忍無情,不是一個好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單于。秦始皇的兒子胡亥將祖輩打下的基業全部葬送了,而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卻帶領匈奴人稱霸草原,還重新奪回了匈奴的故地。

    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崛起了,他們就開始覬覦中原。然而在此之前,漢朝已經建立起來了,百廢待興,冒頓便想趁虛而入,誰知這並不容易,因為草原和中原隔著一條萬里長城。

    從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便修築長城來抵禦外敵。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長城可以有效地阻止匈奴等遊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打敗匈奴後,為了一勞永逸,就修築了萬里長城。

    面對如此偉大的建築,冒頓開始犯難了,他沒想到秦始皇竟然如此有遠見卓識,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劉邦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為他創造了機會。

    公元前202年,韓王信被封在潁川做韓王。可是到了第二年,劉邦便讓他去管轄太原以北的地區,據《史記》記載,劉邦之所以將韓王信調離原來的封地,理由如下:

    上以韓信材武……乃詔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禦胡,都晉陽。

    意思就是劉邦認為韓王信英勇善戰,就讓他去抵禦遊牧民族。然而在漢初,有太多優秀的將領,可劉邦卻偏偏只讓韓王信去駐守漢朝的邊境,這不可能不引起韓王信的疑心,於是為了自保,他請求將王都從晉陽遷到馬邑,理由是馬邑靠近匈奴的地界,可以有效地防範匈奴。

    劉邦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了。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被長城阻隔在外的匈奴人經常會選擇馬邑來作為突破點,一旦馬邑失守,匈奴就會進入中原,所以馬邑要由信得過的人看守才行。

    幾個月後,冒頓果然帶重兵前來圍攻韓王信,韓王信不敵冒頓,只能排使者前去求和,這也引起了劉邦的懷疑,於是韓王信乾脆投降了匈奴,將馬邑獻給了冒頓。

    冒頓得到馬邑後,便可長驅直入中原,長城也失去了屏障作用,漢朝岌岌可危,於是劉邦決定御駕親征。

    劉邦被困白登山後是怎麼獲救的

    公元前200年冬季,劉邦親率32萬大軍向山西出發,一路凱旋,然而想要擒殺冒頓卻不容易,於是劉邦便派使者假意去找冒頓握手言和,實則是為了打探匈奴的情況。

    冒頓作為草原霸主,他自然不會被漢朝使者的伎倆迷惑,於是他把精兵強將和肥壯的牛羊全部藏了起來。等到漢使們來到匈奴營中,發現匈奴兵全是老弱病殘後,便以為匈奴國力衰微,就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劉邦。

    劉邦聽後大喜,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冒頓一定會被擒獲,然而劉敬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冒頓一定是隱藏了自己的實力來迷惑漢軍。

    此時劉邦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了頭腦,根本就聽不進劉敬的忠告,他將劉敬囚禁後,就帶著32萬大軍北上。

    此時正是寒冬,行軍途中漢軍遭遇嚴寒,十分之二三計程車兵凍掉了手指,可這些困難仍然阻止不了劉邦。32萬大軍大多是騎兵,急功近利的劉邦和陳平、夏侯嬰等人帶領少量騎兵衝進了白登山,隨即被冒頓的40萬大軍包圍了。

    就這樣,劉邦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絡,他看到山下全是匈奴人,根本沒法衝出重圍,只得苦戰。

    劉邦不愧為守城高手,匈奴的40萬大軍與他戰鬥了七天七夜也沒有攻下白登山,然而劉邦再有能耐,他也熬不住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山上的糧草越來越少了,即使不被匈奴人打敗,他也會餓死在白登山上。

    就在眾人飢寒交迫,危在旦夕的時候,陳平想出了一個對策,他建議劉邦派人用重金與冒頓的妻子閼氏取得聯絡,閼氏看到錢財後,肯定會向冒頓求情。

    劉邦也不知道這一方法能否有用,但眼下這個情況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他讓使者帶著厚禮悄悄地找到了閼氏。閼氏看到禮物後果然很開心,就對冒頓勸說道:

    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

    這句話漏洞很多,按理說被譽為“千古一單于”的冒頓根本就不會聽從,只要在圍困劉邦幾天,漢朝的土地就屬於冒頓了。也許是劉邦命不該絕的緣故,冒頓本來與韓王信約定好了一起攻打劉邦,可是韓王信等人遲遲沒有出現,冒頓懷疑有詐,便決定放行,就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

    劉邦一行人也沒想到冒頓竟然這麼爽快地答應了,為防有詐,夏侯嬰命人慢慢行走,弓箭都拉滿向外來保護劉邦,終於得以逃脫。

    結語

    由此可見,劉邦的確是依靠重金買通冒頓的妻子才得以全身而退。

    其實“白登山之圍”本可以避免,但是失敗沒有打擊到這位大漢的天子,他反而在這一戰中顯示出了豁達的胸懷。劉邦從白登山出來後,就將劉敬釋放了,親自向他道歉,還封他為關內侯。

    然而匈奴一日未絕,劉邦便一日不安寧,就向劉敬請教對策,據《史記》記載,劉敬是這樣說的:

    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為臣耳,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

    從此,漢朝走上了和親之路,畢竟漢朝初期國力不強,劉邦只能出此下策,這都是因為當初丟失了馬邑才造成了這樣的局面。但就是因為丟失了馬邑,劉邦的子孫後代們就要與匈奴戰鬥,他們‬在鬥爭中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詩譜,並‬在與匈奴的戰鬥中向世人證明了大漢的強悍,用行動告訴了後人們什麼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 10 # 物來則應

    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白登山,最後還真有可能是透過賄賂匈奴全身而退的。

    白登之圍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

    大漢初年,邊境上的漢人經常受到北方匈奴的襲擾,隔三差五就跑來搶錢、搶糧、搶女人。作為開國皇帝,劉邦對於匈奴恨的牙根直癢癢,於是要求守衛邊戎的韓王信奮力抗擊匈奴。(注意,這個韓王信是一個地方諸侯,不是兵仙韓信)

    韓王信能力有限,跟匈奴交戰敗多勝少,受到劉邦的嚴厲譴責,於是這哥們擔心劉邦收拾他,果斷投降了匈奴。

    這下可把劉邦氣壞了,於是在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並且首戰告捷,之後劉邦一路率領漢軍追著匈奴跑,幾次擊敗韓王信和匈奴的聯軍,一路追到了晉陽。

    此時漢高祖劉邦有點飄了,認為匈奴的軍隊不堪一擊,想趁此機會,一舉滅了匈奴,以絕後患。

    當時劉邦軍駐紮在晉陽,匈奴軍駐紮在代谷附近(今山西省境內),劉邦派出偵察兵去偵查匈奴軍的位置和實際情況,結果中了匈奴的計。

    當時匈奴的頭領冒頓單于是一個狠人,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專門去查一查這個人,這位單于親手殺了自己的父親登上單于之位,而後數年擊敗匈奴周邊的敵人,統一了北方。

    就是這位冒頓單于此時示敵以弱,把匈奴精銳部隊隱藏在後方,把老弱病殘放在前面迷惑劉邦的偵察兵,你別說,劉邦還真中計了。

    聽到偵察兵的報告,劉邦不顧身邊大臣劉敬的勸告,直接率領十幾萬輕騎兵就衝出去了,一頭扎進了白登山匈奴包圍圈。

    此時劉邦才明白中計了,冒頓單于率領40萬匈奴軍包圍了劉邦,雙方火拼了數次,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按照漢史的記載,七天後,劉邦軍開始斷糧,情況危急,於是劉邦身邊的外交家陳平又出場了,趁著夜色,私會冒頓單于的寵妾閼氏,用重金收買了閼氏,於是這位閼氏給冒頓單于吹枕頭風,最後雙方各自收兵。

    乍一看這件事很不合理:

    一、堂堂匈奴單于,一個靠弒父上位的狠人,怎麼可能因為身邊一個女人的枕邊風就撤軍呢?

    二、陳平這些人怎麼可能在重兵圍困之中,準確找到閼氏,然後用大批金銀珠寶行賄呢?

    三、劉邦打仗的時候,也不可能帶著大批金銀珠寶啊。

    然而我們再往裡深刻了想,這件事其實就合理了

    首先,劉邦透過手下陳平給匈奴帶話,不一定非要透過閼氏,透過任何人都可以。

    其次,陳平跟匈奴方接觸以後,找到閼氏開出大批好處,這些好處,不是給閼氏的,而是給匈奴冒頓單于的。

    再次,閼氏跟莫頓單于吹枕邊風,勸單于撤軍,絕不會說是我們收了好處,咱就撤吧,而是會說,跟在劉邦屁股後邊的周勃援軍明後天就要到了,再僵持下去,大家都沒好處,不如現在敲完竹槓走人。

    最後,漢朝這一次許給匈奴的,絕不僅僅是金銀財寶,一定是私下向匈奴稱臣納貢了,承諾每年都給匈奴許多好處,只不過這件事沒法拿到檯面上說。

    這個推斷的論據就是之後的數年間,漢朝年年給匈奴歲貢,而且還嫁過去幾個假公主和一個真公主,這個真公主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的姐姐,這件事給年少的漢武帝刺激很大,於是漢武帝掌權後,國仇家恨一起算,大舉出兵討伐匈奴。

    總結:所以這件看起來不太合理的事,其實是很有可能的。

  • 11 # 榮耀歷史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是怎麼記載白登山之圍的:

    韓信做了歷史上第一位漢奸,背叛大漢引導匈奴人進攻晉陽。(此韓信是劉邦封的韓王,和我們熟知的韓信同名同姓)劉邦親率32萬大軍迎敵,隨軍的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名將。

    第一戰漢軍在銅鞮擊潰韓信的軍隊,使其出逃匈奴;第二戰在晉陽擊敗韓信和匈奴聯軍;第三戰在離石再次擊潰韓信和匈奴聯軍;第四戰在樓煩擊潰匈奴騎兵。不得不說經歷了楚漢相爭的漢軍戰鬥力是真的強悍,這也讓劉邦產生了輕敵的想法。

    匈奴冒頓單于一邊把精銳騎兵隱藏,示漢軍以老弱部隊,一邊從後方調集大軍。劉邦果然上當,拋下步兵部隊,僅率十餘萬騎兵部隊輕裝追擊匈奴。匈奴人在白登山設伏(大同附近),40萬匈奴大軍團團包圍了劉邦

    雖然被圍,漢軍依然非常頑強,匈奴人始終攻不上來,但是漢軍也無法突出重圍,雙方你來我往7天后傷亡都很大,而且漢軍開始斷糧了。劉邦採納陳平之計,用重金賄賂閼氏(單于夫人),閼氏極受冒頓單于寵愛,有她吹枕邊風,冒頓單于果然撤圍,劉邦逃出生天。

    歷史真的這麼富有戲劇性嗎?我覺得不是,有幾個很大的疑點。

    第一,匈奴40萬大軍包圍劉邦,營地蔓延數十里,請問陳平是怎麼在夜間準確找到閼氏的營帳從而見到她的?這麼大的宿營地,就算騎馬也要一段時間吧,況且陳平偷偷摸摸地,其次陳平一介書生,在匈奴大營來去自如,這也太瞧不起匈奴人了吧

    第二,陳平用重金賄賂閼氏,重金是哪兒來的?劉邦率騎兵冒進,難道還會隨身帶著大批金銀珠寶不成?

    第三,冒頓單于也是一位英主,在他的統治下匈奴強盛,僅憑閼氏的枕邊風,他就能放棄殲滅十多萬漢軍和大漢皇帝的機會?

    以上三點根本性的問題表明事情並不像史書上記載的那麼簡單,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迫使冒頓單于撤圍。是什麼原因呢?當然是漢軍強大的實力。史書記載匈奴40萬人包圍劉邦十來萬騎兵,攻打了7天7夜也沒有拿下,反而雙方都損失慘重,這是為啥呢?

    因為劉邦率領的這支漢軍經歷了4年的楚漢相爭,擊敗了強大的項羽,又在內部平定諸王叛亂,堪稱百戰之師,戰鬥素養自然不俗;其次匈奴人進攻是由低處向高處進攻,本就是劣勢,再加上匈奴騎兵優勢在山地根本無從發揮,戰力大打折扣

    冒頓單于也看出來短時間內拿不下劉邦,便打算困死劉邦,等其糧食斷絕自然不攻自破,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實力不允許,因為大漢勤王救駕的部隊來了,這才是冒頓單于撤圍的根本原因。

    上文說過,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這32萬大軍是騎兵、步兵、弓兵、車兵等等兵種組成的。而劉邦輕敵冒進率領的只是其中的騎兵,12萬左右,剩餘的20萬軍隊由大將周勃率領,也在向大同挺近。從晉陽(太原)到大同也才不過300多公里,步兵行軍再慢7天也能趕到了,況且接到劉邦被圍的訊息,周勃肯定是趕著去救駕呀,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一旦周勃的20萬精銳趕到,與劉邦軍隊裡外突擊,匈奴人吃不了兜著走。有人說匈奴有40餘萬人呢,也不用怕漢軍啊,其實不然,從開始的幾次交戰來看,漢軍戰鬥力並不比匈奴人低,其次匈奴人是遊牧民族,人口稀少,生育率低,根本不敢和中原王朝硬碰硬。

    所以綜上所述,白登山之圍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漢軍很窩囊,戰鬥力低下,堂堂大漢開國皇帝還要去求一個女人才能逃命,反而是漢軍勝多敗少,達到了作戰目的消滅了韓王信勢力,最後逼迫匈奴人撤軍。

  • 12 # 華夏說歷史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在帳中愁眉不展,突然,一陣歡呼傳來,匈奴撤軍了,高祖走出大帳,向遠方望去,那麼作為西漢開國皇帝的他,為何會被匈奴包圍。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建立西漢,中原由於連年戰爭,社會極度困苦,而北方的匈奴卻正是興盛,經常騷擾北方邊境,讓漢朝不得安寧。為了安定民心,剛剛在馬背上殺出一片天地的劉邦,決定御駕親征,率領32萬大軍討伐匈奴,一次戰役中,匈奴假裝不敵漢軍,劉邦急於求成,領軍追擊,到達白登山陷入匈奴大軍包圍圈,這一圍就是七天七夜,漢軍早已斷糧。此時天降大雪,氣溫下降,士兵凍的拿不住兵器,可以說危急異常。這應該就是白登被圍困局了。

    而這裡最出彩的計謀,應該是陳平的計謀,賄賂單于老婆的計謀了,這個女人就吹了枕邊風,說動了單于放棄圍困漢軍的想法,同意獲得經濟利益而退軍。

    其實單于之所以同意,不僅僅因為這個原因。為何呢?第一,理論上他可以大敗漢軍,但是漢朝地方很大,後面有很大的資源可以承載戰爭,而戰爭持久下去,對匈奴未必有利。

    第二,劉邦是馬上皇帝,而且身經百戰,逼急了他,肯定是要突圍的,困獸猶鬥,求生的動力應該也是無窮的,那32萬漢軍力求突圍,應該也是有點戰鬥力的,單于應該也考慮到這也是硬仗,他南下也是為了財物,現在既然可以透過和談得到,當然就同意了,畢竟目的已經達到了。

    所以,我覺得,有賄賂的原因,也有那個時代的背景,和漢朝地域廣大漢軍軍事力量尚存的因素在裡面,畢竟這麼大的國家不可能透過一次勝利就能擊垮的,此次被圍以後,劉邦意識到暫時漢朝沒有用實力解決匈奴問題的契機,於是他就採用了和親之類的政策。沿用到漢武帝,國力也積累到合適的時候,匈奴吃苦頭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 13 # 晉唐風骨

    在古代中國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矛盾一直存在,經常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是威脅最大的一股力量,秦始皇派兵攻打匈奴後的幾十年中,北方還處在比較平靜的狀態;隨著秦朝滅亡,中原地區發生了楚漢之爭,匈奴又趁機南侵,企圖攻佔中原地區。

    白登之圍就發生在漢朝初期,那時的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率兵南下,包圍了韓王信的封地馬邑。韓王信當時沒有得到漢王朝的信任,因此漢王朝並沒有派兵支援。韓王信最終抵擋不住匈奴的進攻,向冒頓單于投降,匈奴也從他的口中瞭解到更多漢王朝的資訊,繼續南下發動進攻,將晉陽團團包圍。漢高祖劉邦得到訊息親臨晉陽,率兵與匈奴形成了對峙,其後匈奴設計,製造出軍隊裡多是老弱病殘的假象,假意後退,漢高祖中計,帶病追擊,在平城突然出現匈奴的主力精兵,將漢高祖一直逼退到白登幷包圍起來。

    當時,白登城內外的漢軍相互不能救援,情況十分危急。在這種情況下,漢高祖是使用什麼辦法成功脫身的呢?

    據說陳平向漢高祖獻計,他派人將一幅美女的畫像和大量的珠寶暗中送往單于的后妃閼氏的住處,並對閼氏說這就是漢高祖即將獻給單于的美女。閼氏害怕自己會失寵,便趕緊對單于說,中原之地受到了神明的庇佑,即使匈奴攻下了,也不可能佔有它,提醒單于不如得到好處及時收手,對漢軍網開一面。單于聽從了后妃的勸告,故意放鬆了對漢軍的包圍,漢高祖突破包圍死裡逃生。

    看來,漢高祖能從如此危險的境地中被解救出來,竟然是靠著賄賂和美女的影象。這樣的結局不僅讓我們驚奇於古人隨機應變的智慧,也不免感嘆,假如沒有賄賂閼氏和那張美女圖相助,漢王朝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白登之圍可以算是漢初漢軍和匈奴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這次戰鬥讓漢高祖看清了匈奴的軍事實力,在以後對待匈奴的問題上不再向以前那樣強硬,而是聽從了大臣劉敬的建議,挑選了一位宮女生的女兒,稱作“大公主”,嫁給了匈奴單于,從此漢、匈雙方關係有所緩和。這樣的解決辦法叫做“和親”,也就是從漢代開始運用於處理民族關係的一種方法,在以後的朝代中也有過類似“和親”的政策。

  • 14 # 虎蹈O狼群

    那是史書為了突出陳平的計謀,其實和這個沒有關係,劉邦只帶著騎兵過去和匈奴作戰,步兵被甩在後面,被包圍一段時間以後,步兵趕了上來,匈奴又不傻,如果繼續圍攻劉邦,那會被兩面夾攻,還不如趁劉邦不知道情況,讓劉邦撤退,不然,劉邦一旦知道步兵上來了,會撤退?肯定要會戰,那樣匈奴很難獲勝,所以,才故意讓劉邦撤退了

  • 15 # 黑水布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西漢開國初年分封的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劉邦率大軍前來征討,結果在初期連戰連捷的情況下後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的白登山,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圍”。

    那麼劉邦最終逃離困境是否如流傳所說的陳平走“夫人路線”才使冒頓單于網開一面嗎?

    1、 史料語焉不詳

    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史記· 陳丞相世家》

    這就是《史記》的記載,至於我們熟知的那些故事,更多是後世的新解而已。其實陳平出使閼氏也並不那麼可信。因為兩軍對峙的情況下,陳平是怎麼繞過單于而直接面見閼氏的?單于這樣的英雄人物竟然會聽“枕邊風”?

    當然,在沒有更好的解釋之下,我們也只能姑且相信了,但只要客觀分析,也能看出“白登之圍”到底是怎麼解除的。

    2、 雙方的苦戰

    白登之戰,對於雙方都是苦戰。

    漢軍依靠地勢將匈奴騎兵的多次衝擊全部擊退,而劉邦也多次率軍突圍也未能成功。時值冬季,惡劣的天氣對於雙方也是極大的考驗。

    “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漢書·匈奴傳》

    無論是劉邦還是單于,當時都已經疲於應付這場戰爭了。

    3、 戰場的變數

    大漢皇帝被困在孤城,臣子們怎能袖手旁觀?樊噲、周勃聞聽劉邦被圍,於是督率各部漢軍往白登山增援而來,一時間雙方在句注山以北的平城周邊展開混戰,周勃對匈奴騎兵發起猛攻,同時,不斷地在馳道上與之交戰。靳歙、盧罷師等人則猛攻韓王信的叛軍。正是各路漢軍的援救,才使被圍在白登山的高帝所面臨的壓力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而另一方面,匈奴單于沒有等到自己的盟友——趙利。這位趙利是曾經趙國的後裔,他被韓王信的部將王黃等人擁立為王,準備與匈奴合謀攻漢。但漢軍的援兵到了,而匈奴的援兵卻沒到。匈奴單于害怕他們暗通劉邦,反戈一擊,自己就危險了。

    於是單于放棄了進攻計劃,解開白登一角城,待觀其變。

    4、 上天的眷顧

    漢軍發現匈奴竟然主動放開了一角,不知是否有詐,劉邦剛開始也不敢輕易冒進,畢竟之前吃過虧。這時,上天眷顧了他。

    就在那幾天,突然天降大霧,,劉邦立即人出入試探,結果匈奴沒有一人覺察。不管冒頓是真不覺,還是假不覺,劉邦決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而匈奴也不會冒險在大霧天氣下作戰,不確定性太大了。

    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就這樣,劉邦逃過一劫,正是這場圍困,開啟了漢匈之間的和親政策。所以說,“白登之圍”的解除,更多是戰場上的形勢變化所致,至於所謂的“夫人路線”,即使是真的,所起到了作用也有限。

  • 16 # 清水空流

    跟賄賂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情況就是匈奴低估了劉邦,而劉邦也小看了匈奴,在此情況下,雙方都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罷兵,進而維持現狀。當然賄賂這方式比較陰暗,不是能夠拿到檯面上的說法。

    漢七年,劉邦率三十餘萬大軍與匈奴作戰,匈奴大軍誘敵深入詐敗撤退。劉邦輕敵冒進帶領一部分大軍窮追不捨。沒有想到陷入匈奴埋伏圈,被四十萬匈奴圍困白登山。 匈奴雖然圍了劉邦,但外圍卻有漢軍三十萬正在虎視眈眈。冒頓的匈奴圍困劉邦,消滅劉邦自然沒有問題,要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 ,自己的40萬大軍就可能和三十萬漢軍同歸於盡。漢軍可以承受這個損失,但冒頓單于卻不敢,除去漢軍本身戰鬥力不弱之外。還有就匈奴軍隊本身除去冒頓部落 之外,還有其他部族和部落,如果損失過大,冒頓單于損耗不起,而劉邦本身就一萬餘人被困白登山,也是內無糧草,援軍遲遲不到,麻桿打狼一兩頭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就談判的餘地和資本。這是陳平能夠成功的首要原因。

    《史記·陳丞相世家》原文記載: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看到沒有,陳平用的什麼計策和談判籌碼誰也不知道,除了當事人之外。至於說陳平用奇謀會見冒頓單于媳婦閼氏,說要把漢朝美女送給冒頓,閼氏出於個人婚姻危機,這才說動冒頓單于,雙方罷兵,劉邦得以解圍。這完全是司馬遷個人的揣測之詞。根本就不能相信。而陳平可以透過談判讓冒頓單于退兵,就是答應給予匈奴大大量的經濟回報和豐厚的物資,在當時情況想下,陳平必須保證劉邦的安全,其他都好說,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後匈奴與漢朝七十餘年沒有戰事,而且軍事形勢冒頓單于處於碾壓態勢。

    談判必須建立在實力和利益的基礎之上的,在兩個民族對立的大前提下,如果軍事解決過於慘重的話,和平解決就是唯一的方式,漢初,劉邦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足以消滅匈奴,而匈奴消滅劉邦也不現實。而所謂被圍七天,實際上就是談判七天,但問題是,陳平再怎麼牛X,也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內,就知道那位閼氏的喜好,冒頓媳婦去沒去都未必。而冒頓是誰,最偉大匈奴之主,這位能射死親爹也不放棄土地的人絕非酒囊飯袋。一個權謀手段兇狠的草原雄主,為何聽從了承陳平的建議,顯然,一是利益足夠誘惑,二是漢朝的援軍近在咫尺。在這種情況下,冒頓退兵了。當然他也是勝利者。

    “一漢當五胡”,職這是陳湯話,但陳湯說的是當下,而不是漢初,如果漢初真有這樣的戰鬥力,也就不至於如此了。當初鴻門宴時,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也並不是因為一時不忍,而是局勢迫使他不能殺。所以到冒頓也是這個局面,劉邦之所以能和冒頓談判,靠的是軍事實力,白登之圍,無論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非常重大的,遏制了匈奴的大擴張,保障了邊境的基本安定,也給文景之治提供了和平的環境,也給漢武帝平定匈奴打下了物質基礎。

  • 17 # 彩虹妹妹說歷史

    先來看看白登之圍的歷史背景!

    劉邦統一天下之後,為了防禦匈奴的進犯,也為了牽制韓王信,將南韓遷至離漢匈分界線很近的馬邑。剛遷去沒多久,匈奴來犯。韓王信非常驚慌,一邊派人去向劉邦求救,一邊與匈奴求和,拖延時間。劉邦對韓王信向來猜忌,聽說他擅自與匈奴求和,還以為他圖謀不軌。

    韓王信等不到救兵,心中懊惱,他覺得劉邦這樣對他,擺明了是對他有所猜忌,索性想獻出馬邑,投降匈奴,帶領部下攻打晉陽。

    劉邦得知這個訊息,頓時火冒三丈,親自統領大軍前去攻打韓王信,大獲全勝,陣斬大將軍王喜,韓王信逃到匈奴。他的其餘部將,以曼丘臣、王黃為首,擁立原趙王歇的同宗趙利為趙王。匈奴、韓王信、趙王三家決定聯合抵抗劉邦。

    冒頓在上谷接到韓王信來報,說劉邦親自帶兵出征,他立即派得力將領率兵和韓王信一起抵抗漢軍。雖然有冒頓援助,韓王信仍然打了敗仗,漢軍一直將其追至離石才罷休。

    時值隆冬,風雪交加、天寒地凍。漢軍難以抵擋嚴寒侵襲,很多士兵的手腳都被凍壞了。劉邦率兵屯於晉陽,冒頓四十萬兵屯於上谷。劉邦想速戰速決,一舉殲滅匈奴大軍。為了防備匈奴使詐,他先派人去打探對方的情況。幾天後,打探的人回來了,說匈奴大軍基本都是些老弱殘兵。劉邦心中疑惑,又派婁敬再去打探,同時率大軍北上。

    再來說說匈奴單于冒頓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匈奴的首任單于頭曼就已將匈奴的各個部落統一了,而且率領匈奴各部南下進犯中原,意圖繼續擴張。秦始皇派大將蒙恬收復被匈奴佔領的河套地區後,修建了長城,增強了北方邊境的守衛,以抵禦匈奴入侵。

    頭曼之子冒頓高大威猛,為人強勢,精於心計,心狠手辣。冒頓原本是單于的繼承人,後來頭曼又想立自己非常寵愛的閼氏的兒子為繼承人。頭曼為了廢黜冒頓使出了個借刀殺人的把戲,將冒頓派往月氏國當人質,隨後找藉口攻打月氏國。可頭曼的詭計並未得逞,因為冒頓逃跑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冒頓開始偷偷組建了自己的班底,日夜操練,準備大幹一場。冒頓發明了“鳴鏑”,而且命令部下只要是鳴鏑射中的目標,所有人必須共同射之。一次,冒頓和父親頭曼一同狩獵,他放出一支鳴鏑,目標就是他的父親。頭曼被亂箭射死後,冒頓坐上了單于的位置。

    冒頓是個非常有頭腦的首領,他先後消滅了東部的東胡,又乘勢擊敗了西部的月氏,佔據北部的丁零、堅昆等地與南部的樓煩、白羊等遊牧民族,後來佔據了河套地區,勢力逐漸壯大起來。

    最後說說白登山之圍

    漢軍順利到達廣武。此時,婁敬回來稟報,劉邦問婁敬:“情況如何?能攻打匈奴了嗎?”婁敬說:“我覺得還是不要輕易出兵的好!”劉邦忙問道:“為什麼?”婁敬解釋說:“兩軍交戰時,本來應該相互誇耀自身實力。可臣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老弱殘兵,如果真是這樣,冒頓又如何在塞外立足呢?臣聽說冒頓善於使計。因此臣認為這定是冒頓的計謀,陛下千萬要慎重呀!我們可千萬別中了敵人的誘兵之計呀。”

    劉邦根本聽不進去婁敬的勸告,甚至對婁敬大發脾氣道:“你這個小人,憑著能說會道當了個小官,如今竟敢對敵情亂加猜測,擾亂軍心,阻止我大軍衝鋒陷陣,你可知罪?”隨即他下令將婁敬暫時囚禁在廣武監獄裡,聽候發落。

    幾天後,劉邦見大軍一路都未遇到匈奴的抵抗,求勝心切,覺得大部隊一起行進速度太慢,就獨自率領一支騎兵在前面帶路,緊追匈奴大軍。劉邦的先行部隊馬不停蹄趕往平城,大家都已疲憊不堪。劉邦下令在此紮營休整。突然,匈奴軍從四面八方湧了上來,密密麻麻,足有幾十萬人。劉邦恍然醒悟,婁敬說得果然沒錯,冒頓用了誘兵之計。

    劉邦此刻雖然後悔沒有聽婁敬的勸告,可已經於事無補,只能與匈奴決一死戰。漢軍雖然頑強作戰,可奈何追趕匈奴軍多日,過度勞累,實力明顯不敵匈奴軍,接連敗退,一直退到了平城東北方向的白登山上。其實這都是冒頓事先設計好的,他已派兵埋伏在山周圍,等劉邦大軍到了這兒就將山團團圍住。劉邦被困在白登山上,等候大軍援助。

    可七天七夜過去了,援軍一直沒來,漢軍帶的糧草已經用盡。劉邦心急如焚,想盡辦法逃脫不得。此時,陳平突然想出個妙計。劉邦覺得此計可行,立即讓陳平火速依此計行事。

    陳平準備了大量珠寶首飾和一幅美人圖,派陸賈和一名機靈的部下帶著這些東西趁著大霧瀰漫悄悄下山,想方設法混進匈奴的軍營之中。原來,陳平看到冒頓與其妻閼氏整天形影不離,想必兩人定是恩愛有加,如從這位閼氏身上下手,應該能找到出路。陸賈用錢財買通了各關卡計程車兵,終於見到閼氏,獻上了陳平準備的禮物。閼氏看到這麼多漂亮的珠寶很是開心。她又開啟畫卷,是位傾國傾城的美人兒,臉色頓時就暗了下來,質問道:“這美人圖是幹什麼的?”陸賈回答道:“漢帝想和冒頓單于和談,因此特派我帶些珠寶首飾送給您,但又覺得不妥,因此願意將中國的一位美女獻給單于。這幅圖是此女子的畫像,先讓單于看看是否滿意。請您代為轉送。”

    閼氏看到圖上的女子這般貌美,心想:如果漢帝將這美人送來,自己哪還能過什麼好日子?於是對陸賈說:“你回去轉告漢帝,解救他的事包在我身上。這幅美人圖拿回去,就當從未發生過這回事!”

    陸賈回到營中,將事情的經過稟告劉邦,劉邦喜出望外。閼氏擔心冒頓知道美人的事,立即派人喚冒頓回來,柔聲細語地對冒頓說:“妾有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冒頓連忙說:“快快說來聽聽!”閼氏道:“人們常說‘兩主不相困’。如今漢帝被困在白登山,如此一來,兩國不就結下了仇恨嗎?漢軍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的。再說,您就是打敗漢帝,得了漢國的土地,那個地方也不適合我們久住。倘若有失,便不能共享安樂了!”

    冒頓想了想,覺得閼氏所言有理。閼氏繼續說:“我聽說漢帝乃是天生的龍種,有老天保佑。被困七天了,都不驚慌。大王如何與老天爺抗衡呢?”第二天,冒頓原本想與韓王信和趙利商量此事,但等了半天都未等到。冒頓懷疑他們與劉邦通謀,便下令讓開一條路,放劉邦回去。

    天剛亮,夏侯嬰來報,說匈奴軍已經讓開一條路。劉邦立刻命夏侯嬰駕車,準備帶著大軍開逃。正在這時,陳平突然說:“陛下莫急,派一隊人先行,看看冒頓是否在使詐。如果沒什麼異常,再讓弓弩手護送陛下下山。”

    劉邦按照陳平所說順利逃出了匈奴的包圍,在平城與後續部隊會合,匈奴也撤兵了。劉邦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大部隊回到廣武后,劉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了婁敬。劉邦激動地對婁敬說:“我沒有聽你的話,結果被困在平城數日,險些丟了性命!這個教訓我一輩子都會記住!”

    劉邦立刻封婁敬為關內侯,外加食邑兩千戶,而且將第一次去打探匈奴情況的騎兵問斬了。白登之圍劉邦被困其實都是他自己輕敵所致,幸好陳平及時獻計,劉邦才得以解困。對於白登之圍中自己所犯的錯誤,劉邦可以及時承認,並且吸取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敵。加封敢於進言的婁敬,可見他的君王風範。很多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劉邦卻能做到,這也是他深受臣民愛戴的原因之一。

  • 18 # 愛古典的好娃娃

    解白登之圍,賄賂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光憑賄賂,似乎不太可能讓匈奴單于把到口的鮮肉丟掉。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測,應該是劉邦還做了什麼有辱尊嚴的事情,才讓匈奴單于甘心放虎歸山。

    關於白登之圍的化解,劉邦的謀士陳平到底用了什麼方法,使匈奴大單于攣鞮冒頓(luān dī mò dú),解除白登城牆一角的包圍,一直是歷史上一大疑案。

    為了更好地分析當時的情形,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白登之圍的故事。

    據《史記》記載,白登之圍當時,正是寒冬天氣,將士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加上白登山山上沒有糧食和飲水,劉邦派出去打探軍情的人回來說,匈奴兵都是些羸弱老病的人,所以劉邦為了速戰速決,決心全力出擊,想著一戰而勝,凱旋而歸。可惜,劉邦正中了匈奴的圈套,被圍困在白登山,那些探子口中羸弱老病的匈奴人,只是匈奴人打出來的的幌子,騎著高大駿馬的匈奴騎兵迅速把守住了白登山每一個山口。

    一場場激戰,雙方未能分出勝負,劉邦被困了七天七夜。

    《漢書·張陳王周傳》記載:高帝用平奇計,使單于閼氏解,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

    這裡只說是奇計,還說“其計秘,世莫得聞”,真是讓人心癢癢。至於到底怎麼個奇法,並沒有說明。

    按照後來流傳的說法,陳平的計策是從匈奴單于的皇后閼氏下手,賄賂以財物,曉之以兒女情長之理。故事太過俗套,好像現在流行的清後宮大戲一樣,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關於白登之圍,有一個流行的故事版本。

    我們看看這個故事的概要:陳平出計策,去行賄遊說單于的閼氏(yān zhī,匈奴皇后),說辭是:“匈奴人逐水草而居,不習慣南方農業生活,所以即使奪了漢地,實際上也沒有用,大單于之所以跟漢人作戰,其所圖的,無非是美女和金帛。南方漢人美女極多,而男人又都是有錢就變壞的種,那單于得了金帛,又得了美女,到時候,恐怕他就不專寵您了。”(這種策略,歷史上多的是,毫不新奇。)

    這個版本的解圍之計,上半部分劇情本身就值得懷疑,因為根本就是俗套計謀,而接下來的故事就更加幼稚了。

    據說,閼氏聽了陳平的說辭,就去勸說大單于:“軍中得到訊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于問:“有這樣的事?”(如此重要的軍事機密,大單于居然不知道,而要從一個婦人之口中聽來,把大單于當成傻大個了。)

    閼氏回答說:“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自然會拼命相救的。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圍了七天七夜也沒有打敗劉邦,好像大單于的實力確實不怎麼樣。)

    冒頓單于問:“那怎麼辦呢?”(如此軍國大事,大單于居然毫無主張,大單于如果真的有此一問,那麼他就真的是一個草包了。)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七天,也沒有投降,想必是有神靈相助,你又何必違背天意?”(恐怕打不過就找個臺階下才是實情。)

    當時,冒頓單于與韓王信(與淮陰侯韓信同名)的部下勾結,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約好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于害怕事情有變,於是就採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了包圍圈的一角,故意讓漢軍撤出。(這應該是實情。)

    當天恰好出現大霧,漢軍拉滿弓安上箭,從已經解除包圍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注意,慢慢地走出,是故作鎮靜。)劉邦這才得以脫險。

    事情肯定還有另一個版本,匈奴大單于可能還沒有做好跟漢朝決一死戰的準備,所以,大單于可能找了個臺階就下了。而劉邦,肯定是一方面賄賂,另一方面做了一些卑躬屈膝的事情,以至於不可告人。

    我們看這個目前流行版本的白登之圍的解圍之計。首先,這個計策並沒有什麼希奇,稱不上是奇計。其次,這麼個普通的計策,沒什麼好隱秘的,不存在什麼“為尊者諱”的道道。

    這個計策之所以要鬼鬼祟祟地秘而不宣,可以說明,以上這個版本肯定不是歷史真實的情形。所以我們推測,這個陳平所謂的奇計,肯定是另有隱情,極有可能是劉邦做了一些卑躬屈膝的事情,光靠賄賂肯定不行。

    我們大膽設想。

    冒頓單于此次南下,極有可能是抱著撈一把就撤的念頭,而不是決意全面入侵中原,因為此時冒頓單于的實力似乎並不怎麼樣。我們知道,白登之圍打了七天七夜,雙方都沒有分出勝負。可見,要是真打起來,匈奴肯定還不是漢朝的對手。

    因此,當冒頓單于將劉邦圍困於白登山方寸之地時,肯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一旦此時殺了劉邦,那就意味著跟漢朝徹底鬧掰,那樣的話,匈奴跟漢朝之間的一場生死大戰就在所難免,我們猜測,正是考慮到匈奴人的未來,所以大單于找了個臺階順坡下,才放走了劉邦。

    照我們這種猜測來看,所謂陳平的奇計,之所以沒有被記錄下來,極有可能是因為根本沒有什麼稀奇,或者劉邦卑躬屈膝地答應了冒頓單于的某些要求,因為不久後我們就看到,劉邦跟匈奴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和親”,所以,白登之圍根本就是冒頓單于放了劉邦一馬。

  • 19 # 御指點江山

    秦始皇修建長城,為的就是防範匈奴。可為什麼到了西漢初年匈奴能進入大漢邊境?這要怪劉邦當初用人太過草率。

    劉邦的失誤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騰出精力來對抗匈奴。當時匈奴的‬單于是頭曼,他趁著中原地區連年征戰,便侵佔了陰山地區以及河套地區的部分土地,此外他還經常帶人騷擾中原地區,這惹惱了秦始皇,於是他讓蒙恬帶領30萬大軍前去攻打匈奴。

    這一仗打出了強秦的氣勢,蒙恬不但收復了失地,奪取了匈奴的部分土地,還逼得匈奴人只能到貧瘠的漠北草原去立足。

    此後頭曼再也沒有實力抵抗強大的秦朝了,不僅如此,他還被兒子冒頓給奪去了性命。

    冒頓雖然殘忍無情,不是一個好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單于。秦始皇的兒子胡亥將祖輩打下的基業全部葬送了,而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卻帶領匈奴人稱霸草原,還重新奪回了匈奴的故地。

    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崛起了,他們就開始覬覦中原。然而在此之前,漢朝已經建立起來了,百廢待興,冒頓便想趁虛而入,誰知這並不容易,因為草原和中原隔著一條萬里長城。

    從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便修築長城來抵禦外敵。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長城可以有效地阻止匈奴等遊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打敗匈奴後,為了一勞永逸,就修築了萬里長城。

    面對如此偉大的建築,冒頓開始犯難了,他沒想到秦始皇竟然如此有遠見卓識,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劉邦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為他創造了機會。

    公元前202年,韓王信被封在潁川做韓王。可是到了第二年,劉邦便讓他去管轄太原以北的地區,據《史記》記載,劉邦之所以將韓王信調離原來的封地,理由如下:

    上以韓信材武……乃詔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禦胡,都晉陽。

    意思就是劉邦認為韓王信英勇善戰,就讓他去抵禦遊牧民族。然而在漢初,有太多優秀的將領,可劉邦卻偏偏只讓韓王信去駐守漢朝的邊境,這不可能不引起韓王信的疑心,於是為了自保,他請求將王都從晉陽遷到馬邑,理由是馬邑靠近匈奴的地界,可以有效地防範匈奴。

    劉邦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了。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被長城阻隔在外的匈奴人經常會選擇馬邑來作為突破點,一旦馬邑失守,匈奴就會進入中原,所以馬邑要由信得過的人看守才行。

    幾個月後,冒頓果然帶重兵前來圍攻韓王信,韓王信不敵冒頓,只能排使者前去求和,這也引起了劉邦的懷疑,於是韓王信乾脆投降了匈奴,將馬邑獻給了冒頓。

    冒頓得到馬邑後,便可長驅直入中原,長城也失去了屏障作用,漢朝岌岌可危,於是劉邦決定御駕親征。

    劉邦被困白登山後是怎麼獲救的

    公元前200年冬季,劉邦親率32萬大軍向山西出發,一路凱旋,然而想要擒殺冒頓卻不容易,於是劉邦便派使者假意去找冒頓握手言和,實則是為了打探匈奴的情況。

    冒頓作為草原霸主,他自然不會被漢朝使者的伎倆迷惑,於是他把精兵強將和肥壯的牛羊全部藏了起來。等到漢使們來到匈奴營中,發現匈奴兵全是老弱病殘後,便以為匈奴國力衰微,就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劉邦。

    劉邦聽後大喜,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冒頓一定會被擒獲,然而劉敬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冒頓一定是隱藏了自己的實力來迷惑漢軍。

    此時劉邦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了頭腦,根本就聽不進劉敬的忠告,他將劉敬囚禁後,就帶著32萬大軍北上。

    此時正是寒冬,行軍途中漢軍遭遇嚴寒,十分之二三計程車兵凍掉了手指,可這些困難仍然阻止不了劉邦。32萬大軍大多是騎兵,急功近利的劉邦和陳平、夏侯嬰等人帶領少量騎兵衝進了白登山,隨即被冒頓的40萬大軍包圍了。

    就這樣,劉邦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絡,他看到山下全是匈奴人,根本沒法衝出重圍,只得苦戰。

    劉邦不愧為守城高手,匈奴的40萬大軍與他戰鬥了七天七夜也沒有攻下白登山,然而劉邦再有能耐,他也熬不住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山上的糧草越來越少了,即使不被匈奴人打敗,他也會餓死在白登山上。

    就在眾人飢寒交迫,危在旦夕的時候,陳平想出了一個對策,他建議劉邦派人用重金與冒頓的妻子閼氏取得聯絡,閼氏看到錢財後,肯定會向冒頓求情。

    劉邦也不知道這一方法能否有用,但眼下這個情況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他讓使者帶著厚禮悄悄地找到了閼氏。閼氏看到禮物後果然很開心,就對冒頓勸說道:

    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

    這句話漏洞很多,按理說被譽為“千古一單于”的冒頓根本就不會聽從,只要在圍困劉邦幾天,漢朝的土地就屬於冒頓了。也許是劉邦命不該絕的緣故,冒頓本來與韓王信約定好了一起攻打劉邦,可是韓王信等人遲遲沒有出現,冒頓懷疑有詐,便決定放行,就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

    劉邦一行人也沒想到冒頓竟然這麼爽快地答應了,為防有詐,夏侯嬰命人慢慢行走,弓箭都拉滿向外來保護劉邦,終於得以逃脫。

    結語

    由此可見,劉邦的確是依靠重金買通冒頓的妻子才得以全身而退。

    其實“白登山之圍”本可以避免,但是失敗沒有打擊到這位大漢的天子,他反而在這一戰中顯示出了豁達的胸懷。劉邦從白登山出來後,就將劉敬釋放了,親自向他道歉,還封他為關內侯。

    然而匈奴一日未絕,劉邦便一日不安寧,就向劉敬請教對策,據《史記》記載,劉敬是這樣說的:

    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為臣耳,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

    從此,漢朝走上了和親之路,畢竟漢朝初期國力不強,劉邦只能出此下策,這都是因為當初丟失了馬邑才造成了這樣的局面。但就是因為丟失了馬邑,劉邦的子孫後代們就要與匈奴戰鬥,他們‬在鬥爭中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詩譜,並‬在與匈奴的戰鬥中向世人證明了大漢的強悍,用行動告訴了後人們什麼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 20 # 物來則應

    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白登山,最後還真有可能是透過賄賂匈奴全身而退的。

    白登之圍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

    大漢初年,邊境上的漢人經常受到北方匈奴的襲擾,隔三差五就跑來搶錢、搶糧、搶女人。作為開國皇帝,劉邦對於匈奴恨的牙根直癢癢,於是要求守衛邊戎的韓王信奮力抗擊匈奴。(注意,這個韓王信是一個地方諸侯,不是兵仙韓信)

    韓王信能力有限,跟匈奴交戰敗多勝少,受到劉邦的嚴厲譴責,於是這哥們擔心劉邦收拾他,果斷投降了匈奴。

    這下可把劉邦氣壞了,於是在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並且首戰告捷,之後劉邦一路率領漢軍追著匈奴跑,幾次擊敗韓王信和匈奴的聯軍,一路追到了晉陽。

    此時漢高祖劉邦有點飄了,認為匈奴的軍隊不堪一擊,想趁此機會,一舉滅了匈奴,以絕後患。

    當時劉邦軍駐紮在晉陽,匈奴軍駐紮在代谷附近(今山西省境內),劉邦派出偵察兵去偵查匈奴軍的位置和實際情況,結果中了匈奴的計。

    當時匈奴的頭領冒頓單于是一個狠人,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專門去查一查這個人,這位單于親手殺了自己的父親登上單于之位,而後數年擊敗匈奴周邊的敵人,統一了北方。

    就是這位冒頓單于此時示敵以弱,把匈奴精銳部隊隱藏在後方,把老弱病殘放在前面迷惑劉邦的偵察兵,你別說,劉邦還真中計了。

    聽到偵察兵的報告,劉邦不顧身邊大臣劉敬的勸告,直接率領十幾萬輕騎兵就衝出去了,一頭扎進了白登山匈奴包圍圈。

    此時劉邦才明白中計了,冒頓單于率領40萬匈奴軍包圍了劉邦,雙方火拼了數次,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按照漢史的記載,七天後,劉邦軍開始斷糧,情況危急,於是劉邦身邊的外交家陳平又出場了,趁著夜色,私會冒頓單于的寵妾閼氏,用重金收買了閼氏,於是這位閼氏給冒頓單于吹枕頭風,最後雙方各自收兵。

    乍一看這件事很不合理:

    一、堂堂匈奴單于,一個靠弒父上位的狠人,怎麼可能因為身邊一個女人的枕邊風就撤軍呢?

    二、陳平這些人怎麼可能在重兵圍困之中,準確找到閼氏,然後用大批金銀珠寶行賄呢?

    三、劉邦打仗的時候,也不可能帶著大批金銀珠寶啊。

    然而我們再往裡深刻了想,這件事其實就合理了

    首先,劉邦透過手下陳平給匈奴帶話,不一定非要透過閼氏,透過任何人都可以。

    其次,陳平跟匈奴方接觸以後,找到閼氏開出大批好處,這些好處,不是給閼氏的,而是給匈奴冒頓單于的。

    再次,閼氏跟莫頓單于吹枕邊風,勸單于撤軍,絕不會說是我們收了好處,咱就撤吧,而是會說,跟在劉邦屁股後邊的周勃援軍明後天就要到了,再僵持下去,大家都沒好處,不如現在敲完竹槓走人。

    最後,漢朝這一次許給匈奴的,絕不僅僅是金銀財寶,一定是私下向匈奴稱臣納貢了,承諾每年都給匈奴許多好處,只不過這件事沒法拿到檯面上說。

    這個推斷的論據就是之後的數年間,漢朝年年給匈奴歲貢,而且還嫁過去幾個假公主和一個真公主,這個真公主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的姐姐,這件事給年少的漢武帝刺激很大,於是漢武帝掌權後,國仇家恨一起算,大舉出兵討伐匈奴。

    總結:所以這件看起來不太合理的事,其實是很有可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世明虎牢關之戰比之鉅鹿之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