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經小白
-
2 # 大史小談
應該不是吧,這個針對的應該是“沒有歸旗的漢女”並不是指所有的漢女。沒有歸順怎麼能讓她們進宮呢!再說清朝的漢女也有好多入宮的。
比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也就是大家說的佟佳氏,但是能做到皇后也是因為她並不是真正的漢女,她有一半的滿族血統和一半的漢族血統。
雖然漢女入宮也不少,但是真正的地位卻不高,一般清朝的妃子大都是滿族和蒙族血統,像是康熙生母佟佳氏,年僅24歲就去世了(有說是因為她一半的漢族血統而導致的),雖然漢女也入宮,但是明顯的那是滿族的天下,漢女的晉升和地位普遍比滿族低。
-
3 # 橘玄雅
一句話來說,以目前的資料來看,清代宮廷就壓根兒沒有“漢女不可入宮”這條規矩。
不過對於“漢女”的定義不同,情況也有不同。
清代後宮中,有幾類人,都曾經被現在的學者或者愛好者稱之為“漢女”,分別為:
1.八旗漢軍出身的後宮。
2.內務府包衣漢姓人出身的後宮
3.光明正大的民籍漢人之女出身的後宮。
4.偷偷摸摸的民籍漢人之女出身的後宮。
其中第一種和第二種,學術界主流是將她們歸入“旗人”範疇的,所以一般不稱之為“漢女”。只剩下3和4,我分別來說。
所謂“正大光明的民籍漢人之女出身的後宮”,主要指世祖順治帝的恪妃石氏。
順治五年的時候,曾經下過旨意,明確說明“漢官之女欲與滿洲為婚者,亦行報部。無職者,聽其自便,不必報部。”還特別說明“其滿洲官民娶漢人之女,實係為妻者,方準其娶。”順治帝也親自“選漢女以備六宮”。河北灤州民人之女石氏便進宮獲封妃位。
據說這位石妃入宮後,住在永壽宮,還被允許使用漢式冠服。
這是清初短暫“開禁”時期的後宮,因為當時開禁了,所以是“正大光明”的。
所謂“偷偷摸摸的民籍漢人之女出身的後宮”,主要指聖祖、高宗的一些妃子。
簡單說,透過一些奏摺和檔案表明,康熙帝以及乾隆帝都曾經讓江南的相關官員在當地購買賣身的女童,交到宮中調教後成為宮女。其中有一些便成為了後宮的主位。
比如說乾隆的芳妃陳氏,即是江南民籍漢人。根據檔案,乾隆四十三年的時候,芳妃的本家親戚從揚州來到北京,找到了當時的內務府大臣,說自己“為明貴人之兄”、“生活艱難”,以謀求官職。乾隆帝得知之後,命人調查了明貴人和陸常在的家庭,然後給了他們一些差事以餬口,又特別交代“不許在外生事”
這種即是在“旗民不通婚”禁令期間的後宮,所以是“偷偷摸摸”的。
ps,目前認為,《崇慶皇太后萬壽圖》中的鳳冠霞帔的女性,即是高宗朝後宮的漢妃。
-
4 # 滿樓說書
在清朝的時候,漢人女子不得入宮,也就是說,不但沒有選妃的資格,就連宮女也不從漢人女子中選。
由此,歷朝歷代的“廣選民女”到了清朝這就成了“選秀”,而所謂秀女,範圍僅限於旗人女子。
從這個角度而言,有些人想當皇親國戚的機會是沒有嘍!
當然,清朝時漢女不得入宮的小規矩源於一個大規矩,那就是所謂的“滿漢不婚”,因為旗人都居住在滿城,並不和漢人打交道,旗人的婚姻也都是內部消化。
當然,說滿漢不婚也不十分確切,因為從血緣上說,旗人也分為滿洲、蒙古和漢軍旗,而所謂漢軍旗,之前本身就是漢人。
在旗人內部,滿洲、蒙古和漢軍旗是相互通婚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旗人實際是混合了三族的血緣,而皇帝選妃子和宮中選宮女也是一樣,漢軍旗是同樣可以入選的。
事實上,在清初的時候,滿漢通婚原無禁例。而作為籠絡漢人的一種手段,清廷一度還鼓勵滿漢通婚,如將宗室女下嫁前明降將等。
入關之後,順治皇帝還曾下詔鼓勵滿漢通婚,而為做表率,他還曾“稽古制選漢官女備六宮”,在其32個后妃中,恪妃石氏即為漢人女子。
奇怪的是,在順治以後,清宮突然宣佈“守祖宗制,不蓄漢女”,而這一規定似乎出於孝莊太后的決定。
有人說,這是因為漢人女子太過妖嬈,旗人女子遠遠比不過,如順治皇帝即對妃子大不滿意,結果生出了諸多事端。
而作為蒙古旗出身的孝莊太后,一來為了保護自己旗人的利益(不希望漢人女子分潤),而來也藉口避免騷擾民間,於是定下了“漢女不得入宮”的規矩。
之後,這一規定又推廣到全部旗人,滿漢之間便成藩籬。
總體來說,這一做法與清廷實行的“旗、民分治”也有相當的關聯。
因為按清朝制度,旗人世代挑選為兵或派差,只准居住滿城而不準從事他業。作為回報,清廷則為其提供錢糧,即所謂“鐵桿莊稼”是也。
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旗人當然不願意之外的人等前來分潤,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最起碼在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身上,其在南巡的時候是帶回過不止一位江南美女的,而且曾生育過子嗣。
如康熙寵愛密貴人王氏,即生下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祿和十八阿哥胤衸,而王氏即康熙第二次南巡帶回的某知縣之女。
之後,乾隆從江南帶回的芳妃陳氏也是同樣的例子。
當然,在順治之後,除了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之外,其他皇帝確實沒有漢女入宮,也真是苦了他們。
貴為皇帝,連選個美女的權力都沒有!清朝皇帝真窩囊。
-
5 # 陳大舍
從順治五年八月開始,清廷就允許滿漢通婚。至於晚清吳士鑑在《清宮詞》所謂"順治初年,孝莊皇后諭:"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此旨懸於神武門內。"的說法是道聽途說,因為纏足女子不得入宮是大明朝的舊制。到了順治十二年,兵科右給事中季開生上奏進諫“奉旨赴揚州買女子事”,被順治帝怒斥:"太祖、太宗制度,宮中從無漢女"。並以"妄捏瀆奏"為由將季開生從重議罪。但到了第二年六月,順治帝便下詔禮部,聲稱是奉聖母皇太后,也就是孝莊太后諭,以定南武壯王女孔氏,也就是孔有德之女孔四貞為東宮皇妃。並命禮部“爾部即照例備辦儀物,候旨 行冊封禮"。
孔有德於大明永曆六年,也就是大清順治九年,為明將李定國軍圍於桂林。孔有德怕捉了受辱,於是闔家自焚,唯孔四貞一人逃走。清廷對孔四貞特賜食祿,視如和碩格格。所以時人稱孔四貞為孝莊太后養女。
但正當禮部準備為冊封孔四貞為東宮皇妃準備儀仗時,孔四貞突然上奏,"自陳有夫",說乃父孔有德生前已將自己許配給偏將之子孫延齡。孝莊太后遂命孔四貞與孫延齡成親。
據說孝莊太后“甚厭漢語;或有兒輩習漢俗者,則以為漢俗盛而胡運衰,輒加禁抑”。孔四貞於孝莊太后處頗得禮遇,這種眼力價兒肯定是有的。何況順治帝傾心於董鄂氏的事情在當時已經是路人皆知,孔四貞此時摻和進去無異於自找苦吃。幸虧有當年的娃娃親,讓孝莊太后、順治帝、董鄂妃、孔四貞這四個人都得了解脫。
於是原來給孔四貞預備的東宮妃之位由董鄂妃補缺,而翰林院侍讀學士石申之女則成為順治帝后宮中的漢人妃子,賜居永壽宮,是為石恪妃。大清朝妃嬪中,漢人妃嬪不止石恪妃一人,但《玉牒》內指明是"漢官女",允許穿戴漢式冠服(清宮制度,嬪以上的後宮主位不得再穿著本族衣冠),除去石恪妃外再無第二人。這表明,石氏入宮後,順治帝有意彰顯她的漢人族屬,可以說是故意做給孝莊太后看,表明自己漢化的決心。
順治帝不得良死之後,清廷對漢人的猜忌防範又恢復如故。而此後“漢人”妃嬪也大多隻是出身漢軍旗人的女性。只有像乾隆帝這樣乾綱獨斷的威權主義者才有可能在下江南時將陳芳妃這樣的漢人女子帶入宮中。而在此之後,直到清亡,都沒有漢女入宮的事情發生。
清宮中的漢裝妃嬪。
乾隆朝的漢人命婦們。
-
6 # 唯獨有偶15682172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沒有決定。只是不是一般的難。但個例還是有的。不管漢人還是滿人也都有人性化的一點。是人就有感情。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忠孝禮儀廉恥。沒有種族的決對歧視。
-
7 # 類似愛情只有我知
清代的制度並非漢女不可入宮,而是非旗人不得入宮。
眾所周知,清朝獨有八旗制度。八旗又分為蒙軍旗、滿軍旗和漢軍旗三部分,共計二十四旗。所有的秀女都是從旗人中挑選。根據清初定的規矩,所有適齡旗人女子都要先經皇帝挑選過後才能自行婚配。
在清朝,漢女入宮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雍正時的齊妃李氏和華貴妃年氏。(董鄂妃是滿軍旗,姓董鄂氏,純正的滿人)。但這些漢語嬪妃無一例外都是漢軍旗出身。
綜上所述,清代漢女不得入宮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回覆列表
漢女入宮比比皆是,隨龍入關的八旗漢軍之女可入宮。清朝皇帝的妃子也都有漢人妃子。說漢女不可進宮,只是表面工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