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遜發先生,中國有名的笛子演奏藝術家、有名笛子大師、國家一級演奏員、藝術大師。
俞遜發,一九四六年一月八日出生,十三歲求師於“中國魔笛"陸春齡先生,十四歲考入上海民族團,在隨後的八年當中,他曾經先後在上海樂團,上海京劇團、中國藝術團工作,取得了豐富的演奏經驗,在這期間,他求師於馮子存(笛子演奏大師)、劉管樂(中國一流演奏家)、趙松庭(笛子藝術大師、“江南笛王”)等笛子大師。
俞遜發曾專程從上海到香港參加“笛簫藝術節”,可以說是南北大師喜相逢,這個標題也定在是南北大師喜相逢,他曾自言,能有這個機會到香港來,來展現南北兩派不同風格在一起演奏的盛況,所以他覺得也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當時特別讓人感外、也特別感動的地方就是他患了重病,而且是確診為肝癌,剛剛做完第三次手術,還帶病來堅持此次的演出。因為他沒有把它看作是堅持帶病來演出,他是把它看作,在他得了這個病以後,怎麼再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看待自己的藝術。另外一個就是工作的選擇,也是這樣,就是選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該去做的事情就去做。
所以,當時音樂會俞遜發他的選擇就是來,《匯流》裡面有一個用笛子來模仿滴水的聲音,那是因為他到廬山,大陸有一個廬山,到了江西廬山,廬山有一個仙人洞,仙人洞裡面很少有人發現,有一口泉叫“滴水泉”,那麼這口泉,俞遜發在模仿這個滴水的聲音,是兩千多年來,從來沒有滿出來,也從來沒有幹過,那麼他就趴在邊上聽,大概聽了四個小時以後,他聽到的再也不是泉水滴下去的聲音,而完全是音樂了。
俞遜發老師他是早年師從陸春齡大師,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笛子大師,那麼從他那裡學到很多技巧之後,再結合自己這麼多年的揣摩,那他對笛子產生了一種很難忘懷的一種情懷,而且他後來發明一種叫“口笛”,這個口笛很簡單,而且也沒有什麼特別造型上的一些好像很刁鑽的地方,這麼簡單,可是發出的聲音那麼奇妙,它模擬鳥叫特別好聽,很形像,特別表達一種早晨的感覺,如果《苗嶺的早晨》用這個來表現特別合適。
《苗嶺的早晨》就是一種鳥叫,口笛的第一個曲子就是《苗嶺的早晨》,小提琴等等都是根據他口笛《苗嶺的早晨》移植的,所以這個口笛的發明,是一種偶然的現象,但是也是一個巧合,因為他發明了幾年以後,在浙江河姆渡在出土文物裡面發現古人已經有了,跟他一樣的。並不是竹子的結構,因為它有七千年、竹子的會爛掉,它是骨頭,是動物的骨頭,也能發出聲。那麼在這個裡面,有很多這樣的,一堆堆的,有一個孔、兩個孔的,為什麼說有爭議呢,因為很多學者問,如果俞遜發沒有發明口笛,你們看到這個東西,會想到拿起來是這樣吹嗎,可能不是吹,不知道拿來吹還是拿來可能,還有樂器在古代是很珍重、很高貴的,不可能是一堆堆的。為什麼這麼講,在八千多年前的出土文物是在河南,發現了笛子,骨頭做的笛子,居然跟他們當時吹的笛子形質一樣,這才叫有趣,所以這個還是有一點爭議。
談到“笛子"、談到“魔笛”,幾十年的演奏生涯,他可以說把我們中國的笛子,吹奏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那麼當年俞遜發是怎麼樣的一個機緣,接觸到笛子,並且愛上這個藝術,他吹笛子已經半個世紀,因為他進專業團體四十幾(五)年,所以當時他這張片子的是“笛子四十五週年”,就是從事專業的,作為文藝工作者,從事專業的四十五年,自己之前學的還不算,所以他因為當時的去年得了這個病,得了一個肝癌,因為音樂會完了以後,他不知道自己有病,他就是非常猶豫,因為之前他決定五十年,他開五十週年音樂會的時候,他的舞臺生涯準備劃一個句號,就是退出這個舞臺,從事其它的研究工作,那麼沒想到生病了,生病了以後,他還是在想,如果自己身體能好的話,這個句號,他還想去劃一劃。如果身體以後不行的話,那麼這個四十五週年,可能就是句號了。所以在這個笛藝五十年的生活中間,他覺得跟老師學習,這是一個,在佛學裡面有一句話,叫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就是你還不太懂的時候,老師會幫你渡過,自己悟到了,應該是自渡,自己來超渡自己。
因為如果他跟陸春齡老師學習,如果他到後來還是在吹他的東西,那麼他想自己的價值就沒有了,就沒有進步,沒有自己的風格,他的藝術的價值就沒有了,那麼,如果大家都這麼做的話,就是要退化、要退化了。所以,他跟很多老師學過,陸春齡老師,還有趙松庭老師,馮子存、劉管樂,這都是南北四大宗師,那麼把他們的主要的特點學到手,完了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要不斷地補充新的東西,包括髮明很多技術,還有最主要的是一種觀念,所以他寫的《琅琊神韻》也試圖用這個文學的東西來充實笛子的表達,要創造一種意境。
那麼他也用南宋詩人張孝祥的《過洞庭》,寫了一首大家都比較喜歡聽的,叫《秋湖月夜》,就是透過自己笛子的演奏,給人帶來一種畫的意境,一種詩情畫意當中。那麼後來俞遜發他覺得笛子的發展還不夠,因為他覺得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哲學,所以後來他用道家的這種思想,怎麼能做到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這種和諧,所以他這個曲子也得了兩個獎,一九九三年他在德國開音樂會的時候,有一家唱片公司請他幫他們錄,錄“太極"。而且要即興演奏,那麼他說,讓我想一想。怎麼用笛子來表達太極,而且是即興演奏沒有譜的,沒有譜的,自己要即興創作,而且需要表達出來。那個錄音室的負責人說,我機器給你開著,錄音師在邊上等著,你一說什麼時候可以了,我們就開始錄。那他就端了一杯咖啡就在窗邊上,看著德國外面在下雪,鵝毛大雪、真的鵝毛大雪,在路燈下面,已經沒有人了,他看著看著,自己的人好像走過去了,好像和整個鵝毛大雪的天氣融為一體了,他心想想,這不是天人合一嗎,所以他回過頭來跟錄音師說,oK,可以錄了,靈感來了,結果這張唱片得到德國的金唱片獎,一九九四年的金唱片獎。
俞遜發先生,中國有名的笛子演奏藝術家、有名笛子大師、國家一級演奏員、藝術大師。
俞遜發,一九四六年一月八日出生,十三歲求師於“中國魔笛"陸春齡先生,十四歲考入上海民族團,在隨後的八年當中,他曾經先後在上海樂團,上海京劇團、中國藝術團工作,取得了豐富的演奏經驗,在這期間,他求師於馮子存(笛子演奏大師)、劉管樂(中國一流演奏家)、趙松庭(笛子藝術大師、“江南笛王”)等笛子大師。
俞遜發曾專程從上海到香港參加“笛簫藝術節”,可以說是南北大師喜相逢,這個標題也定在是南北大師喜相逢,他曾自言,能有這個機會到香港來,來展現南北兩派不同風格在一起演奏的盛況,所以他覺得也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當時特別讓人感外、也特別感動的地方就是他患了重病,而且是確診為肝癌,剛剛做完第三次手術,還帶病來堅持此次的演出。因為他沒有把它看作是堅持帶病來演出,他是把它看作,在他得了這個病以後,怎麼再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看待自己的藝術。另外一個就是工作的選擇,也是這樣,就是選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該去做的事情就去做。
所以,當時音樂會俞遜發他的選擇就是來,《匯流》裡面有一個用笛子來模仿滴水的聲音,那是因為他到廬山,大陸有一個廬山,到了江西廬山,廬山有一個仙人洞,仙人洞裡面很少有人發現,有一口泉叫“滴水泉”,那麼這口泉,俞遜發在模仿這個滴水的聲音,是兩千多年來,從來沒有滿出來,也從來沒有幹過,那麼他就趴在邊上聽,大概聽了四個小時以後,他聽到的再也不是泉水滴下去的聲音,而完全是音樂了。
俞遜發老師他是早年師從陸春齡大師,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笛子大師,那麼從他那裡學到很多技巧之後,再結合自己這麼多年的揣摩,那他對笛子產生了一種很難忘懷的一種情懷,而且他後來發明一種叫“口笛”,這個口笛很簡單,而且也沒有什麼特別造型上的一些好像很刁鑽的地方,這麼簡單,可是發出的聲音那麼奇妙,它模擬鳥叫特別好聽,很形像,特別表達一種早晨的感覺,如果《苗嶺的早晨》用這個來表現特別合適。
《苗嶺的早晨》就是一種鳥叫,口笛的第一個曲子就是《苗嶺的早晨》,小提琴等等都是根據他口笛《苗嶺的早晨》移植的,所以這個口笛的發明,是一種偶然的現象,但是也是一個巧合,因為他發明了幾年以後,在浙江河姆渡在出土文物裡面發現古人已經有了,跟他一樣的。並不是竹子的結構,因為它有七千年、竹子的會爛掉,它是骨頭,是動物的骨頭,也能發出聲。那麼在這個裡面,有很多這樣的,一堆堆的,有一個孔、兩個孔的,為什麼說有爭議呢,因為很多學者問,如果俞遜發沒有發明口笛,你們看到這個東西,會想到拿起來是這樣吹嗎,可能不是吹,不知道拿來吹還是拿來可能,還有樂器在古代是很珍重、很高貴的,不可能是一堆堆的。為什麼這麼講,在八千多年前的出土文物是在河南,發現了笛子,骨頭做的笛子,居然跟他們當時吹的笛子形質一樣,這才叫有趣,所以這個還是有一點爭議。
談到“笛子"、談到“魔笛”,幾十年的演奏生涯,他可以說把我們中國的笛子,吹奏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那麼當年俞遜發是怎麼樣的一個機緣,接觸到笛子,並且愛上這個藝術,他吹笛子已經半個世紀,因為他進專業團體四十幾(五)年,所以當時他這張片子的是“笛子四十五週年”,就是從事專業的,作為文藝工作者,從事專業的四十五年,自己之前學的還不算,所以他因為當時的去年得了這個病,得了一個肝癌,因為音樂會完了以後,他不知道自己有病,他就是非常猶豫,因為之前他決定五十年,他開五十週年音樂會的時候,他的舞臺生涯準備劃一個句號,就是退出這個舞臺,從事其它的研究工作,那麼沒想到生病了,生病了以後,他還是在想,如果自己身體能好的話,這個句號,他還想去劃一劃。如果身體以後不行的話,那麼這個四十五週年,可能就是句號了。所以在這個笛藝五十年的生活中間,他覺得跟老師學習,這是一個,在佛學裡面有一句話,叫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就是你還不太懂的時候,老師會幫你渡過,自己悟到了,應該是自渡,自己來超渡自己。
因為如果他跟陸春齡老師學習,如果他到後來還是在吹他的東西,那麼他想自己的價值就沒有了,就沒有進步,沒有自己的風格,他的藝術的價值就沒有了,那麼,如果大家都這麼做的話,就是要退化、要退化了。所以,他跟很多老師學過,陸春齡老師,還有趙松庭老師,馮子存、劉管樂,這都是南北四大宗師,那麼把他們的主要的特點學到手,完了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要不斷地補充新的東西,包括髮明很多技術,還有最主要的是一種觀念,所以他寫的《琅琊神韻》也試圖用這個文學的東西來充實笛子的表達,要創造一種意境。
那麼他也用南宋詩人張孝祥的《過洞庭》,寫了一首大家都比較喜歡聽的,叫《秋湖月夜》,就是透過自己笛子的演奏,給人帶來一種畫的意境,一種詩情畫意當中。那麼後來俞遜發他覺得笛子的發展還不夠,因為他覺得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哲學,所以後來他用道家的這種思想,怎麼能做到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這種和諧,所以他這個曲子也得了兩個獎,一九九三年他在德國開音樂會的時候,有一家唱片公司請他幫他們錄,錄“太極"。而且要即興演奏,那麼他說,讓我想一想。怎麼用笛子來表達太極,而且是即興演奏沒有譜的,沒有譜的,自己要即興創作,而且需要表達出來。那個錄音室的負責人說,我機器給你開著,錄音師在邊上等著,你一說什麼時候可以了,我們就開始錄。那他就端了一杯咖啡就在窗邊上,看著德國外面在下雪,鵝毛大雪、真的鵝毛大雪,在路燈下面,已經沒有人了,他看著看著,自己的人好像走過去了,好像和整個鵝毛大雪的天氣融為一體了,他心想想,這不是天人合一嗎,所以他回過頭來跟錄音師說,oK,可以錄了,靈感來了,結果這張唱片得到德國的金唱片獎,一九九四年的金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