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39111012995

    存天理 滅人慾——理學的形成

    兩宋時期,學術思想界出現了一種以「理學」著稱的學派。理學是佛教、道教思想滲透到儒家哲學以後出現的一個新儒家學派。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孔孟之道獨霸學壇,由漢至唐經學都頗發達。但漢儒治經偏於考據,流於破碎;唐儒則重於註疏,過於支離。隨著儒、佛、道之互相滲透,宋儒不屑拘泥於舊經,便以闡釋義理為主,使之發展為新儒學,故稱理學,亦名道學或宋學。

    “存天理,滅人慾”

    理學的初創者為北宋的周敦頤,而發揚光大者是程顥、程頤兩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程顥字伯淳,程頤字正叔,洛陽人。二人同師於周敦頤。周敦頤提出「無極」是宇宙之根源,而二程則更進一步提出「理」是天下萬物之本。但程顥注重內心修養,後為南宋陸九淵所承。程頤主張格物致知,並提出「去人慾,存天理」,宣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其主張由南宋的朱熹所祖循,並稱為「程朱之學」。

    周敦頤素來被看作是理學的開山祖師。所謂宋明理學的主題即“心性義理”的提出主要還是周敦頤的貢獻。

    所謂"心性義理"主要是指性命道德問題,它既是宋明儒學的主題,也是整個儒學史上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最早提出這一問題的是孟子和乃師子思,但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他們並沒有就這些問題展開充分的論證。此後的一些儒者如苟子、董仲舒、揚雄、韓愈等,雖不同程度地提出各種說法,但由於主要停留在儒學淑世淑人的教化目的上,因而只能觸及人性的善惡層面,而不可能具有本體的意義。只是到了佛教傳入中土後,一些佛教徒為了解決佛性問題,才開始借用儒學的心性術語,從而使心性義理問題具有本體的意義。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周敦頤重提心性義理之學且得到宋儒的讚賞與支援,其思想資源主要是來源於佛教的啟示,是數百年來儒佛衝突的真正化解。

    說起宋明理學,最著名的道學家當推朱熹,而最具代表性的道學觀念是他的“革盡人欲,復盡天理”。?

    朱熹,字元晦,別稱紫陽,是繼孔子和董仲舒之後,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古代思想家。他祖籍徽州,但因長居於福建建陽,故其學又稱「閩學」。朱熹認為世間萬事萬物有萬理,這個「理」就是「太極」、「天理」。它在政治、倫理上的表現,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及「仁、義、禮、智、信」等「三綱五常」。其思想、理論最為後世統治者所提倡。不過,南宋的陸九淵另創「心學」,提出「心即是理」,「宇宙即是吾心」的主張,不同意朱熹的觀點。他的思想體系,後來經明代王守仁的發揮,成為「陸王學派」。

    一貫道貌岸然的朱熹,有次指斥他的政敵、太守唐仲友與妓女嚴蕊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為搞臭唐仲友,便逮捕嚴蕊,施以酷刑,迫她承認。然而嚴蕊雖為風塵女子,卻不肯妄扳他人,寧死不認,爾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件公案在歷史上鬧得沸沸揚揚,大凡讀過幾本史書的人都曉得,但後面發生的事,卻不為人所清楚了。原來,朱熹的這套桃色攻擊法,又被他人借去“以彼之道,還施其身”了。1196年,監察御史沈繼祖上疏,指責朱熹言行不一,引誘兩個尼姑為小妾。皇帝要降旨貶他的官,嚇得他上表謝罪,認罪,還罵自己“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

    真真令人意外,看來,道學家中“道行”最深的朱熹,原來也是那種專滅別人的“人慾”,而不滅自己的“人慾”的假道學呵,更遑論一般道學先生們了。?

    由此想到宋明道學家們“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特色,其一,便是上文所述的“律人不律己。”而其二,便是下文要講的“律下不律上”。?

    按說,封建社會中,最縱慾的當數皇帝了,哪一個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宋代以前,晉代武帝,擁有後宮佳麗一萬多人,弄得他都不知如何應付了,只好坐上羊拉的小車,隨便兒走到哪兒,就在哪兒安歇。宋代以後,那明代正德皇帝游龍戲鳳,清代幹隆皇帝幾下江南處處獵豔,滿天摘星,這些且不說,就說宋朝,宋徽宗與妓女李師師有染(《水滸》上亦有記載),宋理宗與妓女唐安安有染,以至於清代詩人史夢蘭都作打油詩諷刺道“宋史高標道學名,風流天子卻多情,安安唐與師師李,盡得承恩入禁城”。好了,如此巨大的“人慾”,怎不見道學家們置一詞,批一字呢??

    看來,“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家們既不會律己,也不敢律上,那么,就只有律一律小民百姓了。?

    清代著名哲學家戴震,對宋明理學剖析的極透徹。參考他的見解,筆者分析:理學把人的飲食男女、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等本性慾望,都歸入要“革盡”的“人慾”之中,以“曠世之高節”——也即超越現實、抹煞人性的禁慾主義來苛求於人民,於是乎,規律性地出現瞭如下後果:?

    一是,由於事實上無法達到“滅人慾”標準而在理論上又已成立(宋明理學已成為當時社會思想意識主流),便造成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格局,許多人以說一套做一套來適應此種社會環境,社會便瀰漫開了普遍性虛偽(這才是最大的道德淪喪)。?

    二是,由於許多人主觀認定應該並可以“滅人慾”,於是習慣了以此標準去苛求他人,評價他人。而事實上他人又做不到“滅人慾”,於是便傾向於不滿意他人,這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人際環境的殘酷。?

    三是由於上述二點匯出的最根本的歸宿:由於封建社會是等級壓迫社會,權勢階層便在以上兩點(“虛偽遮己”,“嚴苛待人”)上佔盡上風,蓋因權勢愈大,便愈有條件在隱蔽地滿足自己“人慾”的同時,去指責和剝奪他人的“人慾”,去迫使他人(主要是治下的小民)去做那作不到的“滅人慾”的事,於是乎,“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便成為強者剝奪弱者,上層剝奪下層的武器,從而極大加劇了社會不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析“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這首詩?